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回顾与前瞻——读星云大师(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有感
人间佛教的回顾与前瞻——读星云大师(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有感
古仁(华信银行专员)
初学佛时,乍听“人间佛教”这个名辞,心里个免疑惑:“佛敦就是佛教,为仆么还要在
‘佛教”上面安置‘人间’这两个宁呢?”也曾听到许多人说:这是因为佛教从佛陀开始就是人间佛教,并引佛陀所说:“我身生于人问,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增壹阿含经·等见品》)为例,来说明人问佛教的必要件,虽然佛陀址敦卞,但这只是他个人的行径,即使二世诸佛都是如此,似乎也不足以证明“佛教”能与“人间佛教”书上等号。披览佛典,数上佛陀亦曾有出尘离世的言论,这样的言论又如何和“人间”这两个字相应呢?类此之疑团长在心中萦绕,直至拜读星云大师发表于《普门学报》第十六期的论义—:(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兼论兰若比丘籼人问比丘) (第二三七页王一一八六页)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兼顾出世与人世,才是人问正道。
从题日看来,人师这篇文章所侧重的土题似乎个址“人间佛教”,然通篇观之,字宁句句无不在提示我们佛教之所以为“人问佛教”的理由及意义,尤其该文从各个方面点出了“人间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佛教的人、事、地、物来阐述“人问佛教”的理论面与实践面,彻底突显了“人间佛教”的特色,可以说是阐述“人间佛教”的一篇力作,顺著白纸黑字一路读下去,彷若自己也化身为历代的佛弟子,穿梭于每一段历史的时空中,在领略前人弘法艰辛的同时,深戚今日有幸亲炙大法,可谓任重道远。
这篇文章最为可贵之处还在于:即使对于佛教没有深切认识的人,都能从中汲取“人间佛教”的深义。不说别的,仅从(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四个单元的标题;—“沿袭传统,继往开来”、“随顺因缘,安僧度众”、“循序学习,长养圣胎”、“依性安居,各得其所”,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人间佛教”的特质来。质言之,佛教之所以强调“人间”两个字,是因为自佛陀以来,佛教的本质即是如此,以致于教育的方针、文化的推动、事业的发展,以及历代高僧大德的应世行化、各国佛教的发展脉络……等等,也莫不是遵循著「人间”此一特质来进行发展:而唯有实践佛陀人间本怀的佛教才能展露光明,裨益世人:反之,未能实践人间本怀的佛教终将走入暮途。
在“沿袭传统,继往开来”这一单元里,星云大师从历史沿革来说明佛陀时代,山林寺院与都市寺院即由兰若发展出来,所谓的“兰若比丘”与“人间比丘”也因生活方式不同而有了分野,事实上,无论是兰若比丘也好,人问比丘也好,山林寺院也好,都市寺院也好,佛陀部强调一切的修持都应以“人”为本,要重视别人的存在,重视别人的需要,重视别人的苦乐,重视别人的安危。在戒律上,佛陀规定人间比丘对于兰若比丘负有教导和照顾兰若比丘的责任。在软化度众方面,初时佛教藉著托钵来行化世间,有了寺院的固定众点之后,便举行法会。凡此都说明了佛世时佛教便是定“人问佛教”的路线。
