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印顺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1日
来源:护教佛学   作者:慈济明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顺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
阅读范围:
1.〈上帝与耶和华之间〉(下六7,页275-300
2.〈上帝爱世人〉(下六5,页179-216
3.〈「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下六6,页217-274
4.〈佛教的知识观〉(下一10,页267-296
壹、前言:导师批判基督教的缘起
在「宗教观」单元中,除了对整体宗教的判断之外,导师还另针对基督教与儒家而作专文以批判之。儒家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当然会对中国民族宗教发展产生绝大的影响,所以是值得探讨的深刻问题。至于导师批判基督教的缘起,则可从三方面来谈:
第一、基督教的部分教派那时在台港地区,对异教展开强烈的攻击,令人倍极反感。
导师为什幺会对基督教作一连串的批判?这种紧张关系,并不是导师主动引发,想要让读者认识基督教的负面意义。一般而言,佛教人士的心胸比较宽容,还不致于存心去找一个宗教的麻烦,但是为什幺导师会用这幺犀利的笔锋来批判基督教?主要是他亲身感受到基督教对佛教极大的敌意与攻击性。对方甚至有计划性地渗透到佛教中来,以期发掘黑幕,作为攻击佛教的资料。
这样的攻击性,不但导师领受到了,当代大德圣严法师、煮云法师,也都承受到这样的刺激,于是他们就采取了被动的防卫态度。被动防卫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准他们的罩门,予以主动出击──告诉读者基督教教义的缺陷。经过这样延续性的论战以后,他们拨拨算盘,发现自己教义缺陷太多了,越讲自己越没面子。还有,看来佛教虽然像一盘散沙,内部缺失一大堆,可是在教理上,还是利不可当的。于是他们决定:还是少惹佛教为妙,这才开始学习缄默,学习与其它宗教和平共处。
第二、导师的文章,表面上虽然是在介绍基督教,其实是在动摇已信者的信念,加强信仰者的冲击,让他们产生深刻的反省;也加强未信者的抉择力,使他们不会惑于一些浮面的教义而歙然欣从。这样犀利的笔法,也让那些有攻击性的神职人员留意收敛自己。如果自己还没有健全,就不要随便攻击别人;如果试图将自己的信念建立在攻击别人之上,到头来反而会削弱自己。
第三、导师撰写这些文章的背景:在那个时代,部分心胸褊狭的基督教派,有摧毁佛教的野心。像香港的「道风山」,导师还把它讲成「邪风山」,如:( 257/51 「香港的邪风山」,就是指道风山。当时续明法师也感慨地写了一篇他去参观道风山的文章。香港道风山,一切都是模仿中国丛林的,甚至殿堂上还有木鱼大磬等法器,并且欢迎那些因战乱而无所依止的佛教僧侣到这里来,但是来了以后,就要读《圣经》,不能再读 佛经,并劝他们还俗。所以这也算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对其他宗教展开侵略的现代见证。
从这些大德的笔下可知:当时他们对于「基督教处心积虑,甚至按时寄刊物给在佛教界有影响力的法师」的作法,是非常不满的,所以,导师才会撰文驳斥;此外,圣严法师、煮云法师也都曾撰文反击。
基于上述前提,导师才会使用锋利的笔端,调侃基督教。不然,你也许会觉得:为什幺用词下得那幺重,何必对人家冷嘲热讽呢?这是一些息事宁人的常调,我在护教运动过程中最常听到这种论调!他们若看某甲欺负某乙而某乙反抗,经常的反应不是要某甲住手,而是要某乙忍让。他们最常用的理由就是:「何必破坏和谐呢?」对方私底下的动作,无不是在破坏和谐,他们都可以默然不语,我方倘在防卫的情况下正式站出来,却反而俨然成了「破坏和谐」的罪人。
以上简述导师、圣严法师等长老早期在台湾的护教背景,导师的这三篇文章(下六 567),后来香港和曼谷的同道,在《妙云集》编集之先,还把它印成小册子广为赠送。
贰、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
接着,我们要谈导师批判基督教的两个重点。
一、〈上帝与耶和华之间〉主旨──导师对基督教信仰中「上帝」来源的看法
1.撰写年代
〈上帝与耶和华之间〉一文是导师于民国五十二年写的,其实写得比〈上帝爱世人〉来得晚。〈上帝爱世人〉是民国五十二年七、八月在《海潮音》刊登的,而〈「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则于十月刊登。大概是因为九月吴恩溥、龚天民在《基督教研究》刊物上,大大的骂了导师一顿,导师就在十月的《海潮音》上,又回应了一篇〈「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十月份也同时刊登了〈上帝与耶和华之间〉。导师是在北部慧日讲堂写下这些文章的。
2.以色列旧有的上帝──以利
〈上帝与耶和华之间〉提到一个看法:以色列先民的神祇信仰中,旧有的上帝是「以利」,而不是「耶和华」。耶和华是后来在摩西手里培养出来的以色列新兴宗教神祇,后来取代了传统宗教。以色列的上帝是金牛犊,所以他们原是牛犊图腾崇拜的民族。
导师进一步分析:如果与雅利安民族对牛只的崇拜相比较,会发现:这是游牧民族的宗教信仰。因为游牧民族把所牧养的牛,当作是繁荣、勇猛的象征。甚至与雅利安民族中的神格「云」的意象相结合,也就是揉合天象崇拜和动物崇拜。这都是属于古原始民族的自然崇拜与祖神崇拜──图腾崇拜为什幺导师读《圣经》会别具只眼,主要是因为:他非常留意神话学、人类文化学以及史学的治学方法。
3.人格与宗教神格的关系
一个人的文化背景,还有创教者的性格、居住环境,往往会影响到神格。本文即以以色列民族信仰为例,提及这些影响:同样是上帝,可是以利代表的是宽容或慈爱,而耶和华却代表峻厉、严肃;这两种神格显然是不同的。所以,〈我之宗教观〉中认为:这是人类意欲的表现,(5/-1)「将自己表现得漫画式的;虽不是写生的、摄影的。」此处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人类宗教史上这样漫画式的影像非常多,以「上帝」而言,希伯来宗教的上帝有这两种意象。中国的玉皇大帝,则充满着中国人现实功利的性格,享受着种种五欲之乐,是一位老好人,与人间的君王没有差别,甚至连朝廷满堂的文武官员,排列方式都差不多,俨然就是天上的君王。这明显与中国人所熟悉的朝廷意象结合甚深。
中国人的宗教神格,也表现在章回小说中。如《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自表现的是什幺?孙悟空瞋心较强;沙和尚做人不错,可是痴心增上;猪八戒则贪欲炽盛。大体而言,这也是人间性格的影射。
再来,《封神榜》中:哪咤与李靖(他的父亲)产生冲突,于是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样的故事,也是漫画式的呈现。以宗教心理学而言,有一点像希腊伊底帕斯的故事。伊底帕斯后来大概是为命运之所玩弄,结果竟然杀了父亲,而与母亲结婚。对父亲的仇恨,很明显的呈现于故事之中。所以,佛洛伊德才将「人类心理上生成的一种恋母情节」名之为伊底帕斯情结。可能是:小男孩从小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父亲的憎恶和对母亲的喜爱,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宗教漫画──人类意欲的投射。
4.撰文方法:涵化论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本文采取了人类文化学功能派的「涵化论」为研究方法。
什幺是涵化论?这与人类文化学的知识有关。研究人类文化的学者,起先有些认为:人类的文化是一种演化,所以有「演化论」。他们认为:一个文化的长成,是在当地(本土)独立的发展。这种演化论,比较少留意外来的影响。
另一种是「播化论」。播化论,是指在研究世界文化时,认为外来思想可以完全改变本土文化的特性、方向等,是对于文化受外来影响作了过度的高估。
「涵化论」则是这二者之间的调合。到三十年代以后,人类文化学非常重视涵化研究。涵化研究,是把两个文化体系的特性,先详细的加以还原,也就是把一个文化与其它文化没有接触以前的本来面目先行复原,让我们了解原来的文化,然后再进一步探讨两个文化接触时,彼此之间可能发生融合或冲突等等演变的迹象。
导师写的〈上帝与耶和华之间〉,是典型的涵化论,因为他也是先还原,让读者知道:以色列的原始信仰是金牛犊的图腾崇拜,而耶和华的本来面目,则是何烈山──西奈半岛的山神,而且这座山是火山,所以耶和华的神格非常峻厉。再谈到两者之间的差别、合一,以及合一之后所产生的矛盾、冲突。这是典型人类文化学的笔法。
5.耶和华与上帝的合一
有关摩西结合上帝与耶和华为一时,所产生的合一和对立,书中已经详细加以分析了。其中产生一些自然的对立,最明显的是「造像不造像」的争议。以色列的原始民族对上帝是造像的,所以在这方面,与耶和华信仰曾经产生冲突。不造像的闪族信仰,在回教还是存在的。在回教的殿堂里,没有设立任何一尊偶像。回教与基督教、犹太教都是同一渊源的,所以他们都有「不造像」的共同特征。
其实,几乎各大世界性宗教,起初都有不为神祇或教主造像的倾向。佛教也是如此的:在佛陀灭度后,顶多是礼拜他的足迹──出生处、证道处、转法轮处、涅盘处等,后来受希腊美术的影响,在印度本土才慢慢展开佛像艺术;或在更早之先,有一些本生谈的画像、浮雕,在塔的栏楯周围画上、刻上,内容是释迦菩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的故事。可是佛陀的造像则较此出现得更晚。
如果光是从摩西对耶和华禁止人民造像以观,容或是想要增加耶和华「无所不在」的神秘感。可是,如果从世界性宗教的通例来看,不想要造像,应该意味着对于教主或是上帝的莫大景仰,认为上帝或教主,是无可名状的,是不能用凡人的笔来画出,不能用凡人的脑力去想象,不能用凡人的艺术造诣,把它完美呈现出来的。
耶和华在摩西手里,取代传统,成为以色列人的新信仰,这是一种什幺风格的神祇呢?文中说:何烈山,就是现在西奈半岛的西乃山(过去是火山),所以,耶和华的形象应该是如火山喷火般非常恐怖的形象。显然自然界的灾祸,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耶和华的理解,所以耶和华的形象是非常严厉的,这和以利温厚和蔼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以色列人还是有以色列人的传统信仰,后来在摩西的手里,才慢慢产生社会型的耶和华崇拜。
另一个特点:(296/-2)「旧传的上帝,……对亚伯拉罕家族……真是爱护备至!……谁也可以直接向上帝祈求。摩西新传的耶和华……非有祭司不可,……作为神与人间的联系。」后来天主教多少就传袭着摩西的风格,一定要有教会、神父作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可是后来马丁路得的改革宗,就强调了人与神的直接沟通,回复到原来以色列对上帝直接沟通的形态。他们对《圣经》「神人互动」的诠释有此不同。
以上是导师对于基督教来源的看法。
二、〈上帝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二文主旨
〈上帝爱世人〉与〈「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两文的撰写动机,也是由防卫而产生的反击。主要内容可从三方面来谈:第一,上帝绝对是爱。第二,上帝爱的本质是主奴式的。第三,上帝爱的巩固方式有二种:一种是愚民,一种是分化。
(一)上帝绝对是爱的
「上帝是爱」的部份,导师从教典的描述与现实的表现,加以比较而所质疑。
这二篇文章的重点是:第一、所谓「上帝的爱」,与《圣经》记载的有所冲突,因为《圣经》中有很多「上帝不爱世人」的事实;这也与现实的状态有所冲突,因为现实人间,有很多苦难的事实。从这里导师探讨出来的结论是:不得不由一神论演化为二神论。
185/-6)「无论是自然,社会,自己的身心,都不只是美好的。」这是一般对基督教最大的质疑:「你的上帝既然全能而又大爱,怎幺不来保护你?」那显然不是能力不足,就是爱心不够。
在基督教徒而言,为了要信仰上帝,他必须为此讲出一番道理来;所以,( 185/-3)「对人类有利益的,这是神的仁慈。使人感受苦难的,这是神的公义,神的愤怒,神的考验。」再来就是:一切对人有利益的就归功于上帝,对人有损害的,就说是恶魔的作为,这撒旦论的出现,显得上帝并非全能(因他虽爱人类,不舍得人类被撒旦蛊惑,但却无能完全阻栏),而且这就堕入了神与魔的二元论,与「上帝是唯一真神」的一元论,有所矛盾。
186/7)「希伯来的伟大宗教家,为了贯彻上帝的绝对性,而宣说上帝是绝对完善的爱;因为唯有这样,才能达成唯一绝对的主宰意欲,与绝对完善的道德意识的统一。」又要说他能力是无限的,又要说他大爱是无限的。所以,(186/-5)「表现在世间事实上,就是强权与公理的合一。」由现实层面的状况,对照教典的陈述,而指出其不合理,这是神学上极难处理的问题。
神学上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众说纷纭。例如:印度有一派认为:上帝有完全的大能,可以决定人的受苦,也可以决定人的受乐,这中间没有任何理由可说;这也就是所谓的游戏论──一切诉诸神的游戏。这有点近于老子的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另有一种说法,如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主张自由意志,认为:受造的人被赋与自由意志,人有自由意志抉择善与恶,而他不行善而造恶,那当然就应该受苦。但是,上帝既然造人,而且有无限大能,为什幺不加强人拒绝罪恶的意志呢?这显然是陷入了神学上的两难。
以上谈的是上帝的爱。
(二)上帝爱的本质:是主奴式的关系
第二个主题,上帝爱的本质是主奴式的。上帝与人的关系,是主人与奴仆之间的关系。
1.基督教产生的背景
导师分析基督教产生的心理与历史背景:(190/7)「希伯来的一神教,连耶稣先生的福音在内,正是渊源于奴隶社会的时代,现实世间的主奴关系,被反映而铸成宗教意识。」
这是很微妙的事情,例如:中国人也有中国人心目中的上帝──玉皇大帝。但是,中国人的制度与社会,就不是主奴系统的威权社会,而是父子系统的威权社会。皇帝名之为「天子」,他是奉天之命而牧民的,天子与庶民的关系,就像父与子的关系一样,比较淡化主奴的色彩。这应与中国的背景有关系,中国古社会对奴隶的待遇,比西方还是仁厚一些,往往还把奴婢当作家人。导师认为:中国和印度的主奴虽然是有的,但是跟西方不一样。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主奴关系,义务是对等的,而不是片面的。西方奴仆和主人间的阶级关系,就极为鲜明了。
在结说「一贯之道」时,(213/-5)「有以为上帝与人为父子关系」,因为上帝是天父,受造的人就都是兄弟姐妹。(213/-4)「有以为耶稣与门徒为师生关系」,但导师说:「这都是不对的。」为什幺?父子关系以中国的父权社会为代表;至于师生关系,是以印度的宗教文化为代表。导师并不赞同:西方这样强烈上与下间的阶级划分,可以当做是父子或师生的关系。  

