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世间法:慈悲喜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悲喜舍是世间法通向出世间法的桥梁

  传统佛教有一句话叫四无量心﹙四梵住﹚,是修止观的基础,修出入息念的基础。六根触境,若没有慈悲喜舍的作意,就一定是贪、嗔、痴、慢、疑,你一天到晚跟人家对立,你会起烦恼的,你的睡眠品质要改善,打坐要进入状况很困难的,你说你只有修止观,而不修慈悲喜舍,是不得要领的。

  慈悲喜舍是修止观的基础,不但是基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没有修慈悲喜舍,你要破我见﹙断身见﹚是极度困难的。因为身见最大的特征,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经常在是我,不是我的见解、思考上作反应,有这样的反应,就是没有慈悲喜舍,就不可能断身见﹙我见﹚。

  为什么要说慈悲喜舍,而不说直接去看无常、苦、无我,看法印作意﹙如理作意﹚,因为这较不容易看到,但慈悲喜舍是符合人类的特性。

  我们常说人之所以像人,是因为他有慈悲心、有惭愧心、有想要修行的心。惭:就是觉得自己不够慈悲。愧:是从别人眼中感觉自己不够慈悲、所以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感觉自己对人不够慈悲、善良、对苦不够承担,这样叫惭愧,有惭愧才会想要修行。所以;慈悲心是一种动力,因为慈悲心会让我们生起惭愧心,而惭愧心会让我们生起想要修行的心。

  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慈悲,为什么要修行,都与惭愧心有关。惭愧心,要由慈悲心来,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惭愧心。惭愧自己不能够对人家好,对别人不够柔软,这样才叫惭愧。有这个慈悲喜舍的修行,识才能过滤。

  慈悲喜舍,是针对我们的粗烦恼,克服我们的悭吝与嫉妒,粗烦恼若不能降伏,大我慢就没有办法消除。

  慈:就是说:我们很自然会想要对别人好,帮助别人减少他的粗烦恼,帮助人家修行﹙法施、财施、无畏施﹚,这就是慈心作意。不但能慈心作意,又能培养十波罗蜜的美德,清静的性地﹙个性﹚。

  修行不只是要改变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个性与心行﹙习气﹚,修行以后,个性都没有改变,只是观念改而已,那不是在修行。讲话的态度都没有变,不够柔软,对人不能微笑,那不是修行,你脑海中记很多经典,甚至开口闭口都是经典,好像很有知识,那不是修行。

  修行是在讲话中,眼睛是如何看待人,眼睛有瞪人否?有攻击性否?有杀意?听话的时候,有用慈悲喜舍的眼神去看对方否?我们是用这样来说,你有没有修行。若不能把这个基本的做好,通通是假的。

  悲心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众生在受苦,而我们不觉得苦,这就是人性。人性就是没有办法,看到众生的苦,而自己不苦。

  喜:无条件的正面对待,无论对方对我们有多不好,我们都要感谢,感谢对方有节制,没有对我们更不好;人家对我们好,我们也要感谢,因为他可以不用对我们这么好。所以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要感谢,人家对我们好,我们更要感谢。

  喜:就是你要很坚定的做下去,同款的月亮、星星、云彩,每个人所欣赏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同样的境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情展现,看彩虹,要站在42度角,才能看得到它,你若不站在42度角,你就看不到彩虹。每一个境界里面,都有一道彩虹在里面,那叫喜心作意。灵活取角:你没有办法更好,现在就是最好。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这样坚定做下去就是喜心作意。

  一个人之所以不会微笑,是因为他觉得世间欠他。一个人能不能微笑很重要。远山含笑,我们笑,境界跟著我们笑,我们不笑,境界也跟著我们不笑,我们笑,世间跟著我们笑。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谅青山见我亦如是。

  目键连尊者,看到地狱道的众生肚破肠流,仍然能微笑,这是一种最寂静、最轻松的心情迥向。境界已经够糟糕了,我们要以最寂静、最自然的心来迥向。如同慈悲也是一种最自然的流露,因为你没有办法看到别人在受苦时,你没有感觉。

  有一天你若涅槃、寂静、就像是太阳光那样,自然的照射,不是为谁在照射,慈悲本身是无所求,自然流露却不为谁。

  舍:对境如镜,对待每一个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镜子,要有这种联想的能力。从这个镜子看到我们内心的不平衡,从境界里面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无常、苦、无我﹚,看到境界的当下就看到五蕴皆空,因为你是一面镜子。

  无法见到五蕴皆空,识就过滤不清净,识不清净,就会造成名色﹙身心﹚的余毒:贪、嗔、痴、慢、疑,对人、对自己、对真理不信任。为什么不相信呢?因为他不曾真正对人慈悲过,不曾真正有过慈悲喜舍的体验,所以他不相信。

  舍心作意很重要是要在异中求同。世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间是种种三角关系,你若看不清楚世间,你就会因此计较。佛教不说谁是谁非,而是要计较自己有没有贪、嗔、痴,若不肯断世间思惟,就永远走不出三角关系。

  慈悲是一种永远都觉得自己的柔软不够,永远都有一种惭愧心,但是惭愧又要来自于面对,又要能接受自己。世间本来就很有限,最起码要做到不害,柔软对待,能承担就帮忙承担,每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对别人不好,对别人粗涩。

  放下世间人相、我相的标准,一切为了离苦。安住当下,无所求,一切归零,重新来过。过去已经过去,从当下起,如何对待?不能慈悲时,要懂得离境,离境是为了给彼此空间,有空间才有回旋的余地,才能重新来过。

  慈悲喜舍与戒定慧

  慈悲喜舍包含了戒、定、慧。

  戒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明知道这件事情,做下去对互相都有帮助而没有坏处,我们才去做。我们不要去做一些令我们产生烦恼,造成我们痛苦、不快乐的事。除非你是要做地藏王菩萨,明知是火坑,明知痛苦,仍然要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还情有可原,若真的是这样,你真的走下去,你也会较甘愿,对苦也较愿意承担。

  戒不只是说,避免做一些让我们不能欢喜、快乐的事,还要积极的去做一些让彼此快乐的事,这种快乐不是一般人所说的那种短暂的快乐,而是会让我们很欢喜,持久又安稳的快乐、行善、做好事,会让我们快乐,会让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做坏事我们会没有欢喜心,顶多是窃喜说:对方被我害到了,这不义之财被我赚到了,但不能持久。因为你赚到了,还想再赚;你害了人家,你也会不安,因为别人也能害你,这个世间害人的心是很恐怖的。你有害人之心,就会与有害人之心的人在一起。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自然会与有慈悲心的人相吸。俗语说:物以类聚,这就是慈悲喜舍戒的意义。它很微妙的创造另一种清净的世界。

  为什么慈悲喜舍能得定呢?

