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禅:孔子选女婿
论语禅:孔子选女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价公冶长说:“我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啊。”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不会犯法。”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杨伯峻《论语译注》将“虽在缧绁之中”翻译为“他虽然曾经关在监狱之中”是增字解经。公冶长是齐国人,当时还关在监牢里,孔子不因为他是犯人而厌弃,认为那不是他的过错而是遭受冤狱,仍选他为婿。这说明孔子评价人很公正,不以一时的境遇而喜恶,坚持以德才为标准。
孔子能够把女儿嫁给一个囚犯,不管他有没有罪,一般人都做不到。对于普通人重的是名分,想的是门当户对。谁不想自己的女儿能够高攀,可孔子不是这样,他看中是对方的品格,看中对方是不是需要自己的帮助,所以孔子就是这样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孔子看人不看地位,他只看人品。据说孔子就看中公冶长坐牢才把女儿许配他,因为孔子看中他的老实。公冶长在牢里傻呵呵地呆着跟没事似的,也不见上诉,也没有托人找关系通消息,幸好真凶自己不小心暴露了,他才免此一难。所以孔子认为公冶长是个老实人,女儿嫁给他就放心。
侄女不是孔子的亲女儿,孔子却为她找了个富家公子。虽然侄女婿南宫是贵族公子,但孔子看中他的仍然是他有德。
王肃《孔子家语》:“纥(孔子父亲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一字伯尼。于是乃求婚于颜氏……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这就说明孔子之前,孔子已经有了九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可这个哥哥是个残疾,是一个跛子,长孔子很多,此时哥哥已经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当然孔子就要为侄女找女婿。
南容,即甫宫敬叔,鲁国人,《史记索隐》考证他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他在南容,以南容为氏,父子兄弟先后都投拜孔子求学。孔子认为南容这个学生在国家政治上轨道的时候会有所作为,这是有才;在国家政治混乱黑暗的时候不会做坏事而受刑,这是有德。所以把侄女嫁给他,这个选择,仍是以德才为标准。
《论语.先进》记录孔子对南容的考察:“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白圭”,这里指《诗经.大雅.荡之什》这首诗,诗中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意思是白圭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而说的话有污点,就无法收回了。南容是有领地的贵族,能够反复读这句诗,加强品德修养,注重谨言慎行,所以孔子认为他能够“有道不废,无道保身”,把侄女嫁给他。
孔子选女婿注重德才,不论门第高低,不看一时的境遇,这是许多人办不到的。孔子对女儿和侄女也不偏心,把侄女嫁给有领地又有德才的贵族,把女儿却嫁给关进监狱的平民。
对于女儿和侄女的不同选择,朱熹集注说: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
这里是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认为孔子要避嫌,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对自己的女儿好对哥哥的女儿不好,所以就关照哥哥的女儿。二种意见是程子,他认为圣人无私心,根本用不着避嫌。认为孔子嫁女可能是因为年龄大小不同,时间有先有后。
我们认为,孔子作为圣人,肯定没有私心,但是在嫁女问题上,他肯定是要先让侄女选,然后才让自己的女儿选,这是圣人的本色。孔子一定没有想要女婿比侄女婿强,他肯定是首先要照顾和关心哥哥的女儿。
论语禅: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