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三)

 

  丁二、随标广释分三:戊一、广释三智体;戊二、广释四加行体;

  戊三、广释法身体。

  戊一、广释三智体分三:已一、明一切相智十法;已二、明道相智

  十一法;已三、明一切智九法。

  已一、明一切相智十法

  颂曰:发心与教授,四种抉择分,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表示一切相智之体者有十法:(一)誓愿意乐谓大乘发心;(二)成办誓愿之方便谓教授或教言;(三)最初通达空性之修所得正行谓四顺抉择分;(四)大乘修行所依之根本谓法界自性住种性;(五)大乘修行断除增益之所依谓诸所缘;(六)大乘正行之究竟所修谓所为;(七)此行须发广大心谓甲胄或披甲正行;(八)加行须广大进趣谓趣入正行;(九)又须二种广大资粮谓资粮正行;(十)决定出生一切相智谓出生正行。是为表示一切相智十法。

  已二、明道相智十一法

  颂曰:令其隐暗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回向与随喜,无上任意等,

  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诸聪智菩萨,如是说道智。

  表示道相智之体者有十一法:(一)谓由如来自性光明,令诸天光隐暗不现等,是道相智之支分;(二)了知声闻弟子道之道相智;(三)了知麟喻独觉道之道相智;(四)了知菩萨道之道相智,谓具足现法后法广大胜利之大乘见道;(五)大乘修道作用;(六)信解三般若利益之胜解修道;(七)胜解修道之胜利,谓赞美承事称扬之修道;(八)能转自他所有善根为大菩提支分之回向修道;(九)于自他善根深修欢喜之随喜作意无上修道;胜解、回向及随喜三修道是有漏修道(即后得位有分别智);(十)能得究竟智德之因,谓引发修道(或译正行修道);(十一)能得究竟断德之因,谓最极清净即清净修道。此是诸聪智菩萨之现观道相智十一法。

  已三、明一切智九法

  颂曰: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非方便则远,方便即非遥,

  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声闻等见道,一切智如是。

  表示一切智之体者有九法:(一)谓观待世俗事,是能破有边现观种类之大乘圣现观,即由智不住诸有之道相智;(二)又观待世俗事,是能破静边现观种类之大乘圣道,即由悲心不滞寂灭之道相智;(三)远离殊胜方便智慧者,即非方便遥远之一切智;(四)殊胜方便智慧所摄持者,即方便非遥远之一切智,此二如其次第亦即是;(五)所治品之一切智;(六)能治品一切智;(七)此正修对治实执之中正所说者谓菩萨加行;(八)破除实执由智慧所摄持之加行,即加行平等性;(九)大乘谛现观即见道。就建立所依谓声闻独觉等圣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即是一切智以九法如是解释。

  戊二、广释四加行体分四:已一、释圆满众相加行体十一法;已二、释顶加行体八法;已三、释渐次加行体十三法;已四、释刹那加行体四法。

  已一、释圆满众相加行体十一法

  颂曰:行相诸加行,德失及性相,顺解脱抉择,有学不退众,

  有寂静平等,无上清净刹,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圆满一切相加行之体者:(一)谓所修之行相;(二)能修之诸加行;(三)加行功德;(四)加行过失;(五)加行之性相;(六)大乘顺解脱分;(七)大乘顺抉择分;(八)有学不退转僧之不退相;(九)安立法身之三有寂灭平等加行;(十)安立受用身之严净无上佛土加行;(十一)安立化身之善巧方便加行。此即表示圆满一切相加行十一法。

  已二、释顶加行体八法

  颂曰:此相及增长,坚稳心遍住,见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别。

  四种能对治,无间三摩地,并诸邪执著,是为顶现观。

  顶加行之体者:(一)谓得顶加行十二相中,随一相之初顺抉择分之暖顶加行;(二)较供三千大千世界有情数佛所得功德尤为增上之十六种增长之第二顺抉择分顶顶加行;(三)通达三智随顺之慧,及利他不可破坏获得坚稳之第三顺抉择分忍顶加行;(四)引发见道之功德成熟,心能遍住无边三摩地之第四顺抉择分世第一法顶加行;(五)见道顶加行;(六)修道顶加行,谓彼二道中各有四分别之四种真能对治;(七)无间道顶加行;(八)所应遣除邪行。以此八法表示顶加行。

