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九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九讲

 

  宗义宝鬘 第九讲

  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2005/05/01下午

  毗婆沙宗分成根的主张、道的主张、果的主张,其中基的主张已讲完,接着讲道的主张。其中又分(一)道之所缘、(二)道之所断、(三)道之自体。所谓「所缘」即是对境之意,「此宗主张:道的所缘就是四谛的差别法」,四谛有四个,每一谛又各分四个,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当中又可分四个特色——无常、苦、空、无我。集谛当中也可分四个-因、集、生、缘。灭谛也可分灭、静、妙、离。道谛可分道、如、行、出。四谛所分的十六行相即道之所缘。

  「其中的细品无我和细品特伽无我同补罗义」。此所指的细品无我,即苦谛当中的无我。他们认为细品无我和细品补特伽罗无我是同义,这一宗不承许有所谓的法无我。毗婆沙宗和经部宗,此二宗都是属小乘的宗派,一致不承许「法无我」,可是却一致承许「法我」。他们所说的补特伽罗无我即「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就是细品的补伽罗无我。不论是毗婆沙宗、经部宗或唯识宗或中观宗,这四宗都说补特伽罗是依于五蕴而安立的。若不观待五蕴,而补特伽罗能够独立实体存在,这是补特伽罗我,将这空掉即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

  若不观待于五蕴,由自己方面存在的这个补特伽罗没有的话,就是补特伽罗无我。或者说若不观待五蕴,而能由自己实体存在的这个补特伽罗,将它空掉的话,称为补特伽罗无我。他们认为道之所缘最究竟的所缘是什么?即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是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

  毗婆沙宗主要分四部,再将四部细分有十八部。一般而言,这十八部都承许「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可是在十八部派中,一切所贵五部不主张「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是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在毗婆沙宗当中不主张有「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者,就只有一切所贵部而已,为什么?因为前面有说到,本论也提到「一切所贵部」主张五蕴中每一蕴都是补特伽罗的缘故,所以不承许「特伽能立之体空」补罗独实。

  因为一切所贵五部主张有「能独立之实体我」,虽然做这样的主张,亦承许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一切所贵部虽然说有「能独立之实体我」,又承许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可是所承许的无我,是指空掉常、一、自在的我,而不是承许能「独立之实体空」的我。所以一切所贵部所承许的无我,是空掉常、一、自在的我,而不承许空掉能独立的实体我。他们认为补特伽罗无我,没有所谓的粗品和细品之分。此宗不赞同粗、细品法无我的建立,毗婆沙宗所有的部派,全都一致同意。此宗不赞同粗、细为们张

  品法无我的建立,因他主: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法我」。

  宗义宝鬘讲解第 72页

  接下来讲道之所断,即缘于这四谛,有所应断的部分。修道所应断的(无知)有:染污无知和非染污无知,即染污的障碍及非染污的障碍。所谓非染污的无知和非染污的障碍是相同的意思。染污无知最主要起什么作用——阻碍解脱的作用。

  「染污无知的主要作用是障碍解脱的证得」。如何举例,他的事依是什么?就是补特伽罗我执。补特伽罗我执,也就是执补特伽罗能独立实体存在的执着。依于这个执着,会生起贪、瞋、痴三毒及贪、瞋、痴的种子。这些全部都属烦恼障。若能将补特伽罗我执断除掉的话,则依于补特伽罗我执所生起的贪瞋痴三毒、种子,也一并会被断除。因为补特伽罗我执就像他们的根一样,所以若证得补特伽罗无我,等于将补特伽罗我执断除,所有这些引申出来的三毒、种子也会断除。上次有讲一个例子,若没将他断除的话,会迷失在我执的城市里。若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就不再迷失在这城市当中。

  染污无知主要是障碍解脱,若将他断除掉,自然就可以证得解脱。证得解脱的话,意思是跳出轮回了。一旦脱离轮回,表示不会再回轮回当中投生。一般而言,若脱离轮回,就不会再回来轮回当中投生,可是毗婆沙宗说,脱离了轮回,还有可能再回堕轮回当中投生,其它宗不会这样说。

  另外非染污无知的主要作用是障碍我们证得佛果。若将非染污的无知断除掉,就会证得佛果。如果只有将补特伽罗我执,还有三毒等等这些染污的无知断除,则只有证得解脱而已,没有办法证得佛果。若要证得佛果,必须要将染污的无知和非染污无知二者皆断除。

