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3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3讲

 

  《广论奢摩他63》

  讲授: 雪歌仁波2009-03-06

  闻法意乐

  今天是殊胜的节庆的日子,是神变月,特别是从初一到十五,是重要的节庆,所谓的神变月是指佛陀薄伽梵跟其他的导师,进行神变方面的比赛,在那个时候佛陀薄伽梵是一切智,因此从各个方面都打败他们,不管跟哪一位导师比赛,佛陀薄伽梵在任何方面都能够获得胜利。因此之故,我们现在留下来的节庆来庆祝这个庆典。在庆祝这个庆典的时候,因为是殊胜的庆典,那我们做一些什么事情呢?以前传统的习惯是从初一到十五号之间,一般来讲当然都要广大的积聚资粮,其次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在寺庙里面就是立宗,之后辩经,之后给予格西的学位。然后在念诵方面,要念很多的赞颂文,念咏佛陀的赞颂文,印度、西藏历代有很多的大博士,写了很多佛陀的赞颂文,在这段时间里面,就要念诵各种各类的赞颂文,同时内心要好好的思惟一下,忆念以前佛陀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打败其他的导师,忆念佛陀薄伽梵的伟大。现在辩经的方式也是表示那时候打败其他导师,也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不过我们今天在这里,当然没有办法进行辩经,可是我们学习广论教法的讲说跟听闻,学习广论里面内容的时候,这里面也有辩经的味道,仔细读一读广论里面有没有谈到呢?或有谓曰:有人这样讲,之后把这个讲法破除掉,这个是辩经比赛的一个味道在里面嘛!所以也等于是庆祝,类似像庆祝神变月呢!所以心理面要感到非常的高兴,而且随喜以前佛陀薄伽梵能够战胜一切其他的导师,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胜利,在这一点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内心也要赞叹佛陀薄伽梵的功德、事迹,以这个方式来庆祝,在教法的讲说跟听闻,也是庆祝这个庆典,因此我要追随佛陀薄伽梵,正如佛陀薄伽梵断掉一切的障碍之后,成就自他二利彻底圆满的果位一样,因此之故,我也要如此学习,之后证得佛果,如此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科判上我们进行到390页倒数第六行,现在进行到已经获得安止之后,接下来靠着我所得到的安止,要去走世间的道路也好,出世间的道路也好,整体来做一个说明,现在我们就在这个段落,整体说明这个段落,整体说明是指就算是要进行世间的道路也要靠得到安止,要进行出世间的道路也要靠得到安止,这一点要先做一个说明。世间的道路要靠着安止之后来进行,那就表示有这么一位行者,走世间道路这么一个人。其次,出世间的道路也要靠安止,那就表示有一种补特伽罗,有一种人,他得到安止之后,他就趣入出世间的道路,那又一种人,所以有两种人。这两种人里面,首先说明一下,走世间道路这样一个行者,什么样子?先做一个说明,课本里面390页倒数第六行「若得前说奢摩他作意,有几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不趣出世间道而趣世间道?」就是得到安止之后,有走世间道路的人,也有走出世间道路的人,那走世间道路的这一位行者,这个部分先做一个说明。

  「如《声闻地》云:」在《声闻地》里面有谈到过,「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指佛教)根性钝劣先修止行,三. 根性虽利善跟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不是这辈子)。」这个是《声闻地》里面谈到有四种,这四种情况后面至尊仁波切要做一个解释,「外道瑜伽师」那个句子开始是讲第一种,倒数第二行「又正法中佛诸弟子」讲的是第二种,391页第二行「又诸利根佛弟子众」是第三种,第三行「又菩萨成佛」是第四种,所以每一段都有解释。