  慈啊!就像大地,它有一种承担,愿意去承担彼此的苦,众生的苦。比如说:我们遇到苦,就深深的吸一口气,把苦吸进去,配合呼吸把苦吸进去,去感觉那个苦是什么,已经是苦了,就不要再增加那个苦,而帮忙承担,这就是慈,肯去承担,所以我们的心会清静,心很清静就会和禅定的三禅相应。

  注意力都放在慈,说:苦总要有人承担,你会转念,他今日之所以对我不好,是因为他感觉世间对他不好。今天刚好让我们遇到,我们要去承担世间对他不好的苦。当这个承担的注意力跑出来的时候,心就这样静下来、收摄于清静,我们的心会很清静无染。

  无论众生有什么苦,我们都会愿意帮忙承担,无论别人对我多不好,我们都能够承担,都能够去看到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很苦,他不快乐,他感觉世间对他不够好。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帮忙承担,让他觉得这个世间,还有人愿意帮忙承担他的苦。还有人不因为这样,而对他不好,这是慈作意。这个慈作意能引发心地的清静、收摄,类似三禅的定力。

  悲心像水,能让我们心地广大,无碍无分,无碍无分的意思是,看到众生的苦,就像是自己在受苦一样,看到自己的苦,也等于看到众生的苦一样,当我们在受苦时,我们很难让别人快乐,我们看到别人受苦时,我们也很难欢喜,所以我们很难分别说,这是你的苦,我的苦。我的苦就是众生的苦,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世间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是世间的痛苦、不分啊!

  看到世间的苦时,就感觉苦不分彼此,心就会开起来,心地就会变大,就会有一种什么都无碍的感觉。一直去注意苦不分彼此。你的苦我见到了,我不能没有感觉;我的苦别人见到了也很难没有感觉。我们若不能笑,别人见了也很难微笑,别人若不能微笑,我们见到了也很难微笑,这世间的苦都在互相迥向。面对苦,我们会有一种悲心升上来,不会想要再去增加彼此的苦。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不会产生冲突,心就会开,这就是无色界的一种空无边处作意,空无边处的无色界定。

  喜心作意:注意力若放在喜作意,就没有怨、嫌弃,对事情能够灵活取角。看事情的角度,会想说,遇到好的事情不敢得意忘形,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一种无常。遇到不好的事情,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而且觉得这个不好也是世间整个的现象。我们住在这世间,就要去承担接受,从不好的境界当中,我们也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这就是喜心作意,喜心作意就能触到无色界的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就是,真的感觉心不分你我,那个时候就能进入,无色界的识无边处,心开了,识就无边。

  舍心作意:比前面的慈悲喜更强,更不分你我,不分内外。看到世间,我们真正能让自己快乐,我们就能给别人快乐,自己能微笑,世间就跟著自己微笑,我们的心能静,世间就跟著寂静。看到世间没有什么好争的,就会无怼、无诤。无怼无诤就是说,我争到,你损失,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你争到、我损失,对你也没什么好处,慢慢的去看到,真正对我好的事情,就是对你好,真正对你好的事情,也能够对我好,那才是真正的好,要不然那个好都是假的,那种好都会有一种对立,有相对性、有争,有争就不会快乐,所以舍心作意,就会进入无所有处定。

  我们若不能慈悲喜舍,就不得不选择贪、嗔、痴、慢、疑,心若放在慈悲喜舍,就不会有不安,﹙要有定力,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有不安﹚,心有不安就很难打坐。你白天没有慈悲喜舍的心,晚上要打坐就很困难。我们会想到我们怨恨别人,别人也在怨恨我们,一想到别人也在怨恨我们,你说你的心要静下来很困难的。

  我们若住在充满慈悲喜舍里面,打坐时,都会感觉有护法神的保护,要不然越静越危险,你很自然就会胡思乱想。慈悲喜舍是一种保护自己,若没有慈悲喜舍要勉强静下来打坐,那不太容易。有戒、有定,我们的智慧就容易开展﹙因此慈悲喜舍能帮助我们开展智慧﹚。

  什么叫智慧?佛教所讲的智慧是有看破、看透,把世间的苦看得透透彻彻,看到世间为什么没有快乐,而有苦,能让世间少苦,就是智慧。

  世间有什么苦,苦包括生老病死苦,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不喜欢的人却偏偏碰在一起,这是苦。所求的东西得不到也是苦,认为色身是我、我的,用我、我所与人对立,这也是苦。无常变异也是苦。若再讲深一点的,就是所有的欲望都是苦。我们没有办法在当下得到快乐,就是苦。当下不能坐著不动,心不能集中就是苦,身心不能不动就是苦。

  佛教所说的身心不能不动,讲话讲到一半被切断,刚要说话时,对方却说他要走了,这也是苦。每一个动作的变化都是苦。你若觉得当下很好,你又为什么要动,你要动是因为你觉得苦,觉得不舒服,睡觉睡到一半起来上厕所也是苦,早上被闹钟吵醒也是苦,起床很赶时间,上班遇到塞车也是苦,你不觉得苦,那是因为你身心粗重,所以你不觉得苦。

  那已经这么苦了要怎么办,你说,那么苦那我用怨恨心来对待。那样会更苦,我们若能说这些苦就是我想要的,意思是说,你已经遇上了,你离不开这些境界,所以这些苦就是我们要的,你非要不可。你若不想要,要有能力离境,而且是心甘情愿的离,没有能力离境,就要欢喜接受。不能更好,现在就是最好,境界已经够糟糕了,不能再苦上加苦,这就是智慧。

  慈悲喜舍的另一个涵意,感情若不能无条件就会苦,想爱又爱不著,爱到了却又黏著都是苦。如何处理感情问题,除非把感情转为慈悲喜舍。感情若不能转为慈悲喜舍,就表示它是有条件的,只要是有条件的,它就很容易变化。当条件变化时,我们会有恐惧不安、痛苦,我们把它转为慈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对方如何对待是对方的事,他不能慈悲他也苦,我们不能慈悲,我们也苦。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慈悲喜舍,若不能慈悲就要离开境界,若不能离开就要选择慈悲喜舍、欢喜接受。