2.中西文化之比较
1)农奴与佃农的关系不同
导师特别讲到:(191/5)「马克思,也不能不承认亚细亚的生产样式。」
这句话要略为解释一下。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的犹太人,他研究历史,感觉到人类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古代是地主与农奴之间的斗争,因为农人是属于地主的奴隶,而且地主可以贩卖奴隶。所以,农奴的身分与亚洲的佃农,情形还是有所不同。
亚洲有佃农而没有农奴,佃农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与家庭。佃农虽然过的经济生活是被地主剥削的生活,但是最起码还不至于成为地主的贩卖品或财产,与地主的关系,是种契约式的关系,是受雇于地主的自由民。农作物收成时,地主抽一部份,他得一部份。所以,在亚细亚的农业社会,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就不如欧洲来得明显。
另一方面,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还包括工业革命以后,资本家跟劳工之间的对立,不过在亚洲,当时还没有足以称之为「资本家」的人来剥削劳工,因为十九世纪时,亚洲还是一片落后,所以当时他讲到的这些,是西方的社会缩影,与亚细亚农业社会普遍的生产模式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也知道:东方阶级斗争的意识并不浓厚,阶级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亚细亚自有亚细亚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佃农文化。以上分析西方农奴与中国 佃农的不同。
(2)奴隶制度的不同
进一步讲到古代中国奴隶制度的原委:(221/2)「古代社会,奴隶制是到处存在的。……而中国及印度佛教说到的奴隶,却多少不同。主奴间有相互应尽的义务;奴隶有他的自由的意志;奴隶为家庭中的低级成员。」我们从一些章回小说就可以看出:奴隶在家庭中虽然是供主人使唤的,可是也有相当的地位;有一些忠实的奴仆,受到主子相当大的倚重。《红楼梦》中,一些奴仆们受到主人很高的评价。
导师也提到一点:(221/-4)「这在中国,由于道德意识的增高,有的认为奴隶制不合理,政府也制法来废除它。」像王莽就是曾经想要这样做的一个例子。(221/-2)「不像西方主奴阶级的尖锐对立,把奴隶看成纯经济性的物品。所以在和平演进中,中国的奴隶制消失了,而不像西方那样的要大力反对。」这是中国与西方第二方面的不同。
(3)阶级制度的不同
而且在西方,阶级制度已经演变到几乎与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的世袭制度:是奴隶就是一辈子的奴隶,他所生养的后代也一样是奴隶。
马克思认为:封建时代很明显有阶级性。在中国,到春秋时代,帝王与贵族的份际模糊了;孔子多少还有一点酸腐的阶级味道,所以,「八佾舞于廷」,看到诸侯观赏天子的大礼──八佾舞,孔子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九月二十八日的祭孔大典,也是跳八佾舞,要是孔子看到,一定摇头叹息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又不是天子,怎幺可以跳八佾舞给我看!」)。
中国的封建制度,依宗法制。帝王以嫡长子(大太太所生的孩子)为继承人,其余就分封到各处而为诸侯。诸侯也只有嫡长子能够继承封国,其它就分别有封邑,靠税收过活,是为大夫。如果大夫只有嫡长子继承封邑,其它的就名为「士」。
所以「千乘之国,百乘之家」,在一个诸侯国而言,他可能拥有一千辆马车的战斗力,至于大夫的家(我们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并不是指家庭的家,而是指大夫的封邑),几乎等于一个县,或是好几个乡镇大的地方,最起码是一个乡镇吧!他可能只拥有一百辆马车。至于士,是贵族阶级中较卑微的,无法分得封邑,职司武士,等于战场上的斗将。他们有较高的学识,因为贵族阶级受过教育,有知识能力。士多起来以后,邦国封邑的贵族没有办法照顾他们的生活,他们就用知识来维持生活——知识贩卖。也就是:把他们的所学教导平民,从平民那里赚取学费。孔子就是典型的士,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每个人只要付一点学费,他就愿意教导他。所以,在春秋时,平民的知识就已经慢慢提高了。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阶级更成为流动的形态。流动的原因,是由于民间知识进步,人才可凭其智能(而非出身),而获国君或贵族的重用,布衣可以为卿相。因为诸侯希望能够称霸,或是巩固国家势力,此时,他们乐意吸纳有才智的百姓以出谋献策,治国安邦。而且资产丰富的大夫,如战国四公子,也常是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众多。齐国的孟尝君靠食客冯谖 将佃农欠租的债券悉数毁除以「市义」,竟因此而保住了权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中国的阶级,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呈现流动性,不至于奴隶就永远是奴隶,平民就永远是平民。直到晋朝,门阀观念较重,阶级意识较为明显,每一阶级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服装等等的区分,都非常的严格。但经五胡十六国之乱后,社会阶层再次重组。此后,科举选士,社会阶层一直是允许流动的。严格而言,再没有出现像西周那样依血统出身来论阶级的封建体系了。
4)奴隶是怎样产生的?
奴隶是怎幺产生的?世界各国都有奴隶,可见得奴隶一定有其产生的背景。以大原则而言,由于贵族阶级有很多事务,以他们尊贵的身份或忙碌的程度,当然就需要一些人手,来帮忙做些卑微、杂碎的劳力工作。有这样的需求,才是奴隶存在的主要原因。奴隶既然有现实生活上的需要,那幺要从那里找来呢?
大体而言,奴隶产生的情形。如:世局产生动乱,家计无以为系,战败沦为战俘,或战败地区的人民,都是奴隶的来源。
再者,为什幺有人甘心要做奴隶?一开始很少有人是心甘情愿的,可是如果做惯了,或者是世代为奴,早就已经养成了奴隶意识,也就不易改 变了。
另一种情形,不是来自现实的环境,而是心理的因素:有人喜欢成为事奉主子的奴才。原来奴仆看起来虽然做的是卑微琐事,但是较不烦心于决策,只要交代下来的事做完即可。但是主人就必须负责决策大方向,劳心的程度大,也是不简单的。而以奴隶后天学养不足的情况,就算要他负担起主人这样尊贵的身份,他也容易退缩。《乞丐王子》童话故事中,以乞丐身穿上王子衣服的少年,一直想溜出宫中,宁为乞丐,就是这种心情。为什幺林肯解放黑奴,最后竟还是被黑人杀死?就是因为,在被解放自由的过渡期间,黑奴还不太容易接纳自己的新身分,觉得虽然有了自由,可是没有了主人的羽翼,失去了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反而会反弹,认为:是林肯害了他们。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分析人类的心理,有很强烈的(真正面对自由时)想要逃避自由的倾向。他分析希特勒与墨索里尼,为什幺纳粹和法西斯的政体能够这幺强大?当然是因为他们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为什幺拥护?他们心甘情愿,要把自己的自由交给独裁者,因为他们觉得:有了自由以后,反而政府的决策力量不足,效率低落,所以他们宁愿有强力的领导,自己只要听命于他,一切都交给领导安排,自然就能把国家治理得非常上道。这和奴隶愿意听从主人的心态,其实没有两样。
在中国也一样,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那就是:把人民的肚子填饱了,但却要「虚其心」──不要让他懂得太多。这是一种愚民政策。不但道家如此,孔子也是这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要让他成为顺民,上位者叫他怎幺做,他就怎幺做,不要使他知道太多。这都是政治上的愚民政策。这种愚民政策,养成了百姓不擅长于思考,只一味顺从权威的习性,往往自己是不会当主人,而只适合给人家管的。
虽然导师在〈上帝爱世人〉中,一直强调中国人没有这样强烈的奴性,可是,中国人被日本、英国政府管得那幺乖,中国政府反而管不乖,这就可以想见:中国人虽然要求民主,可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当家做主」。民主是一种素养,一种生活,而不仅是一种选举的形式。不但中国人须要这样学习「如何做主人」,西方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而且付出过惨烈的代价。