  一项一项每一个段落做说明,「外道瑜伽师一切得如前说奢摩他者,」这个句子在《声闻地》里面讲的非常简略,《声闻地》里面讲「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可是一切外道这个字,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个解释,他说在外道的瑜伽师之中,一切得到如同我们前面所说的安止(奢摩他),得到安止这样一个外道,一切外道的话,当然不能解释成所有的外道,不一定说所有的外道都修安止,没有说所有的外道全部都得到安止,所有的外道全部都禅修瑜伽,也没有这样讲,所以前面说一切的外道,这意思应该是指外道的瑜伽师里面,凡是得到前面所说的安止的那种瑜伽师,那他们干嘛呢?他们得到安止之后,可是「然于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如果说修出世间的道路,这个「然于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是指出世间的道路要修的话,要这个样子修,可是他们没有。所以如果走的是出世间的道路,那必须对于无我要用观察慧观择而修,这个就变成出世间的道路,有必要这样子做。可是他们没有,他们对于无我没有用观察慧观择而修,为什么没有这样子修呢?因为「彼于无我不信解故,」这是原因,「故」是讲原因,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呢?得到安止,他们为什么不用观察慧去修无我?因为不信解,因为不喜欢,因为于无我用观察慧观择而修,要去观修无我,可是外道主张有我,我是成立的,所以对于无我的这些教法,不信解,不喜欢,所以也不会去修无我,原因是因为对于无我这个部分不信解,不喜欢之故。

  在不喜欢的情况之下,得到安止之后,那他们做什么呢?「或唯修此无分别止,」这些外道的瑜伽师,已经得到安止的瑜伽师里面,「或」就是有一些,有一些单独只有修无分别的止,就是专一安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一心完全没影散乱,只有修这样一个止而已,一种。或者是还有另外一种,修胜观,但不修无我的胜观,「或更进修粗静相道毗钵舍那,」毗钵舍那是胜观,他更进一步的去修胜观,但不是修无我的胜观,那他修什么胜观?修粗静相道,就是第二种。「故唯能往世间之道。」所以外道里面就有两种情形,因此之故,故就是因此,这两种道路呢,都是只能走世间的道路。仅仅止是修无分别的止,也是世间的道路,修粗静相道,也是世间的道路,所已用那个「故」,故只有纯粹都是世间的道路。

  这一个能修者是谁呢?外道瑜伽师里面,一切得到安止的瑜伽师,他修的道路呢,要嘛只有单独修专一不散乱的安止,或只是更进一步的修胜观的话,只有修粗静相道,因此之故,这两种道路都是属于世间的道路,所已得到一个结论「故」,不管走哪一条道路,都只是世间的道路。这是第一种类型。

  第二种类型,要看一下《声闻地》里面的「二.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在正法里面,以前学过安止,但是根性迟钝,钝根者的意思,这个部分至尊仁波切怎么解释呢?「又正法中佛诸弟子,」正法就是指佛法,因为前面第一项讲的是外道,第二项开始讲的是佛法,正法的意思就是指佛法、佛教,在佛教的弟子里面,「若是钝根」假设他是一个钝根,于安止「于奢摩他先多修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不能真正的了悟的意义),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因此之故这一辈子只能往世间的道路),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在佛陀的教法里面,佛教徒,以前修安止的时候只有修安住修,在安止方面只有修专一安住,「于奢摩他先多修习」就是以前修安止,只有修安住修,专一安住来修,只有修这个样子,而且在这个部分的观修,串习的非常强烈,「先多修习」就是串习的非常强烈,在安住修的这个部分,再三加强、再三加强,只有安止的这个部分的安住修,非常的重视,特别的加强,只有靠这这个方式来禅修,串习的很强烈,但是他又是一个钝根,这一个当做我们要谈的有法,就是主体。

  那这个有法,这个主体,他仅仅只有走世间的道路,为什么呢?后面就列出了两个原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第一个原因是这样子一个钝根者,用观察慧去修无我这个部分的分析,要分析要做观修,这个部分他不喜欢。第二个就算他喜欢的话,可是对无我的意义,他也没有办法了解,「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他也没有办法了解无我的意义,没有能力去了解,要嘛不喜欢,不喜欢用观慧去思择分析无我到底是什么来做观修。要嘛就算想要做,但是无我的意义很深奥没有办法了解,所以没有办法做。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这两种原因,「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他只能走在世间的道路上。确实是这个样子,对不对?我们看内道佛教徒里面,类型很多种,有一种弟子仅仅只是喜欢作课诵,仅仅只是喜欢参加法会,要观修空性呢,没有!不喜欢。对于积集资粮的活动兴致冲冲,很喜欢;要禅修,要分析空性的意义,不喜欢。那有一种喜欢做观修也只是喜欢修安止的部分,就是对于分析思辨的这些思惟,他还是不喜欢。

