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9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9讲
《广论奢摩他39》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8-29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够得到的果位之中的究竟圆满佛果珍贵宝,为了得到这个果位之故,因此来学习正法。就纯正的教法而言,特别是能够包括一切佛陀教言的关键之处,而且遍摄龙树、无着二大车的道轨,尤其是往趣一切相智果位的法,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都无所缺少而包括的《菩堤道次第广论》,对这个教法来进行听闻思惟。
听闻思惟的时候应当把器皿的三种过失去除掉,依于六种想来学习,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个闻思就是掌握了关键重点。掌握了闻思关键重点之后,逐渐的趣入而作实修,之后,逐渐的为了利益遍满虚空的有情众生能够成就佛果,调整自己的动机来学习教法。
现在所进行的段落是解释沉和掉,首先抉择掉举的性相是什么?这个部分讲解完毕了。接着抉择沉的性相是什么?首先破除对方的主张,P366L6此不应理,指对方的主张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何在?论说昏昧为沉之因,二各别故。即昏和沉不能合在一起。昏昧是沉的原因,二者是各别分开,故对方的主张不合理,这是第一个。
再来讲沉不一定是烦恼,但是昏昧必定是烦恼。引用《解深密经》来解释,这是第二个破除的内容。第三个谈到不仅仅只是内心具足清澈,在内心具足清澈的情况下,还必须加上执持对境的时候,执取的方式要具有力量。就算是内心清澈的情况之下,执取的方式如果没有具足力量,也是列入沉没,这是第三个破除对方的方式,这是引用《修次中编》的内容做说明,上次就谈到第三项的段落。
第三个破除的内容,一方面要立自宗,一方面要破对方。立自宗的部分在P366倒数第二行,沉没谓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沉没的意思是指心去执持所缘对境的方式松缓,或者缘取的时候不能够极为明晰,或者不能够极为有力,没有办法这样去执取,这是自宗沉没的性相(本质):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后面那ㄧ句是破对方,故虽澄净,若取所缘不极明显即是沉没,这是破除对方,为什么呢?因为对方主张假设内心很清澈的时候,就没有沉没存在,当内心不清澈的时候,才有沉没存在。破除对方的时候谈到,就算内心很清澈的时候,可是抓对境的力量不够,还是属于沉没,故以此来破除对方。
后面引用《修次中编》云「若时如盲或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闭目,其心不能明见所缘,应知尔时已成沉没。」这里谈到三种情况,第一种谈到如一个盲者,这是指执取的力量很薄弱,心执取对境的时候,执取的力量放松掉了,执取本身没有力量,内心的力量丢掉了。举个例子而言,就好像一个盲者一样。第二个进入黑暗的房子,指的是昏昧或者是睡着了。第三个或如闭目,这是指心对于所缘对境过于专注,发的力量太大之故,因此会造成沉没。这是指会形成沉没的三种状况,第一个是力量丢掉了,心本身有点耗弱、低落,因此心抓对境的力量没有,这会形成沉没。第二个是指昏昧和睡,这也会形成沉没。第三个是指如果心去缘取对境,假设太过专注、专一,用了太大的力量、太过紧绷的话,也是一样要形成沉没。第三种是心已经专ㄧ安住在对境,向内太过收摄、太过专注紧绷一样会陷入沉没。
《修次中编》谈到若时如盲者,是要说明前面那个段落,破除对方的主张,即对方谈到,故虽澄净,内心非常清澈,若取所缘不极明显,或者没有力量,这样也是形成沉没,这是破除对方认为只要内心清澈就不算形成沉没了。不是的,只要抓的力量不够也是形成沉没。
