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吴越之地的舍利文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宫哲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宫哲兵(武汉大学宗教学系)
  新世纪,吴越之地的阿育王塔与佛舍利的重大发现引起广泛的关注。在2001年的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有一项是浙江杭州发现了吴越王钱(叔)秘藏于雷峰塔地宫中的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2002年,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阿育王塔地宫在浙江临海真如寺旧址惊现于世。200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海宁市智标塔的地宫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地宫中挖掘出珍贵的鎏金阿育王塔。什么是舍利?舍利的分类与特征是什么?舍利的成因与价值是什么?吴越之地有哪些最古老的阿育王寺?当代吴越的哪些寺庙里有佛舍利塔?供奉着哪种佛舍利?吴越之地有哪些神奇的舍利子故事?哪些吴越的高僧大德圆寂后留下了舍利子?本文将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展现吴越之地丰富灿烂的舍利文化。
  一、什么是舍利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遗体焚化后,肉骨结成珠状物,佛教徙称为佛舍利,也称舍利子。佛头发烧成之物称佛发舍利,烧过的佛牙称佛牙舍利。这三种舍利,佛牙舍利与发舍利最稀少也最为珍贵。释迦牟尼死后2000多年,舍利才出土为世人所知。1898年,尼泊尔境内发现舍利子,轰动世界,现分供于泰国、斯里兰卡、缅甸、日本等国。1988年,在中国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佛指骨舍利,又一次轰动世界。不久前,台湾佛教界将法门寺佛指骨舍利迎奉到台湾供养,场面非常庄严、隆重。2001年,杭州雷峰塔下发现佛螺髻发舍利,再一次轰动世界。
  古印度的佛经对舍利推崇备至。《金光明经·舍身品》:“舍利是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佛经记载,佛的尸骨火化后,舍利分给八国奉养;到了印度阿育王时代,又集中了各国佛舍利,送住东南亚各国和中国,以神力建造了四万八千个舍利塔。中国早在三国时代已开始建舍利塔,供奉佛舍利。晋代高僧法显(335-422年)曾去印度求法,亲眼见过阿育王时代所建的大舍利塔。唐代玄奘法师游历印度各地时,也见过此塔,已倾斜。他最后归国时,还带回了一百五十粒佛肉身舍利。
  据史料记载,唐高宗仪凤二年(676年),在京城洛阳西部,有座古石坊,三国以前这里有座佛塔,后因战火毁于一旦。掘开古石坊,发现一只刻有梵文的石函。梵文的意思是,这是阿育王为宏扬佛法而送往世界各地的舍利子,它会为你们带来无量的福祉。打开石函,里面果然有光彩夺目、质地坚硬的舍利子,整整一万粒。皇帝将这些舍利子分成二百多份,每份四十九粒,下诏书,分送给京城以及各州的大寺院。又在古石坊上建了一座光宅寺,亲自题写寺额。
  舍利一般是指佛本人的焚化尸骨,但后世将高僧死后焚化的尸骨,也称舍利。199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说:“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珠状物,称舍利。后世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遗体火化后的遗骨。”最近圆寂的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五台山净如法师﹐焚化后发现有各色舍利5000余颗﹐颜色以黑色为主﹐也有白色﹐红色﹐银色﹐蓝色。
  通常见到的舍利子,大多颜色灰白,也有黑色、红色、黄色、紫色、金色、透明无色等等。据说白舍利为骨舍利,黑舍利为发舍利,红舍利为肉舍利。舍利的形状多为颗粒,象小珍珠一样,表面细腻光滑。舍利大的象黄豆、花生,小的象绿豆、芝麻,最小的为粉末状。舍利的硬度差别很大,有的坚不可摧,有的一碰就碎。据说硬度与修行程度成正比,修行越好,硬度越大。
  佛教界认为,舍利包含巨大能量,修行层次高的人可以感觉它的能量。这种能量能够调节人体健康,让人趋福避邪。还有一些崇拜舍利的人,认为舍利是可以生长的。小舍利可以长成大舍利,大舍利还可以生出小舍利。据传,近代佛学大师印光死后焚化,烟白如雪,并现五色光。从他骨灰中拣到五色舍利子百余颗,有的闪闪发光。当时有位无锡居士袁德常,拣了一些舍利子的粉屑回家供奉。不久,这些粉屑长大成了舍利子,再后来,大舍利又生出了许多小舍利。
  佛教界认为,舍利子有灵性,现瑞相,常常会大放光明。1988年在陕西法门寺发现的舍利子已多次发光,有人拍下了照片为证。科学界认为,舍利不神秘,是素食者的钙化物。《中国百科大辞典》:“许多人认为,因僧人终生素食,摄取了大量的钙质食物,又长期修行,体内发生了一些化学变化,所以火化后,留下一些钙化物。”对于科学界的这种解释,佛教界的人反问,为什么不信佛不修行的素食主义者死后火化,从未见到舍利子?
