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久美多杰堪布: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3日
来源:   作者:久美多杰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久美多杰堪布: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

 

  ~莲花生大师伏藏.六中有自解脱导引讲记~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我们都认为:「死后的状况谁也不清楚!」

  其实,你现在是怎样子的,死后就是这样子而已啦,

  没有其他的,可能还更不好!为什么呢?

  现在你有亲人、身体,有一些所谓实质的物体可以依靠,所以还好一些些,

  可是死的时候,不论是朋友、亲人、财产、上师..都要舍离,所以当然不好!

  因此各位不要认为:「我现在悠哉悠哉,死后也可以魂归极乐!」这是比较不可能的喔,

  死后是怎样子,就是我们现在的心而已,心是不变的,变的是外在的现象!

  我们死后所处的环境和现在不一样,

  那时虚幻的环境变化更为快速,所以想要在那时解脱机会是不大的,

  因而未来我们是否能解脱,最重要的时机还是此生的自然(处生)中阴!

  那么我们要如何利用此生自然中阴的机会呢?

  闻思佛法是最基本的,然后就是禅修!

  如果我们今世无法成为大圆满禅修者的话,那么今世的修行也算是没有成功啦!

  那么没成功怎么办呢?

  我们要时常发愿-希望下一世能有好的因缘可以持续修行;

  如果你今世对大圆满的禅修非常熟悉的话,

  那么你今世真的就可以成就了、就可以快乐地等待死亡、死亡成为你的期待!

  因为你可以因此脱离这个肮脏的肉体而成就!

  在西藏,为什么高僧们的涅槃纪念日都要庆祝呢?

  比如,宗喀巴大师的涅槃纪念日,全西藏都会做些法会或点灯,

  还有米滂仁波切、龙钦巴大师..等等很多高僧的涅槃日都会庆祝!

  而我们一般人不会庆祝这个死的日子,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庆祝生的日子,

  生日的时候唱生日快乐歌,然后高高兴兴地吃喝玩乐一番,

  不会有人说:「祝你死日快乐!」这种话;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观念不同啦!我刚刚说的:「我们的思想颠倒!」

  为什么要庆祝高僧们死亡呢?

  因为他大解脱了!所以当然要庆祝啊,

  而我们死亡呢?是面对灾难的开始哪!

  死亡会让我们更痛苦,所以当然不能庆祝!

  然而,生,其实是苦的开始!

  可是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把痛苦当成快乐,所以生日要好好庆祝一下,

  佛教徒把生日称为母难日,因为这天母亲要承受非常艰巨的痛苦,

  非但如此,这天婴儿也一样很苦,你看婴儿一出生就哇、哇、哇、哇地大哭,

  不想可知,这是一个苦难的日子!但,我们就是庆祝这个日子,

  我常常说的,有次一位上师的生日,

  我们大伙一起吃饭时就开玩笑说:

  「希望大家死日快乐!」呵~,

  其实这是最需要祝福的、最需要发愿的,

  因为死的时候大家都会痛苦,所以彼此这样祝福与发愿是最需要的,

  但,一般人却很忌讳,我们都不敢面对死亡,

  所以就不能用这句话向别人祝福,犯忌讳喔!

  其实,在世时快不快乐都不重要,因为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而未来的会出现什么谁也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大家一定要面对死亡,

  所以能快乐地死亡是最需要祝福的!。

  我们想要死亡的时候可以快乐,那么今世的修行就非常重要,

  尤其是对大圆满的禅修非常熟悉、对心性非常了解的话,

  那你真的就可以期盼死亡时刻的来临,因为那时你的肉体和心一分开你就可以解脱了,

  换句话说-你就可以成佛了!活着时,心被肉体所覆盖你都可以了解心性,

  那么死亡时这个外在的障蔽没了,所有贪、瞋、痴的念头都消失了,

  当心的本质显现时,你当然就可以认识它啦!

  此生的自然中阴讲到这里,

  其实,今生的自然中阴就是如何学习佛法!

  今生我们很难得地得到珍贵的暇满人身,就要尽量抓住这个机会不要浪费,

  上等的修行是对大圆满的禅修非常熟悉,

  中等的修行是对大圆满的教法稍微一点点熟悉,而对闻思佛法的概念非常清楚;

  下等的修行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后悔!

  因为自己已经尽力学习和修行了,那么死亡时再怎么样就是这样子,

  要心安理得没有挂碍,如果能这样子想的话,那我们的人生就没有白白浪费掉!

  学员/问:

  堪布,刚刚所说止观的部分,在显教里有所谓「止观双运」的说法,请堪布解释一下。

  堪布/答:

  如果只是将意定在外在的佛像、或某个物体上,或者定在无想的状态,这是止修;

  而所谓「止观双运」就是上师指点你心的本质,

  而且你要定在心的本质上面,这就是止观双运的方式,

  所以当你修「观」的时候就已经包括止的修练了,

  而「止」的修习并没有包括「观」的部份,能够止观双运是最棒的,

  当上师教你观的时候,你不断地维持观的训练,这就包含止了!

  学员/问:堪布,今天上的课我们回去可以照这样练习吗?

  堪布/答:

  这么用功啊?呵、呵、呵..你平常都有做一些其他的功课吗?

  如果你以前曾经做过一些止的练习的话,那么如果有差异的话,

  可以调整到刚刚讲的方式,但是,时间要短、要多次,这样才不会乱掉。

  学员/问:请问堪布,我们修加行里面有些观想的部分,那种观想就是一种止观吗?

  堪布/答:对!是有相的止观,有相的禅修!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