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教在中国文化重建中的共性与不共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雷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在中国文化重建中的共性与不共性
  ——读太虚《文化人与阿赖耶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王雷泉
  一、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哲学基础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圆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这首述怀式的诗偈,出自太虚大师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真现实论》,被视为太虚建构人生佛教思想的哲学精髓。
  太虚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认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偏见,乃著《真现实论》,以建立实行“人乘正法”的理论体系。“现实”具有四义:1.现实即宇宙;2.现实即法界;3.现实即现实;4.现实乃佛陀无主义之主义。全书分为《宗依论》、《宗体论》、《宗用论》三编。“宗”,依因明用法,为“主张”之意,通过能知的方法和所知的境事,为“真现实”这一主张提供依据和凭借,此为《宗依论》;通过“宗依”以知存在之理,对“现实”作存在上的说明,开拓现观境界,此为《宗体论》;再以此现观经验为根据,回应并解决现实问题,此为《宗用论》。
  《宗体论》,写于太虚大师49岁时,据印顺法师说原拟撰现实之理、现实之行、现实之果、现实之教、现实之教理行果等5章,但只讲出第1章,此后即无缘再续。第1章分为5节:(1)现变实事,即当前具体无始恒转的变现事实,而析其皆由因素构成,故不得执色等为常住之体。(2)现事实性,据此变现事素而明缘起之实性,即空、一真法界、真如。(3)现性实觉,对此现事实性,不能以一般哲学的方法认识,而是通过现量如实觉知,则如理实证无相真如,不偏不谬。(4)现觉实变,本此现量觉知以观觉后之世界,虽仍在刹那变化之中,然已彻悟存在的奥秘,成为觉者的境界。(5)四现实轮,上述四重“现实”,如轮而重重摄人,“无论凡愚菩萨佛,都不能超越现实这一词的范围”,故“真现实只是就现下一刹那事实而言,故无内外、无始无终、即内即外、即始即终”。本章的哲学运思比38岁时所写的《宗依论》更为精细,由事相而理性,进而明知此真现实之事相理性的现观觉慧,及由觉慧所起的全体大用,对“现实”一词作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导人背尘合觉,净化人间,变娑婆成极乐。
  在写《宗体论》之前,太虚大师写下这首著名的诗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由人至佛的升进,在于用智慧超越凡俗层次,达到对现实存在的真正把握。故菩萨的理想境界并不在他界彼岸,而必须在当下完成。此即《宗体论》结语所说:“发达人身即证佛身,淑善人间即严佛土。”
  二、唯识学对改造现实世间之理论建构
  从当前无始恒转的娑婆世间,发展到庄严圆善的人间净土,关键在于人类主体的整体升进。由生命正报的升华(发达人身即证佛身),带动环境依报的清净(淑善人间即严佛土)。而人格的完成,必须强调主体心的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转凡成圣。太虚以人生为本的唯识学体系,是其推行佛教革新,进而改造现实的染污世间之理论基础。
  太虚的法相唯识学研究,与近代科学、哲学紧密联系,建立起以科学为基础的佛学,同时以此弥补科学的缺陷而促成社会进步。1922年5月,太虚在武汉中华大学讲授《新的唯识论》,认为在现代各种思想及需求的“推荡催动”下,唯有唯识论思想能处于现代思潮之顶点。其“新”的意义在于:(1)近代科学的进步,使神教、旧形而上学都已渐次失去往日的效用,只有唯识论能适应新近思想学术上最要之需求。(2)新的唯识论,即真的唯识论之应化身,所谓“应化”,即能适应时代的需要。(3)新的唯识论,在互相排斥的唯心论与唯物论之上,“别开出之一时雨之新化”。(4)运用现代科学成果而又超越其局限,“转科学而不为科学转,圆成大用,与科学始终相成相用”。
  “新的唯识论”,是以佛学为本位,充分吸收现代科学、哲学之长而克服其缺陷,从而促成社会进步、人类向上。因此,适应现代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发达人生,与近代科学的紧密联系是为了“转科学而不为科学转”。太虚大师1929年冬讲于闽南佛学院的《瑜伽真实义品讲要》,认为《瑜伽师地论》“对于由凡夫渐进至佛果之依次修行法门,有圆满之说明,最为具足全部大乘之思想与精神。故习佛法者,咸应奉为圭臬,以作超出生死海之指南针”。而《真实义品》在本论中之价值尤为重大:
  在此中含有哲学上之重要问题甚多,如认识论、本体论、宇宙
  论、进化论之种种哲理,皆有相当之说明。普通哲学家所发明之
  原理,乃就其感官之经验,加以意识推度而得结论。本论之说明
  者,则凭真智所亲证之境界,故普通哲学又难与此《真实义》同日
  而语。
  三、以“不共”行为“转”人类之共业
  《文化人与阿赖耶识》,是太虚大师1929年10月10日在汉口文化学院的通俗演讲。太虚认为,全宇宙的一切有情众生,每人都有阿赖耶识,而各人的阿赖耶识又与全人类所造之共业紧密相连。由此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扩展,构成“文化的人”的历史和社会之两重意义。