  二、舍利的成因与价值
  舍利是修行人的道力标志,舍利可以证明修行人戒定慧的成就。道力精深的高僧,他们的舍利,还会表现出种种神异现象。关于舍利的成因,有些人说是合精、气、神而成,印光大师批评了这种看法,他在一封致郦隐叟居士的复信中,完整地说明了自已对舍利的见解:
  “言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练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钦禅师剃头,其发变成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龙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又有绣佛绣经,针下得舍利者。又有死后烧之,舍利无数,门人皆得。有一远游未归,及归至祭像前,感慨悲痛,遂于像前得舍利者。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天起大风,烟飞三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余。当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谓是精、气、神之所炼耳。以丹家见佛法中名相,不究本而著迹,故以己丹家之事妄为附会耳。得菩提道则成佛,未闻炼精、气、神,先为舍利子,后为菩提珠而成佛也。”
  印光大师对于古今人获舍利的种种情况进行了归纳,批评了舍利由精气神相合而生的观点,认为舍利乃由由僧人戒、定、慧修行所成。
  杭州雷峰塔发现释迦牟尼佛的发舍利,是新世纪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弘扬佛法有重大意义。佛圆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在《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佛说: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不自惜命身。
  由此可知,佛留下舍利,是使人怀恋慕而生渴仰之心,是令众生见舍利而如见佛,信奉佛法。众生建塔供养舍利,于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勇猛精进地修行。只要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到佛的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见证。隋朝时,天台智者大师敬舍利,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见灵山一会,佛陀现身。
  佛教的许多教义,如天堂、地狱、因果、轮回,是肉眼凡胎看不见,摸不着的。舍利子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可以帮助一些人认识佛法的真实不妄。但是与佛教的三宝(佛、法、僧)相比,它只是一个表象,只是佛教沧海之一粟。
  三、最古老的阿育王塔在吴越
  中国有没有供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当然有,历代史册皆有记载。从这些记载看,吴越之地的阿育王塔最为古老。据陈晓东《神奇舍利子》一书引用汉代史籍记载:“此九州之地,并有遗塔,云是阿育王所造。”此九州之中,扬州即为今吴越之地。《魏书·释老志》记载:“佛即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于后百年,有阿育王,以神力分佛舍利,役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城、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承其遗迹焉。”上文所举四地,姑城也就是苏州,是吴越之地。
  唐朝佛教学者释道世(-683年),曾对中国各地的阿育王塔进行寻访和考证。他编著的《法苑珠林》一书中,列出当时人们所知道的十九座阿育王塔。这十九座阿育王塔,他首举西晋会稽塔,次举东晋金陵长干塔。这两座阿育王塔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在吴越之地。
