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神轿—试析林合成的宗教与政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晋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神轿—试析林合成的宗教与政治
【文章作者】陈晋煦
【指导教师】吴介民
【文章页数】168页


【中文关键词】地方派系|寺庙|社群认同|小区营造|公共性|民间信仰


【中文摘要】本研究以东升地区林合成为研究对象,藉由民族志的描写,呈显地方社会中关于宗教、社群、派系以及公共议题的互动与互构的过程。由于田野的复杂现象,因而写作策略上采取单章独立的形式。各章容有其独立的问题意识,分别构成笔者以各个不同的侧面对于此田野的描写,可视为独立,也有其相互关连之处;相互之间构成笔者对于这个田野的整体叙述。
笔者第二章的目的在于描述地方开发的背景,在理论层次则讨论“祭祀圈”理论、信仰、人(族)群整合等命题,主张在进行历史叙述时必须注意开发者与被招募者在文化传承与利益上的不同。笔者综合几位作者的经验数据以及其它文献左证,乃认为,神明信仰有可能是特定历史时期地方仕绅的政治与商业意图在文化上的展现,与藉信仰所表征的“族群友好”,但非族群认同的一致。就大东升地区的范围来说,林合成地区处于边界,受到的是两大族群势力在政治上、经济上整合为先,但文化上的认同(同一)或整合则由于其边界的特性显得不明显。然而由后期的经验现象显示,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变动时,族群的 “自主性”才得以展现出来。笔者将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安排视为是一种资源与认同的可能性。考察社群的问题在方法论上问题则是必须将这种观点带入,社群是否能自主自立,其本身必须是社会制度与文化认同方面交错的结果,我们无法直接地从某一项推向另一项,或者轻易忽略两者的交互作用,并在理论上建立二元对立。
第三章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如何达成社群的共同感?”。藉由宗教现象的研究,笔者认为常民的历史叙事架构,以及仪式上的“体验”是达成社群意识的重要条件,但我们仍须对两者区别与进行深入的辨析。依循Geertz对于文化与社会系统的区分,前者指个人用来定义世界、表达情感、做出判断的价值框架;而后者则是指社会互动模式本身,是互动行为的持续形式。两者之间独立变化且又彼此依赖。历史所流传的叙事架构构成了一系列的对话语境,这是文化的客体化,人们藉由将个体的经验投契于其中,进行对自我、社群、他人、神明等关系的同构。文化的客体化并非Durkheim“社会事实”意涵的重述,相反,笔者强调这种客体化必然以一系列人群的自我认同为前提,是“想象的社群”,也就是基于历史叙述所建构的文化认同,其既在主体内,又在主体外。人们藉由 “体验”或“再体验”,才得以“继承”特定的社群感,并且以其为依归,甚至成为可欲的对象,进而对社会系统维持或进行创建。
第四章转移到政治,特别针对地方派系理论发问的田野研究。藉由国外的政治学、政治人类学与网络分析的文献,笔者厘出了两种理论典型:“恩从主义”与“名流显要理论”。本章特别的重点是:地方派系所生成的脉络到底是什么?有鉴于本田野在常民描述中 “征收前没有派系的问题”,这是一个可能的“实验”。在笔者的认知,Lande的恩从主义理论是国内派系理论重要源头之一。其缺点为,一个具有自我认知、价值(道德)判断、行动策略的行动者,往往被理论化成为文化结构的形式,或者成为资源分配的社会结构派生。本章的主要论点是针对 “制度”是否是派系生成的主要社会背景而发,如同第二章所彰显的结论,笔者无法将过度赋予其理论上的地位,制度瑕疵作为社会场景(setting),是行动者据以行动的参考点,而制度瑕疵是否能够被利用,则必须放置在整个社会场景的历史阶段,以及派系人物对金权的追寻所行的运作才得以解释。我们无法独立制度瑕疵作为因果机制的主要因素,而必须辩证地看待。以本田野来说,庙宇的商业潜力被证明或暗示,是庙宇进入可被利用状态的一个重要背景,而派系进入庙宇后的策略,使得其得以藉由“魔术商品”积累金钱,并藉再次建构派系网络,将经济转化为政治权力。派系与其它行动者遭遇,因而形成不同的对立状态。此社会场景与其它更广大的环境的变迁,行动者的互动,进而也微妙地使得社群关系产生变化。笔者藉由Gulliver或Boissevain理论,将文化范畴回归到具体的动态互动与指认,并将制度作为社会场景的一部分,使得我们必须考察派系与其所镶嵌之社会间的关系。
第五章讨论:对常民而言,地方派系的社会正当性是什么?又,由于小区营造工作企望将历史反省、公共议题带入小区,又为什么他们遇到实践的困难? 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提供了我们重新理解一条可能的理解道路,这正是Taylor以人类学意义的“文化”概念理解现代性意涵的重要启发。笔者重新以文化的角度,由常民公共事务的运作中,厘清所谓常民的“公共”到底为何。笔者试图将“公共性”视为一个道德的“语言游戏”——或用另外的角度,以Taylor的术语来说,“社会想象”——其行动与意义,必须在“使用”中被体现。也就是说,什么是“公共”的,是在具体的事件中,行动者对各种人、事、物的理解、批评,在象征与利益争夺中关系中所界定。这个“公共”的边界,被权力所定义,也规范权力。笔者做了一个粗糙的形式建构,但我暂时不愿意再进行细部的理论描写,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个文化结构或机制,经验上的理由在于:每次新的事物发生,人们必然在回归到此 “社会想象”中,重新其中的人、事、物进行判断,并且回归对自我与整个政治与社会环境的理解。就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其结果被中介的过程。有鉴于小区工作者与常民的矛盾,以及地方头人对于常民的收拢或者给予道德难题,便同存在此 “社会想象”的运用。彰显的是小区工作者藉由 “文人世界的公共领域”所建构的自我、历史、责任等另一种“社会想象”的落差,两者之间,存在着实践难题。


【论文目次】


