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僧 青海已故文化名人系列报道之 才旦夏茸卷
爱国名僧 青海已故文化名人系列报道之 才旦夏茸卷
红烛春蚕 情系后学———回忆导师才旦夏茸教授 (作者:蒲文成)
1979年8月的一天,接到西北民族学院正式录取我为古藏文研究生的通知,我庆幸在几近不惑之年实现了夙愿,将成为著名藏族学者才旦夏茸先生的学生。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名闻藏区,公认他和西卜莎格西罗哲嘉措是绍继和光大安多高僧格塘罗桑华旦和晋美三旦(晋美丹却嘉措之师)学说的两大高徒。至20世纪70年代,在国内藏学界,他与西藏的东噶·罗桑赤列先生和四川的毛尔盖·桑木旦先生齐名,是当时最出名的藏族学者。对于藏学者来说,能成为他的亲传弟子,是一种荣幸。 我正是因此而慕名选择,做出了报考决定,有缘受学3年,在我的藏学生涯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教学严格的名师,更是一位关爱后学、诲人不倦的长者。在课堂教学中,先生主要讲授藏文文法、古体诗作、古典名著选读等课程。藏文文法主讲藏语格词造句法和音势词义变化的规律,是学藏文者的必修课。先生提炼《司徒文法》《色多文法》等相关传统名著的精华,自编教材,按藏族独特命名法,称之为《吞米夏隆》,意思是“吞米桑布扎上师之教言”。一般认为,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著名学者吞米桑布扎创制了藏文,并写出过最早的文法书。先生之命名,取不忘师承、源于正统意。教材本多新意,更兼先生教授深入浅出、语言优美,颇受听课师生欢迎。教材后来公开出版,为相关院校教材,2006年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藏文古体诗歌,通称“年阿”,是指以古印度学者旦志的《诗镜》为基本理论指导,采用不同修辞方法写成的格律诗。自古至今,其写作水平是衡量藏文学识的重要尺度。先生极擅长此类诗作,作品数量多,且妙语连珠,意境深远,享有盛名。先生亦自编教材,取名《诗学通论》(后亦正式出版)。讲授时,几乎全院藏文教师都来听课,他要求严格,必须通过写作实践领会掌握诗格理论。记得自己以勤补拙,认真完成作业,多得先生表扬鼓励。后来,按照先生的讲解思路和《诗镜》体例,我们几位同学按藏语三大方言区,汇集14世纪以来藏族诗学文坛11位学者的古体诗作2190首,分3章365格类编,辑成《藏文古体诗格举例汇编》出版,成为学习藏文格律诗的重要参考书。先生是一位宗教学者,有很深的佛学造诣,他所讲授的藏文古典名著,几乎都涉及宗教文化,先生总能举纲张目、提要钩玄,表现出广博的知识和对佛教理论的理解,尤对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有过卷帙浩繁的诠释。自己正是凭借先生的讲述和这些释本,对藏传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据能海上师的阐述,曾撰文《浅谈宗喀巴大师的显密学修次第》,连载于《广东佛教》。先生学识渊博、行持亦谨,虽享誉学界,却无傲气,生活简朴、待人敦厚,课堂教学之余,常教诲恩被后学。他曾不时赐给我他的诗作、文稿、书法作品等,鼓励我勤奋求学。常忠告欲成就事业,既要苦学专业知识,更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学问先做人,慎勿违背做人原则,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学业结束前,我决意考证吐蕃王朝的有关历史年代,先生得知后鼓励我解决史学界长期争议的前后期历史年代分歧问题。在此动力下,我完成了一篇长达7万字的长文, 作为我的毕业论文。时间已过二十多年,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许多教诲一直铭记在心。 先生是一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社会实践的学者。1982年夏,他以古稀之年,不辞劳顿,亲自带领我们去西藏作田野考察。二十多天中,我们从拉藏到江孜,再到日喀则、萨迦、拉孜,折东去扎囊、桑耶、乃东、琼结,几乎走遍了卫藏两地的主要山川、城镇、寺庙、古堡和其他名胜故地,领略神奇的高原风光,考察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每到一地,先生滔滔不绝地讲解相关的历史和典故,提醒我们应搜集的文献和需要弄清的问题。先生严谨的学风和丰厚的藏族历史文化知识,进一步激励了我们的学习动力,同时我们也学到了许多田野调查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考察提供了借鉴。应该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学习机会。
