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3)
第十六课 佛教对异端邪说的看法
佛经上提到财富,有所谓的“七圣财”,在七圣财当中,第一即为“信财”,信仰的财富能令我们内外清净庄严,能为我们带来现世后世的福德因缘,遵循着信仰的道路,即可福慧增长,烦恼解脱,走向涅槃的彼岸。信仰的可贵,如“盲龟值浮木”,在茫茫的生死苦海里,千年难逢,万劫难遇。有了信仰,就像拥有一座发电厂,不仅为自己点亮心灯,更能照亮别人;有了信仰,就像得到自来水公司,不但可以解除生死的饥渴,也能为人间带来清凉;有了信仰,就像拥有万顷良田,能够自他富有安乐。
宗教信仰的层次有种种的不同,就如同学校的教育有小学、中学、大学等高低阶级的分别。宗教的上等者,以正知正见指导我们的生活,以六度万行开发我们的佛性;中等者,系以教条仪规约束我们的行为;下等则沦于神通、灵异的外道邪说,使人迷乱心智,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别正邪之道,不可不慎!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仕”,选择我们信仰的对象,当然更须慎思明辨。
所谓异端邪说,是指违背正知正见的思想与见解。如拨无因果、谈玄说异、卖弄神通、否定轮回等四颠倒和六种邪见,使得我们光明的本性被障蔽,所以《华严经》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正见即以八正道、三法印、四圣谛,使我们正见缘起法,了解宇宙万法生、住、异、灭的实相。
有的宗教炼丹求仙,有的向往永生,有的主张世界末日,上帝将乘着飞碟前来解救地球等,对于人类极力探索的生命奥妙,佛教则提出业力,六道轮回破斥种种心外求法的异端邪说。对于生命的轮回观,佛教认为,轮回不只是人死后的受生,人们每天善恶心念的生灭,即在四圣六凡的十法界轮回。因此,佛陀教导我们应以戒定慧的法水息灭贪瞋痴的火焰,脱离三界六道的生死流转,证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造作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报,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丝毫不差的因果法则。有的认为生命仅有今生,没有来世,或执迷命运由神权主宰,这都是偏离了正道。又今日社会大众对于神奇灵异的现象,诸如变化分身、放光入梦、即刻开悟等总是特别的关心,佛教并不否认神通的存在,佛教六种神通的证得,都是依定慧之力所得。若由符咒、鬼神中求得,仍旧无法出离三界火宅及人生八苦的逼迫,唯有佛教断除生死的漏尽通,才是值得我们证悟的目标。而在禅门里,举凡劳动作务、搬柴运水、吃茶洗碗,乃至语默动止等,都蕴含无上的神通妙用,如惠能的“磨房舂米”、法眼的“云水随缘”、赵州的“到地狱去”、慧海的“吃饭睡觉”、黄龙与洞山的“焚香静坐”等,都为我们揭开神通的神秘面纱。其实神通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人类经验的累积,文明的演进,智慧的开发,所创造出的科技文明,为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这些智慧的结晶,无非也是神通的运用。
“信仰”,不能被外在的人事所迷,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邪知邪见既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也不能增加我们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气,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从杂乱的信仰到纯正的信仰,从天命的信仰到自主、真实正法的信仰,从慈悲喜舍、为人服务中,开发自己的佛性,进而解脱生死烦恼,这才是正信的生活、真理的宗教!
近年发生的“邪教事件”,如美国的“大卫教派”,自称上帝,能死后三天复活,造成八十多名的教徒被活活烧死;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以基督自居,要求教徒膜拜他的肖像,化数十万的日币买他的洗澡水,谓之“神水”,藉此加强功力,由于麻原的心理扭曲,最后造成五千多人死伤的东京地铁毒气事件;台湾的宋七力、妙天等事件,或以放光分身、灵异相片,眩惑民众;或以消灾避祟,让人产生畏惧服从的心理。面对这些异端邪说的教派,涉嫌的毒气杀人、集体屠杀教徒、歛财骗色,以及制造枪械、毒品等暴力事件上,却较少对其教主人格的偏差及教义的荒诞不经投入应有的注意力。异端邪说一向以上帝或救世主自居,具有满足人的现实欲求及预言未来的超能力,或以“核战末日”,或以上帝“降临人世”,或以“殉教解脱”的思想,以威胁利诱的手段笼络教徒的心。
这群邪教的领导人,性格充满贪瞋我慢,教义混杂,荒谬无章,即没有历史的传承可言,也没有具体的修行次第。佛教的教主人格清净,具足三德;佛教的教义圆满无碍,含容三乘;佛教的修行发菩萨心,自利利他。面对佛魔一半的世界,人们在寻求信仰皈依的对象,要辨别是非邪正,不贪求速成解脱,如佛陀虽已历经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但也要有“雪山六年”的过程,才能成等正觉,更何况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呢?选择能令我们身心净化,增长我们的慈悲智慧,提升我们的人品道德,美化我们的精神世界,断除我们的无明烦恼。面对佛魔一半的世界,若欲令世上的各种邪说消弭于无形,归根究底,只有人们具备判别正邪宗教的慧眼,那么任何的异端邪说都无法趁虚而入,以此迷惑我们的理智,混乱我们的生活。也希望这群“邪魔教主”,不再以盲导盲,自欺欺人,早日放下我慢我执的邪思邪见,归向正信的宗教。
[注释]
指能够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即: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定慧财。以此七种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的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的福利。
谓盲龟遇浮木甚难,比喻得人身、值佛闻法之不易。出自《杂阿含经》卷十五。
是佛陀成道时初转法轮所说之法。“正”是指脱离邪非的意思。八正道就是八条通往成佛大道的实践法门;佛弟子循此八正道修行,可以断除烦恼,通达涅槃的圣贤境界,完成学佛的目的。
说明人生现象的三条定律,以此来“印”证佛法的真伪。它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三法印的内容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在刹那刹那之间迁流转变,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诸法无我”是指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涅槃寂静”是一种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身无恶行,心无恶念,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道理,其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故四圣谛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
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的力用,称为业力。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故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六:“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恰如车轮的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
佛教所说的神通可分为六种,即天眼通:能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作用;天耳通:悉闻世间一切音声的作用;他心通:能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宿命通: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漏尽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的悟力。
唐代僧,中国禅宗第六祖,号六祖大师、大鉴禅师。弘忍住蕲州黄梅的东禅院,师乃前往拜谒,五祖使入碓房舂米。历八月,召师入室,潜授衣法,后禅风大盛,史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其弟子法海将其教说汇编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盛行于世,为后来禅宗主要的经典。
五代僧。中国法眼宗之祖。七岁出家,初依明州希觉攻毗尼,后投长庆慧棱学禅法,久之不契。偶遇罗汉桂琛于漳州,遂嗣其法。出世于临川崇寿院。南唐国主李氏礼敬有加,并迎至金陵,住报恩院,事以师礼,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諡号“大法眼”。
唐代禅僧。幼年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出家,寻返南泉,依止二十年。其后,历参黄檗、宝寿、盐官、夹山、五台等诸大德。八十岁时,众请住赵州城东观音院,四十年间,大扬禅风。其问答、示众等公案,如“狗子佛性”、“至道无难”等语俱脍炙人口。昭宗干宁四年示寂,世寿一百二十。敕諡“真际大师”。着有《真际大师语录》三卷。
即唐代沙门慧海。从越州大云寺道智法师受业,后至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六年大悟,归越州。尝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马祖道一评曰“大珠圆明”,世人遂称其为大珠和尚。
黄龙慧南为临济宗第七祖石霜楚圆的门下,于宋景佑三年(一○三六)住江西隆兴黄龙山,盛弘教化,遂成黄龙派。石霜接化手段一向严峻毒辣,慧南得其骨髓,亦有严厉之风。其时杨岐方会亦为石霜门下俊杰,别开杨岐一派;或以龙喻慧南,以虎喻杨岐方会。为临济禅之支派。黄龙派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黄龙宗。
唐代禅僧。中国曹洞宗之祖。年二十一,诣嵩山受具足戒,寻谒南泉普愿,深领其旨,又访沩山灵佑,参“无情说法”的公案,不契。受指示诣云岩昙晟,问无情说法之义,辞归时,涉水睹影,大悟前旨。后嗣云岩之法,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倡五位君臣说,门风颇振。以本寂之法系,称作曹山,合称之,即为曹洞宗。着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等。
[习题]
一、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异端邪教。
二、何谓异端邪说?
