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2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2讲

 

  《广论奢摩他12》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06-29

  我们现在进行到安止跟胜观的学习段落,这方面的学习将来能够对我们有什么帮助?首先,以后能够实修安止跟胜观,在做禅修的时候,对禅修的方式正确无误,就有这个认识不会错误,而且内心也能够产生正确、纯正的证悟。就果而言,地道功德的证悟,也能够增长增广。在依于安止跟胜观,地道的证悟就比较容易产生;最后究竟的佛果,也比较容易得到的,这方面都有广大的帮助利益的。所以在这种了解之下,知道究竟的果位要得到,也靠安止跟胜观来帮助的。

  究竟的果位是圆满的菩提,在内心深处,有产生这个了解,如此相信,知道圆满的菩提从何而得到,当然指的是利他。利他其实也是自利彻底究竟,以这个方式来得到圆满的菩提,所以对这一点发自内心深处完全相信。因此之故,我现在对抉择止跟观的论典,当然要好好的听闻思惟来做学习,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我们现在谈到安止的段落,谈到清净戒律,观察贪欲的过患以及要住在相随顺的处所,要以这三个条件为主。就是聚集修安止资粮有六项,其中六项中,以这三个项目为主。这六项主张又是从何而来呢?就是莲花戒论师在《修次初编》所谈到的,这是他的主张的。莲花戒论师的主张又从何而来呢?就是从《声闻地》,《声闻地》里谈到十三个资粮,从十三个资粮里面找出这六项最为主要的,把它摘录在这里,这一点要了解它的来源出处,所以十三个资粮极为主要,主要就是最重要的。

  因此之故,假若将来遇到了发心的功德主说要捐一块土地,来做为大家闭关禅修的处所,就要看这块土地,这些条件齐备、不齐备,就是这里所谈到的。住于相随顺的处所,要看这个条件齐备、不齐备,才能够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说有人要闭关、要做实修、要盖闭关房----等等,就要看看这个相随顺的处所,这个条件齐备、不齐备,才来做决定的。

  所以这个段落要谈到安止的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时候其实是自己的资粮不够、不齐备,而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在不知道的情况之下,自己也努力观修,努力的实修安止,证悟还是没有产生,也会遇到这样一个困难。许多人遇到这个困难之后呢?不知道是自己的资粮不足够所导致的后果,所以会以为是不是自己的禅修的方式错误了呢?或者是自己所学的口诀错误了呢?导致证悟没有产生。其实不是,这些都正确的,就是可能资粮的部份不足够。

  譬如说自己戒律不纯净之故,一般来讲,戒律不纯净、不清净的话,不管如何努力做实修,证悟丝毫不可能产生,也许是这个原因的。或者说有时候上座时非常努力,但下座时内心涣散,被妄念所牵引而走,这就是没有观贪欲的过患,因此之故,证悟也不会产生。或者说有时候是禅修的处所不齐备,譬如说:自己的饮食、食物、饮料等等不容易拿到,或者是不好----等等,食物与身体的气脉有关,影响自己的气脉之故,因此证悟也不会产生,这些都有可能。但是自己心里面总认为我也努力精进实修,但是证悟没有产生,会不会是口诀有错误呢?还是我实修有错误呢?其实不是,其实是因为资粮不够,自己不了解是资粮不够所导致的。

  所以善知识种敦巴谈到过:「我等唯觉是教授过,专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资粮所致。」我们总是觉得好像是我禅修的口诀教诫有毛病,是不是错误了呢?非常努力去实修这个教诫,证悟还是没有产生,其实是安止的资粮的部份不足够之故。「言资粮者,即前六法。」这里所谈到安止的资粮就是前面讲的六种资粮了。

  「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静虑资粮。」《修次初编》里面所谈到的,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样子的,就是菩萨所修的安止。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安止的部分,不是一般我们禅修的安止。如果是菩萨,大乘菩萨之菩萨行里面的静虑波罗蜜就是安止,静虑波罗蜜、安止的实修,前面的四度都是安止的资粮,一般我们谈到所修的安止,不一定是静虑波罗蜜的实修。但是大乘菩萨所修的安止就是静虑波罗蜜喽!它前面的四度就必须成为它的资粮。若是一般所修的安止,前面四度不需要做为它的资粮。