先生还是一位致力于汉藏文化交流的大师。他祖籍甘肃张掖一个叫大杨家的村子,属杨姓汉族,约在清道光年间,先祖杨光林迁居青海循化,至他5代,家族向与当地藏族联姻而藏化,这在汉藏交错杂居地带极具典型性。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生历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翻译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协理事、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天文历算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1959年调民族出版社工作,1979年受聘为西北民族学院教授。他一直致力于民族事务和发展藏族文化事业,曾参与国家宪法、政府文件、毛泽东著作哲学部分等的翻译审定工作,开新中国汉藏翻译事业之先河,并积极协助创办《青海藏文报》和藏文出版事业。1984年,出资设立“才旦夏茸奖学金”,对西北民院、循化民中等校优秀学生予以奖励。他授教的弟子中有不少汉族学子,如已故青海省乐都县政协副主席侯国柱先生即与笔者有同门之谊,生前常叙起师恩,感慨万千。原首都图书馆黄明信先生,早年学藏文于拉卜楞寺,研究藏族历算成就卓著,与先生过从甚密,多有学术交流。先生一生精进、笔耕不辍,在佛教哲学、诗作、文法、修辞、历算、历史、教史、文字、考古、藏梵文体书法等各领域都有作品,可谓著述等身。早期木刻或铅印的,除前文提及者外尚有《藏文词典》《藏语语法简论》《书信格式》《夏琼寺志》《藏族历史年鉴》《款仁波切传》《灵塔志》《普氏历算法》《丹斗寺志》等。主要论文有《藏传佛教各宗派名称辨析》《菩提道次弟广论备忘录要义集论》等。1987年至1992年,青海民族出版社陆续出版其文集4卷。其中,第一卷为经师晋美丹却嘉措和本人传记;第二、三卷为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释论;第四卷诠释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另汇集有教诫、诗作,收入喇勤贡巴饶赛、夏琼寺多瓦贝斯仁波切罗桑丹巴嘉措等人的传记和《丹斗寺简志》等。1991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由久美琼鹏整理的《才旦夏茸札记选编》,选录札记24篇,为32开本,长达300页。先生是著名的藏文书法家,有各种字体墨宝传世。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藏族文化宝库。 1985年农历五月十三,先生在甘肃拉卜楞寺讲学时去世,享年75岁。对他的离世我们无限痛惜,汉族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藏族更有尊师传统,甚至对上师的敬重胜于对三宝的皈依。1995年先生西归10周年时,笔者曾撰文《当代著名藏学家才旦夏茸活佛》,发表于《台州佛教》,以示怀念。但寸草岂报春晖,先生雨露滋润我成长之恩从不敢忘怀,永记心中。 2006年11月 (作者系省政协副主席 研究员)
才旦夏茸小传
才旦夏茸(1910—1985),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现代著名藏学家。青海省循化县人。全名才旦夏茸·久美柔贝洛珠。3岁时被认定为转世灵童。6岁行坐床典礼。1916年在才旦寺受沙弥戒。1918年又到土哇寺学习佛法。1919年入丹斗寺学习佛法和诗学、历算学、因明学。1923年拜尕楞寺活佛晋美丹却嘉措为师,学习佛经和诗学。1924年往返于尕楞寺、丹斗寺和才旦寺学经传法。1925年在尕楞寺专门学习摄类学,并兼习佛学和历算学。其间还在丹斗寺、才旦寺、土哇寺和尕楞寺等寺院从事法事活动,并受比丘戒。1931年,在继续研习佛法的同时,到黄南桑格雄(今同仁县隆务镇地区)和四川阿坝藏区等地拜师学经,收集经典。1936年,开始到各地弘法讲经。同年,在土哇寺修建了一座印经院。1937年到丹斗寺、工什加寺等寺讲经,并前往甘肃永靖县、兰州等地云游、传法。1940年到甘肃省夏河县噶达寺及才旦寺所属各寺,主持寺院的维修和扩建。 1954年夏,赴北京参加宪法、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毛泽东著作哲学部分的藏译和审定工作。1955年再度进京承担会议文件的藏译任务。1956年冬到各大城市参观访问。1957年,与桑热嘉措一道整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后入青海民族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59年赴北京进入民族出版社从事文件和论著的翻译。“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1979年以后平反,受聘为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边从事教学工作,培养教师和研究生,边著书立说,在短短几年中整理、撰写论著100多万字。 历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省翻译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天文历算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 1984年以稿费1万元捐赠西北民族学院,设立“才旦夏茸奖学金”。1985年在甘肃拉卜楞寺圆寂,享年75岁。
