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世界现代后期宗教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世界现代后期宗教史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 1919 年至 1945 年间世界三大宗教发展的简史。这一时期, 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在欧美发展较为迅速,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基督教 本色化运动蓬勃开展,在世界范围内,基督教普世合一运动也有较大发展。 佛教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世界性的佛教组织 相继出现,扩大了佛教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伊斯兰教在亚非地区高涨 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与当地民族主义相结合,为本国的独立解放运动发挥重 要的作用。
  一、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加紧向外侵略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从 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根基。
  从宗教上看,这一时期,基督教在各国有了很大发展。亚洲的佛教复兴 运动在持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抗日战争中继续开展。欧美的佛教发展缓 慢。世界佛教交流不断扩大。在亚非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在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成为一支独特的力量。
  罗马天主教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拉特朗条约》 的签定与梵蒂冈城国的建立是这一时期罗马天主教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教皇 庇护十一世和庇护十二世在位期间采取了签订政教协定的政策,圣座同世界 上许多国家签订了各种保护教会权益的协议,被称为“政教协定政策时代”。 这个政策也包括同法西斯结盟,分别同德国和意大利纳粹政府签订了政教协 定。庇护十二世在二战中维持了他的前任本笃十五世在一战中的立场,即绝 对中立、和平调停及人道主义援助,然而他最明确的立场是“沉默”。
  欧洲天主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较为迅速的。在天主教徒占多数的中欧
  国家如立陶宛、波兰和匈牙利,天主教会得到繁荣发展,而在正教占多数的 国家如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天主教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新教国家里,由于中产阶级式的民主制度使天主教会得 以自由发展。这一时期西欧及南欧国家的天主教会发展较为稳定,德国由于 法西斯上台而对天王教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意大利尽管法西斯上台其 天主教传统仍得到继续发展。在这些国家中天主教教育及平信徒运动发展较 快。北美一直是基督教新教占主导的地区,天主教也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 美国天主教会逐步形成美国化特色。拉美地区的天主教徒占全球的三分之 一,但其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反映拉美天主教会的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 它的殖民地背景。
  基督教新教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特别表现在欧美的基督教新教神学思
  潮的发展变化,如自由主义神学、保守主义神学和新正统神学。欧美的新教 教会也发展较快。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等,都是以新 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新教路德宗都是这些国家的官方教会。这一时期,在 反对西方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下,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督教本色化运动蓬 勃发展。在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的支持下,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督教全国 协会相继成立。基督教会普世合一运动在这一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它主要涉 及三个领域,即宣教事业、青年工作与基督教教育以及“生活与工作”运动。 正教在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国内政局的变化,一些著名的俄 罗斯正教会神学家和宗教哲学家移民西方,在欧洲建立了一些正教的神学研 究及教育机构,这些人和机构对西方神学同东方正教神学的交流对话起了很 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政治气候的变化,苏联境内的俄罗斯正教会则经受了艰 难考验。作为四个最古老的牧首区之一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因 1922—
  1923 年的希腊—土耳其战争而失去了它在小亚细亚的辖区,而且它还要同土 耳其伊斯兰政府奋争以求得生存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越来越多的 正教会承认为普世正教的精神权威中心。
  对于犹太教来说,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莫过于大屠杀。德国纳粹对犹太 人的迫害可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到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阶段从二战爆发到 1942 年的“最后解决”;第 三阶段从 1942 年到 1945 年,在这一阶段中,德国纳粹试图在所有的占领区 消灭犹太人。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约 占犹太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一时期,中国的佛教仍在困难中展开。太虚领导的佛教革新运动,与 世界佛教运动相呼应,进一步致力复兴中国的佛教。从 20 世纪初起,中国佛 教僧众开始在武昌、闽南、北京等地兴办佛学院,成立佛教组织,出版佛教 书刊,开展佛学研究,从而广泛传播了佛教思想,进一步弘扬了佛法。此时 还成立了世界性的佛教组织,扩大了佛教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
  日本佛教进一步得到发展。他们继续兴宗办学,甚至在幼儿园和保育所 里就开始进行佛教教育,称之为“佛教保育”。同时还创办了不少有名的佛 教大学。这一时期,日本出现了许多新兴宗教,纷纷创立教团,如日莲正宗 创价学会、灵友会、立正佼成会等。明治维新后,日本佛教学者改变传统的 “训古式或注释式”的研究方法,开始了现代佛学的研究。在一些著名的大 学里设立佛教研究机构,开设佛学研究的有关课程。
  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佛教界再次掀起佛教复兴运动。
  这一时期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继续近代以来的佛教复兴运动。印度在僧侣 伽提显·迦叶波的努力下,佛教复兴取得了一些进展。佛教在斯里兰卡被看 作是恢复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时已建立起各种佛教社团,创办了佛 教大学,编辑出版了《佛教百科全书》。在缅甸、泰国等地进行佛教改革, 建立起佛教组织,积极参加反对殖民主义的政治斗争。
  藏传佛教在世界一些国家中,如蒙古、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原苏联等
  地得到了传播。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展,佛教在欧、美一些国家中也得到了传播。如
  在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成立了好几个佛教中心,开展佛教思想的
  研究。格林于 1926 年写的《佛教》一书被列为世界佛教名著之一。此时,在 英、法、意大利和美国,为了进行殖民主义的侵略,对东方的佛教也开始重 视起来,翻译佛经,建立佛教组织,与中国和日本开展佛教方面的交流。尽 管这些国家对佛教有些研究,但他们的理论出发点是基督教中心说。
  20 世纪 30 年代,对美国伊斯兰教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黑人穆斯林运动
