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七)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七)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就是对悉达多太子悟道成佛后的称谓。
释迦牟尼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聪明智慧,多情善感,对人世寄予无限的同情和深思。在他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以后,便思考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的办法,于29岁(一说是19岁)抛弃宫庭生活,到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一带寻师访道。苦修六年,以至雀巢冠顶,芒苇穿膝,还是没有悟出什么道理来。于是,毅然决定放弃苦行,下尼连禅河洗净身躯,并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之后,便独自一人到菩提伽雅的密林中,在一棵毕钵罗树底下悟道。他发下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梵文,佛教意为“智”、“觉”),宁可碎此身,决不起此座。”据传49天以后,他终于大彻大悟,明白了宇宙和人生的最高道理,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成佛了。时年35岁。
释迦悟道成佛后,在鹿野苑找到了以前随侍他修行的五个人,向他们说他悟得的道理,佛教把这叫做“初转法/轮”。以后,他以摩揭陀、乔萨罗和拨沙三国为中心,周游列国,广泛宣扬自己的学说,历时45年,在公元前485年圆寂,一生大约活了80岁。
他的生卒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65-前485年。(或前563-前483年),若取前者,则比孔子大10岁,早逝6年,可说他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大抵相当。
释迦死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是把他作为先知和导师来看待的,后来逐渐被人们神化,使他成为娑婆世界 (意堪世界,就是说这世界上有十恶、三毒和诸多烦恼,但众生还忍受而不肯离去) 佛陀。传说他出生时,地上有金莲花涌出将他托住,能说会走,有诸般异相;又说有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还说他过去世中修了许多善业,如萨垂太子舍身饲虎等,极富神奇色彩。安岳石刻中释迦牟尼佛和释迦说法图很多,粗略统计有20余处。
卧佛院70号释迦佛龛
唐代作品。龛楣浮雕卷草纹,龛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佛顶上方刻有华盖,左右两旁刻菩提树。主像为释迦佛,可惜面部已毁。
菩提树之名出自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旧译名甚多,为一种常绿乔木。它叶互生,呈三角状卵形;茎干黄白,花隐于花托中,果实近圆形,佛家用作念珠;树干富乳浆,可提硬性橡胶。这种树原产于印度,原名荜钵罗树。据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今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的一株荜钵罗树下坐禅,证得菩提而成佛,因此以后将这种荜钵罗树改称为菩提树,并成为佛的象征,为佛教徒所顶礼叩拜。在印度比哈尔邦传说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公元前3世纪摩揭国阿育王围绕那株菩提树建立了大佛寺。
卧佛院30号释迦佛龛
唐代作品。龛高3.4米宽1.4米、像通高2.8米。佛像面部和手残毁,但仍可看出面相丰圆,螺发高肉髻,且耳垂特长大,几乎垂于肩,具有印度犍陀罗艺术遗风。佛结跏趺坐束腰仰莲座上,双手似结转法/轮印,项后有桃形头光,内浮雕执长茎莲苞五像。在衣褶处理上,几乎全部采用深阴刻线条,显得粗犷古朴。
卧佛院82号龛释迦佛龛
唐代作品。龛高1.6米,宽0.85米深0.7米,佛像通高1.3米。龛内正中刻释迦佛,结跏趺坐于铺帛方座上,有二狮衔座。佛左手抚膝,右手已毁,项后有桃形头光。左右分别刻有二弟子二天王像,头已毁,但看得出造像还是十分精美的。
千佛寺51号释迦佛龛
唐代作品。龛高2米,宽2米,佛像通高1.8米。龛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右壁上方刻天龙八部,龛口左右各刻一力士。主尊释迦佛善跏趺坐于方座上,左手抚膝,右手施无畏印,项后有圆形头光。菩萨华丽端庄,弟子严谨持重,温顺虔诚,力士刚健强横,气势凌人,具有不离人间又高出人间,高出人间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征。
木鱼山13号释迦佛龛(唐)与千佛寺51号龛内容几乎相同,唯佛座下多了博山炉和双狮。在造像风格上,人物形象显得肥壮得多。第20号释迦说法龛场面更宏大,左右侍立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门楣刻有七佛。
佛慧洞释迦佛
宋代作品。像高2米,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身全裸,面目圆润丰满,头着高发髻,头顶飞出两道毫光,光带中刻千佛500余尊,千佛雕像高1厘米,分别有各自的莲台和坐姿。
释迦佛是佛教的教主,受到了信徒的最高崇敬;在神话传说中,他又是统治三界二十八天的最高神灵,地位显赫,因此,他不避免地成为高度理想化了的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化身。人们对释迦佛龛、释迦说法图的雕刻是极具匠心的,主像艺术水平很高,而且其他造像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虽然大多残毁了,但是,释迦佛所显示出的庄严、典雅、宁静而又飘逸自得,充满智慧的神态,而今仍能清晰地见得,他们的相貌特征、神韵风度,更是当时人间统治阶级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这是理想人格通过佛陀形象的潜意表达,是一种幻想而又非完全幻想人格的艺术表现。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满或无上正遍知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满。佛有十种德号,这十种称号是: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应供:应该受到人和天的供养。