阐发幽微 泽惠后学
德高望重的才旦夏茸 (作者:多杰卡)
每次我走进西北民族学院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的,是身材魁梧,眉清目秀,举止文雅,身着朴素的中式布衣,手持油光光的红木拐杖,迅捷地走向教室的才旦夏茸大师。有人说藏族著名活佛才旦夏茸先生是当代藏族伟大的佛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文学家。以他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超人的文采,这样称呼一点也不夸张。才旦夏茸大师,在藏、青、甘、川及国外均享有很高威望。
才旦夏茸到一岁左右,就跏趺而坐,能够书写藏文元音和辅音字母。到了四五岁,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时,以符合佛法行为为准,常以坐禅、诵经为乐。他生在农区,喜欢蓝天、白云、牛羊,饿了吃糌粑,渴了喝奶茶。和小伙伴一起,尽情嬉戏于绿油油的农田,清流潺潺的溪水边。到了才旦寺之后,受出家沙弥戒,脱掉俗装,披上袈裟。沙弥戒受持36条戒律,如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食等。之后,拜赛日嘛尼班智达及当时藏传佛教界很有名望的高僧久美三旦嘉措大师等许多著名学者和喇嘛为师,主习显宗一切规章教律,以研究三藏(即论藏、律藏、经藏)、三学(即戒律、禅定、胜慧)、四宗(即有部、经部、唯识部、中观部)为主,通过背诵、师授、辩论的形式,达到通晓释量、般若、中观论、俱舍、律学等五部大论,广闻深思,学识大进,出类拔萃,学者之声誉,遍及全藏区。还拜师究习修辞学、声律学、天文历算、医学等大小五明。藏文草书与正书等诸种字体,均能读会写,且尽娴熟。特别是修辞学名著《诗镜》《三十四本生传》《佛本生如意树》《观自在百赞》《云使》等印藏名著诗篇,一一阅毕,并皆领悟。虽生活菲薄,而恪守戒律,犹似爱护眼珠一般。对印藏诸先哲之著述,从未不经研讨就死背学舌,也不无根无据地讥讽批驳,而是句句推敲。在批驳有违显密经论及其教授之谬论时,彼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亦未依语不依义,更不会无见识地抨击他人。绝不偏袒某一宗派而反对其他宗派,讲闻印藏种种古籍,有破有立,且绝无趋于好坏两极端边执之见。
才旦夏茸是当代名贯藏区的著名学者,法行高洁,德行严谨,心地善良,学识渊博,僧俗大众朝拜有礼,无比恭敬。他唯以讲经修行,发菩提心弘扬佛教是从,绝不追求个人的名誉地位。当时大师撰写的《诗镜论总义》《雪域文法》及词典《土弥主张庄严》等著作,思想深邃,文辞优美,至今作为藏区的大学和各大寺院的教材。“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师被捕入狱。出狱后,先后在青海民族学院和西北民族学院任教。大师在西北民族学院任教时,最初有硕士研究生四人,后来藏区各大寺院的活佛僧人和各所大学的老师学生等想要学习文化知识的人纷纷前来拜见,争先恐后地请求他教授各种经典,他都尽力满足他们的愿望,对他们加以教诲。大师给学生们讲解大小五明之经典时,能做到词严义正,语言精练,简明扼要,学生们非常喜欢听大师的讲课。就这样奋发多年,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教育贡献巨大。无论什么时候,大师唯印藏经义是从,绝不人云亦云。彼以其智慧与胆识,取舍优劣。不仅博得一切正直学者称赞,且藏区求学之士,皆聚其门下,造就学问通达、德行高妙之弟子甚多。
大师有一颗慈悲的心,凡来拜访他的人,无论地位高低、贫贱富贵,大师均一视同仁,绝无等级亲疏之分。大师才华横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不倦地勤于著述,出版了语法《土弥言教》《夏琼寺志》《汉历含义》及诗《西北民院赞》《十世班禅传》,其大小著述,词句优美,浅显易懂,独具一格。他的诗,构思别致,文笔清新,画意如生,形象生动,感情炽烈,语言精练,思想深刻,饱含哲理,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大师学富五车,通晓诸学。晚年,日以继夜,除潜心修持外,勤奋著述,以新的观点撰著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备忘录》等显密和大小五明之注疏十余部,著作之句义毫无谬误,深入浅出,明释要义,含义精辟,词句优美,有破有立,篇篇言简意赅。还毕生以济利众生为己任,向藏区僧俗大众讲经传法授灌顶,为具缘弟子受戒,其功业显赫,有益弘扬佛教,故位居当代中国藏传佛教界最著名的大活佛之列。虽然大师走了,但他活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他的精神永世长存。 2006年11月于北京 (作者系才旦夏茸大师带授的研究生,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办公室原主任译审)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的贡献 (作者:王亚森)