佛灭之后的高僧大德们也都延续此一传统来发展佛教,例如,龙树、提婆“不但从理论上破除异论,显扬佛陀的人间正法,更躬身力行,利生不辍” (第二四三页),乃至提婆的以德报怨,都说明了人间比丘的言行一致,有修有证。此外,那烂陀寺的兴起之所以在历史上著称,不仅是因为它的规模睥睨古今,最重要的是它注重行解并重的教育,因此能培养出许多饱学通达之士出来弘法利生。后来佛教由于在弘法的方向上出了偏差,佛教的人间性格乏人传承,反而走入天乘的思想,以致于在印度的国土中逐渐走入式微。大师提到天乘思想时,感慨地说:“繁华耨丽的祝祷仪式固然也能启发道念,但一味借助他力来求得自己的幸福,反而忘失了自己身而为人的力量。” (第二四五页)这一点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切重时弊,但盼我人今后也不要忘取此一深切的教训。
佛教传人中国也是因为充分发挥“人间”的特质,故而能融入不同的文化,乃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之一。大师继而从僧人的因地制宜、能屈能伸及寺院的外观样式、弘法型态、利生事业……等等来说明中国佛教一如佛世时的印度佛教,不仅山林寺院与都市寺院都达到了“人间佛教”的弘法效益,兰若比丘与人间比丘也都发挥了“人间佛教”的软化功能。
在第二个单元——“随顺因缘,安僧度众”中,大师从社会的变迁来说明历史上山林寺院与都市寺院、人间比丘与兰若比丘的形成方式。大师在这个单元的开头,说道:“比丘住锡处非仅凭本身主观的意愿,而往往随顺当时的因缘,有许多客观的考量因素。” (第二五二页)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便可以嗅出“人间”的味道来,也就是说,佛教并不是关著门空谈修行,也不是高高在上,强人同己,而足敞开胸襟,愿意以人我互动的方式来济世度众。
值得一提的是,/心量深广的大师对于每一个问题的细微环节都能照顾得很周到,并且不因为自己是一个“人间比丘”而轻匆了“兰若比丘”存在的必要。我想在阅读本文之前,一定会有许多人跟我一样,对于“兰若比丘”的定位往往产生怀疑,认为那些兰若比丘深居山野,不与世容,是否能跻身于“人间佛教”之列?如果他们个是“人间佛教”的一份子,那么“人间佛教”便只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又怎么能说佛教就是“人间佛教”呢?关于这—点,大师在每一个单元里都有十分圆融的说明与例证,尤其在这个翠元里,他以道超、左溪、法常为例,阐述这些兰若比丘“视法界为家,以穹苍为屋顶,以人地为床铺,以鸟兽为道侣,以林木为良友。他们一心向往任性逍遥的悟道生活,因此红尘世俗的一切,在他们看来,有如片云点太虚,不值得在意” (第二五六页),继而又以智舜割耳救雉、僧群绝饮护鸭的故事为例来告诫大家,不可以一般世俗有形有相有限有量的眼光来衡量出家僧人无形无相无限无量的悲心。此外,大师更举出许多例子,诸如道信、弘忍为了培养僧才,一辈广影不出山,拒不赴诏;达摩、慧可、慧思为躲避追杀,在没有觅得继承衣钵的徒弟之前,宁可委屈求全,避居山林,过著头陀生活;师贤、昙曜、灵裕、那连提黎耶舍、宦监、寰中在法难期间,忍辱藏身,以待来时……等,来厘清一般人将“兰若比丘”与“人间比斤”一分为二的迷思。大师有一段话可谓饶富深意,即:
“人间比丘”的贡献就在于他们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视人间为内修外弘的道场,在人间发挥一己
之力量,随顺因缘,因应时代,不断为人间的众土谋取福利。
而历史上有许多有修有证的“兰若比丘”,则如同挺立在霜雪中的松柏,耿介孤傲,看来好像不与
世客,其实他们足以另一种胸怀融入法界,他们的高洁事迹为佛教历史凭添佳话,不但在这个尔虞
我诈,邪思充斥的世间,别有一番毅化作用:在毅界僧团,也为一些藉闭关行逃避之实,藉住山而
四处道遥的懒惰比丘带来些许警示。(第二六三页)
