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妙云集导读(十七)宗教观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昭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妙云集导读(十七)

  单元二:宗教观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79年11月6日上午9:50~10:40

  主讲:昭慧法师 记录:宗道法师 整理:法印讲堂、妙心写作读书会

  阅读范围:

  〈切莫误解佛教〉
  (下十一28,页285-306)     
  〈谁是糊涂虫〉     
  (下十一29,页307-312)     
  〈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下十一30,页313-328)

  壹、前言  
  以下的三篇文章(下十一28、29、30),我将以〈美丽而险恶的歧途〉为讨论重点,其他二篇为辅,其中〈谁是糊涂虫〉的部分内容已于前节“导师对儒家的看法”谈述过了。 
  〈美丽而险恶的歧途〉一文中,谈到宗教经验的问题,不单是佛教的修定,也包括其他各宗教的神秘经验。本文从身体不由自主的运动谈起,进而谈到有关心灵不由自主出现幻影的问题。
  贰、身体不由自主的运动 
  一、身体不由自主运动的类别  
  身体不由自主的运动,分成虔信神力和心意宁静两种。本文提及它们的不同:(317/5)1“凡由虔信神力而引发的,大抵是热诚的,兴奋的。感觉到有一种力量,使他非如此不可。”这有什么弊病呢?(317/-5)“时间太久,就会感觉劳倦、困顿,于身体起著不良的影响。”因为这是亢奋情绪所引起的。至于从心意宁静而引起的,就没有前述的弊病(317/-4)“是宁静的、安祥的……轻松的、舒适的、安乐的”,所以导师说:(317/-2)“这样的自动,每天这么做一次二次,对身体大概是有益的,可说是自然的,良好的全身运动法。” 
  二、中国拳术产生的原因  
  导师特别分析到中国拳术的起源:(317/-1)“从心意宁静而来的自动……容易发展为拳术”。所以:(318/-4)“少林拳法的来源,可能为达磨门下,有人在静中引起身体的自动,发展为有次第有规律的拳法,由旁人依著来学习。自发自动的运动,这才变为模仿的学习,成为锻炼体魄的拳术。进一步,变为攻击他人的武术了”。  
  金镛在《倚天屠龙记》中提及,张三丰的一套拳术,是在他心意宁静到某种程度时,忽然不由自主心领神会地比划出来的。武术会和僧道结下不解之缘,想必是其来有自。 
  三、对身体不由自主运动应有的警策
  另一方面,导师认为,无论是心意宁静,还是心情亢奋,如果常常动手动足,摇头摆身,在禅堂里应该(319/2)“立刻加以警策纠正,勿使继续下去,免得失却参禅的第一义,流变为为了必朽的血肉之躯而卖尽气力”。  
  有些同学提到:“在静坐的时候会有身动的现象。”这原是自然的气脉流动现象,怕的是行者胶著在身体气动的觉受中,反而会影响禅修的进程。  
  有些瑜伽行者与气功师,善巧应用气动来疗病。他们以此打通气脉,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有时气脉一畅通,那原先可能因滞气瘀血而疼痛的部位,如腰、肩、背……,往往不药而愈。但若胶著于此一觉受,则无法进一步产生禅定,更遑论慧悟,所以并不理想。 
  四、小结  
  总之,心住于身而起用,身依于心而发动,身心是交感的,(319/-2)“身体自发的运动,一定由于精神的集中,引起昏昧的,微细的心境。”反之,心灵的宁静状态,也会影响到生理状况。
  参、身心活动的过程 
  一、心理方面  
  (320/-5)“我们的心理活动,生理活动,一向受著明了意识的节制与指导。”从心理方面而言,(320/-3)“一般是: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五心次第生起。”率尔心──突然的、不经过作意、思惟而起的心理活动。寻求心──已经有意识的抉择、分别,是想心所的活动。决定心──这是思心所的活动,是一种意志力,不但是抉择、分别,更进而产生行动。染净心──对于所缘境有所爱取,于是好或坏、善或恶的心所开始出现。最后是等流心──同样的心境一直延续下去,或是等流为身业或语业。 
