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典藉简介:《大智度论》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典藉简介:《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又称《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大智释论》、《大论》、《智论》、《释论》等。一百卷。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

  龙树又称龙猛、龙胜,西元二、三世纪顷,南印度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八宗祖师。自幼颖悟,学四围陀典、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等。出家后,广习三藏。曾至雪山,遇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经典,虽知实义,然未能通达。后遇大龙菩萨引入龙宫,授以无量大乘经典,遂体得教理。后于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广造大乘经论,树立大乘教学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广为传布。师著作极丰,如《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十住毘婆沙论》、《大智度论》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因此有千部论主的美称。

  本论是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论着。“大智度”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译。相传本论的原文有十万颂,据推测,今本百卷是鸠摩罗什缩译而成者。罗什译本中,最初的三十四卷为全译本,是《大品般若》初品的注释,其后各卷所译,则经罗什加以节略,取其足以开释文意的部分而已。本论若全部译出,或将十倍于此。全书所援引经典、论书极多,包含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书,以及初期大乘诸经典。兹列举如次:

  经  名       卷  数

  阿含本末经       1

  密□经         1

  摩诃衍义偈       1

  时经           1

  佛二夜经         1

  破群那经         1

  释提桓因得道经     2

  舍利弗阿毘昙       2

  解脱戒经         2

  删陀迦迦旋延经     2

  增一阿含         2

  放牛譬喻经       2

  佛答频婆娑罗王偈     3

  栴檀譬喻经       3

  降难陀婆难陀龙王兄弟经 3

  富楼那弥帝隶耶尼子经   3

  须跋陀梵志经       3

  信品中偈         3

  难陀迦经         3

  □卢提迦经       3

  赞摩诃衍偈       4

  天会经         5

  德女经         6

  频婆娑罗王迎经     18

  瓶沙王迎经       1、18

  天问经         1、26

  □喻经         1、31、85

  法句经         1、 5、35、57

  中论           1、19、25、38

  密□金刚经       10、26、57

  阿含           3、49

  赞佛偈         2、5

  八十部律         2、68、100

  中阿含         2、33

  长阿含         2、4、9、33

  迦旃延经         2、7、13、27、31

  阿毘昙鞞婆沙       4、29、38、39、74

  六足阿毘昙       2、68、100

  □勒           2、18

  阿波陀那经       4、33、100

  不可思议解脱经     33、35、100

  梵网经         5、18

  般舟三昧         7、33

  多持经         9

  阿弥陀经         9、92

  诸佛要集经       9

  华手经         10、46、100

  毒蛇喻经        12

  四天王经        13

  天地本起经       13

  优□罗华比丘尼本生经  13

  苏陀苏摩王经      14

  赞精进偈        15

  菩萨本生经       16、33

  除欲盖偈        17

  佛教瞋弟子偈      17

  禅经          17、22、24、28

  赞般若波罗蜜偈     18

  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  18

  千难          19

  网明菩萨经       22

  阿那律佛灭度时说    22

  诸阿罗汉得道时说偈   23

  多性经         24

  分别业经        24

  净经          24

  孙陀利经        25

  一切漏障经       25

  一切不行经       26

  长爪梵志经       26

  持心经         27、29、32、81

  宝顶经         28

  本生经         28

  贤劫经         29

  十地经         49

  渐备经         29

  饿鬼经         30

  罗陀经         31

  三十三天品经      32

  二百五十戒经      33、100

  菩萨阿波陀那      33

  六波罗蜜经       33、46

  大云经         33、46、100

  摩诃迦栴延所解修多罗  33

  尼陀阿波陀那      34

  三法经         34

  菩萨本起经       38

  本起经         46

  断一切众生疑经     46

