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空恩师讲《广论》5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54讲
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听闻讲说中破除一切内外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
前面我们已经将正宗分道前基础里面的学习四种资粮--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瑜伽和hao寤瑜伽都讲过了,并且已经进入破除此中邪妄分别了,今天我们还是接着往下讲。大家把书打开,看修习规理最后一部分。
原文: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决择义·现见俱有不观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是故若许一切修习皆止修者·如持一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
讲解:作为修行人来说,对于所修的内容最初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先亲近善知识听闻。我们末法时期的人根性劣,习气毛病非常多,喜欢自己找点书、资料学一学,就认为自己了不得了,或者当一个文学家研究一下就可以了,认为这就是修习,殊不知修应该从哪里来呢?应该如原文讲的那样须先从他闻。也就是应该亲近善知识,从善知识处听闻,没有善知识的引导,自己的那些邪知邪见、我执我见是不堪修行所用的。作为我们初学的人来讲,就如同去一个生地方一样,你从来没有去过,就必须找一个去过那个地方的人,问一下路,怎样走,做什么车等等,更何况是修行解脱这条路呢?漫长而不简单。我们不要觉得自己的书成堆,都看过了,但是你看过了不能摄心,看过了不能对症下药,习气不能断除,哪一本书都觉得说的很好,都很有道理,但是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这些都必须通过善知识的证量引导、经验引导、实修引导和教授引导,脱离了这些引导修行很难得到解脱。所以最初必须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后,由他人的力量加持生起信心,否则自己就是把三藏十二部都念一遍,也是种个善因而已,想使自己对三宝、对佛法、对上师的信心不动不摇、不退堕,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有善知识的摄引和加持。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没有得到上师的允许,到玛尔巴大弟子处去学习修行窍决,当时他的大弟子看到玛尔巴的夫人写的一封师父的信,并拿了一颗玛尔巴师父的身庄严――一个宝石后,给他传了法,但是他却修不起来,平常人一修就能得觉受,他修,修半天也得不到觉受。他的大弟子就觉得奇怪,后来密勒日巴说:“我实际上没有得到上师的允许,因为在那里求不到法,师母才给我指了这条路让我来。”后来他师父那里送了一封信过来,说他是大恶人,于是他的大弟子就带着密勒日巴尊者就去朝拜上师去了。当时他的大弟子就说:“难怪我给你传的法你得不到觉受,因为你没有上师的加持和摄受呀!你从我这里得到法也得不到受用。”我们也是一样,没有善知识的引导,自己那点东西就想解脱是不可能的。修行功德和证量不是三五年十来年就能有的。我们要效法祖师大德,依止善知识,这样才能生起对佛法的真正信念、坚固的道心,才能有所解脱。六种解脱因,第一个就是依止善知识才能得到解脱,如果你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你就是经教不通达,就如密勒日巴一样,没有闻过很多教理,但是就因为他听善知识的引导,按照善知识传授教诫去实修用功,一样即身成佛。你理论虽通达了,但是你不能如法实践,也不起作用,因此依善知识得解脱是六因之一。
然后把听闻的内容,由自己按教理做思维以后,以自力生起定解,远离各种疑惑,以闻思生起信念,多做修习,这才叫做修。所以多次观察而修和不观察思维而修也就是止修,这两种修持方法都要具足。对于闻思所做的断净的理路,应该具有不观察思择的止修和要分别观察的观修两种,这两种缺一不可,如果对一切修持只持止修的观点,就像你拿着一个麦子就说这是所有的粮食,五谷都一样,所有粮食都有了,这是大错特错,如持一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呀!
原文: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
讲解:闻所成慧必须听闻在前,思所成慧必须思维在前,同样的道理,修所成慧也必须是修习为先,因为修慧是从修习中产生的。所以这样修持修所成慧的前行之修,是依闻所成慧而生起,因此修习思索的内容,就可以从思所成慧中产生修所成慧,所以积聚多少的听闻就有多少的闻所成慧。
原文: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尠。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
讲解:就是你通过从思所成慧中产生修所成慧,所以你积聚多少的听闻就有多少的闻所成慧,闻所成慧多了思所成慧也就多了,思所成慧多了这当中所生的智慧也就多了,智慧多了,修行也就随着增多了,修行如果多就能断灭过患产生功德。因此在很多经典上就说了:
原文:引德道理。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