  并非所有心理活动,都必须前述五心具备。一个人可以从率尔心直接到达染净心。例如:好美色的男子,一看到美女,立刻起了爱念,而不是先寻求此人“美”的因素、“美”的部位,决定了行动,才生起染念的。  
  为什么要讲述这些?原来,身心有著惯性的活动模式。这些惯性是如何形成的?从日常对事物或理论的思考与行动中逐渐养成。定型了以后,就很容易有先入为主的见地。所以遇到什么事情,就怎样反应,几乎变成了一定的模式。 
  二、行动方面  
  至于行动方面的三个过程:(321/5)“一般是:审虑思、决定思、发动(身)思──三思次第的生起。”所谓“思”,是引发行动的心理决定。第一步还在“审虑”,也就是想心所的阶段,但这是发为决定的前阶段,所以才用“思”字。第二步就是下定决心的时刻,故名“决定思”。到最后发为行动,故称为“发动(身)思”。(321/6)“如是惯习了的,就不必经审虑与决定的过程,直接发为身体的动作。”例如:一碰到火,还没想到火会烫伤人等等因素,手就会立刻反弹回来。一看到蛇,全身就毛骨悚然,也还没有想到蛇的可怕何在,这都属于惯性的反射。 
  三、身心所造成的惯习性  
  (一)生理方面的惯习性  
  生理、心理活动均易养成惯性。生理方面分为两类:  
  第一类:(321/-6)“见于外的,受身识(与意识同时的身识)的制导。”也就是对外境的适应。刚才提及的“碰到火就立刻反弹回来”就是一例。除了这种本能反应以外,其他诸如行住坐卧、说话的姿势、口头语等等,都会成为习惯。  
  第二类:(321/-3)“存于内的,如呼吸的出入,血液的流行,筋肉的活动等,这些身内的活动,受著阿陀那(执持)识的执取。”它受到了细意识的操作、摄受;这不是指明了意识,而是根本识执受根身,让它在死亡以前,维持一切的生理功能。如果是外在或内部的感染,它甚至会本能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免疫或防卫功能,这都在身内运作,(322/1)“与身体动作有关”。  
  身体激烈动作时,与休闲状态,当然有所不同:(322/1)“呼吸与血液的运行就不同”。另外,(322/2)“我们的明了意识也能影响他,如心情激动时”,或心情和缓时,(322/2)“呼吸、血液、甚至筋肉的活动,都会起著变化”。所以,导师的结论是:(322/3)“身体外表动作的习惯性,对于身内的动作,也有著相应的限制。”  
  (二)对身心所造成的惯习性应有的认识  
  对于身心所造成的惯习性,可以从两方面了解之:(322/4)“一、不良(有害于心身)的惯习性,当然不好;好的惯习性,由于世间法的不能有利无弊,常会引起副作用。”成为习性之后,总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相对性的限制。“二、有了惯习性,惯习的容易动作,被抑制而不容易发现的,也就不少了。当然,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动起来。”惯习性产生以后,遇境逢缘就容易发作,这就是所谓的“习气”。  
  为什么不能说有利无弊呢?原来,习气如:表情的严厉、威仪的不良,或是心理的焦虑与不耐烦,都会对己对人产生影响,久而成为一种性格倾向。如有些人性子急,碰到事情希望干净俐落处理,这当然没什么不好;可是也有缺陷,因为性子急,容易造成他与人之间处理事情时的紧张关系。一个人的习性如果是慢吞吞的,也没有什么不好,可以处变不惊;但是有时也会误事。习性如果是贪、嗔、痴烦恼的余势,那就更麻烦了。未来烦恼断了,习气犹存时,还是会带给自己一些威仪上的缺点,或带给别人心理上不愉快的感觉。肆、身心不由自主运动的背景分析 
  一、心理方面  
  为什么身心会有不由自主的活动发生?这与惯习性身心活动的过程有关系。  
  (一)内心不由自主活动的类别  
  内心不由自主的活动,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梦中的:(322/-6)“由醒而睡眠,在未到熟睡以前(真正的熟睡是无梦的)”。那并不是指睁著眼睛或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因为这两者还不是内心不由自主的活动。当然从更严格的意义而言:未受过训练的内心,随时都是不由自主的;可是此中的“不由自主”,是指严重到明了意识完全没有办法管辖的似睡未睡阶段。  