  已三、释渐次加行体十三法

  颂曰:渐次现观中,有十三种法。

  渐次加行之体有十三种:谓六波罗蜜多之六种渐次加行;随念三宝之三种渐次加行;随念天、舍、戒三种渐次加行,及无性自性之渐次加行,是为表示渐次加行之十三法。

  已四、释刹那加行体四法

  颂曰:刹那证菩提,由相分四种。

  刹那加行体唯有一,就相不同而分为四。(一)异熟刹那加行;(二)非异熟刹那加行;(三)无二刹那加行;(四)无相刹那加行。

  戊三、广释法身体四法

  颂曰:自性圆满报,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

  正说法身有四种法:(一)谓自性身;(二)圆满受用身;(三)如是所余之化身;(四)智慧法身及所作事业。

  《般若波罗蜜多经》所诠八事数决定者,谓于所修经历的境为三智数决定;于能修的道为四加行数决定;于所受的果为果法身数决定。庄严的所为者,谓以所化众生从修道的次第为缘,于彼说有三种数决定,就四圣众母之作用规则门,亦是于彼三智数决定故。

  一、一切相智若于自身(相续)中生起,需要圆满修三乘之三道,先以获得道相智为前行,于彼还需要修一切智,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为前行故。(若欲断烦恼所知二障,即需要圆满修习三智。)

  二、根本相状者,谓要断除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需要圆满修习三智行相,于彼三智行相为得自在义利而修圆满一切相加行,已得自在而修顶加行,由此二种决定,建立前二种加行。有得亲证果法身,即于彼加行分位中如无常一意,对于其它无需精进圆满所作,则于最短一刹那顷能现起心一境性,于彼以前皆由次第精进修习三智行相,需要次第修习获得渐次加行为前行,故建立后二种加行。

  如此解说修习三智次第是何因由?结合法身《广释》中说:“何时永断一切虚幻动摇等行相作意,如是所说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如同幻性即能明了;由道相智观察;以一切智趣入;以圆证一切相加行能通达;由顶现观思维;以渐次现观称量;以刹那现观接近亲证,及圆满现证法身菩提。尔时于此菩萨法身功德;圆满报身的相好佛刹;化身自体所作佛法无上事业,则不难圆满获得,此是辞义。”

  其义是说,若就因果义理次第为增上,理应先说一切智,但初品中先说一切相智的因由,谓相智是由菩萨究竟所得的果,因为庄严的所为,是以所化众生发大乘菩提心等,现证十法之一切相智,于自身中生起三乘道之智,故需要先得道相智为前行。于彼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即需要修习共中士意乐为前行故。此中所说次第为增上,是先说一切相智,因庄严的所为,令所化众生见果位一切相智的功德于修道生欢喜心故,所以先说一切相智故。譬如商人由见商利而经商,农夫由见秋收利益而务农。说三智与四加行之次第,若就次第为增上,若如以因果义理次第,需要先说四加行故,因为得三智需要获得四加行为前行故。

  若尔,何为八事?谓现证发菩提心等性相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的定相。差别:有就了知所知境一切行相的一切相智,现证因果十法为主要的一切相智,有二种。界限:唯在佛地。

  自身具足的补特伽罗,身心(相续)中以现证空性般若慧所摄大乘圣者的智,是道相智的定相。差别:有声闻道智之道相智;独觉道智之道相智;菩萨道智之道相智三种。界限: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通达小乘住种类圣者身中(相续)的智,是一切智的定相。差别:有所治品的一切智,及能治品的一切智二种。界限:一切圣者身心中皆有。

  由修三智行相以般若慧所摄的菩萨瑜伽,是圆满加行的定相。差别:有一百七十三法。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最后心。

  以总修三智比大乘资粮道极殊胜般若慧所摄的菩萨瑜伽,是顶加行的定相。差别:有四种。界限:从大乘加行道暖位至最后心。

  为修三智行(相)获得坚固,以渐次修三智行相由般若慧所摄的菩萨瑜伽,由最后心以前所摄,是渐次加行的定相。差别:有十三法。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最后心之前。

  所作圆满于最短一刹那顷,能亲得三智一百七十三法境的菩萨究竟瑜伽,是刹那加行的定相。差别有四。界限唯在最后心。

  由修三智行相力所得的究竟果,是果法身的定相。差别有四。界限唯在佛地。

  若尔,如何能表彼八事的七十义?

