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文化景观
黄河岸边的文化景观
毛成林
千里黄河冲出了龙羊峡,缓缓地来到贵德平川,在这里刚喘了口气,正待蓄势狂泻,便被现代人拦腰截断,建起了高155米、长411米、装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59亿度的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形成的320平方公里的高原平湖,给国家级森林公园坎布拉旅游区镶上了一条亮丽的彩带,使得风景区壮观的“丹霞”地貌、奇美雄姿的“十八峰”、森林动植物园与神秘古朴的宗教文化、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蜚声海内外。
阿琼南宗尼姑寺
阿琼南宗是藏语中的最高峰,又是天府之意。坎布拉十八峰中的最高峰南卡,峰正面有一峻峭的山峦形似藏文字母中的“阿”字,而该峰崔嵬险峻故称“阿琼南宗”。阿琼南宗四周陡岩峭嶂,北面仅有一条石径从悬崖中弯弯曲曲通往山上,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一座千年古刹就静卧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这就是我省最大的尼姑寺院——阿琼南宗尼姑寺。相传该寺东有飞天聚会的神仙树,南有财神落地的夜叉岩,西有仙姑的自然佛珠,北有大师的秘修禅道,寺前还有仙女聚会舞台。古刹是由数间石崖组成,多是人工开凿而成。飞檐倚山,雅致幽美,寺内热贡绘画技艺精湛,光彩夺目。登上寺后直插云霄的南卡峰顶,伸手便可触摸到缭绕的云雾。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登高眺望,林海茫茫,群山起舞,云蒸霞蔚,晴岚雪白,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5公里长的南宗沟,山坡上松柏叠翠,百鸟啁啾,谷底溪水潺潺、凉爽幽静,令人神往,有着上千年宗教历史文化的“南宗四寺”就错落布局在这里。它又是安多藏区三大佛教圣山之一,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相传公元八世纪初西藏赞普(藏王)郎达玛用血腥手段灭除佛教,杀害了一批翻译家和佛学者,幸存者望风而逃。西藏曲卧日山僧人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三位学者(俗称“三贤哲”)赶一匹骡子,驮一驮经卷,爬山涉水,千里迢迢经阿里、新疆、蒙古等地,历经磨难来到阿琼南宗避难修行,收徒说法,点燃了复兴佛教之星火,使藏传佛教在广大藏区重新得到传播和发展,史称后弘藏传佛教。千百年来海内外众多朝拜者纷至沓来,终年香火不断。
南宗沟口的尼姑寺,藏语称“南宗静虑兴旺洲”,属宁玛派尼姑院。公元1710年前,坎布拉十八峰之一的珠穆峰上益西卓玛等众尼姑经常在此谈经修行,为尼姑寺雏形。后随着尼姑日渐增多,于1870年古浪仓活佛遵从益西卓玛之意创建了现在的“南宗尼姑寺”。因此聚居在南宗沟下段的南宗四寺是颇具特别的宗教道场,也是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相传珠穆峰下尼姑寺还有一段祖辈相传不衰的神奇故事:藏历练迥十二年,有一老尼姑在珠穆峰一洞穴内修行,一小尼背水回来,发现师傅竟在一处凡人无法攀登的悬崖上打坐,便声泪俱下,哭喊着,师傅说:“你到洞穴口吃上我留下的一粒药丸,拿上我的佛珠,就能到我这儿来”。小尼便遵从师瞩,果然顿时轻身健步来到师傅前。师傅说:“我身无常,宛如雨后的彩虹,你苦行佛法,日后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相见”。说完,西边显现一弯七彩虹霞,映红了天际。随后,十八峰中的尼姑峰就形成了现在的峻峭欲跃之势。现尼姑寺内塑莲花生师徒三圣佛像及达帕神像,每逢正月初一、四月初六等节日,这里经声悠扬醇美,法号清脆悦耳,显得庄严而肃穆。
阿琼南宗尼姑寺现有尼姑125名,大经堂、佛堂各一座,尼姑房院50户250余间,1980年12月经批准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接待海内外香客和游人约20万人(次)。
尼姑寺中除老尼主持仁增昂毛外,多是20来岁的青春少尼,其中不乏大中专学生。她们为什么放弃现代物质生活,甘愿到这深山古寺削发为尼寂守清苦?旁人自难揣度,恐怕只能从她们诵经的木鱼声中去细细体会。
去尼姑寺这天,正好碰见两位下山挑水的小尼姑,年龄约十八九岁,看着她们挑着水一步步向陡峭的山上攀登,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她们祈祷:在通往佛缘的征途上只能道一声,请一路走好!
