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2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2讲

 

  《广论奢摩他62》

  讲授: 雪歌仁波2009-02-27

  闻法意乐

  为了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之故,因此要得到所能够获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究竟的果位圆满的佛果而言,内心本身要能够在乐明无妄念这个部分,恒常进入在等智之中,安住在其中,而且进入在等智阶段的情况之下,内心又能够去利益众生,所以后得位的时候,利益众生的行为跟佛陀薄伽梵自己本身,经常等智在等持之中,这个都是同时发生的,一起,这个是圆满的佛果。这个时候,内心本身没有受到烦恼盖障、所知盖障的干扰,所以内心能够恒常安住在禅定–等持之中,可是同时呢,又能够利益遍满虚空像妈妈一样的一切的众生呢!能够做到这个样子的话,喔,这就是所要追求的佛果呢!可是要能够达到这一个果位的话,他的原因部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学道位的那个阶段,做止观双运的修持、学习,之后逐渐逐渐的慢慢的进步进步,最后就能够得到等智跟后得能够双运,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成效。所以要得到究竟的果位,等智后得双运的果位的话,现在修持上面要先做到止观双运的禅修,如果要做到的话,前面要先听闻了解,透过听闻了解,希望将来我能够做到止观双运的禅修,透过这个禅修,希望将来我能够得到等智跟后得双运的圆满的果位,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就我们的安止而言,安止的观修禅修方式,怎么样去做禅修,这个都已经讲解完毕了,讲解完毕了之后,由这个禅修的方式之后会得到安止,所以由修成办奢摩他的标准分三,显示成办奢摩他成办还是未成办界限在什么地方,第一项;显示依奢摩他趣道路总体的规矩;显示各别趣入世间的道路里面。现在我们进行到第一项,就是显示成办奢摩他成办还是未成办界限,这里面又分成两项,第一项显示正义,之后有作意相及断疑。现在在第二项有作意相及断疑,现在是断疑那个段落快讲解完毕了。

  断疑这个部分,对方有什么疑问吗?对方的看法认为,在安止的那个时候,并没有伴随着无分别,因为对方的主张认为,在安止的那个段落,如果伴随着无分别的话,那会变成观修空性。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样子,不是的原因就引经据典来做说明了,引用了《解深密经》,引用了圣者无着的《声闻地》,引用了莲花戒所写的《修次第初编》,之后又引用了祥谛巴所写的《慧度教授论》这些典籍,不仅如此,后面又引用了《宝云经》来做说明。

  引用了这些典籍之后,就谈到(389页第三行)「定量智者所造论中,」定量智者所造诸论典里面,就前面所引用的这些典籍论典,这里面可以当做定量、可以当做标准的,大家公认的,可以当做标准的经论里面有谈到,谈到什么呢?里面开示什么呢?就开示安止的段落,实际上是伴随着无分别的,但是你又主张说安止那个段落并没有伴随着无分别,不仅有伴随着无分别,而且在刚开始观修的人而言,无分别还非常重要呢!你却主张说没有,那个时候没有无分别,那不是的,应该是要有的。其实在胜观那个段落,观修的时候,禅修的时候,其实是有分析的,但是你却说没有分析,因为在修胜观的时候,如果内心去思惟分辨的话,那妄念会越来越多。不是的!在博士的经文里面都有谈到,在修胜观的时候,对于观修的对境,要进行分析呢!安止的时候,实际上是安住在无分别之中,这些你都没有承认,那你跟博士所写的这些经典论典就完全相违背啦!在经论里面怎么讲呢?定量智者所造论典中说,里面谈到两点,「说于新修奢摩他时,唯应止修无分别住,」要有无分别哦,这第一个主张。第二个「初修观时,」初修胜观那个时候,「以观察慧思择而修。」要做分析而禅修,这第二个主张。可是你的讲法都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跟经论都相违背。

  在博士的经论里面所谈到的这两项,就是修安止还伴随着无分别,修胜观的话也会做一个分析,这在书本里面都有看到,都是如此开示的,可是你的主张却违背了,不是这样子讲了。在你的主张里面,认为一切的分别念头,若执一切的分别妄念,都是谛实成立的执着,都是实执。不要做任何的思惟分析,因为凡是任何思惟分析,内心的想法思惟分析,都是谛实成立的执着,因此都应该全部把它丢掉。你的想法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实际上不是嘛!譬如说在胜观的时候所做的思惟分析,这不是谛实成立的执着,这不能把它丢掉了!但是你的想法却是这些凡是内心的分别,都是谛执的话,都应该全部把它丢掉。如果这个样子的话,那观修的时候怎么观修的呢?就是把这些分别都丢掉之后,就变成不思惟,不做任何思惟,这个就是观修的方式。