三、信仰有何重要?
第十七课 佛教对神坛的看法
“神”的观念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时空,对于民众的信仰来说,神只是一种方便的称呼而已。神,内在意含着神奇、威权、主宰、敬仰等,超乎想像、思议的力量。神坛所信奉的对象,依据清朝《嘉庆会典》规定祀神的五大原则:
社稷神只则以祀。
崇功报德则以祀。
护国佑民则以祀。
忠孝节义则以祀。
名宦乡贤则以祀。
此为官方提倡祭祀的神祀制度,普遍具有益于农耕收获或立功于国家社会的贤士。神坛,是指私设祭坛供奉神只,其规模不具寺庙登记要件者,而供民众从事膜拜仪式及活动的场所。
民间四处林立的神坛祠堂,反应民众为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形成了民间信仰灵验的现实主义。民间诸神的种类相当繁杂和多元化。例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仙崇拜、历代圣哲、孝女贞妇、地区神明、无祀孤魂,乃至对特定的石头、树木等灵物的崇拜。民间对于上祀天地神祀,中崇于圣贤、祖先,下敬于人间鬼神,这种寄托于神明的崇拜,源于认同其神奇的力量,能护佑族群的兴隆与主宰个人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依一九九二、一九九五年度内政部宗教团体普查,神坛活动服务项目,有收惊、解厄、驱邪、袪病、看地理、看日、算命、卜卦、作功德、安胎与灵媒等。
民众对神明的祈求,在个人方面,不外祈求消灾降福、福寿绵长、工作顺利、财源广进、閤家平安等。团体方面,即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信仰主要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此为信仰的基本动机,本无可厚非的,但神坛凡事皆以冲、犯、煞、附身等理由,用以解释民众生活上遇到的灾难苦厄,却忽略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企图以驱邪避祟的法术,改变人生的吉凶祸福,容易流于不劳而获及功利主义的弊端。由于目前神坛尚无设置标准与管理的办法,难免有不肖之徒假藉神旨邪词、妖言惑众,从事诈财骗色或施医配药替人治病、妨碍公序良俗不法行为,造成社会的危害。如何导正民间信仰,取缔不法的神坛,亦属刻不容缓。
民政厅近年订定的﹁台湾省神坛辅导要点﹂里表示:神坛膜拜仪式及活动应以公开方式为之,如有左列情事者应由各权法查处:
一、假托神意诈财骗色,涉嫌犯罪或违反社会秩序维护者,请依法处理。
二、假藉符咒或其他不当方法给药执行医疗行为而触犯医师法者,请依法处理。
三、使用扩音设施造成噪音者,请环保机关依法处理。
在传统的社会里,神庙可以说是社会文化中心,具有社区互助的联谊、民俗文物的保存、历史古迹的流传。在早期台湾寺庙有下列几项功能:
一、促进聚落的形成与地区的繁荣。
二、促进地方的安定与团结。
三、自治防卫的中心。
四、商旅的聚集场所。
五、反映民意的象征机构。
六、祭典的多种社会功能。
七、民俗医疗的功能。
八、文化艺术的保存与传承。
九、其他社会功能。
社庙的功能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应注入新的面目。不应该过于强调巫术、灵验、神迹、通灵等,必须培养神坛的人才,加强宗教伦理的观念,将各种祭祀的意义、法会斋醮等仪式编辑成书,让民众对信仰有正确的认识,也希望民间的神坛透过学术的研究,能够为传统的民间文物留下丰富的记录。
神坛所作的宗教法术,实际上进行的是生理与心理的辅导治疗,的确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神坛久远以来即欠缺统一教义的依循,也无教团的律法约束,更欠缺完善的神坛人员培训课程,以致于神坛灵媒的素质良莠不齐,不肖的神棍极尽各种名目,假造神迹来迎合民众求福避祟的心理,因此,时有诈财、骗色的事件发生。
神坛对于民众的生理、心理的治疗,历久以来,也有其一定的疗效。但不应以权威自许,自封为某某神佛转世。以此诈财骗色,藉佛法之名,败坏佛门清誉。不应以假造神迹,声称能发功分身,利用重复曝光等合成手法,制造分身显相的照片,藉此吸收广大信徒,予取予求。不应以邪魔附身,造成信徒的恐慌,并利用此畏惧的心理,假藉驱魔改运,让无辜的妇女受害,也令正派的神坛蒙羞。
目前的神坛已呈现多元化复杂的现象,神坛应自律自清,端正社会善良风气,并建立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观念,从事回馈社会的教育及各项福利慈善的事业。此外,设立神坛专业学院,提升神坛人员教育的水准,并订定组织规章,取缔不法的神棍,以符咒、驱邪、镇煞等名目招摇撞骗,造成民众心理的恐慌。纯正善良的神坛,对社会有其正面存在的价值,如何订定合法的神坛人员标准及合格的训练课程,扼止非法的神坛恶棍混迹其中,危害社会善良风气,是神坛团体刻不容缓的问题。
[注释]
民间信仰中最受欢迎的神明,并不一定是地位最高的神只。如玉皇大帝的神格最高,但一般民众只在他的生日,每年的正月初九才祭祀祂。而神格低下的有应公(指无主的孤魂野鬼)、石头公、大树公等神只,民众则日夜祭祀祈求,只因为这些神明能满足他们现实的欲望(如近年来风行全省的大家乐赌博,到处林立为求明牌而立的小祠),因此形成买卖的交易行为,只求灵验的现实主义。
一九八六年间,台中的神棍彭昭扬,假藉神名,设﹁昭扬社会福利基金会﹂,诈取民众金钱,并骗取七个妇女为妻。不久诈术被揭发,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仍不改恶行,又以创建﹁圆通教﹂为名,自封教主,吸收了三万多名的信徒,并藉贩卖教典《圆通宝录》诈骗上亿元。
[习题]
一、祀神的五大原则为何?
