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祖革命”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建立(三)
由于太虚大师对佛教诸神没有做过深入分析,难免使人将他的“人生佛教”仍理解为出世入神的宗教。为了消除太虚“人生佛教”中的出世色彩和神道内容, 印顺法师提出“人间佛教”以代替之,以更加彻底的理性精神对传统佛教进行改造,使佛教彻底回归到现实的人间社会。
印顺说:“虚大师说‘人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我以为印度佛教的天(神) 化,情势异常严重,也严重影响到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希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 (《妙云集·佛在人间》) 在太虚大师反对重“鬼”重“死”的佛教,提倡重“人”、重“生”的佛教的基础上,进一步反对重“天”、重“神”的佛教,提倡重现实人间的佛教,这是“人间佛教”对“人生佛教”的发展之处。由于重在反对天神观念,所以印顺法师对佛教作了较彻底的理性主义的改造。他认为佛教所崇拜的偶像“佛”既不是天神,也不是鬼怪,而是人。佛是由人修成的,菩萨更是如此,一切神灵均不存在。与反对一切神灵之说相联系,印顺对念佛、念咒等传统佛教修行方法也持否定态度,从而大大淡化了佛教的宗教色彩。
当代佛学大师吕徵先生在现代“人间佛教”建设方面也作过积极努力,他通过对佛教基本原理进行创造性的诠释而将其引导到“人间佛教”的轨道上来。他说:“入世出世的问题,依着菩萨乘的践行,是要投身于世间,渗透于世间,而求世间本质上的变革,并无脱离世间生活的说法。” (同上)佛教虽然主张出离世间,但佛家“所出离的并不是整个的现实世界,而只是属于世间即所应破坏、变革的一切染污、不善成分。” (同上) 佛教的“出世”并不是与现实人生无关,而只是力图超越现实生活中不尽合理的人生。并且,佛教既有“出世”的一面, 也有“即世”的一面,佛教所追求的正是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莲花只有植根于污泥之中,方能显出其高洁的品格;佛法只有立足于世间,才能普度众生,发扬其慈悲济世的精神。显然,吕徵先生是通过对传统佛教进行现代诠释,来确立“人间佛教”的价值取向的。
新中国成立后,以赵朴初为代表的我国佛教界进步人士对传统佛教继续进行改造,力图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间佛教”遂获得了崭新的内容。1983年12月,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赵朴初明确提出了建立“人间佛教”的主张。他说,所谓“人间佛教”, 就是要发扬利乐有情、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的救世济世精神,实现人间净土;就是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现实事业;就是要实行禅农并重,在参禅悟道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认为,这样的“人间佛教”建设是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当代佛教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为此,佛教界要研究哲学、科学、医学、音乐、书法和文学等,要注重开展国际交往,以民间外交的形式推动国际和平交往。
作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以“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为宗旨,将爱教与爱国高度统一起来,反复向佛教徒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告诫佛教徒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用弘法利生、爱国爱教等实际行动报国家恩,报众生恩,积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做贡献。他教育佛教弟子以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慈悲精神去热爱人民,指出佛教的利益必须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是赵朴初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第一次阐述。
赵朴初提倡的“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倡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991年,中共中央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后,赵朴初以其特有的敏锐性,予以高度重视,主张将佛教的教义圆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尊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之中。赵朴初强调,“人间佛教”要发挥其救世功能,以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与世界和平。1995 年5 月18 日,在驳斥达赖喇嘛擅自非法认定“班禅转世灵童”时,赵朴初对“人间佛教”的救世功能进行了阐述。他说:“佛教界人士都知道,佛菩萨转世,包括西藏活佛转世,目的都是行菩萨愿,救人救世的。活佛和菩萨都是发愿为本,行愿为宗,一世不成,转世再来,所以叫作乘愿再来,即再来继续行愿也!……希望看到佛陀智慧吉祥之光照遍世界各地,希望东方文明兴旺发达,逐步解决人类的自身建设和生死问题。”
1995年,日本庭野和平财团鉴于赵朴初为中日友好与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而授予他“庭野和平奖”。在和平奖受奖仪式上,赵朴老发表了关于佛教与和平的演讲,通过对佛教基本原理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将“人间佛教”的基本主张与人类和平理想融为一体。他说,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三学。“三学”中的“戒学”是有关伦理道德的规范,“定学”是有关调剂身心关系、促进身心健康与净化的方法,“慧学”是能够正确地区别善恶、明辨是非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佛教这种提倡道德、发扬智慧的积极精神, 对于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无疑是有裨益的。佛教的四谛教义实施于社会的原则是以慈悲、平等、智慧为主的利他精神。人类如果用慈悲为怀的同情心, 众生一体的平等观, 明辨善恶的如实观作为指导生活的原则, 就能改善人际关系, 实现和平共处。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论, 如果用佛教的缘起观点来理解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 就不难看出, 我们人类原来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 正因为如此, 国家与国家之间, 种族与种族之间, 都应一律平等, 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 和睦共处, 共同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纵观从太虚、印顺、吕徵到赵朴初的“人间佛教”, 其基本思想深具人文关怀, 在佛教领域弘扬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与需要、关爱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 是求善、求美、求自由、求和平、求平等的精神。人文精神是在追问人的存在的合理性或对人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询中产生的, 它以人自身作为指向和尺度, 把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原则与目的,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既关注个体的价值、个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 也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 是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
赵朴初等一代佛学大师建立的人间佛教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一是“去恶行善”的道德精神。“去恶行善”是传统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人间佛教”发扬了传统佛教这一优良传统, 致力于改良社会、净化人间的道德教化工作, 这种去恶行善的精神正是人文精神在道德层面的体现。二是“平等慈悲”的平等精神。“平等慈悲”是佛教关于人与人和平相处的基本准则, 是对他人的深切关怀, 是一种超越个体小我的博大之爱。三是“利乐有情”的利他精神。“利乐有情”是人与其他生物相处的原则, 是将人类特有的怜悯、同情之心投射到其他生物之中, 体现了人类关爱万物、善待自然的博大情怀。四是“人间净土”的现实精神。“人间净土”的提出是中国佛教对印度佛教的重大改造, 而赵朴初的人间净土思想又包含着鼓励佛教徒积极参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崭新内容, 具有强烈的现实品格和人间关怀, 是佛教人文精神的特有表现。
总之, 从“六祖革命”到“人生佛教”再到“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完成了从印度化到中国化、从传统的中国佛教到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近代佛教、再到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现代佛教的转变。这种转变在理论核心上表现为从“佛本”到“人本”、从“人本”到人生、再从“人生”到“人文”的转变, 这种转变对于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是佛教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建设目标的重要体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