其次未见余论明说沉相(沉没的行相),前面谈到沉没的行相,引用《修次中编》、《解深密经》、《集论》、《俱舍论》,稍作解释说明,除此之外在其他的大论,就没有看到对沉没的性相做详细的说明。譬如前面谈到掉举的时候,大论都有详细说明,可是在沉没就没有如此详细说明。前面p365谈到掉举有具足三个特色,掉举的所缘是什么?行相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把它区分清楚,做了一个说明,这是详细的说明。但是大论解释沉的时候,没有办法解释的这么清楚,所以就没有看到这么清楚的说明。
沉没有二,谓善与无记。是指沉没不仅仅有不善、也有善,也有无记。但是昏本身没有善的,不是不善、就是有覆无记。但前面的沉没可以是无覆无记,而昏就是有覆无记而且是不善,因此就没有善的部份了。且因为是不善或者是有覆无记之故,一定是属于烦恼,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烦恼呢?就是愚痴这种类型的烦恼。
沉没有二,善与无记。沉没也有不善的部份,前面谈到昏昧是沉没的原因,所以假设昏昧是不善的话,由不善的昏昧所形成的沉没是不善,其次昏昧是有覆无记的话,由它所形成的沉没本身,也是属于有覆无记。前面《修次中编》的句子,谈到如盲者或是进入黑暗的房间或是闭着眼睛,这三种情况,这里讲到沉没的形成,第一种是指内心执取对境的力量很薄弱,内心很低落,因此执取的力量不够。第二种是指由昏或者睡,因此形成沉没。第三种是指专一安住在对境,此时心本身向内收摄太过严重,因此也会形成沉没,有这三种情况形成沉没。第二种就是由昏或者是睡而形成沉没,其中也谈到由昏会形成沉没,就表示这是沉没的一种类型,沉没由许多原因所形成。(其中有一种由昏昧而形成沉没,这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前面的句子就要稍微了解明白一点,p366L6此不应理,论说昏昧为沉之因,这是破除对方主张谈到的第一项,这句话要解释为由昏昧会形成沉没,并没有谈到凡是沉没一定由昏昧而来,所以这个句子要了解为经由昏昧会形成沉没,但不是所有沉没必定从昏昧而来,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沉没由许多原因所造成。假设执取的力量不够,内心执取的力量很低落,执取对境的力量不够,也会形成沉没,睡眠也会形成沉没,所以有好几个原因。假设内心专一安住在对境的时候,内心向内收摄太过收缩,力量太过紧绷,一样会形成沉没,所以沉没的形成有好几种原因,其中当然昏昧会形成沉没,这是其中的一个。
可见能够区分这二者确实是不一样的,因为前面谈到,就昏昧而言,没有善的部份,昏昧是不善,也没有无覆无记的部份。前面谈到沉没有二,谓善与无记。那个无记指的是无覆无记,凡是有昏昧就有沉没,但是有沉没不一定有昏昧。譬如沉没所拥有善的部份,昏昧没有。沉没所拥有的有覆无记的部份,昏昧也是没有。
P367L1这个段落可以把它当成又一个破除对方的方式,可以当作第四种,前面第三个破除方式引用《修次中编》讲完了,又说明沉没和昏昧二者有所差别。沉没有二,谓善与无记。昏昧属于不善,或是有覆无记,是属于烦恼里愚痴的类型。所以这个可以说,又是一个破除的方式,因为区分出二者的差别,就表示这也是一种破除对方主张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是第四种方式。
诸大经论皆说除遣沉没(的方法),思佛像等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策举其心(作意思惟佛像等等诸可欣境或修光明的样子来振奋自己的内心),故心暗境晦及心力低劣,皆应灭除。这也可以说是第五个破除方式。
前面谈到思惟佛像等等可欣喜的对境,这是指使内心振奋,因此就有抓住对境的力量了,心能够振奋抬高起来,因此抓住(执取)对境就有力量了。以及观想光明(修光明相),内心就能具足清澈,在内心具足清澈的情况下,对境会明晰的出现,这二项要说明的是使内心振奋,具足力量,而且也能够使对境明晰的出现,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
由观想光明的部份使内心清澈,然后对境会明晰的出现,再加上思惟佛像本身,内心会振奋就会具有力量,故心暗境晦及心力低劣,皆应灭除。「故」就是指前面二种方式可以灭除后面二种。心闇,内心黑暗对境不清晰,这种情况下用观想光明的方式,使内心具足清澈因此对境明晰,这是修光明的行相可以达成。