  在美国蓬勃开展起来。运动的目的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反对种族歧视和压 迫。提出,黑人应通过认识自己的根源,还祖寻根,自强不息,皈依伊斯兰 教,从而得到安拉的喜悦,摆脱白人的控制。
  在欧洲,在巴尔干半岛地区,伊斯兰教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在前苏联, 作为第二大宗教的伊斯兰教,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新的政治形势下,发生了 许多变化。除了少数上层僧侣中的反动势力对苏维埃政权仇视外,广大穆斯 林支持新生的政权。特别在卫国战争期间,绝大多数神职人员站在苏维埃一 边,谴责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在中国,由于受到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的 影响,一批穆斯林学者、经师提倡改革宗教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方式,创办 了各种伊斯兰教学校,促进了中国穆斯林寺院经堂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 同时,中国穆斯林向外派遣留学生,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这一时期,中国
  穆斯林同全中国人民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的浴血奋战,为 民族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印度尼西亚,各种穆斯林组织联合各界群众,同荷兰殖民者进行各种 形式的斗争,发展到后来,以苏加诺为代表的印尼民族主义者联合了印尼许 多穆斯林组织,致力于反对荷兰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为建立印度尼 西亚共和国作出了最后的努力。
  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印度的穆斯林全力投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 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全印穆斯林联盟》及其领导人伊克巴尔和穆罕默 德·真纳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巴基斯坦。 在土耳其,在国家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急关头,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
  土耳其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废除了哈里发制度,建 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在伊斯兰教发源地,建立了以瓦哈比教义为国教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并 力图成为世界穆斯林的中心。
  在埃及,面对西方文化运动的挑战,哈桑·班纳发起组织了穆斯林兄弟 会。该组织开始时,只是通过讨论、研究和宣传来维护和弘扬伊斯兰教义和 精神,对穆斯林进行规劝和开导。该组织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在现代社会中 振兴伊斯兰教、恢复哈里发制度、重建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的原教旨主义组 织,对后来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全面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罗马天主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浩劫,它对基督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天主教 会来说,教皇本笃十五世于 1914 年 9 月上台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经爆发 了。他面临着自 1815 年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即世界大战。全球三分之二的 天主教徒都参加了战争,其中 12400 万人在协约国一边,6400 万人在同盟国 一边,其余三分之一除了瑞士和西班牙外都处于协约国的影响之中。在整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教皇的外交立足点是:严格中立、人道主义援助及呼 吁和平与和解。在 1919 年巴黎凡尔赛和会上,罗马教皇的影响微不足道,圣 座特别事务部秘书切莱蒂作为教皇的私人代表曾活跃于和会,同东欧新出现 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圣座在今后同这些国家签定政教协定并建立外 交关系打下了基础。1920 年 5 月 23 日教皇的通谕《和平的使命》是和解的 明显表示,它废除了 1870 年以来的禁令即禁止拜访过奎里纳宫(意大利王宫 所在地)的天主教国家元首访问梵蒂冈。1921 年法国同圣座恢复了外交关 系。罗马天主教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拉特朗条约》的签定与梵蒂冈城国的建立
  这一时期罗马天主教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作为罗马教皇政治领土的梵 蒂冈城国的建立。梵蒂冈城国是罗马教皇与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签定《拉特朗 条约》的产物。它结束了长达 60 年之久的“罗马问题”,同时它也标志着存 在了几千年的教皇国的正式结束。
  “罗马问题”始于 1870 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并将罗马作为其首都。虽然意
  大利王国于 1871 年颁布“保障法”对罗马教皇的利益予以补偿和保障,然而 当时的几任教皇都拒绝接受,他们均以“梵蒂冈囚徒”自居,不离开梵蒂冈 半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问题”再次突出,到了不得不解决的 时候。意大利国内矛盾重重,1919—1921 年的“红色恐怖时代”致使意大利 资产阶级极右翼势力把法西斯推上台。墨索里尼政府上台后需要得到天主教 会的支持以巩固其统治,也需要得到“教会保护人”的桂冠以实现其扩张称 霸的目标。国际舆论倾向于罗马教皇,到 1929 年初,世界上仍有近三十个国 家同罗马教廷保持着外交关系。本笃十五世未能来得及着手解决“罗马问题” 便去世了。新教皇庇护十一世于 1922 年 2 月当选。他于 1922 年 12 月 23 日 颁布第一道通谕《上帝的奥迹》,重申他的前任们的论点,认为 1870 年意大 利王国对教皇国的占领是没有法律根据的,“罗马问题”必须予以合理解决。 墨索里尼于 1922 年 10 月 30 日上台后,教皇采取同法西斯政府结盟的策略, 推动墨索里尼同圣座签订协定以解决“罗马问题”。1923 年 1 月 19 日,墨 索里尼同圣座国务卿加斯帕利(1881—1954)秘密会晤,决定由耶稣会士塔 基—文图里充当中间调解人。意大利政府帮助由梵蒂冈控制的罗马银行摆脱 了困境。而梵蒂冈于 1923 年 7 月底至 1924 年 10 月底逐步把对法西斯政党构 成威胁的人民党的创建人斯图尔佐(1871—1959)赶出了政治舞台,并迫使 他流亡国外。1925 年初,法西斯政府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政教关系立法问 题。《拉特朗条约》的谈判从 1926 年 8 月 5 日开始到 1929 年 2 月 10 日结束, 前后持续两年半时间。圣座方面的代表是帕切利,意大利方面的代表是巴罗 奈(他于 1929 年 1 月 4 日去世后由墨索里尼直接负责)。双方于 1928 年 11
  月正式委派代表谈判,于 1929 年 2 月 11 日签署了《拉特朗条约》,条约于
  6 月 7 日正式生效。
  《拉特朗条约》包括政治协定(27 条)和宗教协定(45 条)两部分,另 外还有涉及财政问题(政治协定的附件Ⅳ)。政治协定又称“意大利和圣座 协定”,旨在解决意大利同梵蒂冈之间的政治争端,该协定使“罗马问题已 最终地以不再变更的方式得到解决”,“罗马问题”从此“不复存在”(第
  26 条)。意大利王国与圣座双方以协定方式相互承认对方,“圣座承认萨伏 依王朝统治下的意大利王国,承认罗马为其首都”(第 26 条)。意大利也承 认圣座的主权(第 2 条)及梵蒂冈作为其领土受保护(第 3 条),“承认圣 座所具有的主权和唯一而绝对的权力和最高司法权”,意大利政府不得进行 任何干预(第 3、4 条),承认罗马教皇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第 8 条)。 意大利承认圣座“具有派遣和接受外交使团的权利”(第 12 条)。协定划定 了梵蒂冈城国的领土范围,规定了梵蒂冈公民和圣座机构在意大利王国境内 的权利和地位,圣座声明梵蒂冈城国永远保持中立,“当视为永久中立、永 久不可侵犯之地”(第 24 条)。该协定还确立罗马天主教为意大利王国的国 家宗教,承认“宗徒嗣传的罗马天主教是国家的唯一宗教”(第 1 条)。