二、民间祭拜神明的目的为何?
三、神坛的层次如何提升?
四、佛教对神坛的看法为何?
第十八课 巫术与灵媒
“巫术”在人类历史上,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下,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尤其在原始社会,民智未开,人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畏惧与对未来世界等无法了解,“巫术”成为人类早期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及寻求祝福和庇佑的寄托对象。在古代进行巫术者,男性称为觋,女性称为巫,都是能和神、鬼沟通的人,一般名之为灵媒。巫的种类依其功能,可分为灵媒、巫医、驱魔者、占梦者、求与者等,他们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与另一个世界的神灵沟通。灵媒是人神交流的媒介,也是神的代表。灵媒又称巫、祝,祝是国家雇用的祭司,专司主持祭礼,亦称太祝、太巫、太卜。巫则来自社会各阶层,是由神所选定的。古代的中国王权与巫术密不可分,君王自称为天子,并以王权神授,表示能传达神的旨意。如商汤为求雨自焚。可见君王既是祝,也扮演巫的角色。到了汉朝,巫人不仅对民间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并将汉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结和成一体,形成普遍广泛的社会风俗。巫人以他们所拥有的司祭、治病、解厄、预言等神异功能,活跃于社会上,而且以供物、赋歛、幻术、医药等方法获取财富。
此外,先秦时代巫的职能,凡有祭祀、祈雨、卜筮、医病、解梦及除灾邪等,都说明巫的社会地位,巫也因为其职事内容与人类“祈福避祸”的需求相应,故人们信任巫术的效能,故巫者在平时即为一般民众所依赖或怖畏,而于发生重大灾祸时,更有任由巫者牵制约束者。
巫术的行使通常采取歌舞形式。歌,即通鬼接神的咒语;舞,则是降神仪式。从事巫术者,各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如:僳族称“尼帕”、“必帕”;怒族称“尼妈”、“达施”;景颇族称“董萨”;独龙族称“隆木沙”;彝族称“毕摩”;中亚游牧民族称“萨满”等。巫师为民接通神灵祈祷降福消灾,神圣且神秘,是一种“神人合一”的狂热宗教色彩。此外,纽西兰毛利人则有专门学校,严格训练学生学习巫术,毕业后以魔法行善。可见成为一名巫师,也有其一定的条件。
巫术大致以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祈雨求福、驱鬼招魂、禳厄袪病为目的。依性质可分为:生产巫术、保护巫术、破坏巫术、白巫术、黑巫术等。巫师行使巫术时,通常使用替代物、避邪物、厌胜物、镇邪物、巫术神衣、神石、神鼓、神刀、神剑、神箭等。他们或者是族中酋长;或者政权领导者的侍臣,也有人是官方的祭司,身分相当特殊;但也有来自社会各阶层者;他们以巫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了个人祈求的心理需要。然而在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文逐渐了解后,巫术保护的功能逐渐削弱,巫术演变成为人与人、集团与集团的斗争工具,或者被利用为暴乱的形式。如汉武帝时代“巫蛊之祸”和近代的“义和团”事件等;甚至江湖之流,假巫术以诈财骗色、蛊惑人心者,时而见之。
灵媒大致可分为“精神”与“物理”灵媒,前者完全负责传达来自灵魂的讯息,后者则藉助灵魂力量,制造出不同种类的奇异效果。灵媒组织有:个别灵媒、教堂灵媒和降灵营等。个别灵媒通常独立工作,有各自的信徒和立论根据,不对任何教会负责;教堂灵媒则兼具牧师身分,在其建立的教堂中,同时进行降灵和正规的宗教活动。降灵营则由灵媒、讲习人员和一般通术信徒组成,为信徒提供一个崇拜、学习和从事降灵活动的中心。如美国纽约州、宾州、佛州、印第安那州等皆有降灵营的存在。
佛教不否定鬼灵、神只的存在,经典上也有四大金刚和天龙八部的记载,尊重他们是六道众生之一,同样具有清净的佛性。对于人世间的命运变化,佛教认为明因识果,才是自助助人的究竟之道。《佛遗教经》中,佛陀明示后世弟子不可从事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咒术仙药等邪命之业,一味的迷信通灵幻术的救济,与真正的解脱无关,却难保永久的自在和安心。佛教的业力论,以祸福乃自作作受,只要布施,自会增加善缘;心存一念护生之慈,自然长寿;不饮酒吸毒,自然身心清明;诚信不妄语,自然获得名声信用;不邪淫,眷属自然和谐无争;处处与人为善,自然贵人相助,福德增上。
[注释]
《说文》:“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又《说文》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男曰觋,女曰巫。”
主要住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地区;在云南丽江、四川盐源、盐边亦有少数僳族百姓,全族近五十万人。僳原称为“栗栗”,最早见于唐代樊绰所做的《蛮书》;明朝《云南图经志书》记载:“居山林,常带药箭弓驽猎取禽兽,其妇人则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显示当时经济活动仍以狩猎、采集为主;清朝以来,僳族人在怒江和澜沧江南北狭长的谷地种植玉米、水稻、小麦、高梁、豆类等,逐渐着重农耕作物。曾发展三种文字,但未通用于全族,文化水平仍待开发。僳族人认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皆被称为“尼”的精灵所主宰,重视占卜,巫师称为“尼帕”及“必帕”,主持所有祭祀活动,前者自称由神授得巫术,后者则靠传承学习而得,并且只卜卦祭鬼。主要分布于云南碧江、福贡、贡山等县,自认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古老居民,全族约有二万余人。