澫益法师儒佛会通思想之研究——以《学庸直指》为例
澫益法师儒佛会通思想之研究——以《学庸直指》为例
周玟观
中研院文哲所助理
华梵大学 第四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0.05 ) 页475-485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475
一、序 论
晚明,就政治环境来说,是一个纲纪败坏、内忧外患,即将面临“天崩地解”(黄宗羲语)的时代变局。外在的环境如此恶劣,学术界更出现扭曲阳明良知之学的王学末流。然而,局势虽如此,在当时的儒家与佛家却各别出现挽救时弊、企图振兴风俗的呼声。儒家有东林学者倡导于前、黄宗羲(1640~1695)、顾炎武(1613~1682)等学者踵事于后;佛家则有云栖袾宏(1535~1615)、紫柏达观(1544~1604)、憨山德清(1546~1623)、澫益智旭(1599~1655)等晚明四大师的出现。其中澫益法师为四大师中最后一位,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卒于清顺治十二年,年五十七岁。一生阅律藏三次,严守佛世芳规,切身实践佛法,于宗门大彻大悟,于教下大开圆觉,融通佛家中禅净密律诸教教理,并旁涉儒家经典,思想广博而著作丰赡,是晚明佛教界挽乱世于狂澜的重要代表人物。
关于后人对澫益法师的研究,依笔者窥见约有如下数种:专书如释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北:湾学生书局,1988)各章讨论蕅益法师的时代背景、生涯、宗教行践、著作与思想形成与发展;学位论文如:邓继盈《澫益智旭之净土思想》(台北: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罗永吉:《四书澫益解研究》,台南: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简瑞诠:《四书澫益解研究》,台北: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专论澫益法师的单篇论文如:陈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中国文哲研究所集刊》第八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3月,页227-256)、释见晔:<以蕅益智旭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复兴内涵>(《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9年3月,页207-250)、释自澹:<蕅益智旭的戒律观>(《香光庄严杂志》57期,1999年3月,页140-145。);兼论则如释圣严:<明末中国的净土教及其思想>(《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台北: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1985年10月,页1-76)、释圣严:<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87年3月,页1-41)等。这些研究论文或从天台思想、或从净土思想、或从禅宗思想、或从儒典注解等不同的角度来探索蕅益法师的思想与地位。本文则将观察的焦点缩小,专就澫益法师与儒家相关的著作特别是《学庸直指》中谈论心性相关问题,来探索法师对于儒释会通的思想内涵。
--------------------------------------------------------------------------------
p476
澫益法师与儒家的关系及著作,在法师自撰的《八不道人传》中有清楚的交待[1],此处作简略的说明。法师出家前俗姓钟,字际明,幼年聪颖好学。十二岁时学习儒学典籍,颇受感悟,即以孔子千古道脉自任,视释老为外道异端而著论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读莲池大师《自知录》与《竹窗随笔》后,翻然悔悟,遂将先前所造的辟佛诸论悉尽焚毁。虽然,法师在思想上有极大翻转,但并未废弃研读儒经。就蕅益法师十七岁接触佛法后与儒学相关的作品来看,此类作品的形式,或注解儒经,如二十岁诠《论语》、四十七岁前后完成《周易禅解》、四十九岁《四书蕅益解》[2];或是单篇札记,如<性学开蒙答问>讨论朱陆异同等儒学相关问题、<致知格物解>以三谛三观解释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以致知格物为修养重要功夫)课题、<儒释宗传窃议>论三教异同[3]等等。
澫益法师注解儒经关注的焦点为何?以法师早在初学儒经时,自述“梦与孔颜晤言”[4],二十岁诠解《论语》时,自谓“大悟孔颜心法”,后来《四书澫益解》《论语点睛》中,对于孔颜更是特别推重,书中提到“孔子了知十法界不出一心,生死那有二致。”[5]、“(颜回)无怒无过,本觉之体;不迁不贰,始觉之功。此方是真正好学。曾子以下,的确不能通此血脉。孔子之道,的确不曾传与他人。”[6]由此可知,法师特别看出重孔颜的原因,在于两人所展现出来的心性境界。此外还可从法师解读《论语》的“学”是“始觉之智,念念觉于本觉。”[7],“仁”是“心上工夫”[8]等等的注解看出法师关注角度多集中在心性层面。法师如此解读《论语》与《论语》原义、孔颜真貌并不等同,乃是以佛家出世修行观点著眼,来看待儒经与孔颜,如此解读固然偏离儒学本身,然而,此一角度确可作为探讨澫益法师儒佛会通的重要切入点。