  这里谈到安止的资粮就分成两种理论,第一个是《声闻地》里谈到的,就声闻乘门共通乘门来讲,修安止的话,就是前面所谈到的六种资粮,是就共通乘门来讲。但是假设是大乘菩萨实修的话,前面所讲的安止的资粮还要再补充一点点,因为在大乘菩萨实修里面的安止是静虑波罗蜜的实修,是第五个波罗蜜,因此之故,前面的四度是第五个的资粮。所以这里谈到修安止要齐备的资粮,就有这两种理论。

  后面是引经据典来做一个说明,就是《修次初编》所谈到的,还有《菩提道炬论》也谈到的,阿底峡尊者做如此的开示:「失坏止支分,虽励力修习,纵经多千年,不能成正定。」我们前面谈到这些安止的资粮,圣者无着的主张、莲花戒论师的主张、佛尊阿底峡的主张,在他们的典籍里面都曾经如此开示过。佛尊阿底峡《道炬论》曾谈到过安止的资粮,失坏止支分,虽励力修习,这个分支要把它解释为顺缘,或者是方便、方法的意思。因此就表示说修安止的顺缘、条件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道炬论》里所谈到的。如果要专心的实修安止的等持,它的分支一定要齐备,假设分支不齐备,就算再怎么努力实修,安止也不会达成。所以《菩提道炬论》所谈到分支这个项目,要把它解释成资粮的意思。

  上次我们谈到资粮,在藏文里通常是众多聚集的意思,这个聚集对我们有帮助者,顺缘众多聚集在一起,这部分称之为资粮。所以为什么资粮藏文里称之为”冲”?就是众多聚集,对我们有帮助的条件众多聚集齐备。分支的意思呢?比如说手跟脚是身体的分支,就是对我们有帮助的,解释成方法或者是顺缘,这些都是要齐备的。但是我们这里谈到:故真欲修止观禅定的人,应该努力去集,集就是聚集《声闻地》里讲到的奢摩他十三个资粮,极为主要。宗大师这里谈到十三个资粮,这十三个资粮要根据《声闻地》。

  所以仁波切说下个礼拜我们还要上一次课,要根据《声闻地》的书里把它找出来,再做一个解释说明,不能随便猜乱讲。上个礼拜有提到讲说者的毛病过失有三个,其中有一个叫盲人扶杖,盲人拿着拐杖,试探试探,不能试探,一定要有根有据,所以下次按照《声闻地》来做讲解这十三个项目。

  我们看这段里面的内容,就会佩服至尊仁波切实在是非常伟大的,就我们的了解来看,现在讲到的段落是安止,所以讨论安止,要根据什么主张来讨论安止?所根据的主张都是至尊弥勒、圣者无着的主张来做一个讨论的。以祂们写的典籍为主要的根据做解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讨论安止的段落是属于广大行的道次第,从这里来讨论安止。

  但是后面接着要讨论胜观的段落,所根据的典籍又是以圣怙主龙树、阿阇黎佛护、吉祥月称他们的撰着论典为主,这是因为是甚深见地的传承。所以讨论广大行持传承那个段落里,所根据的是最广大行的上师典籍为主。但是在讨论甚深见地的时候,就要根据甚深见地传承上师的典籍为主,所以完全分开。所以仔细看看,就了解至尊仁波切写这些书时是非常善巧,非常伟大的。

  其次是资粮的部分:「修如前说加行六法,尤应久修大菩提心。」其次资粮齐备了,资粮齐备的话,当然正式去做实修了。前面所讨论的资粮齐备的话,就正式来进行观修,正式进行观修、禅修安止的时候,就有加行和正行的实修,分成这两个段落。假设修安止的资粮还没有齐备的话,不能做实修。假设实修,也没什么用处。所以应当依靠资粮而实修,不能说我不依靠资粮立刻做实修,根本没有用处的。所以资粮已经齐备之后,就正式来做实修,正式来观修安止啦!因为资粮都齐备了嘛!所以资粮齐备的目的是要做实修。正式做实修分成加行和正行。

  加行的段落怎么做呢?就要修如前所说的加行六法,尤应久修大菩提心。就是前面所谈到的加行六法了,加行六法的段落又在什么地方谈到了呢,前面中文(广论)的第五十二页谈到加行六法。在第五十二页的第六行:「如是唯除正修时」,正修就是上座实修的时候,正式实修时的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结行,还有下座的中间应当如何行,从现在这个段落开始,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毗钵舍那这个胜观,「所修一切所缘行相,皆如是行」。