  十波罗蜜与十一种功德

  修十波罗蜜─由世间度彼岸的桥梁。

  十波罗蜜是早期佛教修行时所要具备的基本美德,这十种美德,对修行会事半功倍,十波罗蜜会让我们的心更宽广。

  (一)施─财、法、无畏﹙证量﹚。

  在经济上、佛法上、修证上、给予人家帮忙。选择无条件的善待对方,我们没有权力对别人不好。那他怎么有权利对我们不好,他不是有权利,而是无法选择,他若能有选择就不会对我们不好,他之所以对我们不好,是代表什么?代表他当下不快乐,他没有剩余﹙容量﹚。

  比如有人摘了一些蔬菜,自己吃不完,一定会分给左邻右舍,不然吃不完放著也是坏掉,又不能广结善缘。你说你是亿万富翁,别人有困难你却帮不上忙,那叫没有剩余,你仍然是贫穷。施的意思是你有剩余,你很有量,所以你能够给人家,就像微笑、快乐,你能微笑、快乐,你会愿意分享。

  法施:佛法的布施,我们若知道佛法是什么,可以告诉人家佛陀修证的法是什么,在佛法上互相鼓励、互相帮忙。

  无畏施:我们用自己修行的心得与证量、帮忙人家,因为这样的心得、见证,会让人家得到信心而内心没有恐惧、不安。

  (二)戒─少杀少厌烦,不取不与取少贪,柔软语﹙非粗涩﹚少嗔慢,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

  戒不是要创造对立,不是说你有持戒,你没有持戒、戒里面有很大的包容,不要常常去看人家的短处,在语言上、在心态上,讲话要柔软、不粗涩,尤其是对自己的人,你讲话粗涩,会容易生起骄慢心与嗔恨心,首先受到伤害的是你自己,也伤害别人,所以讲话柔软会减少自己的嗔慢。在行为上,我们尽量不杀,这个世间无法不杀生,无法避免有吃就有杀的矛盾,尽量不以冷漠心、厌烦心、害意的心杀,因为嗔心会让我们不快乐的,所以要尽可能的创造干净的环境。尽量不拿别人没有给我们的东西,尽量不做会让我们不快乐的事。所以戒不只是自己不做坏事、看到别人做时,我们会有一种包容,戒不是拿著戒尺到处去量别人,戒是要反观回来量自己。

  (三)离─离欲、离见、离求变﹙期待心﹚、离五盖,离依赖才能真自由。

  我们的欲望如果不多,就可以减少那种求不得的苦,因为欲望与真正的快乐,往住没有多大的关系。有人说:没有欲望,社会会进步吗?问题是我们的欲望真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吗?我们有很多的欲望往往是没有目的,而不是真正的为了自己的心安、自己的快乐,所以我们要能离开让心不安的行为,多欲多苦。

  (四)净智─信自己能内净其意。法句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智慧是来自内心意念清净,意念若不单纯、清净,智慧就不能开展。

  (五)活力勤─鸢飞鱼跃、日照风吹。

  就是找一个著力点,能让我们很有精神,又不费力、不懈怠,角度找到了,活著会让我们觉得很有活力、信心。

  (六)耐心承担堪忍─接受各自不同的因缘,虽不同意也无诤,没有无奈,此是不随冲动而安住的忍律仪。

  忍耐波罗蜜,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很多事情要紧事缓办。耐心就是说要去接受不同的因缘,遇到很多不同的意见,我们也能放下。不随冲动而转,安住当下的动作或呼吸,给彼此时间、空间,不急著要改变对方。

  (七)真诚─无覆藏的心机、单纯、为增上。以境为镜、接受自己。

  对朋友对自己都要有真诚,越单纯越好,目的是为了改善,为了增加互相修行的因缘。每一个境界都是我们修行的一面镜子,无论我们在境界﹙镜子﹚里面,看到自己多糟糕,都要接受,不能接受自己,就不能改善,唯有真的能接受自己,真的肯面对自己,才能改善境界。

  写日记时,虽然白纸黑字,也要接受我们贪、嗔、痴、慢、疑的想法,清楚知道我们在想些什么,接受以后才会感觉“贪、嗔、痴、慢、疑”是一种苦,才会感觉不快乐的心是什么,去感觉怨恨心、嫉妒心、骄慢心会造成我们的不快乐,这不是别人能说服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要看到、要感觉得到。

  (八)坚毅果敢、百折不回─不是顽执逞强。

  坚持不是逞强,逞强是没有能力,又硬要承担。但却可以进二步,退一步的面对境界,不能承担时就要退,离境以后,还是要再回来面对境界,叫百折不回,若觉得能减少彼此的痛苦,就试著做看看,若没有能力承担,就要暂时放下,给彼此时间和空间,有那个因缘再回来面对。

  (九)慈─如母对子,但不是溺爱、如夫妻胶黏、子女束缚,这些是错爱。

  就像母亲对待孩子,无所求,只要教导孩子,好好的长大,长大以后能够适应世间,适应社会。

  慈就是真的能无条件的善待众生,我们不用去担心,他对我们不好,别人要对我们不好,我们无法控制,只要求自己无愧于心。

  (十)舍─知轻重比例,无条件的正面对待,异中求同不对立。

  对待所有的事情,要能超越两边,尽量能无条件的正面对待,遇到对立争执,能异中求同,事情已经遇到了,要知道如何解决,如何妥协。

  修慈心作意─得十一种功德。这十一种功德是说我们做慈心作意的好处,同时它也是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十一种现象的话,它提醒我们可能做得不够得体和柔软。

  1.眠乐:睡眠时的安乐。2.觉乐: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安乐。3.人爱乐、4.非人爱乐:感觉跟六道众生、动物、甚至非人,人以外的人相处时有更多的安乐。

  5.诸天守护:感觉受到诸天的守护。6.不见恶梦:在梦中不容易做恶梦。7.不受火器、刀杖、毒害。8.速疾入于心定:是不是很快的能够收摄我们的心进入三摩地,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够很快的收摄,那可能在提醒我们自己在慈心作意上做得不够好。9.容颜宁静:好像我们随时带著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孔是否容颜宁静。10.不蒙昧而命终:接著这个比较不容易提醒自己,虽然还没有命终,但还是有二个现象可以提醒。常常觉得自己无精打彩,生活无趣,很容易生气、或者从早上到晚上睡觉前,有多少昏沉与蒙昧的状态,有可能在提醒我们在慈心作意上做得不够好。11.或往生梵天、或证罗汉果。

  慈心作意是善法欲,在古代论书,南传经集的注解上称它为一种欲,善法欲能够导向彼此的幸福和快乐,所以称它为慈悲。

  六道轮回

  一个人整天是否很有精神、不会懈怠、散乱,都决定在我们的注意力恰当否?注意力要恰当,决定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人性。

  什么是人性。儒家孟子:人若不能将心比心,失去恻隐之心,人就不像人,衣冠禽兽,他只是披著人皮的一只狼。最近很多动物学家讲:人与动物没什么差别,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佛经讲:人有三个特性,有惭愧心,记忆力好,堪忍。

  我觉得人类跟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人看到众生在受苦,而自己内心无法不感觉苦,这个是什么,这叫“悲心”。

  比喻说,你看到一只鸡,被人家斩了头,身体却还在地上跳,你能说你没有感觉吗?你看到一只猴子被架上木制的箱子,身体不断的转动著,露出恐惧与不安的眼神,然后有人拿起铁锤,狠狠的敲在猴子的脑袋上,猴子痛彻心扉,凄惨,哀伤地哇哇大叫,只因为人类说这样猴脑才新鲜。你说:你看到活生生的这一幕时,你能没有感觉,没有恻隐之心吗?你能不苦吗?