  第二类是:(322/-5)“由散乱而凝定,在未得真正禅定以前。”这已与散乱心不同,散乱心中,明了意识还在做主,宗教经验中的幻境出现,却是自己做不得主的。幻境与定境都会出现影象,其不同在于:幻境所现起的形象和音声,无论是出现的内容还是出现的时间、出现的久暂,都是不得自主的,而且也不如定境来得清晰。定境因为是定心逼现的,所以可以自主性地让它现起或消失;定心力强,所以影象非常清晰、光亮。  
  无论是梦境或是幻境,许多都源于“宿业熏发”,(323/6)“佛法称之为‘善恶熏发’”──过去或现生的善业与恶业、善念与恶念等,从潜伏的意识底层浮现出来。  
  (二)内心不由自主活动的影响  
  内心不由自主活动,会有什么影响呢?导师分析道:(323/-4)“有的从此变一新人,善良的德性,大大的发达,身体也有良好影响。”这是最好的现象。(323/-3)“有的变得忽喜忽怒,时歌时笑,僻执狂妄,睡眠饮食都不正常。”这是比较不理想的状态。(323/-2)“也有精神略带病态,而德性却很好。”这还算没有什么大问题。总之,如果没有戒学的基础,没有慧学的正见,一旦善恶熏发,对行者的影响力还是很强大的。  
  至于这些影响,到底是好是坏?(324/1)“可依身心所引起的影响,以判断他的是善是恶,是正常还是变态。”也就是说:良好的影响,当然是善的。如果产生病态,或狂妄僻执,那就是坏的。  
  善恶熏发怎么会产生那么强大的影响力呢?导师分析道:(324/3)“由凝定而起的,不由自主的内心动态,与梦境有一显著的不同”。梦中所看到的景象,无论是让人喜、怒、哀、惧的,(324/5)“一旦警觉,明了意识现起时,梦境就立刻消失,很少能在梦后的明了意识内占有势力”。纵使做了恶梦,觉得很恐怖,但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没事了。但是,(324/7)“从心意凝定而引发的心境,对于此后的身心,有著强大的影响力。”因为那时的心力比较强大。  
  强大的心力所面对的境象,留下来的痕迹比较显著,对于日后的心理当然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就像平时,些小人事方面的不愉快,过后就会淡忘。可是重大的挫折、创伤,还是会让人改变性情,或是改变处事原则等,因为心理上受到的打击、震撼太大了。宗教经验的原理大致一样,它带来的善恶熏发,确实是需要小心处理的。  
  以上从心理方面而作分析。 
  二、生理方面  
  生理与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因为身心是交感互动的。在这里另外提示一项原则:(325/2)“这种身体的自动,不但与心有关,也与‘风’有关。佛法说,身体的一切动作,都有关于风力,而呼吸是风力中最主要又最特殊的。”  
  为什么佛教会发展出“阿那般那”(念息法)?就是因为要学习摄心。假使心灌注在息上,慢慢心情宁静专注以后,自然就达到呼吸微细的效果;相对地,呼吸越来越微细,若存若亡,心也就更为宁静而专注。(325/7)“由於呼吸平静而能到处流通,由于气息集中而能强力推动。在这样的情形下,身体不由自主的震动,就开始了。如有意无意的,一次又一次的发动,就会造成新的惯习性。”  
  导师为什么要说这是“惯习性”?主要是:身体的气动,也可以制止不发,让自己的心更为专注;但是若觉好奇,或是耽于这种气动的舒服感觉,于是心念导引著,身体的气动就更加强烈了,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只要一打坐,身体就会不自觉晃动起来。这种惯习性也许会(325/-5)“流变为拳术”,也许会(325/-4)“对身体引起良好的影响”。不过,也许会产生(325/-3)“身心病态的发展”,那就要看我们自己的处理是否得当。曾有一例:有人习惯在打坐时导气,后来气动竟然无法自由扼阻,手臂连平时都抖动个不停,苦恼无比。这就是“身心病态发展”的一例。  
  以上是对“身心不由自主运动”的背景分析。
  伍、佛法的观点  
  佛法承认这些是宗教经验,但是不认为这样就足以达成解脱的效果:(326/-6)“佛法的修学宗要,不外三学。戒学是德行的;慧学是智证的;定学是安定身心,强化身心,而为到达自在解脱,利济众生的依据。”定学,有稳固戒学,开发慧学的功能。  
