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五十讲(第9品)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五十讲(第9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7-06-03
这边就是成立大乘法门是佛说的,或者是说你们对大乘法门应该要尊敬,你们应该要承认大乘法门,就是这样的意思。
「若语入经藏,则许为佛说」
如果你们承认小乘法门的理由是因为小乘法门的内涵是讲三学,就以这样的正因来承认小乘法门的话,那么大乘法门也是一样的道理,里面也有讲三学,密续里主要是定学,般若(显教)的大乘法门则是三学都有讲。
「若语入经藏」的「经藏」字面上只有讲出来经藏而已,并没有律藏和论藏,甲曹杰大师的解释里面将律藏和论藏都讲了,比如论典或经典里面有讲戒的话,他们承认这就是佛说的,这就是律藏,如果里面有讲到定学的话,这也可以承认是佛说的,这就是经藏,如果这一部里面有讲到慧学的话,这一部经也可以承认是佛说的,也就是论藏。所以,寂天菩萨在跟他们辩论的时候,就用这样的方式来辩论。「你们用这些理由来承认这些法门是佛说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用理由,你们也应该要承认大乘的法门是佛说的。
『三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许』
你们为什么不承认这些是佛说的法呢?」
「若因不解义,一切皆有过」
这是从反面(后遍)角度来辩论,「『若因不解义』的意思是不了解一个法当理由,『因』的意思是理由,如果你们对于大乘法门当中的某一些部分没有办法承认,就以这个理由而说整个大乘法门不是佛说的。如果这样子的话,你们也会看到大乘法门当中也有一些是非常殊胜的,你们为什么不用这样的理由去承认整个大乘法门是佛说的及你们应该要尊敬的呢?」所以,这就是相应的正因。
「则当于一同,一切称佛说」
所以,前面和后面这两个就同样是相应的正因,用相应的正因成立大乘的法是佛说的。
「诸圣大迦叶,佛语未尽测,谁因汝不解,废持大乘教。」
后面总结来说你们之所以不承认大乘法的理由是什么,就是你们自己不了解空性的法门,所以就破除这样的理由了。因为你们自己不了解不可以当成正因,因为这些法门本身是非常殊胜、非常深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了解的法。
比如大迦叶是一个非常殊胜、非常有名的佛弟子,他是一个智慧那么高的修行者,连他都说大乘的法是非常难了解的,那么,你们不了解这个法也是应该的。所以,不可以把你们不了解这个法当成正因而成立起大乘的法不是佛教。
这里是四十六,接着要跳到五十二,这里讲到「空慧乃不住涅槃之道」,所以,空慧对于我们要解脱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不要堕入轮回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要堕入寂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可以堕到寂边是靠它,不可以堕入轮回也是靠它,所以,可以说「空性慧是无住涅槃之道」,无住是没有住在轮回,也没有住在寂灭,两边皆不住就是无住。
如果有空性慧就不会堕到轮回,这个部分可能比较容易了解,因为空性慧是对治轮回的根本(无明)的,这两者是相违的,因此就比较容易了解。另一部分是不会堕入寂灭,这可能就比较难了解了。这里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堕入寂边呢?那就是要利益众生。寂灭是自己已经解脱了而一直享受着涅槃的乐,如果这样子的话,那就是寂灭了。我们不这样去做,而是一直去做利益众生的事,这样就不会堕到寂灭。所以,在我们还没有成佛之前,在有学道当中一定要配合修大悲心、菩提心,然后要在轮回中一直去利益众生,这样才不会堕入寂灭。
菩萨能够修到这样是靠什么呢?就是靠空性慧,在轮回当中跟着众生然后去利益众生,此时空性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心中没有空性慧的话,就非常容易被轮回当中的烦恼所干扰。所以,他们在三界轮回当中能够一直利益到众生而且对于自己的修行上面没有伤害,在利益众生时不会被轮回当中的烦恼所干扰,这就是靠他们心中的空性慧。如果他们心中没有空性慧的话,马上就会被这些干扰到了。所以,空性慧是非常重要的,有空性慧就不会被烦恼所干扰,因此,他们就可以利益众生,所以就不会堕入寂灭。所以,不堕寂灭也是要靠空性慧,不堕轮回也是靠空性慧,这里讲「无住涅槃之道」的意思就是这样。
