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四)
  宋朝的皇帝都信道教。尤其是宋徽宗赵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信道到了入迷的程度,一时道教大盛。但到了北宋末年,道教威信下降。金元时代,道教再度振作,并又分成两大派别,这就是北方的全真派和南方的正一派。在宋代,安岳铁峰山建有玉泉观,云台山建有梓潼观,城北10公里有元宗观,城西1公里建有清虚观,城北15公里画梁沟(今属通贤镇)老君岩有摩崖造像30余躯,可知宋代是安岳道教盛行的时期。
  明朝以后,道教渐渐衰落,分化成民间秘密宗教,如八卦教、白莲教、红阳教、黄天教等。明代除了修复唐、宋时期大批道观外,在茗山镇(今龙台镇)建有梓潼观,嘉靖时在瑞云山雕刻道教造像50余躯,万历初在高升乡大成山三仙洞造像250余躯。清代安岳道教有所发展,新建的著名道观有康熙60年(1721年)募建于喜井乡(今属兴隆镇)大成山上的张道观,县城以东40公里长林乡(今属石羊镇)的刘昭观、县城东45公里的天灵观,县城以东35公里毛真观、县城西南20公里白岭之旁的玉虚观、城北万寿寺旁的玉皇观、驯龙场的道士观,以及兴隆镇老君岩和李家镇佛洞岩遗下的大量道教或佛道合龛造像等。民国时期,安岳道教开始衰落,道观日渐倒塌,造像极少。
  由于历代王朝及佛教的兴衰,泥塑、木雕像的兴起,安岳石刻在明末清初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49年解放后,寺院、道观房舍多被机关单位占用或拆除分配给农民,僧尼、道士也分得田土房屋成为农民,参加劳动,有的还俗结婚。使大多石刻造像保护不力,处于露天旷野之中,受到风化。而且,佛教、道教摩崖造像及泥塑像多被捣毁。1966年至1976年,由于受“左”的干扰,卧佛院、圆觉洞、千佛寺、玄妙观、黄桷大佛等处不少造像惨遭破坏,这个时期是中国雕塑艺术遭受浩劫的时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今天参观安岳石刻时,很多精美的艺术品已没法再展现其魅力了,在深为中国古文明感喟的同时,也留给人们深沉的遗憾。
  近现代安岳仍有不少石刻艺人,安岳石刻艺人继承了传统的工艺,石刻雕塑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全国享有胜名,许多寺庙所用的石刻雕像,特别是大型石狮,都是安岳当代石刻艺人的精心杰作。以雕刻石狮著称的东胜乡人石永恩,在全国颇有影响。石羊镇年20余的代石匠,雕刻的紫竹观音像、各种工艺砚台等石雕远销全国各大省市,作品供不应求。这个时期金刚洞、三佛洞、黄桷大佛寺等处的佛教造像,朝阳洞、真果观等处的道教造像都比较多,在艺术上,虽然已经不如历代造像,但也颇有古韵,在纯粹的世俗化、民族化的风格当中,还可窥见一丝神的仪采。
  石刻分期
  按安岳石刻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期:
  一、唐代
  唐代是安岳石刻造像的形成期,部分造像保留西方犍陀罗雕刻艺术遗风,但已呈现出逐步摆脱其影响的倾向。少数石刻保留了造型敦朴、线条粗犷的魏晋风骨,受唐代社会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大量的都属于面部丰满、高鼻垂耳、袒胸露肌、衣纹疏深,线条流畅、古朴典雅,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风格。在技艺上则渐由简致向精致圆熟,但对佛和罗汉造像线条仍然比较简单。
  佛的造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妙相的特征。据佛经上说,佛与人和菩萨都是不同的。佛的面相是圆满的,故说佛面如净满月,佛的眉毛显白毫光,佛的舌是广长舌,佛的皮肤非常柔和,纹路非常细微。面如满月代表他的福德智慧圆满,证得真如法性。广长舌说明他在过去世中修行不谈假话、粗恶话、离间话等,舌伸出复额。还说佛的声音如狮子吼,雄壮而嘹亮。但在造像中,仅表现了面圆,部分造像表现了眉间的白毫光。
  这个时期的菩萨造像倒是值得一提,多为镂空高冠,璎珞饰体,显得庄严、整洁、富丽,神气自如、肌肤丰润,轻纱透体,备极人性的健康和美丽。雕刻艺术手法上,以半圆雕为主,辅之以浅浮雕和线刻。造像多采用线面结合,形象塑造以丰润结合庄严妙相。对衣褶的处理,多半是借助线条来表现其疏密的转折关系。
  这个时期,属于显教题材的主要有:释迦说法图、阿弥陀佛、弥勒佛、观音、西方净土变、观经变、涅槃变等。属于密宗题材的主要有华严三圣、千手观音、地藏菩萨、药师经变等。主要在卧佛院、千佛寺石刻景区。
  二、五代