  云经          46

  法云经         46、100

  弥勒问经        46

  龙王经         51

  阿差末经        53

  地狱品         66

  光赞          67、79

  放光          67、79

  道行          67

  小品          79

  城譬喻经        80

  辟支佛经        81

  转*轮经        86

  婆差经         93

  譬喻经         97

  智印经         98

  四阿含优波提舍     99

  诸佛本起经       100

  罽宾国毘尼       100

  阿毘昙         6、8、16│21、23

  、26│28、31│33、

  49、55、68、75、81

  、83、98

  毘摩罗鞊经       9、15、17、28、30

  、85、92、95、98

  宝云经         100

  大悲经         100

  方便经         100

  龙王问经        100

  阿修罗王问经      100

  摩偷罗国毘尼      100

  八十部毗娑沙解释    100

  杂阿含         2、9、10、31、32、

  54

  首楞严三昧经       4、10、26、29、34、

  40、75

  法华经         7、9、10、26、30、

  32、33、38 46、50、

  57、79、84、93、100

  本论是龙树晚年的著作,对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方法、僧伽的解说甚为详细,并言及胜论派与印度一般思想,是当时的佛教百科全书。在般若思想的弘扬上,龙树的《中论》是站在“般若皆空”的否定立场而言,然本论则是以“诸法实相”的积极肯定立场,极力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的宗教实践,如卷四的尸毘王割肉喂鹰、须陀须摩王不犯禁戒,卷十一的大国王遍割身肉为灯炷供养婆罗门以佛法、鸽以身投火施舍饥人,卷十二的萨婆达王以身布施婆罗门、月光太子布施血髓济度癞人、六牙白象举牙授与猎者、迦频闍罗鸟教化禽兽,卷十四的羼提仙人、鹿王代鹿母受死、爱法梵志破皮析骨求法、雉灭林火等,处处揭示菩萨行者之修持,而与佛陀的本生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由本论即可了解龙树以前佛教学说的大要。

  又龙树菩萨以后的大乘佛教等诸说,几乎都是以本论为中心而开展。因此,本论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书,对印度及中国佛教影响相当深远,尤其是自本论译出以来,成为历来各宗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

  □是印度唯识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

  □与净土宗的关系密切。龙树的《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是净土法门的重要典籍,同为其著作的本论,亦随处赞叹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清净。南北朝时代净土教念佛法门高僧昙鸾的《略论安乐净土义》中,引用本论以辨众生对佛智的疑惑,如“佛智离此四句,缘之者心行灭,损之者言语断,以是义故,《释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唐朝我国净土宗第二祖道绰的《安乐集》也多引用本论。净土宗三祖善导的《往生礼赞偈》的“中夜偈”,就是引自本论卷十七“除睡眠盖偈”中的前四句。罗什大师译成《大智度论》后,姚兴曾致书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请其代写序文;慧远大师虽以难当重任及体弱多病为由而婉拒,但仍深感研究本论的重要,而抄其要文,撰为二十卷。由此可见,本书与净土宗关系的密切。

  □本论卷九的佛陀二身说中,“法身常放光明常说法”的主张,是密教思想的先驱。卷四十八《四念处品》中一一解说四十二字观,阐述诸法实相,是真言陀罗尼的根源。

  □龙树菩萨的著作,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的大成;再加上本论的译出,使得北地讲说四论风气盛行,形成四论学派,因此从南北朝至隋唐年间,不乏以精通《智度论》而讲授四论的硕学。

  □据《佛祖统纪》卷六载,天台宗的二祖慧文禅师因阅《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的妙旨。智者大师在《四教义》中也常引用本论以说理。

  □华严宗法藏贤首国师在《华严五教章》卷一主张《华严》是不共般若,就是引用本论卷七十二及卷百所载,般若有二种,一者唯与大菩萨说,二者三乘共说等,以兹证明。

  □本论卷二十九“三界所有,皆心所作”等主张,是瑜伽唯识思想的先驱。

  □本论六度中的禅波罗蜜、戒波罗蜜的阐扬,对禅宗和律宗具有重大贡献。

  □《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真如思想、空与中道思想的相即,均深受本论的影响。

  本书今收录于《高丽藏》第十四册、《碛砂藏》第十四册、《龙藏》第七十六─七十八册、《卍正藏》第三十六、三十七册,《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此外坊间亦有数种单行本流行。敦煌及新疆等地所发掘的古写本,题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优婆提舍》。以现行本与古写本互相校合,则知现行本中有不少脱误之处。本书注疏有《大智度论抄》二十卷(慧远)、《大智度论疏》(昙影)、《大智度论疏》十四卷(僧侃)、《释论玄门》一卷(慧思)、《大智度论释》十卷(行贺)、《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慧影)等。

  □试述本论内容主旨。

  □试述本论对佛教的影响。

  □龙树被誉为“八宗祖师”与本论有何关系?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