西宁解放后,在军管会时期即成立了翻译科。当时除了翻译有关的布告、命令、通告、指示和《约法八章》外,主要是在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和宗教上层人士为了拥护共产党、迎接解放军,前来军管会谒见党政军首长时,口头翻译,便于交换意见。
1950年1月1日省政府成立后,在原翻译科的基础上成立了省政府翻译委员会,才旦夏茸任副主任。翻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一、重要的中央文件和省府下达的文件,均译成蒙、藏文字,与汉文同时下达;二、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来信来访,均译成汉文,供领导便于处理;三、翻译《青海政讯》月刊;四、翻译重大会议的文件、报告和讲话等。后来省翻译委员会虽然更名为省政府翻译室,但工作任务仍然同前。
当时,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为了做好翻译工作,在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政策,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的要求下,不论是文字翻译或口头翻译,都必须严格坚持“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所谓 “信”,就是原原本本地、不折不扣地忠实于原文原意;所谓 “达”,就是语言文字通顺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性强;所谓“雅”,就是口词清晰,通俗易懂。因而在传达政策文件和口头翻译等方面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政府成立了翻译委员会,任命才旦夏茸为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在他任职期间,主要审核和修改同志们翻译的重要公文、会议文件、领导讲话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编的《青海政讯》等译稿。有时也代译省级各单位的有关文件,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
才旦夏茸谦虚谨慎,在审核和修改译稿过程中一丝不苟,如有疑难或词不达意之处,即找有关同志,对照原文反复研究,直到完全符合原文的含义才放下心来。同时,对所译的一些新词、新术语,为了求得准确、统一,他尽量查阅资料,寻找依据,然后和翻译委员会的同志们共同研究确定。这个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名词、新术语统一、规范化的过程,也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在这方面,才旦夏茸付出了大量心血。
才旦夏茸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为了丰富自己,扩大知识面,还积极学习汉语文。虽然他原来略识汉字,但阅读汉文报纸尚有一定困难。后来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读报纸,看文件,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他如饥似渴地翻阅汉文书刊,如遇到难解的词句和典故,他就查《辞海》或请教别人,因而他进步很快。他的这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精神和治学态度,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才旦夏茸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不但对佛学理论造诣较深,而且诗文修养也深受读者赞赏。他的创作特点主要以新事物为内容,以诗歌为体裁,以通俗易懂的比喻、典故为手法,意境高,含义深,用词优美,感染力较强。1958年,才旦夏茸被打成反革命,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纠正了冤假错案,他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之后,被青海民族学院和西北民族学院先后聘为少语系教授,培养了很多藏族人才。此外还参加了北京民族出版社主编《藏汉大辞典》的编辑工作。
(作者曾任省政府秘书处秘书)
考辨兴废 求索新知
藏学家才旦夏茸 (作者:谢热)
著名学者、藏学家才旦夏茸自幼研习佛学,博学多识,毕生著书立说,治学严谨,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佛教的昌盛不衰、为藏族文化的兴旺发达作出了积极贡献。笔者特撰小文,以表达对先生的深切缅怀。
