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藏医文化:藏医的独特治疗学(祈竹仁波切)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来源:   作者:祈竹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藏医文化:藏医的独特治疗学(祈竹仁波切)

  在传统的西藏医学中,治疗病患的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别,亦即:食疗、调整日常生活、药物及外治。

  食疗

  食疗是藏医极为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对治慢性病及潜伏病时,医师会先建议病者以改进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方式来调整体内的元素。在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时,藏医才会考虑采用药物或外治的疗法。

  身体健康与饮食品及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不符季节、不符合体质的饮食与不适当的饮食习惯会令人生病,而透过改变习惯及摄取适当的饮食,能够令身体自行复元,重回本来的健康平衡状态。

  西藏医学把食物分为谷物、肉类、蔬菜、油脂及饮料五大类,每一大类中的各种食品对身体都有不同的影响力。

  谷物类包括了粮米及豆类这两种。粮米类包括了大米、大麦、薏米、青粿、小米及小麦等等。一般来说,粮米类食物都属凉性及甘性,而且易于消化,但各种粮米却有各别的效用,藏医必须通晓它们的各别特性而对病者作出适合的建议。豆类食物包括黄豆、红豆、白芝麻、黑芝麻及芥子等等。一般来说,豆品能治疗腹泻及增加体内的血液。

  肉类食品分为蓄养、水居、野居及穴居等共八种类别,每一种类别各有其特性及食疗药效。

  蔬菜的食疗作用则主要取决于其品种及生长环境。长于潮湿多水地区之蔬菜利于去热。长于干燥地带的蔬菜则性温,利于风湿病患之复原。此外,蔬菜本身之品种当然也有各别不同的疗效或特性。

  油脂类包括植物油与动物油。西藏人住在高原雪域当中,酥油是我们重要的食品之一。不同的油类有不同的作用,但总括来说,它们能帮助消化及增加体力,对体弱的小孩及老人与妇女特别有滋补的效用。

  饮料类又分为很多种,主要是奶类、酒类及水类。牛奶、山羊奶、马奶、驴奶、骡奶及绵羊奶一一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生与熟的奶又各产生不同的疗效。藏医学似乎对不同奶类之疗效有较深入之研究。酒类有时也被藏医用作食疗材料。医师一般都是建议饮用陈年的酒,而且只是对没有受过不饮酒戒的病者作这样的建议。藏医不鼓励正常人过度饮酒,但在某些病症中,适度地饮用一点酒是有其疗效的。水类是藏医学食疗学问中极为重视的一种饮食品,而且藏医还把它细分为雪水、雨水、井水、泉水、河水、海水及林水等。这几种水类对健康各有不同的影响。此外,未煮过的水、烧沸的水及凉的开水又各有不同的食疗效用。

  藏医会对浅病者建议适当的食物及戒吃某些食物,而且透过调节饮食时间、食量、进食密度及次数来达致食疗的效果。

  在西藏医学中,亦很详细地说明了有关有毒食物的资料及治疗中毒的方法。此外,有些食物是不应同时混合吃下的,这些学问在中西医学中似乎也有类似的见解。

  每一种医学都是在某个地理及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一个优秀医师在诊断一位来自不同文化及生活背景的病者时,会同时考虑病者之民族先天体质及生活习惯。只懂一成不变地依书直说的医师,往往不能很有效地医治一个异族病者。衲举一个例子:对一个体弱的老西藏人,衲会建议多食酥油。汉人则往往吃下一匙酥油都会上吐下泻几天,如果把同样的食疗处方建议予一个老汉人,不单可能没有良性作用,说不定还会令他提早往生!衲在几十年前被一个西医警告,说如果我再大量食用酥油,则活不出十年。这个西医只懂得依书直说,却不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质及需要。衲笑着向他说:“如果我不吃酥油的话,或许活不到明年!”。所以我们要略为灵活,必须在研究病者的文化及生活背景后才作建议。对僧众病者,在非必须的情况下,我们不会建议服用酒精、及蒜等。但在无选择的情况下,为了令身体复原,僧人服用它们则是可以被允许的,这些在僧戒中有清楚的制度。一个有经验的医师会以自己的医术活用,配合病人的体质及生活习惯,而不是一成不变地行医的。