  《拉特朗条约》于 1929 年 6 月 7 日批准生效,这一天也正式标志着梵蒂 冈城国的诞生。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特国家,罗马教皇作为该城国的元首 颁布宪法,拥有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权。梵蒂冈城国国旗为黄白两色旗, 国徽是两把交叉着的天国钥匙衬托着教皇三重冠。国玺以渔夫伯铎撒网捕鱼 为图案,国庆节定为 2 月 11 日,即《拉特朗条约》签定的日子;国歌是由法 国作曲家古诺为教皇庇护九世加冕礼而作的“宗座进行曲”。同年 7 月 25 日,在时隔近六十年之后,罗马教皇第一次走出梵蒂冈宫,在圣伯多禄广场 向数十万信民赐福。
  在这一时期担任罗马教皇的共有三位:本笃十五世、庇护十一世和庇护
  十二世。本笃十五世(1854—1922,1914—1922 在位)1914 年 9 月当选教皇,
  1922 年 1 月 22 日去世。
  庇护十一世(1857—1939,1922—1939 在位)原名阿基勒·拉底,出生 于意大利伦巴底。1879 年就读于罗马伦巴底学院并于当年 12 月晋铎,1882
  —1888 年在米兰修院教授神学,随后在安布罗斯图书馆任职。1914 年担任梵
  蒂冈图书馆馆长。1919 年以总主教头衔担任圣座驻波兰大使。1921 年 6 月被 封为枢机主教,担任米兰总主教,同年 12 月创办天主教圣心大学,1922 年 2 月当选罗马教皇。1929 年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签定《拉特朗条约》,解决了 历时 60 年之久的“罗马问题”,使梵蒂冈城作为一个独特的主权国家独立于 世。1931 年为纪念教皇良十三世的《新事物》通谕发表四十周年而颁布《四 十年》通谕,进一步反对社会主义。1933 年派教廷国务卿帕切利(即后任教 皇庇护十二世)同法西斯德国签定条约。1934 年承认日本侵略中国而制造的 伪“满洲国”。1936 年支持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占领阿比西尼亚(即今天的埃 塞俄比亚),同年创建宗座科学院。1937 年 3 月 14 日发表通谕《火焚的焦 虑》,谴责希特勒推行纳粹主义对德国天主教会的迫害,不久又发表《神圣 救主》通谕,鼓吹反共。在位期间大力推广公教进行会,使之在全世界范围 扩展。他于 1939 年 2 月 10 日去世。
  庇护十二世(1876—1958,1939—1958 在位)原名尤金尼奥·帕切利, 出生于罗马。1899 年晋铎,1905 年担任教廷议员,1914 年担任教廷非常事
  务部秘书,1917 年任教廷驻德国慕尼黑公使,1920 年改驻柏林,1929 年被 提升为枢机主教,次年担任教廷国务卿;1933 年代表圣座同德国法西斯政权 签定条约;1939 年 3 月当选教皇;1958 年 10 月 9 日去世。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罗马教廷 (1)罗马教廷的“政教协定政策时代”
  教皇庇护十一世和庇护十二世在位期间采取了签定政教协定的政策,圣
  座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签定了各种保护教会权益的协议,被称为“政教协定政 策时代”。一战后签定的和约缺乏公正与智慧,因为在欧洲各国之间没有提 供和平的保证,边界线的确定往往不以民族地理划分为标准,少数民族遭到 更大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欧洲的议会制民主国家缺乏稳定性,而新生的国 家反覆无常,这样对于天主教会来说,它面对的威胁更大,它在更大程度上 要依赖于所在国家的良好愿望。尽管所有国家的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宗教信 仰自由,然而都没有涉及实际生活中国家同教会的关系。教会同国家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国家机构对宪法条文的解释和具体运用,取决于教会 领导人的能力与政治技巧,特别是国民的宗教情感及教会在该国的精神权 威。
  ①东欧及东南欧。一战后欧洲版图特别是东欧及东南欧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沙俄帝国的解体和苏联的成立以及奥匈帝国瓦解形成一批新兴的独立国 家。圣座只有通过与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签定政教协定的方式来同这些 国家打交道,维护天主教会在这些国家的权益。1921 年 11 月 21 日,教皇本 笃十五世在御前会议上称,因为一战后的政治变化,许多旧的政教协定都失 去了效力,但圣座准备同新政权签定新的政教协定。圣座签定政教协定的目 的是通过与世俗国家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政教协定的方式,保证该国宗教生 活的自由和教会总体上的自由。从根本上说,国家要承认教会及其组织、宗 教指导、教会学校、宗教婚姻、教会协会与机构系统以及教会财产等。对儿 童的宗教教育权特别是通过建立天主教会学校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是极其重 要的。而对新兴的国家政权来说,它们需要欧洲最古老的权势的承认以获得 身份上的认证,虽然教皇国不复存在,但罗马教皇对新兴国家政权的祈祷和 祝福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世俗国家也希望同其领土上有形的教会组织打交 道,任命忠诚的主教,建立一支值得信赖的教士队伍,而且本国教会的界线 要同本国领土界线相一致,不容许外国势力插手国内教会事务,本国教会要 由本国国籍的人士来办。教会的独立对于圣座来说具有关键性的重要意义, 自由地任命主教也是教皇的重要权力之一。教会具有法人地位并有权占有、 处置自己的财产也是圣座同世俗国家签定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欧新兴国家往往倾向于同圣座签定协定,但这些国家的内部也存在着 一些障碍,如世俗化、极端民族主义以及非天主教会特别是东正教会的敌视 态度。1922 年 5 月 30 日,圣座同非天主教的拉脱维亚签定了政教协定,其 中包括天主教会主教就职前的忠诚宣誓,这一条在以后各政教协定中反覆出 现。根据协定,拉脱维亚首府里加设一总主教区。波兰于 1925 年 2 月 10 日 同圣座签定政教协定,其中第 19 条规定,所有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教职人 员都不得担任教士职务,波兰政府对教士的任命保留否决权。根据协定,波 兰天主教会分五个拉丁教省(21 个主教区),一个拜占廷教省和一个亚美尼
  亚大主教区。罗马尼亚于 1927 年 5 月 10 日同圣座签署了政教协定,然而由 于罗马尼亚东正教会的极力反对,直到 1929 年双方才交换文本使协定生效。 根据协定,罗马尼亚天主教会分为一个拉丁教省和一个希腊礼教省,各包括 四个主教区,此外还有亚美尼亚教会。协定第 12 条第二段规定了教士要对国 家忠诚。1927 年 9 月 27 日,立陶宛同圣座签定了政教协定。捷克斯洛伐克 因世俗化而对天主教会不友好,1925 年的胡司节庆几乎造成同圣座关系的破 裂。双方于 1928 年 2 月 2 日达成临时协定,涉及主教任命和教区划分问题。
  1933 年 6 月 5 日奥地利的联邦宪法第三部分第 30 条把奥地利与圣座政教协 定中的一些条款提高到宪法组成部分的地位,因而使其具有宪法之不可违反 性质。第 3 条第 3、4 段中,政府许诺对私立天主教会学校进行财政支持,并 为公立天主教学校的发展提供条件。然而宗教婚姻的民法效力问题(第 7 条) 在实践中遇到自由派、马克思主义者及国家社会主义者的联合抵制。南斯拉 夫于 1935 年同圣座签署了政教协定,但是正教的塞尔维亚人的强烈反对导致
  政府的垮台。
  ②西欧与南欧。在实行政教分离的西欧及南欧国家里,持政教分离观点 的是政治左翼。对于法国来说,1905 年的“政教分离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是 行不通的。1920 年圣座同法国又恢复了外交关系,但根据协定,教皇在任命 法国主教前要通知法国政府。法国议会于 1923 年 12 月 13 日发表声明,教皇 庇护十二世于 1924 年 1 月 18 日发布关于教区组织问题的通谕《重大责任》, 表明双方在教会财产管理这个棘手问题上达成默契。1925 年 2 月 3 日法国议 会宣布双方同意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维持 1801 年的政教协定。1926 年双 方又签署了两个协议。葡萄牙于 1918 年同圣座恢复了外交关系,在卡莫拉独 裁统治下政教关系恢复友好。1926 年 7 月 18 日的法令废除了 1911 年《政教 分离法》中的某些令人讨厌的条款。1933 年 3 月 19 日通过的宪法受到天主 教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在第 46 条中,它宣称天主教会为国教,宣布宗教自 由原则、政教分离原则以及同圣座保持外交关系。1928 年 4 月 15 日双方签 署协议重建葡属印度教会,1929 年 4 月 11 日签署调解梅利亚波尔教区局势 的协议。这些协议解决了保教权问题。
  意大利自统一以来越来越成为一个敌视教会、主张政教分离的国家。国
  立学校没有宗教指导,国立大学不设神学系,民法婚姻具有强制性。然而一 战后,意大利同圣座之间的关系又逐渐得到改善。1919 年 1 月在圣座的支持 下意大利天主教人民党成立了。1929 年 2 月 11 日双方签署的《拉特朗条约》 的宗教协定(又称“政教和约”),旨在解决意大利国内政教关系。在该协 定中,意大利政府承认罗马具有神圣的性质,意大利政府有责任禁止一切有 悖于此性质的设施及事件;罗马天主教主教的任命要由意大利政府和圣座双 方共同决定,罗马教皇有权任命主教及各级教士,但意大利政府有从政治上 对候选人提出异议的权力,主教要在国家元首前举行宣誓效忠的仪式;对于 教士任命,意大利政府有权表示保留,而且如果政府认为某个教士不适于继 续担任其职务并提出具体理由,地方教会当局应在三个月内对政府的指控作 出答复;天主教会具有法人资格,对教会财产有自由处理权;被没收的教产 应归还教会,圣座许诺对教产占有者进行补偿;但如果教会财产管理出现混 乱情况,政府有权在通知地方教会当局后将教产予以扣押;天主教会的婚姻 同民法婚姻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民事法院只能判决分居;意大利政府承认国 内的“天主教行动”(即“公教进行会”);国家保护天主教会的特殊地位、