第一章 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1
第一节 作为开头的问题意识 1
第二节 方法论的问题 2
第三节 写作方式 9
第二章 开发的过程与地方公庙的建立10
第一节 文献回顾10
第二节 地域开发与寺庙建成17
第三节 结论 31
第三章 生活的脚步——地方的宗教实践32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分析架构32
第二节 地方庙宇作为地域认同的象征——仪式与历史38
第三节 结论74
第四章 分裂的世代、地方庙宇的派系化76
第一节 地方派系理论的回顾76
第二节 田野假设81
第三节 《寺庙管理条例》——法治缺位下的派系进驻82
第四节 反对者91
第五节 营造工作的推动与里长选举 100
第六节 结论与分析 111
第五章 土壤里的道德 117
第一节 文献讨论 117
第二节 分析的框架 123
第三节 社造的矛盾 125
第四节 派系、个人的公共正当性 138
第一节 结论:封建化的公共性与公共性的难题..151
第六章 暂时的结论 156
自白156
第一节 章节整理 157
第二节 研究限制与后续问题 161
参考书目162
第二章 附件一《监督寺庙条例》168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三尾裕子,2000,《从地方性的庙宇到全省性的庙宇——马鸣山镇安宫的发展及其祭祀圈》,发表于 “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
王见川,2001,《台湾民间信仰的研究与调查——以史料、研究者为考察中心》,《当代台湾本土宗教研究导论》,南天。
王明珂,1997,《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
王明辉,1994,《从台湾地方选举现象谈台湾 “民间社会”》,《思与言》,第32卷第4期,页171-195。
林志成,1998,《小区总体营造的省思》,《社教资料杂志》,第241期,页8-11。
林美容,1987,《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二期,页53-114。
林美容,1989a,《台湾民间信仰的社会面》,《人类学与台湾》,页65-77,稻香。
林美容,1989b,.《由地理与年签来看台湾汉人村庄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学与台湾》,页89-110,稻香。
林美容,1998,《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页95-125。
李丁赞等,1997,《林合成小区史》,新竹县立文化中心。
李丁赞、吴介民,2002,《社会巨变下的『顶庄』:记录一个村庄的消失、重建和转型》,国科会计划期中报告。
李丁赞,2003,《导论: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在台湾的发展》,尚未出版。
李世伟,1999,《日据时代台湾儒教结社与活动》,台北:文津。
庄英章,1995,《汉人社会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八十期,页27-35。
庄英章,1988,《谈人类学家的台湾汉人社会研究》,《历史、文化与台湾》,下册,页417-434,台湾风物。
吴介民,2003,《林合成居民的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问卷调查总结报告(二)》,国科会计划期中报告。
吴学明,1986,《金广福垦隘与新竹东南山区的开发》,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
吴学明,1987,《台闽地区第三级古迹新竹市灵泉宫修复研究》,第二部份:历史研究,林会承主持,委托单位:科学工业工业区管理局;研究单位: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张耿新,2001,《竹中乡土志》,新竹市林合成文史工作室出版。
柯以贵,1999,《新竹开台灵泉宫》,开台灵泉宫管理委员会印制。
施振民,1973,《祭祀圈与社会组织》,《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6期,页191-206。
陈介玄,1994,《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台湾地方派系形成之社会意义》,《地方社会》,页31-67,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
陈介英,1996,《选举与“地方化”社会——台湾选举活动中的社会意涵》,《思与言》,第34卷第1期,页169-206。
林玉书,2000,《天霖主义——林合成小区营造》,小区营造丛书之二,唐山。
陈明通、林继文,1998,《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变》,《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页23-70,月旦。
陈其南,1987,《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允晨。
陈玲蓉,1992,《日据时期神道教统治下的台湾宗教政策》,自立。
陈秀蓉,1998,《战后台湾寺庙管理政策变迁:1945-1995》,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硕士论文。陈瑞堂,1974,《台湾寺庙法律关系之研究》,司法行政部六十一年度研究发展项目研究报告。
陈瑞桦,1996,《民间宗教与小区组织"再地域化"的思考》,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陈纬华,2004,《汉人社会的整体论观点与祭祀圈研究》,国立清华大学人类所演讲资料,尚未出版。