讲解:引德:就是引生功德。所有很多经论当中都说在修之前闻思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若谓闻思所决择者·非为修故·唯是广辟诸外知解·
讲解:许多经典都说多闻思,对修行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对闻思所作的断定,不是为了修习所修,那就是孤陋寡闻而已,就是不正确的邪见。如果把这些道理不能明确则修行不能有进步。更不用说得解脱了,更是妄想。
原文:若正修时·另修一种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
讲解:无关:与闻思无关的。在修行当中,如果在修持的时候,把跟修持无关的内容拿来修持,就像已经指明了马所跑的跑道,可跑的时候却向另一个方向跑一样,对修持的内容变得毫无关联了,就会对逐渐生起的三慧内容、次第统统毁掉了,并说出修持正道不需要多闻等等这样邪知邪见的妄言断说。我们依善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听闻正法,听闻引导的教授,所以我们要从闻下手。
接下来说的就是要通达闻思修三者的重要性,没有通达这方面内容之相,就是多修习显密经典的人和从来不曾学过经典的人,所修持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后面教诫我们说:
原文: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诸恶轨派令成坚固。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讲解:诸恶轨派:损坏佛法、以闻法和观择等执着为过失的一些恶劣教派。就是说有不需要听闻、不需要学、不需要依善知识,就可以解脱等这种邪见。然许是修:指广义的修。入大地:登初地。对法论:就是《俱舍颂颂疏》颂曰:“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梵名叫《阿毗达磨》此翻译为对法。《俱舍论》卷一中说:“对有二义:一则对向,谓无漏慧,对向涅槃。二则对观,谓无漏慧,对观四谛。前言对向,以因对果,因即净慧,果即涅槃。後言对观,以心对境,心即净慧,境即四谛,无漏净慧,但是其对,是能对故,而非是法,非所对故。言对法者,是法之对故,依主释也。”
原文:故言修者·应当了知·如波罗密多释论·明显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谓令其意·成彼体分·或成彼事。」譬如说云修信修悲·是须令意生为彼彼。以是诸大译师·有译修道·有译串习。如现观庄严论云·「见习诸道中。」盖修习二·同一义故。
什么叫修呢?在《略论释》215页讲:“又须知由资粮道闻慧,乃能生起加行道思慧,由加行道思慧,乃能生起见道位之修慧。”《俱舍论颂书》卷一说:“熏修于心(就是每天要在身心当中串习所闻的法、仪轨、念诵等等,在数量质量上都要过关,质量不过关就要停住,祈祷加持、祈请,然后在往下进行)。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谓修慧能令心意成彼功德,如说修信,是令心能起信的功德,成为信心。什么叫修呢?修就是越串习、越熏修,心能转变过失,过失越转变,毛病越断除,功德越增长,信心越增大,所以名为修。修悲亦然,此中论主要的意思就是:“凡能令意成彼体分,或成彼事”。皆可名修,修慧固然,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修固然但是要串习闻思,没有闻思,修也达不到,所以对二慧所决定义,亦有令成彼体之功能,亦可名修。在这段文言文当中,给我们说了通达闻思修三点的重要性,没有通达经的内容之相,就是多习显密方面经典的这个人,与从来不曾学过经典的人,所修持的结果是一样的。另外,持有这种邪见妄说的人,如果在闻修,把这些恶说理论的见解一定会在藏地流传,所以应该以正知见破除它的邪恶妄说。修和修成有所不同,虽然修习闻思智慧的内容,但这非为修所成慧,可这两者互不违背。如果相违,未得初禅,就是色界的初禅定,未得定前的凡夫,就根本没有修,对欲地专注修持九种住心,就是修止的时候对次第所生的九种住心一样。已到了登地菩萨,若能轻安者,(什么叫轻安呢?就是身心趋向善法,灭了粗重的心和习气),便可以修持修所成慧以外,其他欲界没有修所成慧。这个说法在《阿毗达磨》此译《俱舍论》中多次铲除。所谓修字的含义:就是对修持善行的意义而说的,或者对所做的事情来说的。比如说修信仰,修慈悲,就是要修持生起信念和慈悲,使你的信心生起来,慈悲生起来,这就是修的含义。不是念过去就拉倒了,也不是串习过去就忘掉了,因此很多的大译师有时候翻译成修道,有的时候翻译成串习。在《现观庄严论》实义名解中说:「见道以及诸习道」,所有修和串习在这里的意义是相同的,这就是原文上给我们说的法义,我们要深思一下。
原文:又如至尊慈氏云·「决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这段文又告诉我们世尊慈氏弥勒菩萨云(详细的见海公上师翻译的《现观庄严论》15页)“四加行修道不退转相:决择生支分,于见修二道,思度复思度,思决彼修道”。就是弥勒菩萨说的:“对抉择分,加行道、见道、修道要反复思维,观察修习修道。”这是说大乘圣者修道,还须不断的思惟,称量观察而修。所以对修道反复思维观察持有邪见的人,把思维和修道说成是相互违背,这确实闹出很大的笑话,实在是无知的表现,是特别可笑的。
原文:如是如说修习净信·修四无量·修菩提心·修无常苦·皆是数数思择将护·说名为修·极多无边。入中论及集学论云·「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论中所说一切道之次第·皆说为修。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讲解:入行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自意修:就是自己修持。