  但是另一方面,并非有了禅定就一定会有等量的神通或智慧。如果有定就一定有通,佛弟子中有那么多人得到了四禅八定,为什么只有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禅定可说只是一个助心专注、宁静以开发智慧的工具。入初禅后,能够引发(327/-5)“‘身轻安’,‘心轻安’”。等到身心轻安以后,自然(327/-3)“涌出的身心的力量,也勇锐莫当,能‘堪任’一切”。这时所发挥的精进力很强大,沛然莫之能御。以此为基,若修“八解脱”或“十遍处”,是可依定发通的。但是在修学阶段,(327/5)“对于染恶心境,除遣他;良善的心境,也不要执他。这样的进修,心境转而更为空灵明净,由此发生正定”,这才是对戒学与慧学有所帮助的正定。别忘了,戒、定、慧三学,为什么慧学放在后面,八正道为什么把正见放在前面?因为,戒、定二学还都是共世间法,只有慧学(正见)才是不共世间的;它既是开始奠基的工程,也是转迷启悟的关键。  
  一般散心的闻、思慧,是修道的眼目,一开始就要修学。可是,真正要达到慧学高程度的成就,还是要止观成就。为什么先修止而后修观?原来在身心轻安而专注的情况下,发生精勤的力量,方能改变向来顽强的思考与情意惯性。一般人纵使知道无常、无我的道理,正见、正思还勉强做得到,但还是不能形成深刻体验的智慧,这与久远劫来“无常计常”、“无我计我”业已根深柢固的惯习性,是有密切关系的;这种惯习性,只有透过止观成就的力量,才能断然扭转过来。反言之,如果没有戒学与闻思慧的基础,只是一味修定,行者可能会因耽著于身心的觉受,而陷入“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导师的结论是:一定(328/1)“要超过这些身心的幻境”,而(328/-4)“不要著相”。这是导师对于宗教经验的分析,以及对一般热衷宗教经验者的忠告。
  陆、问答 
  一、〈切莫误解佛教〉问题整理  
  (一)285/4“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又“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这是什么意思?  
  答:中国文化、习俗影响佛教的很多,例如,中国有“人死为鬼”的观念,佛教末流的经忏竟也趋合于此,而把死者当做鬼魂来处理。又如,中国儒家厚葬、久丧的习俗,影响到了佛教,使得中国佛教特别注重没完没了的经忏。再如,中国文化里有很强烈的家庭本位、重视伦常的观念,所以往往贬抑出家。  
  再者,佛教影响中国文化的,当然也很多。生死轮回、善恶业报的观念已深植人心。文学方面,受到佛经偈颂、长行体裁的影响,出现了“变文”。变文又影响到地方戏曲乃至章回小说的风格。章回小说常常以一首诗作为每一回的起始与结束,中间才是正文,而且内文往往也适度加入咏诗兴叹的片段;中国的戏曲,既有唱诗,又有白文──那都是受到佛教经典文学的影响。汉文的许多词汇,如:平常心、天花乱坠、醍醐灌顶等等,都出自佛教的典故。  
  所谓“我们自己的佛教”,意指:佛教在中国,已经本土化了,揉合中国的文化、民情、俗,而成为中国的佛教,与印度佛教是有所不同的。  
  (二)294/6为何有所谓“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  
  答:后句语出顺治皇帝〈赞僧诗〉。所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那是指帝王受种种国家事、宫廷事的困扰,很羡慕僧人的闲适;其实,僧侣若真承挑起“如来家业”,又何尝可能“闲”得起来?半夜三、四点就起身课诵,又哪可能“日高三丈犹未起”呢?  
  (三)301/6唐、宋时代,佛教的课诵是什么?  
  答:唐宋时代不像现在,没有全堂课诵的规定。唐、宋时代的佛教寺院,是依寺院所属宗派修行的法门而定功课的。导师特别举日本为例:(301/5)“日本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
  (四)301/-4“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的课诵,有什么好处?  
  答:次数多,就能养成心常系念在道业上的好习惯;时间短,就不会因为过于冗长而失去了兴趣。这是配合心理情况的良好设计,不过中国的课诵虽然只有两次,也并不是全无道理的,因为丛林中要聚集一次来共修也不容易,如果一天分作好几段课诵,时间被割散了,反而不容易安排其他事务或法务,所以只集中成两堂课诵,也是有其好处的。  
  (五)302/-5什么叫“打笤”?  