  但是呢,不去想它不做任何思惟,不能说得到无我的见地嘛!因此「若执一切分别,皆是实执。舍此一切,即违一切定量经论。未得无谬无我正见,凡无分别,皆说是修甚深空义毗钵舍那,」违背经论的说法,即使内心没有得到无我见地,对空性不了解,但是又说在观修甚深的空性,那怎么观修的呢?因为内心都没有任何思惟嘛!所以「凡无分别」没有任何的分别思惟的话,说这个时候就是观修甚深的空性。其实没有得到无我的见地,但是只主张说这个是观修甚深的空性,所以「纯粹支那堪布修法,」这个跟支那堪布的传轨修法的方式,那完全一模一样嘛!「细观三编修次第中自当了知。」《修次第三编》就是特别破除支那堪布的宗风而写下来的,所以你好好的去研究分析看看,你的想法跟支那堪布的想法一样不一样,看看就会了解的。

  现在这个段落在断除疑问,那断除疑问里面这个有疑问者是谁呢?就是产生疑问的这些人,到底是哪些人呢?这些人应该是接受莲花戒主张的人,而且对于支那堪布的说法不接受的人,对方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这里才会引用《修次第初编》等等,用《修次第编》的主张去讨论这个问题,就表示说这个有疑问者,前面提到这些疑问,内心有疑问的这些人是哪些人呢?应该是内道佛教徒,在内道佛教徒里面,是追随莲花戒主张的人,而且是反对支那堪布主张的这些人,这种类型的佛教徒,如果我们再大概大概来猜测猜测的话,那就是西藏的内道佛教徒,那在内道佛教徒里面,再大概猜测猜测的话,因为现在是宗喀巴大师要去破除对方嘛,那就表示这个人是不接受宗喀巴大师主张的一个人,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是疑问。或者是问说,那谁有这些疑问呢?大概这种样子的人了。

  (仁波切国语讲述:)【我有时候想支那堪布的这种主张,现在应该还有吧?现在就不止有而已,很多人,是吧?所以有一点不方便讲(仁波切与学员均笑),另外一边藏传也有跟支那堪布比较一样的这种想法、这种主张,也有嘛,我们这里看得出来,藏传里面有一些教派的解释,跟我们汉人比较相应的也有,应该这样子说,因为(跟)支那堪布的想法比较一样的,刚刚这里看得出来,本身就是我们都可以参考,都可以学习。】

  第一个大纲讲解完毕,第一个大纲是了解了修安止的方式,之后去实修,那到底安止成功不成功,界限在什么地方,就讲解了,之后要讲第二项,就是显示依奢摩他之后趣总体道路的轨则怎么样子来进行,那第三项是各别来说明,各别说明世间的道路怎么去走。第二项总体说明的意思就是指,在这个段落里面要把世间的道路怎么样走,简略讲一讲,出世间的道路怎么样走,也简略的讲一讲,所以总体总体都要说明一下,就是得到安止之后,然后以这个基础,我世间道路要怎么走,我出世间的道路要怎么走,两者都要讲一讲,总体总体全部都简略简略讲一讲,所以叫做总体的说明。其次各别的说明就只有把世间的道路个别个别来做一个说明,380页大纲谈到,显示依奢摩他趣总体的道路怎么讲,简略世间跟出世间都讲一讲,之后各别来讲的话,世间的道路怎么走,这个别个别做一个说明。