  能表一切相智有十法:1发心2教授3大乘加行道4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5修行所缘6修行所为7披甲正行8趣入正行9资粮正行10决定出生正行。

  能表道相智有十一法:1道智支分2声闻道智之道相智3独觉道智之道相智4大乘见道5大乘修道作用6胜解修道7胜解修道胜利8回向修道9随喜修道10引发修道11清净修道。

  能表一切智有九法:1由智不住三有之道智2由悲不住涅槃之道智3于果般若母遥远之一切智4于果般若邻近之一切智5所治品之一切智6能治品一切智7一切智加行8一切智加行平等性9通达声闻住种类之见道。

  能表圆满一切相加行有十一法:1圆加行所修之行相2能修诸加行3加行功德4加行过失5加行定相6大乘顺解脱分7大乘顺抉择分8有学不退转相9三有涅槃平等性加行10清净刹土加行11方便善巧加行。

  能表顶加行有八法:1具足十二相状之顶加行2福德增长之顶加行3坚固顶加行4心遍住顶加行5见道顶加行6修道之顶加行7无间道之顶加行8应遣邪行。

  能表渐次加行十三法:六波罗蜜多渐次加行有六种,六种随念有六种,及法无性自性渐次加行,共有十三种故。

  能表刹那加行有四法:非异熟刹那加行;异熟刹那加行;无相刹那加行;无二刹那加行。

  能表果法身有四法:自性身、报身、化身、智法身并所作事业。

  此等之性相及差别等,广在以下各各品中解说。

  一切相智品第一

  丙三、全论文义分三:丁一、广释三智;丁二、广释四加行;丁三、广释法身。

  丁一、广释三智分三:戊一、释所求一切相智;戊二、释趣彼方便道相智;戊三、释净道相智之支一切智。

  戊一、释所求一切相智分三:已一、释为求一切相智所发誓愿;已二、释为成办彼誓愿显示方便之教授;已三、释如教授所修之正行。

  已一、释为求一切相智所发誓愿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一·大乘发心

  颂曰: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

  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现证发菩提心等性相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的定相,此是就所化众生依彼一切相智所知境,即能了知大乘圆满道体而说的。其差别,就遣除所化众生邪执分别为缘。一切相智可分为:了知主要所为(目的、意义)的一切相智,及了知一切所知境之行相的一切相智。界限:唯在佛地。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是说大乘发心是为利益一切有情故,希求圆满无上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王意识,是发大乘菩提心的定相。利他及希求所得菩提二种大乘发心的所缘境,都在略广《般若经》中宣说,如《般若经》云:“具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蜜多。”这是略示菩提方便,若是广说,当见《大般若经》四零二卷《欢喜品》。这里不说余经的“余”字,是说此论未安立其余大乘经的发心,如《无尽慧经》及《华严经》等大乘经中的大乘发心,尤恐文繁,故此论不引。