  五代是安岳石刻自成体系的过渡期,或者说是安岳石刻艺人在探索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和技艺表现手法,显得不成熟。刻期的龛窟形制单一且规模较小。主要见于圆觉洞和林凤镇庵堂寺。就艺术性而言,这个时期不如唐代造像,显然对唐风有所继承,但已失去了唐代富丽堂皇和恢宏大度。神性的减弱和世俗化的增强,使五代的石刻艺术风格趋于平实。多系平顶小龛,其佛的发髻作水波形的高发髻,一部分菩萨的花冠仍为晚唐的那种镂空花冠,一部分菩萨的宝冠平实,用线刻花纹代替了镂空,且璎珞减少。佛、菩萨的脸型不如唐代的造像丰满,衣纹呈圆弧形的深阴刻线条,薄纱覆体,刀法粗糙。一部分造像线条雕刻随意,衣褶处理生硬单一,没有工整匀称之感,身体结构大不同于唐代造像,也不成比例,头大身短小,形成一种表意抽象手法。唯有圆觉洞59号西方三圣龛,在造型风格上均为弧形,大胆使用圆刀技法,是当时蜀中少见的,在全国亦属罕见。
  三、宋代
  宋代是安岳石刻自成体系的极盛期。刻期的龛窟形制也比较单一,但规模大,主要见于圆觉洞、华严洞,茗山寺,就整体造像而言,以华严洞1号华严三圣窟造像最大,最为精美,堪称中国石刻艺术之中不朽杰作。就单个造像而言,以毗卢洞19号水月观音最为华美,堪称世界雕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另外,双龙街孔雀洞孔雀明王经变龛、毗卢洞柳本尊十炼修行窟也是非常壮观精美的。
  如果说安岳唐、五代石窟艺术尚处于对川北石窟的借鉴和融合的渐变过程的话,那么,安岳宋代石刻则进入了自成一格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石刻显示出民族化的进程基本完成,世俗化、地方化的风格是其主要特点,神人合一是宋代造像的审美追求,人的美充分体现在最对称、和谐、协调,是合符比例,给人美的愉悦、美的享受。造像活泼生动而别具灵气,技巧洗炼圆熟而又极富写实倾向,不论规模宏大的造像场面还是单个的造像,均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创造力。这种石刻的风格和技艺手法,直接影响了大足石刻代表中国晚期石刻艺术风格的形成。综观这个时期的雕刻手法,比较多样化了,圆雕、半圆雕、浅浮雕、透雕(镂空)、线刻等。造型比例准确,形象刻画细腻,衣纹的处理突破过去以阴线刻和阶梯式表现衣褶的简单而生硬的手法,衣褶随形体结构而转折变化,宛如塑出,写实性极强。
  四、元、明、清、民国
  南宋以后,包括明、清、民国各代等,为逐渐蓑落时期,造像也形成了纯粹的世俗化、民族化的特点,少了神的庄严、肃穆,更多的具有人的形象、气质。三仙洞、狮子岩、老君岩、朝阳洞、朱家经堂、佛洞岩等,均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其数量不多,且多系摹仿品,也有不少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但远不及唐、宋雕塑的雄伟、精湛。
  二、安岳石刻的特色
  纵观安岳石刻,虽姿态万千,神采各异,但就现存的造像风格而言,除少数石刻保留了造型敦朴、线条粗犷的魏晋风骨外,而大量的都属于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唐代风格,也有一些具有工细华美、璎珞满身的宋代特征。在这些摩崖造像中,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大胆的突破了宗教仪轨的束缚,在世俗生活中吸取素材,综合运用力学、光学和美学原理,充分利用地形山势,依崖雕凿,以其虔心礼佛的匠心和高超的技艺,给我们留下了繁多的充满人体美和人性美的艺术品,创造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石窟艺术。这些人物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刻工精细、刀法娴熟,颇见匠心独运,有神工鬼斧之妙,不失为我国古代石窟寺院雕刻艺术的宝贵遗产,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和古代雕塑史的珍贵资料,而且对研究当时社会风俗、古代建筑、衣饰、各种器具等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此外,大量的唐宋、明清时的碑刻题记,为文物考古断代以及研究地方史和四川宗教发展史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著名全国美学评论家王朝闻,把安岳石刻特点概括为“古、多、精、美”,这是极为客观的评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