二、澫益法师儒佛会通的交点
就思想史的发展来说,儒、道两家思想在先秦由孔孟、老庄奠立学理基础,汉代经学与宋明理学分别在训诂与义理方面,极力阐发儒家学说。道家于东汉后分别有玄学的发扬与道教的衍生。佛教自东汉末传入,历经魏晋南北朝格义期,于唐朝达到鼎峰。企图合会三家的“三教合一”论点与思想,从产生到发展,直到晚明可说是达到极盛。澫益法师与儒家相关的作品,可说反映出当时的学术环境。然而,法师的论点却与单谈会通、光论三教合一的说法不尽相同。以下,就三教性质与会通焦点两方面来看法师关注的焦点。
首先,就三教性质来看。法师曾自述对于三家的学习历程:“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大病几绝后,悟到“儒玄禅佛律教”只是用以诱人“杨叶”与“空拳”[9]。何以学而不知?何以各教只是杨叶空拳?在法师<儒释宗传窃议>提出下三教性质的看法。法师说:
大道之在人心,古今唯此一理,非佛祖圣贤所得私也,统乎至异,汇乎至同,非儒释老所能局也。……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呜呼!今之求道于迹者,乌能下学而上达,直明心性,迥超异同窠臼也。夫尝试言之,道无一,安得执一以为道。道无三,安得分三教以求道,特以真俗之迹,姑妄拟焉。…….故儒与老主治世,而密为出世阶,释主出世,而明为世间祐。(<儒释宗传窃议>,《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1026)
--------------------------------------------------------------------------------
p477
文中首先标出“在人心”之道,立于三教之上。“道”是儒家《易传》所说的“形而上”之“道”,是《论语》中“君子上达”以“明心性”之道。“道体”本身是独一无二,相对于三教而言,道体超越于任何对立分别、世间出世间之上的绝对境界。三教只是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道体的方便法门,故称为“迹”,迹门是有形象有分别可言的对立境界。因此,学者学习重点在于认识道,而不是执溺在三家形迹上。如果执著三教想要求道则无异椽木求鱼。因此三教的差别是在形迹上的不同,就“道”来说,则独一而无二。因此,当有人问法师“出家法派、族姓宗谱”时,法师则答以:“法道本离名相,岂以名字为派哉。”[10]可见,法师所轻的是法派的分别,所看重的是对于“道体”的追求与实践。不过,三教所诠的是否是同样而完整的“道”,此处法师并未加以说明。
不过,以上所说的三教并非法师当代面临的三教。对于当时的儒佛教界的情形,法师则多有不满。五十四岁的澫益法师自称“八不道人”,自撰<八不道人传>,文中提出对于“八不道人”的解释。法师说:
八不道人,震旦之逸民也。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八不道人传》,《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220。)
澫益法师认为各派各教都是入道的方便法,重点在求道,对于后世的各派各教不满,则是不满在于各教不能彰显“道”。法师说:“生平尝有言曰:“汉宋注疏盛而圣贤心法晦,如方木入圆窍也。”[11]又说:“至于内丹、外丹,本非老氏宗旨,不足辩。”由此可知,法师认为能以道入俗的儒老、以道入真释氏,都是早先的原始的儒释道三家,而非当时所见的各家各派。
以上从三教的性质来说,儒老佛从形迹上说有出世入世(终极目标)的不同。于是要进一步推一个问题,即三教究竟可否和会,若可和会,和会的交点为何?法师在《中庸直指》对于儒释两家可否和会加以说明。法师说:
但此皆用法华开显之旨,来会权文,令成实义。不可谓世间儒学,本与圆宗无别也。观彼大孝至孝,未曾度亲成佛,尽性之极,不过与天地参,则局在六合之内明矣。读者奈何坚执门庭,漫云三教究竟同耶?若欲令究竟同,除是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则又必归功法华,否则谁能开显,令与实相不相违背。思之,思之。(《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5。)
此处,仍以世间、出世间的终极目标作为判别两家的差异,不过,在这其中提出“开权显实”以实义作为焦点的和会路线。《中庸直指》的序文中,法师以“中”字名义的探究,说明儒释道三教,甚至是佛教中藏通别圆四教的差异。法师说:
中之一字,名同实异。此书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若随情解之,只是独头意识边事耳。老子不如守中,似约第七识体。后世玄学,局在形躯,又非老子本旨矣。藏教所诠真理,离断离常,亦名中道。通教即物而真,有无不二,亦名为中。别教中道佛性,有名有义,而远在果地,初心绝分。惟圆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无非中道,岂得漫以世间中字,滥此极乘。然既秉开显之旨,则治世语言,皆顺实相。故须以圆极妙宗,来会此文。俾儒者道脉,同归佛海。(《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78。)
文中前半段澫益法师清楚的指出儒佛的“中”字意义并不相同,即使在佛家中依四教教理层次的差别,“中”的意义亦复不同。后半段则指出唯有“开诠显实”、“会权归实”的圆教教义才能将《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和佛家的“中”和会起来。此外,《中庸直指》一文的段落也依著「开圆解、起圆行、拟于圆位”的圆教修行次第