一
才旦夏茸活佛1910年4月22日诞生在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一杨姓富豪之家。年至6岁,入寺坐床。
才旦寺是才旦夏茸活佛和才旦堪布仓的中心寺院。它作为母寺下辖五座子寺,即土哇寺(今青海化隆县金源藏族乡土哇仓村北)、尕洞寺(今化隆县塔加藏族乡尕洞村)、丹斗寺(今金源乡科巴村北)、工什加寺(塔加乡工什加村)、赵木川寺(民和县官亭镇)。
二
1915年,才旦夏茸拜晋美丹却嘉措大师为徒。次年,在土哇寺,由五世麻尼班智达更登丹增嘉措华桑宝,赐法名更登夏智嘉措。从此,才旦夏茸活佛开始走上佛教修习生涯。
首先,最初在佛教基本教理或佛门弟子人生观诸方面给予他教诲和启蒙引导的,乃是当时在雪域藏区被人们誉为第二位米拉日巴大师的俄昂群增华桑宝。这位大师为他讲授藏文字母拼读和基本的语法知识,使活佛受益匪浅。以后,他居住在循化杨家。据说还专门请来了文都寺一名僧,为他教藏文,但除背诵经文外,未能学到系统的藏文知识。8岁,回到土哇寺。在熟悉和掌握寺院的法会活动事项(包括诵经及其程序、法会、跳欠)和规章制度的同时,学习了《供奉上师仪轨》《祈祷仪轨》《大威德仪轨》等经文。翌年春,父亲不幸溘然病逝,只得返回故里,抚慰母亲。
1919年10岁以后,在丹斗寺修习佛法。其间广投名师,聆受要法;同时,还学习藏族诗学、历算学以及因明学知识。这个时期,有一些幼嫩的习作诗文问世,并流行于所辖各寺及其教民中间。此后,活佛随写读经师俄昂群增巡礼黄南地区名山古刹,但仍不忘孜孜攻读经典,受到密法诸种灌顶法要。这对活佛的成长影响极大,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和思路,又丰富了知识。回到丹斗寺后,他又扎进学习之中,开始背诵二世嘉木样的《三乘道地庄严论》《教派史》《俱舍根本三要》和米盼达哇的《书信格式》等书。
1923年,14岁的才旦夏茸去今循化尕楞寺拜谒晋美丹却嘉措大师,表示愿意投其门下。他的要求得到了大师的欣然允诺。晋美丹却嘉措大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情操高洁、气节崇尚,赢得藏区广大僧俗群众的敬仰。大师循循善诱,从一般的通俗诗句开始,给他讲授《吉祥妙音赞》《诗学明鉴》《妙音欢歌》以及夏玛尔班智达的《诗学讲义》等诗学读本。由于大师的悉心培育、传授,加上才旦夏茸天资聪颖、勤学好读,很快便能创作出优美的诗歌。大师看到弟子这般聪明,不胜欢喜,再三勉励其不懈攻读,立志成才。此后,才旦夏茸活佛的学业由佛教基本原理的学习转入了经典理论的系统学习,而晋美丹却嘉措大师也为他继续成才倾注了全部心血。
三
1924年,15岁,这年他跟随师父朝游草地牧区。返回尕楞寺后,大师向包括才旦夏茸在内的百余名徒弟讲解佛教理论知识,主要以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经典著作为主,兼及宗喀巴哲学思想。此外,还简要讲解了“大五明学”。是年,重返丹斗寺,听到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到达兰州的消息,当即前往朝见,并有幸得到班禅喇嘛的经文传承和所赐护身结。此次兰州之行,活佛感受不少,沿途那些秀丽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兰州市繁华热闹的情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回到才旦寺,活佛以散文的笔触,写下了极富韵味的纪实游记。
1925年春,在尕楞寺他花了约三个月时间专门学习摄类学。此学科为藏传因明学入门的必修读本,具体学程是上午听课,下午按因明学院的传统,就简略摄类和中摄类理论作辩论。此外,还阅读宗喀巴二门生著作《克珠杰文集》《嘉察杰文集》,并开始接触绘画及造像方面的知识。此后,又学习天文历算学,听导师讲解拉卜楞寺仲译土丹的《汉历文殊菩萨之花》《文殊菩萨容光》《赛青汉历》等历算著作。通过上述书籍的学习,使他基本掌握了历算知识,并按导师吩咐写出了当年藏历火虎年(公元1926年)的详细日历,印行所属各寺及村民中间。鉴于藏族历算学经典汗牛充栋,十分丰富,直到19岁他仍然主要攻读历算学,同时,亦顾及《隆多喇嘛文集》《中观论》《慈氏五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辨法性论》等佛学经典的进一步巩固。后来,他不仅能够算出一年或几年的季节时日,而且也能准确无误地推导出一个绕迥即60年的日历。对此,人们无不表示赞叹惊讶。不仅如此,其间他还在丹斗寺、才旦寺、土哇寺和尕楞寺等寺从事佛事活动。由款仁宝且为堪布兼导师,晋美丹却嘉措师徒为屏教师,再次为他授比丘、沙弥、近园戒律,正式赐法名久美柔贝洛珠。不久,他前往达象寺拜见导师。达象寺系噶丹嘉措的徒弟叶俄·三木旦嘉措所建。当时适逢该寺从四川德格印经院购得许多经籍刚刚驮运抵达,这对于求知心切的才旦夏茸活佛如鱼得水,他先后通读《布敦教法史》,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如意宝树史》,公保杰的《地佛教史》等教史,还学完了《白琉璃》等天文历算等书籍。
