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对外文化交流
五台山对外文化交流
佛教传说,东汉永平年间,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将印度佛教传到五台山。
从唐代开始,外国高僧来五台山礼佛。贞观十年(636),新罗僧金慈藏及其弟子10余人来五台山礼佛学法,长达2年。回国时带着五台山求得的经像、袈裟、舍利、法器等物,回国后把袈裟、舍利分别安放于皇龙寺九层塔和大和寺塔内,将新罗白头山之大根脉亦改名为五台山。
仪凤元年(676),北印度罽宾国僧佛陀波利来五台山礼拜文殊。相传至虒阳岭时遇文殊化身老翁,让他回国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他回国取得此经后,再次来到五台山。传说他受文殊接引,隐入金刚窟不出。从此,中国佛教界便盛传五台山为灵山,五台山声名远播四方。
唐开元中,南天竺僧菩提仙那(704~760)相随越南僧佛哲来五台山,礼拜了清凉寺、大华严寺等古刹和菩萨顶真容文殊、金刚窟文殊灵迹。开元二十四年(736)东渡日本,谒见圣武天皇,讲述了五台山佛教盛况,将五台山信仰传到日本。
永泰二年(766),中印度那烂陀寺僧纯陀与不空弟子含光到五台山,设计建造了金阁寺,将印度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传入五台山,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含光又造玉花寺,并奏请在金阁寺等5寺各置定额僧21人。大历五年(770),不空亲自到五台山虔修功德,弘扬密宗。为普及对文殊的信仰,奏请皇帝在天下著名寺院建文殊阁,作为五台山根本道场的支院。
贞元十年(794),北印度僧般若三藏来五台山,巡礼五台,参观12座寺院,长住半年。
唐代时与五台山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数日本。日本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多次派“遣唐使”来华通好,遣唐使中的“学问僧”和“请益僧”便是专门为学习中国佛教文化而来的僧侣。
最早到五台山的日本僧人是日本奈良兴福寺僧灵仙三藏。贞元二十年(804),灵仙随遣唐使来华,在长安参与译经。长庆二年(822),到五台山,先后住金阁寺、铁勤寺、兰若寺、七佛教戒院、灵境寺。他曾剥下自己的手皮,在上面画上佛像,供于金阁寺铜塔内。宝历元年(825),日本天皇赐百金,派灵仙弟子送至五台山。灵仙深受感动,将一万粒舍利和新经二部、造敕五通,托弟子送给天皇。大和元年(827)灵仙圆寂于灵境寺。五台山僧人为纪念这位日本友好使者,在寺内建了灵仙墓塔。
开成三年(838),日本京都比睿山延历寺僧人、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圆仁慈觉大师,随日本遣唐使来华求法。开成五年(840),圆仁率弟子来到五台山,从大华严寺志远学天台教义,巡礼五个台顶,参谒了竹林寺、金阁寺、法华寺、灵境寺、菩萨顶,凡50天。在竹林寺,其两弟子由该寺法师授具足戒。圆仁在五台山,共求得佛教经论章疏39部,带回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圆仁并撰写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详细记录了在五台山的所见所闻,成为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对研究当时中国和五台山的佛教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会昌元年(841),日本僧惠萼来五台山求法。会昌四年(844),惠萼第二次朝拜五台山,将日本仁明天皇桔皇后亲自制作的宝幡镜奁和绣文袈裟送到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大中十二年(858),惠萼第三次上五台山。翌年,携带从五台山奉请的一尊观音菩萨像由明州渡海回国,行至普陀山,因风浪阻遏,便就地结庐供奉,被称为“不肯去观音”,从此开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
乾符三年(876),日本僧济全入唐,天皇公卿施舍大量黄金,作为五台山文殊菩萨供养费用。
宋代,五台山同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亦很频繁。太平兴国九年(984),日本奈良东大寺僧奝然师徒一行到五台山巡礼,在大华严寺,与该寺高僧研讨佛法,并得到寺主延一法师新著《广清凉传》等著述。3年后奝然回国,奏请天皇将爱宕山寺庙改名为五台山大清凉寺。次年,奝然又派弟子嘉因到五台山举办了供养文殊菩萨的法会,弟子成算则在日本京都嵯峨山仿照五台山清凉寺建成一座日本清凉寺。