--------------------------------------------------------------------------------
p478
来科判,可见蕅益法师以圆教作为儒释会通焦点的态度。圆教教理如何可以和会,必须先对于四教的判释略作了解[12]。所谓四教的判释来自天台家,天台宗为中国大乘八宗中之一,八宗中以天台、贤首、唯识(慈恩)与三论宗长于诠解义理。天台宗擅长判释教网,理论体系完成于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天台家以“五时八教”为纲领以判释如来说法一代教网。“五时”指释迦说法四十九年划分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等五时;“八教”指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分别指五时中佛陀所采取的教化仪式与教化内容。“化仪四教”指顿教仪、渐教仪、秘密教仪与不定教仪,指佛说法化众的不同方法。“化法四教”则指佛说法度众的主要内容。澫益法师从三十二岁,拈得天台阄,以天台教义来注解《梵网经》后,即究心天台教部,对天台教义有湛深的研究。《中庸直指》序文即是澫益法师采取的藏通别圆四教来分析说明各教“中”义理差别。“中”以天台家“始终心要”(从因到果,始终不离悟三谛、修三观、破三惑)中三谛三观来说,佛为藏通二教说真谛理,令修空观,为别圆二教说中谛理,令修中观。藏、通二教并涉及中谛义理,因而澫益法师才会说藏通二教的“中”是“亦名中道”“亦名为中”。至于别圆两教虽涉及中道,但别圆所言的中谛理并不尽同。别教为大乘次第教,所讲的中谛理是“但中”,圆教为大乘圆顿教,所讲的是“圆中”。别教讲中谛理具随缘、不变义,真如法性是“理超事外”“事不即理”,独立于十法界诸法之外之上的清净凝然不变的法体,所以称为“但中”。圆教的圆中理则具有“不变随缘”与“随缘不变”义,真如法性(如来藏)不变而随迷悟缘成就十法界依正诸法,一切法既皆是如来藏性随缘造就,所以如来藏本具一切诸法,即“由有理具,方起事造;由有事造,方显理具。”再者,随缘变现诸法的如来藏是全体如来藏变现,不是部份的如来藏,因为如来藏是不可分割的性体,称为“全理即事”。一一法既是如来藏全体所变现,一一法各即是如来藏,称为“全事即理”,也就是“随缘不变”(随所成诸法,各各即是不变藏体。)?这是别圆两教基本义理的区分。因此,澫益法师才会说:“别教中道佛性,有名有义,而远在果地,初心绝分。”有名有义,指别于藏通二教的“亦名”;“远在果地,初心绝分”则指别教行人初发心与究竟果位间,诸位差别,不相该摄,与圆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不同。“圆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无非中道。”则说明圆教行人在初闻圆中法界理时,就能解悟一切法,都是自性(如来藏心)随迷悟缘全体成就,因而,一一法皆是如来藏心全体,中道即中谛理、法界、心性的别名。
澫益法师站在以佛家为本位的立场,坚持“岂得漫以世间中字,滥此极乘”来说明儒佛二家终究有世、出世的不同。然而,话锋一转,却说秉持法华开权显实的宗旨,则“治世语言,皆顺实相”,又是言两者可以和会。究竟儒释可否和会,和会的理则为何?在<性学开蒙答问>中,法师说:
绝待明妙者,为实施权,开权显实,若别、若通、若藏、若天、若人,究竟同归一乘,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则法法皆妙,既知此理,方许论拣论收,能融能会耳。(<性学开蒙答问>,《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708。)
此处,法师以“权实”的观点来解释和会与否的理则。法师就佛法本无差别,施设四教的目的在于以“如来利他妙智,因众生病而设药也。见病重,为说三藏教。见思病轻,为说通教。无明病重,为说别教。无明病轻,为说圆教。”[13]四教中,前三教皆为权法,直到法华会上,佛开迹显本,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会权归实,则以圆教为究竟法门。然而圆教为实,也非别立权法之外别立圆法,若别立圆法,则此圆法必不圆融。所以说:“大纲唯四,开权显实,究竟归一。一为实,三为权。权实相对,皆是
--------------------------------------------------------------------------------
p479
不得已而有言。若论本体,不但不可名四,亦复不可名一,故云非权非实也。然所谓非权非实者,非谓出权实外,别有一法名为非权非实,但以权即实家之权,故即非权,实即权家之实,故即非实。”[14]从权法上说,则各教教理层次历历差别,不用说儒佛可否和会,即使是佛法中四教的修证阶次也不可混滥。不过,从实法上说,也就是圆教所开出的“开权显实”的义理,对于以“随缘不变”义与“全事即理”义来诠释性体与作用,都是说明一切诸法,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全体。因此,法师说:
凡一文一字,皆可消归至理矣。以要言之,若得法华开显之旨,治世语言,资生产业,乃至戏笑怒骂、艳曲情词,尚顺实相正法,况世闲理性之谈邪?。(<性学开蒙答问>,《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716)