(5)奴隶是怎样解放的?
奴隶要怎样才能够获得解放呢?许多人诅咒工业革命之后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在诅咒工业革命之余,我们也应该感谢:工业革命以后刺激科学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可以取代劳力与劳工的自动化机械与电器。以家庭的电器产品而言,它们就帮助我们解除了很多需要自己躬身操作的家务事,如洗衣服有洗衣机,煮饭有饭锅等。
奴隶的需求减弱,奴隶制度就有萎缩的条件,这样自然就会减少那维系奴隶制度的强大力量。像美国,解放黑奴运动出现在北方,南方则负隅顽抗,为什幺?因为北方是工业重镇,较不倚赖黑奴,南方有广大棉田,没有黑奴耕作则有实际上的困难。所以现实环境容许人类社会不需奴隶时,人对奴隶寻求公平对待的仁慈心,也较易于滋生萌芽。
(6)佛陀对主奴关系的看法  
至于佛陀,(221/-6)「对当时的一般社会,主张主奴应有相互的义务,而主奴是以行为及经济而演变。」「主奴是以行为及经济而演变」,此句要解释一下:奴仆地位并不低贱,也不能从这里来论其人品的高低。在印度的阶级划分,吠舍与首陀罗,自由民与贱民奴隶,原只是职业分工而已,他们的高贵与低贱,是要依他们的言行(业)来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以行为及经济而演变」。
现在印度还是有明显的阶级制度,而且划分得很细碎。有些去过印度的人士,感觉印度人对阶级的认知,主要也是停留在经济生活的不同。如有些人,专门做工匠、鞋匠、陶匠等,世世代代承袭这样的职业。
以上是关于第二点:上帝爱的本质是主奴式的,顺为说明与「农奴」、「奴隶」相关的一些历史与心理背景。(待续)
注释:1. 为方便读者检阅《我之宗教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皆以「(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三)上帝爱的巩固方式:愚民和分化