心力低劣,抓对境的力量不够,心力低落下去,这时候思惟佛像等等可欣喜的对境,心本身抬高起来就有抓的力量,以这个方式把这个毛病皆应灭除掉,自宗的主张要双具所缘明显与策举之力,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缺一不可,内心清澈而且所缘的对境要明晰(明显)出现,然后内心执取的力量(策举之力),内心振奋抓的力量也要足够,双具就是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亦即缺一不可,只有一个不可以。
对方的主张就不是如此,唯境明显及唯心澄清非为完足,如果对方的主张只要对境明显(明晰出现)内心清澈这样已经够了,抓的力量不够也没有关系,自宗认为只有一个条件不可以,内心要清澈,对境要明晰,不仅如此连执取的时候,抓的力量也还要具有力量,所以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要齐备的原因前面已经引经据典,完全符合大论的主张,明白做了一个开示说明,二个条件都要齐备,以这个方式来破除对方。
掉举易了,唯沉没相(性相)诸大经论多未明说故难了知。前面把对方的主张破除掉了,也从多角度、各各方面说明沉没是什么意思?破除对方主张这一项不对,那一项也不对,在这种方式的解释下,对于沉没是什么样子?就比较容易清楚明白了解,因此后面就说明,掉举本身比较容易明白了解,因为大论也谈过了,所以要说明也比较容易。
但现在要了解沉没就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诸大经论都没有详细说明,所以我们就很难了解。但是不能说很难了解那就算了,就不去了解,不可以的,因为了解非常重要,所以然极重要,但是它非常重要,不能说不了解就算了,还是要把它弄清楚,因为把它弄清楚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的原因何在呢?后面就要讲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以易于彼误为无过三摩地故。重要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之下,把沉没误会成为是无过失的等持,认为是这个样子,其实是沉没,可是却把它了解成这是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是误解了,所以明白了解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应如修次所说从修验上细心观察而求认识。既然沉没的内容这么重要,应当像《修次第》所说的内容从自己个人实修的体验上,仔细的去观察,逐渐就会明白认识沉没。
首先谈到对方昏昧和沉没的问题,完全的把对方的主张破除掉,在这个段落里首先提出来的是对方的主张,p366L5雪山聚中修静虑者,多于「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许之为沉」,大多数的主张,内心专注没有散乱,但是不能明晰、不能清澈,这个就称之为沉,这种昏昧称之为沉,那就是昏昧和沉没一样,这对方的主张。从这里开始,后面分成五个段落用五种方式把对方的主张破除掉,(对方主张昏昧和沉没是一样)。
前面谈到第二破有过规。p362L8此乃未辨昏沉二法差别之言,这种说法是没有把昏昧和沉没二法的差别分辨清楚,然后就说下当广说,即指对方的主张没有把昏昧、沉没二者分开、区分清楚,但是二者是如何区分清楚呢?下当广说,后面才要详细说明,就是p366详细说明分成五项,把对方的主张,昏昧和沉没二个没有办法区分清楚,即雪山聚中修静虑者,多于「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许之为沉。」就是昏昧和沉没,没有办法区分清楚。没有区分清楚这种主张会有什么毛病?后面详细讲了五个段落,详细说明把对方的主张破除掉。