  「第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第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体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呢?「如是已得如前所说无分别三摩地作意,又有明显无分别等殊胜差别,唯应修此无分别耶?」如同前面所谈到的无分别的等持作意,内心已经得到了无分别的三摩地作意。一般来讲,得到无分别的三摩地,并不一定是得到安止,但是假设得到了无分别三摩地是非常纯粹的话,那就是安止了,这个时候的无分别,应该非常的纯粹,那就是内心丝毫都没有任何的涣散,而且还能够非常的专一,这个部分都要到达非常纯粹,所以这样子的一个人,那「又有明显无分别等殊胜差别」明显无分别就是我们再最前面谈到无过失等持的时候,无过失等持要具足两个条件,就是有力量的明分,有力量的住分,这里谈到「明显」就是有力量的明分,后面那个「无分别」就是有力量的住分,这两个条件都齐备,具有这两个殊胜条件的,「唯应修此无分别耶?」后面那个「无分别」就是等持,就是一个无分别的等持,它具有前面那两个条件嘛,这我们以前有谈到过了,对不对?如果这个样子已经得到了的话,这样子的一个人,现在就这么一个问题了,「唯应修此无分别耶?」那他就是这一个等持呢,继续一直不断不断的修下去吗?持续修下去就好了吗?是不是这个样子呢?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回答不是的,修安止的目标示是因为靠着它要产胜观嘛!

  「答」,先看一下倒数第四行「故当更修毗钵舍那」,毗钵舍那是胜观,有没有?这个是所立宗,从「答」底下开始,是能立因,就分成两段,之所以这样子做,是因为要修毗钵舍那,这个当所要成立的结论,前面当原因,因为有必要这样子去做,因为要修胜观嘛!

  「答于相续中引发如此妙三摩地,是为引生能断烦恼毗钵舍那。若不依此,令生毗钵舍那,」若不靠着安止来生胜观的话,那「任如何修此三摩地,」前面那种无分别的三摩地,继续继续修下去的话呢「尚不能断欲界烦恼,况能断尽一切烦恼,」那就根本不用说了,因此之故,这个当原因,当做能立因,因为这些原因之故,所以「故当更修毗钵舍那。」这里面的意思主要要成立的是,回答是当然不能就一直在这里这样修下去了,一定还要更进一步的去修胜观,为什么一定要修胜观?修胜观的目标是因为要断掉烦恼,那要断掉烦恼的话,当然这个胜观本身要具有力量,这个胜慧本身要具有力量的胜慧,要靠着它才能够断掉烦恼,如果没有它的话,那就不能断掉烦恼了。要靠着胜观去断掉烦恼之故,所以前面先修止,修止的目标当然就是为了要引发胜观,引发胜观是因为要靠胜观去断掉烦恼,假设没有胜观的话,那不能断掉烦恼,它的内容主要的意思是这个样子的。

  这里面谈到既然产生胜观目标是要去断掉烦恼的话,那断掉烦恼,当然先断欲界的烦恼,所以「尚不能断欲界烦恼」。要断掉烦恼的话,先断欲界烦恼,当然不可能说我先把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断掉,那不可能嘛!首先断掉欲界的烦恼,之后才断掉上面的烦恼嘛!所以断掉欲界的烦恼,任何的烦恼要断掉,都要靠胜观呢!那色界的烦恼要断掉,那不用讲了,那更要靠胜观呢!无色界的烦恼要断掉,那根本不要讲了,那更要靠胜观呢!所以要断掉欲界的烦恼,断掉任何的烦恼,都要靠胜观。因此之故,「故当更修毗钵舍那。」要靠着安止之后要进一步去修胜观。

  修安止的目标要朝向断掉烦恼,但是就断掉三界任何任何的烦恼而言,都要靠胜观,如果仅仅靠安止自己本身这一个项目的话,那三界烦恼里面,任何的烦恼都不能断掉,三界的烦恼里面,最粗糙最粗糙的,就欲界的烦恼,仅仅靠着安止自己一个项目的话,连这个最粗糙的烦恼,都不能消灭掉呢!所以无论如何,安止得到后,还更进一步的一定要去修胜观,因为修了胜观之后,才有办法去断掉三界的烦恼。但是就算是靠着胜观去断掉三界烦恼的话,那又还有两种情况,有一种方式是把烦恼里面,现前出现的这个部分先消灭掉,然后逐渐逐渐把种子的部分也消灭掉。有一种是消灭的时候,连同种子就一起消灭掉,。所以这两种情况。「此复有二,(一能暂伏烦恼现行,趣世间道毗钵舍那。二能永断烦恼种子,趣出世间道毗钵舍那。除此更无上进方便,)」「此」是靠着胜观去消灭烦恼的时候,又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暂伏烦恼现前的部分,暂时把它调伏,之后逐渐逐渐灭掉种子,这个是趣世间道的毗钵舍那–胜观。第二种是能够永断烦恼的种子,一起连种子都断掉,这个是出世间道的毗钵舍那,除此更无进步的方法、方便,所以就有这两种情况。

