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爱国护教>>正文内容

爱国高僧巨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爱国高僧巨赞

  今年,正值我国当代著名爱国高僧巨赞法师圆寂20周年。在法师家乡江阴,人们缅怀纪念这位杰出的佛学大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巨赞(1908~1984),江阴澄江镇贯庄村人,俗乐潘楚桐,法名传戒,后改名为巨赞,字定慧。他青年时代在上海大夏大学肄业后,曾任江阴金童桥小学校长,1931年到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抗战时期,巨赞曾在湖南组织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和佛教青年服务团,在桂林主办《狮子吼》月刊,宣传抗日救国。1948年任杭州武林佛学院院长。1949年,巨赞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建国后,他又参加筹组中国佛教协会,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主编《现代佛学》月刊,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巨赞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对气功和中医阴阳学说深有研究,著有《绀珠集》、《觉海遗珠集》、《灵隐小志》、《巨赞集》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佛教高僧、佛学家、佛教教育家和爱国活动家。
  1908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巨赞出生于江苏江阴东门外贯庄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潘咏霓,平时务农,又常去集市当秤手,替人称猪、茧、稻麦、柴草,收取一部分佣金。母亲徐氏,江阴石牌镇人,喜欢烧香、拜佛、念经。巨赞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弟兄三人,巨赞居长。
  巨赞的家庭算得上殷实的农户,由于父亲嗜好饮酒、赌博,不务正业,家道日益中落。1923年,母亲徐氏因病离开了人间。尚未成年的巨赞,感到伤心极了。当风雨晦暝的时候,常常一个人跑到离家五六里的山里去仰天痛哭。月白风清的晚上,则一个人兀坐在田塍上横吹短笛。有时候在梧桐树下,对月独酌,直至大醉酩酊。巨赞从小就显得多愁善感,有时看到小叫花上门乞讨,就把省下来的一点钱尽数给他,还替他难过半天。也就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巨赞萌生了将来要出家的念头。
  巨赞先读私塾,后入贯庄小学读书。1924年,他16岁时考入江阴师范学校。学校地点在江阴城内东仓弄。在学校里,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当时正是大革命北伐时期,巨赞爱好文学,思想活跃,与学校师生一起参与反帝反封建活动,组织排练话剧演出,并且还与教师谢龙升等一起议论国事,针砭时政,受到校方警告。不久,谢龙升被校方登报开除了教职,巨赞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1927年,巨赞从江阴师范毕业。暑假期间,他从江阴来到常州,找到清凉寺应慈法师,提出了想要出家当僧人的请求,未能如愿。接着,他又来到杭州灵隐寺,要求削发为僧,皈依佛教。刚巧中国佛教会主席太虚法师也在那里,经过交谈,太虚要他写一篇文章谈谈出家的动机和抱负。巨赞当时身边除带了衣服、雨伞外,只有《老子》、《庄子》和《昭明文选》三部书。巨赞模仿《庄子》笔法,用骈文写出了1000多字的《出家志愿书》。太虚法师阅看了这篇《出家志愿书》后,赞叹不已,他觉得这位年轻人思想敏锐,才华出众,是有用之材。他在评语中说:"斯亦有志于道之士,得其师导,可臻上达。"