  调整日常生活

  藏医学与世界各地之自然疗法体系一样重视防御保健。在健康的时候,藏医亦建议注重生活习惯及饮食保健,以避免疾病生起。

  在这一方面,西藏医学对不同地区的藏民各有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因为农民、游牧民族及现代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各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体质需要,所以各别的保健方式亦有异处。

  西藏医学固然不鼓励过度地进食、睡眠及过度的性生活,但却也不鼓励强度抑制这些自然的需要。健康的关键在乎“平衡”,一切过度或抑制的自然生理需要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当然,出家人及受了戒的居士在性生活方面是有所限制的,但这并非在今天所谈的范围以内。

  有些人很喜欢午睡。在西藏医学的见解中,除了在春天外,午睡及在日间睡眠并不利于健康。在春季,人们容易患上气类病,在午餐后略睡一回倒是有利于防止患上气类病的。

  过度的睡眠对健康并无益处,而且可能是因进食不宜及缺乏运动而引致的病兆。再者,现今的人很多有失眠的情况,往往依靠服食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入睡。在西藏医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失眠的问题,而且主要是依靠食疗及按摩等方法,并不存在后患。大家若有兴趣的话可以找藏医诊治。衲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长期服用治疗失眠的西药。由于西藏民族多居于与大自然关系密切的地方,季节性的影响亦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季节中,藏医学分别建议多进食某几类食物及调整生活习惯以达保健之目的。例如在夏季,天气热、常有雨水、流汗及体力消耗较其它季节为多,所以必须多食轻性及凉性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风清凉及多在阴凉的地方闲坐歇息。此外,有一系列的食物在夏季不适宜多食。衲从少与汉人常常接触,观察到汉人在这方面也有类同的学问。在这一点上,汉人的传统饮食保健应该是类同藏医学保健学问的。

  除了季节性的饮食及起居方面以外,西藏医学还包含了一系列养生方法,其中包括了以不同的药油定期推拿及不同方式的药浴或水疗等等。推拿保健时会采用合乎季节的药油,例如在冬季便用麝香混入酥油或芝麻油等,能达到增强体力及御寒的目的。此外又有一些推拿油配方是利于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的。推拿的手法也很有学问,但今天因为时间所限,就不谈这一方面了。

  有关不同的保健与治疗药浴及水疗法,衲在讲到外治部份时会谈到,现在暂且搁下。

  身与心其实有直接的关连,情绪的过度波动往往也会牵引肉体患病。心中的平和及开朗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关键。所有疾病及痛苦都源出于我们内心的贪、瞋、痴三毒。如果想好好养生保健的话,除了注意饮食方面以外,我们应当好好训练自己不受这三毒的影响,这样便会令心情常开朗,少了暴怒等心理状况,身心健康自然会好。生生世世不离师.

  药物

  在西藏医学中,被采用作治疗用途的原料多逾二千种,其中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及矿物类。在这些药物中,有部份是西藏本地独有的,亦有部份是汉医也经常采用的。

  西藏医学对药物学有十分完整的知识,对很多植物、矿物及动物药都有很深的认识及极细微的分类。在西藏药物学中,一株药性植物往往可以分出多种药性不同的材料。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或不同海拔高度,会衍伸出不同的药性及效用,这些在药物学上有详细讲述。同一株药草的叶、芽、花、果、种子、干、树心、树脂、树汁、树皮及根部又分别有不同的作用,这些都是学习藏医学的人要苦心研究的。有时候,藏医甚至要考虑一株药草长在向阳的山边或向阴的山边而产生的微妙变化。在不适当的地方、季节甚至时间所采集的药材疗效不大,有时完全没有药效,甚至可能会有相反的效用,所以在不同季节采集某些植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药效及用途!