《维西见闻记》载,怒族“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谷产黍、麦,蔬产薯、芋,猎禽兽以佐食,人精为竹器,织红纹麻布。”可见其农作及手工皆有所发展,经济文化较为进步。怒族大多使用汉族语言,没有本身的文字,其民族诗歌具浓厚生活气息,并以歌舞表达对喜庆和丧亡的真挚情感。怒族认为山川树木、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皆有主宰的神灵,祸福都是来自鬼神,巫师即负责占卜、主持祭祀及通神降鬼。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潞西、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山区,约有九万三千余人。先民以狩猎为生,明清之后,则学习汉、傣族的农作生产技术,开始种植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等。景颇族曾以豆记数,或结绳、或刻木记事,并以口头文学方式,呈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近代以来则进步至以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惜流传未广。景颇族春耕时,常用猪、牛、鸡等祭祀天、地及山神,由巫师“董萨”主持;秋收时,则举行嚐新、祭谷堆和叫谷魂的仪式。嚐新,指抛丢新谷和菜,与野精灵一同分享,以免精灵抢食祭品;祭谷堆是酬谢各神只对农作物的保护;叫谷魂则是叫回打谷时,被惊吓走的谷魂;“董萨”皆参与此三种祭典仪式。
住于云南贡山独龙江流域河谷地带,元朝时称其先民为“撬”,明、清时期称“俅”或“曲”。独龙族经济文化尚未开发,没有本族的文字,至今仍保持原始部落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刀、斧等冶铁业,皆靠邻近的藏族、汉族、白族等输入。耕作农物有玉米、豆类等,加上采集、渔猎等,方得以维持日常食用。独龙族的巫师除了“隆木沙”外,也有称为“乌”者,两者大多由家族族长或村寨的头目兼任。“隆木沙”具有特殊眼睛,通常主持换魂仪式,以为病人交换灵魂。“乌”比“隆木沙”更为古老,以预言和祭鬼为主要职务。
全族近五六○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等地,有自己文字,称“老彝文”,目前彝族仍留有以“老彝文”所抄写成的典籍,内容与祈祷、祭祀、咒术、禳祓、占卜,乃至生老病死、食衣住行、文学、历史、医学等有很大的关系,是研究彝族宗教、哲学等重要的参考资料。彝族人崇拜天、地、日、月、山、水、石火等诸神,并且重视祖先祭祀。他们认为巫师“毕摩”是天神派来的,主持所有的祭祀活动。历朝与汉族关系深厚,无论在农业生产技术、建筑、水利工程等,皆受汉文化影响;农作以玉米、稻谷、荞麦、马铃薯等为主,并以养禽、蜜蜂、狩猎、捕鱼、挖药等为副业收入。
中亚地区游牧民族所信仰的宗教称“萨满教”。萨满教以“誊里格”为天神,主宰宇宙一切,并以“纳赤该”为地神,保护子女、田产和牲畜等。游牧族人会祭祀日月山河五行,并且礼拜以木块或毡布制作的偶像“翁刚”。另外,他们认为许多祸患的兴起,是由于恶鬼的作乱。“萨满”即是他们礼请的宗教师,负责为人民消灾祈福,或为病人病畜跳神驱鬼,并以神灵附身来占卜吉凶、未来。“萨满”多为氏族部落的酋长,具有很高的社会威望。
指纽西兰玻里尼西亚系的原住民族,身长,体格强壮,皮肤呈棕褐色,发直或波形。
相传于一二○○——一四○○年间移民到纽西兰;与欧洲人接触后,自称“毛利”(意为“正常”),乃为区别自己族群及新迁入的欧洲民族。
即指人们在技术不足,人力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为增加成功的信心,减少对失败的恐惧,保证生产过程顺利,成果丰收,所施用的巫术。
预防或消除危险、治病,保护个人或集体免除自然灾害或他人算计所施用的巫术。专门用于谋害他人或破坏他人活动。
以行善为目的。例如:祈求风调雨顺,物产丰收,保护财产,为人驱魔逐鬼,防害治病等。
即以害人为目的的巫术,相当于“破坏巫术”。
指巫师行使巫术时,通常会使用代替物以代替神、鬼或代替某人等称之,如布偶、木俑、泥像等。
也作辟邪,即辟除邪恶之物。史载,汉人多雕刻辟邪兽形饰,佩之以避邪恶,后人仿其意,佩载各种饰物表驱凶避恶,与厌胜物有类似功能。又称“辟邪物”、“禳镇物”。“厌胜”在古代文献中,具禳除、压迫、排除某种东西,使之屈服;或者平安、顺利、克服困难,得到安顺和胜利两种意义。用以“驱邪避煞”、“祈福避祸”为目的之物即称“厌胜物”,包含动、植、矿、水等自然物及建筑、宗教法器、器物、食物等。镇,压也。用以压服物者曰镇;镇邪物,即用以镇邪之物。即巫师施用法术时所穿着的衣服。汉武帝时,极信方术之士,许多巫师聚集京城,女巫进出宫中,教美人度厄、埋木人祭祀。汉武帝病时,江充称病起于“巫蛊”,造成皇族内讧,大批巫师被杀的“巫蛊之祸”。
原名义和拳,原为民间白莲教的支派,奉洪钧老祖及黎山老母为祖师。大多分布在山东省境内。山东地区,民风强悍,对于清末洋人及外国传教士的侵略与势力扩张,愤怒不已,于是相继加入义和拳,宣倡“扶清灭洋”。他们自称有神力附体,可以画符念咒,避免洋人的刀枪。他们认为洋人可怕在于枪炮,有神力附身,便可为国雪耻。义和拳在山东巡抚毓贤支持下,更名“义和团”,称为“义民”,并放任他们烧毁教堂,残杀教民及洋人。后来,慈禧太后更在毓贤的大力推崇下,召请义和团入京保国,放纵拳民为所欲为,并且向各国宣战,终于引发八国联军。谓依不正当的方法谋求生活。戒律规定比丘应远离四种邪命,唯以清净乞食活命。四种邪命即: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仰口食,谓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术士之学,以求衣食而自活命;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维口食,维指四维,乃堪舆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的四隅,谓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
[习题]
一、何谓巫术、灵媒?对社会有何影响?