  如果是钝根的话,很难了解无我的意义,无我的意义要做很多的思惟,这很难了解,所以现在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有法,这样一个主体,就是像这样子的一个钝根的弟子,那这种钝根的弟子,他只能走世间的道路。因为不乐观修无我的意义,或者只是喜欢也不能了解,因此他只能走世间的道路,那走世间的道路到底怎么修呢,就跟前面一样了,391页第一行「以唯修住分」如果他这种人,钝根弟子走世间道路的话,他就只有修住分,他就只有修安止住分的部分,好好的做一个观修。或者说只有修粗静相道的胜观,也会这样子修。所以修的话,不会修出世间的道路,只有修世间的道路。那修世间的道路怎么修呢?只有修安止住分的部分,或者修粗静相道的部分,只用这种方式来做禅修,那这两种都是世间的道路,以这个方式来做的。

  这个句子如果要解释的话,「正法中佛诸弟子,若是钝根」于奢摩他先多修习」做为有法,就是于奢摩他先多修习之钝根,这个做为有法、主词。然后立宗,立宗就是「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应该是于现法,现法是这辈子,应该是于这辈子只能走世间的道路。再过来能立因、原因,「以」就是因为,「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因为他只有修住分,或者只有修粗静相道的胜观,这都是世间的道路。因此之故,以这个能立因,去成立他的这辈子只能走世间的道路,之后「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这个当能立因,那么又说应该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除了这二者之外,那他不能修出世间的道路吗?应该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就除了这二种方式之外,这个有法本身,应该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为什么呢?因为「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之故,以这个来做为前面原因的支持,所以除了修住分或修粗静相道之外,他没有办法修出世间的道路。没有办法修出世间的道路的原因何在?要嘛对于无我意义的观慧思择,他不喜欢,钝根嘛!不能真正的了知无我的意义。所以前面那个不乐修或者是没有能力,来支持他只能修住分或者是粗静相道。以只能修住分或粗静相道来成立出他这辈子只能走世间的道路。

  第三种人是什么样子呢?看《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三. 根性虽利善跟未熟」,至尊仁波切字面上做一个解释,391页第二行「又诸利根佛弟子众,虽能悟解真无我义,」那个「根性虽利」意思是指利根佛弟子了悟无我的意义,「善跟未熟」的意思是「若谛现观善根未熟,」谛现观的善根还没有成熟,这样做解释。《声闻地》的经文里面,利根什么意思呢?未成熟又是什么意思呢?利根是他已经证悟了无我的意义,未成熟是指谛现观(谛现智)的善根他还没有成熟。所以内道里面利根的弟子,对于无我的意义,很通彻的了解,但是对于无我的意义,又还没有得到现证,这种人做为有法。在现证的部分,我们地道里面有谈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一共有五个道路,五个道路里面在见道的时候开始,对于无我的意义,会得到一个现证,此外在前面的资粮跟加行这二者,对无我的意义,都还没有得到现证。现在这里所谈到的,就是还没有证悟见道位的人,因为他还没有得到见道位,因为从得到见道位开始,那就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还没有得到见道位的话,前面就是资粮跟加行,资粮跟加行的话,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世间道路的段落,对无我的意义,了悟当然有了悟,只是还没有现证,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属于出世间的道路,只能是属于世间的道路。所以现在就在世间的道路上面,正在进行观修的这样一个人,来做为有法。可见这里谈到世间的道路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他是在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不是这个意思,是指把凡跟圣做一个相对的比较而言,可见这里谈到的世间道,跟前面就不太一样了。

