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环保:来自佛教的福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传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环保:来自佛教的福音

□ 传承


当科技不明智地破坏我们这个星球的时候,清醒的人士才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抢救大地这个家园。东西方都有人在寻求一套于环保有利的现成理论,不少的人就提出东方的宗教和哲学是最佳的选取对象。这中间,多数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佛教。本来,慈悲戒杀是佛陀所极力宣扬的,他反对他的弟子去耕地,以免伤害土中虫蚁,告诫弟子用滤囊取水,这样既卫生也保护水中生物,甚至禁止弟子残害草木。可是,他却把食不食肉的权利留给佛弟子,让他们自己取舍。当是否食肉这个问题在他有生之年引起争论时,他并没有支持反对食肉的人。在某个场合,当反对食肉的人质问佛陀时,佛陀则回答说:修行在于净化心灵,而不在吃什么。如果吃素能解脱,草食动物早就是圣人。当然,佛陀的这个自由决定根据我们现在的猜测,很大可能是他考虑到当时僧人以乞食为生,对食物没有取舍的条件,而是信徒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后来,当慈悲精神和轮回观念在传教过程中日益变得重要时,食用动物肉就成了一种尴尬的现实。某些后来的佛教徒意识到这种不可调和的出入,甚至说是种矛盾,才在新编的佛典中强调食肉是不对的。另外,在僧团组织上,佛教发展到后来,在印度的绝大多数的僧人就停止了乞食为生的生活方式,而是在寺庙里安定下来。有了固定的寺庙,庙里可以自行准备饮食,不再依赖托钵。最后,根据现存后期佛典,当时佛教的僧人食肉屡屡遭到某些外道和俗人的非议。有以上这3个基本原因,大部分后期佛教在编辑经典时就特地把不食肉的思想融合进去。这便是为什么多数后期的大乘经典反对肉食,主张吃素的原因。有的经典甚至完全否定早期文献中允许吃肉的事实。这些经典,比较完整地保存在中国佛教的藏经里,这使得中国佛教及其流派有了形成吃素传统的理论依据。当较早的这些佛典传到中国,大约在4世纪末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最迟在1世纪初,僧团内部就出现了吃长素的僧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大夫的加入,是否素食也就成为当时佛教论坛的话题之一。于是佛教徒必须吃素这点佛教知识也很快为世人所知。到6世纪梁武帝用王权硬性规定出家人不得食肉时,僧人吃肉已经变成是不光彩的事。当然,素食在中国佛教僧团中形成固定的传统还有赖于《梵网经》的流传。在这部经中,不食肉是作为一戒条明确规定的,即奉行这个戒本的佛子就要遵守这条戒。这部经在梁武帝之前就已经问世,而且是流行当时的六种菩萨戒本之一。后来它的运用范围和流行程度逐渐超越其他戒本,这使得不食肉的约束也得到全国性的推广和实施。
至于放生,则是出于同情慈悲之心对动物福利的一种关爱行动。这种行为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根据律典说,佛陀曾鼓励他的弟子发慈悲心,解放被困在陷阱或套兽器中的动物(从这点可以看出,当时佛陀允许僧人食肉,实在是出于客观条件上的不得已。)也可能是受到佛陀的这种鼓励,到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统治时期,爱护动物就以政令的形式出现了。部分已发掘出来的阿育王石刻就记载了这类的政令。阿育王不仅要求各地方官员,在人行大道多种树和掘井以方便行人和动物,而且还要他们在各地修建兽防站,为受伤的动物提供治疗。到了后来的大乘经典,放生活动就变成了修养慈悲心和积累福报的行为。当这些大乘经典传到中国后,很快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来在中国我们能找出零星的出于爱心而护生放生的故事,加上佛教的鼓励,社会上就逐渐形成一种放生的风气。而且,无独有偶,跟吃素一样,《梵网经》也把放生作为戒条列入。这样,解救危难中的动物就成了出家人必须做的事情。此外,王室成员的参与算是一种正面的积极鼓励,萧齐时代的萧子显就是放生活动的实践者之一。后来帝王对著名放生者如天台智顗下诏表彰,或下敕某大寺庙修建放生池等等都是一种巨大的鼓励。因此,放生在教内广为流行,教外也立即效法,很快它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并且延续至今。
佛教吃素和放生的传统的确符合当今的环保伦理,因为环保涉及到的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动植物,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等等。事实上也正是这两个传统才使得佛教是跟环保主义相适应的一种宗教,尽管对佛教徒来讲素食和放生的积极利益和必要性远远不止有利于环保这一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