  天主教会的精神权力、公开礼拜、教会事务的管辖权等;没有地方教会主管 的同意,任何教士都不得在意大利国家担任公职或者在公共机构或公司担任 公职;背教的或在接受审查的教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担任教育部门的职 务或在任何能与公众直接接触的部门担任职务;任何教士都不得参与政治活 动;天主教指导被视为公共教育的“基础和王冠”,宗教课程在意大利全国 中小学中为必修课,而且也被应用于大学教育;国家许诺修改法律以适应《拉 特朗条约》的条文精神。
  《拉特朗条约》的附件Ⅳ即“经济契约”,是意大利政府考虑到意大利 统一给教皇国造成损失而对圣座进行补偿的协定。意大利政府自愿付给圣座 而圣座同意接受一亿七千五百万里拉赔偿作为最终赔偿,其中七千五百万里 拉为现金,一亿里拉为债券,圣座每年从中得到百分之五的利息收入。
  ③德国。一战后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天主教会的损失也不小。《凡尔赛 和约》使德国天主教会失去了斯特拉斯堡、梅茨两个主教区,涅森—波森和 库尔姆的大部分,以及布列斯劳的部分地区。但泽自由市也脱离了德国,圣 座于 1922 年在此设立了一宗座代牧区,1925 年设立了自由教区。德国由君 主立宪改为议会民主制政体。1919 年 8 月 11 日魏玛宪法生效,它规定了国 家与教会、教会与学校的关系。它关于教会与学校关系的基本立法保证了德 国教会在学校教育中相当程度的自由和潜能。魏玛共和国的政教体制既使双 方组织上分离又促成相互间的合作。魏玛宪法中宗教社团地位的基础是宗教 自由。声称不存在“国家教会”。魏玛共和国把政教分离原则视为保护国家 和教会双方不受对方干涉的保障。教会继续作为公共机构发挥某些社会职能 作用,而且这种地位也可以赋予其他宗教团体。宪法第 137 条第 3 款保证了 宗教团体的自由度和自决权,允许它们在一定范围里建立自己的独立司法权 并通过它们建立一个独立的法律秩序。在魏玛共和国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教关 系体制中,国家对教会的管辖权不再适用,然而某些州政府仍在继续行使这 种权力。被罗马天主教会视为关键问题的教会学校基本上受到保护,宗教指 导继续作为公共学校的必修课,非教会学校除外。1920 年德意志帝国在罗马 设驻圣座大使馆,取代以前的普鲁士代表团。圣座希望和德意志帝国签定政 教协定,但由于敌视教会的自由派如社民党以及新教团体的反对,德国拒绝 同圣座签定协议;圣座利用帝国政府同各州政府之间的矛盾,先后同数个州 签定了协议。1924 年 3 月 24 日首先同巴伐利亚自由州签定了协议;1929 年
  6 月 14 日同普鲁土签定协议;1932 年同安纳特自由州签定两个协议,1932
  年 10 月 12 日同巴登州签定协议。除巴伐利亚外,德国各州主教座堂教士团 选举主教的传统权利被保留了下来,但被限定在由圣座提出的三名候选人之 间。在普鲁士,除科隆外又设立了帕德本和布列斯劳两个教省,新设立了亚 琛、柏林主教区及施奈德姆尔直属区。
  1933 年 1 月 30 日希特勒上台后,帝国的教会政策进入了新的时期。1933 年3月23日的政府声明中把天主教和新教两个教会比喻为维护德意志民族的 最重要因素,表示要尊重同它们签定的协议并维护它们的权益。特别是希特 勒许诺他将“允许并保证”基督教会在学校及其他教育中发挥它们的作用。 希特勒很快就使圣座明白他希望签定政教协定。1933 年 7 月 20 日双方于梵 蒂冈签署了政教协定并于 9 月 10 日交换了文本。新的政教协定适用于帝国各 州,但圣座同有些州签定的原有协议仍继续生效;教派、礼拜自由权利以及 教会团体的自治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护;教士在精神领域的作用和功能受到
  特别保护;公共机构中的教牧问题得到保证;天主教会社受到保护;协定规 定德国主教团要同帝国政府永久合作;国家允许教会的宗教指导、教派及私 立学校等要求。宗教指导是公立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必修课;天主教会 学校的设立和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教士的非政治化是希特勒的主要 打算之一,所以协定规定教士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希特勒希望通过这一规定 摧毁政治天主教。至于协定中未涉及的其他问题将由《天主教会法典》调节。 二战期间,在被德国占领的一些地区,天主教会受到迫害,教士遭到监 禁和屠杀。圣座同波兰、奥地利签定的政教协定以及同捷克斯洛伐克签定的 临时协议、同法国签定的政教协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都被视为无效。 圣座要求同德国就其新占领区的天主教会重新签定协议的要求被拒绝。1937
  年 3 月 14 日,教皇发表《火焚的焦虑》斥责德国法西斯政府对教会的迫害。
  ④拉美国家。拉美国家的政治局势不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落后使其 成为圣座关注的特殊地区,该地区不断出现的许多独裁政府通常对教会采取 敌视政策,因而圣座的政教协定政策在拉美地区是很难行得通的。只有哥伦 比亚是个例外,它于 1928 年到 1938 年间同圣座签定了数个政教协定,其中 最重要的是 1928 年 5 月 5 日的传教协定。1928 年同危地马拉政府签定的政 教协定结束了危地马拉国内的“文化斗争”。圣座还于 1928 年同秘鲁政府达 成有关主教任命问题的协议。厄瓜多尔在 20 年代一直采取敌视天主教会的政 策,直到 1937 年 7 月 24 日同圣座签定临时协议。协议规定,政府保护宗教 指导的自由;国家同教会携手向印地安人传播福音和文明,促进其社会经济 的发展;教士不得参与政治活动。
  ⑤在二战中,圣座难以同交战各国签定协议,只能同一些不受战争直接
  影响的中立国家订立协议。在萨拉查统治时期的葡萄牙,天主教会受到国家 的支持。1940 年 5 月 7 日,圣座同葡萄牙达成政教协定及传教协议,萨拉查 称之为“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政教协定”。根据协定,天主教会具有法人资格, 葡萄牙同圣座保持外交关系;政府保证天主教会的活动和财产;教士享有特 殊保护和某些豁免权;宗教指导作为公立学校的心修课,而且宗教指导要同 基督教的原则相一致;教会可以设立私立学校;婚姻法受制于自由民事婚姻 的原则;国家资助教会的海外传教事业。传教协议规定,葡属海外传教协会 受政府资助;自由传教受到保护。有了这两项协议,葡萄牙国内及海外殖民 地教合同政府之间的和平及合作关系维持了很常时间。
  在 30 年代,西班牙天主教会的境遇很糟。1931 年 12 月 9 日宪法对天主
  教会持敌视态度。在随后的年代里,对教会的全面战争展开了。1933 年西班 牙政府宣布废除 1851 年同圣座签定的政教协定。一部分军队起义反对暴政及 恐怖统治,很快就爆发了内战。弗朗哥上台后试图恢复西班牙国家的天主教 特点,敌视教会的立法条文被废止。1941 年 6 月 7 日,西班牙政府同圣座签 署了关于任命主教的协议。根据协议,圣座驻西班牙大使在同政府达成协议 后列出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名单送交梵蒂冈,圣座从中挑选出三名候选人(但 不一定在名单中),西班牙国家元首再从三人中选定一人,由教皇祝圣为主 教。
  1940 年 1 月 25 日,圣座同海地达成协议,详细涉及了教会财产问题。
  1942 年 4 月 22 日圣座同哥伦比亚达成协议,大部分涉及婚姻问题的管理权 限。协议规定,民政部门登记人应出席教会婚礼,如果没有他的出席,教会 婚礼则被视为不完善,没有民法效力。政府在任命主教时的建议权被代之以
  对候选人政治把关的保留权,取消了国家的保教权。
  ⑥苏联。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无论是对西方世界还是对圣座 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梵蒂冈是愿意同苏联打交道的。从 1921 年到 1929 年之间,梵蒂冈方面三次试图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圣座的考虑在 1929 年 5
  月 14 日教皇的讲话里明确表达了出来;如果想拯救某个人,阻止人类遭受更 大的灾难,我们就要有勇气同魔鬼进行面对面的谈判(《罗马观察家》1929
  年 5 月 16 日)。20 年代初苏联发生饥荒,圣座同苏联于 1922 年 3 月 12 日 达成协议,在有限的范围内向苏联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根据协议,从 1922
  年 7 月到 1924 年 9 月,圣座派遣由 13 名修会神父组成的代表团活跃于苏联 的几大城市。1922 年 4 月 16 日—5 月 19 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 苏联的代表被邀请出席。教皇利用这一机会向苏联表示,如果“它要重新加 入文明社会的圈子”,就要实现完全的良知自由、公开或私下宗教崇拜的自 由以及归还被没收的教会财产。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苏联也急需国际承认, 如果苏梵建交,那将是苏联在外交战线上的极大胜利。双方的谈判从 1923 年进行到 1929 年 12 月,涉及的内容有主教任命、青少年宗教指导等。由于 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教皇终于在 1929 年 12 月下令终止谈判尝试。