第十九课 宗教祈祷的意义
“祈祷”一词,是宗教的修持仪式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宗教皆有其专属的宗教仪礼,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唯“祈祷”为一切宗教所遵行。追溯祈祷的根源,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如:蜡祭、庆贺等,都含有向神只祈祷,以除灾增福的仪式,君王也有宗庙祭的活动,以求国泰民安;印度教的吠陀经典、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犹太教、耶稣教的《旧约圣经》里的“诗篇”,以及伊斯兰教的《可兰经》等,内容皆是歌颂造物者及教徒赎罪与感恩的祈祷文。在此,造物者被当成是
有求必应的对象。而佛教的祈祷:佛陀时代,僧侣在接受供养之后为信徒说法做为祝祷,及历代祖师大德留下的各种忏仪、“发愿文”、“回向偈”,近代佛光教团奉行的“四句偈”等,除了赞颂三宝的功德,感恩众缘成就之外,更进一步的自我要求,自我净化。因此,佛教的祈祷实含有“祈愿祝祷”的另一层深刻意义,信徒透过和佛、菩萨的感应道交,与圣贤往来亲近的宗教仪式,令人心生惭愧,改往修来,立下济世的宏愿。
祈祷虽为各宗教所倡行,然而不同的宗教对于祈祷的形式与诉求,都有不同层次的内涵。于祈祷的形式上,祈祷的地点,可以在公开的集会,也可以在家居的联谊中进行;祈祷的时间,可以是日常固定的,也可以是方便随兴;祈祷的程序可以是团体共修的,也可以是私人密行;祈祷的次数可以一日一次,也可以一日数次;祈祷的仪式可以在内心默祷,也可以大声的朗诵。正统的犹太教和回教每天有个人的祈祷之外,另增加每星期的公开祈祷;天主教则每天要向天主祷告,并须参加每星期的礼拜聚会。佛教徒每天的早晚课诵及共修法会,都是自利利他的祈祷,如课诵前的“香赞”及课诵结束后的“回向偈”等,都是祈求一切众生消灾免难,福寿绵长,并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公开祈祷,一般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回教徒星期五中午在清真寺,耶稣教徒则于星期天上午在教堂内。反之,私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只是一般人大都认为祈祷必须面对祭坛或圣像更有效益,例如回教徒祈祷时便须面向圣地麦加。然而佛教认为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因此可以在布置庄严的佛堂里祈愿,也可以在空旷的山林水边祝祷,或是家中的客厅、卧室,无处不可,重要的是在于心中有佛。
祈祷时可以站着、坐着、跪着或跪拜,可以双手合十,也可以手持经书、念珠等。早期的耶稣徒就曾以念珠结合下跪和俯拜等方式作祷告;犹太教徒则配以祈祷用的披肩;回教徒更以画有图案,象征神圣场所的小地毯,表达内心的虔敬。
祈愿既可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祝祷。祈祷的意义很多,包括祈求、感恩、忏悔和祈愿。一般人以祈求为多,例如求健康、求财富、求平安,或是祈求宽恕等,含有忏悔的意义。耶稣教则于三餐用饭时,为感恩主耶稣赐与饮食而祈祷;佛教则以三称念、五观想,普同供养一切法界众生,并且普皆回向,利乐一切有情。因此,对佛教徒而言,祈祷含有惭愧忏悔、发心立愿、感恩回向等积极意义。
一般的祈祷,多以求福袪祸为目的,将信仰的对象视为“有求必应”万能的神,人们相信用膜拜、献祭、赞颂等,能够得到神的恩惠和赐与。佛教的祈祷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仪礼,而是建立在“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的基础上,更藉由祈祷的桥梁,与佛、菩萨的亲近往来,令人知过迁善,学习圣贤的愿行。佛教以缘起做为印证人生的真理,主张自业自受,不应把祈祷视为奇特的工具,满足我们现实所求。祈祷是神圣纯洁的宗教礼仪,如清水能洗涤污垢,如日照能成熟万物。祈祷可以挖掘我们内心的能源,增加善业的力量,让我们
心中有佛,转凡为圣。
有鉴于祈祷对心灵净化的功能,一九九八年八月,星云开始撰述“佛光祈愿文”,从时间上,晨起到夜眠,对象则涵盖各个阶层,有为孕妇、新生儿、老人、生病者、父母师长、受虐儿童、受难妇女、残障者、受刑人、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清道夫、临终者、往生者、社会大众、自然生态、世界和平及参加朝山、水忏、梁皇、佛七法会者等。我也祈愿“佛光祈愿文”能走进每一个家庭,成为现代的课诵范本和法会的文疏,借由“佛光祈愿文”建立僧信二众与佛陀接心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中,信受奉行正道,减少烦恼,增长我们的慈悲和智慧。
[注释]
指佛教徒至名山大寺进香,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
回教历的第九个月,为回教徒成年斋戒之时。每逢此大斋之月,则持续廿八至三十天,每日从黎明到日落,食物、饮水、抽菸、性生活等,均在禁止之列,所有身心健康的成年人,都要按此斋戒。
天主教徒为纪念耶稣“最后的晚餐”所作的仪式,意即向天主供奉的神圣献祭。
又名腊祭。为年终报谢神灵、庆祝丰收的节日活动,日期是十二月八日。主祭者在神灵前宣唱祝祷词,感谢天地神只,并以歌舞祝颂,以此庆祝丰收。
以喜庆丰收并祈祝平安幸福为主要内容。在民间大多属于全民性的大型活动。如先秦即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其中立春时举行的“迎春大典”,各种的仪式活动,都带有祈福消灾的寓意。民间中秋节各家各户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的方向“焚香拜月”,对此祈祷,表达心愿。
宗庙又称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庙。历代君王都认为君权是天神授与、承袭祖先获得的。因此把宗庙当成是国家的象征。宗庙祭祀活动很多。有每月初一的月祭,有春夏秋冬的四时之祭等,仪礼十分的繁琐,有举号、迎神、上香、读祝文、进献等。
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的总称。原义为知识,即婆罗门教基本文献的神圣知识宝库,为与祭祀仪式有密切关联的宗教文献。
成书于二世纪间,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及古来的习俗而编成的,包括宗教的戒律和仪式。
指旧约圣经的《诗篇》,为西元以前最为人熟知的赞美诗,也是耶稣教赞美诗的最早形式。
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阿拉伯语意为“诵读”,认为是阿拉的语言,是阿拉透过天使降示给穆罕默德的最后一部经典。
是忏除罪过,以积极向善的一种宗教仪式。中国的忏法起于晋代,至隋唐大为流行。西晋的道安大师,曾着四时礼文,并严供五悔,即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文辞,天下学者起而效之。历代的忏法,广为流行的有,梁武帝敕修的《梁皇宝忏》、智顗的《法华忏法》、唐悟达国师的《慈悲水忏》、明末智旭的《地藏忏法》、清初见月读体的《大悲忏》、清初仁庵义禅师的《药师忏》等,凡报亲恩祈求冥福,多礼此忏。
修善作福之际,告白发愿意趣的文辞。又作祈愿文、发愿文。如于建寺塔、造经像、设斋、修法等之时,记述施主发愿之文。此风起源甚早,我国南北朝时的小铜像,其光背或台座等,有为死亡的亲族追荐功德而刻的造像记,即属愿文的一种。《广弘明集》中收录的愿文颇多,如千僧会愿文(沈约)、周经藏愿文(王褒)、北齐辽阳山寺愿文(卢思道)等。又若于结愿之日唱诵愿文,则称为结愿文;愿文如以偈文简述者,称为咒愿文。如南朝梁代沈约的千僧会愿文、隋代智者大师的发愿文、善导大师的发愿文等皆是。
又作回向文。乃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将读经的功德回向于自他或死者,使其成佛往生之文。例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载之偈:“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另如唐朝善导大师的观经玄义分序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皆为一般常唱诵的回向文。回向文除短句外,亦有长文者。如龙树的“往生礼赞偈”等。
指“佛光四句偈”,即: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香赞的由来,起于古印度奉行“三启”仪制,当时普遍讽诵马鸣所作的赞佛诗歌(即《佛所行赞》),故首先颂扬马鸣所集的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后陈述回向发愿。全部过程为“节段三开”,故称三启。经了之时,大众同声念“苏婆师多”或“娑婆度”(赞叹经文为微妙语之意)。故我国古今法事念诵的基本仪制,亦为此“三启”式念诵法;无论举行任何法事,皆先安排赞(香赞或赞偈),次文(经咒本文、有关仪文等),末了回向发愿(或偈或文,或偈文兼举)。目前于寺院的香赞,有平时的“炉香赞”、初一和十五的“宝鼎赞”和“戒定真香”及消灾法会的“药师赞”、超度法会的“莲池赞”等。
指佛教徒三餐过堂时所称念的“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即食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视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习题]
一、何谓祈祷?
