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典藉简介:《唯识三十论颂》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典藉简介:《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又称《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三十唯识论》、《高建法幢论》。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

  世亲,又作天亲,梵语婆薮盘豆。北印度犍陀罗国人。初从一切有部出家,盛弘小乘,造五百部小乘论,往往毁谤大乘。兄无著菩萨忧之,于是以方便诱令回心。从此更研大乘经教,著述甚多,号为千部论师。晚年广摄大乘妙义,作此《唯识三十颂》,与《唯识二十论》同为有名之作。护法、安慧等诸论师各为《三十颂》作注,并加序分、流通二颂。

  玄奘大师,唐代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我国四大翻译家之一,法相宗的创始人。十三岁入洛阳净土寺出家,后因诸师所讲经论各有不同,经典中之义理亦有隐晦之处,乃于贞观三年(629)孤身涉险,备尝艰辛,西行求法。贞观七年到印度,入那烂陀寺,以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九年归至长安,请回梵文原典六五七部,奉敕于弘福寺翻译,主持译事二十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三三五卷,《唯识二十论》、《三十唯识》即是其中之一。

  《唯识三十论》所探讨的义理,是属于佛学,所以依三藏义,称之为论。又本论所有的意义、精华,全包括在颂中,也就是以造颂的方式来造论,所以颂即是论,而称为《唯识三十颂》。构成唯识中心思想的《成唯识论》,就是以这三十颂作为其骨干。

  本论是瑜伽十支论之一。其内容是以三十偈颂诠释唯识教义,可分为三个大纲,即: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的行位。以识变的思想而构成唯识学说,则是本论书的特色。

  《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颂》都是世亲菩萨所造,《唯识二十论》是纠正外道及小乘心外有境的见解,并且解释唯识上的许多困难问题。《唯识三十颂》则是将各种有关唯识的道理作有秩序的叙述,有系统地建立起唯识的思想。其内文虽然只是一百二十句的短文,不过,由于含义丰富,根据相、性、位,牵引至境、行、果,而将唯识的系统严密的组织起来。因此当时及后代学者、研究唯识者,都将本论作为探讨的对象。本论内容组织表列如左:

  ┌略辨唯识相

  │

  │            ┌异熟能变

  │            │

  ┌明唯识相─┤      ┌明能变相─┼思量能变

  │     │      │     │

  │     │      │     └了境能变

  │     │      │

  │     └广辨唯识相─┼正辨唯识

  │            │           ┌明心法生起

  │            │     ┌释违理难─┤

  │            │     │     └明有情相续

  唯识三十论┤            └通释妨难─┤

  │                  │     ┌明三性

  │                  └释违教难─┤

  │                        └明三无性

  ├明唯识性

  │

  │     ┌明资粮位

  │     ├明加行位

  └明唯识位─┼明通达位

  ├明修习位

  └明究竟位

  一、明唯识相

  前一颂半略标三能变,次二十二半颂广明三能变相。识虽有八种,但可分作三类,万物都是由这三类识所变现。此三类即三能变识,也就是第八异熟识、第七思量识和前六了别境识。当变境时,并非任何单独一识所能变,而是要三类合作才能变现。

  三能变识

  初能变的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和一切种识。异熟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具有三义:

  变异而熟:谓因成为果时,果异于因,从因至果,在时间、空间上皆经历了许多变异,因此,果不似因,因不似果。

  异类而熟:异类是指因果不同类,因有善恶,果则无记,由因成熟而为果,名为异熟。

  异时而熟:谓造因在前,得果在后,因果不同时。

  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所以称为藏识。有能藏、所藏和我爱执藏三义。

  能藏:此识能藏一切诸法种子。

  所藏:第八识所变起的根身器界,以及所现行的前七转识和一切诸法,皆以第八识为所藏处。

  我爱执藏:第七末那识常执第八识见分,认为这就是常住不灭的我,深起贪爱,由是我执、我见、我慢等,皆依之而生。

  总之,从自相言,名阿赖耶识;从果相言,名异熟识;从因相言,名一切种识。

  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也就是说第八识的性质,是无有染污,未起烦恼,就因而言,不能断定其为善恶,就果而言,不能预计其为苦乐。而与其相应的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也都是无覆无记性。

  第八识自异生直到成佛位止,是恒常相续,常住不灭,如同暴流之水,前后不断,一类相续。所以,生死只是躯壳变换,不是赖耶灭失。须到阿罗汉位,已证我空真如,七识永远不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才能舍除阿赖耶之名。

