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见悲青增格西:道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见悲青增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见悲青增格西:道谛

 

  推荐道谛——道、如、行、出。道谛确实能够得到涅槃,是能走向解脱的,真正能够出离的。世间道没办法让我们出离,它不是道,因为它无法真正引导我们不再回到轮回,这是道。如,是从空正见是符合事实的,能直接对治烦恼去说;行,即行止,它是现证自性涅槃之智。 外道认为:你(佛教)说以前没有空正见、四谛十六行相的道,经过学习、禅定,现证四谛十六行相,最后可以灭除贪瞋痴,可以达到解脱。以前没有道,在因缘配合下可以产生道,与此相同,阿罗汉或佛陀虽然没有烦恼,但是在一些因缘下,可以再产生烦恼。如果阿罗汉产生了烦恼,可以说他再次回到轮回,失去解脱。这样前面的解脱就变成暂时的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因此不认同解脱之后,烦恼就不再复生。这是否定解脱、灭谛,从道谛方面说,就变成没有解脱道。自宗是这样回答的。如1+1=2是符合事实的,当了解了这个,其它1+1=8,1+1=5的想法就不会再有。又如某人眼力不好、又处在黑暗等的清况下,将绳子误认为蛇,因此被吓到发出惊叫声,但是绳子毕竟是绳子,打开灯,靠近看,一看到那是绳子,刚才那种以为看到蛇的反应就再也不会有。我们无始以来到现在确实都没有产生道,可是一旦产生道,道就只会再进步,不会再后退;这与烦恼不同,烦恼是没有根据的,认清之后就不会再产生。这样就建立了解脱,也建立了解脱道。

  空正见是明,它的反面是无明,我执叫做无明,这是以最标准的情况来说。若以大范围来说,一切道都类似明的眷属,基本上可以说是明,烦恼品都称为无明,烦恼的部份则是不明的眷属。即大范围来说,明就是明事理,小范围来说,明是明空性,无明是不明空性。为什么空正见是明?它没有被黑暗遮住,所以是明亮的,被黑暗遮住就是不明,黑暗在这里是我执。道谛为什么没有被无明遮住,它明了什么?它明了空性这个最终的事实。所以以严谨的角度说,明与无明是在讲空性与实有我执这方面。

  说空正见是唯一的解脱道,只有空正见有办法,其它的不行。如此,如慈悲、了解无常、苦等这些是解脱道吗?就像禅宗的口吻:只要修空性就好,其它的都不究竟,都不是解脱道。如此了解苦、无常等中、下士道到底是不是行者要修的道呢?它是不是灭除烦恼的道?从究竟上来说,这些不是,但是范围拉大,可以说是。也就是,以《广论》的口气来说,修无常、苦等这些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后都重要,是主要的道;而《释量论》文字上会出现“这些都没有办法断烦恼”、“这些都不是解脱道”、“只有空正见才能断烦恼”等,从文字表面上看,二者是冲突的,但是事实上并不冲突。修无常、苦等这些称为成熟的道,扮演的是从后面推一把的角色,真正解决烦恼的其实是空正见。而空正见要断烦恼必须要有修无常、苦等这些修行的协助,如果没有这些,空正见根本无法生起。所以二者必须要搭配。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是从无我、有我来区分,除了佛教以外,其它的宗教都不会说无我。换句话说,他们不修空正见。他们也许会修无常、会修苦,就是不会修空正见。这个就叫外道的道。无我见配上修无常、苦等就是佛教的道,离开了无我见,单纯修其它的内容,其实会变成外道的道。佛教强调慈悲,为什么世尊、历代大师还要去驳斥外道呢?关键就是这里。即修无常、苦等内容一定要搭配无我见,不搭配无我见的话,就变成辛苦没有成果。像农夫辛苦施肥、灌溉等,就是为了要收割,若很努力地去施肥、灌溉,却不去作收割的动作,就会劳而无果。同样的,修无常等内容是要用它来推动空正见,修空正见从而得到解脱,若很努力地修前面那些内容,却不碰空正见,就会徒劳无益。所以后文会驳斥外道的道,说修外道的道没有办法解脱,修外道的道一无是处等。其重点是要说:不修空正见,修其它的,都是徒劳无益。

  总之,重点有二,一、只有修空正见才是解脱道,修其它的道是解脱不了的。当然其它的道要配合它。二、配合空正见就是佛教的道,不配合的话,就是外道的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