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如实生活如是禅: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图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4日
来源:   作者:林谷芳、孙小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如实生活如是禅: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图

  孙:在《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中,我们的对话谈到了孩子。您说有了孩子可以“以子为师”,分享他的自性天真,补足成人经历中忘却的童年记忆。这当然是理想的一面。但是现实生活中,我身边的朋友有了孩子之后就希望与烦恼相随。他们忙着陪孩子上才艺班,忙着督导他们学习。作为旁现者,我们似乎看不到“以子为师”的乐趣,反而是塑造与被塑造的辛苦。“可怜天下父母心”,谈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落在教育方面总有些隔救搔痒。从禅角度,我们如何看待早教或者说胎教这件事呢?

  林:佛家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轮回观的基点。谈三世因缘、三世因果。也就是说,孩子是带业而来,是天生有秉赋的。像我实际养孩子,雨庵与见庵,截然不同的个性,一出生就如此。这一点,科学的解释也许就是基因的随机配对,但佛家谈的是三世因果,也因此特别强调要尊重他们的先天特质。如果不这样,就有违佛理,昧于万法,更不要说所谓生命的尊严了。

  孙:先天秉赋?是不是佛家认为,孩子一出生或者还在娘胎中,就不是我们所说的一张白纸了?不是任由我们后天塑造?

  林:对,佛家的说法,是一个生命地图的概念。因为带业而来,它原来就有内在图像。其实,现代谈基因不也一样?基因是一套生命的密码,由此生命依循着一定的轨迹成长,这特点是全体图像先行,具体的部分再在后来的时间中出现,也像哲学讲的目的论,是目的先于手段、成长而存在的,面对这种特质,如果我们想用单点突破来改变这个图像,其实很难,你只能用一个图像诱引整个图像的转变。再一个,孩子最初学习时,他们的心灵对万事万物,是全体领受的,不像我们,看到一个图像,很容易就把它联接成我们习惯的图像。这种全体领受,从带业而来的角度,正是与他生命整体特质相应的直接投射。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早教,首先就要有这全体呼应,有全体决定部分的观念,从整体氛围入手,让与他相契的在此作用。即使要改变他,也得从这基础上逐渐改变,不应该是堆栈式、片断式地一会儿教他数学、-会儿教他舞蹈、美术,这只会把他原来整体的生命搞得支离破碎。

  孙:我们身边人就是你说的那种,觉得孩子方方面面都学到了,也就会整体领受了。

  林:这样的学习,并不能达到1+1=2的效果,最后塑造出一个你想要的孩子。谈生命地图首先是个整体的观念,如果我们只是想经由部分构成全体,那个全体也不是你想象的全体。它还可能出现互斥的两面,性格上也容易有矛盾与分裂。由全体决定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就会存在有机的对应。

  孙:但我觉得整体领受这一说,总是听来有些玄,不具操作性。不如学钢琴、学画画那么具象。

  林:整体领受就是环境,或更直接的心理领受,也就是一种氛围。人格特质是这样形成的,而这个特质就决定了他实际学习的质地,当然,我们也可以透过实际的学习激发或形塑他的某种特质,但就像现在的教育般,教出了一些政治人、经济人、法律人,却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谓本立而道生,本不立,就容易流为零碎乃至矛盾。

  孙:怎样可以称作一个完整的人呢?

  林:两方现代的教育常从生命必备的几个面相来谈完整的人,所以有所谓的七大学程之说,即作为人,你要在生命、科学、艺术、社会、语言等七个方面有所掌握。这样的说法可以提供我们参考,但学习上也仍旧会有各管各的问题,兼顾起来又恐太累,何况,你也不能说过去的文人、乡下的农夫有些面相不具了,就比受过这些学程教育的人生命不完整。其实这种完整也只是指应对环境须具备的一些能力,使你不致在专业中有“致远恐泥”的迷失。而宗教谈一个整体的人,谈的则是对生命本身的观照,毕竟只有掌握了这原点,才不致变成心外求法。而在此,建立时间之流的生命地图则是禅所常强调。只有放在时间之流上,面对成长与死生,生命才能看清自己该有怎样的轨迹。生命的面相是横,时间之流是纵,一个纵向一个横向,就构成了全体。在这里你给他一个环境,他就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生命的样貌。我曾经在台湾做过一套《生命之歌》的有声书,你也可以称它为胎教书,因为我就是把生命放在时间之流上,认为哪些音乐能影响到他的生命地图。所以才有:童趣、生机、侠骨、诗心、大化、有情这些禅的拈提。它等于是在孩子混沌的心田上印下这个地图,很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潜意识学习。有了这,以后就较可能循着这种轨迹而行。

  孙:这么说您是不反对胎教或者早教的?

  林:胎教本来是很好的观念,只要带着前面那种因缘观,让整体指导部分,就对了。但我们现在不是,做零岁教育,把小孩子完全当成一张白纸,由我们捏,反而把前面的因缘给截断了。从佛家看,这样早教的迷失首先在于不尊重他的禀赋,而更糟的还在武断地认为后天都可以照着我们的预期来安排,就打上了太多生涯规划的影子,双重误差,把大家搞得紧张兮兮的。结果是对许多人不谈胎教还好,谈了胎教,孩子弱了,父母也弱了。这跟坐月子一样,本来身体蛮好的,但坐到紧张兮兮,产后忧郁症就来了,动辄得咎嘛。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是优秀而不快乐,要么连优秀都谈不上,只有扭曲。尤其在这变动的社会,那后天积累的种种真可以把人活活逼死。当然,父母有这盲点,有他基本的情感在。不过,对一些做儿童教育的人来说,有许多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不说破。

  孙:不说破?

  林:我以前教乐器,常明示或暗示学生他将来当不了音乐家,原意是要他能在此陶冶性情,不一定非在专业音乐家的路上碰得头破血流。结果呢?朋友警告:你这样告诉学生,他立马就不学了,也的确,许多学生就走了。儿童教育一样,尤其是那些艺能教育,不说破才进行得下去。

  孙:不说破也可能是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有些人的童子功是到长大才显现那种作用的。我见过学者叶嘉莹,她现在的诗词大家的地位,跟她当年的童子功是紧密相联的。看她八十好几依旧出口成章,真后悔当年没有接受这样的童子功训练。

  林:童子功教育绝对有殊胜一面,但你要晓得做一万个童子功,可能才有几个是训练和禀赋相一致的,叶嘉莹恰好有这个禀赋,所以 扎到心田特别深。但其它的生命呢?举个例子,现在倡导孩子读经,好像只要读经,很多事情都解决了,怎么可能?不要忘了中国两千年都在读经,宋代朱学大盛,所有读书人都在读,结果呢?中国还不是整体往下走,衰败、动乱、世风日下,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真是狭隘的儒者观点,读经还得有其它条件,它才能发挥效用。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