  缘取什么内容做观修呢?都是按照这里所谈到的方式来做的,这是加行六法的内容。加行六法是指当我们实修时,把一般实修分成上座跟下座,上座的实修分成加行、正行和结行。不仅仅是依止善知识,从依止善知识到后面胜观的实修,都是按照这里所讲的方式来进行。只有上座实修的正行有一个不共的观修的内容,那个部分要更换之外,上座的时候有加行的实修,其次有正行,正行里有共通正行的项目很多种,之后又有结行的段落,然后又有下座的实修,都是跟这里所谈到的完全一样的。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胜观的实修都是一样的,但是中间有一个正行,正行有一个不共的观修的内容,那个地方要更换,除此之外,都是按照这里所谈到的方式来配合的。加行六法的项目就在这个段落所谈到的,内容大家都学过很多了,都了解了,就不再做讲解。

  关于观修的方式,菩提道次第《速疾道论》就讲得非常清楚,从前面依止善知识到胜观这中间的段落,上座实修、下座实修如何进行?上座实修时加行跟正行如何来趣入?如何来进行?所修的项目从暇满难得、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业力、因果,之后还有中士道的实修的内容,就是四圣谛跟缘起十二分支,如何来修产生出离心?再上去是上士道,如何靠着因果七教诫、自他等换来修菩提心?之后就是安止、胜观的观修方式,这每一项如何配合实修的方式来进行?在道次第的《速疾道论》里面就讲解得非常广大和详细。

  「修如前说加行六法,尤应久修大菩提心。」所以这里就没有再做说明,广论这里也没有一项一项再做说明。因为前面就已经讲过了。所以加行时要修如前讲的加行六法,学习广论的人看前面就了解了。但是尤应久修大菩提心,特别要做一个说明是这个段落,在加行的这个段落,特别要花长的时间(久修)来观修菩提心,这个是有必要的。这是指在加行这个段落,假设欠缺这一段,欠缺久修大菩提心,会怎样呢?一般而言是这样的:如果就止跟观的实修而言,不要说内道做这个实修,外道也做这个实修啊!不要说大乘做这个实修,内道的小乘也做这个实修啊!但是就一个大乘的行者来修止观时,应当跟他们的情况不一样。

  假设一个大乘的实修者,修止观的方式完全跟他们一模一样的,那不可以啊!就完全不对啦!原因何在?因为就外道共通的道路而言,他也修安止与胜观,假设大乘行者跟他(外道)的实修方式一模一样来修止和观的话,逐渐的也会对轮回产生贪念和执着,对轮回的贪念和执着会越来越强烈。因为自己内心神通的能力产生之后,可以确实看到自己下辈子下辈子会如何,因此在轮回之中自己如何能得到利益,自己如何能够在轮回之中得到快乐,更加幸福和美满。在这个方面的方法很努力的去达成、去做好,就导致对轮回的贪念越来越执着,就有这个危险。

  或者说还有另外一个危险,譬如说像小乘一般的安止和胜观的实修方式一模一样的话,透过止和观的禅修,能够把自己的烦恼逐渐的灭掉,就能领受到没有烦恼的快乐,寂静止息的快乐,这个很容易堕入寂静边,会有这个危险存在。因此为了避免此危险之故,在止观的禅修之前,应当跟他们不一样。

  所以要先久修大菩提心,就有必要在修止和观之前了解,和他们一样的修有什么样的危险,所以在广论里面把止和观放在后面开示。菩提心已经产生之后才来学习止和观,就是要避免此危险的。意思是假设没有菩提心去修止观当然也可以,不要说没有菩提心,连没有皈依三宝,他也可以去修止观,譬如像外道一样。就广论而言,大乘的行者实修的话,必须要放在菩提心产生之后才来做实修,这些毛病、危险就可以避免掉的。假设菩提心还没有产生的前面来修止和观,就有前面讲的这些危险,这些都要了解。

  因此之故,在我们修止观的这个段落,如果要避免掉这些危险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就是在上座实修的前面,有一个加行的实修,在加行实修的那个段落,把动机菩提心的部分,久修大菩提心,长久做一个观修。如果欠缺这个段落的话,正行的实修证悟产生了,也慢慢地会跟外道一样,要嘛就跟小乘一样啦,就会有这个危险。