  第二能变为第七末那识。末那的特质是恒审思量,第八识是恒而不审,第六识是审而不恒,前五识是不恒不审,惟有第七识是亦恒亦审。在性质上,思量、执我均是它的特长。

  末那识与赖耶识就依仗义而言,末那为能依,赖耶为所依。与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有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大烦恼,及五遍行心所、八大随烦恼,别境中的慧等十八心所。末那识是属于有覆无记性,所以唯识家称之为染污识,或染污意。随着有情生处而系属于该趣,也就是说有情在三界内,随第八识中的异熟果生在何趣,这末那识也就存在何趣,如生在天道,便系于天道;生在畜道,便系属于畜道。因此这染污的末那识,不但在人类是如此,就是在其它各道中,也都在那里思量、执我。必须修到阿罗汉位,或入灭尽定,或修到出世道现起的时候才能永断。

  第三能变的前六种识,都是以了别境界为性相,其性质是通于善、恶、无记三性。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有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等五十一心所。并与喜、乐、舍三受相应。

  前五识皆依止于第八阿赖耶识,而随根境之缘现起,或数识俱现,或一识独现,如同波涛(前五识)依着海水(第八识),随风势(境界)之缘而起。

  前五识是待缘而生,第六识则是恒常现起,只有在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睡眠、闷绝等五位时不起。

  上述是三能变识的大要介绍。

  三性三无性

  三性:谓三种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三无性:依遍计所执性,立相无性;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性性。

  三性是依世俗谛施设,若依胜义,则无所有。因此,佛说有此三自性后,犹恐有人执着诸法实有自性,所以又立三无性。一切法不离此三性,然此三性皆是无性,这才显出诸法皆空。

  三性三无性的关系:

  遍计所执性──情有理无──相 无 性──妄──如蛇的幻相

  依 他 起性──非有似有──生 无 性──假──如绳属缘生

  圆 成 实性──真空妙有──胜义无性──实──如麻的自性

  二、唯识性

  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性为相所依,性即是本体;相为性所显,就是作用,如水与波,非一非异。胜义、真如、唯识实性,是一体异名。一切法唯识的相是有生灭,有去来的。而遍于一切法的唯识性是没有生灭,没有去来的。不离识的各种不同诸法,时时刻刻在变化的称为唯识相,不变的称为唯识性。真如是一切法的实性,而一切法的实性恒常如是,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三、唯识位

  佛法在理论之外,尤重修证,唯识学派尽管分析精密,但是最后仍必须有个修行阶位,引导成佛,才不违背信解行证的修学原则。所以本论书在前二十五颂明唯识相及唯识性,是明所观境,尚未亲证,而后五颂专说行位,也就是谈实践性,使行者依照佛菩萨的实证经验,发心去实行体证,将行者导向修持位上,如此可行可证,才符合“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宗旨,而不流于空谈。唯识修道共分五位

  资粮位:凡夫修成佛果,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工夫。譬如有人远行,必须预先筹备足够的资财粮食,才不致中途匮乏,而能平安到达目的地。修行成佛也必须聚集许多福德智能的资粮,才能到达究竟涅槃果地,所以名资粮位。此一阶位须修十住、十行、十回向,共三十位,历时一大阿僧祇劫。

  加行位:指加功力进修之位。行者修满上述三十位,将入初地,必须预作登地的准备,而加紧用功,修习四寻思、四如实智所产生的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

  通达位:又名见道位。这是在初地的入心,通达二空无我的道理,所以名通达位。也就是说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已经没有我法之相,普遍圆满,一味平等。

  修习位:又名修道位,略称修位,即初地住出心以后,至第十地金刚无间道(佛果)间,修习无分别智,断尽一切障的阶位。其过程历时二大阿僧祇劫。

  究竟位:即佛位。至此三惑断尽,大觉已圆,达到最彻底的境界,所以名为究竟位。

  本论书的梵文原典、藏译本、汉译本均流传于世。汉译的玄奘译本今收录于《高丽藏》第十七册、《碛砂藏》第十七册、《龙藏》第八十五册、《卍正藏》第四十一册、《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另一译本,即梁代真谛所译的《转识论》。

  此外,尚有奚鲁宛 累韦的法文译本,亚扣比及弗劳瓦鲁那的德文译本。

  注释书有:

  《成唯识论》       十卷  唐 玄奘译

  《唯识三十论直解》    一卷  明 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约意》    一卷  明 明昱着

  《唯识三十论讲要》        民国 太虚

  《唯识三颂讲记》         民国 方伦

  试述本论主旨。

  本论有何重要?

  试述唯识的修行阶位。

  何谓三能变识?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