  大乘发心的差别,就譬喻助伴相同门而分,有二十二种。(一)与助伴欲乐相应如地的发心,因为欲乐与地是一切白法所依的根本处。(二)与意乐相应犹如纯金的发心,是说意乐与纯金乃至成菩提之间皆不变坏。(三)与增上意乐相应如月的发心,是说初月与增上意乐,能令四念处等一切清净善法向上增长。(四)与修三智加行相应如猛火的发心,是说修加行与猛火能烧障碍三智之薪。(五)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如大藏的发心,是说布施与大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愿。(六)与戒波罗蜜多相应如宝源的发心,是说戒与宝源是一切功德所依之生源事。(七)与忍波罗蜜多相应如大海的发心,是说忍波罗蜜多与大海虽遇一切逆缘而终不能扰乱。(八)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如金刚的发心,是说精进与金刚法意坚固他不能破坏。(九)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如山王的发心,是说静虑与须弥山王由所缘散乱境不能动摇。(十)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如良药的发心,是说般若与良药能息灭烦恼所知二障的重病。(十一)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如善友善知识的发心,是说方便善巧与善友在一切分位中不舍利益一切有情。(十二)与愿波罗蜜多相应如如意宝的发心,是说愿与如意宝当成办一切愿果。(十三)与力波罗蜜多相应如日轮的发心,是说力与日轮能成熟所化一切众生。(十四)与智波罗蜜多相应如歌韵的发心,是说智波罗蜜多与法声歌韵,说法爱语能令所化众生欲乐。(十五)与神通相应如国王的发心,是说神通与国王由势力无碍能成办利他事业。(十六)与福智二资粮相应如库藏的发心,是说福智与库藏具足无量福智二种资粮库藏。(十七)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相应如大路的发心,是说三十七菩提分法与大路,是三世诸佛共行之道。(十八)大悲与毗钵舍那相应如车乘的发心,是说大悲、毗钵舍那和车乘,易于趣入不堕生死涅槃。(十九)总持与辩才相应如泉水流的发心,是说总持辩才如泉水流,能持已闻未闻诸法无尽。(二十)与说法欢喜相应如和雅乐闻声的发心,是说说法雅音韵声,能发扬所化众生乐于解脱。(二十一)与唯一共道相应如河流的发心,是说唯一共道与河流饶益所化众生等无有异。(二十二)与法身相应犹如大云的发心,是说法身与大云能示现住覩史多天,及从彼没等随机应现说一切法,普降法雨,犹如大云。

  如是二十二种大乘发心的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佛地。初三发心,如其次第由大乘资粮道下中上品所摄;其后一种发心由趣入初地之加行道所摄;其后十种发心由初欢喜地等十地所摄,因为是见道和修道所行之有境心;再次神通相应等五种发心,由三清净地所摄;最后三种发心,由佛地加行、正行和结行所摄。(加行谓最后心的作用,正行谓佛地根本智,结行谓得佛地。)此二十二种大乘发心的譬喻,出自《庄严经论》,最广者如《华严经》七十八卷,以一百一十八种譬喻,此论与经二者都是圣弥勒菩萨所说。第二会《般若经·欢喜品》虽未说譬喻,但佛说“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义等与喻相同。

  观察分析此品的大乘发心可分为二:一、大乘发心的所依身;二、释能依大乘发心的体。

  第一、大乘发心的所依身分二:一、释所依身;二、释所依心。

  一、释所依身:大乘发心者谓信解大乘,有正新生起乐欲成佛的六道众生所依身,都能发大乘心。如经云:“尔时百千天人皆发菩提心。”又《道智经》云:“所有天子未发正等正觉菩提心者,彼等当发无上正等觉心。”又如《海龙王问经》云:“二万一千龙皆发殊胜菩提心。”《宝箧庄严经》云:“圣观自在菩萨说,安立诸恶鬼见谛义。”经义是说见谛的因,应说为安立于大乘发心。我们的大师往昔依地狱的所依身发菩提心,此乃《报恩经》中所说故。如有些异生菩萨由业自在受生恶趣亦有故。如《庄严经论》云:“诸具慧者业,复次愿清净,三昧及势力,许是自在生。”(唐译:“生住及愿住,亦猛亦净依,余巧及余出,六胜复如是。”释云:“第一义发心,复有六胜:一生位胜、二愿位胜、三勇猛胜、四净依胜、五余巧胜、六余出胜。”)又如《道次第》云:“天龙等身就其意乐堪能生起一切愿心。”总之,六道众生之所依身,皆有可能发大乘菩提心。

  二、释所依心:大乘发心之所依心,许为心者谓近分静虑、根本静虑,如其次第皆有者,因为若得大乘发心,悉是得近分静虑故。若是得彼近分静虑,悉得止观双运故。如《庄严疏》云:“名加行者谓显止观双运义。”若得圆满一切相加行,不应说悉得止观双运,主要是就密意故。

  第二、释能依大乘发心的体分五:一、因;二、体性;三、差别;四、利益;五、发心理趣规则。

  一、因:发心的因者,如寂天菩萨的《集学论》中所说有四种:1、见佛身相好,欲得如此相好之身而思念发心;2、见闻诸佛菩萨威力不思议功德而发心;3、见大乘教法衰没不忍而发心;4、见一切众生痛苦所逼不忍而发心。