正遍知:全面的、真正的知道一切佛法。
悉知三明(宿命、天眼、漏尽)和五行(圣、梵、天、婴儿、病)。
善逝:非常自在地入于涅槃。
世间解:能了解世间的一切事理。
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
调御丈夫:能调整治理修行方法的大丈夫。
天人师:佛是一切天和人的导师。
佛世尊:佛应该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
佛陀的果位是菩萨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将佛陀称为究竟菩萨;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脱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将佛陀称为究竟阿罗汉。
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但众生痛苦诊断处方,服他的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药,佛陀也是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给众生引导出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必定得度,如果不从引导,也是爱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创世主自居,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仅对佛陀作形式上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著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造像上,佛陀比较容易区分,因为他们的头上都长有螺髻。宋代毗卢佛造像,除长有螺髻外,还加戴了宝冠。佛的造像,始终不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妙相,只是这种造型特征逐渐受到了世俗审美观念的影响,越来亲近于人而已。
释迦佛龛或释迦说法图中,释迦佛身边总是有一些菩萨、罗汉等,释迦佛就像人间帝王一样,前呼后拥。那么,菩萨、罗汉在佛界的地位有如何?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也就是说,解脱生死而仍不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罗汉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两种:一是声闻圣者,由于听闻佛法,从佛的言教而修四谛法(苦、集、灭、道)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脱道的,那就是罗汉;一是生在无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脱道,自了生死的,那便称为缘觉或辟支迦佛。声闻与缘觉,同属于小乘,小乘分为声闻乘与缘觉乘,所以又称小乘为二乘。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槃的,他们绝对厌离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愿再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在造像上,罗汉均为光头,衣饰也极为简单。
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从最初发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无数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垂音译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等。有时又意译为“大士”、“开士”,也就是“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有凡夫有圣人,菩萨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加两个阶位,十地以前的四十个阶位,全是凡夫,从初地以上的十二个阶位,才是圣人,我们所说的菩萨,是指圣位说的,因为佛典中通常称的菩萨,如不标明地前菩萨,也多是指的地上圣位菩萨。
菩萨是立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就是用各种佛道去觉悟众生的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且菩萨将来都是要成佛的,所以他们是处于佛的候补地位,相当于现在说的候补委员。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佛教讲众生平等,其实,佛教本身承认了等级观念,即佛、菩萨、罗汉等。
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以种种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是最具有人情味,使人倍感亲切的。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菩萨的这种慈悲精神,特别符合中国民众的心理,因此对菩萨的崇敬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信仰最普遍的首举观世音菩萨。
在造像上,菩萨多戴化佛宝冠或花冠,璎珞饰体。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民间习惯把泥塑像、石雕像等用于供奉的神灵,统称为菩萨,比如把城隍、土地等类叫做菩萨,这是错误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