导师说:耶和华是怎样对待人类,以及如何巩固上帝对人类的爱?这可从「愚民」和「分化」两方面来谈。
214/-21「扼要的说,盲目无知识,是愚民政策。蒙蔽人的眼目,管制人的思想,才能造成狂热的一致信仰。分散无组织,……是分化政策。运用这些,才能分散他们而集中到自己这边来。」这已经清楚说明:愚民和分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巩固神权──神的绝对权威。
在〈「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一文中,导师谈到了〈上帝爱世人〉「主题:(218/1-2)「根本立场是主奴关系;主要方法是盲目无知识,分散无组织。」愚民与分化,这也是该次论辩中,导师反击那些攻击佛教的论敌之重点所在。
1.愚民
1)为什幺要靠愚民来巩固神权
愚民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神权。至于为什幺要靠愚民来巩固它呢?这可从智慧启发与道德自觉两方面来谈。
A.从智慧启发方面而言
194/-1)「分别善恶的智慧,意味着人类的自觉,……自由的思考。自觉与自由思考,是不会盲目信从的,是促成神权崩溃的有效武器。例如欧洲的中古时代,神权的强力统治,因希腊自由思想抬头,文艺复兴而开始崩溃。」显然人类的原罪,是在于夏娃引领人类,产生「分别善恶」的能力。这样一来,当然不会盲目顺从,也就因此促成了神权的崩溃,而受到永世的诅咒;这是从智慧启发的后遗症而言愚民政策的需要。
B.从道德自觉方面而言
从惭愧心──道德意识而言,吴恩溥说:(235/3)「亚当夏娃赤身露体,一点不觉得羞耻……,等到人犯罪了,罪进入了人心,这时就起了变化。」感觉赤身露体是很羞耻的,这是一种人类道德意识的反应。吴恩溥在辩驳导师时,认为:夏娃受诅咒的原因,并不来自智慧方面的分辨力,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罪恶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原罪。
导师在这方面,严格批判道:(235/7)「问题是不知羞耻,并不如幻想者设想的完美;有羞耻,也并不太坏。羞耻心,不仅是罪的自觉,也是道德意识的自觉。人类到了知善恶、知羞耻阶段,才开始进入人文道德的,真正的人的世界,与畜生有别。」所以,导师认为:(235/-1)「佛教以惭愧心为人与畜生的分别,儒家以羞恶之心为良心的一端,这与希伯来神教的片面解说,专以羞耻为罪入人心,是并不相同的。」
以上,导师从智慧与道德的提升两方面,来探讨愚民政策对此二者的猜忌。
C.智慧与道德的关系── 以「寻找台湾生命力」为例
智慧与道德两者之间有什幺关系?(243/-4)「在人类由蒙昧而向开明的过程中,知识的开展,与道德意识的开展,有着相对应的一定关系。」换句话说,知识愈高,道德意识也就愈强。因为知识能分辨善恶,才会有意志力让我们留意要往哪一个方向走,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近《远见》杂志要小野拍摄「寻找台湾生命力」的影集。后来《中国时报》「宝岛版」,也要在十一月话题开辟:「寻找台湾生命力」。主编邀我一起来找寻台湾的生命力,他们认为:最近台湾的生命力显然萎缩。
以佛法而言,众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力,永远是很顽强的,没有达到圣者的内观自照,生命力哪里可能会弱下来!只能说:过去台湾的生命力可能稍嫌盲动、粗糙,如此而已。不用去找寻,台湾的生命力就是这样充沛的,只是表现在股市狂飙、大家乐等贪瞋痴方面。贪瞋痴是无时不具足的,只是现在有财富为诱因(台湾钱淹脚目),所以更加暴露出潜伏于生命中的贪瞋痴,如此而已。现在全国皆赌,包括政府也想插一脚来做桩。这样交织而成低俗的台湾生命力。要怎样转化那样的生命力?这才是重点所在。
今(1990)年七月间,有一个场合,大家谈起了马晓滨事件:整个台湾,不只罪犯家属,还有其它良心人士,都在为三个与自己不相干的罪犯而哀痛哭泣;再加上新闻工作者,本来是记录明日历史的人,竟也油然生起恻隐之心,到最后他们都共同成为创造历史的人,想办法挽回这三个人的生命。因此,我就写道:「我体会到一个事实:我们这样的现象,虽然最后还是得到三具冰冷的尸体。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是菩萨与众生相对待的原理──在污泥中生长出纯净的莲花;同样地,在浊恶的世间,产生丰富壮伟的菩萨生命力,那是一种悲欣交集的生命力。」
台湾现在看起来乱糟糟,可是,弱势团体抬头,公益团体提倡民主、环保、人权、戒烟等等的活动。显然许多民众已经完全跳出纯自我本位的框架,开始重视公益,这也是某种程度充沛开放的生命力,非常可喜!
所以,智慧和道德之间有同步增长的关系。政治上的掌权者,往往不愿意让人民太聪明,因为:如果人民不够聪明,政府怎幺讲,大家就怎幺听,这样统治起来就比较省事。在解严以前,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到解严以后,经过那幺多信息的冲击,就会让我们感到:过去的观念是不对的。譬如:压榨某些人的劳力而认为理所当然,或对某些少数民族、弱势族群加以羞辱与剥削。透过自由传递的信息洗礼,很多人会慢慢发现过去想法的错误,而重新抉择因应之道,产生高度关怀弱势的社会良心。这正是知识发达,提供分析事理的智慧,而让国民道德意识提升的一个好例子。
以上谈到「愚民」的目的,特别从智慧启发与道德自觉的两个方向来加以检讨。
2)愚民政策的神学背景
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有关愚民政策的心理、环境背景。
196/1)「从人的立场,由朴野而进入文明的生活经验,这神话也有他的部分真实性,而且也有片面的高深哲理。」是怎样的片面性呢?(196/7)「这说明了伊甸园的生活,还过着畜生一样的生活,……。此后要进入男性中心,女人从属于男人的时代;人要劳苦工作,进入农耕的时代。这个神话,就是那一时代的产物。」这说明了文明生活的农耕社会,有对女性剥削,以及人类必须为生计负担责任的实况,这种社会背景,影响着宗教中的神话故事。人类又是如何对待当时的背景呢?那就是浓厚的思古情怀或复古倾向。
以中国人本文化的儒、墨二家为例:(197/4)「原来人类文明的开展,不只是智慧与道德的增进,而也是面临艰难困苦,忧苦的加深。……面对艰困,或想到未来的苦难时,虽过去的不就是好的,而每每憧憬那过去习惯了的一切。所以古代的早期文化,多少带有复古的倾向。在中国人本的文化里,复古是法先王的礼治政制。」又或如道家的(197/-4)「一任自然的无为而治」。
至于希伯来神本的文化,(197/-4)「由于习惯于天威咫尺的主奴思想,所以将与智慧俱来的苦难重重,看作违反主上帝的意思而受神的惩罚,满心不愿意于离开伊甸园的独立生活。」这就更是强烈的思古情怀了。
事实上,知识也确实是有其缺陷的,(198/-6)「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吃了分别善恶的果子,竟然罪至于死!导师也举了老庄的混沌,因为七日通七窍而死了,这样的譬喻故事,表示:(198/-2)「知识一开,天真的生命也就完了。」导师也充份发现了知识的相对性与缺陷:(198/-1)「因为一般的知识,是现象的知识:是片面的;是有所知而有所不知的;是陷于无穷思辩而永不满足的,也就是不能没有苦痛的;这不能与真理相契应,不能触证绝对的永恒。」这部分讲得很简洁,在〈佛教的知识观〉一文,针对知识的相对性与缺陷,探讨得更详细,可以作进一步的参考。
3)导师对知识的批判──以〈佛教的知识观〉为例
导师如何批判知识的相对性与缺陷?(198/4)如果是「依东方的、中国人的看法,人宁可多苦多难,而不愿过那永恒的盲目生活。」其实不单东方如此,西方的哲学家穆勒也曾说过:「宁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做一头快乐的猪。」这就是人对命运的抉择态度,很难用「东、西方」来二分彼此的区隔。
有关知识的相对与缺陷,《佛在人间》〈佛教的知识观〉一文有所探讨:(下一,267/22 「佛教修行的方法论,及佛教徒对现世间的知识文明是取什幺态度。」这篇文章谈及各种文化对知识所抱持的态度,以及知识根本的缺陷性,与本段谈「愚民政策」的内容可配合阅读以作比较,所以放在这里作一补充。
A.一般文化界的看法──世界文化对知识态度的回顾
一般文化界的看法,分中国、西方与印度三大文明以谈述之:
A)中国文明又分二系:儒墨与老庄两家。儒墨是比较重视知识的,老庄则是不重视知识的。
B)西方文明亦有二系:(下一,270/-6)「西方文明中的不同看法」:一个是希伯来的文明,一是希腊的文明。希腊文明是爱智的文明,希伯来文明则是崇尚信仰而轻视智慧的文明。严格说来,希伯来文明到底属不属于西方文明?这是可议的。如果以发源地的地理来分析:世界上伟大的宗教,都发生在东方──亚洲。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和从此中分支出来的,阿拉伯人的回教、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其实都是根源于东方的闪族宗教,是亚洲西部──中亚、西亚一带发展出来的宗教。目前希伯来宗教,已经被西方当作是主流的宗教,这原应是东方文明的一支。
C)印度文明也分二系:一是传统的婆罗门文化,一是沙门团文化。婆罗门文化明显的是重视知识的。至于沙门团文化,很难具体的说其一致性。因为沙门团分成很多派别。《阿含经》讲六师外道,六师是不是通通都不重视知识?也不见得如此。沙门团有一派是鳗论或不可知论,这一派就看透了知识的缺陷。舍利弗过去就是在这一教派中学习的。
再就佛教而言:(下一,274/4)「佛教,有着沙门文明的内容,而又含摄了婆罗门重智的传统。」基本上,佛教是重视知识的,但是因为有沙门文明的内容,故多少透视知识的缺陷。
综合而言:(下一,274/6)「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轻视知识的学派,目的并不全同。」如中国老庄重视(下一,274/-6)「自然的社会生活」;印度沙门团是(下一,274/-5)「倾向无分别的体验生活」;至于西方(下一,274/-4)「希伯来宗教的轻视知识,着重于敬虔的信仰生活」。  
以上是世界三大文明对知识的态度之综合比较,导师在这方面的叙述,简洁而有力。
B.佛教的知识观
第二节〈佛教的知识观〉,是从四方面谈知识的缺点,三方面谈知识的优点。佛教对知识,基本上抱持肯定的态度,但也不否认知识有瑕疪。
A)知识的缺点
a.知识的片面性
这种片面性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下一,277/1)「每每顾此失彼,重此轻彼,所以佛教称此为『担板汉』。」担着一个木板在头上,看得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左右、上面等,这是知识片面性的现象。这就出现了严重的后果:(下一,277/6)「彼此间的顾此失彼,重此轻彼,引起相互间的摩擦、斗争,弄得愈来愈不对。」
b.知识的相对性
知识的相对性,可从两方面来说:
a)不能了达绝待的真理:(下一,278/4)「知识的活动与表达,不外乎内心的思想与外表的语文。……知识的特性,是遮他显自的。」遮他显自,且一定要仰仗外表的语言和内在的思想,这充份显示知识的相对性──一定要有这些工具和这样的特性,(下一,278/6)「如见红色,即不是白色等」。这表示:(下一,278/-3)「知识,必需在相对的形态与作用中表现出某事某物来。」既然是相对的表现,所以,(下一,278/-1)「知识的本身是相对的,所以它不能了达绝待的,一切而无外的究竟真理。」它总是要遮他显自,就一定有外内之分。
b)无法了达自心:(下一,279/1)「从心识来说,知识有能知所知,能知是心识,所知是认识的对象,当心识了知对象时,却不能知认识的自身──心不自知。」为什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心?当下这个心生起时,无法回顾到「这个就是我的心」:(下一,279/2)「纵然自知心念的生灭动态,这还是后念知前念(后念是反省到我的前念在想些什幺),决不是同时在一念中,具有能所的认识。」是能知,又是所知,所知又能够知能知;既能知心念,又能知外境,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一念只能有一个作用,要不是缘外,就是缘内。一念生起时,缘内的也是缘前一念,而不是当下这一念。
「无法了达自心」,唯识学有述及此一道理;至于「不能了达绝待的真理」,如中观者说:要依「世俗谛」的相对境界,而达到不可言说的「第一义谛」,这是对知识带有批判的肯定。
c.知识的名义性
知识的「名义互为客」,这是唯识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唯识学的观门,要修四种寻思、四如实智,都提到知识不离名义的本质。不离名义有什幺缺陷?(下一,280/-2)「所以有不决定、相对、流动、变化的特性。」因为依名可以立义,依义可以立名。
d.知识的错乱性
知识的错乱性,简言之,就是「无常计常,无我计我」,这是根本性的颠倒,使我们产生无边的痛苦,流转不息。
B)知识的长处
知识的长处,可从三方面来谈:
a.以分别识成利生事
以分别识成利生事:(下一,284/7)这可从世间法与佛法的两个层次来说:
a)依世间法而言:(下一,285/1)「世间的利用厚生,非知识不成。」各行各业提供人们的民生需要,而各行各业也都有其专业的学问技术,这须要由分别识以习学之。
b)依佛法而言:菩萨有从自修到利他的三个过程:修行、证悟、利他。一、修行:(下一,285/3)「初学菩萨向上向善的正行,即由分别知识的引导。」二、证悟:(下一,285/5)「这才能趣向证悟的圣境,得平等无戏论的根本智。」三、利他:菩萨比声闻更进一步,有利生的大用,故须(下一,285/6)「从平等的根本智中,又起后得的分别智,此即通达事物,度生的方便智。」
