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
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
李利安
宗教是一种建立在某种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而信仰的最大特性在于其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这种心理属性一旦形成便充当起宗教灵魂的角色,既主导着宗教文化本身的性质与演变,也塑造了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模式,推动或限制着宗教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
宗教心理属性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具体化为许多因素,每种因素都与宗教的教义体系和修道体系发生直接的关联,从而与宗教的思想与实践产生密切的互动。而宗教的思想与实践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及每个领域的不同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于是,宗教心理的作用也就逾越了宗教的范畴而延伸到非常广阔的社会空间。
从和谐社会这个层面来看,宗教心理属性的各种表现都可能对和谐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正面或反面的影响。如果理解错误、把握不当、引导偏颇,宗教的心理属性很可能严重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宗教心理属性的意义,准确把握宗教心理属性的特征、正确引导,使其成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精神动力。具体来看,这些积极的精神动力主要来自以上几种心理特性:信仰的神圣性、思想的稳定性、僧标的崇高性、行动的积极性、心理的认同性、憾情的亲近性。
信仰的神圣性和思想的稳定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特性,也是所有宗教共有的一种内在特征。宗教信仰不同于其他政治信仰、科学信仰和哲学信仰的关键因素在于宗教信仰中的超人间特性,超人间性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对各种类型的超人间力量的承认,也就是对各种神灵的信奉。超人间力量有善恶之分,善的超人间力量往往凝结着人类对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品格和能力的向往与崇拜,而恶的超人间力量则代表着人类对凶恶和苦难的恐惧与排斥。在善性超人间力量的感召和恶性超人间力量的威慑下,信徒的信仰便有了一种神圣性,而由神圣性而来的就是心理上的严肃性、认真性、坚强性、忍耐性、自觉性等促使信徒积极向善的精神动力。同时,由于对具有超越性和永恒性的神灵力量的内心归服,信徒的思想一般便有了稳定性的特点,而稳定性虽然也可以成为保守性的精神基础,但在积极向-卜的当代中国宗教中,可成为促使信徒在现实生活当中持久而自觉地遵守戒条、努力向善的积极因素。总之,只要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宗教信徒所固有的信仰的神圣性和思想的稳定性就可以变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由这种精神因素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列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严肃、认真、坚强、忍耐、自觉等积极的精神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内在的,也是必需的精神环境。
目标的崇高性和行动的积极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特性。宗教的超人间信仰一般是由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两个方面构成的。超人间境界虽然也包括了地狱等黑暗而苦难的恶性境界,但人们所向往的超人间境界则是指一种善性的境界,即某种绝对美好的自然景象、社会状态和心理境界,如基督教的天堂与佛教的极乐世界等。对这种境界的信仰——般是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紧迫性基础上的。信徒思想中所认识的现实问题的严重性和实现理想境界的急切性是成正比的,而这又反过来刁;断烘托目标的崇高性。于是,目标的崇高性、现实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共同促成信徒行动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各种正统宗教所规定的追求理想境界的修道过程与现实社会所强调的道德教化是一致的。所以,由目标崇高性和行动积极性而释放的精神动力完全可用来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例如佛教提倡的人间佛教,把建设人间净—卜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便与建构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更加一致。当然,我们也应该密切关注被一些邪教组织歪曲了的目标崇高性与行动积极性,以及…—些极端宗教信仰者由对正统教义的曲解而导致的狂热性心理特征,使宗教心理属性中的目标崇高性与行动积极性接受人类理性的约束,引导这种宗教心理特性与现代社会生活秩序与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
心理的认同性和感情的亲近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宗教信徒在信仰上的最大一致性在于对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的共同信奉,由这种相同的信奉而来的就是宗教信徒在心理上的认同性。心理上的认同性会促使相同信仰者的彼此接受和相互尊重,从而带来信徒感情上的亲近性。这种认同性和亲近性在某个特定时空,也会因为一些错误的精神引导和某类事件的刺激而走向偏激,从而在某种程度或某个范围内呈现出狭隘性、保守性、宗派性甚至极端性等特征,引起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不同宗教文化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所以,对于宗教的认同性和亲近性心理特征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并密切关注,正确引导,使其成为维系团结、协助稳定、共建和谐的积极因素。由于宗教信徒数量的庞大,分布地域的广泛以及分布的社会阶层、行业、民族等方面的多样性,所以,宗教信徒心理的认同性和感情的亲近性在实践形态—亡的…种重要表现就是: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宗教信徒之间沟通和协调,由这些宗教信徒之间相互沟通和协调而来的相互理解、彼此关照会有助于全社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这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三组六类心理特性共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结构。每组中的前一种心理特性偏重于从宗教内在的信仰特性角度观察,而每组中的后——种心理特性则属于前一种特性的实践延伸或外在演化。其中信仰的神圣性和思想的稳定性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宗教心理总体特性的把握,处在宗教心理结构的核心位置,是其他所有心理特性的基础;目标的崇高性和行动的积极性是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对宗教修行过程中的心理特性的总体把握,处在宗教心理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宗教心理的主体;心理的认同性和感情的亲近性则是从信徒关系的角度对信仰族群心理的把握,处在宗教心理结构的外层,是宗教心理的基本外现形态。三组心理特性层层演进,六类心理要素彼此呼应,成为包括构建和谐社会在内的当代任何一种社会运动都不町回避的精神力量。
总之,宗教心理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心理现象,宗教心理正在并将继续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当代中国的宗教来看,只要我们充分理解,相互尊重,并正确引导,谨慎保护,这些心理特性完全可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精神动力。
(作者系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 田悦阳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