  总之,如果要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把它先灭掉的时候,那没有胜观也是不能够达成的。如果说要一次断掉,连种子一起灭掉的这种情况,那当然不用讲了,也是要靠胜观,没有胜观也是不能够办到的。所以「除此」假设没有胜观的话,其它道路那就不能够断掉烦恼的。除此更无进步的方法,除此之外,那就没有在道路上,使道路更加进步的方法就没有了,这个道路上要更加进步,一级一级升上去的话,那主要要靠内心烦恼减少,把这个烦恼减少减少的时候,内心的道路就会更加进步、更加进步。假设内心的烦恼不能减少的话,这个道路不能进步,一直会在原地踏步而已,不能往上面更上一级,假设烦恼没有减少的话。但是烦恼减少,要嘛就是把现前的部分先消灭掉,烦恼会逐渐的减少,要嘛就是连种子一起拔灭掉,当然烦恼也逐渐的减少,这两种的类型里面的任何一个,都要靠胜观,没有胜观都是不能达成的,那就表示所实修的道路要一级一级往上面进步的话,要靠把烦恼减少,把烦恼减少的话,就前面谈到两种情形,这两种情形里面的任何一种都要靠胜观,假设没有胜观的话,那就没有办法让实修的道路更加进步,那就不可能了。

  在前面暂伏烦恼现行,烦恼出现现前的这个部分,要把它消灭掉而言,在安止的时候,烦恼没有现前出现,但不是说把它断掉了,这个要讲止跟观二者的差别,在安止的那个段落,烦恼现前这个部分是没有,但不是断掉,在安止的时候。到了胜观那个时候,会面对面去对付烦恼的现前的部分,那个时候才有能力去把它断掉。所以断掉跟没有这两件事情,完全是不一样的,在安止的时候,烦恼现前这个部分是没有,但是没有把它断掉。那就把烦恼现前这个部分把它断掉、消灭掉而言,安止没有这个威力,安指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因为安止的情况是把烦恼跳过去了,省略不谈跳过去了,没有说面对面去对付它,没有这个能力,它只是跑掉了,跳过去,是这样一个情况而已,就安止而言。

  我们要参考一下前面的文章、一个段落,在337页第六行,《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里面谈到,前者为胜观所断除,后者为安止所断除,这里又说安止能够断除啊?不是这样一个说法吗?现在又说不能断除,那就好像很奇怪了,就会发生这么一个疑问。我们现在说安止不能够去断掉烦恼现前的部分,可是在337页里面又谈到安止又能够断掉一些,那又说能断掉,又说不能够断掉。这个要了解一下,就是337页这里所谈到的时候,仅仅只是使它暂时现在没有,让它现在没有,现在没有的意思不是说把它断掉,然后我们现在389页这里所谈到的断除,才是真正的断除,「尚不能断欲界烦恼」那个「断」是指真正的使它完全的断灭掉,用「断除」这个字,但是在337页谈到那个断除,是指使它现在没有。

  在337页里面谈到,前者为胜观所断除,后者为安止所断除,那个后者讲的就是烦恼现前的部分,要看前面那一行「言粗重者」这个段落谈的,就是前者,再下去有一个「相」者,指的就是后者,就分成前者跟后者,所以「言粗重者」那个部分是胜观所断除,后者「谓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这个讲的就是烦恼现前的部分,这个部分被安止所断,所以后者为止所断,不过后者为止所断那个「断」的意思,要把它解释成让它现在没有。可是在我们后面这个部分,389页谈到那一段,才是把它断灭掉。

  前者,就是「言粗重者」那个项目,不是指烦恼现前出现的部分,「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涌进内心里面)所有的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就是我的烦恼要现前出现,可是还没有现前出现的时候,内心是不是应该要有一个习气去推动它,使它能够现前出现?那去推动它的习气就称之为粗重,由这个粗重去推动它,因此烦恼现前出现了,就是那个「相者为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那个是烦恼现前的部分。所以这里又说后者为止所断,烦恼现前的部分被安止所断,可是在我们刚刚看到的,389页又说安止不能够断,一定要靠胜观,前面说可以,后面又说不可以,那不是有矛盾了吗?有违背了吗?所以如果好好读这个书的话,一定会产生这个疑问,就是好好看一看这个书,如果回去没有好好看书,那没有关系,现在告诉你,有这个疑问,哈!哈!哈!… 那你也要产生这个疑问,哈!哈!那这时候要区分清楚,前面谈到的那一段,就是让它现在没有的意思;可是后面所谈到的那一段,才是把它消灭掉的意思。