  答:“笤”是扫地的用具。“打笤”,类似民俗信仰的“帚姑”。在元宵节时,把破扫把绑上裙子请神,神到了,破扫把就能够起来,倒下去,起来,倒下去。有点像“碟仙”的游戏,所请来的都是一些低级的鬼神或游魂之类,真正高尚的神祇,不会加入这种游戏。  

  大陆乡间有请“菜篮神”的,把菜篮盖上衣服,两个人拿著竹竿,一人拿一头。请神来到时,菜篮就会摇起来,“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还是不玩为妙! 
  二、〈谁是糊涂虫〉问题整理  
  (一)308/2“直线的观念,平面的观念,固定的观念,绝对时空的观念,作者依据相对论,──的称之为错误糊涂。”这是什么意思?  
  答:人类往往主观意识很强。所以,有一些观念,被认定是“先验”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其实并不尽然。例如:从这个方向看是直线,但是从那个角度看,却可能只是一点;从这个方向看是一个平面,但是从那个角度看,却可能只是一条直线;把线放在水杯里,呈现的竟是曲线。  
  所谓“固定的观念”,例如:我们认为房子是固定的,可是整个宇宙都在运转之中,没有一点不在移动,房子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说太阳是恒星,完全不动,那是从太阳系的角度来看太阳,认为太阳不移动。可是太阳系跟其他的星系之间,还是有移动的关系。所以,这种固定的观念,其实也是相对的。  
  (二)308/-1“今日世界的错误……,是一种一元的邪见”?  
  答:以为只有唯一真理可以贯彻一切,称为“一元的邪见”,以缘起的道理来看,多元思想兼容并蓄是比较合乎佛法的。因为每人六识依六根缘六境的因缘有限,因此塑造出的个别差异性也很大,大可不必自认系唯一真理,而将其他异见当做寇仇,必欲除之而后快!  
  (三)309/7“主张‘有治人,无治法’”是否为中国历来一贯的情形?利弊如何?  
  答:这是中国主人治的一贯情形,这当然是弊大于利。在中国,法家比较重视法制的建立,文化主流的儒家却重视人治,他们期望能有圣王明君出世,而不是建立严密的法规制度。  
  由于王位继承是世袭制的,难免会有庸君或暴君出世之时。所以中国王朝始终难免治乱循替的现象,法治精神始终难以成立。而专制政体将行政、立法、司法一手包操,也无法建立权力制衡的体系。权力极度集中,易于造成权力的极度腐化。更何况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异很大,用一个模式来统治所有地区,当然行不通。这种情形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四)309/-2为什么说:“相对,相对,只在他的口里,并不在他的心里。”  
  答:这篇文章的作者,虽然口里讲“相对”,但心里却没有所谓的“相对”。他责备佛教或其他的宗教,统统都没有想到它们的相对价值,而一味就著自己的观点,拿来“自以为是”一番,甚至说什么“有治人,无治法”,他不能相对比较“有治法”有什么利益?光“有治人”又有什么弊害?这种人自以为自己很客观,有相对的原理,事实上,他完全被主观的偏见操纵了。  
  (五)311/-5何谓“五行、谶纬、休咎、吉凶”之意?  
  答:五行──金、木、水、火、土,阴阳家有一套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在汉朝时代,有儒者伪造孔子所说的经典,称为“纬书”。经和纬一个是横的,一个是直的。此指经、纬皆是最重要而无可取代的。但纬书讲的是谶言,亦即预卜吉凶等事,与儒家的非宗教精神相去甚远。“休”是美好,“咎”是不好,与“吉凶”的意思一样。 
  三、〈美丽而险恶的歧途〉问题整理  
  (一)314/2“上海有个灵子学会,传授灵子术。”  
  答:有关“灵子术”的解说:(319/7)“宇宙的本元,就是灵子,为一微妙而活动的元素。”他们认为:身心就是灵子的组合,所以一经引发,便会震动飞跃起来,这是所谓的灵子术,从宗教经验中发现到身体的震动,而把它诠释为身心的元素“灵子”在动。  
  (二)314/-2“藤田静坐法……作逆呼吸,尽力的使脐下(焦点在丹田)紧张而突出。”什么叫做“逆呼吸”?  