黄大展,1999,《信仰、仪式与社会——以家义民雄大士爷为例》,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黄庆生,2000,《寺庙经营与管理》,永然文化。
福田增太郎,2001,《南岛寺庙采访记》,黄有兴译,《台湾宗教论集》,页121-234,台湾省文献会。
张珣、江灿腾,《编者序——少壮派观点》,《当代台湾本土宗教研究导论》,南天。
张珣,2001,《百年来台湾汉人宗教研究的人类学回顾》,《当代台湾本土宗教研究导论》,南天。
张珣,2002,《祭祀圈研究的反省与后祭祀圈时代的来临》,《考古人类学刊》,第五十八期,页78-106,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
张毅钦,2003,《从林合小区看台湾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契机》,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刘枝万,1990,《台北县中和乡建醮祭典》,《台湾民间信仰论集》,页57-92,联经。
刘还月,1991,《台湾的客家民俗》,《徘徊于族群和现实之间》,页78-101,徐正光主编,中正书局。
潘英海,1992,《文化的诠释者——葛兹》,《见证与诠释》,页378-413,中正书局。
潘英海,1993,《热闹:一个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学现象的提出》,本土心理学研究(1),页329-337。
谢国雄,2003,《茶乡社会志——工资、政府与整体社会范畴》,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康豹(Paul R. Katz),1997,《台湾的王爷信仰》,台北:商鼎文化。
萧阿勤,1997,《集体记忆理论的检讨:解剖者、拯救者、与一种民主观点》,《思与言》,第35卷第1期,页247-296。
董芳苑,1996,《探讨台湾民间信仰》,常民文化出版。
夏铸九,2000,《新竹县三级古迹新埔褒忠亭整修规划研究》,内政部/台湾省民政厅补助,新竹县政府委托,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研究。
戴炎辉,1979,《清代台湾之乡治》,联经。
锺幼兰,1994,《台湾民间社会人群结合方式的构成与发展》,《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三)》,页109-144,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瞿海源,1997,《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分析》,桂冠。
官方或民间出版品
《台湾省新竹文献会通讯》,1983,新竹文献委员会。
《林合成小区报》,第一至第十二期。
《淡水厅志》,陈培桂,1977,台湾文献委员会。
《新竹市耆老访谈专辑》,1993,张永堂主编,新竹市政府。
《新竹县志初稿》,1984,王鹏云,曾逢辰纂,台湾大通书局。
《新竹市志》,1999,张永堂主编,新竹市政府。
《新竹县采访册》,1984,陈朝龙纂,大通。
《新竹巿要览》,1986,新竹巿役所编,成文。
《褒忠义民庙创建两百周年纪念特刊》,1989,褒忠义民庙创建两百周年纪念庆典筹备委员会。

英文

Anderson, Benedict.1999. (班纳迪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时报。
Boissevain, Jeremy. 1977. “Factions, Parties and Politics in a Maltese Village.” Stiffen W. Schmidt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issevain, Jeremy. 1977. ”Of Men and Marbles. Notes Toward a Reconsideration of Factionalism.” M. Silverman and R. F. Salisbury eds., A House Divided?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Factionalism. 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Bellah, Robert N. etc. (贝拉 等),1991,《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公共则任》,(翟宏彪等译),1991,三联。
Calhoun, Craig. 1996. “Introductio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1-48. The MIT Press.
Calhoun, Craig. 1994.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Craig Calhoun, eds.,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9-36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Cohen, Anthony P. 1989.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Routledge.