是二论中所说一切道之次第皆说为修。闻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修,就是为了改缺点毛病和习气,使自己不断在善法中安住、串习,使自己渐渐的在道业上增长,悲心增长,使自己的信心增长,修四无量心,把四无量的觉受生起来,修菩提心把菩提心的证量功德生起来,念死无常、恶趣的苦等等都这样修。
身受用福:身指身体,受用指财物,福就是指善根。
舍护净长:就是谓舍弃、守护、清净、增长。
在身受用方面,第一个身里面包含了加行、正行、结行。
第一身和第二受用:加行就是舍:依众生所需要,布施身体、财物。护:就是布施消除逆缘、违缘,护持顺缘。正行方面就是净:就是逆缘消灭。结行方面就是长:作后内心欢喜,随喜自己的善,功德增长。
第三就是福:福也分加行、正行和结行。加行当中包含了舍:为一切众生的义利,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舍不正因和违缘。护:就是保护善根体性与果报,不令违缘生起。要让自己的心恒常相续,不能今天这样,明天翻脸,不正常不行。正行就是净,善根未生令生,生已增长,然后增广无边。结行就是长:作后随喜,功德增长。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修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他的意思很大,我们读经、礼佛、绕塔、承事善知识等等,一切使众生欢喜、善知识欢喜、诸佛欢喜的事情都要做,一切使他们不欢喜的,损恼有情的事情不能做。下面说的就是证据和理论:我们说的修信仰、修四无量心,原文上说的修慈悲喜舍、修菩提心、修无常、修除痛苦等等,都要反复的思维而作修持,修的内容多不胜举。原文中说:在《入菩萨行论》和《集学论》中讲:“为了自己修持我才撰写这个本子。”这就证明了修的重要性,这两本著作当中所说的一切次第,皆为修,《集学论》中说:“因此身体生命财物福德,应当恒常修持,舍护净长,对于身体、资财、善根三者每一个当中都要修习舍弃、守护、清净和增长四个条件,这一切都包括在修当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修不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事情,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原文:又说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弃舍一切观察之修·此为最下邪妄分别·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规。破除此执·于止观时·兹当广说。又此邪执障碍敬重诸大教典·以彼诸教所有义理·现见多须以观察慧而思择故。诸思择者·亦见修时无所须故。又此即是圣教隐没极大因缘·以见诸大经论·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讲解:以彼诸教:参考《广论》卷一原文。
诸思择者·亦见修时无所须故:这种见,宗大师认为是邪见,应该断除。
又此即是圣教隐没极大因缘·以见诸大经论·非是教授心不重故:此指的就是诸思择者,所持之见(思维抉择的人所持的见解,认为一切的经教都不需要学,都不需要听;认为修行解脱只要一四句偈就够了,就能解脱了,这样就会使圣教隐没,没人学了,没人听了,都觉得麻烦了,都找省事的,都图便宜图简单,慢慢就使佛法灭亡了),以见诸大经论·非是教授心不重故。因为不宣扬了,自己也就是一知半解,就认为这就是修行。而对其他的经典,再好的法,听了以后也不生信心,不生敬重,认为这些东西都太复杂,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呀,这些东西可不能学呀,烦恼心就来了,或者认为我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成佛了,就读一本经就成佛了,那就叫邪见,应该完全破除。我们这样做就使圣教隐没了,不知道教法的可贵和难得,不知道佛说的三藏十二部这些精髓是佛陀无量劫舍头目脑髓换来的。“无上甚深微秒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呀。如果我们人人都不受持,不学了,佛法就灭亡了。什么是末法时期呀?就是邪见的人太多了,现在的人什么经教都不学,还满口都是大道理,我很有修行,我具正知见,我要求解脱,这种人怎么能维护圣教?怎么能令佛法兴隆?你没有什么可讲的如何去教化众生?这段文还让我们认识了最初邪说的是什么人,少数的人说一切的分别是执着相,因此成为成佛的障碍,把这种见解当作正知正见,认为就一点就够了,就可以解脱了,福慧资粮不用圆满,有一点就够了,就可以往生了,那是想的太简单了。都那么容易成佛,释迦牟尼佛不用三大阿僧祇劫,六年苦行了,密勒日巴也不用修苦行了,宗喀巴大师也不用磕三百五十万大头了,能海上师也不用七次跋山涉水去西藏求法了。我们要好好思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所以舍弃了分别观察的重要部分,这的确是一种无知的邪妄分别。这个论点是支那就是中国和尚所持的见解,关于破除这种观点的道理,在讲解止观的时候,再作广泛的讲说。支那和尚他的论点被当时的莲花生大师所破除。这是汉地的一个僧人到藏地去宣扬这套理论,被卷回来了,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又开始了,这样的出家人、居士越来越多,这是末法时期的可悲之处呀!