  「例如:不知深奥精微之如来法的非染污障等无知之因」。无知之因有四种,第一、佛心相续当中极微深细的法,第二、对境是非常的遥远,一般凡夫无法了解得到的,譬如地狱、饿鬼道我们没办法了知,畜生道我可以了解一些,地狱、饿鬼道的地方非常遥远,我们没办法完全了知。

  藏文「由揩哇」的「揩」之意是让我们起疑,譬如这个房子里是不是有本尊或是什么?我们会生起疑问、怀疑,表示那个对境是比较隐蔽,无法了解。意思即我们没办法决定他是有的,没办法肯定他是没有的。如地狱、饿鬼是依据论著或经典去了解,来做解说什么是地狱道?什么是饿鬼道?事实上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没办法肯定,所以「揩」的意思是比较属于疑的这方面,因为这样我们没办法了解地狱当中的有情是如何?饿鬼道的有情是如何?没办法完全了解,是我们的无知,起疑的对境。即使是证得阿罗汉果,他仍然没办法完全了知起疑的对境,除了佛得到遍智之外,才可以。即使没办法了知起疑的对境,可是也不会阻碍他们证阿罗汉果,但却会阻碍证得佛的遍智。

  我们知道佛的两大弟子,目犍连和舍利子,他们两位都是阿罗汉,他们的先知、神通都是第一的,可是他们还没有断除无知之因。目犍连的母

  宗义宝鬘讲解第 73页

  亲过世了,堕到地狱里,目犍连利用神通寻找母亲,到底投生到那里去?一直都找不到。为什么?因为目犍连还没断除这一点-起疑的对境,无知的缘故,所以无法了知母亲到那里去了。

  第三、起疑的时间:时间已经过去,非常遥远了,几劫、几劫之久了,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前世,或是我们前世的前世,无法一一回想起来。犹如现在也无法回想起刚出生,小的时候所发生的所有每一件事的细节。这是为什么?因为时间已经过了很遥远,很久远了,所以没办法想起来,我们有起疑的时间这个无知。即使连舍利子也有这个无知——时间过去很遥远的无知,他虽然是已经断除烦恼障,是阿罗汉,可是他还没有断除这点无知。要断除这些无知,要等到证得佛果之时,才能完全断除。只有证得阿罗汉,是不可能的。

  以前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施主名为贝给,这位施主差不多二十岁时,就变成非常的有钱,且非常出名,家中有很多仆人,后来不知为何又变得没有钱了,又跟仆从不和,仆从将他赶出去,结果他变成一无所有,没有食物可以吃。最后他去出家,想要出家时遇到舍利子,即向舍利子请求传出家戒,舍利子要传出家戒,也要看看他有没有出家的善根,但找都找不到一点点善根,舍利子观察了半天,即跟他说:我找不出一点点可以让你生起出家戒的因,你没有出家戒的善根,一点点都没有,所以就将他赶出去了。佛陀观照到此事就来了,跟这位施主在路上碰面,佛陀观察到他有出家的善根,他所造的善根已经非常久远,好多劫之前的善根。

  舍利子为什么看不到他的善根呢?因为舍利子还有这个无知,时间极久远的无知,所以看不到。他到底造了什么善根?也不是什么大善根,一个非常微小的善根。他在好几劫之前,曾出生为一只蚂蚁,正好站在一堆牛粪上,牛粪随着水漂到大海去,大海当中有一个佛塔,因为风吹浪水,漂动的关系,他绕了佛塔一圈,因为如此他造了一点点的善根。在那时候他如果懂得发起善的动机、意乐的话,他应该可以积集很大的善根,可是他根本就没有,所以是很微小的善根而已。因为这个佛塔是很重要的佛塔-殊胜对境故,才绕了一圈,就造了善根。因为这小小善根,所以对他未来有很大的帮助,这一世因此有了能生起出家戒的基础。即使舍利子有很强的神通,可是也无法去观照到他那时候所造的善根。

  第四、无边区分的无知:譬如说孔雀的羽毛,很漂亮,一生出来羽毛就很漂亮,各种颜色、图样都有,孔雀的羽毛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的颜色,意即每一个颜色都有他不共的因,他曾经造过不同的业。他到底造过什么、什么的业才会有不同的颜色,只有佛才能知道,其它没有人知道。