这里在《入行论》里面的词句就看得出来,「为度愚苦众」,意思就是为了救度受苦的众生,指的就是菩萨,菩萨为了救度受苦的众生。「菩萨离贪惧,悲智住轮回」,菩萨自己内心当中没有贪瞋等等的烦恼,「离贪」可以说是不落轮回的意思,「惧」则是指不落寂灭的意思,小乘阿罗汉对轮回非常怕,在这样的恐惧当中,他们就涅槃了。所以,他们修行时为什么会落入寂灭呢?主要是他们内心对于轮回的恐惧,因此就涅槃了。所以,这里讲离贪离惧,离贪的意思是不 落轮回,也就是不落有边,离惧则是不落寂边。
他们在不落两边的当下,就一直在轮回当中,
「悲智住轮回」
用什么住轮回呢?就是用大悲心住轮回,用大悲心是想住轮回而已,能不能住则是靠空性慧。「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所以,住到轮回就是空性慧的果,能够做到大悲心的目标就是靠空性慧,所以,能够住于轮回是靠空性慧,所以,空性慧可以说就是前面讲的无住涅槃之道。
接下来的科判是
「结劝修空莫疑惧」
藏文是「如上空性理,不应妄破除」,意思是:你们一直不主张空性的法,你们一直想破除空性的法,这是不应该的。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你们不能够破除,你们没有办法破除空性的法。所以,「不应」就是你们没有办法破除的意思。
为什么没有办法破除空性的法呢?空性的法是有正因、有理由的,是一个如理的法,所以,空性的法是你们没有办法破除的。字面上是讲「不应妄破除」,反面来说,空性的法是非常有道理的,非常有正确的正因,所以,你们不用怀疑,只要精进努力的去修空性的法。所以,前面两句和后面两句的中间的意思应该要讲,前面两句的间接的意思是空性的法是非常正确的法,所以,接着后面说「切莫心生疑」,也就是不应该怀疑,「如理修空性」,所以,你们就可以如理的去修空性。
现在讲你们「如理修空性」,该修空性的是小乘的要证得解脱的修行人,所以,这里是对小乘的修行者说:你们不可以破除空性的法,空性的法是正确的法,所以,你们要证得解脱的话,就必须要修空性。刚刚前面讲过不落有边也是需要空性慧,后面这里又讲到你们要解脱也是要修空性,在空性的法上面不可以生起怀疑。
不只是证得解脱,我们要证得一切相智的这样的佛果位的话,也是需要空性慧,这就是接下来的四句。我们要先对治,然后要断除烦恼障跟所知障。中文在这里没有特别讲一切遍智或一切相智,但是,藏文这里很清楚的讲出一切相智,佛的智慧能够了解一切的法,靠的就是有没有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如果这两个障没有断除掉的话,就没有办法证得一切相智。所以刚刚前面的五十三个颂文就是讲为了解脱也要修空性,后面的五十四个颂文就是讲,为了证得一切相智也要修空性慧。
在甲曹杰的解释当中就会有一点了解应成派的所知障是什么样子,应成派的所知障没有一个心识,烦恼障中的无明、贪、瞋等等都是心,而所知障则没有办法取出来一个心(觉知),这是应成派的讲法,其他的宗义者的所知障则能够取出来一个认知。
大家想一想,以应成派来说,找得到的执着心是烦恼障,所以,所知障是没有这样的一个认知。那么,所知障是什么样子呢?以菩提心为例,菩提心上面也有所知障,还没有成佛之前的菩萨心续当中的菩提心是分别心。为什么不是无分别心呢?如果是无分别心的话,那就会变成现量,如果它是现量的话,他就可以现证这个对境的佛,菩提心的对境是佛,所以就可以现证佛。如果可以现证佛的话,就必须这个补特伽罗本身要成佛,在他还没有成佛之前就没办法现证佛是什么,能够现证佛的就只有佛而已,任何一个众生都没有办法现证佛。所以,菩萨心续当中的菩提心一定是分别心,并没有一个无分别心。
我们不可以说分别心就是颠倒识,分别心也有很多是好的,比量也是分别心,在我们还没有现证空性之前所了解空性的心都是分别心,资粮道、加行 道时了悟空性的慧都是分别心。所以,分别心也有很多是好的,菩萨心续当中的菩提心也是分别心。
分别心是什么呢?为什么它是分别心呢?他对境的这个佛没有办法现证,而是他自己想:「佛应该是这样子的!」他自己会想佛应该要具备什么功德,但是,他所想的是对境比较相应而已,并不是真正实际上了解一切佛的功德,他自己内心第六识会想:「佛应该要有这样的功德!佛应该是这样子的!」第六识这样一直想了之后,透过这个义共相,他的内心就会希求「我要成佛」。所以,菩提心之所以是分别心的理由就在于此。
这是他自己靠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对境本身什么样就想什么样,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变成现量了。他并不是这样,他是自己想佛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就是义共相。在自己想的义共相时,当然在对境上面就会有一点执着,如果自己没有怎么想,对境是什么就是什么,那就没有什么执着了,如果是自己想就一定有执着。这个执着是看这个境是存在,但是,不可以说它就是趣入境,境是存在、境是有自性,这个部分并不是菩提心的趣入境(是耽着境),菩提心的趣入境就是佛而已,刚刚讲的境有自性的部分并不是它的趣入境,而是它的显现境。比如义共相的显现境并不能说是它的趣入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对境的佛趣入的时候看这个对境的佛是有自性的,会显现出这样子,这个显现的部分就叫所知障,刚刚讲菩提心上面有所知障的意思就是这个。
