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当代社会,我们的僧伽教育需要新思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本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代社会,我们的僧伽教育需要新思路
  释本性
  僧伽教育,老生常谈。而僧伽教育,也永远常新。因为,佛教是与时俱进,不断自新的宗教,僧伽教育也不例外。自4月中旬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成功召开以来,中国佛教界和风所及,气象万千,整体态势,持续提升。于此因缘之下,再谈僧伽教育,当有新思路。有了新思路,僧伽教育才有新局面,才能与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成功召开后佛教界出现的新态势相适应,为佛教界的持续提升提供不绝的充足的后续力量。
  关于僧伽教育,下面,本人谈谈十二点初浅的看法,就教于诸位:
  一、僧伽教育的根与魂
  佛教是教育的宗教。佛陀是圆满的教育家。佛教中有完美的教育体制,千百年来教育出无数成就的圣者与非成就的人杰。
  新形势下,我们的僧伽教育,首先,根在佛陀,魂在佛教。要培养的是高僧、宗教家;其次,才是学者、社会活动家。根是信仰,被我们信仰,魂还是信仰,我们信仰。
  二、把握僧伽教育的方向
  僧伽教育要为中国佛教的“大事因缘”而办。经历改革开放,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佛教,也需要振兴。新形势下,中国佛教的大事因缘,首要的是“健康的延续”,进而“自新的发展”。要延续,要发展,就要弄清僧伽教育为何而教,为谁而教的问题。要把这教育同整个佛教的前途结合起来,把佛教的前途同中国的和平崛起结合起来。这样,就容易把握我们教育的方向。
  三、明确僧伽教育的几个面向
  人对技术的进一步依赖,世界间距离的进一步缩小,未来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提醒我们:僧伽教育同样需要解决面临几个面向问题,即面向现代化、世界与未来。毕竟,佛教首先是地球上的佛教,要解决的是社会的人的问题。
  四、以佛陀的教育观作为僧伽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
  佛陀的教育观几个要件:
  1、平等的教育:人人有受教育权,可以被教育成功。
  2、教育的直接目的:慈悲生起、智慧生起、技巧生起,即纯洁情感,强化理性,提高技能。
  3、教育的方法:讲究契理契机,随缘施教,随机逗教。
  4、强调身教重于言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言行一致,树立典范,学修一体。
  5、民主的教育:没有强迫性的要求,赋予信仰与否的自决权。对学僧的信仰与否,重在引导。
  6、教育的终极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即心性与精神的飞跃升华,身体机能与技能的全面提高。
  五、明确僧伽教育具体目标
  在三个面向的基础上,要有教育的具体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师资人才、弘法人才、管理人才、国际交往人才、研究人才。同时,兼顾到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各类僧才的培养,无论从量从质,皆不够。为此,要立足现实,着眼于若干年后15亿中国人中潜在的巨大佛教信仰需求和佛教进一步国际化产生的人才需要,树立长远的僧才培养战略目标。
  六、强化僧伽教育中学修的结合
  学修结合是佛教传统,也是获得成就的路径。理论没有实证,永远只是画饼。近代,社会化教育的普及,社会化教育模式的推广,也影响佛教界,佛教界也开始以院校培训僧伽,一改传统模式。这虽有许多利处,但也有弊端——学僧变得重于理论,忽视了实践,结果是没有了宗教体验,淡化了信仰。近年,各院校发现该问题的存在,提出了“修学一体化”,但在修学具体安排上,实践方面不够丰富,导致成效不明显。为此,要强化学僧的宗教实践,将学僧宗教实践课程系统化并进行落实。
  七、以历代高僧大德精神教育学僧
  学习或弘法,需要献生精神、吃苦精神,因为将面临许多困难,甚至困境。历代高僧大德,将此深心奉尘刹,如玄奘、法显、鉴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也因此成就了非凡的大业。由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今天的学僧,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害怕吃苦、乐于安逸的心态。因此,要把历代高僧大德的精神进行弘扬。
  八、要对国情与教情进行教育
  佛教属于世界,没有国界,但佛教徒有自己的祖国,有自己的宗教。学僧对国情和教情的认识深入,有益于他对自己使命和责任的更多理解。佛教的源头虽同在一个地方,但其今天,所处不同地域,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各地国情深深溶入其中,形成各地佛教自己的特色,表现出自己的独有作用,形成了自己独具的价值。如果学僧不能体味到这种自己国情和教情的特殊性,就无法全面地看待佛教普遍性的一面,使其成才之路,受到了局限,不能通向未来。
  九、应建立新型的师徒或师生关系
  经典中把师徒或师生比作父子关系。现代的父子关系,其表现形式,已走向了“朋友”关系。因此,今天的师徒关系应是朋友关系,互不隶属,但互相关心,互相促进,以学会友,以修会友,以证会友,这是做好僧伽教育的重要点之一。
  十、僧伽院校的教育对象应扩大化、多样化
  中国大陆或以外地区,僧伽院校教育对象,多集中在僧青年,但佛教僧团并非只由青年组成。为了僧团的全面发展,对象应扩大化、多样化。近年开办的执事培训班,虽是一个好方式,但多时间短,且流于形式,效果不大。抽查福建若干寺院,重点寺院执事负责人上过正规僧伽院校的不足40%。那么60%的负责人就意味着没有受到规范的宗教学识培训,也意味着他不能很好地自度或度人,除非他肯自己努力自学。为此,僧伽院校应考虑招收中年,甚至老年学员。教育永远与年龄无关。
  十一、办好特色僧伽院校
  僧伽院校的层次化,分级创办,势在必行。为此,中国大陆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虽然其中的分层,尚不够科学,毕竟有之。现在关键的是,特色教育不够,此特指分门别类的僧伽院校不够,如专宗教育。这样,学僧学的虽有其广泛性但无专业性。为此,应强调分门别类办学的重要性,如举办僧伽管理学院、僧伽艺术学院、佛教禅宗学院,诸如此类。相信,这一步的走出,有利于加速专业型僧团的建立。
  十二、对科学技术实行拿来主义
  宗教与科学,永远是双生子。在科学技术普遍影响人们包括僧伽的生活和工作的今天,对科学技术要以容纳的态度和“拿来”的主义对待。要借用科学技术的优势,实现宗教的弘扬目标。要以科学技术旁证佛教、论证佛教,并以佛教反过来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因怕苍蝇飞进而不开窗门,自行封闭。为此,对僧伽的教育,要有开放性精神。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