  「又应净修共中下士所缘自体,为菩提心之支分。」菩提心的分支,共通的下、中士道所要观修的内容,这个是指出离心,出离心一定要好好观修。因为透过好好观修出离心之故,然后去修安止跟胜观,就不会跟外道禅修方式一样了。前面谈到止跟观的实修,大家都可以实修,可是为了要避免掉跟外道实修方式一样,就要靠着出离心,能够把这个危险去除掉;为了去除跟小乘一样的危险,就要靠菩提心,就能够破除这个危险的。

  所以在加行的段落里,以出离心、菩提心这两项做为动机,好好地做观修,不能舍弃、不能离开的,二者是完全互补互助、相辅相成。因为观修了出离心之后,为了使出离心的力量还要更加强大,增长增广,再加上后面菩提心的禅修;或者说在菩提心的禅修的前面,要有一个禅修做为它的基础的,就是出离心。所以这两项是前后互补互相帮助的,两项都非常重要。

  前面有谈到说外道如果止观修得非常好,会引发神通,可是引发神通之后,因为他的内心没有产生出离心之故,反而会导致他对轮回的贪执更加强烈,他会运用神通威力去想办法,我在轮回里面幸福、美满、快乐,要怎么去追求?怎么去得到它?因为他有神通嘛!他用很多方法去得到,结果就变成这个样子。西藏有拍一部封神榜演义姜子牙的故事,它后来翻译成中文,里面讲西藏话,演的是中国人,就是讲很多这些故事,跟外道非常像。他已经修了止和观之后,引发神通,他就会了解我在轮回里面的快乐,我怎么去得到它?

  因为他有神通威力嘛!当然他们对业力因果也非常熟,也守护业力因果,但他会知道我生生世世怎样得到幸福、快乐、美满?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准备?准备什么资粮?怎么做一个好的布施?我在轮回里面的快乐幸福可以得到非常广大。脑袋里想的都是这些事情,在这方面花很多的努力去做。因为他有神通之故,如何去欺骗众生?骗了他之后我会得到什么利益?以后我生生世世会有什么快乐?所以他内心的追求都是这个样子。

  所以反而由修止观之故,引发他的神通,得到神通之故,反而可以运用这个威力在轮回里,对于得到更多的快乐幸福,反而更加热切的追求,因此对于轮回的贪恋执着反而更加强烈。所以你们以后去看封神演义的故事,就会很明白这里所讲的。看这个故事时,我们心里会这么想:如果以后我好好禅修安止和胜观,以后得到神通的话,我要跟他们(外道)一样,追求一下轮回里的幸福和快乐,会这么想对不对?这就表示内心没有出离心的征兆,

  看片子时,心里如果是这样想的话,等到自己真正的做实修,真正产生神通的话,必然跟他们一样,肯定的。因为现在没有神通,都有这样的想法的话,将来有神通,必定这个样子,这就表示内心没有出离心的征兆。所以如果没有出离心,学止跟观产生神通的话,就有追求轮回快乐的危险。

  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谈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止和观的禅修,应该在前面加行的段落时要非常重视菩提心,而且菩提心的分支,共通的中士、下士所修的、所缘想的内容出离心非常重要,在加行部分应当非常努力去做。所以加行部分齐备之后,正行应该怎么做呢?

  「二、正行分二(一)身何威仪而修(二)正释修习之次第。」身体的动作行为是什么方式?之后正式来说明观修的内容是什么?首先第一项,身体的动作行为应该怎么做?如《修次第中编、下编》所谈到的,于安乐的座具上面,身体要具足八法,在柔软快乐舒服的坐垫上,身体的行为要具足八个项目来进行禅修。

  八个项目是:

  1、足者:全跏趺坐,就是双盘,就好像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的坐姿,或者是半跏趺坐单盘也都可以。这里提到毗卢遮那佛的坐姿,因为我们身体的色蕴纯净净化,未来就成为像大日如来的身体,所以我们现在身体要按照大日如来的坐姿,来做观修就非常好啦,在身体的罪障清净的部分,大日如来的坐姿是有很大的帮助。