  梁启超亦以“共业”诠释人类的文化。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的演讲中,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与梁启超相比,太虚更强调文化发展中的不共性。
  太虚从时间和空间两方山,说明个人的阿赖耶识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阿赖耶识的时间性,可用“恒”和“转”二字来阐明。无始无终、永远存在,可谓之“恒”;时时转变,新生旧灭,可谓之“转”。阿赖耶识亘古如斯的转变,推动着人类文化的继往开来,这就是人的历史性:
  尽继承以往文化的义务,享继承以往文化的权利,而为之开
  拓新道路,给文化以新生命者,即历史性的文化人也。
  阿赖耶识的空间性,可用“共”和“不共”二字来说明。“阿赖耶识因有不共,才有个性;因有共,才有通性。在同空间,以共通性的联合而普遍宇宙,但其共通之中,实含有不共性。”共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即不仅受本民族的文化陶冶,而且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融会而变化之,使之充实,使之适应。不共性,乃人存在于世的特性及价值所在,因为人不仅仅是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他同时在创造着时代并改造着环境:
  发扬至全民族,全人类,使全世界人类,无不主伴重重,涉入
  无尽,而确立其为全人类的最高文化。
  阿赖耶识在时间上表现的“恒”和“转”以及在空间上表现的“共”和“不共”,构成“文化的人”的历史和社会之两重意义。
  四、造就特立独行的佛教文化人
  太虚大师在《文化人与阿赖耶识》开头,先介绍了他访问德国时接触到的“文化人的教育思潮”。从世俗的教育思想来看,文化的人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在于造就庄严完美的文化人,这些人必须具有在时间上继承以往文化,在空间上吸取异域文化,并创新发展,尽未来际的长处。
  太虚进而提出“宇宙性”的概念,以与佛学教育相应,并认为佛学教育才是世上最完美的教育思潮,符合“促进世界大同”的宗旨。
  历史性和社会性总合起来,就是“宇宙性”。宇宙间事事物物
  的变化关系的条例,即是文化;结合这变化关系条例的,就是文化
  人。因这是全宇宙古往今来、纵横上下的总合,所以、也可说文化
  人就是宇宙人。总合全宇宙文化而发扬光大之者,即文化人。这
  种人与全宇宙、全人类有极密切关系的,他的生命是永续地与世
  并存的。
  太虚在对“文化人的阿赖耶识的意义”的阐发中,把文化人的教育造就,视为是历史性、社会性和宇宙性三者的完美统一。
  因每阿赖耶识有时间上的恒与转,空间上的共与不共。所以
  素朴的文化人,受了教育,即由增上缘的功用,便成为一个完美庄
  严的文化人了。
  而佛学教育,则是培养造就文化人的增上缘,有如植物的生长,需要种种肥料的助缘,才能发荣滋长。
  文化乃人类共造之业果,人不能离开既定的环境和条件而随心所欲,此即佛法所谓“随缘销旧业,任运著衣裳”。但共业是由无数个体的别业所构成,故杰出人物所造的别业,可以推动改变众生的共业,从而推动时代的进步,改善社会的环境。太虚以孔子和释迦牟尼为例,提出如下问题:
  如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春秋时代的人,因春秋战乱的环境,
  才造成他伟大的思想和人格。那么、处在春秋时代与孔于同时的
  人,为什么个个不成孔子?
  又如释迦牟尼佛,大家都以为他生长在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不
  忧明日的印度,囚物质上已得到至高的享受,所以遂有求精神慰
  安的动机:更因外道在当时的发达,影响了他的思想,而成功今日
  的释迦牟尼佛。但为什么与他同时、同地、同环境的人,个个不成
  普度众生的释迦牟尼呢?
  太虚强调指出,这就必须彻底考察孔子和释迦牟尼的阿赖耶识,在于他们的阿赖耶识出类拔萃,超乎万众之上。就强调佛学教育的“不共性”而言,与太虚同出杨文会门下的欧阳渐,亦有更为激进的观点。作为支那,内学院院长,他在致当时教育总长章士钊的信中,指出教育不应从民之欲望,趋时之潮流,应辨明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不以兴国为的,而以民能充其所以为人之量为的。国可
  亡,天下不可亡,明不可失其所以为人耳。
  按照唯识学的说法,无数个人的阿赖耶识所造之业,构成宇宙大化中无始无终的((J叵”流,此所谓众生无边、烦恼无尽。但唯识学的革命意义,在于转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为无漏种子,故个人的别业和众生的共业,可以在新生旧灭的“转”中得到改变,从而使大乘菩萨的熟生严土的事业成为可能,此所谓佛道无上、法门无量。因此,阿赖耶识的转依理论,为佛教文化人的改革社会、建设人间佛土,提供了殊胜的理论武器。
  五、结 论
  太虚上文所述孔子和佛陀的榜样,为《真现实论》中的“仰止在佛陀”一句,提供了权威性的说明,谨概括《文化人与阿赖耶识》的结论如下:
  1.阿赖耶识万古如斯的“恒”,存在于新生旧灭的“转”中;
  2.“共”的环境,体现为无数“不共”的个人行为。
  3.人类“恒”而“共”的社会历史,实由特立独行的“不共者”所引导而转动。
  4.因此,能以不共性,去共世界的共通性,就是普度众生的救世主。
  5.能发展不共性,而能互摄世界的共性,就是完美庄严的文化人。
  在提倡人间佛教,重建中国文化的事业中,太虚大师的《文化人与阿赖耶识》一文,依然闪烁着先知的光芒,给予我们重要的启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