  就前面谈到的,把这样的一个人当做主体,当做主词,当做有法,说他是走世间的道路,是因为谛现证的善根没有成熟,因此之故「则于现法亦不能生诸出世间无漏圣道,」在这辈子还没有证悟无漏圣道,还没有证悟到见道位,就是这辈子出世间的无漏圣者的道路他还不能够产生,出世间的无漏圣者的道路就是初地见道位。这样一个人呢,他这辈子还没有能力去得到见道位,因此就说他只是走世间的道路,但意思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去修无我的胜观,不是指这个意思的。不是说他没有办法去修无我的胜观,不是指这个意思,是指他这辈子没有证悟到,没有办法现证无我,得到圣者位,这辈子还没有这个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走的是世间的道路,不是出世间的道路,是这样子讲的。现在把世间的道路跟出世间的道路,分成两种类型,我们先这样子做一个解释了。出世间的道路,分成两种类型,就是观修无我的意义,从得到见道位开始,观修无我的意义之后,现证无我,现证空性,之后就得到见道位,从见道位开始,那变成出世间的道路,如果把见道位开始当做出世间的道路的话,那现在谈到的这个有法,第三种人,显然没有,因为他没有得到见道位,没有现证无我,这个显然没有,因为这个部分他没有之故,因此就把他说成是走世间的道路,所以这里「故名唯往世间道,」有没有?有一个「名」字,前面都没有讲「名」,是不是?前面都没有谈到「名」,只有这里讲,前面第一种讲「故唯能往世间之道」(390页倒数第二行),第二种人是(391页第一行)「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都没有用「名」这个字,只有第三种人「故名唯往世间道」用「名」这个字。前面那两种都很肯定说它就是世间道,现在这里是说可以把他称之为世间道,所以这种人虽然是利根,可是对无我的意义还没有了悟,就是还没有现证(「非缘无我不能修习毗钵舍那。」),在没有现证的情况之下,他是不是修出世间的道路?当然是修出世间的道路是没有错,问题是他没有证得无我的意义,没有得到现证,因此之故,在没有得到现证的情况之下,把它称之为他走的是世间的道,可见这里谈到的世间道,是把它界定在哪里呢?凡夫跟圣者对照之下的世间道,因为凡夫跟圣者比较之下,这两种分类里面凡夫的道路,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圣者的道路呢,把它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这个是世间道路的一种解释,就是得到见道位开始,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没有得到见道位的话,前面资粮跟加行,也算是世间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之下把它称之为世间道,就是指这第三种人,是这种意思的。

  除此之外,有一种解释是,世间的道路解释成在轮回里面的继续流转流转的那种道路,就称之为世间的道路。这两种里面呢,现在这里解释的世间道,是指凡夫跟圣者对照之下那个凡夫的道路,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见道位以上,把它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这个人还没有得到见道位,没有现证无我,在这种情况之下,「故名」,就把它称之为他只是走在世间的道路,还没有走到出世间的道路,对不对?所以就算他是资粮跟加行,可是也不是出世间的道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圣者位,这是从凡夫跟圣者这两种类型来比较的,来讨论的。假设说是从脱离世间、脱离轮回的道路而言,有一种是在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世间的道路,脱离轮回的道路才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如果是这种角度来看的话,那资粮跟加行都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因为透过这个道路可以脱离轮回,脱离世间嘛!所以如果是这种角度来看的话,资粮跟加行道,也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但是我们这里,是用凡夫跟圣者对照之下来看的话,那它是属于世间的道路。

  出世间的道路,我们把它用两种方式来做解释,会比较明了的,就是在轮回里面继续的流转流转,没有脱离轮回的世间,这样的一种道路,这个是世间的道路,但就算是这种道路,也还没有进入到资粮跟加行,它还是世间的道路,因为它是在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离开了这个之后,已经进入了资粮跟加行道之后,又是一个世间的道路,因为它是属于凡夫,凡夫异生的道路,是脱离轮回得到解脱的道路,可是还是称之为凡夫世间的道路,因为还没有得到圣者位嘛!因此之故,解脱轮回跟轮回流转这两种类型里面,这个是未入道者,这样的一个世间道路,解脱轮回跟在轮回里面流转,这两种类型里面的世间道路,是指未入道者,这个范围就要比较小。凡夫跟圣者两相对照底下的这一个未入道者,指的是凡夫。凡圣两种对照之下,那个世间道指的是凡夫。所以首先未入道者是世间的凡夫,轮回里面不断流转的,但是就算已经入道者,在凡圣之中,他还是属于凡夫,例如进入资粮跟加行,这是已经入道者哦,在资粮跟加行哦,可是他还是属于世间的道路,那就有分成这两种类型了,在凡圣之下的区分里面,他是世间的道路,已经入道者。在解脱跟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而言,里面的世间道路呢,是未入道者,所以未入道者那个部分,范围比较小。