又这些邪执,能对诸大教典生起的恭敬心产生严重的障碍,这些教典的理论几乎唯独分别观察和修持,他们认为这些思维的部分在修持的时候不必要再观察了,往那里一坐什么也不用想就是修持,导致佛法衰损的主要原因也在这里。把一切佛经看成不是很重要的教法,特别不重视,因此出现了这种没落的状态,佛法也就衰灭了,这个是很可悲的事情。这是这段原文给我们开示的法义。
原文:如是修道有思择修·及不思择止修二种。然如何者思择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谨当解释。如于知识修习净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没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及菩提心·须思择修。谓于此等·须能令心猛利·恒常变改其意。此若无者·则不能灭此之违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须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故。如于贪境·若多增益·可爱之相·则能生起猛利之贪·及于怨敌·若多思惟不悦意相·则能生起猛利镇恚·是故修习此诸道者·境相明显不明皆可·然须心力猛利恒常·故应观修。
讲解:令心猛利:猛力,就是殷重、勇猛具力,信心坚固。
恒常变改其意,恒常:就是无间断。能够相续,变改其意。就是变改凡常的心,也就是把我们凡常的心,一会一个样的心改变了。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修习道有观修和止修,什么样的内容做观修呢?什么样的内容做止修呢?我们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讲述。对善知识修清净的信仰,修暇满人身义大难得,修念死无常,修深信业果·,修生死过患和修菩提心等等,都必须以观修而修持。因为这些必须具有猛利心和恒常修持才能调伏身心,不能使自己的身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无量劫以来就是随顺自己的身心习气和烦恼而流转生死,没有一次能够逆转不顺着自己,所以才以至于流转生死直到今天。我们应该调伏身心,否则就没有办法消除不恭敬等种种过患。你不改变自己的习气毛病,不改变自己言谈举止的状态,那么对善知识的恭敬心就生不起来,也就造下种种的过患恶因,结下了恶缘,将来就有恶果,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要生起这种心的话,必须多次以分别观察做思维修持。要观察思维依止的功德、不依止的过患,要反复想想这些道理,不能什么事情都顺着自己,如果这样如何解脱?如何出三界和轮回?人世间凡夫当中最难断除的就是我执我见,自以为了不起,我慢贡高,邪知邪见,不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使身心的烦恼无明、嗔恨嫉妒、我慢等等,控制我们的身心,以至于颠倒,邪妄分别,随着自己的业习、业因,种下恶果,将来苦不堪言。所以必须要多次以分别观察做思维修持。因此唯独依赖观修,比如说自己所喜欢贪着的越来越增加,贪心比以前增长,对于自己的怨敌仇人,多次要思维不高兴之相的时候,一想起来就来一肚子气,他的模样一想起来就烦恼,这个时候嗔恨就会更加增长一样。所以要修习这些道理,思维这些道的境相明显也好,不明显也好,最主要的是要具有勇猛的心和持之以恒的修持之心,断除烦恼不留情。仇人是谁呢?就是自己,是这些难改不能改的习气毛病,这些恶业习气种种困惑,这就是要观修的原因。
我常说:现在末法时期的人多部分都是[烦恼无尽断不了,众生无边不愿度,法门无量不愿学,佛道无上成不了],因为他就没有按照四弘誓愿去努力用功,去改恶向善。所以我们名为佛子,其实是装模作样,混日过天,不知念死无常的重要啊,不知畏惧轮回之大苦,等到了三恶趣,那是非常可怕的。
在家人皈依三宝,这些苦在世间觉悟了,但是还是不能积极去修它,还在名闻利养上。出家人修呢,还是在虚度年华,外表上,不能体悟佛法的真谛啊,这实在是太可惜了,枉为佛子,枉得人身啊。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不能报恩,对不起自己的师长,不能报恩。究竟解脱、究竟大孝是什么,我们出家人都懂,但是做不到。还如母有情呢,现世的父母都报不完、报不了,你无惭无愧,何能解脱生死。所以我们要在这上头发猛利的心,要改变,用功。这是这段原文给我们开释的法义。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缘,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时,若数观察,住心不生。故于尔时则须止修。于止观时此当广说。
又有未解此理者,说凡智者,唯应观修。凡孤萨黎唯应止修(孤萨黎:专修苦行的修行者,虔诚的修行者远离一切外事,一心内修之人)。此说亦非,以此一一皆须二故。虽诸智者,亦须修习奢摩他等。诸孤萨黎,于善知识,亦须修习猛信等故。又此二种修行道理,于诸经藏及续藏中,俱说多种。须由观察而修习者,若无观修或是微少,则不能生无垢净慧,道胜命根。慧纵略生,亦不增长,故于修道全无进步。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阇黎云:“慧中如遍智。”谓能无杂简择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即是慧故。
讲解:我们在这上头,如果没有观察修或者是微少,就不能生无垢的净慧,这就是道的真正命根啊。如果没有这个,那么不能增长,而且修道全无进步。道所修证的最究竟者也不会有,如敬母阿阇黎(就是马鸣菩萨)说:“一切智慧当中遍智为最究竟。”
这段原文说明修持止修的有关原因,如果心不能安住于一个所缘境上,要调伏这个心,尽量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多作观察、思惟。如果说再没有办法安住的时候,就必须止修。关于止修的内容在后面止观的部分再详细地解说。