1931年,才旦夏茸活佛22岁。是年正月,在导师的讲解下,继续闻习《赤干仁宝切传》《三护法神经》等;下旬,去黄南桑格雄(今同仁隆务镇所在川名),在此约20天集中习读《宗喀巴传》《密宗道次第广论》《宝珠故事集》等颇为难解的经籍。同年,与多人结伴远行朝圣四川草原。先抵察科,继达阿坝寺,转而到若尔盖。每到一处,投拜名师,虚心请教;收集经卷,博览群书,使活佛获益颇多。至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才旦夏茸已学通显、密“三藏四续”直至“大小五明”知识,且以年轻学者、博学活佛以及为人朴实而誉满青海藏区。
四
27岁以后,他开始四处云游,传教弘法,奉立塔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弘扬佛教的事业,为所属各寺院集团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作了许多工作。
首先,为了保存诸上师的授课讲稿和他自己的习作,使更多的人乃至子孙后代相沿继承学习,他在土哇寺修建了一座印经院,先后陆续刻板印刷各类经卷几十包。而且,所印经籍广为流传于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区。
其次,与才旦堪布仓共同商定,出资扩建修缮了丹斗寺大经堂、行宫以及客房大门,并绘制佛像,奉立佛塔。1937年正月,他从黄南宗噶尔寺返回丹斗寺,为前来聆听教法的各地信徒弟子,讲解赞普拉脱脱日年赞时期出现的《宝箧经要》等经文。接着又在所属子寺工什加寺,讲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圆寂的情况,藏、汉、土等民族听众达两千余人,仪式隆重,盛况空前。继而,前往甘肃永靖县境内的罗家墩寺叩拜自显胜乐佛,向该寺僧众传授《大威德十三经》《普明大日如来经》等经典要义;同时,还兼任导师,为7名汉族小喇嘛授比丘戒律。
1940年,时年31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在拉萨布达拉宫正式坐床。年末,才旦夏茸到甘肃夏河县噶达寺等地求医治病,后经循化古雷寺到生地杨宅。从此以后,一直为所属各寺的基本建设日夜操劳,费尽心机,最终使“噶哇卡周”诸寺发展成为建筑宏伟、僧侣众多、供物齐全、寺风严格的有统一机制的寺院集团,并且随着才旦夏茸活佛声誉的逐渐远扬而被世人所瞩目。 (作者系省社科院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永忆大师 (作者:吴均)
才旦夏茸兼任青海民族学院教授时,在讲授《诗学通论》课程时,刻意指导学生在传统的藏族古典诗学的写作、取材方面扩大视野,注入新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重视下,藏汉文化交流急剧发展,但工具书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1954年,他在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简明《汉藏词汇》,解决了当时国内的迫切需要,方便各族人民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并行销国外,颇享盛誉。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还出版了有关藏文的正字学、语法等多种著述。20世纪80年代又出版了《藏文语法·通米教诲》,系统精确地阐述藏语语法精义,并对过去的一些语法著述中的偏差予以纠正,在藏族学术界引起了巨大震动,视为语言学方面的典范。
他对天文历算的造诣一直受到藏族学术界的尊重。20世纪30年代起,即推算一年或数年的藏历,供人们使用;接着进而推算编出一个胜生即六十年的历书,并写出《时轮历速算法》《夏历节气、闰月、日月蚀速算法》,开创了藏族学者过去未曾有过的新算法。在《汉历义释》中,又首先采用先进民族的科学观,否定藏族历史上一些学者在天文学方面的错误论述。
《藏族历史年鉴》是他对藏族史学方面的巨大贡献,是一本集约型藏族历史,20世纪80年代出版后,风行于广大藏区及国外。在藏传佛教方面,他继承格塘·洛桑华丹、晋美丹却嘉措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中坚。在甘、青、川各地讲学时,颇受人们的尊崇。 20世纪50年代与桑热嘉措等修改审定的史诗《岭·格萨尔王传·霍岭大战》行销国内外,藏族群众几乎人手—册。
(作者系才旦夏茸大师生前好友)
涉猎广博 著述恢弘
才旦夏茸大师作品目录