在第三个单元::“循序学习,长养圣胎”巾,大师从教育的原理来说明山林寺院与都市寺院各有优点,山林寺院的清悠僻静固然提供了绝佳的参修场所,但是随著佛教的发展,尤其到了现代,乡村逐渐走向都市化,要觅得一块清幽的山林作为清修之地大不易也。尤其,出家所为何事?为弘法利生也。僧人不能一直躲在山林里不问世事,如此不但有违弘法利生的初发心,而且也愧对十方信施。大师用了一个很好的譬喻来说明不应将阿兰若处的出世教育与人世弘化的社会教育截然二分,而应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
像《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在参学术道之后,还要走八人间,自利利他,可以说,在“阿兰若处”
出世的教育定在为人间入世的弘法事业作准备。因此,就学习阶段而言,闲静的阿兰若处,好比阿
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或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丈好比世间的佛学院或禅学堂,尽管有修证兼具的长老
大德宣说法义,给予指导: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互相提携:有清净优美的环境潜移默化,陶冶心
性,但它们都只是暂时的修学场所,一旦学习告一段落,就得返回尘世,一方面弘法利生,一方面
藉事练心。因此,为师者应该送子弟列设施完善的丛林道场或佛教学院去参修学习;之后,要让他
学以致用,济世度众:有作为的僧人也应时刻以众生为念,不该恋栈山林兰若的清幽而忘失自己出
家的使命。(第二七O页)
然而一旦人世,面对五光十色的万丈红尘,出家僧侣应如何开展自己的弘法事业,而又不被世俗的洪流所淹没?特别是现代知识文明一日千里,过去的僧人必须三刀六槌,样样精通,现在的出家僧人必须学习的,又何止于此,他们不仅内学要十分扎实才能够让大众信服,举凡电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女性学……至少也都要有所涉猎,否则无以了解世事,遑论弘法利生。佛陀时代即已训示佛子,菩萨要从五明中学。现代僧人面对著如此庞大的内学、外学,究竟应当何去何从?在此我要呼应大师的思想,即佛教僧团首应注重者,除了教育,还是教育。最重要的是,现代僧人的教育不应再局限于佛教学院或寺院道场之内,而应该跨出山门,以社会为道场、以世间为学校。
大师在这个单元里,除了以道宣、神会为例,说明兰若教育的重要之外,更举出提婆达多贪著利养以致身入万劫不复之地的例子,来阐述“基本的、出世的‘兰若比丘乙训练固然十分重要,续后的、人世的‘人间比丘’学习也有其必要” (第二七二页),并以六祖惠能、南泉普愿开悟之后,仍不断修持达数十年之久才出山弘化的例子,来说明“人天师范,哪里是数载可以成就?法海深广,又岂是浅尝即能知味?” (第二七二页)继而又以智颉大师、印光大师将人山参修与人世度众互相交替,时时刻刻以众生为念的例子,来说明:
“人间比丘”经常在外弘法,必须不断进修,方能普利群萌。 (第二七三页)
祖师大德们在“阿兰若处”闭关住山期间,不仅修持精进,著述不断,而且关心民膜,利生不懈,
并非自修自了,不管余事。(第二七三页)
最后大师以自己实践“人间佛教”多年的体验,告诉大家:
“兰若”,是熏习佛法:安排讲习的最佳处所,能够设在“山林寺院”内,远离尘嚣,固然更好:
而在今天益行普遍的“都市寺院”里,如果事先结界,将僧人的修道区与信众的参访区分隔开来,
一样也是寂静的“兰若”,甚至基于地利之便,或能享有更好的师资。 (第二七四页)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山林寺院”与“都市寺院”各有优点:土持者须依其特性,并与时俱进,作
合理的设计:“兰若比丘”与“人间比丘”则不妨视为学习的不同阶段,而不必强分彼此,最好能
经常调整自己的角色:在静修的时候,要具备“兰若比丘”远离愤闹的理念:在弘法的时候,要具
备“人间比丘”奋迅勇猛的精神。 (第二七四页)