  人类最大的特性,最有救的因素,是在于他没有办法不感觉到别人,甚至是别的众生在受苦。

  全世界最有悲悯之心的动物是海豚,海豚看到其它的动物在受苦时,它内心会有一种悸动。而人类这个特性更强,人类要不要在地球上长久安住,要不要让正法流传,这是一个最大的关键,就在于人能不能像人,能不能让悲心源源不绝地涌现,人有悲心才可能对自己有信心,不然的话,我们都是在逃避,﹙趋乐避苦﹚眼不见为净。

  用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地球上从来没有那么多人在受苦,因为地球上从来没有那么多人过,地球上也从来没有人类能那么方便地使用科技,相对的地球上也从来没有那么脏过。人类有能力发明科技,但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没有能力解决自己废物的时候,就这一点来讲,他是不如动物的,动物很少为自己的大小便,为自己所制造的垃圾烦恼,但是人类却为了自己所制造的垃圾在烦恼。

  人类在慈悲喜舍的发展上,失去了舍,失去了平衡,人类把动植物逼到一种绝境,让动植物没有生存的空间,相对的人类也没有生存的空间。表面上是人口过多,实际上是人类把动植物逼到绝境,也把自己逼到绝境,这是一种很深,很深的悲哀。

  慈悲喜舍是一个绝对的可能,是唯一建立信心的根源,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还相信自己是万物之灵的唯一可能。

  佛教常讲: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不一定要等到死后,佛教说的六道轮回,包括每一天心境的变化。我们的心若很容易快乐,我们现在的心就在六道,对人很容易生气,仇恨心很重,常常被人占了便宜,就想要报复,你的心就处在阿修罗道。我们人若不能分辨是非善恶,不知什么叫惭愧心,不知道所做的事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别人,叫畜生道。无论吃什么,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得到满足,永远都觉得不够,就是饿鬼道。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觉得碍到,无论看什么都不满意,都感觉到很痛苦,那就是地狱道。

  我们人有可能每天六道都经过,也有可能整天都在地狱道或阿修罗道,我们人死后的轮回,就决定于一天当中,哪一道占最多。心常处在人道,下辈子出生为人的机会较多,这辈子若都很快乐,也不去关心别人的痛苦,下辈子就往生天道。若很吝啬,报复心极强,下辈子就往生阿修罗道。

  六道里面最好的是人道,而不是天道,因为人道才有可能修行。佛陀讲人身难得,主要是说,唯有人才会想要修行,其余五道都有它不好的环境,阻碍它的修行。天道太快乐了,他看到别人不快乐时,常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你会不快乐呢?他没有办法去体会,其余五道的人为什么不快乐,无法看到世间的苦,所以他没有办法修行。

  饿鬼道: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满足不快乐,他也不相信说有东西可以修行。阿修罗:只想报复,这个人若不修理,报复心若不完成,我就不修行。

  地狱道:每天的心情都很痛苦,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痛苦上,人家跟他讲什么,他也没有心情听。唯有人道最特别。

  畜生道:本身都是靠著它的本能,直觉在过日子,畜生道也有很好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不是人类的特性。比如乌鸦,大家族的生活过得很好,父母、兄弟姐妹都能互相照顾。所以家庭圆满,不是人类特性,人类的特性是慈悲心。

  慈悲心和惭愧心是动物所没有,高等的动物,多少会有同情心,但是同情心只限于同类,尤其是同家族的人,比如象,亲族之中若有人死去,它会表现出很悲伤的样子,看见亲族里面若有死在路边的,它们会群体在尸体旁绕上三天三夜,甚至一个礼拜来怀念它,你会感觉,它很像一种宗教的行为,但只限于同类。

  但人更是超越其它动物,有时候看到一只蚂蚁死去都会觉得不忍心,那就是慈悲心的源头,他不只关心人类也关心动物甚至昆虫,所以看到万物的痛苦,他会有一种恻隐,不忍之心叫慈悲心。

  他会想:我能不能减轻众生的痛苦,让众生得到安乐,这是所有动物所没有,其余五道所没有的,这就是人性。失去慈悲心,人就不像人,人在心态上已变做五道的众生。

  我们都知道人的特性是慈悲心,但是我们是否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保持慈悲心,或者说看到别人受苦,你会觉得他是应该的,如果是这样,那你的心有可能渐渐离开人道了。失去慈悲最大的坏处,就会没有因慈悲心所带来的欢喜,欢喜若不以慈悲为基础,那种欢喜都有点捉狂﹙兴奋﹚有点窃喜。

  慈悲的意思,你看到人家的痛苦减少,所以你很欢喜,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忙人家,看见人家受苦,我们帮不上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窝囊。

  所以我们若能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都把注意力放在慈悲喜舍,则不只是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能看到自己有什么苦,帮忙自己少苦,也是少世间苦。

  照镜子时,要照看自己能不能无所求的微笑,不要只照看自己有没有漂亮。美不美实在是很主观,这个主观都是各人的取角,你觉得美,别人不见得也认为美,美很难传染,但是微笑却能传染给周遭的每一个人,慈悲也会传染。善心的人会和善心的人在一起,吝啬的人会和吝啬的人在一起,嫉妒心的人会和嫉妒心的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六道的众生,主要是说,饿鬼道众生自然会和饿鬼道的众生在一起,动物和动物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又有同样心态的人与同样心态的人在一起。

  四无量心三昧

  为什么要讲“慈、悲、喜、舍”?因为“世间是苦”,世间若没有苦,我们就不需要修行,也不需要慈悲喜舍。所以我们要注意、要常常闻思,能不能不讲苦而修行?不讲苦,就没有苦集,也没有苦灭,也没有苦灭之道,通通没有,没有苦谛,其他的谛通通没有了。