1.《藏语语法简论》195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藏汉词典》195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藏语语法》1980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4.《诗学通论》1980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5.《藏文拼音字帖》1980年青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6.《瓦都字帖》1981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7.《藏族历史年鉴》1982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8.《汉历解释》1983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9.《藏文字帖》198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0.《兰札字帖》198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1.《梵文字帖》198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2.《夏琼寺志》198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3.《藏族历算》1985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4.《才旦夏茸文集》第一卷,1987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5.《才旦夏茸文集》第二卷,1990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6.《才旦夏茸文集》第三卷,1988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7.《才旦夏茸文集》第四卷,1993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8.《才旦夏茸文集》第五卷,199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19.《才旦夏茸论文集》1991年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收录了24篇论文。
另外,据才旦夏茸的侄子久美琼鹏先生介绍,大师的所有作品超过了一千万字,其中部分作品在文革中惨遭厄运,如专为青海民族学院师生而写的《诗歌学》一卷、《藏医药学》一卷,以及天文历算方面的《时轮大疏》约两卷等精辟著述今已失传,目前所剩的从文字数量而言有八百七十万字左右。
久美琼鹏先生自幼随伯父才旦夏茸,受到过良好的传统教育,所以对才旦夏茸大师的作品珍爱有加,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流失在社会上的才旦夏茸作品一件件地被抢救过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他经过两年多的策划及多方筹措资金,自己亲自担任主编的前提下,《才旦夏茸全集》十三卷渴望在年内同广大读者见面。据久美琼鹏先生介绍,《才旦夏茸全集》所收内容除上述先前出版者外,还有很多首次出版的,具体内容编排如下:
第一卷,《自传》部分,自1910年出生之日起一直写到1978年平反后,邀请到西北民院讲课为止,其后续部分由其高徒久美热样和久美特却二位分别撰写完成。
第二卷,《晋美丹却嘉措大师传》,晋美丹却嘉措大师是才旦夏茸一生中最主要的经师,从字里行间看出晋美丹却嘉措大师治学严谨,毕生致力于藏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推广上。
第三卷,《菩提道次第广论要义备忘录》,从名义、广义和意义等对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下士道部分加以阐释,笔触阔远,哲见精辟。
第四卷,《菩提道次第广论要义备忘录》,应用大量的资料对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中士道部分加以详尽阐释,旁征博引,义理深奥。
第五卷,《菩提道次第广论要义备忘录》,对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士道即后半部的阐释,从原文和道理两方面作了广泛详尽的注释,还对难点及历来争议的一些问题作了透彻的解答,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博大精深和独特观点。
第六卷,《藏语语法》,主要收录了先前出版的《藏语语法》《藏语语法简论》等,其中《藏语语法》自1980年首次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藏学界的一致好评,至2005年6月已作了第九次印刷,发行量近五万册,对藏文书籍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第七卷,《诗歌学》,主要收录了先前出版的《诗学通论》及其相关的诗歌作品,《诗学通论》至2006年5月已进行了第六次印刷,发行量近五万册。
第八卷,《梵文及天文历算、书法》,天文历算类的有《时轮历算速算法》《夏历节气及、闰月、日月蚀速算法》等,书法类的有《藏文拼音字帖》《瓦都字帖》等,他的书法以苍劲有力、美观大方著称。