Connerton, Paul.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nerton, Paul.,2000,《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ancy, Jonathan. 1985.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Durkheim, Emile.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Q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Jacobs, Bruce J. 1988,《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政治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中国人的权力游戏》,黄光国编,页85-140。
Habermas, Jurgen.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Habermas, Jurgen. 200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Geertz, Clifford. 1976.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by Clifford Geertz. Basic Books, Inc.
Geertz, 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Basic Books, Inc.
Geertz, Clifford.,1999,《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Geertz, Clifford.,2002,《地方知识:诠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麦田。
Gulliver, P. H., 1977. “Network and Factions :Two Ndendeuli Communities.” M. Silverman and R. F. Salisbury eds., A House Divided?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Factionalism. 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Lande, Carl H., 1977. “Introduction: 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alism,” in Stiffen W. Schmidt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yer, Adrian C. 1977. “The Significance of Quasi-Groups in the Study of Complex Societies.” Stiffen W. Schmidt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orris, Brian.,1996,《宗教人类学导读》,张慧端译,国立编译馆。
Sahlins, Marshall D. 1977. “Poor Man, Rich Man, Big Man, Chief: Political Types in Melanesia and Polynesia. ” Stiffen W. Schmidt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immel, Georg.,2002,《社会学》,林荣远译,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Simmel, Georg. 2003,《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aylor, Charles,2001,《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
Taylor, Charles.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Deliver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Taylor, Charles.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Multiculturalism. Amy Gutman eds. Princeton: Princeton UP. : 75-106.
Turner, Victor. 1974.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Cornell Press.
Warner, Michael. 1990. The letters of the Republic: publicat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eighteenth-century Americ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rner, Michael. 1996. “The Mass Public and the Mass Subject.”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377-401. The MIT Press.
Weber, Max.,1993,《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远流。
Weber, Max.,1996,《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简惠美译,远流。
Wittgenstein, Ludwig,2001,《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访谈稿及剪报
繁多恕不详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