  又譬如荆棘,一出生就是尖尖的,也没有人去磨,为什么一出生时就会尖尖的呢?只有佛才知道,它有它不共的因在。还有豆子一出生时就圆圆鼓鼓,也没有人去磨它,它也有它不共的因。虽然我们可以做解释,可

  宗义宝鬘讲解第 74页

  是却没办法如实地讲的很清楚,此即无边区分。

  此为无知的四个因,一、极微深细唯佛能知的法,二、处所、对境让我们起疑,极遥远,三、时间,四,区分无边,这四个无知因是障碍我们证得遍智的因,这也是毗婆沙宗不共的主张。其它的宗派都共同主张烦恼障是阻碍我们解脱,所知障是阻碍我们得到遍智,他们皆如此主张。可是毗婆沙宗有其不共的主张。故说道之所断是染污无知与非染污无知二种。因为毗婆沙宗不承许所知障,他们立染污无知和非染污无知为道之所应断。毗婆沙宗说道的所缘指四谛等十六行相,道的所应断是染污无知和非染污无知,接下来讲道之自体。

  「此宗赞同」:三乘道,三乘道指声闻道、独觉道、菩萨道,他们不赞成有所谓的大乘道。毗婆沙宗说在三(乘)道当中各分为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证得资粮道者,资粮道者的藏文是「措南巴」,有加一个「巴」-者,变成资粮道者,若只有资粮道,是指资粮道本身,得到资粮道的补特伽罗就称为资粮道者。同样的加行道者、见道者、修道者、无学道者也是如此。一般而言,资粮道者和加行道者是属凡夫,见道者、修道者、无学道者是属于圣者,也称为僧宝。

  因为有一些补特伽罗是先入声闻乘学习,之后自己变成声闻乘的资粮道者、加行道者,之后进入到独觉乘学习,虽然处于独觉乘的资粮道者、或加行道者,可是不可以说他是凡夫。另外也有先进入声闻乘,还有独觉乘去学习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成为无学道者之后,进入菩萨乘,从菩萨乘的资粮道开始学习,虽然是身为菩萨乘的资粮道者,可是他不是凡夫,因他早已证得罗汉果了。

  「此宗赞同,三乘道中资粮、加行、见、修、无学等五道的建立,但不认菩萨。至于毗婆沙宗承不承许十地之智,对此有不同的讲

  承()十地之智」

  法,有人说毗婆沙宗承许十地之智,但在此论说不承许。毗婆沙宗有十八部,有一些部派承许有十地之智,有一些不承许。

  他们在最初时是如何悟道?即最初时要思惟业果的道理,造善会投生到善趣去感受善的果报,造恶会投生到恶趣,感受恶的果报。除此之外还要念死,即必定将死,何时会死不知道,何时死不定,这一点他们会去思惟。死后一定会再去投生,死后不会像在空中消失掉一样,他们不承许这样。那到底死后投生到那里去?就看自己所造的业。你所造的业,如果是善业,力量很大,就投生到善趣。若恶业力量很大,就投生到恶趣。还要思惟若投生到三恶趣,可能会在地狱里感受冷热苦,在饿鬼当中感受饥饿苦,在畜生当中去感受愚钝、互相吞噬的苦。

  如果已经肯定自己必将会死的话,又加以思惟恶趣的种种痛苦,就会生起出离心。思惟恶趣的痛苦之后,就会生起害怕的心,害怕的心生起之后,我们就会想办法如何来脱离痛苦。譬如一个人如果会被捉去关在牢狱

  宗义宝鬘讲解第 75页

  里,或是有丧失生命的可能性时,他一定会想尽办法,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危机。他们去思惟:如果造恶业会感生恶果,堕入三恶趣当中,感受三恶趣种种的痛苦,思惟后生起害怕的心,因而寻找如何能够脱离这些痛苦的方法,同时了知需要一个能够救度的依靠处,然后才生起投靠三宝的心,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心。

  思惟三恶趣的痛苦后,想要脱离三恶趣的痛苦。思惟后肯定只有三宝可以救度这些痛苦。皈依三宝的意思即投奔三宝之意,以这个国家为例,这国王很坏,对百姓非常坏,制定严苛的法律,百姓不喜欢,看到另一国的国王、法律都很好,就想办法要去投奔自由。我们也是一样,三恶趣的痛苦不想要,只有三宝可以救度,因此到三宝处投奔自由。