  又如《菩萨地》中所说有七:1、种性圆满;2、由善知识摄受;3、由大悲心悯诸有情;4、怖畏生死苦而不厌患生死难行者,依此四因而发心;5、见闻如来及诸大菩萨神变;6、闻大乘藏;7、见大乘藏法将近沉没不忍而发心。

  就此品所说,见诸众生被烦恼所损而发心者有四种因缘,及由自力、他力、因力和加行力,从此四力而生起大乘发心。如《宝灯经》云:“深信佛陀及佛法,净信诸大菩萨行,能信菩提无上已,诸上士夫而发心。”这是说缘佛的信心,净信诸大菩萨行,已见圆满菩提功德利益而生信心,由此三种清净信心而发菩提心者,是观察因相的支分。但此品中所说的大乘发心,是自所领受,唯一需要的是从大悲心生,如《庄严经论》云:“许彼根本为大悲。”(唐译: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

  二、体性:大乘发心的体性,谓成为自己助伴为利他故,从希求圆满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而生,是为入大乘道门,住道大乘种性的主要殊胜意识者,即是大乘发心的体性。如《心要庄严疏》云:“为利他故,生起希求圆满正等菩提欲乐相应的殊胜心。”《答问佛子津径》云:“大乘发心的定相者,为利他故,希求圆满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是说未入道的补特伽罗身中,有利他欲乐相应的殊胜心,主要意识需要有大乘胜解。

  是故大乘发心具有四大差别法(特点或优点):1、利他难行事为意乐大;2、就加行精进门为精进大;3、修习自他意乐为义利大;4、修菩萨摩诃萨真实行为出生力大。如《大乘庄严经论》云:“大喜大精进,大义大力生,菩萨摩诃萨,具二利心生。”

  三、差别分六:一就譬喻门分;二就界限门分;三就生起规则分;四就粗细门分;五就体性门分;六就言诠(所解说)门分差别有六种。

  一)就譬喻门分:如“地”至如“云”二十二种喻,谓“如地金月火”等。如《庄严经论》云:“发心地相应,余者如纯金,犹如初弦月,当知余如火。”(唐译:如地如净金,如月台增火,如藏如宝箧,如海如金刚。)此二十二种发心喻出自《庄严经论》。

  二)就界限门分:在胜解行处名胜解行发心;在七未清净地(初地至第七地)名增上意乐清净发心;在三清净地名异熟发心;在佛地名断障发心。此四种者,如《庄严经论》云:“发心于诸地,胜解意乐净,许余为异熟,后永断诸障。”(唐译:信行与净依,报得及无障,发心依诸地,差别有四种。)

  三)就生起规则分有三种:1、许自己先成佛,然后安立一切众生于佛地,是名如国王发心;2、许先安立一切众生于佛地,然后自己成佛,是名如牧童发心;3、许自己与一切众生同时成佛,是名如渡河舟子发心。

  四)就粗细门分:粗谓从语表所生的发心(语表谓名句文身);细谓由法性力所得的发心。前者如《庄严经论》云:“助力因力根本力,闻力修力善法业,不坚及与坚固生,他说教法之发心。”这是说助伴从善知识力所生的发心不坚固;因力从种性力所生的发心为坚固;及由往昔修善法力为坚固;由多闻力为坚固,此生修习善法力所生的发心等。最细者,如胜义发心。

  五)就体性门分二:一、愿发心;二、行发心,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二种。彼二种之差别,不能按得地与不得地来安立,因为未得地者身心中有行菩提心故,彼身心中有行戒相应故。初者如《集学论》云:“诸未悟入某地,是否有由菩萨戒为增上?应知为有,譬如说迦陵频伽的幼鸟从蛋内出。”是说彼二之差别,并不安立得不得行戒,因为坏行戒的菩萨身心中之发心,虽是得行戒的发心,但是属于愿菩提心故。修习行戒事业所摄与不摄皆不能安立,因为圣位菩萨身心中的愿心,是以修习行的事业所摄故。如《疏》云:“得地之后的发心,没有离开行。”是说行戒于身心中具足与不具足都不能安立,因为大乘见道无间道身心中的发心,是具足行戒相续补特伽罗身心的发心,是愿心故。

  六)就言诠门分有:胜义发心及世俗发心二种。

  1、胜义发心分五:

  一、定相:胜义发心与世俗发心随其一种,都是圆满菩提真性,息灭二现(内识外境),并是殊胜慧所证住种类的大乘圣者之主要意识,是胜义发心的定相。是说未证圣位的凡夫发心,皆是世俗发心,因为未证胜义发心故。

  二、差别:从初地乃至佛地有十一种。

  三、界限:从初地建立者,如《庄严经论》云:“彼极喜超胜。”《疏》云:“若得见道后乃有,于异生无。”

  四、释名:由缘胜义法,彼名胜义发心,这仅是释名,并不全面。

  五、殊胜法分二:

  (1)就释义门略标:胜义发心(有法),名胜义的地,因为圆满成佛为极大欢喜;福智二资粮极喜积集;已生起法无分别智故。《庄严经论》云:“圆满佛极喜,福智资粮集,于法无分智,生故许最胜。”胜义发心(有法),具足极欢喜超胜者,谓法、有情、自他所作事业、所得殊胜心平等。初法者谓通达一切法无谛实故;二有情者谓随顺一切众生利益故;三自他所作事业者谓尽自他诸苦故;四所得殊胜平等者,谓证得自己与佛我法二空体性无分别故。如《庄严经论》云:“于法诸有情,彼所作佛胜,得心平等故,彼极喜超胜。”

  (2)就建立门广说:胜义发心(有法),具有六种殊胜者:1、谓生殊胜;2、广大殊胜;3、欢喜殊胜;4、意乐清净殊胜;5、善巧其余诸地殊胜;6、出离所断殊胜故。如《庄严经论》云:“生广大欢喜,意乐亦清净,善巧余地净,应当知出离。”是故,大乘发心(有法),具有多种殊胜法:1、谓因殊胜;2、谓意乐殊胜;3、谓胜解殊胜;4、谓所缘殊胜;5、谓行法殊胜;6、谓所依殊胜;7、谓所缘过患殊胜;8、谓所治品殊胜;9、谓功德利益殊胜;10、谓出离所断殊胜;11、谓具足究竟诸殊胜故,有十一种。初者根本从大悲心生故,如《庄严经论》云:“许彼根本为大悲”。二者心常饶益有情故。如上论云:“心常饶益于有情”。三者胜解大乘法故。上论云:“胜解大乘法”。四者所缘寻求大乘智故。上论云:“如是,所缘寻求于彼智”。五者由乐欲力辗转向上地行故。上论云:“乐欲辗转向上行”。六者依广大菩萨戒故。上论云:“依广大戒为所依”。七者大乘灭道缘彼过患故。上论云:“灭道”。八者多取小乘等为等起心(出发点),即是彼的所治品故。上论云:“多是所治品”。九者福德智慧体性增长善法利益故。上论云:“福德智慧之体性,增长善法彼利益”。十者于六波罗蜜多加行能修持故。上论云:“常修加行于六度,说为彼者名出离”。十一者以各各自品,及加行皆成为究竟故。《庄严经论》云:“是此究竟地,各各自修行,是菩萨发心。”

  四、利益:大乘发心具有多种殊胜利益:1、入此大乘道即是智者善士;2、依彼大乘道福德相续出生;3、往昔所集恶趣因而后当断绝;4、新积乐趣因并能令先所积因向上增长;5、往昔所积诸善法转成金数,如千重铁围而转成金轮,成为圆满无上菩提之因尽无边际;6、如是劣根补特伽罗所依身,从发大乘菩提心的第二刹那,当成为一切天人众生所礼拜供养处故,有此六种。

  (一)如圣龙树菩萨的《释菩提心论》云:“不发菩提心,终不能成佛,生死修利他,方便余非有。”又如《宝鬘论》云:“欲自及世间,得无上菩提,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二)如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云:“谁摄众生界,解脱无边故,由不退转心,彼心受真实。故摄取熟睡,放逸福德力,诸多常相续,虚空平等性。”

  (三)《入行论》云:“若作大罪力不忍,冯依勇猛大怖畏,谁能依止顷解脱,于彼谨慎何不依。”又云:“大力极重罪不忍,彼非圆满菩提心,其余善法何映蔽。”又云:“此如劫火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金庄严特别超胜,映蔽一切亦不舍金刚宝名,能除一切穷困。善男子,如是一切相智发心的金刚宝石者,虽无精勤,但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亦不舍菩提萨埵名,能遮止一切生死穷困。”