菩提心对境的佛有实有的显现,这个实有的显现就是所知障。菩提心的这个显现是从哪里来的呢?它的来源是执着心的习气,有实有的执着心的种子就是烦恼障,这个部分已经断除掉了,但是,有实有的显现是从习气那边来的,这个习气也是所知障,显现的部分也是所知障。
请将甲曹杰的解释念一下,「所知障之种子为一切烦恼习气,而现行则是有法现为谛实之现分」,所知障分为种子的部分和显现的部分,所知障的种子部分是一切烦恼的习气,所知障的显现部分则是有法现为谛实之现分。这里讲到「分」,刚刚讲到菩提心上面有显现,这个显现的部分就是所知障。
所知障是非常细的,所知障是没有办法取出来任何一个认知的,任何一个认知有错乱的话,那就是属于烦恼障,现在这个认知都是无颠倒、都是正确的,但是,它的显现的部分还是有问题。认知都没有问题,比如菩提心、大悲心、慈心和了悟空性的比量,这些都是正确的,虽然这些是正确的,可是,它的显现上面有问题,显现的部分就是讲所知障。所以,所知障是非常细的,它没有办法认出来任何一个认知,它没有办法取出一个法说它是什么所知障,它是在一个法上面的一部分才能说它是所知障。
大家在这边的理解可能会有一点辛苦,所知障分为种子和显现两者,所知障的种子部分是烦恼的习气,而不可以说是烦恼的种子,一定要说是烦恼的习气。如果说是烦恼的种子,那就不是所知障了,而是烦恼障了。
刚刚说烦恼的习气是所知障的种子部分,以所知障来说它是种子,以烦恼的角度来说它是习气,它并不是种子。所以,它并不是烦恼的种子,它是所知障的种子。以所知障的角度来说,它确实是种子,种子就是能够发出来一个所知障的东西。它为什么不是烦恼的种子呢?因为它没有办法发出来一个烦恼,所以,它不是烦恼的种子。以所知障的角度来说,它就是种子,为什么它是所知障的种子呢?它后面能够发出来一个所知障,显现的这个部分就是所知障,显现的部分是从习气发出来的,所以,这个习气就可以说是所知障的种子。
我们在区分烦恼障跟所知障的时候,烦恼障是比较粗的,我们能够取出来这个认知就是不好、就是障碍,所知障则没有办法取出一个认知。任何一个不好的、不正确的认知都是属于烦恼障,所知障是什么呢?这个认知都没有错、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它的显现上面还有一点问题,这个部分就是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可以说是非常细的。
所知障主要是实有的显现,那么,实有的显现为什么称为所知障呢?以这个杯子为例,当我们众生在了解这个杯子的时候,在了解的当下它有实有的显现,因为有了这个显现,我们就没有办法同时看到别的法。因为这个实有的显现的缘故,我们就会看到它不需要依赖其他的法而显现出来,实有的显现意思就是这样。不需要依赖一个其他的法的这样的显现,它可以挡住我们没有办法同时去看到其他的法,它会挡住我们去了解其他的法,因此就称为所知障。所知障的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其他所有的法,这样的一个障碍就是所知障,实有的显现之所以称为所知障,原因就在于此。
内心执实有的这样一个心,这样的一个认知就是烦恼障,如果不是这个认知,而是所显现的部分,那就是所知障而已。实有的执着心会不会挡住了解其他的法呢?这就更不用说了,一定会挡住的,但是,还不需要到执着,连显现就已经会挡住了。所以,相对来说,显现就已经会挡住了对这一部分的了解,因此,我们就把实有的显现称为所知障。执实有的执着心就不只会挡住,而且这个人会烦,所以就是烦恼,这就是一个心,认知就出现了,它不只是显现的一个部分而已,一个认知就让整个都乱了,所以,我们就称它为烦恼,而不可以说是所知障。中观应成派认为任何一个认知错乱的话,那就一定是烦恼了,中观应成派的宗义是这样的说法,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不可谓现为谛实即是所知障也。」所以,不可以说实有的显现就是所知障,否则的话,菩提心就会变成所知障了,因为菩提心也是有显现,所以,不可以说有实有的显现就是所知障,而要说显现的这个部分就是所知障。如果我们主张有实有的显现就是所知障,这是不对的。
问题:仁波切刚刚说实有的显现是所知障而实有的执着是烦恼障。
回答:要说实有的显现的部分是所知障,不可以说实有的显现就是所知障。
问题:甲曹杰的解释最后一句说「不可以说现为谛实就是所知障」,这个「现为谛实」跟仁波切讲的「有显现」是一样的吗?