  在西藏解放以前,大部份藏医都是自己采药及制药的。他们会依适当的季节及在适当的地区采药。

  西藏是一个几乎人人信仰佛法的地方。受到佛教影响,藏医都把采药视为利益众生的一种修行。在采药时,一般是师徒一起,每天清晨受大乘八关斋戒及修诵药师仪轨,然后一起上山采药。采药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师长会在路上介绍各种药草之特性,或考核学生辨认草药的能力。衲在少年时候曾多次随恩师采药,沿途还会见到很多野生动物。这种采药活动对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是一种乐而忘返的历险。衲是在川北长大的。川北的珍贵药草品种繁多,有些无人山谷中甚至遍地都是野生的贵重草药!在大藏寺(注:祈竹仁宝哲为四川大藏寺之法台)附近的草原,牧民所放牧的牛只天天都在咬吃这些珍贵草药,所以它们所产的牛奶与西方及汉地的牛奶并不一样。这些牛的奶本身就有药性,经常饮用的人身体都很健康,寿命也比其它地区的西藏人为长。

  一般来说,夏季与秋季的时分较宜采药,而在这时段中每个月的上旬是最为适时的。花蕾等应在初夏未开前采。树叶及树芽应在盛夏雨季采集。种子、根、枝茎及果实要在秋天收集。树皮则可以在冬天采集。此外,还要配合五行运作之原则来进行:有些果子在初生长时药性最强,有些则在成熟期才最有药用价值,甚至有些药材在不同季节及生长阶段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药效,这些细节都是藏医必须掌握的。

  草药必须在适合的地区采集。例如一株属寒性的药草,如果长在寒凉之地,则是生长在适当的环境,药力才会强。同一株药草如果长在阳光灿烂的大草原上,它的药力就不会大,所以并不适合采集使用。同一样寒性草药,生长在背阳的山边与向阳的那边所采的,药效大有不同!采集燥性药材则刚刚相反,必须采生长在阳光充沛的地方之药草才能得到佳效,否则小则效低,大则根本无效,等于白走一趟!

  有些药的药力精华在于它的气味。在采集此类药材时,必须采有浓烈气味的,否则药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某些草药在不同的时辰会有不同的药性,所以严格的藏医还要守候至适合的时间才采下。

  从现今的角度来说,传统藏医之严格态度不一定合乎经济利益,但他们都把采药视为修行,所以绝不马虎妥协。在现代,藏医虽然在能力范围内仍保持传统,但大多时候都是买现成的药物原料制药,成药也是在药厂内大量制造的。由于现代药厂商业化地大量制药,厂方对药物原料的要求也就不如传统藏医的严格了!  在衲年青的时候,于每次随师采药回来时,村民都会在晚上露天席地而坐,帮忙医师把采回来的药材分类、磨碎、捣汁或切碎。村民会一边持诵观音咒或药师咒,一边帮忙处理药材。这等于是村里季节性的社交场合,大家都很乐意义务帮忙,而且都以一种虔诚的心态来进行这种被视为利益众生的活动。在这时候,所有草药都要分开处理,绝不可以混在一起,否则就会影响药的效用。举个例说:如果把药材与麝香混在一起,这些药材的效用就会大大减低。在采集后,要用手把草药揉搓一番,然后要以风干或晒干的方法处理。寒性的药材必须在阴凉地方风干。燥性的药则以火焙干或以阳光晒干。

  衲从少与药物接触,明显觉得以前的药与现代的同一种藏药有很大的效用差别!服用十颗以传统方法制成的药丸就会药到病除的病例,现在则要服用上四、五十颗的同样药物才能见效。按道理说,现代药厂制造的药丸配方及成份与几十年前的并无不同之处,但效力就是比不上!这其中有几种原因:第一是因为现在的药材由于环境污染之因素,药力远远比不上几十年前的同样药材。第二是因为现代的大量采集过程并不完全依乎最严格的传统,不讲究依季节、地区及时辰采药的传统。第三是因为制药全用机器运作,没有像以前般集合众人一边持咒、一边以利益病者的心态来处理药材。西藏医学认为制药及施药者的发心对药效有关键性影响,但今天在座的各位年轻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合乎唯物科学的迷信。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对这种说法是深信不疑的。