有覆无记是一种烦恼,不属于善或不善的本质,它也是属于烦恼,譬如当我们造业的时候,前面一定要先有烦恼作为动机,以烦恼作为动机之后,接下来可能造作善业、也可能造作不善业,这是后面的部份。可是在前面作为动机的烦恼,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不善,因为还没有造业,在那个时候它是属于无记,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不善,因为还没有造业,只是在动机的烦恼,所以动机的烦恼就是属于有覆无记。
无覆无记不是属于烦恼的性质,因为它不属于烦恼的性质,所以不是不善,但是它不是烦恼,就一定是善吗?那也不一定。不能说不是烦恼就是善,那也不可能。譬如菩萨圣者的色蕴(身体),不是烦恼的性质,不能说是不善。而且这个菩萨圣者的色蕴不能说是善,因为不是烦恼的性质,所以不能说是不善,但也不能说是善,所以是无覆无记。
防护根门,对于六根做到六种防护,防护六根属于善及无记,这里谈到的无记,是指防护我们的根门,不要让根门放逸到对境,这样的行为是属于无记。这种情况是具有烦恼性质的无记吗?不是。它是阻止根门不要放逸到对境,所以不是具足烦恼的无记,是无覆无记。无记的原因是因为阻止我的根门不要放逸到对境去,就这个而言也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不善,因此它是无记,也不是具有烦恼性质的无记,所以就是无覆无记。
关于有覆盖无记别,无覆盖无记别,大家去想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人这样想,就是在有覆盖的情况之下,又分成善、不善、无记,无覆盖的情况之下,又分成善、不善、无记。因此谈到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在有覆盖里的无记就称为有覆无记,无覆盖里面分成善、不善、无记,那个无记就称为无覆无记,如果这样想就完全错误了,不是这样的想。这种想法是从覆盖的角度去想,覆盖分成三种,没有覆盖又分成三种,从这个角度去想完全错误。
应该从无记上去想,它是一种无记,在无记里又分成有覆盖的、没有覆盖的,这样去想的话就会正确,一定要从无记的角度去想。首先它是一个无记的性质,如果它有属于烦恼的性质就是有覆无记,覆盖解释为烦恼的性质,所以它是一个无记,在无记的情况下,假设它有属于烦恼的性质,就称为有覆无记。如果它是无记又是属于非烦恼的性质,就称为无覆无记。这样想的话就会正确了,如果从覆盖的角度去想,覆盖分成三类、无覆盖又分成三类这样去想就完全错误了。
P367L6于正修时生觉沉掉正知之方便者。于正修时要产生觉知沉掉的方法是什么?沉和掉已经出现了,当然要了知,这个不用讲了。可是沉和掉即使没有出现,也要能够察觉而了知,这个都要靠正知。沉和掉有没有来,都能够去察知、了解的正知怎样生出呢?用什么方法?于正修时要生正知,这个正知要去觉了沉掉,所以觉了沉掉的正知,怎样让它产生?产生正知的方法是什么?是这个段落要讲的。
非唯了知沉掉便足,前面已经了解沉没和掉举是什么意思,即如果产生这种情况就称为沉,如果产生这种情况就称为掉举,这些都了解了。但这不是只有嘴巴上说说,也不是从大论仔细的分析,大论的意义也都明白了,仅仅只是做到这样还不够呢!为什么呢?须于修时能生正知,如实了知沉没掉举生与未生。仅仅只是明白还不够呢!因为必须付诸行动、实践,应该在禅修的经验上还要能够运用它,所以须于禅修时(正式观修的时候)还要能产生正知。
所谓正知是在禅修的段落里,内心一种了知的功德,但是这种了知的能力,当我们去阅读大论了解里面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时候不必用到正知,也不必有这种了知的功德,可是当我们付诸实践、在行动上的时候,在禅修的段落里,这种了知的功德就须要拥有了。
正知是怎样去了知它的对境,不是去读大论典籍,去了知里面的意义是什么,不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些大论的意义如何如何,不是正知要了解的对境。正知是一种了知的功德,它了知什么对境呢?须于禅修之时能够产生正知,正知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能够如实了知沉没和掉举产生了没有?所以这个要讲正知具有的能力是什么?它是一种了知的功德,了知什么呢?了知沉没和掉举产生了没有?具有这种了知的能力,就是正知,所以在禅修的时候要先产生这种正知。