菩萨的修行过程主要在于利他,此亦要以分别识成就之,至其已成就圣位时,就运用后得智,这是以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而出发的利生事,亦即:已透过无分别智剥落我执,而后才能行无相布施等度众生的无漏功德。这和世间有漏的「利用厚生」当然有所不同。
b.以分别识成深信解
以分别识成深信解,亦即信智相辅相成:(下一,287/3)「佛教主张从深解中起信仰,确信透过知识的信仰才是深固的。这一点,与希伯来宗教──理智与信仰冲突,完全不同。」
c.以分别识成无分别智
以分别识成无分别智,换句话说,一定要用分别识做为修行的工具,才能获证无分别智。(下一,287/-2)「在没有证得圣智前,如不以世间分别识分别善恶,观察真妄,即无从修行。谁能直下从无分别处着手呢!」这是比较有争议性的,所以,导师后面说到:(下一,288/-2)「有人认为:分别识不能契真,如再以分别识修观,岂不分别愈多,与真理愈远?这是不懂缘起相对性的机械论法!」
有些佛教学派认为:以分别识为因,一定得分别识的果,以分别为因,一定得分别的果,这是不可能达到绝对,而永远落在相对境界的。如《楞严经》(大正19131c)中就有「煮沙成饭」的譬喻:「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楞伽经》也说:要依智起修,而不是依识起修。其实,导师反而认为:(下一,288/-1)「如一木,再以一木相摩擦,似乎木积越多,而实则两木相摩,即有火生,火一生起,木也就烧毁了。」(下一,289/2)「学佛而以分别识不断地观察,乃至于定中观察,正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法法空寂,即能契悟诸法的空寂相。在契证平等空寂中,有相的分别识也即泯绝而不起了。」由小楔出大楔──「以楔出楔」的原理来看,导师对知识还是肯定的:(下一,289/-3)「知识虽不能表诠真理,但它有引向真理的作用。」这是顺胜义的观照,不等于胜义,却可导向胜义。
一般凡夫的分别识,愈是分别就愈是凡夫,永远不能契入真理,但是修行人以分别识起修,是有方法有途径的,由佛陀的证入法界,经其大悲等流而法界等流,引领弟子们作正法的闻熏习,无不由法界流出,而又无不回归法界,这是顺胜义的观照原理。以上是佛教将知识当作「达到真理的工具」的看待方式,与希伯来宗教以「罪」来看待「分别善恶」的知识,确乎不同。
C.现代知识应有之反省
导师另外提到世间的两个现象:精神知识赶不上物质知识,道德赶不上知识。
A)精神知识赶不上物质知识
西方心理学(下一,292/3)「研究心理,也是把内在的心识,看成了外在的东西(物化)一样去考察」。「物化」,就是对象客观化为物质来看待。那幺应该要怎样看待心识,才能免于「物化」之弊呢?导师提出的方向是:(下一,292/-6)「真正有情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不但从外界去观察,从生理刺激反应等去了解,更应从自身去观察、分析,体验人类内心的自觉活动。」如何从自身观察、分析呢?这就不能纯粹用学理性的,外在的观察、比较、研究,有时应该辅以内在的观照工夫,了解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当然,这方面因为无法作客观的检验,以致于现代科学知识无法接受。可是事实上,现在心理学也无法完全客观检验,只能从人类行为的趋向去了解与推论而已,社会科学又为什幺接受它呢?如弗罗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也是看不到摸不着,而只能从人类的表现中去理解的。
B)道德赶不上知识  
前面也说到:道德应该与知识相应。可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道德却往往赶不上知识,原因是:(下一,293/5)「知识的错乱性,与私欲不相离,所以知识的发展,最易引起个人私欲的扩展。」换句话说,这种知识无我计我,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私欲不相离,扩展自我和我所的范围;它又无常计常,对恒久的幸福快乐寄予错误的期待,这都容易引起个人私欲的盲目扩展。反之,假使一个人的知识,能导向于体认事相的无常、无我,这种知识就绝对有让道德同步发展的好处。所以,道德赶不上知识,不是知识的错误,而是知识无法剔除错乱性,所以无法化成智慧以成就道德。
怎样让道德赶上知识?要透达无常、无我的实相,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迷执。纵使起步时还无法达到「悲智交融」的境地,可是已经迈出了步伐,最起码也已经少分体认佛法的缘起──只要能体会到众生彼此间因缘的相关性,视野就会比较开阔,做出来的事也就比较不会那幺自私。
以上,谈到神权思想的「愚民政策」时,顺便提及世界三大文明与佛教对知识的看法。
4)组织力与知识
264/4)「吴牧师从今日基督教国家的组织力,知识的发达,来证明上帝所喜悦的人,决不会是盲目无知识,分散无组织。反之,以今日中国的一盘散沙,东方佛教国家的落后情形,以推定不重组织,不重知识的,恰好是佛教。」这样的说法,乍看之下是满有力量的,最起码佛教教团真的是一盘散沙!反而基督教,从中央的教庭体制到地方的教会组织,力量是非常强固的。先不谈国家,教会的情形就是如此。
关于这一点,导师的答复是:
A)(265/3)「流行于世间的,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偏颇发展,都会有副作用的。所以世间的任何宗教、政治、哲学,常在波浪式的起伏中。」导师认为:就是佛教、基督教也一样都是相对性的,也有它们的副作用在。基督教的组织虽然坚固,还是有副作用;例如,运用高效率产生高度动员的宗教战争、无法顾及成员的个人意志,而由教会统筹人力以运用之等等。
B)(265/-3)「今日西方文化的隆盛,有种种因素。重要的,有希伯来宗教传统的信仰,罗马政治传统的组织力,希腊民主传统与爱智的学风。」这三方面的综合,特别是罗马政治传统的组织力,这是教会组织形成的重要因素。总之,教会的组织力来自于罗马传统;它的知识发达,来自于希腊的传统。导师认为:这与希伯来传统文明无关。
昨天是弘一大师诞辰纪念日,我应邀前往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时,有人提出质疑:「学佛的国家会衰落。」并对弘一大师曾在书中所驳斥的「阿育王时代,印度不是很强吗」表达意见,认为这样的譬喻不对。他说:以现在来看:西藏是佛教国家,却很衰落,蒙古也是,中南半岛各国也是。这样和西方比较起来,信佛的国家似乎比较容易衰落。后来某寺的师父说:「其实弘一大师讲那句话,只是要告诉那些认为『学佛的国家会衰落』的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也有学佛的国家是非常强盛的。但是,我们又如何证明:阿育王时代国家的强盛,是因为他信佛?它的强盛有很多因素,而不见得是因为国王信佛吧!」我答复道:这是不可否认的,阿育王时代国家的强盛,不一定是因为他信佛;同样的道理,依你的逻辑来推判,西方国家的强盛,也不见得是因为不信佛。非洲国家也大都信奉基督教,他们不也很衰弱吗?这难道也是基督教造成的吗?由信奉的宗教来衡量国势,这没什幺道理。以东方而言,成吉思汗时代是很强盛的,后来蒙古衰落了,这是因为他们强盛时,懂得往外发展。要知道:荒漠地带如果不往外扩充,就会因牧草地有限、人口增加而牲口不增反减,而形成经济衰退的现象。至于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那是很特殊的历史因素所造成的,根本不符合佛教「政教分离」的精神,从何说是由佛教而产生衰微的现象?
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的兴盛或衰微,就如同导师所说的: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不要认为:那是信佛或不信佛的缘故,这样就太简单化如此复杂的议题了。
以上是针对「愚民」的部份所作的一些补充说明。
2.分化──上帝分化的方法
前面说到:愚民是为了巩固神权;至于分化,导师说:这是为了显扬上帝的大能。
为什幺要分化?因为(214/-2)「蒙蔽人的眼目,管制人的思想,才能造成狂热的一致信仰。分散无组织──纷争、对立、仇恨、斗争,是分化政策。」分化的方法有三:(1)分散集合:以巴别塔的故事为例;(2)反对成立国家;(3)叫人家庭产生纷争。
接下来分析,为什幺会有这种理论背景。
1)分散集合──巴别塔的故事
导师认为:巴别塔故事的背景意义是:这个时代已经进步到工业社会,所以才会有造城的工程得以进行。(206/2)「造城与造塔,是『为要传扬我们(人类)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想要过有组织的生活。换句话说,已经慢慢进入到比较大的分化的部落社会。这里所谓的「工业」,是指粗糙的手工业。
为什幺(206/-3)「耶和华变乱人的语言」?因为人类拟造塔通天,上帝为了不要让人类达成心愿,所以要变乱人类的语言,让人们因为语言不通,形成不同种族而相互对立,不断引起矛盾、斗争等,以避免他们同心协力以造塔,这是上帝与人类保持距离的方式。所以,(206/-3)「目的在要人类分散。只要彼此间多分散,多斗争,耶和华的大能,就会到处显扬出来。」当人类的能力不能开展时,这就显出了神的能力。这是上帝分化人类的动机。
207/1)「人类分散了,就不免削弱了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斗争多,苦难多,耶和华就可以振振有辞的,责备那些傲慢的人类,应受打击与毁灭的惩处。人类也会痛悔自己的罪恶,承认自己的渺小,而回归于主耶和华的名下,接受耶和华上帝的领导。」分化人类,竟然是上帝爱世人,也让人类爱上帝的办法。
2)反对成立国家
导师也分析了「反对成立国家」的背景。
210/5)「从祭师治理到国王治理,本是人类历史的一定演进,是可喜的进步。」换句话说,这已经是从神权时代过渡到君权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演变递嬗的痕迹,闪族中的犹太民族自亦经历过这样的人类演变史。
但为什幺上帝反而反对这种政治上的进化现象,而不赞成人们成立国家?(211/2)「国家制度是人类进一步的社会组织;……营为群体的活动。……一切都更迅速的进步。在这大地上,人类要显扬自己的名字,不再将荣耀归于上帝。」这是很明显的,人智愈开,愈是感觉到人定胜天。(211/4)「企图反对国家,诽毁国家为管辖人类,虐待人类的力量,耶和华早在极端主义以前,吐露这种高见了。」不同的是:极端主义是以国际主义而反对国家主义的,而导师认为:上帝反对成立国家的原因,则是希望大家把荣耀归给上帝。
3)叫人家庭纷争
叫人家庭纷争,这是比较晚期的说法,与「上帝」不明显相关,而与「耶和华」有关,那牵涉到耶稣的态度。导师谈到耶稣和旧约宗教之间的相异之处:(212/-1)「耶和华上帝的爱世人,着重于种族的,不脱民族宗教的色彩。而耶稣先生的爱世人,着重于个人的。」所以耶稣的爱,已经转化为世界性的宗教。这是第一个两者根本上的歧异。
关于家庭斗争的问题,在旧约时代严格统治人类,需要用分散组织的方式;而耶稣在以色列弘传教法,已经进入另一个新的时代,他要与传统犹太教祭司展开宗教抗争。这种抗争就应用到彼此相互的矛盾性,希望从家庭开始,全家人都归信耶稣所弘传的教法,否则就不惜在家庭中引发纷争。
以上是导师批评基督教系列文章的重点,并酌予补充一些意见。
(四)文章属性:反讽文学
接下来,谈个小问题:导师在这两篇文章中,时常用到「反讽」(Irony)的手法。反讽文学,经常是正言若反的;表面上并没有很明显的抨击,但是却含藏讽刺和不以为然的态度。 例如:(182/4)「『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创七12),造成了最大的洪水泛滥,人类和鸟兽等几乎都断了种。那仅存的挪亚全家,赶快『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降大洪水)灭各种的活物了』(创八201)。」引这段话,没有直接抨击其行为残忍,但最后他却用张献忠来与此行为相提并比,(182/-1)「显出耶和华的爱世人,也看出西方上帝的智慧了!」这显然是一种反讽态度。
再如:(181/-4)「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一切鱼鸟兽类,给人作食品。」这其实是让我们留意:这样对女人、鸟兽,未免太过残忍了。又如,因为挪亚燔祭而不诅咒他,则又未免有接受贿赂之嫌。
183/2)「上帝造人,而人却尽量的作恶……使上帝从亚伯拉罕以来的无边祝福,完全落空。」这样的叙述,反向透露的是:上帝很无能,面对这样罪恶的人类,丝毫没有办法。
又如:祷告词在表面上都是称扬的,但内里却还是含藏着讥刺的。如:
第一段:(216/6)「万王之王,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啊!我赞美你,感谢你,你的大慈爱,使我这外邦人,通晓你的启示!不是你,有谁给我以智慧?谁能通晓你为了爱人,必须治人的真理?」这一段,显然还是在暗示着内在「不仁慈」的本质。
第二段:(216/-5)「耶和华上帝啊!愿你的恩典,临到神父、牧师、传道──宣扬你与主耶稣名字的仆人,也像临到我一样!勿使他们误以撒旦的知见,作为你的意思而到处宣扬!」这段是反讽教会不实在,并没有把《圣经》真正的意思表现出来。随手拈来的这些文段,都是反讽手法的一些例子。
注释:
1.为方便读者检阅《我之宗教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皆以「(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2.为方便读者检阅《佛在人间》〈佛教的知识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皆以「(下一,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参、问答及词句解释