从“随拈一法,无非法界”的“全事即理”义来说,世间一文一字,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法界全体随缘所现。如此说来,则所有的事事物物都可说是中道实相,因此“中”之一字,不论是随情解,或是第七识体,也全是如来藏心全体随缘所现,也就是中道实相,儒家的中和与佛家的中谛理,此时才能“论拣论收,能融能会”。此说全是从佛教圆教教理层次来剖析探讨,与儒家所说的义理几无关涉。也就是说,法师所认为儒释两家可以和会的交点,并非说两者在义理层次可以完全交通,反而是从佛家的立场与角度来诠解儒经。以下对于澫益法师注解儒家经典的立场与目的加以说明:
第一点,法师著作的立场是以佛教为本位,诱儒以知禅,诱儒以知佛法。注解经典,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件特别的事。从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开始,后世学者以注解经典为著作的不计其数。然而,注解的形式有两大类,一是训诂字义,一是阐明义理,前者解释字义的方式,还能以经典为主轴,后者阐明义理,则难免脱离经典本文,而寄寓个人思想与意见。澫益法师的注解基本上是离开“守住原典”恪遵经典原义的训解方式,而藉以阐释个人的思想义理。澫益法师以“法华开显之旨”来会儒学时自述:“然此是智旭之中庸,非子思之中庸也。”[15]这句话很明白显示出澫益法师的态度。再从澫益法师站在圆教“随拈一法,无非中道”的立场来说儒佛两家和会来看,儒佛两家会通的问题,并非从两家的义理内涵来探讨,而纯粹是就佛家圆教立场来注解儒《中庸》。这是研究法师儒典注解前宜先明白的观念,否则意欲以儒家原典原义来检视法师注文,则处处生疑,难以理解。
第二点,法师注解儒经的目的在于借儒经以谈心性之学。以《四书蕅益解》来说,早在二十岁时,法师就“诠论语”而后大悟孔颜心法。三十六岁上下,为帮助“律学颇谙,禅观末了”的彻因比丘,而卜阄于佛前,命以“藉四书助显第一义”[16],于是开始注解《四书》,<序>同时指出著作目的与当时流用以科考的四书训解、注释目的在于“趋时制艺”是不同的,而意欲“用楔出楔,助发圣贤心印。”[17]可见,《四书》的注解与阐发心性大有关系,其中《学》、《庸》两书的注解更直接命名为《中庸直指》与《大学直指》。由此,可知澫益法师儒释会通的旨趣在于借儒经助显第一义,借儒经谈心性相关问题。因此阅读法师儒经的注解时,观察法师对于心性如何阐释、诠解,将更有助于体解法师儒典注释的旨趣。关于心性问题,又以《中庸直指》与《学庸直指》两书为“直指不二心源”为要。因此,以下将以《学庸直指》中讨论心性相关课题的作一番爬舒梳与说明,盼有助于理解澫益法师注解儒经之旨趣所在。
--------------------------------------------------------------------------------
p480
三、《学庸直指》之旨趣
对于《学庸直指》中的心性问题,以下分作“‘直指’之义—吾人现前一念心性”“阐明修道之教”、“修道下手—慎独”三方面来探讨。
(一)“直指”之义—吾人现前一念心性
所谓的“直指”乃是“直指心源(心性)”。心性的体貌如何?法师在《大学直指》的序文中以“吾人现前一念之心”解释“大”的名义,法师说: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51)
《中庸直指》也说“须观介尔有心,三千具足。”[18],可见《学庸直指》中讨论心性的问题,多半是扣著「吾人现前一念心”(即“介尔之心”)来说。关于这点,后来施调梅等居士说“此书直指当人一念”[19],江谦《补注》中也提到:“所谓中庸,所谓直指,即直指尔我乃至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现前介尔一念,而又无量无边,不生不灭,清净周遍,圆具三谛三观,三德之妙真如心也。”[20]都是为澫益法师《直指》中以“吾人现前一念心”作为“心性”代名词的注脚。
《四书蕅益解》是澫益法师在四十九岁时修订前稿而完成,同年稍早完成的《弥陀要解》书中也提出以“现前一念心性”作为“实相”的代名词,并对其相状面貌作更详细的说明[21]。可见澫益法师普遍的使用“吾人现前一念心”作为心性本体的代名词。为何使用“吾人现前一念心性”的名相,以及“吾人现前一念心性”的意涵与特色为何,将是意欲了解《学庸直指》旨趣所不能不探讨的。法师说:
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而末尝有形,即般若德;现前一念,虽非形像而具诸妙用,举凡家国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现物,举凡修齐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脱德;又复现前一念莫知其乡而不无,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无思,不可以凡圣异,平等不增不减,即法身德。
此从佛三德秘藏(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来诠解“吾人现前一念心”的体用功能,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没有前后;在空间上是无内无外无有涯际;在功能上是性具三千,包罗万法;是人人共有而平等。此处的“吾人现前一念心”等通于“理体”、“性体”[22]。陈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文中曾对“实相”的特色归纳有如下五点,(1)实相永离一切幻妄之相。(2)实相体性不空。(3)实相体性常恒不变。(4)实相具足恒沙等性德之用。(5)万行无非实相体性所具所起(性具性起)。[23]也可说是“吾人现前一念心”的特色。