  这样子解释了,就是在凡夫跟圣者这两种类型里面的世间道,这个的范围要比较大一点。之后解脱跟轮回流转的道路里面的世间道呢,这个世间道范围要比较小一点点,因为凡是解脱跟轮回流转道路里面的凡夫道,一定是凡夫跟圣者两种分类里面的世间的道路,一定要这个样子。可是凡夫跟圣者分类里面的世间的道路,那就不一定是解脱跟轮回流转里面的世间道,不一并哦,举例而言,譬如说资粮跟加行是凡圣两种分类里面的世间的道路,可是他就不是解脱跟轮回流转里面的世间道路,就不是嘛!所以凡圣分类里面那个比较大,解脱跟轮回流转那个部分范围就比较小。

  因此资粮道跟加行道而言,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它是世间的道路,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可以说它是出世间的道路,因此就变成第三种类型跟第四种类型,所以第三种类型会把它称之为「故名唯往世间道」会加一个「名」,因此之故把它称为他是走在世间的道路呢!

  然后第四个应该也是「故」,「故于现法唯“名”往世间道」应该也是要加一个「名」,并不是他不能证悟无我的意义,那也要加一个「名」,「故于现法唯名往世间道」第四个也是这样子。

  在解脱跟轮回这两种类型的世间道路里面,把解脱当做出世间的道路,把轮回当做世间的道路。在解脱跟轮回这种类型里面的世间道路来讲的话,从凡夫跟圣者两种类型去看它的话,那百分之买肯定是世间的道路,因此不必说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它很肯定的是世间的道路,所以第一种类型跟第二种类型,都很明白的谈到「故唯能往世间之道」,都直接讲了它就是世间的道路。我们休息一下。

  第四种类型,看《声闻地》里面的经文谈到「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不是在这辈子呢!不过这个字面上的内容不要产生误会,这个菩萨他不乐来世证得佛果,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不是的!那个「乐」好像热切去追求,我喜欢这辈子成佛,我喜欢下辈子成佛,我不喜欢这辈子成佛,不是这个意思,字面上虽然是这样的一个文字,但是解释要看一下,至尊仁波切是怎么做解释,在391页第三行「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所以前面「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应该这样做解释,菩萨要成就佛果的时候,「一生补处」就是这辈子是最后一世,下辈子成就佛果的那种菩萨,他也是还要停留这一辈子,「一生补处」就是在这一辈子上面停留一辈子,他也是要等到下辈子才会成佛的那种菩萨,是指这个意思。

  这个把他当做有法,当做主题,那这样的一种人来当做第四种类型,不过这个说法要成佛的话,现在是当做最后一辈子,下辈子才会成佛,这个解释底下会谈到,在第六行「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就是前面谈到的菩萨成佛,一生补处亦必等来世才会成佛,这种说法「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不是他自己的主张,往前面那一行「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所以这里谈到的是小乘的主张,是《俱舍论》里面所谈到的主张,但不是无著菩萨自己的主张,在《俱舍论》,小乘的书里面谈到的类型,说成佛的话,怎么样子成就佛果呢?要经过三个无数劫,广大的累积资粮,资粮道走完了之后进入加行道,从加行道的暖位开始,就是在下一辈子成佛之前,下一辈子从加行道的暖位开始,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四道呢,在一座上面就完成了,这种说法就是小乘的主张,小乘成佛的道理这样做解释的。所以要经过三个无数劫成佛,可是三个无数劫都在资粮道,最后那一辈子「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后来世的那个时候,从加行道的暖位开始,之后四道同时俱生,一起产生,就是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然后证得佛果。所以在成佛的那一辈子的前面,要经过三个无数劫,都在资粮道喔,这小乘解释成佛的方式是这样成佛的。

  大乘不是这样的解释,成佛固然是经过三个无数劫,可是在大乘的解释里面,资粮道跟加行道要花掉一个无数劫的时间,之后不清净的七个地又要花一个无数劫的时间,清净的三个地又花一个无数劫的时间,所以经过三个无数劫的时间成就佛果,这是大乘的解释。但现在这里谈到的是按照小乘的说法来解释的。如果按照小乘的说法来解释,一生补处的这位菩萨,那意思就是指他在资粮道嘛!「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就是他还在资粮道的段落,等到他的下一世,就到加行道的暖位,暖位开始那个时候必定成就佛果。如果下世成佛的这样一个人,现在这一辈子他一生补处还没有成佛,那这辈子在什么段落呢?当然在资粮道的段落。所以这样的一位资粮道的人做为有法,那这种资粮道的人就跟前面第三个类型一样了,也可以说他是出世间道,也可以说他是世间的道路,为什么说他是世间的道路?因为他是资粮道位者嘛!他还在资粮道上面来做禅修的一个人,所以跟前面第三个段落的解释一样了,他也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但是这个世间的道路,不是指轮回世间跟解脱世间这样的一个世间的道路,不是指那个世间的道路,是指凡夫跟圣者两个对照之下凡夫部分的世间道路。