二、略述祈祷的形式。
第二十课 宗教师的条件
一个宗教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要有德行圆满、于历史上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义之外,弘传教义者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因为若无人才弘化,即使教义再好,也不能普及。宗教师的重要,证之于中世纪起,耶稣教从欧洲继而进军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广为传布,以及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发起国际性的传教运动等;乃至千百年来,佛教与耶稣教等各个宗教不断的兴办教育、文化、慈善等利济人群的事业,此均有赖于牧师、修女与僧侣等宗教师的热心推展,始能发挥觉世牖民之功,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宗教师,一般称为传教士,意谓“负有使命的人”。所谓使命,即在于宣扬教义,传布真理,其功能犹如老师一般,负有教化社会、导人向善之责。社会上的老师,乃至医生、律师等,尚须由师范学院、医学院、法律系毕业,经政府考核通过,取得合法资格者始能从事;身负万千信徒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资格认定,势将产生层出不穷的异端邪说。因此,宗教团体的管理人或主持人,应该经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机构毕业;甚至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与主要成员,也应该有该宗教的教育单位或教会组织所颁发的资格证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实。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则应该正式承认佛学院、神学院、基督书院等宗教研修机构的地位,使其能正常发展,并可公开招生,以培育出优秀的宗教师,进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对宗教法及教育法均应有明确的制定,以升华宗教信仰的层次。
除了资格的认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见解、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才能、无私的悲心愿力等,都是宗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在思想见解方面: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说明正确的知见与思想之于宗教师的重要。因此,一个优秀的宗教师,除了在思想上不可邪知,在作为上不可邪行,在言论上不可邪说,在心理上不可邪念之外,还要有宣扬圣教的性格,如: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道生倡“阐提成佛”的宏论、道宣的《广弘明集》、法琳的<破邪论>及契嵩作《辅教编》,大力破斥韩愈排佛的谬见。一个宗教师,除了对其信仰本着虔诚恭敬的态度,更须具备判别是非邪正的智慧,才能破邪显正,导人正道。
二、在道德修养方面:道德是安定社会的力量;提升道德是宗教的功能,也是宗教师的使命。为此,宗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因果的观念、忍耐的力量、敬业的精神、感恩的美德等道德涵养;并有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等修养;能够圆满道德人格,始能为人师范。如:历经三朝九帝的慧乘、终生不出的法忍、住山一甲子的地藏比丘、不受封赐的道楷等,他们皆以法乐自娱,不恋世间荣华。又如:求法不惧呵逐的法远、内秘修行的师蕴、寒岩苦修的密勒日巴,及几经磨难,命如悬丝的虚云和尚等,他们以法为重,忍耐向道的修养,实是宗教师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在学识才能方面:宗教师“以法为师”,亦“以法师人”,故名为“师”。为师之道要能: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此外,还要有“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的度众智慧与能力,时时运用“四无碍解”化度众生,作众生的善知识。于诸众生“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解,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能令不失”。历代佛教盛世的开创,实赖学识才能之士的传播。如:安世高与支娄迦谶开译经之始;道安校订佛典,定“五失本、三不易”的仪制;鸠摩罗什教育数千英才,门下有“八杰”;佛贤译出《华严经》,而有后世华严宗的开宗立派;义净巡礼三十余国,留下《南海寄归内法传》,成为后世研究印度社会重要文献;瑞甫精通三藏,与君王友,大兴法教;三车法师,造百部论。以古鉴今,一位称职的宗教师,除了宗教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世学的常识,例如:熟谙土地、建筑、税务等各项法规,懂得如何开会、组织、策划、管理以及公文往来、人际应对等,此皆为应世济俗之道。
四、在悲心愿力方面:度众的悲心愿力是宗教师传教的原动力,有了悲愿,就有力量,就能精进不懈,甚至遭逢横逆、挫折也绝不退缩。例如:朱士行为求《般若经》梵本,远赴于阗;佛图澄于五胡十六国纷争的政局,兴建佛寺近九百所;昙曜创设僧只户,安定庶民的生活;静琬为保存法宝,刻房山石经;文溆以俗讲的方式,令大众理解深奥的佛经;为众受苦的代病禅师、傅大士三年持斋,以此饥渴之苦,代偿众生的罪业;僧伽用杨柳净水为人除病;阿底峡振兴戒律,统一西藏佛教,三次入海求取大乘经典;又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强权统治;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利玛窦是来华传教的开拓者;德蕾莎修女“乐于做贫困者的守护神”等。他们本着“于诸有情起大悲心”,故能以法为重,以众为我,肩负起宗教师传教的神圣任务。
总之,身负弘法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对信仰的坚定、道德的增长、威仪的涵养、度众的悲切、学识的充实、应世的方便、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要有“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使命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而称职的宗教师。
[注释]
西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遣高僧到各国传教,并于各地广建八万四千佛塔,不但开创当时的佛法盛世,也开启佛教走向国际化的端绪。