然而,既言心性、性体,为何要特别立“吾人现前一念心性”的名相?此处,特别以“吾人一念心性”来讲,是为人引导学人观察性体的入手。澫益法师《论语点睛》中对此有所解释。法师说:
只向一念观心处下手也。立即不思议止,达即不思议观。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观心则易。(《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9。)
佛家心性本体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从理论层面来说,落实到现实界则佛与九
--------------------------------------------------------------------------------
p481
法界众生历历差别,受用迥异。因此必须建立种种修行法门。天台教理则立止观法门,如何观?以佛法界来说,观境太高,以众生界来说则又太广,故以“吾人一念心”最为切近。因此之故,在《学庸直指》中以“吾人一念心”、“介尔有心”来诠表性体,一来强调每个人当下现前的心就是广大无边的性体,再者更是特别强调性体必须落实当前心的修行工夫,这是《学庸直指》直指出心源后的重要节目。故以下接著讨论“修道之教”。
(二)阐明修道之教
“吾人一念心性”虽是性具三千,含摄无量无边的性功德,是生佛众生三无差别,然而一般的人却受用不到?可见论心性时,说人心本具无量功德,是从理论层面来说,落实在现实的人生中,却不能不进一步说明人心中善恶杂陈的情形。澫益法师借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来解释心性先天的根源与后天的发展。
不生不灭之理,名之为天。虚妄生灭之原名之为命。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阿赖耶识,遂为万法之本,故谓之性。盖天是性体,命是功能,功能与体不一不异,犹波与水也。体则非善非恶,功能则可善可恶。……今性亦尔,率其善种而发为善行,则名君子之道。率其恶种而发为恶行,则名小人之道。道,犹路也。路有大小,无人不由,故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然善种发行时,性便举体而为善,恶种发行时,性亦举体而为恶。……圣人见无性缘生之善,可以位天地,育万物。自成成物也,故设教以修习之。见无性缘生之恶,可以反中庸,致祸乱,自害害他也。故设教以修除之。除其修恶,恶性元无可除;习其修善,善性元无可习。故深达善恶之性,即是无性者,名为悟道,断无性之恶,恶无不尽,积无性之善,善无不圆者,名为修道也。(《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79)
澫益法师在本段中,详细的解释“性”、“道”、“教”三者的由来与意义。将“天”、“命”解释为不生不灭、无善无恶的“性体”和虚幻生灭、可善可恶的“功能”。“天命”的结构不是名词+动词,而是名词+名词,性被解释为天与命的和合,是不生灭与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这种解释的观点,基本上是采取《大乘起信论》解释一心开二门中生灭门的义理。《大乘起信论》解释心生灭门时说:“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24]以此解释万法的本源、性相源头、生死根由。对于“率性之谓道”的解释,法师仍然采用《大乘起信论》中“阿赖耶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的理论来说。澫益法师在《起信论裂网疏》对阿赖耶识性质、功能加以说明:“由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所以复受阿赖耶名。由其体即真如,故能摄一切法;由其受熏持种,故能生一切法。……赖耶全揽真如为体,非是真如来分,故能摄一切法也。摄一切法,即是理具三千,生一切法,即是事造三千,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由有事造,方显理具。……又真如不变随缘,不唯举体作如来藏、阿赖耶识,亦举体作诸转识及一切法。……故一一转识及一切法,随缘不变,皆是真如全体,非是真如少分。”[25]因此,《中庸直指》中指出性中有善种有恶种,就是依著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来说。事实上,阿赖耶识能摄、生一切法,所以不唯善恶种子,一切诸法都由阿赖耶识所含藏。其次,善、恶种生起时,各各皆
--------------------------------------------------------------------------------
p482
是阿赖耶识全体所现。不过,这是站在生灭门的立场说,是如来藏随染净缘而生善恶诸法的情形,在生灭门中,一切善恶诸法只是随缘而生,并无自性实体。法师进一步依著「修道之谓教”说明圣人设教修道。虽然善恶无体性,都以如来藏性为体,然而各有善恶“功能”,举善而可成就位育天地万物,举恶而有导致祸害的后果。因此产生圣人设教修恶习善的举措。对于“性”、“道”、“教”的解释,澫益法师最后总结的说:
天命之谓性,真妄混而难明。率性之谓道,善恶纷而杂出。研真穷妄,断染育善,要紧只在教之一字。全部中庸,皆修道之教也。故曰自明诚,谓之教。(《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79。)