  在初步处理了药材后,藏医还要以各种方法加工。西藏医学认为任何一种药材都同时包含了药性与毒性。透过“水法”及“火法”,藏医把原始药材中的毒性净化或减弱,并令其药性得以发挥增强,或在某些情况下减低其过猛的性质,甚至改变其药效与作用。  “水法”有几种不同的作法。最简单的是把药材以水洗清杂质。又或放入水中静待片刻,把水倒出另换新水,如此反复地洗净。又或把药物泡于某种药液中,把沉渣晒干捣碎。“火法”则比较复杂,有些药材以炭火直接燃烤。有些要涂上其它药物才烤烧。有些要放在陶器内烤热。有些要混在沙粒内加热。有些则直接炒热或混和其它成份伴炒。某些药材还要混入另外几种药材煮过多遍才能使用。这些加工过程要花上很多的心血,在某些情况下,制药者还要几天几夜轮班控制火候才能成功!有好几种藏药原料是含剧毒的,所以其加工洗毒的过程必须十分谨慎,否则制出来的成药会弄出人命,甚至有时会有人在加工过程中不慎出错而当场中毒身亡!

  藏药一般都是制成粉粒、小丸、香枝(注:透过呼吸系统产生治疗作用)、药油及药膏成品的,极少会像汉医那样把原始药材交予病者自行煮制。藏药的配方超过万种,全部是以多种药材配制而成的。有些成药内含十多种药材在内,有些甚至多至逾百种药材成份。在配方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材称为“君王”,配方中的其它的药材称为“大臣”、“后妃”等。“大臣”及“后妃”等次要成份的作用是增强 “君王“的药效,又或辅助它的发挥,又或是为了保留主药的疗效而克制它的毒性等等。虽然西藏医学中的药方有上万种之多,但医师一般常用的往往只有几百种配方成药。即使是官办的大型药厂也只制造一千种左右的成药。

  西藏药物学把药材依性质、效用及味道分类。这一部份的学问是衲在年青时最怕学习的!药性分轻、重等八种。药效分为温、润、凉等十七种。药味分为甘、辛、酸等六种。理解药材本身之性质、效用及味道是配药及下药的成功关键。在对治寒性病患时,要施以热效药物。在对治热性病时,则施以寒效药物。在药味方面,苦味者用作降火,辛味者可以祛寒。在药性方面,必须采用重性药物对治“轻”性病症(注:此并非指病情之浅,乃指心神不安等症)。这些是一般情况下的下药通则,有经验的藏医在某些特别病例情况,有可能会不依以上所述的通则下药。此外,有些偏方并不一定合乎这些通则,却往往也有奇效。在同时包含几种病态之病例上,医师必须分清何者为因、何者为果,依其轻重、主次而下药。一般来说,藏医会先对治严重的病及急性的病标,后再应付较缓轻的病及治疗病本。

  藏药虽然种类奇多,但只要熟记了它们的性、味、效,就不难掌握用药之道。疾病虽然亦是种类繁多,但只要摸清了病源及其本质,也就能掌握对治之道了。在藏药类别中,另外有一系列被称为“宝丸”的珍贵成药配方。这些配方采用极为贵重的药物,而且制造过程十分繁复困难,所以是特别珍贵的,疗效亦特别显著。衲在此顺带简略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最为出名的“宝丸”之成份及医疗作用:

  宝如意珠(Rinchen Ratna Samphel)

  它亦被称作“珍珠七十味”,以十六种主要药物及七十种次要成份制成,其中包括荳蔻、竹黄及丁香等,又包括了珍贵的矿物,如金、银、松石、琉璃等及珍珠与珊瑚。此外,它更含有极为珍贵的西藏土产宝石 --天珠。“宝如意珠”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抗毒妙药,能够医治各种食物中毒、植物中毒及化学中毒,化解毒蛇及毒虫等的毒液。它同时也被用作医治瘫痪、多尿、神经痛、麻痹、失聪、唾液分泌失控等病症。它最有疗效的范围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及初期癌病,所以成为极为畅销的成药。“宝如意珠”配方也可以在健康时定期服用,作为预防上述病症及保健用途,而且没有副作用。在印度,西藏人对“医历学院”所制的“宝如意珠”之需求远超于其产量!拉萨的“自治区藏药厂”所制之“宝如意珠”更被中国颁予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及多次获颁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可见其功效的确卓著。