第九卷,《密续》所收的内容主要是密宗注解,难点解析类经典文章。
第十卷,《密续》所收的内容主要是密宗注解,难点解析类经典文章。
第十一卷,《历史》主要收录了《喇勤贡巴热色传略》《夏琼寺志》《丹斗寺志》《宗喀巴传略》等。
第十二卷,《藏汉词典》,《藏汉词典》1955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国内用藏汉对照形式出版的尚属首次。
第十三卷,《论文、训诫、书信及其他零散部分》,收录了各个时期所著的论文、训诫、书信及其他零散部分,有些作品是首次披露。
才旦夏茸生平简介 (作者:侃本)
才旦夏茸的“才旦”二字源于民和县才旦寺,而“夏茸”二字则因该寺有两位才旦活佛,即才旦堪布和才旦夏茸,才旦堪布是寺主活佛之意,而才旦夏茸则是仅次于寺主的活佛,故名才旦夏茸。才旦堪布和才旦夏茸活佛,共同管理民和县和化隆县的才旦寺、赵木川寺和丹斗寺、土哇寺、尕洞寺、工什加寺等六寺及所属的香火庄,通称“才旦寺六族”。
才旦夏茸久美柔贝洛珠,于1910年阴历4月22日生于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三岁时被化隆县支扎寺寺主夏尔玛活佛认定为第五世才旦夏茸活佛转世灵童。同年在其爷爷的请求下,由同仁籍宁玛派南卡活佛赐名“洛桑群培”,接着便由其第一任老师阿旺群增教他识字。六岁时,在民和县才旦寺按藏传佛教仪轨举行了坐床仪式。
1916年,时值7岁,至化隆县土哇寺,由第五世色日嘛呢班智达根登旦增尖参,一次性给他受居士戒后进行剃度,后受沙弥戒,并赐法名“根登夏智嘉措”。同年在循化县文都乡的豆多修行院,拜见了曾影响他一生的两位经师晋美丹却嘉措大师和根登洛桑华旦经师,但当时年龄尚小,未进行拜师仪式。八岁时入化隆县土哇寺,背诵该寺的念诵经,学习该寺的仪轨。
九岁(1918年)起拜洛桑达哇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佛教仪轨及其基础知识。他首先背会了寺院的必读念诵经后,继而开始背诵《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同时,又在第一任老师阿旺群增处,学习《因明摄类学》。不久,拜见了曾影响他一生的两位经师之一的根登洛桑华旦经师,根登洛桑华旦经师给他亲受《圣道三要》等多种显密经典。
十岁进丹斗寺,根据经师的安排认真背诵各类佛经基础知识。
十四岁时(1923年)到循化县尕楞乡尕楞寺,拜见了另一位曾影响他一生的经师晋美丹却嘉措大师,在经师的指点下开始大规模学习佛教理论。此年还拜根登洛桑华旦经师学习《诗镜论》,同时,根登洛桑华旦经师给他传授显宗《五部大典》以及密宗《大日如来经》等。
二十岁时(1929年),在晋美丹却嘉措和根登洛桑华旦二位经师的通力合作下,邀请四方的十位学者给才旦夏茸受完了比丘戒,取法名“久美柔贝洛珠”。
二十五岁时(1934年),为了刻印经师及四方学者的著作,在土哇寺创建印经院,开始刻印各类佛教著作及日常读物,其经师晋美丹却嘉措大师的十五卷著作,就是在才旦夏茸的主持下完成的。此时,年轻的才旦夏茸活佛已精通显密“三藏四续”,以博学朴实而崭露头角。三十八岁起(1947年),开始传授佛经,将经师亲授的各类佛经知识再次传授给新一代的学徒。四十三岁时(1952年),先到青海省文学翻译委员会从事翻译工作,继而到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任副主任。1954年,赴京参加翻译毛泽东著作和国家宪法、法令的翻译审定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后多次赴京,参与各种翻译工作。四十九岁至五十四岁,任青海民族学院教授,主要讲授古印度文学名著《三十四本生传》等诗歌以及语法等,为我国藏族现代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同时,与我省老一代学者桑热嘉措、古嘉赛、多什则吉合老合作,完成了《格萨尔王传·霍岭大战》的整理工作,开创了“格萨尔研究”的先河。
五十岁(1959年),应北京民族出版社之邀,在北京与藏族大学者毛儿盖桑木丹一同将国家宪法、法令的翻译本进行了审定工作,为以后的公文翻译及其翻译标准化,起了一个榜样性的作用。 五十六岁(1965年)下半年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在西宁南滩监狱呆了十三年。
1978年(69岁)平反后,被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聘为藏文教授,着重培养古藏文教师和古藏文研究生,培养了很多德才兼备的僧俗学生,这些学生如今大部分成了国内外藏学界的顶梁柱。与此同时,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国民族语文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藏自治区天文历算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1985年阴历5月13日,在拉卜楞寺圆寂,享年75岁。 (本版作者系《群文天地》副总编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