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一节 1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   作者:颜班•希热将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一节 1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第一节1:「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我们进入佛门,接受皈依之后,接着要学习发殊胜菩提心,大乘的根本就是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不算是大乘佛教徒,也无法成为学习密法的根器。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解菩提心,解说菩提心的功德,如何发菩提心等等。讲解菩提心并不难,发菩提心也不难,可是,怎样真实地将菩提心发出来,这中间的学问就非常深奥。

  无始以来,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有自己的喜恶,喜欢这个人,或不喜欢那个人,认为这件事一定要这样做,那件事不可以这样做等等,都是以「自我」为主,人所有的烦恼,都是绕着自我在打转。我执是让我们不断轮回的主宰。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自我从牢笼中解放出来呢?发菩提心就是一个极为善巧的方法。在发菩提心的当下,相对能让我执崩解。

  菩提心应如何实修呢?在金刚乘里,对于发菩提心,有比较详细具体,可以依循的观修。大乘佛教徒在学发菩提心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学会「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现在很多的佛学会、道场或精舍,都以“慈悲喜舍”相关的意义命名。到底应该怎样实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慈、悲、喜、舍」以「舍」起修

  佛教徒讲到四无量心时,一般是依「慈、悲、喜、舍」的顺序来讲,但在修行的时候,必须先从「舍心」开始修起。如果不先修「舍心」,先修习「慈心」和「悲心」的话,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放在慈心和悲心上,凡是符合我们的想法时,就产生「喜欢」的感觉;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时,会产生「不喜欢」的感觉,使得我们对外在境界和众生产生「喜」「恶」的执著,很容易让慈心与悲心落入偏执的习气中,使「慈心」和「悲心」夹杂了分别念,无法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众生。

  在修行上,对亲人的眷恋,和对仇敌的怨恨等等分别,是大乘佛教徒利益众生时最大的障碍。当我们遇到不喜欢的人时,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大乘佛教徒,很难生起希望对方离苦得乐,甚至成佛的想法,导致修行与现实时时产生冲突和矛盾。不论是贪爱亲情,或厌恶仇敌,这两种执著心态,都将使我们因情绪上的喜恶,产生选择性的慈悲。

  一般的信徒到佛堂时,你要他发一点慈悲心,是有可能的;一旦,他很讨厌的人出现时,那就很难对对方产生慈悲心了;也许,有极少数的人,还能压抑自己厌恶对方的心理,发出些微的慈悲心;对一切自己喜欢或讨厌的对象,要一律发出慈悲心,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慢慢培养。作为一个修行者,特别是大乘佛教徒,一定要克服这些心理状态。所以,在四无量心当中,我们首先要学会「平等舍」。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