  所以,修行不必急著要去修四念住,先放下我们舍不得对别人好的悭吝,是修行的第一步,先放下不能对人微笑的那种紧,是修行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修四念住却不能微笑,如果我们修四念住却不能慈悲,那就离开了佛陀所教诲的法门。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东西来检验、校正,如果没有东西来检验、校正,就会以为“我在”修行、“我能”修行、“我是”修行人,这样就会有偏差。

  我们的入门、下手处是“慈悲喜舍”,因为它非常符合人性。很多人说贪嗔痴是人性,事实上,慈悲喜舍更符合人性。很多人说修行是在逆我们的习气,何尝不能说,修慈悲喜舍更顺应我们的习气。我会选择从慈悲喜舍下手,是因为他更适合人性,所谓适合就是慈悲喜舍会让你非常安心,而贪嗔痴却会让我们连睡眠都不安稳,睡眠不安怎么是我们的习气呢?

  我们一开始先做慈悲喜舍,再做根本作意、三依一向,又回来做慈悲喜舍,这样来回往返,见苦的力道就有了,出世间的力道就有了。所以一开始的慈悲喜舍是世间法,它还是会有纷争对待,还不一定依远离,还不一定见苦见得彻底,他只是顺应我们的人性、顺应我们的同情心、顺应我们的随喜心、我们从这里契入蛮容易进入那个感觉里面,然后经过根本作意和三依一向,它就变成了出世间的慈悲喜舍,所以,慈悲喜舍是我们从世间到出世间,最基本最重要的桥梁。

  修“慈悲喜舍”,能令我们的心拓展到无量无边﹙心量广大﹚,所以又叫“四无量心”。

  这四种无量心,都是慈悲中有喜舍、喜舍中有慈悲,而且,都是见苦离系,见苦不分彼此,因为如果分彼此,一定会黏著,所以叫“四无量心三昧”,不要把慈悲喜舍和三昧断掉。

  悲心作意

  什么是悲心?

  悲心就是我们真的可以将心比心。

  悲心就是我们无法看见别人在受苦而心不苦。

  你做一个人,是否像人的主要关键,就是有没有恻隐之心?

  佛教所讲的悲心,范围非常大,包括看到对方的我慢、看到对方的猜疑心、嫉妒心很重、很偏激,都可以看到他的苦,照样可以“将心比心”,进入他的心去感受。即使看到他对我们不好,我们仍然看到他的不快乐,一个人如果快乐,就不会对人不好。看到他的不快乐,我不会再计较;看到他的苦,我愿意承担,愿意承担才叫“悲”。

  人的心情不是贪、嗔、痴,就是慈悲喜舍,你选择让自己驻留在那一个?看到对方的无明、贪、嗔、痴苦,可以生嗔,也可以生悲,你选择那一个?你有没有选择的余地?能知对方比自己苦,就是悲,悲心不比嗔心好受吗?何必让自己非嗔不可?

  不间断的体会,世间就是六道轮回,取一个“六道众生轮回苦难相”,完全的将心比心,“要我是他,我也会跟他一模样”,真正了解他,就是完全接受他的身、口、意,能这样,才是了解他、接受他。灵活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学习去承担每个人内心的苦。

  不间断的问自己:每天从早到晚、从醒到睡,我们是在选择离苦﹙寂静对待﹚?还是避苦﹙不寂静对待﹚?

  悲心就是一直去看苦,看自己的苦、看世间的苦、看见众生没有选择的苦、看见众生以五蕴为“我、我所”、种种欲望冲突的苦,一直去看,一直去感觉?感觉到眼泪掉下来。

  把整个人都泡在苦海无边里,泡在对苦的理解里,事实上你我都在苦海里,都在世间的种种欠缺里,看到苦无法分彼此。

  你有十个所爱的人,九个人都很快乐,只要有一个人不快乐,你就很难快乐。地球上有六十亿人口,有三十亿人过得很好,但有二十亿人都过得很苦,你知道的话,你能不苦吗?你要不苦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冷漠,第二种是慈悲,第三种是涅槃。但若冷漠,冷漠本身就是苦,你若慈悲,除非是进入慈悲三昧,那个苦才会过滤掉,但是慈悲三昧也是无常,那个无常也是苦,所以要不苦,只有涅槃,否则世间就是苦。

  世间确确实实有几十亿人在受苦,我们会不知道吗?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却认为那跟我没有关系,非洲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中南美洲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别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跟我没有关系”那就是“身见”,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冷漠、就是分别心,这个冷漠、分别心就是苦。

  事实上,你越不能感觉到世间的苦,你就越会随著自己的苦而转,当你越能感觉到世间的苦,反而你离系的力量越强,这就是“习苦生信”,因为你常常泡在苦海里、常常泡在众生的苦难里,常常取众生苦难相、常常觉得众生的苦难跟我分不开,那样的一种取相,就是在破我们的身见。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破身见,身见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苦不是你的苦,经常在“我、我所”的思维上做反应,这就是身见。

  我们要破身见,不要从见解入手,你分析无我、无我所;分析五蕴非我、非我所,都不如直接从你的觉受下手,直接去感受面对一个人的苦难,你能否无动于衷?我们直接来观想众生的苦难,我们来思维,这个思维是要去感受的,它不是很难。

  当你感受到的时候,每一个众生的苦就是你的苦。破身见的时候,就是每一个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我的苦就是众生的苦。看见别人在受苦,我们的心很难微笑、很难不感受到苦;我们若不能微笑,别人见了也很难微笑、很难不感受到苦,这就是世间苦,都在互相回向。

  所以,悲心就是在看六根触境当下有没有苦?最根本、最内在的是看自己有没有苦?再看出去对方有没有苦?整个注意力都是在看苦,和苦的消失。

  比如讲一句话,心起作意:“这句话跟离苦有什么关系?”又比如听一个人讲一些很无聊的话,此时作意:“这已经是苦了”,而不要说:“你讲这个好无聊”,这样想就是对立、就是世间粗俗的反应,自己起了好恶心,心不能收摄,就是苦上加苦。

  我们能观到苦,就有一种“不忍之心”,在佛教来讲叫“苦能软坚”,苦能软化我们的执著和僵硬,让我们那种没有弹性的个性活泼起来,让我们面对境界时,心念流畅、能够回转,不会停滞在一个角度看事情。