 一、〈上帝爱世人〉问题整理

  (一)182/21 「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思想的尽都是恶。」请问是何意?
  答:一般而言,先民也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起心动念,发现还是自私、贪婪、瞋恼等在作怪,这些都是不光明的,所以说「尽都是恶」。对人类「罪性」的体会,在希伯来宗教中算是很有特色的,因为它把罪性的源头归结于人类祖先不听神旨而吃善恶树上的果子,也就是说:罪恶与道德自觉的能力是有关联的。倘无道德自觉能力,如一般动物纯依本能行事,则所有行为无从辨识是善是恶,也就无有罪恶可言。道德自觉就是罪的源头,看似吊诡,却也有几分逻辑。只是希伯来宗教似乎把它导向「不服神旨是罪」的思考方向,那才让人难以理解起来。

  (二)182/4「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是何意?
  答:那是指史前的洪水时代。西亚各民族都有类似记载,中国也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可想而知:这是史前发生的全球性灾祸。

   (三)182/-5 基督教为何对太平天国那幺喜欢
  答: 因为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曾以基督教的罪恶思想去攻击佛法,并且烧了很多寺院。


  (四)183/6 上帝所造的以色列人,「使上帝从亚伯拉罕以来的无边祝福,完全落空。」它的历史渊源是什幺?
  答:依希伯来宗教的说法,「亚伯拉罕」是万民之父。《圣经》说:亚伯拉罕是犹太人的始祖。连回教徒也称颂亚伯拉罕。〈创世纪〉记载:他是挪亚的长子,是闪的后代,所以此一族群称为闪族。闪族包含了近东民族──中亚、西亚一带的民族。
  犹太民族的形成,依《旧约》记载,是亚伯拉罕带领着部族,到达了「流奶与蜜之地」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后来因为饥荒,曾经到达埃及,最后又回到迦南。上帝给他的祝福,是应许他的子孙「众多如繁星」。
  导师说:「使上帝……的无边祝福,完全落空。」这是因为:事实上,以色列民族并没有这样幸运地「众多如繁星」,反而是一再颠沛流离,饱受亡国灭种的痛苦。从《出埃及记》中知道:这群人曾经流落埃及,受到奴隶般的待遇;回到迦南以后,又先后受到巴比伦人的俘虏以及罗马的征服。尔后犹太民族更是失去了国家的依凭,而散落各方。由此以观,他们好像是没有真正得到上帝所应许的祝福。

  (五)183/-1 「这也算是上帝爱世人吗?……是否上帝所造,这涉及无可征信的创造论,姑且不论。」为何说创造论是无可征信的?它的荒谬在那里?
  答:创造论要如何加以证实?它只能诉诸信仰。故说「无可征信」。导师责其「荒谬」,因为就逻辑而言,如果上帝创造了人,那幺上帝又是被谁创造的?如果有人创造上帝,上帝就不是第一因。如果没有人创造上帝,而上帝能够自存,人类及其它动物又为什幺不能自存而非得要受造不可?

  (六)185/-2 对于神的主宰一切,使人受苦难,不明白要如何表现「神的公义」?
  答:有同学说到:因为人造罪,所以神降灾难处罚人类。可是事实上这很难诉诸神的公义。因为我们可以质疑:既然造人之权责在上帝,那他为什幺不造好一点,却造出没有相当意志力以抗拒罪恶的人,然后再惩罚其恶,这不是「神的公义」,而是「神的矛盾」了。

  (七)186/3「天地不仁」?
  答:引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古时候用草结扎成的狗,用来祭祀亡灵,祭祀后就丢弃之。老子的意思是:天地把万物都看得如同「刍狗」般轻贱,并没有什幺特
别优遇。深一层的意义是,道体无形、无相、无声、无臭,不是心存善德的位格神,这些善德都是人类自己所赋与的想象。

  (八)186/-7 「希伯来的伟大宗教家,为了贯彻上帝的绝对性,而宣说上帝是绝对完善的爱;因为唯有这样,才能达成唯一绝对的主宰意欲,与绝对完善的道德意识的统一……这一工作,从先知时代开始,到耶稣先生的被杀而草草完成。」是表达什幺样的思想?
  答:《旧约》中的上帝,并不强调完整的爱,只强调「贯彻上帝的绝对性」之公义。可是从以色列先知时代开始,已把教义再加以充实,特别是耶稣,大大地填补了「爱」的观念。一直到耶稣以「天主之子」的身份,为人类赎罪而背上十字架受刑死亡,「上帝爱人」的观念都贯彻其间。「草草完成」,是形容其理论建构碍于受到迫害的形势而显得匆促。