这些过去闻所未闻之新论,实则部是继承了佛陀的“人间佛教”理念及祖师大德的“人问佛教”作为而加以闽扬,说明了大师的思想宏阔,圆融通达,更重要的是,星云大师并不是徒托空言,而是经由自己的消化整理、确切实践过之后,把宝藏精华奉献给世人。这一点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在第四个单元——“依性安居,各得其所”里,大师以性格的差异来分析自佛世以来之所以有“兰若比丘”籼“人间比丘”这两种僧人的分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各人的个性不同有以致之。佛陀虽然是“人间比丘”的典范,但他并不因此而排斥“兰若比丘”的存在,或者强行矫正,而让大家适性而修,各得其所。例如大迦叶是典型的兰若比丘,但由于他实践苦行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现法得安乐住义,复为未来众生,而作大明” (《佛光藏·阿含藏·杂阿含经三》第二“O四页),冈此佛陀不但公开子以嘉勉,而U在说法时分半座给他:但佛陀却不曾制戒,要求所有弟子部得修持头陀苦行,大师说,这是因为“心念正确的苦行固然可以砥砺身心,有助修持,却非达到解脱的必要途径” (第二七九页)。这一点,从佛陀命大迦叶长住山中,直至交付法衣给出世成佛的弥勒之后方得入灭的例证可以得知:“以人间为本怀的佛法才是菩提正道” (第二八O页)。
大师为了让大家不要因为人间比丘的卓著贡献《::忽略了兰若比丘的重要性,特别以云门禅师及惟正禅师的例子来说明:
尽管“兰若比丘”性喜寂静,不串毅化,甚至经常拒人于千里之外,看起来好像有点不通人情,但
如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为何身而为说法”,世间上有些人正需要
“兰若比丘”才能度化,尤其“蔺若比丘”少欲知足的精神更足奢华浮夸的世俗社奋。所需要提倡
的。(第二七五页)
最精彩之处,还足大师以“一心中含有十法界”为例来说明“‘人间比丘’和‘兰若比丘’之间也不是截然分开,无法相容的”,继而举出东晋道恒因秦王姚兴逼迫还俗,一念之间,遁隐山林,由人问比丘转为兰若比丘(第—一七六页);而慧远却在听闻道安大师说法之后,一念之问,“由‘兰若比丘’的性格转而成为‘人间比丘’的表率” (第二七七页)等两则相反的佳例,来阐述“‘人间比丘’和气兰若比丘’之问有互相转换的时候,好比世间的学业或事业,有升有降” (第二七六页);并以佛陀的佳言,为慧远“身在山林,/心怀众生一的懿行高德写下一行十分发人深省的注解:
“人间比丘”住在僻静处,既不是为了躲避现实,也不是为了护惜身命,而定为了救度众生,使能
摄受正法,因此必须审时度势,远瞻未来。 (第二七八页)
有了这么众多的例证与说明,大师在此一单元之最后,顺理成章地作下结论:
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屡经劫鸡而能历久弥新,盛行不辍,也正是因为后世许许多多的“兰若比
丘”舆“人间比丘”各依其性,弘法利生。所以,我们要礼敬“人间比丘”的不辞辛劳,为法忘
身,也要歌颂“兰若比丘”的少欲知足:安于清贫:我们要赞美“山林寺院”的无言说法,也要称
道“都市寺院”的应机设毅。 (第二八三页)
在这四个单元里,大师除了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山林寺院与都市寺院、兰若比丘与人间比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人间佛教”的历史作了一个很好的回顾之外,更抛出许多目前佛教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诸如:
时至今日,常见三五人等,或住都市,或居山林,以清修为名,自建精舍。我们不禁想问:他们师
承于谁?他们的常住在哪里?我们进而担忧:他们的修持,谁来指导?他们的生活,谁去闻问?
