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叶小文:有“和”乃大 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和包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叶小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叶小文:有“和”乃大 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和包容
  叶小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传统正在被遗忘,我们在298期的封面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是谁”?
  叶小文:我们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族群最大的东方人。中国从古至今,各种宗教之间,一直能够互相尊重、和睦共处。很少文明之间的互相蔑视、彼此践踏,较多的是互相尊重、彼此欣赏;很少文明之间的以大欺小,弱肉强食,较多的是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很少文明之间的区分优劣、生存竞争,较多的是互相平等、和合共生;很少文明之间的孤芳自赏,一花独放,较多的是互补共荣、百花齐放。这种人类弥足珍贵的经验,能否称之为文明的“东方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这种“东方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叶小文: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成功吸收了印度佛教,容纳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形成了历史上多民族多宗教共生共长的良性文化生态。
  这个“东方模式”,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文化一直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中国现有的五种主要宗教,除道教外,其他各大宗教均在不同时期由国外传入,在中国生根、发展。历史上,各民族和睦共处,各宗教和谐共生是主旋律。
  中国新闻周刊:可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人缺乏信仰。
  叶小文:这个说法不够准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事求是地承认,部分社会成员缺少诚信,但这和缺乏信仰是两码事。中国人一向拥有信仰自由,刚才我们所说的“东方模式”有国家的法律作为保障。2004年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其立法宗旨就是“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以伊斯兰教为例。公元7世纪,当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盛唐时期,但中华文化并没有排斥这种外来文化,而是允许其自由传播。到12世纪,伊斯兰教已大规模传入中国,宋朝朝廷特意颁布保护穆斯林的财产法。到13世纪,伊斯兰教徒遍及全国,元朝朝廷专设伊斯兰教事务机构,给予伊斯兰教传教者诸多优待。明清之际,以王岱舆、刘智等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学者,为促进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沟通,采用儒家,包括佛教、道教的概念和术语,来阐释伊斯兰的教义、教理,并将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观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融会贯通,建立了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中国伊斯兰思想文化体系。
  1300多年来,伊斯兰教不仅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宗教发生过冲突和战争,而且在中华文化的滋润和哺育下,在中华大地得以扎根、开花、结果,生生不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伊斯兰文化已构成中国10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伊斯兰教界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了“解经”工作,动员和组织国内高水平的阿訇、毛拉,对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作出权威性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准确解释,编写讲经范本,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推动伊斯兰教的健康发展,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严格以经训为依据,大力倡导伊斯兰教和平和睦、爱国爱教、“两世吉庆”、宽容仁慈等基本思想,受到了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我认为,伊斯兰教在中国和平发展的经历,向当今很不安宁的世界,传递着宝贵的“有以告人”的信息。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这三大主要文明的相互对话中,兼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传统的双重文化因子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不是在说,伊斯兰教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刚才所说的“和”字提供注解?
  叶小文:我想,世界和平需要宗教对话。当今世界,尽管和平、发展与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急。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冲突,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这种挑战,更多地来自“恐怖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突。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西方至上主义的思潮招摇于世,“单边主义”便随之滋长,与之相抗衡的“恐怖主义”也就相伴而来。“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相与争锋,造成了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有人将之称为“文明的冲突”。于是地区冲突迭起,恐怖活动猖獗,世界一次又一次被恐怖的声浪所震惊。
  以宗教和平乃至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宗教对话,应重视研究和总结中国宗教长期和谐共存的独特经验。这个“东方模式”,有深厚的文化作为支撑。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56个民族平等相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各教和谐共处。这是中华民族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我个人认为,胡锦涛主席倡建的和谐世界,离不开这一经验的支撑。
  注: 叶小文——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