  宝古松廿五味(Rinchen Yunying 25)

  它采用二十五种药物制成,主要成份为老年松石、珊瑚及珍珠粉。此外,也包含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及紫檀木粉等等。它的疗效主要为医治肝胀大、肝硬化及肝痛、甲及乙型肝炎、消化不良、鼻出血、腋下无故痛楚及经常口干等病状,尤其对各种肝病与酒精中毒特别有效。

  宝净月晶(Rinchen Tso-tru Dashel)

  这是一种极受藏民推崇的保健及治疗配方。它是根据十五世纪的一位名医之配方而以五十多种植物及矿物制成的。“宝净月晶”的主要疗治范围包括水肿、带血与痰的久咳、酒精及进食过度而致的病症、呼吸系统病症、胃溃疡及因饮食习惯或天气突变而致之痛楚或病症。同时,服用“宝净月晶”在促进头发生长、增强记忆力及于久病后补身方面有显著功用。即使在没有生病的时候,也可以定期服用这一种配方,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大铁宝(Rinchen Chakril Chenmo)

  “大铁宝”配方包括四十多种药物,其中比较特殊的是磁石及铁粉。这种药平时无病时也可以服用,作用是防止各种眼疾及涤洗眼部及视觉的神经与经脉。它对白内障、光线敏感、红眼(充血)、眼睛敏感、发炎(眼部)、眼球过干、泪腺分泌失调、视力衰退及眨眼机能失调等情况十分有效,而且也能用作治疗因食物中毒、肝与胰失调及血液污染所引致的眼疾。

  大宝积(Rinchen Mangjor Chenmo)

  “大宝积”的成份有五十多种。它的使用范围包括慢性伤口、血液循环失调、喉咙肿胀、热症、吐血及便血等。“大宝积”也可经常服用,对各种气血失调、暗病及慢性病都很有效,而且也能令身体排净因环境污染及长期服用含化学品的食物而累积于体内的毒素。

  大宝寒玄(Rinchen Danjor Rilnag Chenmo)

  这种配方疗效奇大,但制造过程最为复杂,成份也极为昂贵,其中包括翡翠、钻石及红宝石粉与极多种珍贵草药,总共多于一百种原料。它是一种具有奇效的抗毒与排毒良药,对医治初至中期癌症极为有效,也医治慢性热症、胃与肠抽搐、敏感、关节炎及血液循环系统的病症。在八十年代初,印度有一个化学品厂发生了大爆炸,当场死伤无数。当年的这件灾难,或许大家也曾在新闻节目中听过。在爆炸现场附近就是西藏人聚集居住的地方。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中毒的,但却有一批藏民只略感晕眩,甚至有些人完全没有中毒的迹像。当地的医院对这一批藏民的中毒免疫力都感到不解,特别研究这些无中毒或只轻微中毒的藏民,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刚巧都在那天或前数天内曾经服用“大宝寒玄”。由于这种药的抵毒功用极大,有几个人甚至只是刚巧带了几颗药丸在身上而并未服用,也得以逃过了严重中毒之命运。所以有些藏人会把这种药丸佩带在身上,以防止中毒及抵挡各种环境污染所引致之不良影响。

  宝珊瑚廿五味(Rinchen Jumar 25)

  它的成份包括珊瑚粉及藏红花等共二十五种药物原料。这个配方是一个古代的名医为自救而创配的,它的疗治范围包括任何与脑部及脑神经有关的病况,例如长期头痛、失忆、记忆力衰弱、羊症及经常性的无故晕眩、肢体僵硬及动作失调等等。平时服用它则有助于预防患上以上所述的病症。