  (2)庇护十二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立场
  庇护十二世于 1939 年 3 月 2 日当选,随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他 在二战中维持了他的前任本笃十五世在一战中的立场,即绝对中立、和平调 停及人道主义援助,然而他最明确的立场是“沉默”。在二战中,庇护十二 世既没有支持盟军的正义运动,也没有谴责法西斯的暴行。保护人类的基本 人权被认为是罗马教皇的天职,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500 万犹太人横遭 杀戮,身为罗马教皇的庇护十二世却一声不吭,保持沉默。1943 年 7 月 25 日墨索里尼倒台后,德军于 9 月 8 日进入罗马,然而梵蒂冈却没有受到危害, 直到 1944 年 6 月 5 日盟军收复罗马。教皇认为,如果圣座介入战争,梵蒂冈 的城墙将难以维护圣座的中立,而且这将严重危及全世界罗马天主教会的统
  一。
  庇护十二世发挥出一套关于和平的教义。他在 1939 年 3 月 3 日第一次公 开讲话中涉及了普世和平问题,在当年的复活节讲道中和在 10 月 20 日他的 第一个通谕《至高无上的宗座》中都涉及到了和平问题。他在从 1939 年到
  1945 年每个圣诞节的讲道中都谈到了和平问题:1939 年圣诞节讲道的中心是
  和平(持久的国际和平的五项基本点);1940 年圣诞节讲的是和平的国际秩 序的道德依据;1941 年圣诞节讲的是关于新的国际秩序的基础;1942 年圣诞 节的讲道涉及国家及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包括和平);1943 年圣诞节 讲话涉及战争胜败双方、世界和平的道德依据;1944 年圣诞节讲的是真正民 主的基础;1945 年圣诞节讲道涉及普世教会与普世和平。教皇宣称,他关注 的是公正的、持久的世界和平,他理想中的国际新秩序应平等地保护所有国 家及少数民族的安全与生存权利,他还涉及到公正的社会、社会财富的合理 分配以及建立公平的经济秩序的问题。他还特别提到了裁军问题。
  二战爆发前,圣座于 1939 年 5 月初呼吁波兰、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 利五国协商解决波德、法意之间的矛盾。8 月 24 日圣座发表声明认为,“什 么也不会因和平而失去,一切都会在战争中失去”。9 月 13 日《罗马观察家》 刊登文章称圣座尽了一切可能来维护和平或者至少避免战争立即爆发的危
  险。直到 1939 年 9 月 1 日意大利仍宣称自己不加入战争,这在很大程度上要 归功于圣座的努力。然而圣座的一切努力都未能改变意大利于 1940 年 6 月
  10 日宣布参战的结局。1940 年 6 月 25 日法国沦陷,教皇呼吁英、德、意进 行“公正而可敬的和平谈判”。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入侵苏联,12 月 7 日 日本袭击珍珠港,战争扩大为世界范围的大战。教皇庇护十二世于 1941 年 9 月对教皇庇护十一世于 1937 年 3 月 19 日颁布的关于共产主义的通谕《神圣 的救主》的神学解释在此时表现出突出的政治含义,它克服了北美天主教徒 在参与战争支持苏联的良知上的犹豫。然而圣座方面并不这么考虑,特别是 教廷的教会事务部秘书塔尔蒂尼于 1942 年 9 月 22 日致函泰勒表示,不论是 希特勒还是斯大林都不是和平主义者,他们谁也不会让欧洲社会大家庭放 心。“如果斯大林赢得了战争,他将成为吞并整个欧洲的雄狮。”1942—1943 年冬季,苏联红军大败德军于斯大林格勒,教皇认为这是谈判媾和以防苏俄 强大的有利时机。1943 年 5 月 30 日塔尔蒂尼致函圣座驻英国代办认为,“两 种危险威胁着欧洲和基督教文明——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两者都是物质主 义的、反宗教的、极权的、独裁的、残酷的和穷兵黩武的”。只有第二次世 界大战同时消除这两个威胁,未来的欧洲才能找到和平。如果其中一个在战 争中未被消灭,欧洲国家之间和平而有秩序的共存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不远 的将来,一场更为严酷的战争将降临到欧洲人的头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比一战更为严酷,而且它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沉重打击
  也是史无煎例的。教皇意识到这是教会不能逃避的挑战。问题不是是否应该 帮助而是如何提供帮助。战争一开始,梵蒂冈很乐意参与战争失踪者的寻找 工作。1939 年在罗马教廷国务院第二部成立了信息局,由助理国务卿即后来 的保禄六世负责,并出版月刊《教会》。1941 年 11 月在国务院第二部又成 立了援助委员会,由蒙蒂尼负责。圣座帮助德国和意大利国内受纳粹迫害者 的活动从战前开始,战争期间一直没有中断。二战中被屠杀的犹太人达 500 万之多,但逃亡出来的 95 万人中有 70%—90%得到了天主教会的帮助。
  (3)罗马教廷与法西斯的结盟
  ①意大利。《拉特朗条约》的签定也标志着罗马教廷同意大利法西斯的 结盟。1919—1921 年意大利“红色恐怖时代”导致法西斯于 1922 年在意大 利上台。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曾是一个极端的反教权主义者。他曾著
  《枢机主教的女儿》揭露天主教会高层教士的腐化堕落。1919 年 12 月 12 日,
  作为《米兰人民报》的编辑和法西斯分子,他在报纸上撰文,“我们党要求 政教分离,取消天主教会的一切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宗教教育必须限 制在教堂里进行。”这些言论曾招致罗马教廷的强烈抗议。然而他在 1921
  年 4 月 24 日的演讲中却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当看到别的国家搞国家教 会时,我很不安,因为这将意味着亿万人民不再朝向罗马。”同年 6 月 21 日他又在意大利议会上说,“我宣布,罗马帝国的传统和拉丁传统是以天主 教会为代表的。”1922 年 2 月 6 日他在圣伯多禄广场观看新教皇庇护十一世 当选后举行的赐福仪式时惊叹道:“自由主义政府不懂得教皇的普世性,真 不可思议。只有它才是整个罗马帝国的继承人,代表着意大利历史和传统中 最大的光荣。”他预言随着新教皇当选,双方关系及意大利政教关系将得到 改善。对于法西斯来说,教会的支持同样是很重要的,法西斯主义也需要上 帝来帮助其维持统治。1922 年 10 月 28 日当墨索里尼作为内阁总理讲话时,
  声称自己是“受上帝之命”来施行统治的。在谈论宗教自由政策时他强调, “要特别关照天主教,使之居于主导地位”。
  1922 年墨索里尼依靠黑衫党人用暴力镇压工人运动,屠杀大批共产党 人,博得天主教会的好评。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奥托·拉塞尔爵士说,“梵 蒂冈最终看到,唯有墨索里尼才能把国家这只船驶入平静的海面,他赋予意 大利所期望的强有力的腕臂”。教皇指望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取代奥匈帝 国作为梵蒂冈的靠山。1923 年,墨索里尼公开承认自由派政府在宗教问题上 犯了错误,他恢复了在公共场所悬挂十字架的做法,在学校、法庭、体育场 馆等公共场所,十字架与国王像并列挂在一起。1926 年天主教方济各修会创 始人方济各逝世 700 周年纪念日,墨索里尼破例派出专列火车供梵蒂冈使 用,而且梵蒂冈派出的枢机主教在方济各出生地阿西西受到意大利方面 21 响礼炮的欢迎。这位枢机主教在演讲中称赞墨索里尼是“提高了意大利在世 界上声誉的人”,是“得到天主保佑的人”。1924 年,教皇庇护十一世下令 解散反法西斯的意大利人民党。这个在 1919 年成立的由天主教徒组成的政党 是意大利第二大政党,在 1924 年的地方选举中危及法西斯党的地位,因而法 西斯分子指责梵蒂冈支持人民党,教皇马上公开声明撤消支持,人民党总书 记被迫于当年 7 月辞职流亡国外。1925 年梵蒂冈官方报纸《罗马观察家》发 表文章称赞法西斯,说它“历史现实感和政治影响特别突出,毋庸置疑,高 于小党派的一切旧观念”。1929 年《拉特朗条约》的签定是双方达成谅解、 相互合作的显著标志。随着该条约的签定,圣座同意大利王国建立了外交关 系并互派大使。
  1929 年 3 月意大利举行的全国选举中,天主教会当局指示它的信徒投法
  西斯候选人的票,全国 85%以上的选民支持法西斯的新议会。在 30 年代中 期,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近于热乎。法西斯在纪念其勇士和英雄时甚至开 始采用《圣经》语言。墨索里尼在为《意大利百科全书》第一版撰写的“法 西斯主义”词条中写道,“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宗教观,根据这种观念,人是 通过他和最高教义、和一种客观意志的内在关系来认识的。这种客观意志超 越个别的人,使他上升为宗教社会自觉的一员。那些只认为法西斯制度的宗 教政策是权宜之计的人,根本不了解法西斯主义除了是一种管理制度以外, 还是而且首先是一种思想体系。??法西斯国家对一般的宗教事务,特别对 那个认可的宗教,即意大利天主教,不是漠不关心的。这个国家没有神学, 但有道德;在法西斯国家里,这个宗教被看作是最深刻的精神表现之一。因 此,它不但受到尊重,而且得到保护和支持。法西斯国家没有创立自己的‘上 帝’??法西斯主义尊重修士的、神圣的、英雄的上帝,也尊重人民天真幼 稚和最简单的心灵所见所求的上帝。??”