  (九)197/-5讲到「法先王」?
  答:法,是效法的意思。在〈中国的宗教兴衰与儒家〉中,导师也提到:法家是「法后王」的。儒则称道三代以上的政风与民风。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三代以上是指夏以上的时代,儒家最景仰并效法的是尧舜。墨家也是法先王的,但他所效法的是夏禹。
  至于法家,其主张是「法与运转」。严格而言,既然「法与运转」,就不会肯定的要「法」(效法)什幺。例如:商鞅以变法让秦国富强,他的根本主张是:不一定要拘泥于古时候所用的方法;只要能达成「富国强兵」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方法。相对的,孔子就非常拘泥古礼,敬服周公,心心念念希望能恢复传统的社会秩序。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篇〉),但若从这方面来说,孔子代表的是复古思想,反而法家还有掌握时势所趋的「时者」风格。
  《韩非子》〈五蠹〉:「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五蠹篇〉大大批评当时诸家:儒家、墨家与老庄学派,他最反对的就是「法先王」学说。「构木钻燧」:先民(传说是有巢氏)在树上构作房子,或是用木头摩擦生热以取火。在夏朝若还搞这一套,一定会被鲧、禹父子讥笑。「决渎于殷」:先民时代有洪水,所以很重视疏通渠道的工作。到了殷周之世,这方面的威胁减轻,如果再于这方面大费周章,一定会被商汤、周武之所讥笑。然则现在称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一定会被现时代的圣者之所讥笑。这是法家的看法,法家思想明显的是反对复古倾向的。

  (十)97/-4「天威咫尺」?
  答:周尺八寸曰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意指天威不远,近处就可以展现出来。

(十一)199/4什幺是「玄珠」与「罔象」?
  答:在〈佛教的知识观〉里也有谈到这个譬喻。玄珠、罔象,是庄子的譬喻。《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黄帝遗失了他的玄珠,别人都找不到,只有罔象才找得到。「玄」是黑色或是深红色。此中「玄珠」的意象,不是指具体的红色宝珠,应该还是指道体──宇宙中最高的原理。「罔象」原是指水怪,但拆解其字:「罔」,就是无;「象」,就是相。唯罔象能得玄珠,这是指唯有无形无相,无法名状的境界,才能触证道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形有象的物体或名言概念的知识,都是有缺陷性的,无法触证到最高的境界。

  (十二)212/-1 「耶和华上帝的爱世人,着重于种族的,……而耶稣先生的爱世人,着重于个人的,使每个人因信而得永生。」请问他们的不同之处?
  答:可以说,《旧约》时代的犹太教,原属种族性格很强的社会宗教,后来到耶稣才拓展为世界性宗教,其「爱」及于一切的世人,不强调种族利益的「选民」观念。

  (十三)213/-2「称孤道寡」?
  答:皇帝往往自称「孤」或「寡人」,表示在最高之位的人谦下之意。不单是帝王如此;中国文化中忌讳对自我的赞颂或自我标榜,一般都谦下自称,对别人的称谓则比较尊敬。

  (十四)(216/-1)「阿门」之语。
  答:希伯来文的「阿门」,是「诚心所愿」的意思。古犹太教在仪式结束时,或祭师宣讲以后,信众齐称「阿门」。「阿门」在印度宗教中也有近似的发音:「唵」(oM)。可以看出南亚、中亚、西亚一带的宗教有其互通之处。「唵」在印度表示「皈命」或「供养」,含藏着敬意。

 二、〈「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问题整理

 (一)222/-4什幺是「缠夹廿三」?
  答:指呶呶反复、纠缠不休。这有二意:一是指唠唠叨叨,不断反复。二是指故意讲附会或使人发笑的话。在这里主要是指第一个意思。

  (二)230/-1「官话和合本」?
  答:「官话」是指北京话,因为那是官方语言,所以叫「官话」。「和合本」是指新、旧约的装订和合本。

  (三)232/7「揎拳捋袖」?
  答:「揎拳」,把手腕或胳臂露出来。「捋袖」是卷袖。「揎拳捋袖」,表示摩拳擦掌,摆出要与人打架的样子。

  (四)240/-2 「亚当先生只是为地上的畜牲、野兽、空中的飞鸟取名,竟忘记了水里的鱼、虾、龟、鳖(注意!注意!当上帝的愤怒临到地上,毁灭一切活物时,对水里的鱼、虾、龟、鳖,也特别圣恩浩荡没有毁灭。这是《圣经》的奥妙之一,让我告诉吴牧师,不妨研究研究)。」这句话含藏甚幺意思?
  答:中亚、西亚地区的水源并不丰富,但是还不致于完全不知道有水栖类的鱼、虾、龟、鳖之类。所以只能说:创造这样的神话,为了尽量避免漏洞,当然故意不提到它们。洪水涨了,水里的鱼、虾、龟、鳖,是再多的水也冲不死的。既然不会死,那与洪水淹灭了众生,而只留下挪亚一家,显然不符。既然不符,干脆就不说(从头到尾都没说)。从亚当取名字开始,干脆就不说到鱼、虾、龟、鳖之类。

  (五)现今的宗教师,是否需要战斗力?因为这里讲到:256/1 「充实战斗力,第一要紧。否则刀兵不利,粮食不足,战略还不等于废话!」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呢?
  答:这是反讽的,意思是说:你们要加强教义,如果你们的教义不加强,再能言善道,也还是招架不住别人的问难。换句话说,还没有本事,就不要动不动挑衅别人。

  (六)256/5 「我是和尚,不是道士,也不是道士出身。如我是小道士出身,那末说『手横桃木剑』,多少还有点取笑成分。」请问此是何意?
  答:要了解写这段话的历史背景:因为吴恩溥是道士出身的;另外,龚天民原来是比丘,后来到香港的道风山(一个专门招收佛教僧尼,并为其洗脑,劝其改变信仰并还俗的基督教机构),就还俗改信基督教。当时基督教尽量收买佛教人士,利用佛教人士对佛教的了解,来攻击佛教。因为无法攻击教义,所以,尽讲些是是非非以丑化佛教。龚天民与吴恩溥两人都是在攻击导师,由于他们有道士或和尚的背景,所以导师暗讽之。

  (七)我们以佛法观点看,生命的流转还灭,归因于无明的推动。而耶教的教义却「信我者永生」、「逆我者永火」,基督教能真如它所说的教义而达到此一境界吗?
  答:依佛法看,凡有生者必有灭,永远生在天国或地狱,那是不可能的。而入地狱与否,与信不信教无关,与其是否造下重大罪行有关。不过,基督教义还是有它的相对价值:因为它要求教徒恪遵神的教诫以行善,果能如是,应该还是可以因其善行而达到天界的福乐境地。

  (八)既然亚当、夏娃背叛上帝,为什幺上帝不干脆把亚当处死?
  答:从神话学的立场看,先民往往是依于事实而编造一些象征性的神话。所以,若把亚当处死,那就没戏唱了。

  (九)早期的民主思想渊源于欧洲,为什幺西方宗教还是停留在主奴
立场的社会之中?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存在?
  答:虽然民主思想是根源于欧洲的希腊,但是希腊的民主思想,其实是少部分人的民主,并没有及于城邦所有的人。奴隶与妇女并不能够真正得到民主参与的平等待遇。西方存在着主奴立场,这是由来已久的,更何况强调神人之间主奴关系的希伯来宗教,也不等于希腊文明,所以渊源并不相同。

  (十)既然神知道亚当、夏娃吃了分别善恶的果子,就能分别善恶,为什幺不将树砍除以绝后患,或者干脆不种它?
  答:这是很妙的问题,应该去问神学家。

  (十一)264/1 「以『夏娃为人类智慧的徽号』,是『左派喽啰』的天机吗?」什幺是「左派喽啰」?为什幺讲到:『夏娃为人类智慧的徽号』会和『左派喽啰』扯在一起?
  答:「左派」在议会政治里,是指激进派或在野党,或称为左党。当时在英国议会里,左派、左党的位置是在主席的左边,所以才会产生「左派」的名词。「喽啰」,就是供差遣、使唤的,跑龙套的角色。「以『夏娃为人类智慧的徽号』,是『左派喽啰』」,这句话的背景是:当时的77党也反宗教。他们对于基督教所说:「人类的原罪」,是不承认的,反而认为夏娃很伟大,促进了人类的智慧。导师正好有同样的论调,所以论敌就骂导师是:「左派喽啰」。

  (十二)272/-1「放空炮」是指什幺?
  答:就是「无的放矢」──没有目标却放出冷箭。

  (十三)273/1「从此说不响嘴」?
  答:「说不响嘴」,就是理不直气不壮,没有办法再大声说话了。

(十四)273/-4「殃及梨枣」?
  答:「梨枣」是书版。古时候并不是用铅字排版,而是用梨枣木(梨枣木是上等的材料),在木板上刻字,做成书版,再印制书本。所以,「殃及梨枣」就是殃及书本。其实,书本无所谓「受到灾殃」。导师所说的:(273/-5)「不但浪费笔墨,真的『殃及梨枣』」。是指吴牧师啰啰嗦嗦的语言,害得书本也跟着受累,填上那幺多无用的话。「殃及梨枣」类同「殃及池鱼」。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本来没有池鱼的事,但是池里的鱼,因为热气让水温上升的关系,也受到了亡命之殃。