  看一下至尊仁波切解释文字的内容,「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一生补处的话,就这辈子还没有得到圣者位,「亦必来世」就是来世才要成佛,那这辈子就还是一个凡夫,还是在资粮道,「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后有,就是最后那一辈子,成佛的那一辈子,他「从加行道四道俱生」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四道,就在那一辈子就会得到,「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在他这一生补处的时候,成佛前面的那一辈子,「圣道不起」这个时候当然没有得到圣者位,因为圣者位下辈子才会得到,下辈子得到圣者位的时候,下辈子就成佛。所以在一生补处的时候,最后那一辈子的时候,成佛之前的那一辈子,那「圣道不起」当然没有证得圣者位。

  把那个「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当做有法,「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这个当做能立因,圣道不起之故,所以呢,「故“名”于现法唯往世间道,」加上一个「名」把他称为,这是所立宗。就是「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应可以把他称之为「现法唯往世间道」,因为前面「加行道四道俱生,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之故。所以前面「圣道不起」那一段,当能立因,后面「现法唯往世间道」这个当所立宗,这样做解释的。要加一个「名」,「故名于现法唯往世间道」,加上一个「名」的意思就是指可以把它称之为是世间道,因为他还没得到圣者位,要下一辈子才圣者位,然后「四道俱生」,所以这一辈子还在资粮道,没有得到圣者位,是不是可以把它称之为是世间道?可以呀!可以把它名为是世间道的意思就是指,也可以把它名为是出世间道的路,所以第三种类型跟第四种类型都是一样的,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是世间道,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出世间道,所以「非未通达真无我义。」不是指这个人还没有证悟无我的意义哦,他已经过三个无数劫广大的累积资粮,下一辈子即将成佛,这样的一个人,那不能说他这辈子没有证悟无我的意义嘛!

  《声闻地》里面的内容有谈到,「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那这样的说明,不是圣者无着的主张,所以至尊仁波切在后面要去除疑问,因为有人会这样子想:《声闻地》里面所写的,是圣者无着的主张吗?大概是他的主张哦,应该是这个样子。不是的!后面至尊仁波切就要去除疑问,说这不是圣者无着的主张,「如《俱舍论》云:『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现在谈到第四种类型,是顺着小乘主张成佛的道理来做说明,不是圣者无着他自己的主张。(「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

  前面的四种类型都修安止,修安止的四种补特伽罗,那这四种类型讲解完毕。这四种类型的人都在观修安止,这里面外道也有,内道也有,四种类型里面第一种是外道,后面那三种是内道,内道里面未入道者也有,已经入道者也有,即将成佛者也有,不过即将成佛的这一部分的说明是属于随顺于小乘的主张,这并不是大乘的主张。总之,归纳起来就是一切的这四种类型的人都要观修安止,观修安止都是他的基础,外道也需要,内道也需要;内道里面未入道者也需要,已入道者也需要。全部都需要安止,因此之故,「由是」就是由前面所谈到的道理,「外道修粗静相道伏烦恼现行,内佛弟子修无我义断烦恼根本,」把烦恼断掉,连根本都断掉,「皆须先得如前所说奢摩他定(安止)。故前所说此奢摩他,是内外道诸瑜伽师伏断烦恼所依根本。」所以实在是非常的重要。

  「又大小乘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显密乘诸瑜伽师,一切皆须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共通都要走的道路,是最重要的一个根本。因此安止的这个部分,也不能说只有外道修,也不能说只有内道修;也不能说只有共通乘门修,也不能说只有密咒乘门修,也不能说只有显教乘门修,为什么?因为全部都要修,每一个走道路的人,凡是只要修道,要进步的话,这一切道路的基础就是安止,这一点一定要了解的,就是第六行那个「由是」由前面我们谈到的这几个道理,四种类型的讲解,由前面的道理,就可以了解后面这一点,归纳出来的意思,可以了解到「共所行道」,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的行者共通要行的道路,是最为根本的部分,这个意义就可以了解的。