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全一卷。略称<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撰。论述沙门不须礼敬王侯的理由。东晋时,鉴于太尉桓玄的压迫佛教,佛教教团乃发表宣言,认为佛教教团应处于国家权力之外。
东晋涅槃经学者,依瓦官寺竺法汰出家。十五岁登讲座,虽宿学名士,亦不能抗衡。罽宾沙门僧迦提婆莅止庐山,译出《阿毗昙心论》。师闻之,乃从学“一切有部”的教义。鸠摩罗什至关中,师复负笈北上,依止从学。关中诸僧咸服其英秀,与道融、僧叡、僧肇等皆为罗什门下的俊杰,称为“关内四圣”。又因阅及法显所译的六卷《泥洹经》,乃谓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其时,《大般涅槃经》尚未传至,闻者难信,群起攻讦之。师遂遭摈斥,再度入庐山隐居。其后,昙无谶所译的《大般涅槃经》传至南方,果如其说,众师皆叹其卓识。师自此亦得以此经宣说阐提成佛之义。据传,师曾于江苏虎丘山聚石为徒,阐述“阐提成佛”之说,感群石点头,后世遂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美谈。
唐代律僧。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为南山律宗之祖。
凡三十卷,唐代律僧道宣撰。与《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同为佛教护法的要典。
唐代僧。据《续高僧传》卷二十四载,师自幼出家,博研儒释百家之学,特精三论。唐高祖武德四年住京师济法寺,时太史傅奕奏策十一条请罢佛法,师乃上书辩其非,以《破邪论》一卷与之辩难,傅奕理屈而无以对,帝始稍息废佛之事。后为对抗李仲卿等的排佛论,又着《辩正论》八卷,大挫其邪论。
宋代云门宗僧。七岁出家,十三岁得度剃发,十九岁游方。常顶戴观音像,日诵其名号十万声。后得法于洞山晓聪禅师。针对韩愈等儒者的排佛,着有<原教>、<孝论>等《辅教篇》。此外,关于禅宗的法脉,撰有《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等书。仁宗时,呈其著书,仁宗乃诏令入藏,并赐紫方袍与“明教大师”之号。
凡三卷。北宋契嵩撰。阐说佛教要义,以调和儒释二教。契嵩对北宋当时儒家排佛之论力加反驳,而提倡儒佛一致之说。
隋唐时代僧。十二岁,从叔祖智强出家,智强曾任广陵大僧正。后受隋代晋王杨广之请,入住江都慧日道场。大业六年(六一○),入东都四方馆,任大讲主。于东都盛弘讲学。唐武德初年,住胜光寺。武德八年(六二五),高祖行释奠之礼,规定道、儒、佛的顺位,师遂与道士李仲卿、潘诞奏等,展开佛、道论战。
梁朝人。初投天王寺出家,后住山行头陀苦行三十余年,不求外护,三衣一钵之外,别无长物。所住之处,仅能容膝,数十寒暑,足不出户。
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载,地藏菩萨应化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居数十年示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的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
宋代禅僧。世人尊为曹洞宗第八世。初学道术于伊阳山中,得辟谷之术,后悟其非,弃而习佛,于京师术台寺出家,后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法。元丰五年(一○八二),弘法于沂州仙洞山,并先后住持洛阳的招提、郢州的大阳山、隋州的大洪山崇宁保寿禅院等刹,大扬洞上之风,从者如云。崇宁三年(一一○四),徽宗闻其名,召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赐紫衣及“定照禅师”之号。师以衣非佛制,却而不受,帝怒,黥而流放淄州,师终不屈。后帝悟,听其自便,师遂于芙蓉湖上建寺,大扬禅风。
宋代临济宗僧。河南郑州人。从三交智嵩出家,嗣法于河南广教院的归省。欧阳修尝参其门下。后住浮山,阐扬宗风,其特异的机法,世称浮山九带。
五代僧。金华人。生性率真,遇事多直言不讳。梁龙德年中(九二一︱九二三),与德韶禅师结侣参访,先后参游清凉、苍梧、祝融等名山胜境,后住天台山般若寺。师之为人,滑稽突梯,凡遇好戏谑者,则与之亲近,如胶似漆,故一般以高风亮节自持者多不屑与之为伍。宋开宝六年七月,无疾坐终,如入禅定,世寿八十余。时值酷暑,停尸十四日,身体端坐,无稍偏倚,窍孔亦无秽气。火化之后,除舍利之外,并见舌根不坏,色如红莲,柔软若生。或以师在生之时别无奇特,火余的舌根必为偶尔幸存,故重烧多次,然其色犹如红莲,无丝毫退易,后人多以之媲美鸠摩罗什。
为西藏高僧。生于尼泊尔。七岁丧父,尝为报叔父、姑母夺产之仇,修习咒术杀人及降雹之法,遂造黑业,继而生悔意,乃学白业正法。上师马尔巴为清净其罪业,故意给予无数大小苦行,终至罪业清净,受灌顶与修持口诀。师以苦行闻名,更善歌咏,有《十万歌集》传诵于世。此外,为利益众生,常巡锡各地教化,故被称誉为密勒尊者。
湖南湘乡人,为民国以来,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十三岁发心朝拜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年,备受饥寒,三次大病,奄奄待毙,皆蒙文殊菩萨感应相救,终拜抵五台显通寺。一百零九岁时在香港弘法。后因怀抱护教救僧悲愿,乃于次年返回大陆。一九五一年,师一百一十二岁,春戒期间,共军扰劫云门,弟子妙云被殴致死,师自身亦屡遭毒打,筋骨断折,至于昏厥。未久病发,趺坐如故,止食九日,遂有神游兜率、侍听弥勒讲经之事。匪徒讶其不死而慑伏,乃不再续扰。
四种自在无碍的智解辩才,分别为:善能契入正理的“法无碍解”、善能诠释法义的“义无碍解”、精通各种地方语言而无碍自在的“词无碍解”、随顺正理而巧说无碍的“辩无碍解”等。
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的人,称为恶知识。
我国佛教初期的译经僧。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以安世高之名著称于世。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经西域诸国而至洛阳,从事翻译工作,至灵帝建宁三年(一七○)共二十余年,译出的经典约三十四部四十卷。其所译之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主要传播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和禅定理论。我国早期佛学的流布,由其奠定基础,且为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
汉代译经僧。又称支谶。大月氏(中亚古国)人。后汉桓帝末年至洛阳,从事译经。至灵帝光和、中平年间(一七八︱一八九),译出《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杂譬喻经》、《宝积经》等二十余部,然现存者仅十二部,为第一位在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的高僧。