“天命之谓性”之“性”,以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所以真妄混杂而难明;“率性之谓道”之“道”,是性体随善恶种子发行,举体成善作恶,所以善恶纷而杂出。这是心体“不变随缘”义,是“从真如门,而开生灭门也。”[26],若论修行,则难以分辨,难有下手处。“修道之谓教”则是圣人设立修善除恶的修道法则,教人有研真穷妄、断染育善的下手处,是心体“以随缘而悟不变”,即“从生灭门而归真如门也”[27]。所以,人人虽本具心体性德,可是落在生灭门的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受用到性德无边的利用。因此,如何恢复光明本性的修行工夫,成为重要课题。澫益法师在《中庸直指》中说:“可见一部《中庸》,只重修道之教也”[28]“一部《中庸》皆是约生灭门,反妄归真。”[29]在《大学直指》以“性修旨趣”与“妙修次第”为科判[30],文中也提到人现实中的情况是“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所以必须向“生灭门中商确修证”[31]“可见六度万行,阙一不可,不得空谈理性也。”[32]这此一一说明了澫益法师处理心性课题时,特别重视修德工夫。
何以在“性德”之外别立“修德”?“性德”与“修德”的关系为何,须要加以讨论,否则不能明白此一“修德”从何而出?重要性何在?分析澫益法师两篇《直指》中对性德与修德的描述,其关系约有如下两层意义:
(1) 性德由修德显
(2) 性修归趣合一
首先,说明“性德”必须经由“修德”工夫彰显。澫益法师注解多次提到类似的观念,如:“此则但有性德而无修德,凡圣平等,不足为贵。直须以始觉合本觉,自明而诚,则修德圆满,乃为修道之教。”“性虽具德,由修方显,以修显性,名曰德性。无修则性何足贵?修则性显而尊。”[33]这都是一再强调徒具性德而无修德是没有意义的,性德之贵之尊,必须藉由修德以彰显。原则上,法师将《大学》中的“明德”,《中庸》里大本达道的“中和”都解释为德性无边的性德,是人人本具,修与不修却是造成性德显与不显的关键,也是君子小人、凡圣的差别。法师否认有“天然圣人”[34]的存在,都是必须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的工夫。
然而,特别强调“修德”,又启人疑惑以为在性德之外别有一法作为修行的工夫,所以澫益法师在文中说明“性修归趣合一”的义理。法师说:“德性二字,已含性修因果旨趣。”[35],又说:“然而故今明道亦自道,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又虽说性修,皆本无作,人谁知此本具性修。故又即事指点,谓一切根身器界之物,无不从此诚出,无不还归诚。故诚乃是物之终始,若谓诚理是无,则一切物从何而有。”、“虽有解行位三,实非判然三法,一一皆以真如理性,为所悟、所观、所证。……可谓因果相符,性修不二矣。”[36]都是强调修德并没有离开性德之外别有修德,所证得的性德也非离开修德之外另有一法,所以能修最后也合到所修上,始觉从本觉出生,最后
--------------------------------------------------------------------------------
p483
终究还是合会到本觉体上,是“只要修到极则,自然彻证本性矣”[37],是“虽复修至究竟,恰恰合于本性,不曾增一丝毫也。”[38]总结来说,性德与修德的关系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因果来说,修德为因地工夫、性德为果地成就,因果之间所展开的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的圆教境界。
(三)修道下手—慎独
进一步要说明修德工夫的内涵与下手处。《大学直指》中说:正显明明德之工夫,全在慎独也。……是平天下要务,而皆以慎德为本。皆即慎德中事,谁谓明明德外更有他道哉?”[39];《中庸直指》说:“如何是源头,慎独是也”[40],“君子背尘合觉,故直曰中庸……小人亦要修因证果,亦自以为中庸,但不知从慎独处下手,便至于无忌惮,便是错乱修习。”[41]可见《学庸直指》中所指涉的修行工夫都以“慎独”为下手处。便是以下手处是否为“慎独”来判别君子与小人之道的差别。所以“慎独”可说是修道之教的下手处。
为何使用“慎独”一词?虽然前文已提及澫益法师的《学庸直指》是以义理阐释为主轴,与原文本义相去甚多,然而既名《学庸直指》则又不能不在行文用词处顾及原文。所以,虽然以佛理解儒经,多处沿袭使用儒家原有名相。“慎独”用作修德的下手根源,法师所定义的“慎独”是“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42]基本上采取的就是佛家断执(止)修观的止观办法,所以虽然是借用儒家名相,其中诠解的意涵却是完全是佛教教理。《中庸直指》所重视强调除恶习善的“修道之教”就是以我法二执为恶,以我法二空妙观为恶的慎独工夫。同样的法师也以“慎独”之义解释《大学》格治诚正修齐治平的修习历程,法师说:[43]
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内心之善,方名自谦,方名慎独。(《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54。)