破除不懂观修和止修的过患,不通达这两者道理的修行者,认为:凡是智者,有智慧的大成就者,唯独行持观修就可以了。专修苦行的善士,就是孤萨黎,就应当止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无论是智者还是孤萨黎,都要观和止两种修,缺一不可。智者也需要修奢摩他等等,修苦行的孤萨黎,也要对善知识生起勇猛的信心和作精进的修持。说明必须观修和止修以修持的论据,至于对观修和止修两者的道理,显宗和密宗的经典中都有所讲述。必须以分别观察作修持,这个道理曾反复强调过。需要观修的原因是什么呢?假如说没有观察修或者是少许、一点点,略略地观修,不会产生出殊胜道,无污的清净智慧就产生不出来,就算稍有点生起,智慧也不会逐渐地增长,因此对所修持的道无论任何进步都不会有。如马鸣菩萨曾经说:“一切智慧当中,遍智最为究竟。” 遍智就是能真实无误辨别分析的,就是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证悟空性,般若无分别无漏的智慧。尽所有性是世俗世间所含有的一切法。
原文:是故于道几许修习,返有尔许重大忘念,念力钝劣,简择取舍意渐迟钝,当知即是走入错道正因之相。
讲解:说明错修的不良因:因此虽然已经修持很长时间了,但是反而忘怀增长,就是对正念记忆是越来越差,别看你修行时间长,可是你道行越来越差,妄念越来越多,正念越来越少,就根本不用说用正念记忆起修行的东西了,对分别取舍的智慧慢慢下降,出现这些迟钝的现象,就要知道是修差了、修偏了而出现的问题。到这个时候就应该检查啊,不要盲目地一头向前修,非撞个疱才往回走,那就坏了。
原文:又于三宝等功德差别,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长,若多了知生死过患,故生众多厌患出离。若由多门,能见解脱所有胜利,故亦于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诸行,则于此等诸不退信,欲乐精进,渐能增广。如是一切皆依观慧,观察经义修习而起,故诸智者应于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转。
讲解:经义:经,就是至言。一切圣者的至言殊胜的教授。义者,指的就是经中的道理。善知识开示的法要、教授口诀,都是指导我们修习而起的,智者需要知道的,不可缺离的这些道理。
对这段文我们要认识,在我们修行当中,出很多偏差、毛病,说明一切的功德皆是凭借于观修而来,所以三宝的功德也要观修,念佛的功德也要观修,密法的功德也要观修,哪一个功德也没有不观修能够得到的。所以说《上师无上供养观修法》,为什么不观修不会生长功德,念一遍只是种个因,积聚个资粮而已,不能够净冶障碍。再说要知道三宝等具有多种的功德,依这个而能够增长,了知世间的种种过患,然后以坚定的信仰和精进勇猛无法退变的意志,使它日益增长。这一切皆以分别观察的智慧而作洞察,思惟经典的内容,以这样的方法来修持,具有智慧的人们都要懂得这些,都是凭借着观修而修持。所以要生起坚定信解的话,他人的下劣见解便不能被迷惑。
我们现在的人,再好的妙法听不进去,邪见人的见解一听就进去、迷惑进去了,皆因没有观察思惟觉知修习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时代容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因为自己没有分辨能力,善知识的话听不进去,还觉得自己本事很大,什么都能分辨、什么都清楚、什么都会、什么都懂,结果一头就进去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在佛法中,我们应该使自己如是观察、如是起修。又有一些少数的人,不明白修持的规律,对此持有偏见、邪执邪见以后,认为以分别观察数数而修,会障碍专注专修一个所缘相这样的禅定,因此不会成就坚固的三摩地。
原文:诸于修理见解极狭者,作如是言,若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者,则能障碍,专注一缘胜三摩地,故不能成坚固等持。此当宣说,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来,于引定修,惟应止修,亦是我许。若谓引发如是定前,观修众多即许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车释论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讲解:如果说你认为这是定的障碍,那个是应该修的,那个是不应该修的,这是没有了解大车(深见、广行二大车),里面所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原文:谓如黠慧锻师,将诸金银数数火烧,数数水洗,净除所有一切垢秽,成极柔软堪能随顺,次作耳环等诸庄严具,如欲而转堪能成办。如是先于烦恼(烦恼:根本烦恼)随惑及诸恶行,如在修习诸黑业果,生死患等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此诸垢。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果及菩提心诸胜利等,时中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泽,或令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爱乐欢喜,以白善法泽润其心。
讲解:随惑:即随烦恼,在《俱舍》卷二十一上说:“随烦恼此余,染心所行蕴。”(凡是能随烦恼而转,能染污心行造业的,皆名为随烦恼)。根本烦恼以外,其余的行蕴所摄染心所,比如说愤怒、嫉妒等等,这都是随烦恼,随根本烦恼起故。
这一段长文主要开示了:因为有少部分人不明白修持的规律,就持有偏见说:如果以分别观察修的话会障碍专注修一个所缘相的禅定,对此不会成就坚固的三摩地等等。关于这种偏见的问题作这样的答复:如果在修禅定的时候,为了心能够随欲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在未得到这种禅定之前,如果对种种所缘境而作思惟,定力难以生起,因此在修禅定之际,为了能生定需要作修持,把这种修持称作止修。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是承认的,可是在生起禅定之前所修的一切观修会成为禅定的障碍,持有这种见解的人,完全是没有通达二大车轨所讲述的经典内容。