  (四、五)《入行论》云:“成金精华相殊胜,舍不净身成佛身,转变成为无价宝,持菩提心极坚固。”又云:“余善犹如芭蕉树,由生行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常在,恒常无尽能增长。”《吉祥施经》云:“菩提心福德,设若有色相,满诸虚空界,是故彼殊胜。”

  (六)《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顷,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世间人天堪礼敬。”

  五、发心理趣规则有三:一发菩提心规则;二发菩提心的量;三依仪轨受持规则。

  (一)发菩提心规则分二:

  1、阿底峡尊者法规:修七种因果教授修心法。

  1知母:先修慈悲平等心,次观从无始以来,在生死轮回流转中,无一众生不是曾为自己作过母亲。

  2念恩:应修与母亲安乐,因为母亲生我养我之深恩,愿除母亲一切苦,以念母恩。

  3报恩: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见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是说自己与一切有情安乐,除苦之方便需要努力精进,应修予一切有情之安乐,除一切苦是唯一报恩。

  4悦意慈心:缘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愿常遇安乐,如是修慈心功德。如《三摩地王经》(《三昧王经》)云:“遍于无量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

  5大悲心:应修如是缘一切有情有恩,此诸有情由苦逼恼,以悲心意猛励役使,忆念云何令离此苦而与安乐。

  6增上清净意乐:随后观修彼等一切有情之痛苦,此应唯一由我急切灭除之意乐心。此六是因的教授。

  7果大乘发心:如是修心之后,为除一切有情之苦,及引发安乐之方便,如是于我唯有发大乘菩提心,现证圆满正等菩提,乃能解脱一切有情生死苦恼,安立于佛地。是故应当获得无上正等菩提,如是思维作誓愿。(以上七义菩提心,当见《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卷九,别有专论修习。)

  2、佛子寂天菩萨教规:思维自他相换而修心,弃舍执爱自己而换成执爱于他,自己的一切安乐,愿于一切有情身中成熟,一切有情的苦,愿于自己身中成熟。思维自他相换的利益,与不换的过患者,《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持。”又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此为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

  (二)发菩提心的量:依如法修习菩提心教授,其心意若已能生殊胜受持者,是生起大乘发心的量。彼如尝甘蔗皮内的甜味,若未生起殊胜受用,为利他故,欲得圆满菩提之意乐者,如同尝甘蔗皮味。如《增上意乐忆念经》云:“蔗皮心无有,喜味在内中,人食甘蔗皮,不能得甜味。如是说皮者,彼味是心义,是故离喜说,恒常勤想利。”

  (三)依仪轨受持规则分三:

  1、所受的境:具足以上诸愿心,住彼学处并不满足,还需要一行戒具足。

  2、所依的补特伽罗:就天龙八部等身及意乐门,堪能生起一切愿心,此所依身亦堪能受持,如《道灯论释》中说:“厌离生死轮回,念死无常,为般若慧与大悲心。”

  3、如何受持仪轨分三:

  1加行:应作殊胜皈依,庄严住所,散布香花,供养忏悔,祈求加持,于皈依之所学,如法修学。

  2正行:于阿阇黎耶前,端身正坐或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祈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意念于我,祈请阿阇黎耶意念于我,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往昔如来应正等觉,及善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受持乃至菩提之间,当发无上正等菩提心,有情未度者令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诸未安者令安慰,未涅槃者令涅槃乐。”如是三说。阿底峡尊者所造《发心仪轨》云:“若无如是阿阇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自当心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拜供养诸加持仪轨等,除舍其请白词,及阿阇黎,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说。”

  3结行:阿阇黎应为弟子宣说愿菩提心及诸学处。阿阇黎所说诸学处,次复阅读《菩萨藏密意释》。如法闻思,断除一切恶行,自己修积一切善法资粮,并安住于彼善法,修习一切善业,并意念随喜自他一切善法,为未得菩提者令得,已得令不失坏,并令向上增长。如是说三次,三启白,然后回向发清净菩提大愿,广修供养。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二·大乘教授

  《般若经》四O二卷十七页至四O八卷十页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