  圣座同意大利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双方也时有冲突,因为双方从 本质上说都是极权主义者。1931 年,法西斯政府公开指责教会插手社会事 务,墨索里尼于 5 月 29 日发布行政法令解散了所有天主教青年及学生组织。 教皇庇护十一世通过外交途径抗议无效,于 6 月 29 日发表《我们不需要》通 谕,谴责法西斯敌视教会,抨击墨索里尼政府垄断青少年教育的政策不仅完 全违背了家庭的自然权利,也完全违背了教会的超自然权利。然而教皇又声 明自己并非反对法西斯党。1938 年危机是法西斯左翼在地位巩固之后对教会 发起的更公开的挑战。它涉及反犹问题。1938 年 11 月 17 日,法西斯政府通 过一项法令,否认犹太人同天主教徒在教堂举行的婚礼具有民法上的效力。
  教皇认为这种对犹太人的歧视性政策违反了天主教会的信仰,也违背了 1929 年双方签署的政教协定的原则。
  ②德国。希特勒于 1933 年 1 月 30 日被任命为内阁总理,3 月 23 日便声 明其政府对基督教及教会的友好态度。3 月 28 日德国主教团发表声明,废除 关于禁止国家社会主义的禁令,4 月 10 日,德国副总理巴本向圣座表示了签 定和约的意图。而教皇庇护十一世也希望希特勒能挑起反共的大旗。对德国 天主教会当局来说,他们急于让双方达成协议,因为他们担心希特勒随时都 会对此失去兴趣,他们希望用立法的形式保护教会不受愈演愈烈的反天主教 浪潮的伤害。双方经过三个月的谈判很快便达成协议,7 月 20 日,帕切利代 表圣座,巴本代表德国分别在条约上签了字。然而,8 月德国法西斯开始大 规模迫害犹太人,教皇严厉谴责这种行为“不仅是对道德而且也是对文明” 的违背。条约签署后,希特勒的宣传工具称它标志着教皇对国家社会主义的 承认,而德国天主教会则松了一口气,庆幸在最后一分钟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认为“德国天主教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大”。协定保证了德国天主教会 的独立及教会事务不受希特勒的干预,教士们仍有权宣讲教义,从事宗教指 导,施行圣事礼仪。完全为宗教、文化及福利目的的天主教组织受政府保护, 但是,天主教教士不得从事政治活动。1935 年 7 月,第三帝国成立了教会事 务部,负责处理政教关系问题。到了 1937 年,德国天主教会共有 25 名主教,
  11500 个教区。
  虽然签定了协议,但双方之间的冲突不断。1937 年 3 月 14 日教皇发表
  《火焚的焦虑》通谕,于 3 月 21 日圣棕枝主日在德国各天主教堂宣读,此乃 天主教会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最著名教皇文件。教皇在通谕中向全世界表 明,德国的天主教会正在为生死存亡而斗争;这些遭受迫害的德国天主教徒 正处于黑暗之中;不要迷惘彷徨,教皇同你们站在一起。同《我们不需要》 通谕相比,《火焚的焦虑》的措辞更为严厉。然而同 1931 年一样,教皇也不 希望把路走绝。1939 年教皇庇护十一世去世时,德国天主教会的状况仍未见 改善,相反,天主教青年组织及教会学校被禁止,在 1938 年后德国新占领的 地区,德国拒绝采用 1933 年条约的原则而且拒绝另签协定。同其他列强一 样,圣座对 1938 年 11 月德国反犹太行动也没有外交上的抗议,虽然它对意 大利法西斯政府的“种族立法”的反对达到了顶峰。
  (4)新托马斯主义
  由于现代主义的冲击,天主教会出现了一批反正统的天主教神学家,他 们支持以现代哲学、历史和科学知识对传统教义和《圣经》进行批判性研究 的观点,主张抛弃经院哲学的权威,要求政治民主和改革教会体制。其中最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卢瓦齐(1857—1940)和白龙德勒(1861—1949)等人。 他们的观点被罗马教廷斥之为“异端”,卢瓦齐还遭到绝罚。然而天主教当 局也不得不对现代主义、对天主教会内部神学革新的要求作出回应。自 19 世纪末教皇良十三世发布通谕《永恒之父》号召“重建托马斯主义”并将它 确立为天主教会的正统神学时起,新托马斯主义最早为比利时枢机主教曼尔 西埃(1851—1926)所倡导。它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著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马 利坦、日尔松和德日进等人。法国哲学家马利坦(1882—1973)把伦理社会 学作为新托马斯主义理论的最重要部分之一,他认为伦理学是“以获得人的 无条件的幸福为目的的实践科学”。日尔松(1884—1978)坚决主张回到中
  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去,被认为是最倾向于老托马斯主义的新托马斯主义神学 家。德日进(1881—1955)以“进化一元论”学说而著称,他以大量的科学 考古发现为依据,结合基督教的有神论信仰,提出以“创造进化论”为核心 的宇宙生成学说,认为一切进化都是在上帝的指导下进行的,宇宙的起源和 发展的全过程也正体现了上帝的创造。德日进的学说因有反传统的一面而遭 到罗马教廷的反对,但他对当代基督教正统神学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
  3.欧美的天主教会 (1)欧洲的天主教
  欧洲的天主教徒在 1920 年时为 19483 万,占欧洲人口的 51%;而到了
  1935 年,欧洲天主教徒人口增加到 21328 万,占欧洲人口的 60.3%,这足以 说明欧洲天主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较为迅速的。
  ①北欧、东欧及南欧国家的天主教会。在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如立陶 宛、波兰和匈牙利,天主教会得到繁荣发展,而在正教占多数的国家如罗马 尼亚、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天主教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北欧斯堪 的纳维亚新教国家里,由于中产阶级式的民主制度使天主教会得以自由发 展。只有苏联的情况较为特殊。
  丹麦天主教会在一战后得到迅速发展,从 3000 人发展到 18 年后的 1.5
  万人,1938 年为 2.2 万人(同期人口为 420 万人)。其他几个北欧国家的天 主教会虽有发展,但不足挂齿。
  在波罗的海国家中,立陶宛天主教会最有影响。一战后立陶宛于 1918
  年 2 月 16 日宣布独立,1924 年 5 月 8 日获得承认。在 230 万人口中,170 万人是天主教徒,1918 年圣座恢复了里加主教区,使立陶宛教会脱离莫吉列 夫和考纳斯的管辖,教会得以迅速发展。1922 年 5 月 30 日,立陶宛同圣座 达成政教协定,政府保证教会的自由发展;圣座把里加升格为总主教区,下 设库尔兰德—塞姆加伦主教区。1929 年有两个主教区,388 个堂区,1072 名 神父。立陶宛的维尔纳被波兰占领后,1925 年的波梵政教协定中把该地区主 教区划归波兰天主教会领导,立陶宛同圣座之间的外交关系(1920—25)因 此而破裂。1926 年 4 月 4 日,教皇庇护十一世在立陶宛设立新的教省,把考 纳斯升格为总主教区,下辖四个主教区,但这一切事先都没有同立陶宛政府 协商,因此政府不予以承认。双方经过长期而艰难的谈判,于 1927 年 12 月
  10 日签定政教协定,恢复外交关系,政府保障天主教会的完全自由,并确认
  新的教会组织架构;教会得以发展,1939 年堂区达到 800 个,神父 1500 多 名,在四个修院和一个天主教神学系中,有 600 名修生准备晋铎。二战中因 立陶宛先后被苏联和德国占领,教会发展受到影响。拉脱维亚于 1918 年 11
  月 18 日宣布独立并于 1921 年 1 月 26 日获得承认,全国 180 万人口中 58% 是信义宗。天主教徒人数在 1930 年时为 45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23.7%。爱 沙尼亚于 1918 年 4 月 2 日宣布独立并于 1921 年 1 月 26 日获得承认,全国人
  口 110 万,其中 77.6%为信义宗,只有 2327 名天主教徒,占人口的 0.2%。
  1940 年时共有六个堂区,11 名神父。1925 年设立宗座特别管理区,由挂名 宗主教负责。
  ②苏联东欧地区的天主教。1917 年十月革命以及 1922 年苏联的成立给 天主教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原俄罗斯
  境内的天主教徒人数从 1500 万减少到 160 万,同 7800 万其他宗教信仰者(其
  中 78%为俄罗斯正教徒)共同生活。1918 年 1 月 23 日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 政教分离以及学校同教会分离,国家开始解散天主教会组织。教士被关押、 驱逐或处死,教堂被关闭,正常的教会活动被中止。1920 年和 1923 年,总 主教洛普和切普拉克相继被驱逐出境。教皇本笃十五世曾于 1917 年成立了东 方教会部和东方研究院,处理东方教会事务,又在东方教会部里成立了“俄 罗斯委员会”,以处理同苏联的关系问题。苏联急于得到国际承认,所以它 做好了接受圣座派驻莫斯科大使的准备,但庇护十一世声明双方的关系完全 取决于苏联政府对待教会的态度。1925—1926 年间,庇护十一世授权“俄罗 斯委员会”成员赫尔比尼(被祝圣为主教)前往莫斯科重建教会组织架构。
  1926 年他在苏联设立了九个宗座管理区并秘密祝圣了四名主教,这很快就被 政府发觉,随后他被迫离开莫斯科,新任主教被监禁,新组建的教会被摧毁。 本笃十五世在 1920 年的自动诏书《健全的精神》中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庇护十一世在许多声明中谴责布尔什维主义及其暴力行为,特别是在通谕如