前面的大纲谈到的内容,是去抉择沉没和掉举的性相是什么?前面都事先做抉择及说明,那时候只是了解沉没和掉举是什么意思?这都是根据大论经文的意义做说明,这都知道了。接下来是付诸行动,在禅修实践上要怎么做?在禅修上就要生出正知。
这里谈到非唯了知沉掉便足够,就是前面已经了解沉和掉,仅仅只是这样了解还不够,了知沉掉讲的就是前面的大纲,因为前面的大纲是抉择沉没和掉举的性相是什么?都做了抉择已经明白了解,所以那是了知沉掉。
但是接下来的段落是讲「非唯了知沉掉便足」,就是已经了解了还不够,还要放在实践上,接下来就要谈,了解了之后在实践上还需要什么?所以仅仅只是前面还是不够,还要加什么?即是此处所说,须于修时,即放在实践上去做的时候还要再加什么?但是要了解「非唯了知沉掉便足」,是指不是不需要它了,不够就不需要了,不是这个意思,一定要有。
前面那个大纲讲一定要先了知沉和掉,只有了知还不够,还要再加什么呢?非唯便足,那就不要啦,不是这个意思。已经有了,还要再多一些、还要再增加一些,还要增加什么呢?还要再增加实修的时候要什么?即实修的时候还要再加上正知,正知是属于胜慧的性质,具有一种了知的能力,为什么需要正知?后面就要讲原因。
后面谈到原因的部份,P367L6于正修时生觉沉掉正知之方便者。这个段落第二行,又须渐生有力正知,要产生有力的正知,前面说不够还要再加上这个,「又」需要加上有力的正知,这个根据《修次中下编》及《中边论》,若未生正知,凡沉掉生必无所觉,则虽久修不觉沉掉,必以微细沉掉耗时。(之后在微细的沉掉之中耗掉时间)
后面就要详细说明,有必要产生正知的原因。又须渐生有力正知,又要产生有威力的正知,即又要讨论产生有力的正知是有必要的原因何在?沉掉生已须生无间能知之正知,固不待言。这个就不用讲了。即于(沉掉)未生将生,亦须正知预为觉了。预先察觉的正知也必须要产生,这是指沉没和掉举已经产生了,在产生的情况之下,也要有一个正知能够去察觉沉没和掉举已经产生了,这种察觉的正知当然要产生,也要有,这就不用说了。就算沉没和掉举还没有产生但是即将要产生,也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察觉的正知,去察觉可能要产生沉没和掉举喔,这种察觉的正知也是要产生,这也是有必要的。
根据《修次中下编》云「见心沉没或恐沉没」又云「见心掉举或恐掉举」。心沉没是沉没已经产生了,恐沉没是即将要产生还没有产生(没有正式产生),但是差不多要产生,见心掉举是指已经产生,恐怕要产生掉举还没有产生,但是大概差不多要产生了。恐掉举是指即将要产生了。这是第一个原因,即有必要要产生正知的一个原因。
后面谈到乃至未生如斯正知,纵自断言,从彼至此中无沉掉,所修无过,然非实尔。如果认为沉没和掉举没有产生,因此我做这样一个观修,我的禅修也许经过一个小时、半小时,也许十五分钟也许二十分钟,然后就认为我这个观修没有毛病了,因为我这个观修里没有沉没和掉举,我这个观修很好,没有毛病,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说纵自断言,自己判断我这个禅修没有毛病,自己以为这个禅修没有毛病,但是不是真的没有毛病呢?那不一定。不一定的原因何在?因为实际上去判断这个禅修有没有毛病,禅修本身有没有沉没和掉举,这个察知者是正知,问题是自己的内心还没有产生正知,所以在内心没有产生正知之前,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禅修到底有没有毛病,因为自己的内心认为没有毛病,但是真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子呢?不一定,也许产生沉没和掉举自己还不知道呢?因为没有正知。