  所以从现在起,有人对你傲慢、有人对你猜疑、有人排斥你、攻击你、不喜欢你、和你对立,你看到的是什么?你是看到对方的苦,也看到自己不能安住的苦,这样的苦,已经够了,你就安住在那里,不忍再增加一丝一毫,这就是“见苦即收”,就是“悲心涌现”。

  悲心的好处,让我们的心常常处在一种看到自己的苦、看到别人的苦,感受到苦是不分彼此的。看到只要有苦,我怎么去避,那个苦还是在那里,苦是不能避的,苦只能离啊!离与避最大的不同是,离来自于自己能安住当下、内心平静,转到一种积极的,想要做一些事来减少世间苦。不但消极的不增加,更积极的想要帮助,这就是佛教讲的“离苦”。

  佛教讲的悲心就是这样一种见到众生苦,内心恻隐悸动、感同身受、完完全全的接受,却没有伤悲,没有那一种悲伤、挫折、沮丧、忧愁。所有的悲伤、挫折、沮丧、忧愁,常常都是与自我有关,因为在感受的当下,如果没有住在过去、没有住在未来的话,他是不会生出悲伤、挫折、沮丧、忧愁的,因为这一些都与比较有关,都有一种人我比较的成分。

  悲心只是很单纯的看到“苦”是来自贪嗔痴慢疑的不消化,看到每个人都是做不了主的“境”,去体会“我”不是人,“我”只是一个境界。心苦是因境﹙相﹚苦,境﹙相﹚若不苦,心也不会苦。离境不是避苦,是转相,背后原动力是慈悲心,看到自己的苦与世间互相回向,心生不忍。

  对待自己好像对待过去五蕴已灭的再生人,这个“再生人”从零岁开始,从谁也不认识谁开始,这是一个历“劫”归来却历久弥新的五蕴,对此五蕴唯一的认识是“他还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还是我慢炽盛,经不起五盖诱惑”,身为圣弟子,你如何给他由衷的“建议”“提醒”,帮助他少苦少依。

  然后做到待人如己,由衷地站在对方立场与处境,去“设想”对方可以少依少苦、离依离苦的因缘,在体会对方因缘困难的同时,也看到法界的无所不在,看到真的有法肚﹙度﹚,只要肯“界相聚”﹙广结善缘、深结出世缘﹚,只要肯放下、放松,一定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打从心肝底﹙内心最深处﹚愿意无条件、无所求地“协助”走向离苦、离依之道。

  慈心作意

  慈心就是我们永远选择无条件、无所求的对人好;永远只对人好,不对人不好。

  能够对人好,表示我们“有余”,如果我们不能无条件、无所求的对人好,那表示是我们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慈悲、一种是休息,休息够了,再去对人慈悲。

  人家若对我们不好,表示什么?表示他没有“量”,没有量的意思是说他没有余,没有多余啦!他没有多余的量对人好,因为他有所不足、有所欠缺,好像我们要向他借钱,他没有多余的钱借给我们。他对人不好,实在是表示他没有选择、表示他不快乐。一个人快不快乐就决定在他的心量,你心量越大就越快乐;你心量越小就越不快乐。

  如果有人对我们好,是因为他有余;我们对人好,也是因为我们有余,这个“有余”不求回报,叫做无所求。犹如微笑,如果有所求就不叫微笑;散步有所求就不叫散步。

  我们从醒来到睡觉,有多少时间是无所求的?修行一开始,就是要增加无所求的对待;增加无所求的时间,是我们修行的第一步。

  不断看到自己有余,就能无所求的对人好。不断的体会,能够真正对人好,就是对自己好;能够真正的对自己好就是对人好。我们说只对“人”好,不对“人”不好,人没有“你、我”,也没有“先对自己好”的先后思维。没有一种好,是对人好而没有对自己好;也没有一种不好,是对自己不好而没有对人不好。慈悲喜舍不是为了别人,实在是唯有如此才能心安,才能睡个好觉,实在说,不是为谁,甚至也不是为自己,纯粹只为减少世间苦,净化世间贪嗔痴。

  世间是此身之所住,世间是地、水、火、风、空、识,慈悲喜舍为的只是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这六界不是你的、不是我的,微妙的是,只要不以慈悲喜舍对待、回向,六界回报的也不会是“我见青山多妩媚,谅青山见我亦如是”。

  一个修行人只有一种关系,就是他和世间的关系,没有一切人我对待,整个发心就是对世间,每一个动都是为世间少苦离苦。

  如何了解世间、如何对待世间,是一个修行人的心。对一个人讲话,就是对全世间讲;做一件事就是对全世间做。你要确定这一点,如果不确定的话,你还是在世间思维,还是在三角关系。

  一个修行人,他永远感到自己的慈悲是不够的;面对世间,永远有一种惭愧心,内心深深的感受到,可以选择对人好,却没有对人好是了去﹙台语﹚;可以不对人不好,却对人不好也是了去;可以有能力承担,却没有承担也是了去。那种感觉要用“死”去感受,一旦他死了,或者你死了,都会觉得遗憾,那种感觉要抓到。

  “有惭有愧”是一个修行人最基本的心。惭愧心要由慈悲心来,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惭愧心。惭愧自己不够慈悲、不够柔软、对苦不够担当,这样才叫惭愧。

  惭是在自己的眼中,感觉自己不够慈悲。

  愧是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不够慈悲。

  惭是知量、知道分寸、知行合一,知道就意到、说到也做到,这叫自重。

  愧是愧对老师、愧对一切阿罗汉正等觉。法界无碍,觉者不死,他们正盯著你看,这又叫世间增上。

  有惭﹙自增上﹚、有愧﹙世间增上﹚、有信﹙信法次第、信一切阿罗汉正等觉与老师的道迹﹚,就进入法次法向。

  真正的惭愧是知苦、离苦,不是“受苦”﹙住在苦受,作茧自缚﹚,是知“过犹不及”,是再接再励。能够转逃避﹙避苦﹚为面对,才能转消沉为惭愧,惭愧是种奋发图强的增上力,如实的面对苦、按摩苦、消化苦,用最寂静的心来回向。

  喜心作意

  喜心就是永远无条件的正面取角、永远无所求的正面对待;不断的归零、不断的回到原点、不断的重新做人;无论在多恶劣的环境之下,都能站在 42度角,看到那一道彩虹。这是世间法里最重要的东西,你懂得无条件的正面对待,你的世间法就全部解决了。

  什么叫无条件的正面取角、无所求的正面对待?