  过了几天,太虚法师带着巨赞来到厦门闽南佛学院,让他学习和研究佛学经书。几个月后,闽南佛学院大闹风潮,巨赞有点呆不下去了,家未出成,又回到了上海,在大夏大学继续读书,并秘密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初冬,从上海回到了江阴家中。
  回江阴后,巨赞接任金童桥小学校长。这一阶段,他频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并组织学校教员和纱厂工人罢工斗争,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仇视。当地的土豪劣绅联名写状,向江苏省党部告发巨赞他们。省党部下达了通辑令。当时巨赞父亲因病去世,巨赞料理好后事,到石牌乘坐一艘载运黄石的船逃离江阴,前往上海。由于有通辑令,上海也不能久留,再度来到了杭州。
  1930年冬,巨赞住在杭州孤山广化寺,结识了同住在这里的北京大学教授熊十力。当时,熊十力正在撰写《新唯识论》。熊十力是一位贯通百家、融会儒佛的学术界泰斗。这时,有人介绍巨赞跟熊十力先生读书做学问,或者到山东去跟梁漱溟先生学习,被巨赞一一谢绝。1931年3月,太虚法师再度来到杭州,承他介绍,巨赞终于如愿出家,从灵隐寺方丈却非法师披剃,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来改名巨赞。接着,又到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去受戒。巨赞到达隆昌寺已是3月11日,当时寺院已经"封堂"(宝华山每年传戒两次,春期受戒者必须3月1日前入戒堂,过期不收)。太虚法师的介绍信,使巨赞破例得到受具足戒。却非法师的《萍栖诗抄》中有《答巨赞来书》诗云:
  "浮生逢末劫,据事应三斟。破瓦伏凉鼠,瓜田避盗心。立身问美玉,择木似良禽。莫昧于来去,古人耻拾金。"
  辞意恳切,可以反映出当时却非和巨赞的师徒关系。
  皈依佛门的巨赞,不久去重庆汉藏教理院教书,1933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深造。1937年应聘至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任教。他悉心攻读经文,研究佛学。他从法相唯识的研究开始,把一本十支和所有注疏,都细细看过,做了很多笔记。其间经人介绍,到南京支那内学院,得到了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的指点。又应约到四川汉藏教理院教书。巨赞先后化了五六年时间,从三论般若、天台、贤首、禅、净,以及大小乘经论,都博览一遍,前后攻读了7000多卷经书,解决了500多个问题。他每看一本都做笔记,对每一个问题思考和解答都有记录,积稿盈箱,字数达百万之多。巨赞除了研治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外,还学习外语,读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他曾在《佛教公论》杂志上发表《先自度论》、《为僧教育进一音》的文章,弘一法师评价说:
  "叹为稀有,不胜忭跃,求诸当代,未有匹者。"
  巨赞用笔名万均在李澄原主办、无锡出版的《论学》杂志发表了《评熊十力所著书》一文,对《新唯识论》提出批评。巨赞将此文寄给寓居北京的熊十力,熊先生并没有进行反驳,而只是复信说:
  "是用心人语,非浮士口气。"
  "七七"事变以后,日寇南侵,京沪弃守,大片国土沦丧,巨赞辗转奔走于福建、香港、广东、湖南等地,宣传和组织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一次,巨赞在湖南常德向群众演讲,被常德警备司令部抓去审问,稽查处长责问他说:"你一个出家人为什么要到处宣传国民党不抗日?"巨赞见他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就胸前合掌,从容地念了声"阿弥陀佛",然后不急不慢地说:
  "出家人不问政治,无党无派,但国土沦丧却是事实。如果贵党抗战,我偌大的中华何至于败在小小的日本之手?我等出家人何至于流离失所?"