  《最仁慈的救主》、《基督仁爱》和《神圣救主》中。1930 年 2 月 2 日,他 呼吁全世界所有基督徒都为反对共产主义而祈祷。
  波兰因 1919 年 6 月 28 日的《凡尔赛和约》而恢复了主权。1921 年波兰 共和国人口为 2710 万,其中 2030 万是天主教徒,占人口的 75%(包括 350 万东仪天主教徒);280 万正教徒,占人口的 10.5%;280 万犹太人,占人 口的 10.5%;100 万新教徒,占人口的 3.8%。1925 年 2 月 10 日,波兰同圣 座签署政教协定,协定一方面保证波兰天主教会的完全自由并保护圣座在波 兰天主教会中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主教人选方面,协定规定,圣座要受制于 政府的政治考虑。1925 年 10 月 28 日,教皇在自动诏书《难得波兰人》中宣 布,在波兰新设立两个总主教区,使其数目增加为五个,另又新设立五个主 教区。天主教会在教会的内在生活和公共社会中的作用都得到很大发展,波 兰以天主教国家自居。从 1918 年到 1939 年二战爆发前,波兰天主教会主教 人数从 23 个增加到 51 个;教区神父增加到 12940 人,增长 43%;修会神父 增加到 16663 人,增长 62%;修士 4567 人,修女 16820 人,修道院 2027 座。 波兰著名的卢布林天主教大学成立于 1918 年。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东方礼仪天 主教会在 1923 年有 2371 个堂区,2654 名神父。二战爆发后,波兰先后被德 国和苏联分割占领,天主教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二战期间,波兰天主教 会大部分主教神父被逮捕并关入集中营,所有的教会组织和协会被禁止,有 四名主教、1996 名神父、113 名教士、341 名修士和 1117 名修女被杀害于集 中营。1945 年波兰成立人民共和国,于 9 月 16 日废除了 1925 年波兰同圣座 签定的政教协定。战后的波兰在领土上减少了约五分之一,但人口中天主教
  徒的比例增加到 97.8%。
  捷克斯洛伐克于 1918 年 10 月 28 日从奥匈帝国中独立出来时,1360 万 居民中 95%是天主教徒。然而在新国家中天主教会的发展进入了艰难的时 期。民族主义者和反教权主义者处于执政地位,捷克教士层中受到处于兴盛 时期的“团结”会社的推动,数十年来的反罗马民族主义倾向以及极受欢迎 的“远离罗马”运动在知识分子中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教会内部的严重冲突, 并于 1920 年初分裂出捷克民族教会。1930 年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全国 1470 万人口中有天主教徒 1080 万,585041 名东仪天主教徒,356838 犹太人,110 万名新教徒,145598 名正教徒,854638 名无教派,739385 名属于捷克民族
  教会成员。天主教会分为两个总主教区和 10 个主教区。总主教海恩被迫于
  1918 年 11 月离开布拉格。斯洛伐克四名主教于 1919 年被驱逐前往匈牙利。
  1919 年 8 月 11 日,政府没收了斯洛伐克天主教会 12.6 万英亩土地,各种教 会学校被世俗化;通过“学校联盟”开展全民性的大规模的反教会宣传运动。
  1919 年 10 月同圣座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双方经过长期艰难的谈判才于 1927
  年 12 月 17 日达成临时协议。然而,捷克斯洛伐克天主教会同政府及社会之 间的紧张关系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匈牙利于 1918 年 11 月 16 日独立后,曾于 1919 年 3 月 21 日仿效苏联成 立苏维埃共和国,在宪法中确立政教分离的原则。教产被没收,11470 万克 朗的现金和 32 万英亩的土地被收归国有,各级各类教会学校共 3000 多所被 世俗化。1919 年 8 月 1 日,匈牙利苏维埃政权在罗马尼亚等外国军事干涉下 垮台,匈牙利王国被恢复。霍尔蒂(1920—44 年)领导的政府实行了同基督 教会(特别是天主教会)密切合作的政策。1920 年匈牙利同圣座建立了外交 关系。1920 年 6 月 4 日的特利亚农条约使匈牙利失去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三分 之一的人口,在 760 万人口中,天主教徒 520 万(占 66.1%),加尔文宗 160 万(占 21%),路德宗 49.7 万(占 6.2%),犹太人 47.3 万(占 5.9%); 天主教会几乎失去了它的土地的一半,约 33.6 万英亩。匈牙利天主教教会原 有的 26 个教区中,只有四个教区没有变动;六个教区仍设在匈牙利,但失去 了大片土地;七个教区划归邻国,但在匈牙利仍有其管辖区;九个教区完全 划归邻国。1938 年 11 月 2 日和 1940 年 8 月 30 日两次维也纳馈赠以及匈牙 利对喀尔巴阡乌克兰和南斯拉夫北部地区的占领使匈牙利天主教会又增加了
  450 万天主教徒。然而这些地区又在二战中失去。
  罗马尼亚一战后的向外扩张使它的人口在 1919 年增长至 1460 万人,其
  中 70%是正教徒。1920 年 6 月 4 日的特利亚农条约使罗马尼亚得到 160 万匈 牙利人,250 万天主教徒(其中 140 万东仪天主教徒),罗马尼亚天主教会 得到五个主教区的全部和三个主教区的部分。罗马尼亚正教会享有国教地 位,天主教徒因多为德国人或匈牙利人而被视为外来宗教受到压制和排挤, 东仪天主教徒则被视为叛徒而被迫合并入正教会。1923 年 3 月 28 日宪法确 立罗马尼亚正教为主要宗教。圣座同罗马尼亚于 1920 年就建立了外文关系, 但双方经过长期艰难的谈判才于 1927 年 5 月 10 日签定政教协定,该协定在
  1929 年 7 月 7 日得到修改并在 1930 年 6 月 5 日宗座宪章《神圣契约》中得
  以贯彻。圣座在罗马尼亚拉丁礼天主教会设一总主教区,下辖四个主教区; 政府保障它们能自由行使职责,承认教会组织机构和宗教修会的法人地位; 教会可以开办教会学校;教皇有权任命主教,但政府要求主教必须是罗马尼 亚人而且对人选有否决权。1932 年罗天主教会有 120 万名信徒,513 个堂区,
  898 名神父;东仪天主教会有 1593 个堂区,1579 名神父。
  南斯拉夫于 1918 年 12 月 1 日独立,1929 年 10 月 3 日由塞尔维亚、克 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组成南联盟,在 1200 万人口中有正教徒 550 万,天主教
  徒 470 万,穆斯林 130 万。1924 年底,南斯拉夫有四个总主教区,14 个主教 区,1839 个堂区,3109 名神父。圣座同南斯拉夫于 1935 年 7 月 25 日达成协 议,而国家早于 1929 年同正教、1931 年同穆斯林、1933 年同新教和犹太教 达成协议。然而南斯拉夫正教会在瓦尔纳瓦牧首的领导下极力反对国家同天 主教会达成的协议。当议会于 1937 年 7 月 23 日通过这一协定时,南正教会 圣王教会议把政府及议会中对该协议投赞成票的正教会成员开除出教门。因
  而该协议被搁置一边。而且正教会得到政府的保证,在同圣座达成任何新的 协议之前要同牧首协商。
  保加利亚在 1926 年时有人口 540 万,其中 84%是正教徒,13%是穆斯 林,天主教徒只占 0.83%,计 45491 人。1944 年保加利亚天主教徒增加到
  5.7 万人。
  阿尔巴尼亚在 1929 年时有人口 84 万,其中 56.3 万穆斯林,18.1 万正 教徒,88739 名天主教徒(占人口的 10.6%)。天主教会分两个总主教区, 三个主教区,120 个堂区,143 名神父。
  ③西、南欧的天主教。这一时期西欧及南欧国家的天主教会发展较为稳 定,德国由于法西斯上台而对天主教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意大利尽管 法西斯上台其天主教传统仍得到继续发展。在这些国家中,天主教教育及和 平信徒运动发展较快。例如在 1921 年,瑞士成立了“罗马和平”运动,它是 一个国际天主教学生运动,发展很快。
  法国于 1905 年最早实行了政教分离原则,这对法国天主教会的发展影响 极大。尽管法国政府及社会对天主教会的敌视和冷漠,但天主教会在教育及 和平信徒运动等方面的发展仍是显而易见的。在法国,天主教会教区神父逐 年减少(由 1913 年的 54800 人减少到 1929 年的 46980 人、减少到 1948 年的
  42486 人)的同时,天主教会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逐步增长,1931 年有天主
  教会中学 1011 所,在校生 15 万;而国立中学为 560 所,在校生 22.5 万人。
  在 1934—1935 学年,教会中学发展到 1271 所,在校生 209460 名;1937—1938 学年,教会中学发展到 1400 所,在校生 230607 名。
  西班牙在 1914 年拥有九个总主教区,61 个主教区,34000 名神父。1925
  年修士为 11000 名,修女为 35000 名。1931 年 4 月 14 日西班牙宣布建立共 和国,宗教开始受到史无前例的迫害。1931 年 5 月 11 日纵火焚烧天主教堂 及修道院以及对托莱多(首席)主教的驱逐,是这场反教会运动的开始。1932
  年 1 月 24 日,政府颁布法令解散耶稣会,因为它听命于一个外国势力(即罗
  马教皇);教会同学校分离。这场反教会运动一直持续到 1936 年西班牙内战
  (1936—1939 年)爆发。在内战期间,共有 6832 名天主教教士(其中 4184 名神父、2648 名修士和修女)被杀,两万多座教堂被毁。但天主教会教育仍 发挥着很大作用,在 1940 年,由天主教会开办的高等学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60%。