  一旦投奔三宝的话,即应遵照三宝所有的学处和规定去做,投奔之后又不照人家的规定做,那是很坏的。法宝的学处是什么?断除伤害他人。去投奔了之后,要遵守法宝的规定,承许断除伤害他人。若承许法宝的这个学处,就应做到断除伤害他人的行为。若断除了伤害他人,自然就是在行善。若自自然然的断除伤害他人,自自然然的行善,不用说来世一定到善趣。所以皈依三宝就是如此的皈依法。

  譬如有人从商,他有很多的财富,怕小偷或强盗来偷取,他们可以向三宝祈求,三宝还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又出去开车怕发生什么意外,你向三宝祈求,三宝还是会保护你的。这样的保护不值得称许,这是小的,不是究竟的保护。因为这样的保护,即使是外道的神祇也可以保护,世间的神祇也都可以保护,即使是凡人,也会给予保护。譬如遇到敌人或不喜欢的人,去找黑道(脾气很不好者)暂时来保护,这样的保护,连凡夫也可以,这样的保护不是三宝不共的功德。不共的功德是保护我们将来不会堕入到三恶道,不受轮回的苦。一旦投奔三宝,就要乖乖听三宝的规定,遵照着去做,所有的规定当中,最重要的是法宝的学处-不可造作伤害他人的行为,还有生起信心。若能这样做,保证下辈子不会堕到三恶趣。

  一个病得很严重的病人,一定要去投靠医生,投靠之后就要乖乖的听医生的话去做,医生说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照着医生所开的药,及遵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病人一定可以脱离这些病苦。一旦脱离病苦,等于是受了医生的保护。犹如病人要从病情当中痊愈,不但要吃医生给他的药之外,还要听医生的话,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病才能够好起来。

  同样的投靠三宝之后,就要乖乖的听三宝的学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这样才能够得到三宝的救护。投靠三宝之后,遵照三宝的交待,不可做伤害他人的行为,要做利益他人的行为,乖乖的做了之后,保证来世不会堕入到三恶趣。虽然没有堕到三恶趣,得到的是善趣人天的果报,是不是人天的果报就稳扎稳打,永远不会改变?不会,还是会改变

  宗义宝鬘讲解第 76页

  的。一旦这些善业结束以后,还是有可能再堕入三恶趣,意即还是没办法脱离整个生死轮回。即使得到人身,人身当中还是有苦,因为没有脱离轮回。所以要再更进一步的思惟:我要如何完完全全的断除整个生死轮回。

  我们生为人,本来就有生老病死这些苦,除了这些苦之外,又加上遇到怨敌的怨憎会苦,及与亲人相分离的爱别离苦,还有想得到又得不到的求不得苦,还有失去的苦。我们都在这些苦当中,也都可以忍耐的下来,因此我们就一直这样活下去。一直活下去活到我们死,死之后是不是就可以脱离这些苦?不知道。

  这样思惟之后,会生起一股完全不要再入轮回,想要脱离轮回的心就会生起来。虽然自己想要脱离整个生死轮回,可是也要有方法。没有方法,光想是没有用的。这种想要自己脱离整个生死轮回的心生起之后,又去寻找要脱离的方法,最后知道他应该要怎么去做,就是道的所缘。缘于四谛十六行相的这些所缘品,不断的去思惟,一心想要自己脱离整个生死轮回。如果生起这样心的人,不是入声闻乘,就是入独觉乘。生起我要缘于四谛十六行相而获得解脱,我要在一百劫之内获得解脱的话,这个人可能就入了独觉乘。如果想说这一百劫太远了,我要在很短的三、四世之内,一定要脱离的话,可能就入了声闻乘。

  如果要用一百劫来获得解脱,表示他将必须要去积聚中等的福德资粮,如果要在三、四世当中获得解脱的话,表示他会积聚比较小的资粮,他们的所缘都一样-缘于四谛十六行相。也有另外一类,他并不是想要自己独自一人解脱,他虽然也害怕轮回的痛苦,也害怕三恶趣的痛苦,可是他想要承担起其它有情的苦,这一类的人会生起大悲心、大慈心,因而进入到菩萨乘。所以这三类的行者,要入那一道?就完全看最初之时,是不是有生起害怕三恶趣的痛苦,畏惧轮回的痛苦?有没有去思惟业果的建立?这是最基本的。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这样。没有这个的话,上面所说的,都谈不上。所以入这三乘,最初进入的方法是怎么样,就是刚才所解说的这些。