原文比喻精湛的铁匠把金银反复火烧,又反复用水冲洗以后,会净除一切污垢和杂染,具有了柔软性以后,才能做成耳环等等,随意能制造各种装饰用品。同样,要净除根本烦恼、随烦恼和各种恶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按照深信世间轮回因果所修持的内容,不断地加以分别观察智而反复地修持,来净除这些罪业。从深信因果、世间轮回、念死无常、暇满难得等等不能生起,以及心中生起轮回的种种过失,一直修到心对烦恼等产生苦恼而生起真实的厌离心为止。以这种心情就犹如火烧金子一样,我们从不善业当中翻然悔悟而净除业障,按照亲近善知识的功德、暇满人身难得意义重大、三宝殊胜的功德、善恶业之果等,以及菩提心的殊胜利益这些部分所讲述的内容,以分别智观察多次修持以后,使自己的心一直柔软温和或者生起清净的心,就象清洗黄金上的污垢一样,心趣向善业,并产生极为欢喜的心,这就是以善法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此后再修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如果心要入定,就不必费力便可成办,想入定就入定,想出定就出定,不费功夫了,所以说这种观修是修持无分别禅定的殊胜方便。
原文: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如是亦如圣无著云:“譬如黠慧锻师或彼弟子,若时为欲,净除金银,一切垢秽,于时时中,火烧水洗,柔软随顺,现前堪能,成办彼彼,妙庄严具,黠慧锻师若彼弟子,随所了知,顺彼工巧以诸工具,随所欲乐妙庄严相,皆能成办。如是诸瑜伽师,若时令心,由不趣向贪等垢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染污忧恼,若时令心,由于善品,爱乐趣向,即生欢喜。次瑜伽师,为令其心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加行修习,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为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
讲解:对于修察,滋润我们心田以后,我们能够知道修行当中比喻的这些,对于修行中要了悟的这些道理,就能做到。对这个道理,无著菩萨说的很清楚:“比如技术精湛的银匠或银匠的弟子一样,为了洗出金银上的一切污垢,就要以火烧和水洗,一直到柔软能作装饰品的时候,技术精湛的银匠或弟子,就能随心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同样的,无论哪位修行者、瑜伽的修行者等,心如果不趣向贪心等,使心不染罪业垢污,对过患要产生苦恼,心不趣向无明烦恼,而身心舒畅,并能将心趣向于修持善业方面,如果能生起这个欢喜心,这个瑜伽行者,对于修持奢摩他法或者毗钵舍法这两个,极力修行,就能把心安住,不倾向于一方,也不跟着外缘所动摇,欲想修持的一切功德,会自然成就。” 想修持什么,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功,所以说如为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
原文:又能令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胜三摩地,所有违缘要有二种,谓沉及掉。是中若有猛利无间(猛利:强力的。无间:恒时),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沉没极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是故从于知识修信(就是对善知识修意乐依止法。有意乐地依止,如教奉行),乃至净修行心(行心:加行依止法,又解作行菩提心法)以来,若有几许众多熏修,即有尔许速易成办,智者所喜妙三摩地(智者:诸佛菩萨)。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沉二过,将护修习。此教授中诸大善巧先觉尊长,随授何等应时所缘,为令于其所缘法类,起定解故。由师教授,引诸经论,应时之义(契时、契机。引经据典,教化众生),更以先觉语录(行持的经验),庄严环绕其心圆满讲说。又如说云:“若善说者(具德的善知识)为善听者(具相的弟子)宣讲演说。不具相给你讲也没用,对牛弹琴,听不进去,如法会中所变心力,暗中独思难得生起。”善哉,诚然。故不应谓此是修时方略策励(纵在闻思阶段,亦须令心明利,去掉沉掉两个过患,不但修止观)。拉卜楞寺格西解释说:“方略策励”,就是有执闻思与正修行相违者,谓闻思须广开知解,正修行的时候,所缘略有一点就可以了。这种毛病须破除),以此所说闻思之时,修行时者,即是计执说众多法与正修持,二时相违,邪分别故。(说闻思的时候和修行的时候,闻的时候是闻,修的时候是修,是分开的,要破除这个邪执分别)主要是要破除这个邪执分别毛病,另外为令心能够稳定于一个所缘境,禅定的主要障碍有两种,昏沉和掉举。只要对三宝的信心、善知识的信心、意乐、功德能持之以恒地以精进心修持,依教奉行。承事依止,净除昏沉是非常容易的。昏沉的对治,是看到三宝等的功德以后,触勉自己的心来除去昏沉,这是很多大成就者的见解。对于无常和六道轮回等等各种痛苦的各种过患能产生持之以恒、精进修行,能够净除这些过患,容易消除掉举。因为掉举是属于贪欲方面的东西,贪欲很容易使心散乱、放逸。掉举的对治是修持厌离心,所以很多经典中赞叹厌离的根本就是我们原文这段开示的法义。那么对于善知识要修习信仰,乃至修持行菩提心,若具有多少的修持,就能顺利成就多少使智者生喜的稳固三摩地。另外,不仅在止修的时候,应远离昏沉和掉举,而且在修持观修的时候,也应该远离昏沉和掉举两种过患。传授这个密诀的所有大德、上师们,随着不同的根基和时机而应机、应教教化、作传授,目的就是为了修行者能生起学法的坚定信念。不要怕困难,要学习密勒日巴尊者那种求法的不畏艰难、信心不动。经论中当时应修习的内容,以上师的言教来盈满弟子的心中,以前辈上师的教授来庄严经义,曾经这样说:“一位善于说法的师父给一位善于听闻的弟子讲佛法的时候,这场讲经法会中所产生的效果,不是独自思惟所能产生的。”这种说法确实说的很好,这种时候是刚好开始修持的时候,唯独是启发修持的时候。不能持有这样的态度:这些是闻思的部分,那些是修持的部分。不能这样看,这种看法就是对闻思和修持看作是相互违背的邪妄分别的缘故。