澫益法师以一心三观为格物、一境三谛为致知来解释格物致知[44]所谓的格物致知仍是扣著「慎独”断我法二执、修我法二空观而来。若再向外推去讲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根源在慎独工夫上,澫益法师将断二执、修二观的功用讲得极大,说“二观成就…….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别无诚意正心之功。”[45]“尧舜之仁,不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耳。” [46]澫益法师是意欲将修养工夫完全收束到心念的止观修证上,虽然仍是扣著「修身为本”的观念,然而此一断执修观的工夫,以天下家国为一心中所现之物的观念,阐释的佛教唯心识观,心外无法的义理。
从以上讨论“吾人现前一念心”、“修道之教”到此处“慎独”工夫,法师以儒经助显的第一义,是一方面展开心性高明广大的境界,另一方面强调修德的重要,不使前面所开显出的性德落空,并且把修德的工夫收束到心性的止观工夫上,成为一切修养工夫的根源,再以性具三千、心外无法作为理论背景,使得心性工夫推展并非只收束在一人一身一心上,而是可以竖穷横遍的推展开来。总结来看,或可说“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心性境界,就是《学庸直指》中所意欲阐明的心性境界。
--------------------------------------------------------------------------------
p484
四、余 论
归结以上讨论,本文著眼于两点:一是观察澫益法师以圆教义理作为儒佛会通的交点,二是说明蕅益法师借由《学》、《庸》阐明修道之教的重要。就前者来说,澫益法师不随俗同于一般三教合一的论点,就后者来说则与针砭当时学风有密切相关。在《中庸直指》是以“修道之教”为眼目,《大学直指》则阐明“性修旨趣”与“妙修次第”。《学庸直指》虽是直指不二心源,但却不光谈论性体性德内涵,更要阐明藉由修德彰显性德的道理,可说是针对当时儒家与佛家流弊而来。法师说不修德的弊病是“但性无修,不免妄为明觉,却成生灭之始。”[47]即是痛斥当世王学末流狂禅之病。王学末流是从王阳明发展而来,王学末流弊病的产生不能说是王阳明的过错,然而却不能不说是从王阳明“致良知”的学说衍生出的弊害。王阳明良知之学本身,以良知为人人本具,可以作为是是非非的判断准则,是极具自信自足的说法。虽然,阳明一再强调良知是自己经历一番辛苦历练而来,不可轻易说过,然而贪图便利的学者以此良知为幌子,称说满街都是圣人,则衍生出种种的弊害来。澫益法师注解《四书》特别是《论语点睛》一书,时时流露出不满此等学术歪风,如法师说:“若离下学而空谈上达,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时狂学者”[48]、“今人将命与仁挂在齿颊,有损无益”[49]、“大家要自己简点,勿堕此等坑 ?(上渐下土)”[50]、“人向上事,须从向下会取,故下学而上达。……今人离下学而高谈上达,譬如无翅,妄拟腾空。”[51]、“妄以理佛拟究竟佛,是狎大人”[52]等等不一而足,皆是批议狂禅学者不求笃实践笃,妄谈高悬心性的弊病。除了上文讨论儒佛会通的交点、《学庸直指》重视修德工夫的旨趣之外,由此处所引文字,也可稍稍了解法注解儒经的作意所在。
笔者才疏学陋,对明清学术稍有闻知,又初窥澫益法师著作,仅就阅读心得整理几点意见,以就教于师长贤进。
--------------------------------------------------------------------------------
[1] 《八不道人传》,《蕅益大师全集》(台北:佛教书局,1989,本文引《蕅益大师全集》皆同此。)册17,页10220。
[2] 《八不道人传》,《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225:“四十七岁住石城,述《周易禅解》。……越二年,述《唯识心要》、《相宗八要直解》、《弥陀要解》、《四书蕅益解》。”
[3] 以上三篇均收录于《灵峰宗论》,《蕅益大师全集》册十七。
[4] 同上注。
[5] 《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502。
[6] 《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58。
[7] 《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9。
[8] 《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21。
[9] <四书澫益解序>,《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45。
[10] <法派称呼辩>,《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1021。
[11] <八不道人传>,《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226。
[12] 天台教理参考澫益法师:《教观纲宗》、静修法师:《教观纲宗科释》(收录于《教观纲宗释义纪、科释》,台南:湛然寺,1995)、谛闲法师:《天台教观选录》吴师思飞:《阿弥陀经要解研究》(刊于《明伦月刊》,台中:明伦出版社)。
[13] 《教观纲宗》,页14。
[14] 《教观纲宗释义》,页53。
[15] <性学开蒙答问>,《蕅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716。
[16] <四书澫益解序>,《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45。