  一席话,说得对方哑口无言。稽查处长恼羞成怒,上去打了巨赞两个耳光,把他轰了出去。
  国民党的威逼和恫吓,并没有使巨赞屈服,反而更坚定了他拥护共产党参加抗日的意志。他说过,佛门弟子并不是超然世外的,应当爱国卫国。他曾作诗云:
  "九州沉陆滋蛇豕,绝月刳肠亿万夫。
  文物忍看沦敌手,江山默祝复康衢。
  挥戈反日思良将,袒臂高呼待硕儒。
  寄语山林深密处,倾危大厦要君扶。"
  1938年,巨赞应湖南南岳华严研究社社长宝生邀请,前往该社讲学。当时田汉、冯乃超、杜宣等人也在南岳,同巨赞于上封寺相会。经过田汉等人介绍,叶剑英在南岳会见了巨赞。叶剑英对爱国僧人参加抗日表示欢迎。于是,巨赞便在湖南佛教界筹组抗战协会。叶剑英知道了,叮嘱巨赞说:"佛教徒以救苦救难为怀,改为救难协会不好吗?"同时建议把道教徒也团结起来。这样,巨赞积极奔走呼吁,不久,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正式成立了。叶剑英参加了成立大会并讲了话,八路军高参薛子正兼任救难协会战事训练班军事教练。训练班结业前,巨赞与演文召集青年30多人组成"佛教青年服务团",巨赞任副主任兼宣传股长。
  巨赞积极参加抗战救亡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不满。当局下达了通缉令,甚至说抓不到活的抓死的,巨赞面临十分危险的处境。在进步人士的掩护下,巨赞于1940年秋转移到广西桂林,住在月牙山寺襟江阁。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但巨赞到了这里,丝毫没有松懈斗志,他在担任广西佛教会秘书长期间,创办并主编《狮子吼》月刊,继续宣传抗战救亡的爱国理论和佛教革新运动。左翼文化人士也常常来到这里聚会,巨赞与夏衍、田汉、欧阳予倩、聂绀弩、朱蕴山、郭沫若、柳亚子、方孝宽、盛成、端木蕻良、廖沫沙、关山月、尹瘦石等时相往来,过从甚密。巨赞还常常应邀参加当时颇负盛名的爱国诗社"漓江雅集",与许多左翼文化人士集会议事,并互有酬唱。巨赞还以辎哉、育之、如是斋主等笔名,在《大公报》、《广西日报》、《小春秋》、《救亡日报》上发表了一批文章。
  巨赞的一些知心朋友,如在长少曾与之相处的徐特立先生认为,巨赞颇有才华和能力,是国家栋梁之材,当和尚太可惜,徐老抄录元代先当和尚后还俗当上一品大官的刘秉忠的《朝中措·书怀》一词,奉劝巨赞舍戒还俗。在桂林,田汉、李焰生等人也持有同样观点。对党有着深厚感情的巨赞是这样想的:干革命有多种渠道,佛教工作也要有人去做。多年来,自己对佛教有了感情,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很有意义。他婉言谢绝了朋友们的好意,赋诗一首言明心志:
  "亡羊自昔多歧路,脱俗方为道中行。
  夏绿春红何足惜,要以冰雪验人生。"
  1942年,巨赞离开桂林,卓锡桂平西山,任龙华寺住持。他在潜心研究佛学的同时,还常常向信教群众演讲,呼吁佛教徒在这民族存亡、国难当头的时刻,要同仇敌忾,紧密团结,抗日救国。救苦救难,除暴安良,也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行为,完全符合佛教大乘精神。
  1944年,抗战到了最严峻的时刻,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相继陷落,巨赞离开桂平,来到北流,任教于迁至这里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
  抗战胜利后,巨赞回到杭州灵隐寺,任浙江省及杭州市佛教会秘书。1947年,他撰写了介绍灵隐寺历史的《灵隐小志》。此后,他又创办武林佛学院,出任院长。这一期间,巨赞还风尘仆仆,往来于台湾、香港、澳门之间,致力于讲学、考察佛教情况,加强佛教界的联络,呼吁改革佛教教务。为了迎接新中国诞生,巨赞应潘汉年同志的要求,草拟了新中国佛教改革方案,送往党中央所在地石家庄。1949年4月巨赞从香港出发,来到北京,结束了他的云水生涯。
  巨赞与北京佛教界人士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和讨论,由巨赞执笔,以北京佛教同人的名义,为改革全国佛教,上书毛泽东主席和各民主党派,大意是: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是五千年历史最光辉最伟大的一页。对此,佛教同人欢喜赞叹,踊跃爱戴。佛教将从此站起来,建立其自己生龙活虎的新生命。佛教的本质与时代精神相吻合,提出"生产化"、"学术化"两个口号,作为改革佛教一切制度的目标。
  1949年9月,巨赞作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巨赞和赵朴初一起,作为佛教界代表登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建国以后,巨赞定居北京,爱国爱教,努力工作。他认为,每个僧尼应该既是劳动生产者,又是如法如律的佛教徒,要弘扬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解除群众苦难的精神。他与周叔迦先生在北京,开办大雄麻袋厂,组织僧尼参加生产劳动,提出"寓修持于劳动中"的口号,受到社会好评,为各地寺庙组织僧尼参加生产劳动树立了榜样。他还参与发起成立现代佛学社,并且任《现代佛学》主编。1952年,巨赞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和筹备工作。协会成立以后,担任副秘书长和副会长。中国佛学院成立后,他担任副院长。在收回广济寺、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学院等问题上,巨赞多次上书党中央有关领导,并得过毛泽东主席的亲笔复信。