  西晋会稽塔,保存在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内。据道世记载,东晋废帝太和年间(366-370年)僧人慧达在今浙江省宁波附近发现阿育王塔的旧址,在旧址上建了一座佛龛。义熙元年(405年),为了保护佛国珍品,始建塔亭。后人有把义熙元年(405年)作为阿育王寺的创始之年。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僧人昙摩密多将佛龛扩建成殿宇,初具寺庙规模。梁普通三年(522年),梁武帝在舍利塔周边兴建殿堂楼阁,并赐寺额为“阿育王寺”,阿育王寺由此得名。
  因为舍利塔中供奉着佛舍利,所以阿育王寺得到历代统治者的赏赐和殊遇。北宋仁宗赵桢,曾请阿育王寺大觉禅师怀琏,在化成殿询问佛法大意,并赐颂诗17篇,留住数年。到英宗赵曙即位,才恩准大觉禅师回山,并赐诏一道。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朱元璋赐名“阿育王禅寺”,称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山。明清之际,寺殿数度倾坍。现存寺庙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由住持法钟重修。据说道世在唐代列出的十九座阿育王寺,完整保留到至今的就只有宁波这一座了。在这座寺庙的舍利阁上,珍藏着一颗绿豆般大小的舍利子,色白略黄,供万人瞻仰,可称是镇寺之宝。
  东晋长干寺,在金陵即今南京之地。在咸和(326-335年)年间,丹阳县令高悝得到一尊县民从河里打捞出来的阿育王金像,镌有梵文,说明是阿育王第四个女儿所造。简文帝在长干寺内东面建了一座三层宝塔,供奉阿育王金像。宁康(373-375)年间,曾发现宁波阿育王塔的慧达来到金陵,又在长干寺内地下挖掘出一铁盒,内有银函。银函内有金函,金函内存放着三颗舍利子、一根指甲及一缕螺状头发。这些佛舍利的发现,证明这里的确是阿育王塔的旧址。
  慧达在存放金像的三层宝塔的西面新修了一座舍利塔,安放佛的指舍利、发舍利以及舍利子。太元十六年(391年),孝武帝将西塔加盖为三层,与东塔对称。隋阳帝在位(605-617年)时,为求保佑,将长干寺内的佛舍利掘出,安放到洛阳日严寺塔下地宫中。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日严寺被废,佛舍利又被移往崇义寺的宝塔下地宫中。长干寺的镇寺之宝离吴越而去三晋,长干寺就衰落了,而崇义寺内的佛舍利也在历代政治动乱与战争烟火中不知下落了。
  除会稽塔、金陵塔以外,江苏、浙江还有一些其他的阿育王塔。如海清寺阿育王塔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年)。塔高40余米,九级八面,是苏北地区现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宝塔。1974年维修该塔时发现一地宫,宫内有石椁一只。石椁内有一铁匣,铁匣内有银椁,银椁内有绿豆粒大的白色舍利子两粒和琉璃舍利瓶一只,瓶内又有舍利子若干。
  四、 最神奇的舍利子在吴越
  史籍《开元录》、《弘明集》、《法苑珠林》等中都记载了三国时吴王孙权获舍利的神奇故事。吴赤乌十年(247年),云游僧人僧会来到吴都建业(今南京市),与孙权谈起阿育王造舍利塔的故事。孙权不信,让僧会在七天时间内拿出一颗佛舍利出来,放入他亲手封了瓶口的铜瓶内。僧会诚心礼佛,磕头求佛赐舍利。21天以后,铜瓶内真的出现几粒舍利子。孙权获此舍利后,在金陵修建了第一座舍利塔,取名建初寺。晋成帝咸和年间,也就是丹阳县令高悝得到一尊县民从河里打捞出来的阿育王金像的时期,司农苏峻作乱,烧了初建寺,后司空何充将塔寺修复。
  佛经记载,也是在东晋咸和年间,僧人法开来到浙江省余杭,要在当地建一寺塔。罗幼居士有一颗先人传下来的佛舍利,本不舍得赠送给法开建寺。可是有一天法开去一所佛寺,这颗舍利子正好落在法开的脚下,于是罗幼居士就成全了法开。佛经又记载,咸康五年(339年),会稽建安太守孟景崇在建安修建一座舍利塔,正在此时,三颗舍利子从天而降,落在孟景崇床边。一百年后,已是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建安塔中的三颗舍利大放光芒七天,周边民众来观看者无计其数。关于舍利的类似故事在会稽、浙江流传特别广,或许不一定个个真实,但反映了吴越之地丰富的舍利文化。佛教界有传会稽是阿育王造四万八千舍利塔的一个地方,说明吴越与佛舍利塔特别有缘。