「纵自断言」是自己的内心以为是这个样子,以为从彼至此中没有沉没和掉举,自己的内心以为,我这个禅修从头到尾都没有产生沉没和掉举,很正确都没有毛病呢!所修无过,我的观修没有毛病,然非实尔。实际上大概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有毛病产生自己也不知道呢!以生沉掉不能知故,就算产生沉没和掉举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有力正知未生起故。因为自己的内心有力量的正知都没有产生,所以在有力量的正知没有产生之前,就算自己禅修以为自己的禅修非常好都没有毛病,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可能不是,因为沉没和掉举产生也不知道,所以《中边论》谈到「觉沉掉」,即要去觉知沉没和掉举,要靠正知。正知很重要,一定要产生,这又一个原因。
其次要讲第三个原因,若未生正知,如果没有产生有力量的正知(有力量的正知即指沉没和掉举已经产生必定能够察知),已经产生的情况下,不察知绝对不可能。即沉没和掉举有无出现能够非常准确的察知,这样一种有力量的正知。如果这种有力量的正知还没有产生之前,凡沉掉产生必无所觉,则虽久修不觉沉掉。所以在这种有力量的正知没有产生之前,禅修也做了很久,看起来也好像在禅修,可是内心产生沉没和掉举自己也不知道,虽久修不觉沉掉,自己也不知道、也没察觉,看起来好像在禅修,然后禅修也非常久,好像真的是这个样子。但是必以微细沉掉耗时,虽然修了那么久,但是其实陷入沉没掉举自己还不知道,在那个状况下浪费掉很多时间,即必以微细沉掉耗时,浪费掉很多的时间没有什么用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有力量的正知要产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产生,这是第三个原因。
有力量的正知,必须要产生,原因何在?讲了三个原因。首先说明沉掉有无产生要如实正确的了知,一定要拥有这种正知,这不用说啦!就算是沉没和掉举还没有产生,即将要产生,也必须要察觉,这样的正知也要有,所以正知的产生一定需要的。这根据《修次第中下编》来说明,这是有必要产生有力量正知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谈到假设没有产生正知的话,做了禅修,可是这个禅修有没有毛病?没有办法判断,因为假设没有产生正知,自己去判断我这个禅修都没有毛病,其实可能有毛病,但是自己不知道,因为没有正知嘛!因此有必要产生正知,这是第二个有必要产生正知的理由。
第三个如果没有产生有力量的正知,那不管禅修多久,这么长久的时间会浪费生命、浪费时间,因为在沉没和掉举之下来度过时间,这样会变成自己的辛苦、劳累没有任何成效,这个辛苦劳累浪费时间太可惜了。因为内心没有正知,所以陷入沉没和掉举还不知道呢!那这个禅修浪费时间太可惜了,所以内心一定要先产生正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第三个原因。
根据前面三个原因知道内心一定有必要产生正知,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产生正知呢?用什么方法产生正知呢?马上就要面对这个问题,所以马上就问到p367L12正知云何生耶。怎样去产生正知?(是不是马上就面对这个问题),这个段落大纲是于正修时生能够察觉沉掉的正知的方法,真正要讲方法从这里才开始,倒数第二行,正知云何生耶。这里要讲用什么方法产生正知,所以这个段落真正要讲的内容从倒数第二行开始,那前面讲的是什么呢?前面讲的是有必要产生正知,现在要说明用什么方法产生正知?前面先从三个原因讲产生正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定要做的,后面才开始讲用什么方法可以产生正知。
正知云何生耶。答前修念的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即前面谈到怎样修忆念,让忆念具有力量,有谈到修忆念的方法,实际上修忆念的方法就可以运用到正知,它也是产生有力量正知的一个原因,修有力量的忆念怎么禅修呢?前面p359开示过了,第二心于彼所缘如何安住分三:(一)立无过规(二)破有过规(三)示修时量。这个段落里就有详细讨论忆念怎么产生?怎么修有力量的忆念?所以已经讲过了,不要等于已经忘记了,讲过的部分还要去看看,要知道在什么地方讲到,再好好复习一下。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