  「忍、智等十六剎那的前十五剎那是见道,第十六剎那-道类智是修道」。他们这一宗说:见道完全是无漏道,完全都在根本定的状态当中,而且时间非常的短,一瞬间而已,马上从见道登上修道,在见道的阶段不会有所谓的入定、出定、根本定、后得位的轮替,直接就只有在根本定而已,而且时间非常的短,一瞬间就到修道。

  见道位的行者,一直处在根本定状态当中,而且时间是非常短,一下就登上修道位。在根本定状态当中,可以分为十六个剎那,十六个剎那分别生起道类智、道忍智,前十五个属于见道的阶段,第十六个剎那(道类智)时属于修道的阶段。所谓忍智和类智,二个是轮替的,轮番一直一直现起,很快很快的。在修类智和忍智时,主要是缘于四谛来修——苦集灭道四谛,

  宗义宝鬘讲解第 77页

  苦谛有见断,在见道的所应断指愚蒙于苦谛的这一点。集谛也有见断,灭谛也有,道谛也有。每一个都有见断,亦即每一个见断是指愚蒙于苦,愚蒙于集,愚蒙于灭,愚蒙于道。

  在欲界有四个,是苦谛见断、集谛见断、灭谛见断、道谛见断。上二界也有四个,也是苦谛见断、集谛见断、灭谛见断、道谛见断。愚蒙是颠倒执持的意思,苦是无常,可是却执苦是常,此即颠倒执持,愚蒙于苦是真相,这是见断(应该要将他断除的)。见断是见道的所应断。到修道时,也有修道的所应断,刚才是配合四谛十六行相说的,分别有类智和忍智,前十五个类智、忍智是属于见道的部份,第十六个剎那是属于修道的部份。属于欲界的见道所应断有四个,上二界的见道所应断也有四个,一共有八个。可以来对治这八个所应断是什么?无间道可以来对治这八个所应断。所以无间道也有八个,八个无间道可以来对治八个所应断,这八个所应断可以称他为八忍。用八忍来断除八个所应断之后,就会得到八个解脱道。

  无间道和解脱道,这二者是穿插在一起的,都是在同一个根本定当中成就。无间道是实际去打仗、去杀敌,这八个所应断就是我们要消灭的敌人。实际去作战是八个无间道,被消灭的是这八个所应断的敌人,八个解脱道就像是国王最舒服,都不用去打仗。去打仗时真正派兵去打,把敌人消灭掉,所得到国土是属于国王的。国王根本不需要去打仗,舒舒服服的坐在那享受兵打来得到的成果。同样的意思,无间道就直接对付八个所应断,将他断除之后,就是属于八个解脱道,所以解脱道是最快乐的。无间道有八忍,解脱道有八智,忍智一共有十六个。在见道的行者,心相续当中八忍、八智穿插在一起,在同一个根本定当中一直进行,到最后的那个剎那(最后的道类智)时登上修道,此是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

  至于所谓的八忍、八智,不是毗婆沙宗不共的主张,是大家共通的主张。可是说第十六剎那已登上修道是毗婆沙宗不共的主张,「第十六剎那— —类此十六剎那如山羊一般,只能挨次生起」。亦即像山

  道智是修道,过桥羊过桥一样,排队一个一个过,也就是这十六剎那的类忍智是一个一个穿插生起的,不能同时生起。这是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其它的宗派说,八类智是一起生起,八忍智是一起生起。到此有无疑问。

  问题一:请问格西拉,八忍智是不是属于欲界所应断的无间道加解脱道的部分,八类智是属于上二界的无间道跟解脱道,合起来才是十六个。因为讲的都是智,智是都属于解脱,还是有包含无间道的部分?

  回答:欲界有四忍和四智,上二界也有四忍和四智,所以一共加起来有八忍和八智。

  问题二:断的顺序是第一剎那是欲界的苦谛上所应断的无间道,第二心是得到欲界的解脱道(苦谛所应得),第三心是上二界的苦谛所应断,第四心才是上二界苦谛所得,所以是这样穿插穿插的吗?