  隋文帝杨坚,自小被一尼姑养大,结下佛缘。在仁寿元年(601年)六十大寿日,决定在全国三十个州建造舍利塔,他亲赠三十颗舍利子,派人送往各州。舍利入塔时,各州出现神秘瑞相。道世《法苑珠林》所记吴越之地多处,如:“扬州西寺立塔,久旱,舍利入境,夜雨普洽。”又“吴州大禹寺立塔,舍利泛度五江,风波皆不起;又放神光,获得紫芝。”又“苏州虎丘山寺立塔,掘基得一舍利,空中天乐,人皆闻之,并吼三日,舍利方至。”
  在中国的舍利塔中,有的供奉的是佛舍利,有的供奉的是高僧大德的舍利。吴越之地,死后遗留舍利子的僧人很多。据佛经记载,唐朝后期昭宗景福壬子(892年),浙江天台山来了一位老和尚道育,新罗国(古朝鲜国)的出家人。十多年诚心修行,从不间断,死后火葬于山上,骨灰中得舍利子无数。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端裕和尚任杭州灵隐寺主持,慈宁皇太后赐给他一件金镧袈裟,荣极一时。绍兴十八年(1148年),端裕前往宁波阿育王塔寺宣讲佛法。绍兴二十年(1150年)圆寂,身体火化时发异光整整一日,骨灰中得舍利无数,众徒在阿育王寺内为他立了一座舍利塔。
  元代末年报恩寺方丈楚石,浙江象山县人,16岁在杭州昭庆寺出家受戒,30岁主持永柞寺。楚石在杭州、嘉兴等地建筑了九楹万佛阁,名躁一时。元帝师赐他以“佛日普昭慧辩禅师”称号。明代元,开国皇帝朱元璋赐他白金以作供养。洪武三年(1370年),楚石圆寂,火化后得舍利无数,众徒为他在永柞寺内建舍利塔一座。
  信佛不分男女,比丘尼死后也有出舍利的。清代江都(今扬州)有一比丘尼信道(1835-1918年),年轻丧夫,不再出嫁,念佛一生。她以75岁高龄在扬州福兴寺出家,83岁时离世。火化后得舍利三枚。清末江苏南通大悲庵中有一比丘尼大悟(1854-1927年),终生修行,73岁时安然坐化,遗体火化后得舍利子五粒。
  吴越之地的类似记载还有很多,如《宋高僧传》记宋代杭州慈光院晤恩:“七十五岁坐化,之前得梦,梦觉,呼弟子至,犹闻异香。获舍利青白圆粒无算 。”又记后唐天台山福田寺从礼:“七十九岁逝,火葬,收舍利,立塔存焉。”《大明高僧传》记杭州上天竺寺真净:“书偈而逝,阅世七十有二,······舍利五色。”又记杭州演福寺必才:“合掌而逝,与龛荼毗,有五色光自自龛中发火,余不坏者二,舌根如莲花,齿牙若珂贝,舍利满地,众竟取之,一时俱尽。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许,求之亦有得者。”
  五、当代舍利吴越多
  佛教在近代以来的复兴,吴越之地的贡献很大,出现了一批名僧。他们终生礼佛修行,死后将舍利留给人间。近代著名佛教改革家、思想家太虚(1889-1947年),浙江海宁人,苏州一小庵出家。1912年在南京组织“佛教协进会”,1922年创办武昌佛学院,1947年逝世于上海玉佛寺。焚化后发现三百余颗舍利,紫色、白色、水晶色均有。又如印光大师(1861-1940年),陕西合阳人,从1893年开始在浙江普陀寺任常住首座。1914-1920在上海《佛学丛报》发表文稿。1923年在南京创办放生念佛道场,后在上海创办弘化社。1940年去世,寿80岁。火化后,32齿全存,得骨舍利、血舍利、牙舍利、大小舍利花等数千粒。其中舍利子五色鲜艳,精圆莹彻,闪闪有光。弘一大师,浙江平湖人。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开元寺。火化后得舍利1800余颗,红白璀璨、圆润夺目。
  当代吴越之地,供奉舍利的寺院之多,在全国罕见。除前面已介绍过的宁波阿育王寺之外,再介绍几例。今湖州城内东北隅有飞英塔,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年),因请得高僧所赠的佛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铜虎面像而建石塔藏之,取名舍利石塔。后取佛经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之意更名为飞英塔。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于石塔外增建木塔以护之,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塔中的一大奇观――塔里塔。今杭州灵隐寺内有辟支佛骨塔。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南朝陈天嘉元年,有天竺僧人持辟支佛舍利来到杭州孤山建塔,这就是西湖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塔——孤山永福寺,后来又叫孤山寺、广化寺。