(第二五二页)随著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都市益加繁兴,不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流也益形频繁,社会型态的多元化已定时势所趋,因此所有的寺院,不仅“都市寺院”须随时调整脚步以符时需,“山林寺院”也应积极筹昼未来的方向,重新评估弘法的方式、经济的来源、人员的配置、道场的规画等等问题。 (第二六四页)今日的社奋。,工商发达,资讯日新,交流频繁,弘法度众所需要的学养技能已非昔日所能想像,恭敬利养的诱惑又何止过去千倍!然而“山林”久居已不可能, “兰若”修持亦不可行, “都市寺院”之弘法型态乃时势所趋,“人间比丘”的办道方式是否必须重新评估?基本的“兰若比丘一训练又应该何去何从呢?(第二七三页)烦恼是成就道业的肥料, “人间比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但一些心志不坚者,或许奋。有“化俗不成,反被俗化”的可能;尤其在这个科技一日千里,世事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如何培养应变能力以作好内修外弘的本分事,亦乃当务之急。 (第二八四页)一兰若比丘”励身自洁,令人敬佩,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尤其显得可贵。但在现代工商发达、重视交流的社会中,人不可能不事土产,离群索居,所以应当思考如何在清修自了和现实人生中取得一个平衡点。(第二八四页)
都市建地取得不易,且地价不斐,造价昂贵,因此“都市寺院”往往只能选择高楼中的部分楼层作
为寺址,在空间的规画上就必须留意如何善于利用。 (第二八五页)
在现代休闲娱乐场所林立的社会里,“山林寺院”应如何配合信徒香客的性质与及假期安排朝山的
内容,以达到最大的毅化效果,也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第二八五页)
对于这些问题,星云大师也作了许多很好的总结,足以为前瞻未来人间佛教走向的南针,诸如:
最好制定考核制度与进修办法,举行各种讲习,让“人间比丘”在出世弘法之余,还能有机会过
“兰若比丘”的进修生活。(第二八四页)
“兰若比丘”最好也能像佛世时一样,纳入僧囤的管理,并且仿效现代的制度,要定期提出报告,
例如,掩关阅藏的,多少时间内必须要提出论文著作:卑意修持的,多少时间内要提出心得报告。
……僧团最好也能量力为“兰若比丘”设置关房,并派专人访视,当然如果能将审核通过的论述或
报告,公诸于众,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第二八四—二八五页)
一都市寺院”……最好能弹性设计,一室多用:而在弘法课程或活动的规画上,应趋于多元化,让
不同根器、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能欢喜参与,进而深入佛法之堂奥。(第二八五
页)
不管是一都市寺院”或“山林寺院”,在寺院的建筑上,应该重视社合·大众的需要,设立教室、讲
堂、会堂、会议室等,让大家都能够广为利用:在寺院的功能上,应举办各种佛化的人间事业。从
弘法的角度来看,佛化的人间事业不仅可以度众、毅众,而且也是寺院和社会联系的一条重要管
道:从毅育的角度来看,佛化的人间事业不仅可以留才、培才,同时也定佛学院教育的延伸。因
此,无论是一山林寺院”或“都市寺院”,均应重视如何让佛化的人间事业能够与时俱进,而无社
会一般的流弊,除了建立良好的制度之外,更要时常思考育才之道,最好能做到“传统与现代融
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第二八五页)
读罢掩卷,深思良久。我想,唯有—生奉行“人间佛教”,将“人问佛教”溶人身心血液中的星云大师才能发出如此之至言吧!
在文章最后,大师强调:“人问比丘”与“兰若比丘”,“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殊途同归,同样都是“人问佛教”的一部分,并呼吁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利生大业。不禁感叹今天的台湾,不论政界也好,敦界也好,社会也好,团体也好,总有一些人为了拥有权力、争取资源,而刻意以各种名目行分化之实,结果搅得民心大乱。在一片乌烟障气的连日阴霾中,看到大师这样的言论,真有如拨云见日,欣喜有加。“人间佛教”真乃五浊恶世的一盏明灯!