  底下又有一些疑问,就是观于密咒乘门的情况,密咒乘门的阶段,难道也是这个样子吗?所以又有疑问存在,就前面谈到大乘跟小乘,大乘里面显教跟密咒乘门,那这些全部都要靠这个等持安止,做为道路进步的一个基础,因此它是非常重要,前面就这样开示了「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把这个做了一个说明。那前面至尊仁波切「此奢摩他」是怎样一个奢摩他呢?就前面谈了很多的内容,就这样的一个安止、等持,这些的内容就解释了,解释的是「共所行道最要根本」,这样解释之后,那是不是就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呢?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安止的内容,密咒乘门的时候,恐怕大概不是这个样子吧?密咒乘门的禅修,应该有一些特别之处,可能不是这个样子吧?就这样提出来了,就有一个疑问,所以要把这个疑问去除掉。

  「又咒教所说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缘差别,谓缘形像或缘三昧耶相,或缘种子字等,及除少份生定方便差别而外,」这个显教乘门修安止跟密咒乘门大概一点点小小的差别总是会有的,就是这里谈到的「谓缘形像或缘三昧耶相」。首先观修空性,空性之中出现种子字,由种子字转变成为法器,那个「或缘三昧耶相」是法器,代表性质的法器,再由法器转变成为本尊身。就是缘取本尊身的形象,这一种方式;还有缘取前面法器的形象,一种方式;或者更往前面还有一个种子字,缘取种子字来做观修,又有一种方式。这个只是所缘对境有所差别,「唯除少分所缘差别」少分对象有所差别嘛,这个部分在显教乘门里面就没有谈到了。缘取种子字、法器、本尊身,这个显教乘门没有谈到,不过这个仅仅只是所缘对境有所差别而已。其次产生禅定等持的方法,也许有一些差别,「及除少份生定方便差别」这个有一点点的差别,譬如说观修脉轮,心安住在什么地方?因为心气同转之故,所以心专住在脉轮上面,粗分的气收摄,当然粗分的心就会收摄,妄念减少,容易产生禅定,这个是一些禅修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除此之外,整体都是一样的。

  整体的方式是什么?《辨中边分别论》里面谈到的,「其断懈怠等三摩地五种过失,即能对治依止正念(忆念)及正知等。」那个「等」就是八断行,忆念正知等等八断行。所以要断掉的是五种过失,然后对治是八断行,这个做好了之后,就会逐渐的得到九住心,慢慢的把五种毛病断除掉,用什么去断除五种毛病?用八断行,忆念正知等等的八断行。这样把毛病断除掉之后,当然逐渐的就得到九住心了(「其次获得第九住心,」),这都是《辨中边分别论》里面所谈到的。到了得到九住心之后,从九住心那个时后,先产生心轻安,身轻安,然后得到身轻安之乐,心轻安之乐。身轻安之乐跟心轻安之乐的时后,这个乐本身的力量都很强大,乐的力量强大的时后,对等持都会造成伤害,所以这时后要运用对治,让这个乐逐渐逐渐的减少,到这个乐变成对等持有所帮助,不会造成妨害,适当的情况之下,在这种适当的身心轻安之乐的摄持之下,去得到这个安止,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共通的轨则,一切皆共「从此引发妙轻安等,一切皆共。」这些都是共通的轨则,显教乘门也是如此,密咒乘门也是如此。这个部分,《辨中边分别论》里面所谈到的,这个共通的轨则,这个部分,显乘、密咒乘门没有差别的,这个都是需要的,因此这样子的一个三摩地(安止)的内容,那范围很广大(「此三摩地极其宽广,」)。