  葡萄牙在 1910—1926 年反教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实行敌视天主教会 的政策。1918 年同圣座中断外交关系,教会财产被没收,所有的小修院被关 闭,只有五座大修院被允许开放。1917 年,葡萄牙中部法蒂玛圣母显灵事件 后,人民中的宗教意识重新高涨。1926 年开始的新王朝时期特别是在萨拉查 统治时期,政教关系得以改善。1933 年,天主教会同萨拉查政府达成协议, 支持政府的国内外政策。1940 年,葡萄牙同圣座签署政教协定,确立政教分 离的原则,但葡萄牙政府给予天主教会在教育及海外殖民地传教上的极大自 主权(《传教协议》),教会得到较大发展,二战结束时天主教会拥有神父
  4500 人。
  ④英国及爱尔兰的天主教。一战结束后,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天主 教徒约 260 万人(同期人口为 3700 万),包括 4400 名神父,2200 座教堂, 四个总主教区,15 个教区。从 1925 年到二战期间每年成年受洗入教者基本 稳定在 1 万—1.2 万人之间。
  爱尔兰于 1926 年独立时,人口为 297 万,而天主教徒为 2751269 人。同 期北爱尔兰的人口为 1256561 人,天主教徒为 42 万人。1921 年爱尔兰天主 教会有教区神父 3964 名,修会神父 2072 名,爱尔兰于 1929 年同圣座建立了 外交关系,但没有签定政教协定。国家无视作为组织的天主教会的存在,但 维护作为国家传统的天主教伦理道德。1937 年宪法中贯穿了天主教会关于家 庭、婚姻、教育及私有制方面的教义,其中第 41 条规定,爱尔兰不能制定任 何允许离婚的法律,第 44 条称“国家承认神圣罗马使徒公教会作为绝大多数 公民信奉的信仰的监护者而具有的独特地位”。但爱尔兰天主教会从来都没 有获得过法人资格,也没有得到过财政资助或补贴。与此同时,国家也不干 涉教会的内部事务。国家没有国立教育体系,因而大力支持由教会开办的学 校,其中包括支付教师薪水及新建学校的三分之二建筑费用等。1921 年在爱 尔兰都柏林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平信徒组织“我们的仁慈之母修会”,
  1925 年改名为“圣母军”。
  (2)北美的天主教
  北美一直是基督教新教占主导的地区,天主教也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 美国天主教会逐步形成美国化特色。1914 年时美国人口为 99117567 人,其 中天主教徒 16067985 人,神父 18568 人,有 14 个总主教区,84 个主教区。
  1919 年 9 月正式建立教会中央机构,成立全国天主教福利理事会。罗马教廷
  担心这会使美国天主教会走向民族化,成为国家教会,因此教皇庇护十一世 颁布法令解散理事会。理事会执委会提出抗议,并派代表赴罗马进行交涉。
  1922 年 7 月 2 日,教廷发布新法令同意该组织原来的宗旨,但把“理事会”
  改名为“会议”,只是一个咨询机构而不是立法机构。由于外来天主教移民 的不断涌入,美国天主教人口不断增长,所占人口比例也不断增加。到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天主教徒数量发展到 2000 万。
  在 20 年代,加拿大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 40%,约 300 万人,有 10 个
  总主教区,25 个主教区;而到了二战结束时天主教徒约占人口的 43%,为
  700 万人。其中超过一半的天主教徒集中在魁北克省。加拿大天主教主教会 议成立于 1943 年,由加拿大全体天主教主教组成,内设法语和英语两个部 门。
  4.其他地区的天主教会 (1)拉美地区的天主教
  拉美地区的天主教徒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其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反映
  拉美天主教会的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殖民地背景。教皇庇护十一世 完成了几乎所有的拉美国家的教区划分,1922—23 年委内瑞拉,1924 年玻利 维亚,1929 年巴拉圭,1934 年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巴西自 1891 年实行了政 教分离政策,1934 年废除,后又于 1946 年恢复了这一政策。
  1917 年 2 月 5 日颁布的《墨西哥合众国宪法》虽然规定国家保障公民无 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都有表达宗教信仰和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但宪 法及各种法律却严格限制了宗教组织的权利和自由。①剥夺神父的一切政治 及民事权利,禁止宗教教职人员参与政治活动,神职人员没有选举权;教士 作为职业人员不得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不得在公开场合或宗教集会上批评
  国家法律或政府当局;教士不得随便传教;禁止一切天主教出版以及同天主 教会有关的党派;②政府有权确定各宗教团体教职人员的最大限额;有权决 定宗教活动场所的开放与关闭;宗教组织兴建新教堂须事先申请;国家把对 教会的骚扰合法化,对独身制及宗教誓愿提出质疑,禁止教堂之外及政府控 制之外的一切宗教活动;③宗教组织没有法人资格,不得占有土地等不动产。 宪法规定,“教会不得占有、经营和承袭不动产”;天主教会及其他宗教团 体均无法人资格;国内法视定,教会不能拥有地产,教室归政府所有。为了 国家的利益没收教会所有的财产;④学校非教派化;公立学校不得教授宗教 课;禁止神父及教士教学:不承认修院学历。1924—28 年卡列斯执政期间, 天主教会成立“保卫宗教自由全国联盟”,组织抗议活动。该组织的抗议活 动导致三项新法律的颁布,其中第二项法律迫使墨西哥主教团在神父们的参 与下于 1926 年 7 月 31 日该法律生效前终止一切教会活动。面对政府的迫害, 墨西哥天主教会进行武装反抗,并于 1928 年成立公教进行会以保持教会的活 动。在 1926—1929 年期间,有 78 名神父被杀。政府同教会于 1929 年达成临 时协议并由教皇庇护十一世修订,其中包括禁止做弥撒,但政府和教会双方 对修改都不满意。1932 年 9 月 29 日教皇发表通谕《苦难生命的焦虑》呼吁 墨西哥教士及天主教徒通过祈祷维护天主教会的权益。为此,政府第三次驱 逐圣座驻墨西哥代表。1934—1940 年卡德拉斯总统执政期间,继续执行没收 教会财产的政策,而且在所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及性 知识教育,修院也被关闭。1937 年 4 月,教皇在致墨西哥教徒信中要他们和 平地组织,扩大公教进行会的组织及活动并保持信仰。修院被关闭后,教皇 在美国主教团的支持下,决定于 1937 年 9 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蒙特组玛设立 全国教皇修院为墨西哥培养教士。1940 年阿维拉将军上台(1940—1944 年), 终止了对教会的迫害政策。
  在上个世纪,天主教一直是巴西的官方宗教。1890 年巴西联邦成立时实
  行的政教分离原则在 1934 年的宪法中被推翻,直到 1946 年又恢复了政教分 离的原则。在此期间,天主教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天主教主教区从 1900 年的
  19 个增加到 1950 年的 114 个;天主教的宗教教育得到加强,发展较快,1939
  年在里约热内卢成立了天主教大学。
  1930 年以后,阿根廷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天主教会在此期间不断发展。
  1931 年成立了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党,创立了新主教区。1934 年在首都布宜诺 斯艾利斯举行国际圣体大会。同年 11 月在此召开了国际天主教大会例会,会 议主持者是帕切利枢机主教(即后来的教皇庇护十二世)。他支持以总主教 科佩略为首的阿根廷主教会的活动。1943 年军事政变后,拉米雷斯担任临时 总统,他取消了言论与集会的自由,颁布法令将宗教作为所有国立学校的必 修课。
  在 1933 年以前,天主教一直是秘鲁的官方宗教。1933 年秘鲁宪法宣布, 秘鲁不再是法定的天主教国家。宪法规定:为了尊重本国大多数公民的感情, 国家保护罗马公教。其它宗教享有进行各自宗教崇拜的自由;国家同天主教 会的关系由议会通过的、行政权力决定的协定约束;行使总主教或主教职权 的人,必须生而为秘鲁人,或者在接受任命前作为秘鲁公民至少有三年时间, 并在职期间继续在秘鲁居住。宪法明确规定的总统职责包括:向罗马教廷提 出总主教和主教的候选人名单,保证本国天主教会接受教皇的训令;有权任 命神父及其他神职人员。1941 年颁布的公共教育法规定,秘鲁的一切教育机
  构,包括公立的和私立的以及刑事机关设立的教育机构,都必须进行有关天 主教知识的义务教育。宗教教育由国家天主教教育局负责监督管理。
  乌拉圭自 1917 年起独裁与自由政体相互更替。1934 年天主教圣体大会 在乌拉圭举行,1935 年宪法修正案保证宗教信仰自由和堕胎自由,政府的宗 教政策使得教会学校得以较快发展。秘鲁于 1917 年在首都利马设立一座天主 教大学,1942 年 9 月 30 日被授予“宗座大学”的称号。
  哥伦比亚天主教会在 1948 年时有 1072 个堂区,2263 座教堂,1642 名神 父,约 1000 万名天主教徒,占人口的 97%左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