从大师这篇文章里面,我们还可以很清楚地领略到“人间佛敦”具有下列四项特色:
一、行解并重。慧解如目、行持如足,佛教唯行保持“行解并重”的一贯立场,才能引领众生将人间建设成佛国净土。从三学增上到六度四摄,佛教的德目哪一项不都是行解并重::从那烂陀寺每日举行寺讲百场,万人聚集研习经论,每日礼诵则动辄数千人参与:提婆菩萨、道冬尼师不仅内学深厚,说法不辍,而且临死无惧,以德报怨;道安大师聚众讲学,制定僧尼轨范;慧远大师延请高僧译经讲学,组织白莲社提倡念佛法门;佛寺丛林将搬柴运水、吃饭穿衣等生活事务纳入正式课程中,赢得末儒的赞赏:“三代礼乐,尽在是矣!”……,凡此都说明了自佛陀以来,历代的祖师大德、名山大寺都是本著「行解并重”的方针来度化众生。
现代人处于科技发达、一口干里、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往往为追求新知而心外求法。其实,从资讯到知识有一定的过程,而一般人白以为求得了很多的资讯,其实不过是一堆未经思考整理的资料,遑论实践于日常而成为真知。台湾积体电路公司董事长张忠谋即认为,一位经营管理者终身所追求的应该是:观察、学习、思考、尝试,他更强调:知识的累积,应该足先将“资料”转为有用的“资讯”,再进一步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一个在工商界叱吒风云的龙头老大发出如此恺切的指陈,正是在点破今人对知识的迷思,要大家从实践中领略知识的涵义,而佛家强调要去除所知障,在实践上突破盲点,回归自性,与前者在意义上似乎行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意境上实则更进一层。
其实,今天以专业为导向的教育所出现的瓶颈困境,更有甚于网路资料所带来的弊害,可以说是当今教育的病根所在,但看培养出来的我辈青年徒具专业知识而道德人格式微,因此也就难怪社会乱象丛生了。当今一些有志之士莫不主张以“全人教育”的理念予以改革·所谓的一全人教育”,根据知名学者Ran Miller的说法,全人的观点在本质上,是灵性胜于物质陆,因此就广义而言,意味著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特质,诸如情感、头脑、创造力、想像力、怜悯心、好奇心及尊重情感,特别是强调身而为人能否真正达到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互动。由此看来,一全人教育”的宗旨不正与佛教在二千六百年来所奉行的“行解并重”理念是一致而相通的吗?
质言之,佛教“行解并重”的理念,不但兼顾知识的吸收、专业的培养、人际的和谐、社会的安乐,更关照到各人资质的不同与性向的差异,重视观念的导正与潜能(佛性)的开发,是一种最符合人间社会的教育方式。
二、与时俱进。大师这篇文章虽然不是在讲佛教的现代化,却可以看到许多佛教现代的轨迹,诸如两千六百年前,佛陀时代的道场,就已经有经行处、温室、食堂、厨房、浴舍、病室、莲池、房舍等现代化的施设,而且排水系统与通风设备在当时都是一流的,可以想见沸陀是“佛教现代化”的鼻祖。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随著时代的变迁,民众的根机及社会的需求不同,佛教不但建有藏经阁、殿堂、塔院,还有剧院、谷仓、碾坊、旅舍;不但开办义学、译经、印经等文教事业,而且施贫、施棺、施诊、施食等慈善事业也做得有声有色。此外,从小参开示到大座讲经、从梵陨赞颂到法会共修,从俗讲变文到宝卷变相,从幻灯电视到网路弘法,乃至星云大师在台湾首创的星期儿童班、佛教歌咏队、都市佛学院、信徒大学、人间佛教读书会……,可以说无论从寺院施设、度众方式、弘法工具、佛教事业等各方面来看,具有人间特性的佛教永远部是走在时代的前端,引领著大众迈向离苦得乐的境地。
在此,我必须要提的是,星云大师早在一九九一年针对“佛教的前途在哪里”所作的讲演中就已经提到不少现代化的理念(《星云大师讲演集㈣》),虽然事隔十五年,但仍可以作为今日“人间佛教”现代化的南针。例如他指出:佛法“现代语文化”、佛教“现代科技化”、修行“现代生活化”、寺院“现代学校化”,凡此内容,大师部不仅是口书笔说,而且除了自己付诸实践之外,还传授给其他佛教团体。我们深深感到,佛光僧团住世弘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人员多、教区广,更在于它在大师的睿智领导下,具有深邃的眼光与远大的愿景。