  引经据典,要根据出处在什么地方,引用《声闻地》来做说明的,389页倒数第三行「如《声闻地》云:『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从此已后唯有二趣更无所余。』」这个是指,要断掉烦恼的话,没有任何其它的道路,只有两种道路,就是一种现前的部分把它断除掉,一种是连种子,种子的意思就是指连根拔灭的意思,一切断掉了,所以「唯有二趣更无所余」只有两种方法呢!没有其它的方法,「何等为二?」两种方法是什么呢?(「一者世间,二出世间。」)一个是指世间的方法,一个是指出世间的方法。

  这个世间跟出世间的部分,至尊仁波切把它认明就是胜观,所以前面才会谈到世间道的毗钵舍那,还有永断烦恼种子的是出世间道的毗钵舍那。毗钵舍那–胜观这个字,在《声闻地》上面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不过可以把它认定就是毗钵舍那。但不管是谁,靠着前面所得到的安止,之后趣入世间道路的胜观的话,那就能够去断除烦恼现前的部分;如果是趣入出世间道路的胜观的话,那就能够把烦恼的种子,连同种子一起也把它断掉。所以首先、最初,那当然先要得到安止,不管是谁都是有必要这个样子的,「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行者,他已经得到安止了,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前面要先做,就是已经得到安止,(「或欲修习世间道毗钵舍那,或欲修习出世道毗钵舍那,」)然后这个人他修世间道路的胜观,或者是修出世间道路的胜观,「皆于先得奢摩他道应多修习。」对前面曾经得过的安止,都要再三再三的观修。把这个段落分配一下,就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这是前面先要做到,先得到安止。之后他就观修世间的道路,或者是出世间的道路。然后在观修世间的道路也好,出世间的道路也好的那个时候,都要把前面已经得到的安止,还要反复反复再三的练习,还要再多修习呢!

  把前面曾经得到过的安止,还要再三再三的观修,这样做的话会有什么好处吗?就是轻安会增长增广,安止的坚固的部分,安住的部分,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如是修故,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长,其奢摩他亦极坚固。」)所以「所有轻安」这第一个项目,「心一境性」专一「皆得增长」会往上面不断的增长,「其奢摩他」也能够达到「极坚固」。就安止而言,当然对于所缘的对境,心要能够很专一的安住在上面,这个特色专一安住,「心一境性」是专一安住。专一安住的条件一定要齐备,假设专一安住的条件不齐备,哦,那就表示安止衰损了,不仅心要专一安住,而且还要能够安住很长久,假设想要安住很长久的话,那要靠有轻安,如果说得到轻安的话,那要安住在对境上面,要安住多久都可以达成,因为已经有轻安嘛!因此之故,假设不继续实修的话,这里谈到「皆于先得奢摩他道应多修习」就是要再三观修,再三观修,假设不继续持续观修的话,没有办法得到轻安,那就表示长久安住的能力慢慢没有了,这个时候安止会衰损掉。

  所以得到安止之后,安止会造成衰损的,假设不继续持续观修的话,安止会衰损掉的,所以要继续持续,再三的持续。再三的持续持续之后,会得到什么好处吗?会能够得到轻安,要安住多久就可以安住多久,而且这个专一安住的能力,还会越来越增强,越来越增强的。之后靠这这两个条件,就是靠着前面轻安跟专一安住的心一境性,这两个条件增长增广之故,所以安止就会得到极坚固,安止本身就会到达非常的坚固。那就是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安止会逐渐逐渐的衰损掉,修安止的目标是朝向以后要修胜观,所以安止得到之后,进入胜观做禅修,进入胜观做禅修的时候就说,我已经到胜观了,前面安止不用再修了吧?把他丢掉了,那这是不对的,不可以的,要再三再三的做观修呢!