  不仅如此,安止的产生要靠九住心,依于九住心的方式,最后逐渐的产生安止,可是在九住心的前面,还要靠一个无过失等持,所以我们看前面的大纲,大家还记得的话,前面先讲引发无过失等持之理,再过来靠无过失等持引发住心次第,是不是分成这两项?这两项里面,就算是前面无过失等持部份的内容,也是显教跟密咒乘门共通的,所以那个部分谈到引发无过失的等持方法的部分,也是显密共通的,也不是显教乘门而已,显密共通的,这个要看第一个大纲,无过失的等持要结束的时候,349页,「引生无过三摩地法」那个部分结束的地方就有谈到,应该在374页倒数第二行「此乃一切以念正知远离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教授」有没有?前面谈到「故广抉择」,这个是引生无过三摩地,怎么样去引生无过三摩地,这是靠忆念跟正知远离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的教授,这是共同的教授哦!「不应执此」是性相乘门个别的法,不能把无过三摩地这个部分观修,当做是「相乘」就是性相乘门个别的法,就是显教乘门需要,密咒乘门不需要,不能这么想「非咒所须」,因为「无上瑜伽续中」也谈到「是所共故」。

  所以连无过失等持那个部分,都还是显密共通的,之后「如三补止初章第二品」这个地方是能立因,用经文来支持,当能立因。我们今天的讲述到此。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问:刚才在四类补特伽罗当中的最后一类,那宗大师说「非未通达真无我义」这里的通达指的是现证吗?

  答:(无中文翻译)

  问:那如果这样子的话,第三项跟第四项的差别只是在大小乘宗义主张里面再做解释,是吗?就是它跟第三类、第四类补特伽罗的差别里面,是不是大小乘的差别?

  答:第三项跟第四项的差别,或者是可以这样子讲的,因为第四项里面谈到的就是菩萨成佛,所以讲的是大乘,因此讲的是大乘资粮道,第四项讲的是大乘资粮道呢,那我们就可以了解,第三项应该就是讲小乘的资粮道跟加行道,小乘的资粮道跟加行道是世间的道路嘛,这样子来讲的话,也是合理的呢!

  问:我想请问一下,就是刚刚那个《俱舍论》,那三句看不太懂,请仁波切解释一下,就是「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

  答:那个《俱舍论》里面谈到的,第一个是佛,其次麟喻菩提,「麟喻」是骐麟喻(独觉)。佛是第一个;「麟喻」是指独觉,独觉的类型里面,像骐麟一样的独觉,所以叫骐麟喻,用骐麟来做比喻,所以骐麟喻的独觉。「菩提」是得到自己的菩提,成就佛果的话,得到佛的菩提,成就独觉的话,得到独觉的菩提。所以他们要得到菩提的时候,怎么得到提呢?「依边定一坐」,依边呢,边边是第四静虑的正行,就是最后就得到第四静虑,就在第四静虑的那个时候,四静虑的正行那个时候,那就是禅定的边边,「一坐」就在那一坐里面,得到他的菩提的。

  「前顺解脱分」,在那个前面,「顺解脱分」是资粮道,假设是骐麟喻独觉的话,要经过一百劫累积资粮,在的资粮道里面,假设是导师佛陀的话,在祂的前面顺解脱分,要经过三个无数劫累积资粮,当做祂的资粮道,之后在祂成就菩提的时候,就在第四静虑的边边,第四静虑正行的那个时候,一坐里面,一坐就是同时得到的意思,就是加行道的暖位,后面的四个道路同时得到,一坐里面就得到,同时就得到,可是在得到自己的菩提的前面,那就有「顺解脱分」资粮道,独觉要一百劫,如果是导师佛果的话,前面要经过三个无数劫。

  但是这里面没有谈到声闻,因为声闻里面有谈到二十僧伽,二十种类型的僧伽,声闻里面从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到最后罗汉果,这每一个阶段里面,经常有谈到四向四住,即使是预流果里面,都还有好几种类型,有的还要投生七次呢,来七次的,这种类型很多,因此之故,就声闻而言,就算是得到声闻的圣者果位之后,都还要再投生好几次,这种类型都还有很多,各种各类类型很多,因此在声闻里面,不能讲从加行道的暖位到成就自己的菩提之间,一坐就得到,没有这种说法,但是独觉跟成佛,就跟他们不一样,独觉跟得到究竟的佛果的话,那就是加行道的暖位到无学道,这可以一坐之中就得到,所以这里才讲佛跟麟喻的独觉,没有讲声闻,因为声闻就算得到预流果圣者之后,投生好几次,都还有很多呢!很多种类型。不过现在谈到这整个的说法呢,都是《俱舍论》里面的主张,是属于小乘的宗义。我们今天的讲述到此。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