洛多杰智合寺石窟
洛多杰智合寺石窟位于尖扎县马克唐镇洛科村北面智合寺上院锡浆岩山腰间,离县城4公里,它集智合寺大经堂、万佛塔、24处石窟群落于一体,形成的远古宗教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让中外香客、游人仰慕。
洛多杰智合寺分上、中、下三座布局,上院有天然及人工石窟24处;中院有一座为射杀吐蕃王赞普郎达玛的弓箭而建造的万佛殿塔;下院便是1246年由该寺第一世萨班、更尕尖参用一钵燃灯佛舍利子为基兴建的大经堂。据《洛多杰智合寺志》记载:公元842年西藏赞普(藏王)郎达玛用血腥手段除佛教,杀害了大批翻译家和佛学家,幸存者望风而逃。后被藏传佛教史上誉为“三贤哲”的玛尔释迦牟尼,肴格迥、藏饶赛及藏王侍卫拉龙、贝吉多为了进一步护法弘法来到现今的洛多杰密修,并将其射杀藏王的弓箭埋藏于此继尔建成了万佛塔。
从现存的实物和文献依据考证,智合寺石窟早在格鲁派盛行之前,已是其他藏传佛教各派大德高僧的密修之地。因此,它早于西宁土楼石窟和平安白马寺石窟。
智合寺石窟呈一字状,由西向北排开,静卧在垂直高度约80米的山腰中部,从现场看,1、2、3、7、8、9号石窟除专业人士外,一般人是无法上去的。据现今智合寺管委会主任土登介绍,1958年前后,为保石窟内文物免遭劫难,当地老人密派两人趁月色上去过,并将窟内部分珍贵文物取出密藏。两人连夜携物出走,躲至贵南等地。劫难过后,当地又派人前去接回,两人却死于途中,临终才将所藏文物告诉世人。
据传:1号窟内供有以万药万宝为供物塑成的七尊唐代佛祖像,四手观音、持金刚、金刚庆母、喜怒神、宝帐护法神、八面怙主护法神、药王佛及药师八佛,珍藏有唐代以及吐蕃王朝著译金银书《21部显密经典》手抄秘笈、唐卡八卷等。2号窟内供有珍贵手抄经典共30套1500本(卷)。3号窟内供有宋朝手抄甘珠尔金银书206本、古典密宗唐卡19卷、八宝塔16座。窟内顶壁画为密宗本宗神马头明王坛城图及宗师画像。能上去的4号窟内有17塔佛殿、历代显密宗大德高僧之灵塔、宗喀巴壁画像。除画像较为清晰完整外,其他均被毁坏,散落在窟内的各种形状的“嚓嚓”随处可见。惊奇的是,宗喀巴大师画像是画好以后粘贴上墙的。5号窟内为静禅院,内供有金身塑的杰·赛康巴尊像,青铜法杵一把,勇猛密帐护法唐卡一卷等。6、7、8号窟为法师禅房。9号窟为“三贤哲”讲经堂。内有“三贤哲”之金像、宗喀巴师徒像,以及古代手抄藏汉经典《广中略三种般若经》24本,同时发掘出一顶无法确定年代和身份的佛冠。
上述1至9号窟内发掘出的大威德金刚唐卡,极乐坛城图,龙王佛唐卡、佛祖主持3号唐卡等,不幸于1995年农历9月24日深夜被盗,其价值和损失无法估量。剩余部分现珍藏于该寺。
10至18号石窟均在其后的元、明、清时代经历代主持修缮,内供有弥勒佛、金刚佛、三怙主密佛、时轮佛、度母佛、莲花生佛、米拉日巴万者、药王佛、无量佛金像等,数以万计的不同形状的“嚓嚓”散落在各石窟内和万佛塔四周。
值得一提的是22号石窟,它是所有石窟中最大的一处。窟高约3米、窟宽约5米、进深约4米。窟门面向东北方向,大面积壁画泥皮脱落,仅剩下右边约40公分宽的直线边画,也已轮廓不清。经初步考证,得知该壁画是一幅大型画像,但中部有一条约3公分的横直红条线断开。脱离的块状壁画多数是拳头般、脸盆般大小,由于技术限制,难以组合。留存在壁画上多为石青色原料,从画风、画技线条勾勒及腿部坐姿分析判断,应是十一世纪末藏族政权角嘶啰初期作品。我们还从该寺至今保存的刀形石器以及彩陶罐和脸盆般大小的石刻喀举上组佛像等实物上得到印证。
尖扎县洛多杰智合寺石窟历史久远,文物众多,显密合一,人文及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安多地区独一无二,很值得专家、学者再度考察研究,撩开她神秘的面纱,还历史本来面目。
黄河岸畔千户院
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昂拉千户院,坐落在尖扎县昂拉乡依山傍水的尖巴昂村。它距县城九公里,近邻黄河,是目前我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千户宅院,是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典雅的千户府第。