  宗义宝鬘讲解第 78页

  回答:毗婆沙宗是如此主张,首先断除欲界的见道所应断,以无间道将他(见道所应断)断除,之后得到解脱道,之后去断上二界的苦谛见道所应断,再得到上二界的解脱道,再回来欲界断集谛的,如此欲界、上二界轮流,此是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其它的宗派主张不同,是先把欲界四谛当中的所应断部分全部断干净之后,再来断上二界的。

  问题三:第二剎那是解脱道,格西拉解说:解脱道,什么都不用做。应马上去断烦恼,是不是因为有住的关系,所以还会停留在解脱道?

  回答:毗婆沙宗没办法去解释,微细的剎那剎那坏灭的这些道理,他们基本主张是生住灭。第一剎那无间道时,本身就圆具生住灭这三点,解脱道也是一样圆具生住灭。不是无间道是生,然后解脱道是住,另外一个是灭,不是如此。刚说一个一个,十六个剎那,我们说的这种剎那,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时间很瞬间,很短的剎那,不是那个意思。

  问题四:毗婆沙宗说有漏是具有烦恼,无漏是没有烦恼的意思,见道位之前,从世第一法进入到见道位时,世第一法完全在缘四谛十六相,并没有在缘取烦恼的部分,只是在要证得解脱道的行相,为什么不是属无漏,而是属有漏的部分?

  回答:在世第一法时,他还在加行道的关系,所以是属于有漏道,不是无漏道,只有见道才是无漏道。为什么?因为有漏和无漏观,看 51页有讲到资粮和加行的二道是所应断,因为他们是有漏道。还有讲到所谓无漏道的定义,举了一个例子道谛,道谛只有见道以上,才会有真正道谛。资粮和加行还没有达到道谛的关系,所以资粮和加行是有漏道、所应断。不是有没有沾染烦恼,烦恼反正通通都有。

  问题五:无漏的意思是一定要证得无我的部分,才算是无漏吗?

  回答:不一定。资粮和加行二道是属于有漏道,见道是无漏道,所谓「漏」是指烦恼而言。会增长烦恼的称有漏道,不增长的就称无漏道。为什么在见道时称无漏道。因为在见道时,根本没机会让烦恼增长故。在资粮道、加行道,甚至到世第一时,还是在加行道的阶段,虽然所缘的对境是四谛十六行相,可是相应的心还是会随着他的烦恼增长,所以立他为有漏道。加行道还是会有烦恼增长的时候,因为就他的所缘是缘于四谛十六相,可是与他相应的,还是会有烦恼生起,因此立加行道是有漏。见道是无漏,是烦恼的正对治,所以不会增长烦恼。格西拉举例:我们湿湿的脚踩在石头上,虽有一个足迹,可是足迹不会扩散出去,会越来越缩小不见,所以见道是不会使烦恼增长。无漏道是不是一定要证得无我?不一定。譬如圣者的心相续当中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有出离心,这些心不见得就是无我的心。圣者已经有证得道谛,因心相续中有道谛,故称无漏。

  问题六:因为初学关系,请格西拉解说,什么是忍智?什么是类智?道类

  宗义宝鬘讲解第 79页

  智的名相。

  回答:藏文音「解」是类,忍是指无间道,智是指解脱道,各有八个。无间道是直接在对治烦恼的,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是很辛苦,所以要忍耐一点。藏文音「虽」是忍,是无间道。用无间道来断除所应断的烦恼,很辛苦所以要去忍。忍就是直接对治烦恼的无间道,在对治烦恼的过程有一个能知道这件事的就是解脱道。格西举例:作战在对付很多敌人时,光是一个人要去把整团的敌人消灭掉是很困难的,可是若知道敌人的将领,只要抓住他就可以将他消灭掉。无间道和忍是同义,主要是断除所应断,有八忍。为什么说忍?意即在断除所应断的过程是很辛苦,所以要忍耐。

  无间道藏文是「爬切美」-没有障碍。由于古来即翻为无间道,应为无碍道(藏文比较正确)。为什么?将所应断的障碍去除掉,即没有障碍。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若能生起无间道,我们要断除烦恼,是轻而易举。将烦恼完全断除,没有一点障碍,就是无间道,得到无碍道。

  在欲界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若上二界称为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类」是指后面断的,欲界四个法忍与上二界四个类忍合为八忍。八智是欲界的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上二界称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所以一共有八忍、八智,合称忍智十六剎那。

  问题七: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想请问十六剎那跟十五剎那是什么?到底基础要看那里才会知道。否则听下去,我们完全听不懂。

  回答:我们现在就不要看毗婆沙宗怎样讲,就一般的其它宗派所承许的观点来说,这十六个剎那是怎么来区分的。这十六剎那主要是依照在见道时断除所应断来区别的,这十六个是配合四谛来做解说的,第一个剎那是缘于苦谛,断除苦谛的见道所应断的对治法生起时,是苦法忍,将「见道所应断」断除时得到苦法智。即第一个剎那是苦法忍,第二个剎那是苦法智,第三剎那是集谛的集法忍,第四个剎那是集谛的集法智,就这样类推,灭法忍,灭法智,道法忍,道法智,每一谛都有忍和智,将这十六个完全断除,等于断除欲界的所应断。

  问题八:这样只有八个,没有十六个?