回答:这两者是一样的。比如菩提心是有实有的显现,菩提心是现为谛实有的,但是,菩提心并不是所知障。所以,有显现、谛实有并不一定是所知障,但是,显现的这个部分来说就是所知障。
问题:以菩提心来说,我们知道菩提心是正确的心而不是颠倒的,这个时候是错乱的,所以算是烦恼障吗?
回答:不是,菩提心上面完全没有烦恼障而只有所知障。
问题:刚刚讲的菩提心、悲心等通通都不是烦恼障而是所知障。
回答:通通都是上面有所知障,并不是它本身这个心是所知障。刚刚一直讲所知障没有办法取出来成为一个认知,可以说是在他所认知的一个法上取出来一部分称为所知障。
刚刚讲了半天,好像大家听不懂的感觉,可能大家问问题会更清楚。
问题:显现这一分是所知障,那么,显现是靠有义共相的成分在里面吗?
回答:我们以这个杯子为例,这个杯子上面有细的无常,我们就把细的无常取出来,细的无常是什么呢?「它是无常」这个部分就是细的无常,而不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细的无常。要了解「它是无常」是很难的,所以,「它是无常」这个部分来说就是细的无常,而不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细的无常。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是无自性的,它的上面有空性,取出「它是无自性」这个部分就是空性,「这个杯子是无自性」的这个部分就是空性,但是,不可以因此就说这个杯子就是空性,这个杯子并不是空性,「这个杯子是无自性」的这个部分才是空性,这就是我们要修的。
刚刚讲的「这个杯子是无常」这个部分是我们要修的,也就是细的无常是我们要修的,而不可以说这个杯子就是我们要修的法。同样的道理,这个杯子是无自性,「这个杯子是无自性」这个部分就是空性,我们不可以想成就是把「是无自性」本身这个法取出来。
刚刚讲显现有自性是菩提心,菩提心显现对境是有自性,「显现对境有自性」的这一部分并非就是菩提心,而是说菩提心有显现对境是有自性的,这个部分是菩提心上面的一个东西,不可以说菩提心本身显现有自性的这个部分。而它是不是显现有自性呢?没错,它的确是显现有自性。
问题:刚刚书上讲的是「不可以说现为谛实就是所知障」,是不是可以说「现为是实有自性的这一分就是所知障」?
回答:这个没有错。
这个地方如果懂的话,是不怎么难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东西而已。如果不懂的话,那就会混在一起。我们有时候会把「显现」跟「义共相」混在一起,义共相是常法的一个法,刚刚讲的所知障这个显现讲的是无常的一个法,它是前面一个习气爆出来就是显现,它是一个果,所以是一个无常的法。义共相跟它有一点接近,也是比较难以区分的。
刚刚是讲为了证得一切相智的佛果位也是需要靠空性慧,总结来说,为了解脱也是需要它,为了成佛也是需要它。修空性的意思是我们要破除内心当中的执着心,如果这样讲的话,我们凡人会有一点怕。想想的确会有点怕,我们内心一直爱我们自己、照顾我们自己的,那就是我们的执着心,我们自己会非常照顾自己、爱自己,这就是我们的执着心,如果我们要断除它,改变成为空性,我们会觉得非常难以接受,所以就会害怕。
害怕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应该不用怕,为什么不用怕呢?我们的执着心带给我们的是痛苦,如果我们去除掉它的话,那应该是会离开痛苦的,因此就 不用怕。因此,后面就说我们不应该生起恐惧的心,反而应该是要欢喜,因为能够离开我们的苦。
「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这里讲的是我们应该要生起恐惧的对象是执着心,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对执着心生起恐惧,反而是非常欢喜。为什么应该要生起恐惧呢?前面一句就是理由,「执实能生苦」,因为它能够一直不断生起苦,所以,我们应该要生起恐惧的心。所以,我们在执着心上面生起欢喜的心,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要生起恐惧才对。那么,欢喜的应该是什么呢?在空性的法上面应该要欢喜。但是,在空性的法上面本来是不应该恐惧的,我们反而生起恐惧,在执着心上面应该要恐惧的,我们反而不恐惧。「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空性可以去除苦,它一直消除我们的苦,所以,我们怎么会怕空性的法呢?意思就是不要怕空性的法。
