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弘扬六祖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扬六祖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意见》,阐述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强调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走在全国前列。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工作。

  六祖惠能的禅学理论不仅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也有积极的影响,在博大精深的六祖文化当中,尤其是他的道德、伦理思想等方面以及千百年来积淀所形成的禅宗、佛教、民俗文化等都包涵着“和谐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当今世界文明转型的时期,我国从科学发展到和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六祖文化,发挥其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六祖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及其影响力

  《六祖坛经》是惠能一生说法的记录,六祖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在他讲述的《坛经》之中。台湾学者钱穆认为:《坛经》是探索中华文化必读的典籍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坛经》的中心思想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觉悟解脱,其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六祖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意义作用远远超出了佛教的范围,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据有关史料证明,六祖文化于8世纪已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政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893年,日本僧人释宗演出席世界宗教大会对禅宗进行了推介,从此,引起了美国人对禅宗的关注,禅学硕德铃木拙对禅学研究的贡献,直接地推动了六祖文化在美国的传播。此外,美籍华人学者的推介,如陈荣捷英译《六祖坛经》,张仲元英译《禅宗之源》以及顾毓秀1941年拜谒韶关南华寺后撰写了《禅宗师承记》、《日本禅宗师承记》、《禅史》(英文版)等著作的出版,对六祖文化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禅宗善信和学者相当普遍。六祖惠能被视为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塑像矗立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由此可见,六祖文化已真正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成为了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很值得我们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以进一步弘扬。

  二、六祖文化与“和谐文化”的相互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种文化的精神理念来支撑,六祖文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播广泛,在广大的民众当中有较深的思想基础和认同感,六祖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都其有一定的作用。

  “和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又有浓厚的时代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和谐文化”含义:一是天人合一,根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强调阴阳互补,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千篇一律,和谐而共同发展;四是“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百事谐”的思想和语言,重视建立融通,人际交流的和谐社会关系;五是自强不息;六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思想等等。人与人,人与万物平等和谐相处,是惠能禅宗最高的理想境界,这一境界既是对中国传统的敬祖敬天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它的创新,这是六祖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契合点之一。

  惠能的禅宗世界观认为,宇宙间有一个包罗一切,无所遗漏,圆融统一,觉行圆满的精神实体,这就是佛性,是“一合体”、“一合相”。笔者认为,以广义上讲:“六祖文化”与“和谐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包涵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容。唐代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三位文坛宗师的三篇惠能碑铭都大力颂扬惠能思想的伦理意义和价值,肯定其禅法有助于对人的教化,即在提倡“仁”、“善”、“忍”等方面的传统道德观。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是社会的细胞,人和人的活动是社会的主题,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成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应着眼于人,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人的品德和修养。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推己及人,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友爱,诚信待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华大地绵延相传两千余年,儒家学说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仁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道德,孔子还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视天下为一家,博爱就是一视同仁。

  六祖在佛家文化的重要贡献是能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文化。在全民族文化的综合体中有三大思潮: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为中国老百姓所认同和接受,经过千多年积淀形成的六祖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其它形态如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建筑、诗词、民俗甚至日常语言的渗透和影响无处不在,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如何发挥六祖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六祖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世界文化当中,也生产了相当大的影响。在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汲取六祖文化的思想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一)继承和弘扬六祖文化关键要转变思想观念,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要求。六祖文化博大精深,其文化具有多样性,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维护和保护六祖文化的多样性,既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愿望,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

  最近,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将警醒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传统。为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站在对国家和历史负责,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以及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认识六祖文化,将六祖文化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科学运用六祖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不断传播六祖文化。近年来,六祖文化通过各种的文化活动形式,传播越来越广,对当地的旅游、文化、经济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以德治国”战略的延续。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不断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继承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六祖文化这一份重要文化遗产。

  笔者认为:在开展六祖文化活动中起点要高,形式要新,资源要整合,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尤其要重点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这一主题认真进行策划、展开,同时,要注重参与活动的群众性、社会性和活动的连贯性、持续性。

  (三)继承和弘扬六祖文化重点在青少年。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对六祖文化的了解、认识和兴趣,对发挥六祖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06年11月10日,由云浮市策划、上海音乐学院创作并演出的音乐剧《六祖惠能》于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演,获得一致的好评,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此外,新兴县根据六祖的生平事迹,编写了《惠能画传》连环画,出版面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青少年的通俗读本等,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对六祖文化浓厚的兴趣,借鉴这些做法,还可以将六祖的事迹,通过举办诵诗诵经、戏曲欣赏、书画展览、礼仪学习和动画片、卡通片、电影、连续剧制作、播放等形式或活动,还可以尝试将六祖文化加入中小学教程,或在一些学校进行“传承基地”命名,学生德育课程开设六祖文化的课程等,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受到六祖文化的熏陶,使六祖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以此,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毛泽东同志对六祖惠能与《坛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惠能在哲学上有很大的贡献,他把唯心主义的理论推到最高峰,要比英国的贝克莱(1684-1753)早一千年。你们应好好看看《坛经》,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能够提出高深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毛泽东1956年对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人的讲话)毛泽东同志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特性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六祖惠能将印度佛教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影响之深和久远。六祖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理六祖文化的积极成果,充分利用好六祖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科学规划,六祖文化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该文作者是云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长。该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发展》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