  上述这一系列的藏药配方是对光线敏感的,所以制成品会包以不同颜色的布或者以不透光的盒子贮藏,在服用的时候,也要在没有强光直接照到的地方拆封。

  由于这系列的药丸比较珍贵,在服用的时候,有许多细节必须注意,以配合发挥最完全的药效。在服药前的数天,宜戒食太浓味的食物。服药前的晚上先拆封捣碎,把捣碎了的药丸放在干净的杯中,浸以热开水,再盖上杯盖或其它对象令光线不能直接照到药物。服药当天,应在凌晨把碎开的药丸与浸泡药丸的开水搅匀服下。如果天气太冷,应先加入新的热开水,把整杯水连捣碎了的药丸服下。服药后,病者要再饮一杯热开水,然后穿着和暖的衣服再度入睡。在服药的当天及翌日,不可以饮酒及吃蛋类、未煮的蔬菜、水果、蒜、酸味或油炸的食物等。如果能素食一两天则更利于药丸发挥最大的疗效。在服药的当天及翌日,还要避免运动过量、房事、午睡及冷水浴。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在这两天内不服用其它药物。刚才所讲的几点可以令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

  “宝丸”的成份包括了很多矿物在内,但这不是说单单把宝石或金属等磨成粉状内服就可以有医疗作用。服食未经净除毒性的矿物不单未必有医疗作用,甚至可能会马上致命。

  “宝丸”所用的成份有不少是极为昂贵的矿物(如金、银、钻石及红宝石等),其制造过程繁复,所以它们的供应量是极为有限的。有时候,藏医在制药过程中出了极轻微的错误,整批珍贵的药物原料就报废了!在制药过程中,有几个工序是具危险性的,一不小心就会吸入毒气,轻则毁坏嗅觉等,重则可能当场死亡。

  在现今,内地与印度均有多间出产藏药的药厂,其中一些受政府监管或是官方机构,其它的则为民办商业性质。由于大量生产及原料质素参差,市面上有些“宝丸”可能疗效较低。甚至更有些“宝丸”并不具足配方中的所有应有的成份。大家若想购买藏药,就必须小心选择药厂及来源!

  外治

  在藏医学中,有多种不同的外治疗法,它们大多是辅助性的治疗,例如放血、水疗及针灸等疗法,都是被用作配合内服药物的辅助。有些外治方法,例如眼药及鼻药等,则可以单独使用而生起完整的治疗作用。

  在古西藏,一早已经存在外科手术治疗学问,但在大约一千多年前,有一位太后在接受心脏手术时身亡,国王便下令禁止医师使用外科手术疗法。从那时候到现代,藏医学虽然仍然保存了这些学问理论,但却鲜闻有医师实践。

  针灸疗法

  藏医之灸疗法对水肿病、消化不良、寒性病、精神及癫?病等范围尤有奇效。

  在进行灸疗前,医师有时会用沾了热酥油的布条置于病者身上部份测试反应,从而判断灸疗是否对病情有良性作用。这种测试只是在病情复杂而医师有所犹豫时方需采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进行的。

  衲认识不少汉医师,也见过他们进行灸疗。汉医似乎都是用由商店买回来之艾草柱进行灸疗的,而藏医则会视乎病症而采用不同的草药进行火灸。藏医常用的灸药有荳寇、红花、生姜及诃子等,当然也有使用艾草。采集艾草一般在秋天进行。至于进行火灸,藏医与汉医的手法是大致一样的,二者同是依病情状况而在适当的穴位下灸。这些可以火灸的穴位在藏医学中有近百个,另外有些穴位是绝不能在其上作灸疗的,这些都清楚表达在藏医学中的“医画”系列里面。

  藏医的针疗与汉医并不一样。藏医主要只用一种金针。这种金针并非汉医针疗使用的小针,而是一枝有一定粗度的纯金器具。衲有不少朋友见过衲请工匠打造的金针,都说它应该被称为“金钉”才合适!藏医所用的金针都是这种粗钉形的器具,并不像汉医用的幼针。金针必须以纯金打成,因为黄金有其特性,能够把气脉内之不净杂质抽出。每支金针只能使用二十次左右,然后便要把它卖作其它非医学用途,另买新的金块打成新的针具。

  藏医把人体经络分为白脉与黑脉两组主要网络。白脉网络由脑之根部向下伸延、分支而遍布全身,其情形类似榕树的根部组织。由心脏向上伸展分支的网络为黑脉。西医最为重视血管网络,藏医则最重视二脉中之白脉。

