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都城的辉煌时期——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它与民间信仰竞争并长,招邀信众。佛陀东来,安拉示训,基督入华,摩尼布道,土生土长的道化三清,都驱动着宗教文化的发展。寺塔、佛殿、经幢、神像、造像及宗教供品随之而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出家为僧,明中叶嘉靖帝沉溺于道教,荒于理政,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于是建皇家道观、祖庙,郊外建寺坛。万历年间,朝廷内外百官崇尚天主教。皇帝崇教,百官信教,因此,明代北京宗教事业自然而然地迅速发展。这些劳动人民创造的诸多的寺院、佛塔、造像及宗教用品已成为中华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古代宗教史的实物展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明代宗教文化。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大街53号。明天顺元年(1457)山西潞州僧普惠(号喜之)与弟子圆洪在尚衣监廖屏资助下,在金代西刘村寺遗址重建此寺。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后二次重建,多次维修。整个寺院幽静宏敞,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释迦牟尼鎏金造像
释迦牟尼佛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不求荣华富贵,舍家弃妻,只求救化众生,毅然修道,历尽千辛万苦,游遍周围各国,大彻大悟,成了一位功行圆满的佛,救度了无数的众生。80岁的那年2月15日,在拘施那城娑罗树中间涅。这尊释迦牟尼造像高高的发髻、端庄宽阔的脸庞及坦荡的胸前的"SS〗"字,手中托的金法轮极具明代典型特征。
万历经卷
此经卷发现于慈寿寺塔内。经卷长3米、宽10厘米,卷内主要内容为"佛说大藏总经目录舍利灵牙宝塔名号",并于卷尾莲花与荷叶间方框为"大明慈圣皇太后发心造",明显道出慈寿寺塔为万历年间神宗母所建。
慈寿寺塔
慈寿寺塔位于阜成门外。寺、塔均为明神宗万历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所建。寺久不存,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0米,外形雕刻精美。古塔至今仍挺拔秀丽。
天主教堂(为南堂之前身)
天主教堂位于宣武门内油房胡同,天主教为基督教的一派,元代一度传入中国后中断,明万历年间再次传入。东、西、南、北四大教堂在北京天主教堂中最具规模。南堂是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
利玛窦墓碑
利玛窦墓碑位于车公庄6号市委党校园内,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意大利人,他知识渊博,精通天文、数学、地理、音乐、美术,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北京,一面将天主教和西方科学文化传入中国,一面又将中国古老文化向欧洲介绍,为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先行者。
来源:市文物局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