原文:然能了解,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
讲解:亦可别书:可以别写一部书。
《三主要道》十九页说:杰仁波切意识到,将来会有人不知道如何将这些(较广的)教授用于实修,他本人曾指示说:“然能了解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于是有了嘉旺索朗嘉错的《道次第·纯金》;第五世达赖喇嘛的《道次第·妙音口授》,此论可视为《纯金》的注解;班禅洛桑却吉坚赞的《乐道》;至尊洛桑耶协的《速道》,此论犹如《乐道》的注解。杰仁波切是对宗喀巴大师的尊称。他们的殊胜教法,这个我们要明了。
对这个必须发心用功,由于这个缘故,况且能了知通达一切经典,依此而修持的廖若晨星。所以对这个极为深广的内容,只对主要必须修持的部分作了简单扼要的解释,并没有全部的解释,这个要明了,使大家深刻认识。
原文:能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于此修习道理,获与未获决定知解,随逐而成。
讲解:能不能见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独要看对这个修习道理获得决定知解与否。对这个决定知解了解多少,才能决定你修行能不能上去,随逐而成。现,就是显现
原文:况于法藏诸未学者,纵于经咒广大教典,诸久习者,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
讲解:法藏:完整教法
诸未学者:没有学的
就是对于全部的教法没有学过的,对于经咒广大教典,已经很长时间修习了,至于修道的时候,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经论对方:就是学修不相干,学归学,干归干)。这就麻烦,分成两截,成了对立面)。所以不要看你学的很多、懂的很多,对于修道没有用。
原文:此亦虽应广为抉择,然恐文繁故不多说,破于修理诸邪分别,已广释讫。
讲解:为了破邪执分别,就说到这,如果广说很多,就不多说了。最后这段文主要给我们开示,是否把一切的经论作为教诲修行,唯独要看修持这些道理获得了信解没有,能不能深信,能不能信受奉行,能不能信解奉行。谛听啼听,善思念之嘛。对那些没有修习过经论的人暂且不说,就是对广泛的显教经论长期学习过的人来说,修道的时候也把自己所学习的经论部分搁到一边了,依然执着修持是另外一回事,本来心想把这方面的内容作一个细致的讲述而作断定,但是恐怕文字太多,故不再讲了。
以上是关于破除修道时所持的种种分别、邪见、妄识,就说完了,修习轨理就到这。这个道理认识了,我们要反复串习,不是这个道理认识了,过去就拉倒了。别看认识了,能够受用、能够进步、能够修行,那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对此要深信、用功,我们下面看思考题。
132、广论中所引邪执分别有几?
1、又说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弃舍一切观察之修,此为最下邪妄分别。
2、又有未解此理者,说凡智者,惟应观修。凡孤萨黎惟应止修。
3、诸于修理见解极狭者,作如是言,若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者,则能障碍,专注一缘胜三摩地,故不能成坚固等持。
1、说一切的分别是执着相,障碍成佛,要舍弃一切观察修,这是最下、最差的邪妄分别。
2、还有些人不了解上面说的这个道理,他说凡是有智慧的人,应该修观。凡是孤萨黎的应该修止。
3、对于修道见解狭窄的人,他说,如果用观慧不断思惟的话,能够障碍专注一缘修殊胜定,所以不能得到坚固的定。
133、引庄严经论文,说明什么问题?
《庄严经论》云:“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生。”此说从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修所成慧,真义现观,乃得起故。
134、何谓修?修与闻思有何关连?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如果由闻思决定了以后,远离疑惑,不断地串习,这就是修。真正要修,必须首先从别人那儿听闻,由他人的力量,使你产生决定的了解,然后按照他告诉你的内涵,去如理地观察思惟所闻的道理,自己产生决定不移的认识,所以不断地观察而修和不观察止修,两者都需要。
135、修有几种?
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有观察修和止修两种。
136、闻思修在次第与数量上有什么联系?
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鲜。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如闻所成慧,先要听闻,思所成慧先要思惟,同样修所成慧,以修为先,因为修能成就修慧。按这个次第,那么修所成慧前面那个修,就是修习经过思惟决定了的那个道理,所以说修慧从思慧生。因此有多少听闻,就能得到多少闻所成慧,因为闻慧多了,思惟的内涵也就多了,什么也不学就什么也思不出来,什么都不知道就打妄想。思所成慧越多,修行的时候也就多了,造业的时间就少了,因为修行多了,就能净除一切过失,增长一切功德。
137、多习经论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於正修时,是否等同?
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诸恶轨派令成坚固。
138、明显文句中如何解释修义
如《波罗密多释论明显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谓令其意,成彼体分,或成彼事。”如《波罗密多释论明显文句》中说的很清楚:“所说的修,就是使得我们的意,成为你要修的那件事情,比如你修信、修悲的一部分,或者完全成为你要修的事情。”
139、〈修〉与〈习〉在修道上是否同义?
如《现观庄严论》云:“见习诸道中。”盖修习二,同一义故。
140、具舍云〈等引善名修〉如何会通?