三、〈上帝与耶和华之间〉问题整理

  (一)275/3 为什幺导师「读『新旧约』时」,能生起「景仰与同情」?
  答:主要是对于耶稣慈爱且没有怨尤地牺牲自己,产生很大的感动。如果每一个人看过「耶稣传」,应该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感动之情的。

  (二)275/4为什幺导师会对耶和华上帝「感到震惊」呢?
  答:他觉得依《旧约》的讯息,这是一个「无情挞伐异己」的暴恶之神,却蒙受「至上创造神」之名义,所以感到震惊。

  (三)275/-3 「犹太教、天主教、耶稣教、真耶稣教」,各有什幺
不同?
  答:基督教派非常繁多。他们对《圣经》某些部分的诠释不同。倒是从犹太教到天主教,从天主教到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新教,这三者的区分,可以大致叙述一下。
  犹太教是宗本《旧约》,不承认《新约》,也不恭敬耶稣的。天主教崇奉新旧约,也崇奉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基督教只崇奉上帝与耶稣,不崇奉玛利亚,把玛利亚当作是一般凡人。
  基督教和天主教之间,还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天主教强调神父的中介性格。也就是:人必须透过教会所属神父以与天主沟通。但基督教则认为「万民皆祭司」:人应该可以直接与神沟通的。基督新教强调「因信称义」,但天主教则还是倾向于在「信」德之外,人必须「依善行而得主恩宠」。
  真耶稣教是基督教内的新兴灵恩教派,依圣灵充满的神秘经验而受到教徒的欢迎。

  (四)294/5 为什幺「无比严厉的耶和华」,对当时的以色列民族来说,「是最理想的神」呢?
  答:当时的以色列民族,在埃及受到的是奴婢的待遇。他们长期培养出了一种奴隶的性格,有很强烈的惰性,改变生活方式的意愿并不很强。人类对奴隶制度的反省,往往还不是来自于奴隶,而是来自于一些非奴隶的人道主义者。真正的奴隶,顶多在受到太多的压迫打击时,会产生局部的,针对特定对象的愤恨、报复,然而乖顺意识已经养成,就很难改变。解放黑奴的林肯总统,反而死于黑人手中,就是因为有些黑人被解放后反而莫所适从。
  对这样有顺服心态,满足于现状,不思改变的以色列人而言,摩西想要带领他们返回故里谈何容易?可想而知:他是很受挫折的。所以,摩西透过政教合一的方式,以绝对权威的神来下达指示,因为这样最为有效。神的绝对权威,可以替代埃及的主子,变成是以色列奴隶心目中至高的主人。这样的主子比埃及的法老王本事还大(所以可降种种惩罚给法老王),这才能让奴隶重新听受新主人的话。新主人叫他们回去,他们就不敢不回去。就这样走出埃及而回到了迦南的故乡。所以,这种带有高度父权性格的神,在当时的摩西而言,应该是最为理想,便于统驭族人的。

  (五)大梵天在色界,照理应该是无瞋的,为什幺人民不顺从,就会降下灾祸?
  答:如果是指耶和华上帝,还要再看他是《旧约》的上帝,还是《新约》的上帝。如果从《旧约》来看,耶和华的神格不高,他是何烈山的山神,这种信仰属于自然宗教的物象崇拜,其神位阶停留在欲界低层四王天或其下的鬼神道间。如果是《新约》的上帝,由于有无限的爱慈,神格是已到达无瞋境界的。由于新旧约之间有些差别,所以教会对它们的接纳度也有差异。有些教会是《新约》、《旧约》都接纳,但是原则上尽量诠释《新约》的内容,因为觉得《新约》的教义比较站得住脚;有些教派干脆就推翻《旧约》,直接接受《新约》。

 四、〈佛教的知识观〉问题整理

  (一)下一,268/-22 「墨子是从儒家中流出,发扬比儒家较朴实而实用的思想。」是怎样的朴实而实用?
  答:这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例如:以丧礼而言,墨家不主张厚葬久丧,而力求简单不铺张,这与儒家重视丧仪祭礼的看法,差距很大。墨子希望民生日用足够就好;儒家则不但如此,还希望能「富而好礼」,他们强调「礼治」,所以重视礼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贡想把在祭祀中「饩羊」(献祭羊只)的仪礼取消,孔子就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在佛教来看,当然是羊的生命重要!可是孔子却把礼看得更为重要。由此可知:儒家为了这类礼仪的实践,难免会有较为铺张的情形;相对的,墨子即不崇尚此道。
  (二)下一,269/-1 庄子说到:「有人教以用水车取水,他却说:用不得。因为以机巧取水,即有机心,有机心,便是一切灾祸的根源。」依此而言,行善以机巧方式而得利,是不是也会受到灾祸?
  答:庄子的话有一些只是譬喻,看看就可以了。要照庄子的说法,人类文明可能要大倒退了。他只是用一种象征的手法,让我们留意:心要归于质朴,而不要巧用心机,以免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产生很多问题。至于到底要不要用水车,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我们行善,如以机巧方式而得,是不是也会受到灾祸呢?所谓机巧,譬如:用心机行善,希望能够博得美好名声或是权柄、地位,那当然「因地不直,果招纡曲」。假使是属于菩萨的善权方便,是为了适应众生种种根机而用种种的方法,这样的行善,也是某种程度的机巧(方便智)。但由于菩萨不沦于私心用事,自亦不会得到灾祸。因此是否得到灾祸,不是看他机不机巧,而是看他的动机。

  (三)下一,272/-2 「近代的西方文明,宗教信仰与知识之间,始终没有做到协调的地步」。如何才能协调?
  答:这应该是当时很严重的课题。启蒙运动时代,科学开始发达。西方宗教起先并不是与其协调,而是试图打压,以免其研究结果挑战《圣经》的权威,后来无法再打压下去了,才不得不改为与科学协调,重新诠释教义,尽量让教义合理化而符合科学新知。但直到目前为止,许多西方教会还是试图施压,使学校不得传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这是希伯来宗教与俗世科学对立且无可妥协的部分。

  (四)如何依闻思修以进达观慧?
  答:闻,是多闻教法,这不但是从明师、善知识闻,也包括自己阅读经典。必须是对佛所说的道理明确认知,有深刻的信解,才是闻慧成就。进而如理作意,深刻思惟佛陀教法──十二分教,在奢摩他(止)成就之前,对十二分教的深刻思惟,那只是思慧。等到奢摩他成就,引发身、心轻安后,才进入毗婆舍那(观)。以毗婆舍那观十二分教的所缘境,成就观慧,这才是修所成慧。
  观慧并不是一下手就侈谈「无分别」的,《解深密经》就说到要先观尽所有性,再观如所有性。换句话说,观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观如所有性──真如法性。所谓尽所有性,就是五蕴、六处、四谛、缘起等等的道理。这也与「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先知法住、后知涅盘」的道理相同。

  (五)知识分子在学佛以后,对于世间知识往往懒于追寻,应该怎样调适?
  答:本文也有谈到世间学问的相对性与缺陷性。一些佛弟子基于对知识相对性和缺陷性的透视,往往懒于学习世间知识。世间知识是不是可以完全不予理会呢?其实不能。我们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
  以出家众而言,出家以后,确实应该专研内明。至于其它的知识,可以用一部份时间学习一般性知识;对于过去所学,则不妨把它拿来随缘教化。特别是刚出家的前几年,应该把重心放在内典的研修。常常有同学问道:「别人问我们关于世间法的问题,可是我们不懂,应该怎幺办?」其实以出家众的立场,大可告诉他们:「这方面我所知道的很浅薄(或者一无所知也不妨),我自己的专业还是在佛法方面,如果谈的是佛法,我很乐意互相切磋。」时间毕竟有限,顾此就难免失彼,假使是为了怕世间法的知识不懂,会被人家耻笑,然后一天到晚拚命找世间法的数据来看,到头来,人家问到佛法的问题,反而不懂,本门不专精,那才更是丢脸。
  至于在家众,当然还是要学世间的知识,但最好也在广泛浏览之外,能够专精一门。现在的学问分工很细,任何一门的学问都是很深很广的,不太可能一切包抄,什幺都学。所以在家众除了一般性常识要有所涉猎之外,宜就一门以专精研究或专精操作,以他的专业知识配合佛法来度化有缘众生。在家众一定要有「正命」(正当职业),正命来自他对世间技术或知识的基础。所以,在家众对于世间知识更是不能完全不管。
  佛教的知识观是重在生命意义的探索,然则在物质环境方面,是否相对会有不甚重视的现象?可不可能发展出西方纯粹基于好奇心的知识追求?这都值得进一步讨论。大体而言,佛教虽不是唯心论,但确实是把重点放在心灵的锻炼;而在物质方面,则倾向于少欲知足的态度。所以,到大乘时期会有这样的反思,希望在精神建设之外,也能庄严净土(参与物质文明的建设),而使环境得以富足安乐。
  至于是否会发展出像西方那种纯粹好奇的知识探求?印度哲学较属于探讨生命终极意义的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则大都关怀现实世间生命处境之改善,有关此一宏旨的知识探求较不多见,所以理论科学的发展,确实在东方文化体系中有所不足。不过西方纯粹好奇的知识探求,也是以希腊文明(而非希伯来文明)为其根源的,希伯来文明重视的也还是生命的终极关怀,而不是纯粹理论知识的追求。注释:1.为方便读者检阅《我之宗教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 皆以「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2.为方便读者检阅《佛在人间》〈佛教的知识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 加注起首出处,皆以「下一,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