  今浙江新昌大佛寺的开山祖昙光大师是东晋名振朝野的高僧,精于禅定,隐于寺中60载,享年110岁。圆寂后遗体三年不腐,火化后得舍利无数,现大佛寺放生池边建有昙光大师舍利塔。今江苏甘露寺坐落在镇江古城北固山的后峰,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27年)。创建者李德裕出任润州刺史期间,曾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将上元(今江苏南京)长干寺旧塔基中的舍利移至这里,建石塔瘗藏;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又移上元禅众寺的塔基下舍利于此。20世纪60年代,铁塔塔基出土了李德裕重瘗舍利的石刻题记,以及重新瘗埋舍利使用的金棺银椁。
  新世纪,吴越之地的舍利新发现引起全国的关注。2001年的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有一项是“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雷峰塔遗址位于杭州西湖南岸,是1924年雷峰塔倒塌后形成的废墟堆积。两次发掘基本搞清了雷峰塔初建时塔身的形制、结构、大小、层数等问题。出土的《华严经跋》残碑和盛放金棺的纯银阿育王塔,证明雷峰塔是一座供养舍利的佛塔,从而结束了700多年之久的塔名之争。据考古界权威人士介绍,当年由吴越王钱(叔)秘藏于雷峰塔地宫中的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与陕西法门寺发现的佛指舍利、北京灵光寺的佛牙舍利一样,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佛门圣物和稀世珍宝。
  2002年,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阿育王塔地宫在浙江临海真如寺旧址惊现于世。考古专家在地宫中挖掘出了8尊保存完好的佛像、水晶佛珠、铜钱等北宋时期文物。根据记载,公元1021年开始,寺内相继建成两座高2米左右的石塔,因塔身上刻有阿育王的图案被称为阿育王塔,专家们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初步判断,这是其中一座阿育王塔的地宫,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2003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海宁市智标塔的地宫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地宫中挖掘出玉砵、净瓶、饰件、鎏金塔、青铜像等数十件文物。特别珍贵的是一件鎏金阿育王塔,塔的底座呈正方形,边长约12厘米,塔身在柔光下闪着熠熠银光。据考古专家说,杭州雷峰塔地宫发掘时,已经出土了类似的彩塔,内装舍利子。但是,这座塔里面有没有舍利子,因为塔底座尚未打开,现在还不能肯定。智标塔始建于东晋时期,原名“八福塔”,因宋代僧人智标募捐重建而改名。
  2003年1月,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实施市区松台山净光塔重建工程,在清理该塔塔基时,挖掘出刻有铭文、花纹的塔砖、瓦当、须弥座的砖雕构件等文物,尤其难得的是在一装有骨灰的缸罐中发现了一颗舍利子。据80高龄的温州市妙果寺主持释达崇法师称,出土的骨灰和舍利子是唐代禅宗玄觉大师真身。该舍利子比米粒短而粗,呈乳白色,外表光滑。
  总之,舍利是指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结晶体,后世也指德行较高的僧人遗体火化后的珠状物。舍利有骨肉舍利、发舍利、牙舍利等。舍利是修行人的道力标志,可以证明修行人戒定慧的成就。早在三国两晋时代,吴越之地即有多处珍藏佛舍利的阿育王塔,如保存至今的浙江宁波西晋阿育王寺,现在仍供奉着一颗佛舍利。类似于三国吴王孙权获舍利的神奇故事,在吴越之地历朝历代有之,流传特别广,这些故事反映了吴越之地具有丰富灿烂的舍利文化。当代吴越之地的许多寺庙,都在舍利塔下埋藏着佛舍利,如杭州灵隐寺、湖州飞英寺、新昌大佛寺、镇江甘露寺等。新近在杭州西湖雷峰塔地宫中发现的佛螺髻发舍利,与陕西法门寺发现的佛指骨舍利、北京灵光寺的佛牙舍利一样,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佛门圣物和稀世珍宝。
  本文引用参考了陈晓东先生所著《神奇舍利子》一书中的多处资料,笔者特向陈先生致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