  今天有人对我们好,我们会很感谢,因为他可以不必对我们那么好。

  有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很感谢,因为他可以对我们更不好。他骂我,还没有打我;他打我,还没有杀我;他杀我,还没有杀我的亲戚朋友,连他对我不好,我都感谢,因为他的确有能力对我更不好,但是他没有,感谢他的节制。这就是无条件的正面对待,这是一切世间善法的总结。

  如何面对横逆的环境,一样深情款款的看著对方的眼神微笑?这是我们要练习的心情。同样的境界,万般的心情,你是你看到境界的主人?还是犯人?我们今天走到一个地步,已经很糟很糟了,这表示什么?表示你没有办法更不好了,“没有办法更不好了”表示再来只会更好,不会更不好,这就要欢喜,要以欢喜心来面对,已经跌到谷底了,现在就要开始爬起来了,应该欢喜才是。想一想,已经够糟了,你还不笑,难道还要更糟吗?

  如果还没跌到谷底,我们当然欢喜,不但欢喜,还要感谢,因为境界还不是最坏,还可以更坏。如果你不欢喜,难道你要做境界的犯人吗?不值得啊!永远记住,如果我们不能使当下更好,那么当下就是最好。“不能更好,就是最好”。如果不能减少苦,就要用涅槃寂静的心来回向。

  比如我给毒蛇咬了,我还是一样可以生起欢喜心,我第一个想法是:哦!从来没有过的经验!内心一样有一种喜,而且没有一点点著急,因为你一著急,那个毒只会跑得更快。并不是我要让毒蛇咬,而是已经咬了,就当作一种体验,要如何的面对境界?要用怎样的心来回向?修行的功德就在这里展现。

  又比如我长得很丑,我如何无条件的正面对待?哦!我长得很丑真好!因为每一个人看到我都觉得他自己很漂亮;我长得很丑还可以安慰很多人,真好!真的!真的可以这样想,而且你会让自己很快乐,你不必为了自己很丑,而觉得难过,你也不必说: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你不必啊!你真的可以让每一个看到你的人都感到安慰、感到快乐,你真的可以!

  喜心也是一种归零的心。什么叫归零?

  归零就是回到原点,这个原点是“截断众流”,一切恩怨情仇通通死去,重新做人。

  你可能会说“世间是各种关系葛藤”“有时你想断,对方不肯断”,修行的答案倾向于“总要有人先断”。

  我常说“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如果我有贪嗔痴,你不需要认识我;如果你有贪嗔痴,我也不需要认识你,如果你我都没贪嗔痴,我们彼此不需要认识,因为早已心心相印,与佛一鼻孔出气!”

  每一个人几乎都希盼“代志”﹙事情﹚可以重新再来,重新再活过一次、彼此再认识一次,再给“我”一次机会。其实只要肯真的放弃“成见”﹙对人我已有的认识﹚,真的肯对自己说“其实我们彼此都不认识”,从当下起,我们从陌生人开始交往,重新从四无量心开始,只对人好,不对人不好。

  对自己,重新开始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从来没有过的一天,面对每天都有如回到原点,这个原点是起点也是终点,既可重新开始也可当下结束。

  如果发心就是舍、就是涅槃,那开始就已经结束,每一个开始都是每一个结束,你没有赶时间,也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从世间﹙俗谛﹚眼光看,也许没有结果,从出世间眼光﹙真谛﹚看,结果早就开始。这就是回到原点、回到当下。

  凡事起头难,只要一开始发心正了,就可能产生蝴蝶效应。能常常回到原点,回到“过去已彻底死去”的当下﹙这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个全新的人,一个对苦乐很敏感,对彼此苦窘无分的人,一个一定选择离苦得乐,不会选择趋乐避苦的人,一个不再玩生死﹙苦乐﹚轮转游戏的人。

  “上午稍好,下午就不行”,那就下午再回到原点,再让过去死去,再重新做一次新人,好像数息,如数豆子几颗般,数错了,不急不悔,重头再数,这个重头,就是重新做人。

  然后完完全全的正面对待,而且,这个对待是从零开始,从我什么都不是,从我什么都没有,我有的,只是对法、对世间无常、苦、无我的认识,从这里,重新开始,一切现在所有的,都变成慈悲喜舍的工具,然后我可以什么都没有,我可以什么都不是,只有慈悲喜舍,只有简单的谋生提供我生存下去,其他一切,我可以完全放下。

  真正归零就是让自己、让别人都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你。如同瞎眼的人,第一次睁开眼;如同耳聋的人,第一次听声音,重新去听、重新去看、重新去取角,重新从无常、苦、无我来取角,重新从涅槃寂静来取角。

  不断回到初发心,回到当初受极大苦而欲解脱、信解脱的心,真的是“缘苦生信”,缘信而得喜悦远离。远离即是“看破”,这个“离”字可以读做“失去”,因为“色想”也是业习“得来”,这种“得来”有如兴趣,而今看破、看透,即“失去”兴趣,失去“我胜、我等、我劣”的兴趣,一切以见苦为作意﹙注意力的著力点﹚,真的见到“有生即有苦”“苦灭即无生”,看破才能活在当下,离欲离盖才能轻安三昧。

  一心一意的对焦,过去让它过去,一切归零,重新对待,重新锁定目标,回到当下,不断问自己:“当下是什么?”正知当下的集、灭、起、落,正知什么在生起?什么在囤积、在聚集?什么在消失?

  境是世间的结束,是众生心的汇流沉淀凝缩;是过去已经过去、已生就是已灭,已生是境、未生是心;已生是五蕴、未生是五盖,见五蕴在集﹙无明触的颠倒妄想﹚即见五盖在生诱惑、攀缘分心。由衷愿意归零,从自己一无所是、一无所有开始,重新认识五蕴、六内外入,重新对待,没有过去的包袱束缚,重新看待每一个众生都是世界的中心、每一棵树都是菩提树、每一株草都是忘忧草。

  把每一个今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他的最后一天,你如何对待一个最后一天的人呢?