  答:正常的腹式呼吸是:吸气进去时,气落到丹田,腹部扩大;气呼出来时,腹部就缩小。逆呼吸则相反,呼气时让腹部胀起来,吸气时腹部再收缩。  
  (三)习定而来的动,会不会受伤?  
  答:在习定中的气动倒是不会。本文(316/-1)中也讲到:过于兴奋的宗教行为才容易受伤,如果是属于平静型的,不容易受伤,反而对身体有好处。但还是以不耽于气动为宜,因为这还不是真正的禅定。  
  (四)319/5“照神教的看法,这是神灵附体……,这种迷信神权的解说,当然是愚昧而不可信的。”既然是不由自主的震动,这种震动真的是愚昧而不可信吗?  
  答:身体震动不见得就表示有神灵附体。有些人可以透过自己的宗教虔诚、精神恍惚、念力专注,而有类似的身体震动;有些心力较弱的人,可能容易感应到一些外来的讯息干扰;有些人先天的状况就有通灵的能力,有些人(如乩童)却是后天无意中获有意训练下获此能力。因此也不要完全排除外来力量的成份。有句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假使有人心神较弱,却玩招惹游魂的把戏,之后要送走游魂,对方又不愿意走,这时他受到的干扰可就大了。
  (五)气动与长生不老有什么关系?  
  答:气动主要是因为身心息相应交感。心静下来,气息就顺畅有力,这时往往会把一些堵塞的经脉打通,有助于气血通畅,可达到自体治疗的效果。所以,气动或可延年益寿。但是佛家的禅修则不愿在这“无明窟”里做活计,以免反而耽著肉身,无法启发慧悟。  
  (六)322/5“好的惯习性,由于世间法的不能有利无弊,常会引起副作用”。  
  答:习惯可以成“癖”;例如:爱清洁应是好习惯,可是,爱清洁到了成癖时,那就是“洁癖”,往往令人无法忍受,在生活上也为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执著于任何习惯到达某种程度,如果还不能超越,总是或多或少会成为自己或他人的负担,所以说:“好的惯习性,也会引起副作用”。  
  (七)326/5何谓“修性不修命,修心不修身,修静不修动”?  
  答:他们是指佛教如此。他们自认为是性命双修,佛教却是重心性而不重命(命运、身体)的改造。“修静不修动”,佛教重视的是止息心灵,却不重视有关导气的功用。这些确实都是有益于身心的,有一些丹道或气功,就会要人学习导气──气息一开始可能是在身内乱窜的,慢慢地可以把气息集中,导向某处。例如:向来背痛的人,可把气导向背部;如果经脉打通了,背痛也就会好起来。  
  可是佛教的打坐,往往不在这方面措心,如果在禅修中发现到身体有震动情形,禅师通常都会告诉你:“不要理它。”甚至会说:“要克制,不要让自己漫无止境的动下去。”认为这样做,不脱无明的心态。但反之,若强调这是业障现前,又是矫枉过正了,有时会引起禅修者相当大的身心焦虑。  
  (八)328/-2最后说这是一种“定时的瘴气要来,左右的毒虫要来”,为什么要这样形容?
  答:对于身体不由自主的震动,或是心理不由自主的幻影,因为排拒而说成是“定时的瘴气”。至于“左右的毒虫”,那是指:假使太执著这样的震动或幻象,那就像导师说的:(328/-5)“如走向两旁去观赏,毒蛇猛兽正在等著你呢!”。换句话说,可以导致更深重的毛病,故形容为“毒虫”。本文题目以此名为“美丽而险恶的歧途”。  
  (九)禅宗的修定与天台宗的止观修定法,有何不同?  
  答:两者都重视慧观,但天台比禅宗较为重视基础的禅定功夫,所以下手还是自数息观教起,而不是直下教人看住话头、参破疑团的。而在慧观方面,天台圆顿止观理论来自“一心十法界”、“一念三千”,依介尔阴妄刹那之心修观,与禅宗的“明心见性”依真常心起修,还是有根本上的不同。但两者都“依心作观”,与根本佛教四念处的“依身作观”,还是有重大的不同。    
  注释:
  1.为方便读者检阅《佛法是救世之光》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皆以“(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