千户为封建世袭官职。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蕃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赤热巴坚大臣贡叶西达杰来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遂成为尖扎黄河两岸的头人(包括现今的化隆县昂思多地区)。公元1657年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被正式册封为昂拉千户。1933年末代千户项谦世袭,共经历七代。其统管昂拉八庄,且每个庄下设百户,百户又管辖数个自然村落。现存的宅院是继位后的项谦于1948年续建的。
昂拉千户庄院建筑结构精巧,风格艺术独特,完全采用木质结构建造。它是二庭两阶式院落,坐西向东,第一庭院西面背为七间、进深两间的丁顶土木结构二层楼,第二庭院正面为单层山顶砖木结构正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西面建平顶土木结构厢房,正面两侧各有一座小角院,正中为大佛堂。宅院为砖木雕刻带门楼,前有砖雕照壁。宅院很好地继承了藏民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又巧妙地融合了汉民族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千户庄院建筑面积2400㎡,房间总数234间。让人称奇的是,整座二庭阶式院落内,没有一处明显的下水通道,但无论遭遇多大的暴雨,顷刻之间就不见丁点存水,使得许多专家学者无不称奇。
今天的千户庄院由于昂拉解放期间被驻军利用,文革时又遭浩劫,后又成为昂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虽经数十年风雨沧桑部分雕刻及装饰品受损,但庄院整体构造保存完整,目前,县上有关部门正积极争取保护修缮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昔日威严府第风貌,进行开发利用。
昂拉千户庄院作为少数民族建筑的一大民间文化遗产,作为尖扎及周边地区解放的历史见证,这对研究近代我国藏民族的政治、经济、建筑艺术、文化和社会历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站在千户庄院,依稀可见的是,当年解放昂拉时留在庄院第一庭院的两个缸口般大小的弹坑,虽说早已被翠柏遮盖,但历史还是折射出当时战火硝烟的激烈场景……
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曾多次派兵进犯昂拉,千户项谦都凭借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率部奋勇抵抗,阻挡了马匪的进犯。
但解放前夕,项谦又在马匪及叛乱分子的蛊惑煽动下,进一步强化千百户制度,抢粮购枪,使昂拉形成了顽固的封建割据。在先后十七次规劝无果的情况下,我人民解放军一军一师近万人遵照党中央、西北局的指示,在“军事消灭残匪,政治争取项谦”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于1952年5月1日至2日一举摧毁了昂拉叛乱分子的防御阵地,项谦携少数侍从潜逃。后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于7月11日下午带着11名随从回到昂拉,回到人民怀抱。后经党的多年教育培养,成为了一名人民的公仆。曾先后担任尖扎县人民政府县长、州政府副州长等职。1958年病逝。项谦归向人民后,协助党和政府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出自: 《群文天地 》 2010年7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