  把一切都看成自己,再把自己看成零。可意、不可意、不苦不乐都好,都无条件的正面取角。看到一切真的能重新开始,自己真的能重新做人,做一个实在不认识任何人的人,真的能无所求地对待,没有比高比低,只有无量无尽的爱,带有喜乐的不忍,与无量柔软清净的慈心。

  喜是因为你看到苦的减少;看到对方贪嗔痴慢疑,自己也能慈悲;当你看到对方苦的减少,自己苦的减少,你会有喜,这也是一种慈悲,由慈悲而来的喜,你会有信心,对一切修行会有信心。

  有人说:这很难!我想凡事都有第一次,都要有经验,走这条路就是要下决心,裤管卷起来,真正要“撩下去”﹙台语﹚,真正要渡苦海,每天不断的演练,法好比筏,只有渡与不渡?没有做不到的问题。

  由喜心作意,你就会看到活力勤,看到勤是一种归零、一种对焦、一种省力,真正渡下去你才能乘风破浪、腾云驾雾、才能驾轻就熟、才能上轨道,看到慈悲喜舍与法对焦,是最省力的人生,能够很省力的精进,才能坚持不退转,充满毅力、恒心,而百折不回。

  不断喜心作意、不断回到当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做到“正知正念”“正勤”进入“识无所住”。识无所住就是四念处,可以观身、受、心、法而不留相,进入无相心三昧。进入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舍心作意

  看破、看透世间苦,用慈悲的眼神、用喜舍的心情,看待世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

  舍掉过犹不及的激情,做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寂静来回向世间。不要一直想做什么、想改变什么,先做到不想做什么、不想改变什么,“无来无去无代志”,先静得下来,经得起“闲来无事”,享受“无事”“寂静”,再缘起悲心,为离苦、少苦而动。这样就见到“一切静是为了动,一切动又是为了静”的舍作意。

  比如当别人不接受自己慈悲,或自己慈悲不起来的时候,要能够不逞强、要懂得撤退、懂得沉默,让自己心静下来。各种因缘条件不具足,就要离、要舍,舍了以后就有进退的空间,进则承担、退则安住,舍有离境、安住,换取平衡,再回境界不动心的意思。这个舍也就是不执著,连慈悲都不执著。比如在谈话时,如果看到因缘不具足,就要选择沉默,不要为了自己有很好的见解,一直想发表,那就是我慢。

  把每一个境界都当成在修行,当成上师在给我们考验,你的阿阇黎、你的亲教师在给你考验。把每一个境界都当成一面镜子,对境如对心,你看到境界就好像看到一面镜子照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心跟著境界在乱,然而有看到乱比没有看到乱好;知道心乱比不知道心乱好,这又是喜心作意,而看到境界就照见自己的心,这叫做舍心作意,你看到境界就看到心;看到心就看到境界,你感觉心和境在那里回流、回向。问自己境界已经很乱了,心还要跟著乱吗?境界的乱是不是要从自己的心静开始?这就是一种舍心作意,觉得世间已经这么苦了,还要苦上加苦吗?

  对待每一个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镜子,从这个镜子看到我们内心的不平衡,从境界里面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照见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意思,看到境界的当下就看到五蕴皆空。

  若无法见到五蕴皆空,识就过滤不清净,识不清净就会造成名色﹙身心﹚的余毒﹙贪、嗔、痴、慢、疑﹚,对人、对自己、对真理就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因为他不曾真正对人慈悲过,不曾真正有过慈悲喜舍的体验,所以他不相信。

  世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间是种种三角关系,你若看不清楚世间,你就会因此计较,世间思维不断,就永远走不出三角关系。佛教不说谁是谁非,只问苦多苦少?向解脱否?

  世间是一个漩涡,到处都是漩涡,每一个境都在拉,拉你的眼根、拉你的耳根,不是吗?每一个境界都正在把我们的眼根拉过去、耳根拉过去、鼻根拉过去、把我们的六根都拉过去,那就是世间,哪一个世间不是如此?你去到哪里,没有一个东西在拉你的六根?你的舍心作意一生起,问自己:六根可以不被拉吗?这就是在娑婆世界修行较快的意思,这么乱的世间有可能让我们修行更快,所以它是一个逆增上缘。世间很吵、很乱,愈吵心愈静;愈乱心愈看到世间苦;愈苦心愈不住在苦里面,心就愈远离,用心的寂静来回向世间苦,这是最慈悲的。

  修行就是在境镜中,看到心离五盖,看到一切心地的包装、造作,都是多余的勉强、用力,而全然放下,让他流过,爱著、碍著的心思松开了,掉举、消沉减少了。

  触境如镜,事过境迁,面对境转个身,不再看见那镜中“楚楚可怜”或“顾盼自得”的“我相”;面对境能离境,不再有人我对待的“人相”、“碍相”。

  不以现前境界为所缘,当机立断,很单纯的回到一呼一吸的法印作意。以出入息推拿世间众生以“五蕴”为“我、我所”的苦,推拿不肯弃舍“五盖”的苦。

  吸时知吸、呼时知呼,五盖生时知五盖生,感谢“生”的苦迫提醒,真的“提”才真的“醒”,体会“五蕴不集则五盖不生”。

  本来无事﹙寂静﹚,缘于慈悲才起想、才有事﹙共修事﹚,看到每一个动静往来﹙俯仰、屈伸、应对、进退、语默、眠醒﹚都是为离苦,不是为受苦,看到苦是世间、是境、也是相,不是你的、我的。看到世间苦,心不寂静,则“心染众生染”;看到世间苦,心寂静则“心净众生净”,以寂静对待一切相。

  心是世间的开始,是众生心对每一个触境的想像取角。把心看成境、把心看成身﹙也把身看成心﹚;把过去看成未来、把未来看成过去,把现在看成过去与未来的十字路口﹙有红灯、绿灯、黄灯,分别代表止、进、退﹚;把有事看成没事、把没事看成有事;把重看成轻、轻看成重﹙这才能举重若轻﹚;可意看成不可意、不可意看成可意,能这样看,就不会“著相”﹙男女相、得失相﹚,不会“著相”才是“舍”。

  看到世间就看到自己,接受世间就是接受自己。世间是六根、六尘、六识。世间是我们内心的解释、是我们内心的取相,你今天之所以苦,是因为你看到世间苦;你今天之所以乐,是因为你看到世间乐;你的苦乐就是世间的苦乐,世间的苦乐就是你的苦乐。感觉你我不分,你微笑,世间跟著你微笑;你定世间跟著定,真正的对你我都好才是真正的好,这是一种无对无诤的舍心三昧。

  真的见人如见己﹙慈﹚、见己如见人﹙悲﹚、见境如见心﹙喜﹚、见心如见境﹙舍﹚,就能见境非境、见境不留影﹙相﹚。于可意、不可意能转“相”,灵活取角、转向自在,不逞强、不抓,放下世间一切现象,再美满也不值得执著。

  如实知世间一无所有,“我”什么都不是,没有想再拥有什么,无依无靠,对治受挫、冷漠、冲动、掉悔,与能慈、能悲、能喜的我能、我是、我在之慢。

  从此放下过犹不及的法执欲染,面对世间浮沉起落、得失、毁誉、称责、乐不乐,没有顺求执著,也没有弃嫌逆违,此是不动心解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