[17] <四书澫益解序>,《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46。
[18]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00。
[19] <四书蕅益解重刻序>收于《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48。
[20] <中庸直指补注序>,《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74。
[2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全集》册4,页2181:“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
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信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
别,语言文字相,而绿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页2184:“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涯边。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
[22] “心性”别名,以及理体心体性体等通的相关引证与讨论可以参考陈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中国文哲研究所集刊》第八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3月,页227-256)
[23] 同上注,页232。
[24] 《起信论裂网疏》,《蕅益大师全集》册15,页9254。
[25] 同上注。
[26]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5。
[27] 同上注。
[28]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87。
[29]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5。
[30] 同上注。
[31]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54。
[32]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72。
[33]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04。
[34]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97。
[35]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06。
[36]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5。
[37]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97。
[38]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5。
[39]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68。
[40]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86。
[41]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82。
[42]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58。
[43]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64。
[44] 参考<致知格物解>,《澫益大师全集》册17,页10904。
[45]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64。
[46] 《大学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65。
[47] 《中庸直指》,《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99。
[48] 《论语点睛》,《澫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61。
[49] 《论语点睛》,《澫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84。
[50] 《论语点睛》,《澫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83。
[51] 《论语点睛》,《澫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532。
[52] 《论语点睛》,《澫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548。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