《俱舍论》中举的这些名字:正量观察、思惟、决断,就是能够把随烦恼断除、把根本烦恼断除,疑惑去除。
141、云何得知大乘圣者修道有数数思维,称量观察?
又如至尊慈氏云:“抉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至尊弥勒菩萨云:“抉择分见道(登地),及于修道(前面的加行)中,都要不断地不断地去思惟称量观察修习”这是说大乘的圣者修道,还要数数思惟,称量观察。凡夫俗子更避免不了。
142、将护与修是否相违?为什么?
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如是如说修习净信,修四无量,修菩提心,修无常苦,皆是数数思择将护,说名为修,极多无边。《入行论》及《集学论》云:“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论中所说一切道之次第,皆说为修。《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思惟抉择上面说的话,就知道,如果说闻思与修是相违的话,那么是太可笑了。
同样如果说修习净信,修四无量心,修菩提心,修无常苦,都是要不断地思惟观察抉择,这个叫修,太多太多的没有边际。《入行论》和《集学论》说的很多的比喻:“为了使自己修习,自已所以要造这个论。”这两部论中所说一切修道的次第,都说为修。《集学论》说:“由前面说的那些缘故,由身体受用善根等三样,一一都要作舍护净长的修习。”说这一切都是修。所以说修啊,绝对不应该执着一个很小的范围。
143、有说一切分别是相执,障碍成佛,其错误在哪里?
弃舍一切观察之修,这是错误。
144、修道有几种?什么情况下该用何种修?
如是修道有思择修,及不思择止修二种。
如于知识修习净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没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及菩提心,须思择修。谓于此等,须能令心猛利,恒常变改其意。此若无者,则不能灭此之违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惟须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故。如于贪境,若多增益,可爱之相,则能生起猛利之贪,及于怨敌,若多思惟不悦意相,则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习此诸道者,境相明显不明皆可,然须心力猛利恒常,故应观修。于止观时此当广说。
若心不能住一所缘,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时,若数观察,住心不生。故于尔时则须止修。
修道有思惟观察修,以及不思惟抉择止修两种。
就是说对善知识修习净信,以及修习暇满难得义大,念死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和菩提心,这些必须要思择修。如果对贪境多串习,生可爱之相,那么就能生起猛利的贪心,和对怨敌如果多思惟它不好的地方,就能生起猛利的瞋恨,所以在修持这个道理的时候,境相明显不明显都可以,都是必须心力猛利不断,所以应观修。
如果心不能安住于一所缘境上,对于那个所缘境能够如你所希望的,得以安住,这个是得止。在这种状态,若数数观察,这个止心不能生起。所以这个时候应当止修。对于止观后面会详说。
145、不用观修,有何过失?
谓于此等,须能令心猛利,恒常变改其意。此若无者,则不能灭此之违品,不敬等故。对于上面说的净信、暇满等等,必须心力猛利,不断地改变不相应之意。这种心如果没有,那就不能灭除这个违品,不恭敬善知识,就不能去除这些过失。
146、有说观修障定,然否?
此当宣说,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来,于引定修,惟应止修,亦是我许。不是说如果心能如你所希望的安住于一个所缘境上,这是一种定,在过去没有修习过,现在才刚开始要修,如果不断观察思择众多所缘,定则不能生起,在定未生起以前,要修习引发这种定,只有止修,这也是我所说的。
147、观修是否修定所必须?
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在前面基础有了,随我们个人所希望的修止、修观,不用太辛苦,就能成办。
148、坚固安住圣三摩地,违缘有几?
又能令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胜三摩地,所有违缘要有二种,谓沉及掉。又能使心坚固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不动摇,这就是得到了殊胜三摩地,这当中的障碍有两种,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掉举。
149、如何断除沉掉?
是中若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沉没极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在修的时候如果能生起猛利不间断的,见到三宝等功德之心,那么沉没很容易就断除了。如果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过患之心,那么掉举也很快就断除了。
150、观修与沉掉相应否?
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沉二过,将护修习。不但止修,即使是观修,也必须远离沉掉这两种过失才能够修习。观修当中也要远离昏沉掉举。
151、闻思与正修能划分为二否?为什么?
善哉,诚然。故不应谓此是修时方略策励,以此所说闻思之时,修行时者,即是计执说众多法与正修持,二时相违,邪分别故。对啊,千真万确,所以不应该等到修的时候才去策励一下,以前面那个闻思,到修的时候,就是执着闻思于正修时,二者相违,是妄邪分别,要破除。
152、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有何弊端
况于法藏诸未学者,纵于经咒广大教典,诸久习者,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何况对于整个完整的教法,法藏没有学的人,纵然对于显教或密教的广大教典,自己长久修习摸索,等到修道的时候,与自己所修习的经论,成为两件事情。
153、为什么说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
然能了解,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真正能够了解一切经论都是为了修持的,确实是太少,所以简单地说修行的道理,也可以写另外一本书。
所以我们 想想法门与法门之间相互排斥,堕入党类,什么原因啊?不知道佛说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是为了修行的至上的甘露妙味。这就是修习轨理道前基础,今天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
(回向………)
界恒、寒冬恭敬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