  回答:这是欲界的,还有上二界的,也有八个。先讲欲界的八个,再讲上二界的八个。这个补特伽罗若是将欲界的八个所应断将他断除,接着乘着这股力量,继续会将上二界的八个所应断将他断除。

  问题九:这样讲起来,好像文字有一点点懂,但是为什么讲剎那剎那?

  回答:使用剎那的名词,不是我们所想象中-时间很短的剎那。每一个剎那都有生住灭。

  宗义宝鬘讲解第 80页

  问题十:刚刚翻十六剎那时,讲到苦忍智,苦类智,集忍智,集类智,忍智不是欲界的吗?类智是上二界的吗?合起来是八个而已,都是智。

  回答:一般的说,第一剎那所生起的苦法忍。第二剎那生起来的苦法智,这都是在欲界里,第三个剎那生起集法忍、集法智,这也都是在欲界里,这是一般而言。如果是毗婆沙宗,他们不共的主张,就不是如此,第一个剎那和第二个剎那都是在欲界,第三个剎那是上二界的苦类忍,第四剎那是苦类智,欲界和上二界是穿插在断的,此为毗婆沙宗。一般的是第一剎那到第八个剎那,都是在欲界断的。

  问题十一:一般的第九剎那到第十六剎那的名称为何?

  回答:毗婆沙宗主张欲界和上二界是穿插在断的,但一般其它宗派不是如此,先把欲界断干净之后,再去断上二界的所应断,因此第九剎那到第十六剎那的名称为苦类忍,苦类智,集类忍,集类智,灭类忍,灭类智,道类忍,道类智。

  问题十二:提到解脱道有八个,请问是那八个?

  回答:用八忍去断所应断,断了的同时也得到八个解脱道,若没有断除所应断,是不可能生起解脱道。因为断除无间道的八个所应断的同时,就生起八个解脱道。这八个是配合四谛所获得的八个解脱道。

  一位补特伽罗已经得到这十六个剎那的话,在他的心相续里是不是有全部这十六个?当然没有。只有一个剎那而已,为什么?因为前一剎那体性转变为后一剎那,所以体性就这样一直一直变,到最后时证得十六剎那的行者,心相续当中就只有第十六剎那这一个剎那而已。

  同样加行道有四位,暖、顶、忍、世第一,之后就进入见道,这位证得见道的补特伽罗,他心相续当中,是不是还有暖、顶、忍、世第一?没有。因为前一个体性转变为后一个,转变到最后入见道位时已经转为见道。

  问题十三:格西有说到修道位里有无间道和解脱道,无间道里又有有漏和无漏,刚有解释到八忍八智,想了解在无间道的有漏是指那几智?无漏、有漏又是那些?

  回答:在见道时都是属无漏道,即在根本定当中。在见道时这十六个剎那全部都是在根本定当中来断除这些所应断,所以才称为无漏道。在修道时有分为有漏和无漏。所谓的无漏,也就是在根本定当中修四谛十六行相断除所应断,若在根本定当中,就是无漏道。另外不是修四谛十六行相,他是缘于粗静相道来修,属有漏道。见道的时间是非常的短,修道的时间就很长,因为行者会有根本定和出定的阶段。在出定的阶定,行者会去观上界的利益,观下界的过患,所以会在后得位的阶段,修粗静相道,他所修的粗静相道,是属有漏道,亦可称世间道。所以粗静相道可以称为有漏道,

  宗义宝鬘讲解第 81页

  世间道或有漏的世间道。从这边看来,可以透过四谛十六行相的修持来断除烦恼,也可以透过禅修粗静相道来断除烦恼。若以透过十六行相的修持来断除烦恼,会比较好。修粗静相道的这种方法,是比较不好。

  以粗静相道来断除烦恼,只是暂时用简单的方式将他断除而已,可是并不能够完全、或永久的将烦恼断掉,所以称用粗静相道来断烦恼的工作称为钝根者的工作。

  问题十四:请问格西拉,有一些是已证声闻,再回去修独觉的资粮道、加行道,或者已经修证成独觉,之后再回头修菩萨道的资粮道、加行道。像这些行者的话,要怎么去称呼呢?