东晋佛教的中心人物。于僧团仪式、行规、礼忏等,多所制立,且定释氏为僧姓,悉为后世所准。又道安手上有肉瘤隆起,世人每称为印手菩萨。其与习凿齿二人复尝以“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之语对答,甚为著名,后世遂以“弥天释道安”呼之。
译经的五失三难,东晋道安所倡,谓梵经汉译乃属至难之业,总结之,计有丧失原意的五者(五失本),与难于译文的三者(三不易)。
后秦时,译经大家鸠摩罗什门下约有三千弟子,其中道融、僧叡、僧肇、道生、昙影、慧观、道恒、慧严等八人,学行俱佳,世称“什门八俊”,或“什门八宿”。其中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等四人尤受推崇,特称“关内四圣”。
即佛驮跋陀罗。北印度那呵利城人,为迦维罗卫城甘露饭王的后裔。十七岁出家,修业精勤,博学群经,特精禅、律,后与同参僧伽达多游罽宾,依从佛大先受禅法。留庐山慧远处数年,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义熙十一年(四一五)至建康(今南京),止住道场寺,从事翻译,与法显合译《摩诃僧只律》、《大般泥洹经》,又独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等,凡十三部一二五卷。刘宋元嘉六年示寂,世寿七十一。世称天竺禅师,为庐山十八高贤之一。
唐代译经僧。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的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咸亨二年(六七一)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只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
唐朝人。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出家,专研《涅槃经》有成,时人无以能与之匹敌。德宗闻其名,召见论议,待若昆仲,恩义特重。毕生开讲经论一百余座,度人无数。
为法相宗初祖窥基大师。唐代京兆长安(陕西西安)人,俗称慈恩大师、慈恩法师;其宗派则称慈恩宗。师貌魁伟,禀性聪慧。十七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入广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或谓师初拒玄奘之命而不断世欲,行驾三车相随,前车载经论,中车自乘,后车载家妓、女仆、食馔,遂有“三车法师”之称。
三国魏僧。为我国最早前往西域求法的高僧。或谓亦为我国最早的出家人。潁川(河南许州东北)人。又称朱子行、朱士衡。师以弘法为己任,致力于经典的研究。曾于魏甘露二年(二五七)在洛阳讲说《道行般若经》,为我国最早的讲经说法者。师因感于该经文句简略,义理艰涩,令人难以理解大乘之旨,遂于甘露五年(二六○)出塞至于阗,求得梵本,名为《放光般若经》。
天竺人,或谓龟兹人,俗姓帛。具有神通力、咒术、预言等灵异能力。西晋怀帝永嘉四年(三一○)至洛阳,年已七十九,时值永嘉乱起,师不忍生灵涂炭,策杖入石勒军中,为说佛法,并现神变,石勒大为信服,稍敛其焰,并允许汉人出家为僧。石勒死后,石虎继位,尤加信重,奉为大和尚,凡事必先谘询而后行。三十八年间,建设寺院近九百所,受业的弟子几达一万,追随者常有数百,其中堪以代表晋代的高僧者,有道安、竺法首、竺法汰、竺法雅、僧朗、法和、法常、安令首尼等。
北魏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年少出家,原在凉州修习禅业,为太子拓跋晃所礼重。北魏太武帝废佛,北地经像零落,佛事断歇,沙门多被迫还俗,师独坚固道心,俨然持守其身。太子再三亲加劝喻,仍密持法服器物,不暂离身,闻者叹重之。文成帝即位后,再兴佛教,特任师为昭玄都统,统理僧众。应帝之请,于武周山山谷北面石壁开凿窟龛五所,每窟镌造佛像一尊,皆高六、七十尺,窟高二十余丈,可容三千人,雕饰奇秀,又建立佛寺,称为灵岩寺。此为大同云岗石窟的开端。师又奏帝于州镇设僧只户、僧只粟及佛图户之制,以为兴隆佛法之资。
每年以谷物六十斛(唐制为三千六百升)纳入僧曹(管辖寺院的总机关),以备饥馑时供给寺院僧徒或贷予贫民之用。
隋代僧。籍贯不详。又作净琬。住于幽州(河北)智泉寺,鉴于北周武帝彻底破坏佛教,遂发愿刻一切经于石,封藏于涿州(河北)白带山中,以备法灭后,学人进道之资。山因之易名为石经山,后又改名石景山。当时,曾得隋炀帝皇后之助。唐贞观十三年,师志未竟而示寂,由门人继其刻经之业。
位于河北房山县,在北平西南方约四十公里处。为我国现存石经中规模最大者。又作石经山。隋代静琬因恐佛经毁灭失传,誓言刻经卷成石碑,遂于大业元年(六○五),于房山山麓开凿岩洞,并在石室四壁刻上经文,造立华严、涅槃、般若、宝积等七室,另有部分石经置于山下云居寺的压经塔下。其后经唐、五代、辽等,后人陆续刻造,直至辽大安十年(一○九四),历经四百八十年的刻经事业始告圆满,今尚存有九室。
唐中叶以后,对一般人讲经称为“俗讲”。以讲说《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为主,多在正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五日之间开讲,尤以讲《法华经》的文溆堪称俗讲的第一。
唐朝台洲人,生平不详。师曾发愿尽此一身,代一切众生的病苦,故本名不显,世人以代病之名流传。
齐明帝时东阳郡人,时称善慧大士。行迹特异,传年逢饥荒,卖妻设斋会,并曾入宫为梁武帝说《金刚经》,受帝之敬重。后人以弥勒菩萨的应化身尊之。
生平不详。唐高宗龙朔年间,从西凉到江淮,后住于山阳龙兴寺。师于江淮行化时,沿岸渔民,受师之精诚感化,戒杀改业。师以拂柳为人治病,或以净水令患者祷过忏罪,方法略有不同,但愈病如一。
西藏佛教迦当派开祖。东印度萨贺国善祥王次子,原名月藏。二十九岁,从戒护律师出家。西元一○三八年,应西藏阿里王智光及菩提光之请,离开摩揭陀国入西藏。当时西藏佛教徒皆修习邪法而不重德行,师为恢复真正的印度佛教,遂著书立说,振兴戒律,统一西藏佛教,创立迦当派,巡化于藏土各地,挽救颓风,树立新范,西藏佛教的面目为之一变。
圣经故事中古犹太人的民族领袖。据圣经《出埃及记》载,摩西带领犹太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相传犹太教教义和法典多出于摩西之述。
十六世纪德国宗教的改革运动发起人,耶稣教新教的开拓者,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
义大利天主教传士,明万历年间来华布道,兼通算数医学,受朝廷的器重。
一九○七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十八岁加入爱尔兰修女会。一九五○年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为贫病者服务。一九七九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病逝于印度的加尔各答。
[习题]
一、宗教师的重要为何?
二、宗教师有何使命?
三、宗教师的资格如何认定?
四、一个优秀的宗教师应具备那些条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