  不仅如此,之后对安止跟胜观的相,也要善巧精通,「又应善巧(精通)止观众相,」这个「相」要把他解释成原因。我们谈到三解脱门的时候,有没有谈到?三解脱门:空性的解脱门,还有一个无相的解脱门,无愿求的解脱门,那个无相就是原因的部分,所以这个「相」要把他解释成为原因,那就是说对于止跟观「又应善巧止观众相」它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这些成份也要非常重视去精通它,也不可以把它丢掉。说我在修胜观了,对于止跟观的那些原因是什么,这些不重视把它丢掉,这也是不可以的。「又」,这里面所谈到的「又」,「又应善巧止观众相」,谁应善巧止观众相呢?就是前面谈到那个「已得正奢摩他」的这一个人,他要修世间的道路,或者出世间的道路,那个人都应该对于先得到的安止,不断的再多修习,有没有?应该再三观修、再三观修,这样的一个人,又应该要去善巧止的原因,胜观的原因,这些他都要精通。

  所以对已经得到安止的人,他去修胜观的时候,这样的一个人,他要把安止再三观修、再三观修,这样的一个人,他也有必要把安止的原因深入的了解,胜观的原因深入的了解,这些都有必要的。不能说我现在修胜观的这个段落,这是已经到胜观的段落嘛,我在修胜观的段落,对于安止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没有关系,不重要,把它丢掉了,胜观的原因是什么,没关系,不重要,把它丢掉了,这个都不可以,也要去重视原因的部分,要善巧精通。因此之故,现在的这一个人,现在哦,他正式实修的时候,正式要做的是胜观的段落,就正在观修胜观这么一个段落,可是除了他正式观修的部分是胜观之外,不是正式的事情,很多都要做呢!首先就是前面已经得到的安止,还要复习,再三做、再三做,然后这样的一个人,还要把安止的原因是什么,胜观的原因是什么,又要深入的去做一个了解,这些都要做呢!因为安止再三观修、再三观修,也会得到坚固了。对止观的原因,好好的善巧精通,慢慢的也会得到坚固了。

  「后于二道随乐何往,」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世间的道路也好,出世间的道路也好,看他的内心欲求什么,乐求什么,「即于彼道发起加行。」就开始去进行他所要修的道路。如果是得到胜观之后要修世间的道路,世间的道路也分成很多,就可以开始直接去进行了。但是假设他要走出世间的道路,那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五道十地,也按照那个次第开始进行做观修。这里谈到「后」,又应善巧止观的众多原因,然后,是指坚固之后,得到胜观之后马上就进行世间道路的禅修,出世间道路的禅修,这显然应该是不可以的,就是现在安止得到了之后,也要好好的去善巧精通安止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要好好的去了解一下,对我的安止、胜观,有帮助的是什么,没有帮助会造成干扰的是什么,这些都要把他区分清楚。所以不是仅仅知道而已,还要能够去善巧专精,有帮助的我要再三的去引用,没有帮助造成干扰的部分,想办法把它排除掉,这些都要善巧精通。这样善巧精通止跟观的原因之后,把安止又再三观修,然后胜观也努力去做的话,慢慢慢慢,安止跟胜观的证悟就会到达很坚固,到达很坚固之后,才是这个然后,已经坚固了,然后才开始「即于彼道发起加行」,「发起」是开始,才开始进行所要走的道路,世间的道路也好,出世间的道路也好,这个时候才开始要去做呢!「发起」就开始,才开始要去做呢!那可见假设没有得到坚固就开始去做的话,那还会退回来的。譬如说这个房子,总是要把地基盖好,地基没有盖就开始盖一楼二楼,就盖上去了,慢慢的越来越沉重,那整个房子就垮掉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嘛!

  引经据典,根据之处就是《声闻地》,「如《声闻地》云:『彼初修业诸瑜伽师,由有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或念我当往出世间趣。』」内心想是这样子的想,这个修业的瑜伽师心里面想的,我要走世间的道路,或者说我要走出世间的道路,心里面想是这样子的想,但是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复多修习如是作意,』前面已经得到了安止,还要多次多次反复的作观修呢,「如如」就是不管有做多少,『如如于此极多修习,』把安止修了有多少,『如是如是所有轻安心一境性。」得到了轻安跟心一境性,就会越来越强烈的,『经历彼彼日夜等位转复增广。』就是如此如此修有多少的话,那轻安跟心一境性,就会如如于此不断的增长增广,『若此作意坚固相续,强盛而转,发起清净所缘胜解,于止观品善取其相,』这样子的话,使这个安止坚固,增长增广,再下来对于这个「发起清净所缘胜解,于止观品善取其相,」这个「其相」就是前面谈到的「善巧止观众相」,就它的原因,『彼于尔时或世间道或出世间道,随所乐往,即当于彼发起加行。』对于止观品要善取其相,就是它原因的部分,止跟观原因的部分,到底对我的止跟观有帮助的是什么什么条件,会造成破坏的是什么什么条件,这些都把它区分清楚之后,要做到断跟取,干扰的部分要把它断除掉,有帮助的部分要把它取得,这些都要好好的去做到,之后在这个情况之下,「彼于尔时或世间道或出世间道,随所乐往,即当于彼发起加行。」最后至尊仁波切前面谈到的,再过来之后,然后才开始去进行世间的道路或者是出世间的道路,所以引经据典,根据的就是《声闻地》。