  回答:有一类的补特伽罗入了声闻道,一路就修到底,这类的补特伽罗称为声闻乘的决定种性者。另外也有一类,一开始入了声闻乘,还没有修到见道之前,就转到独觉乘去修,这类的补特伽罗称为声闻乘的不定种性者。在声闻乘,也有一些修到见道,在声闻道上已经证得一些证悟,之后进入独觉乘来修学,这一类的补特伽罗可称为已得声闻证悟的独觉道行者。在声闻乘的补特伽罗有在加行道的时候,转到独觉乘。也有在加行道时转入,也有在见道时转入,也有在修道时转入,可是没有在阿罗汉的时候再转入独觉乘的。他如果得到声闻乘的阿罗汉果时,他就不会再转入。也有一些补特伽罗,已经先在声闻乘得到阿罗汉果,在独觉乘得到阿罗汉果,之后又转入菩萨乘来修持的,这类的补特伽罗就称为已证声独罗汉果的菩萨道行者。也有一些补特伽罗,一开始没有入独觉,或声闻乘来修学,一开始就入菩萨乘来学,他的心量是非常的广,可是学了之后,就退堕到声闻、独觉去学,也有这一类的。

  问题十五:先前提到八忍八智,欲界各有四忍四智,上二界也有四忍四智,那上二界的概念是色界比无色界低,在证得的方面,这上二界都一样吗?还是他证得八忍八智的体性、层次有不同?

  回答:当然色界和无色界是有这样的差别,不过为什么说只有八个-四忍四智,因为同样用一个苦忍智,就可以将所应断断除。所以用那个对治法就可以将色界、无色界的所应断断除,因此他们才立八个。当然你要详细的去区分色界和无色界,还是有一点差别。不过所用的对治法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只立八个。

  问题十六:毗婆沙宗的道之所断,有染污无知和非染污无知二种,非染污无知是会障碍成佛的部份,这个意思是不是说,以毗婆沙宗来讲,毗婆沙宗的行者他也要断非染污无知,可以成就佛果。

  回答:小乘的行者是无法将非染污无知断除,染污无知可以断除,(换卷少一段)当然是没办法将非染污无知断除,可是他们同样有承许声闻乘、独觉乘以及菩萨乘,非染污无知他们没办法断除,可是他们说这个是菩萨乘所

  宗义宝鬘讲解第 82页

  应断。为什么放在毗婆沙宗的宗义里?因为在这个宗义里,毗婆沙宗承许有这三乘,这边是总体来讲道的所应断,所以当然会把连菩萨乘的所应断也放在这里。

  问题十七:障碍一切智证的部分,非染污无知时有提到极远时。譬如说像地狱、饿鬼,我们是没办法了知的。如果以阿罗汉来讲,会知道有地狱、饿鬼这些地方的存在,这里最主要不是在对照阿罗汉与佛当中的不同吗?为什么从我们的角度去做思考呢?格西拉举例时是以我们凡夫众生的角度不知道去说?为什么做这样子的解释?

  回答:染污无知会搅乱我们的心,非染污无知不会搅乱我们的心,可能有这样子,让我们了解到什么叫做会搅乱我们的心的这些无知,还有不会搅乱我们的心的无知。不会搅乱我们的心的无知,就举了无知的四个因。

  意思并不是说阿罗汉不知道有地狱、饿鬼、畜生,而是因为他们心相续当中还有无知的关系,所以这个无知会障碍他们一五一十的、完全看到、了解到地狱的情形。我们当然不用说了,不可能知道。佛已经断除所有非染污无知,所以地狱、饿鬼、畜生,完全一五一十的都知道。如果是阿罗汉,他没办法断除非染污无知,所以他没办法完全知道。我们心相续当中还有无知之因的缘故,譬如桌上的这个玻璃碗,我们一定知道。因为我们眼睛现前就可以看得到,可是如果讲到地狱、饿鬼、或前世、后世等等,因为还有这些无知的因在,所以无法如实去了解他真正的情形在那边。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