  2、眼者:眼睛不应该完全睁开,也不应该完全闭起来。「垂注鼻端」就是眼睛稍微下垂,别人看过来好像是我们的视线放在鼻尖一样,所以叫做垂注鼻端。「不应太开亦非太闭」,如果眼睛完全闭起来,很容易导致昏沈;眼睛完全睁开,反而会产生掉举,所以眼睛稍微下垂,下垂的情况是别人看过来,看到他的眼睛的视线落在鼻子尖端这里,这样的一个情况。

  3、身者:身体已经跏趺坐了,跏趺坐身体的姿势也不能往前倾,也不能往后仰,莫过后仰莫太前屈,就是要端正的意思。身者就是要端身内念。身体要非常的直,端端正正的。

  4、肩者:谓平齐而住,肩膀不能高耸,也不能往下垂,应该放松平稳,故言平齐而住。一般的标准,两边肩膀平稳自然放松的时候,腋下膈支窝这里会有一个缝隙,空气可以出入,依此来做标准的。

  5、头部:身体端正、肩膀放松之后,头怎么摆呢?是不是也像身体一样很端正呢?那又不对啦!头者,莫扬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脐正直而住。头要稍微往下倾一点点,但不要太下垂,头往上仰就完全不对,要往下垂一点点,这又是怎么说呢?假设从鼻尖挂一条线下来,这条线刚好会碰到肚脐,以此为标准。所以说从鼻到脐正直而住。

  6、唇与齿者,随自然住。唇与齿自然安住,唇齿自然放松时当中应有一点缝隙存在,这是自然安住的样子。

  7、舌者:舌头要抵住上齿垠(上鄂),所以令舌抵上齿。到此共七项的说明。

  前面这七个项目还有一种说法,一种就是上面的说法:唇齿舌列成两项,唇齿当成一项,舌头也当成一项,就成为两项。另有一种说法,把两项合并成唇齿舌一项,另外一项则要加上手的姿势,还是有七项。手应当放在肚脐以下四只指头的距离,拇指要相碰在一起,放在肚脐的位置,这是加上手放的姿势。如果手做禅定印这样子放,刚好腋窝下会有一个缝隙,风刚好可以出入。在这七个项目上,还要加上呼吸要自然。

  8、息者:内外出入莫令有声,粗猛急滑,让它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要太粗猛太急,必使出入无所知觉,全无功用徐徐而转。这些都是指呼吸气息的自然出入,这样加起来一共是八项。

  关于气息平缓出入的项目,当我们的内心妄念起伏,内心急躁的时候,让呼吸自然出入这个部分应当要做。但是当心非常平稳,很稳定的时候,使气自然呼吸出入这个部分不做也是可以的。因此之故,经常谈到毗庐七支坐法只有讲到七项,这是没有把呼吸这项算在里面,那是因为心很稳定的状态之下,可以不用做,故不算在里面。如果好好的让气息出入稳定,有什么帮助吗?一般而言,因为内心是依靠在气息上面的,假设气本身是粗暴不平稳的话,那内心也会不平稳;假设能让呼吸、气很平稳不急促的话,也会导致内心平稳、不会急躁,因为身跟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关的缘故。

  举例而言,譬如说一个人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这个时候他的呼吸是不是非常急促呢?那就表示心跟气息有关系,这个时候,他的内心非常的愤怒,导致他的呼吸也非常的急躁。因此之故,如果让心平稳、自然地呼吸,好好地做到的话,可见对内心的平稳确实是有帮助的。但是为什么对内心的平稳有帮助?一般来讲,我们都有我执,在有我执的情况之下,对我、对自己就有贪恋之心,等于对我的身体、性命都有贪恋执着存在。所谓的命,就在于呼吸之间,气息的上面,缘取我的命的意思,就是缘取我的呼吸,因此缘取气息的话,当然就比较容易做到,因为有一个贪恋之心存在的缘故。

  譬如说现在要观想佛像佛的身体,假设这个人对佛法、对佛根本都没信心、也没兴趣的话,他就不想看了,他也不想去做这样的观想。因为我们都有我执,有我执之故,对于我、对于身体、对于命就有贪恋之心,命当然就依靠在气上面,所以要缘取我的命、要缘取气,很容易很自然就会做到的。因此之故,心缘取在气上面,假设呼吸很平稳、很平顺的话,自然就会导致心识也很平稳、很平顺、很稳定,这方面是有帮助的。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