第五十六个颂文是:
「实我若稍存,于物则有惧;既无少分我,谁复生畏惧? 」
这是成立:如果没有执着心的话,那就不会有恐惧,有执着心才会有恐惧。这四句就是成立前面第五十五个颂文的内涵。
主要是我们内心里面有我执的时候,才会担心「我会怎样」等等,如果没有这个我执的话,这种担心就都不会出现。所以,没有我执应该就不可能会有恐惧。
到这里是讲对空性的法上面不要恐惧,而应该是要好好学习,要欢喜的去学习。怎样才能欢喜呢?一直去想:执着心一直会给我们痛苦,空性的法一直会消除我们的痛苦,所以,对于空性的法上面应该要非常欢喜的去学习。后面就先讲补特伽罗无我,然后讲法无我,就是开始空性的法门了。
刚刚寂天菩萨说的,我们要一直去思惟「执着心的确是一直给我们痛苦」,而空性的法是会给我们快乐及息灭我们的痛苦。空性的法是怎样给我们快 乐呢?从正面的角度来说是会息灭痛苦,从反面、间接的来说,我们内心会在意、遵守因果,我们就会非常通达因果互相依赖的关系,我们对这两者的关系越清楚,就越会遵守这个规矩。所以,如果我们了解空性的话,对于该舍的是什么就会非常清楚,所以就一直会离苦得乐。所以,了解空性的法在消灭痛苦上面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在得乐上面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执着心也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以正面的角度来说,它一直会给我们压力,一直给我们内心各式各样的痛苦。以执着心的反面来说,我们就不会去守因果的规矩。因为执着心反面的关系,我们就不会去理会因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就不会去遵守这些规矩。因此,不该得到的就会得到,不该离开的就会离开,在取舍上面就一直会乱掉。以执着心的正面来说,内心的压力及内心各式各样的烦恼,以它的反面间接来说,就是不遵守因果的规矩。我们如果对这两边好好思惟的话,才比较会放心,不然的话,我们不放心。「如果执着心不存在了,谁会照顾我呢?会不会大家都欺负我呢?」如果没有执着心的话,内心一定会有这样的担心。
寂天菩萨为什么讲这个部分呢?我们要常常去思惟,透过这样的思惟,我们内心就比较能够放弃这样的执着心,也会对空性的法上面比较会欢喜。不然的话,我们对空性的法只是有一点了解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要修,也不是真正要改变我们的执着心。
我们一直那么欢喜的话,对空性当然就需要广大的闻思,就要照宗喀巴大师在《广论》后面的「毗钵舍那」部分所说的要积聚资粮等等都要具足,广大的闻思也是积聚资粮的一部分。既然要广大的闻思,当然对于空性的理论也要通达,所以,后面寂天菩萨就开始讲空性,后面就是另外一个主题的开始。
问题:「菩提心是现为有自性」是什么意思呢?
回答:现在这里讲的菩提心并不是佛的心续当中的菩提心,我们是讲众生、菩萨心续当中的菩提心,菩萨心续当中的菩提心就一定不是现量,如果它是现量的话就有刚刚所说的过失。既然它不是现量,那么,它是什么呢?就是分别心。「不是现量」的意思就是它不是如理的对境是什么就想什么,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它就是现量了,只有佛能够达到这个部分。所以,菩萨心续当中的菩提心一定是分别心。分别心的意思就是「不是对境是什么就想什么」,而是自己的一个想法,自己会去想:佛应该要具足什么功德?佛是什么样子?在第六识这样想完了之后,内心希求我要成佛的心就因而生起。他的对境的佛是从他的内心所取出来的一个佛,在取出来的之后,他一定会对这是我的想法、那是你的想法有一个执着。他自己想出来之后,他就会产生「这是我的想法」,如此一来,他就会在对境的佛上面有一种执着,他的执着只是实有的显现而已,而不可以说趣入佛上面,他内心趣入的是「我要成佛」这样的想法,趣入境(对境)是这个佛,但是,实有的部分也会有显现。
实有的显现的意思是什么呢?就像刚刚讲的,他会有一种执着,在执着的时候当然就有一种对境,认为这个就是对的,可以说寻求可以依靠的「这是我的想法、这是对的」,内心去寻求的话,有一种找得到的感觉。所以,就可以说是实有的显现。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