  前面谈到说「彼于尔时或世间道或出世间道,随所乐往,即当于彼发起加行。」这样子世间的道路是什么,出世间的道路是什么,那当然就应当要了解,要做一个说明,心里面想着要往世间道,要往出世间道,那它到底是什么?后面就要说明了,「其中世间毗钵舍那」胜观,是指「修粗静相,」(「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谓观下层下层的地是粗糙的性质,上层上层的地是寂静的性质,这是世间的道路。「其出世间毗钵舍那」胜观,是指如「《声闻地》所说者,谓于四谛观无常等十六行相,」主要是证悟补特伽罗无我的这样一个见地(「主要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正见。」),这个是说明世间的道路是什么,出世间的道路是什么,这样一个内容。

  这里面有谈到「如《声闻地》所说者」这里面的语气,就是不太信赖的意思,因为《声闻地》是属于唯识宗的典籍,就是唯识宗的见地,唯识宗的见地里面谈到,出世间的胜观,不认为说,譬如说我们经常谈到无自性,无谛实,这个把它列入了空慧,在唯识宗里面不把这个当做是了空慧。就中观应成派,无谛实的部分当然是了空慧,但是唯识宗不认为如此。整体的中观来讲,无谛实是了空慧,中观应成更将无自性也是细分空性的意思。所以这个部分的了悟,当然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可是这种说法,唯识宗当然也不会主张,所以《声闻地》里面是这样谈到的,这里「《声闻地》所说者」,就是《声闻地》里面仅仅止是如此谈到,不是这样的情况那还有呢!

  这里面谈到世间的毗钵舍那,还有出世间的毗钵舍那,世间的胜观称之为世间,就是在世间里面,认定某一些世间它是粗糙的,有毛病的,是有过患的,是不好的;之后认定某一些世间它是好的,没有毛病,没有过患,它是寂静的,是有功德的。所以把世间分成粗糙的跟寂静的,这样子去做禅修的话,它的果会怎么样子呢?当然还是进入到另一个世间嘛!进入到另一个世间的话,那还是在三界里面,轮回里面,所以继续继续下去。透过这个禅修,轮回仍然继续持续下去,所以称之为世间道路。这种方式的实修,安止也好,胜观也好,都只是再进入另外一个世间,所以没有办法超越世间,因此是世间的道路。所以把下层的世界看成是粗糙的,有毛病的,是有过患的,我应当要把它丢掉的,这样子禅修之后,上层的世界是好的,从上层的世界来看,会把下层世界的烦恼现前的部分当然是断除掉,但是不能够超越轮回,因为这个禅修只是轮回继续流转的一个原因而已,还继续轮回在世间里面嘛!所以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出世间的道路是修四谛无常等等十六个行相,这样的一个观修,这个观修本身彻彻底底把整个的轮回都做了一个说明,就前面的二谛说明轮回的情况,后面的二谛,灭谛跟道谛说明果位解脱的功德,然后还有能得的道路方法,都做了开示说明,因此是出世间。如果好好把四谛做一个观修的话,会脱离轮回得到解脱,所以四谛十六行相的禅修,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出?离开世间,出世间的道路。那就表示这个禅修不会使轮回继续继续流转下去,它能够脱离轮回,主要的原因是靠着前面的两个项目,苦谛跟集谛解释整个轮回的毛病,这个跟前面世间的道路不一样,因为世间道路是把某一些世间譬如说欲界,把它当做是坏的,不好的,有过患的,可是把另外一个世间譬如说上二界,认为它是好的,是我要追求的,这是世间道路。可是出世间的道路,四谛十六行相的时候呢,苦谛集谛把整个的轮回全部做了一个说明,整个轮回都有过患,靠后面二谛讲解脱的果位跟能得的道路,因此之故这样的禅修,就不会使轮回继续流转,它会脱离轮回得到解脱的,所以是出世间的道路。我们今天讲述到此。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