熙宁五年(1072),日本僧成寻率众弟子赴五台山,将天皇及皇太后亲笔书写的经卷置于文殊像前供养。成寻在华9年,写成《参天台五台山记》,成为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金皇统年间(1141~1149),北印度僧吽哈啰悉利与其弟子等7人曾求佛五台山。中印度那烂陀寺华严僧苏陀室利到五台山,每至一台顶,都要诵读《华严经》,禅寂7日,虔诚至极。在五台山学佛修行17年,后圆寂于五台山灵鹫寺(今称显通寺)。
明代,五台山对外佛教文化交流仍在发展。洪武二年(1369),印度僧具生吉祥巡礼五台山,驻锡寿安禅林,传播印度佛法,明太祖赐号西天善世大禅师。圆寂后塔于五台山普光寺。
永乐初,尼泊尔高僧室利沙来华,成祖封为国师。室利沙仰慕五台山,遂到五台山普宁寺静坐修行。寂后舍利一分为二,一份存京西,一份在五台山普宁寺建塔,改普宁寺为圆照寺。
永乐十二年(1414),印度僧释迦也失至五台山,居显通寺讲经弘法。成祖得知后,派人诏回京师,封大国师。释迦也失辞京至五台山继续弘法,至宣德六年(1431)才返回本国。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一时冷落,但也出现了到印度取经学法的五台山僧人。咸丰年间,源修和尚取道西藏抵达印度取经,遇一位曾来过五台山的老僧,老僧指点源修到清凉山造石室安居。源修返国,径直到五台山,与蜀僧石柱造石室5间,坐静修禅,直至圆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台山对外佛教文化交流逐渐发展起来。1961年,新加坡僧达贤礼五台山,参拜了各个寺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五台山逐步对外开放,东南亚国家及日本的佛教僧众与善男信女,纷纷涌向五台山,参拜文殊道场,学习佛教文化。1981年,新加坡福泉寺进香团27人、佛教朝圣团29人、菲律宾佛教进香团16人到五台山参观朝拜,并有美国纽约光明寺住持寿冶法师等8人到五台山碧山寺做延寿谱佛千僧斋,朝礼了五顶五方文殊。
1984年,新加坡佛教会长、世界僧伽协会副会长宏船法师率僧人15人,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长老率日中友好访问团一行4人来五台山礼佛。
1985年,日本琦玉县副知事光根秋夫一行5人、知事畑和一行7人先后来五台山访问,并就日本两神町与台怀镇结为友好村镇正式签字。
1990年,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研讨会在五台山召开,日本友人镰田茂雄、小岛岱山在会上发表了研究五台山佛教的学术论文。
1993年,日本佛教日莲宗琦玉县妙光寺住持三枝泰茧来五台山礼佛。
在此期间,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请佛,副会长慈贵、寂度、禧钜、妙江、大禧,僧人妙生、妙音等,先后分别赴日本奈良及比睿山、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地访问,进行佛事交流。
1994年10月,五台山显通寺与日本仁叟寺结为友好寺院。1995年,两寺组团互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港、澳、台同胞踊跃回大陆观光旅游,港、澳、台的佛教信徒也纷纷到五台山礼佛,进行佛教文化交流。随着港、澳的回归祖国,港澳佛教僧尼来五台山朝拜者日益增多。
1980年,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率香港佛教代表团参访了南禅寺和佛光寺。1981年,香港宝莲寺女众拜山团28人朝拜五台山,布施3000余元。1982年,圣一法师率佛教徒30余人再次朝台,布施3000余元。
1984年,香港法喜精舍住持智开法师与妙法精舍住持金山相偕,回到祖庭寺院尊胜寺朝拜,并投资近1000万元重修了尊胜寺。
1990年,台湾开证法师到五台山朝拜,见山路难行,发愿投资50万元,于1991年修建了有1080级石台阶的大智路。
1995年,五台山碧山寺举行“护国三坛大戒”传戒法会,受戒僧人700余人,香港圣一法师和广州本焕法师应邀担任羯摩师、教授师。
从1990年首届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举办以来,历届都有许多港、澳、台僧人前来参加佛事活动。
随着港、澳、台同胞僧众来五台山参观礼佛,五台山僧人也陆续到港、澳、台等地进行佛事交流:1992年,五台山佛教协会请佛等数人曾去香港;金阁寺住持广济曾3次去台湾;1997年,碧山寺住持妙江曾去香港;1998年,普化寺住持妙生、广宗寺住持演明、圆照寺住持海信、显通寺住持普正、万佛阁住持常青曾相偕去澳门,妙生、湛普曾相偕去台湾。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