三、理事圆融。世间事要讲求情理兼顾,佛教是一个发扬真理的宗教,更应该强调理事圆融,因为理以事显,事以理明,理与事不能截然分开,偏废一方,都足以造成不良的后果。从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均发源于兰若,到佛教的发展顺应当地的民情习俗并予以净化;从佛陀为父担棺、为母说法,到南齐·道济、隋朝·敬脱、唐朝·监宗、宋朝·宗颐的一面弘法,一面照顾双亲:从佛陀以“七不退法”善巧劝阻摩羯陀国对跋耆的征伐,到佛图澄、玄奘、玄琬、悟达、黄檗以佛法的慈悲详和导王于善,乃至少林寺僧助唐太宗枚定乱事、荷泽神会号召软界发度牒筹募军资、栖霞寂然成立收容所护卫难民、民国太虚组团宣扬国风,让国民政府获得各国支持,共同抗日制暴;从佛陀曾言“小小戒可舍”,到佛教传来中国之后,道宣大师的圆摄戒学,融小归大;百丈大师的避开戒律,制定清规……,凡此都让我们深切了解到祖师大德发挥“理事圆融”特色的苦心诣旨。或许正因为如此,佛教无论流布到何处,不仅没有发生过流血战争,而且都能和当地文化结合,作出很好的贡献。
反观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冲突不断,理事不能圆融往往是主因之一,且看多少人因为执持一个理想、坚守一个信仰而默守成规,不知变通,却没有顾虑到周遭环境的变化、客观条件的良窳、其他群众的想法、整个大局的利益,结果导致人我纷争频仍尚属事小,民众安危受损才是最为严重的事情。人问佛教所具有的“理事圆融”特色叮以说是补救时弊的一帖良方。
四、尊重包容。所谓“有容乃大”,唯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唯有包容异己,才能促进本身的发展。从佛世时十人弟子中,兰若比丘与人间比丘各占一半,平分秋色,到历代全局僧传》中十种不同类型的祖师大德在各个时代里携手弘法,利益众生;从隋唐时代诸宗纷起并止,盛极一时,到永明延寿主张禅净双修,巾兴法脉:从佛陀与弟子座谈交流的实例,到鸠摩罗什与盘头达多大小乘互为师的故事,乃至禅门僧徒彼此棒喝的公案……,我们都可以发现:佛教不曾因为尊重包容而削弱力量,减损影响,反而由于尊重包容而更能融人人间,裨益深广。
在今天讲求“集体创作”的时代里,佛教尤其应如星云大师常说的,要做到南傅与北传融和、显教与密敦融和、僧众与信众融和、男众与女众融籼,方能发展更广。就吾等市井小民而言,我们更期望佛教好好地发挥此一特色,也为这个尔虞我诈、处处对立的社会树立—个良好的榜样。
拜读大师(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兼论兰若比丘和人间比丘)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佛教因为具有上述四项特色,故而无论 哪一个时空里都稗益群生,反之,不具有这四项特色的佛教则趋于衰微,甚至误导众生,印度末期的天乘佛教、明清时代的山林佛教都足以引为吾人之殷鉴。幸好后起的高僧大德奔走呼吁,以“人间佛教”的作为扒转逆势,方足以续佛慧命。如今,随著佛教的发展,佛教团体林立,以“人问佛教”为号召者比比皆是,然其问良莠不齐,真伪难分,个人以为这四项特色或可作为我们判别的丰臬,准此而导正数界一些不如法的现象,并前瞻未来人间佛教的方针原则。
总之,星云大师在这篇文章里将理论面与实践面作丫良好的结合,不但阐述厂“人间佛教”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过程,也提点厂“人间佛教”㈠前遭遇的问题及未来应有的走向;不但为佛教界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或问题给予了明确的答案,也为今天扰攘动乱的社会带来清新的活力。我们期待佛教界及学术界能有更多类此兼顾现世、前瞻未来的佳作出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