  在反右斗争中,巨赞受到不应有的审查,忍辱负重,检查了多次,几乎被打成右派。在十年动乱期间,巨赞身隐囹圄七个春秋,肉体精神备受折磨,但是,他牢记周恩来总理的教诲,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1975年,巨赞出狱后,仍超然物外,泰然自持,有着
  "不婚不宦情如洗,独往独来无所求。
  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 的磊落胸怀。
  巨赞的冤案得到昭雪时,已进入古稀之年。1981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巨赞继续当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83年6月,他当选为政协全国第六届委员会常委。他说,我个人体味天下事了犹未了,切不可不了了之,佛教界要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多作贡献。年逾古稀的巨赞犹如老树春发,兢兢业业,致力于佛教宣传和学术工作。他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佛教部分的编审工作,还主编佛教刊物《法音》。他多次出国访问,还频繁接待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使者来访,他曾留下"风月同天法运长"的诗句,增进了中国佛教界和世界佛教界的交流和合作。
  1984年4月9日,巨赞因患脑神经萎缩等症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巨赞法师色身入灭了,这是我国佛教界的一大损失。讣告发出后,海内外各地寺院、佛教组织纷纷发来唁电、唁函,悼念这位中国佛教界的杰出人物。4月27日下午,巨赞法师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举行,邓颖超、李维汉、帕巴拉·格列朗杰、叶圣陶等送了花圈。习仲勋、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刘澜涛、杨静仁、屈武等参加了追悼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主持追悼会,并送了
  "薪尽火传,法身久住;空澄海印,心月长明"的换联。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正果法师致悼词。4月28日在北京广济寺举行巨赞法师追悼法会。骨灰安放在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巨赞法师俭朴有节,终身未娶。胞弟潘楚云、潘楚洪均在抗战前后病故。巨赞出家后半个多世纪,一直奔走在外,与故乡江阴很少联系,病重期间,他曾授书提及,谓此乃平生一大憾事。
  巨赞法师是中国现代佛教界的一名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博闻强记,敏而好学,明于经、优于史、妙于文、工于诗,不仅仅语言文学造诣很深,还通晓英、日、德、俄、法等外语。他的佛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对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宗派、思想、经典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解读了许多佛教典籍。他撰述了不少与现代佛教改革有关的文章,提出了佛教"生产化"和"学术化"的思想。他对佛学问题的研究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对当代中国佛学大家汤用彤、吕徵、熊十力等人的佛学观点,进行商榷争鸣,如果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是不会有如此胆略的。
  巨赞法师是一位兼跨佛教界和学术界的两栖人物,他一生笔耕不辍,生前撰述数百万字,他的爱国爱教精神和学术思想,对佛教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由彭冲、孙毅、刘志坚、夏衍、王蒙、朱穆之、任继愈、饶宗颐、觉光、明旸、真禅、茗山、一诚、慈舟、明开、昌明、妙湛、清定、云峰、印德、广平、宗怀德、宛耀宾、周绍良、孙轶青、洛宾基、丁中江、张岳轩、关山月、尹瘦石、沈鹏等大陆、港、台的150多位各界知名人士发起,在巨赞法师的故乡江苏省江阴市,建成"巨赞纪念堂"。1998年,巨赞法师的家乡江阴市澄江镇贯庄村重新修建了"巨赞法师故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