  白脉源自脑脉,所以是整个身体及体内所有系统的中枢,就如一间大企业的总决策室一般作用。所有知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及思考运作功能都是与白脉有关连的。如果视觉、听觉等本身出现问题,就一定是白脉网络部份经脉出了问题。在半身瘫痪的情况中,就正是白脉的部份经脉出了问题,经脉不能让气畅通地流动。这情况就如公路被一块巨石堵塞,把路上交通隔绝了。气是行走体内各部份的,如果气不能到达某部份,就会出现病痛。西医很多时会把病患归咎于血液循环失调之原因。依藏医理论,真实情况应该是气不顺在先及脉不通在先,所以才导致血液循环系统不能正常地运作。总的来说,气脉问题可以说是病痛的根源,绝大部份的病症都与气脉有关连。金针疗法正是针对气脉问题的一种治疗。

  金针疗法并非单独使用的治疗方法,必须内服药物配合。如果一方面服用适用的“宝丸”配方,同时进行金针治疗,对新发的中风、脑炎、间歇性突发昏死、半边不遂及瘫痪等病症有极奇大的效用。如果刚刚中风而半边不遂,病发未超过二十天的,只要以金针及“宝丸”二者配合,短期内可以完全复原。

  金针疗法的下针穴位在头顶。如果出错的话,随时可能致命!所以在传授金针疗法时,师长都会亲自重复示范多次。由于它有危险性,口耳相传式的教授及多年从旁观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过程,绝对不可以自行看书学习后就乱来实习。

  金针疗法的治疗过程是这样的:

  医师先用细绳在病者手掌缠绕四次,以量度出之绳长依据病者头形及发线在病者头顶上交叉量度出准确的穴位。在度出正确下针穴位后,医师便把消毒过的金针在头顶穴位刺入。

  我们在摸自己头顶时,会觉得一摸下去就是头骨,但其实头顶上的肉还是有一定厚度的。在进行金针治疗时,下针刺入是有一定深度的,初次观看者可能会觉得很可怕!在下针后,医师会以艾草或草药揉成球状包裹着针顶而点燃,草药的效力及热力会透过金针直达头内。这时,病者必须忍受少许的灼热痛楚。在针治完成后,头顶伤口会有轻微出血及流脓的情况,这是正常的治后反应。如果在金针治疗后,伤口并不出血流脓,反而是不正常的情况,治疗也不会见效。这可能是下针方法出错或穴位量度不对,必须重复再进行一次针治。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患者身体某些部份释放血液。这种疗法现今仍有不少藏医普遍采用,而且疗效十分卓著。它是一种在其它医学体系中罕有的独特藏医疗法。

  一般来说,只有在应付较严重的病况时,医师才会选择采用放血医治。在使用及过程都正确的情况下,放血治疗对热症、痲疯、瘟病及多血症等有极佳疗效。但如果放血过多、手术出错而伤及动脉及筋脉、过程不对或病血未清,则会有严重的后果。所以医师必须十分谨慎地抉择采用放血与否及小心进行手术。

  对年少或年老的病人、孕妇及刚产下小孩的妇女、患呕吐下泻的病人及体弱气衰的病者,医师都不会采用放血疗法。此外,若热症并未完全成熟或遇上虚热病情时,也不适宜进行放血。

  由于血液运行及盛衰的变化规则与星体运作规律有很大的关系,放血疗法必须配合历算,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碰到不能拖延至适当月份或季节的病例,医师至少会配合病者生肖计算理想的日子及时辰进行手术。

  由于放血治疗的目的是释放病血而保留好血,把好血与病血分开是这种疗法的成功关键。在放血前三天左右,病者须每天饮用能把好血及病血分开的药汤。这种药汤有好几种对治不同病症的配方,也有适用于所有病况的通用药方,即“三果汤”。“三果汤”采用诃子、毛诃子及余甘子三种果实煮成。但近年来市面上也能买得造成为药散的成品。这种配方本身具有清热的作用,同时也能分解好血与病血。在分血成功后,好血会继续在体内顺畅运行,而病血则会凝聚于某些穴位。

  在放血手术前,病者必须保持身体和暖。医师必须依据病症性质而选择放血穴位,例如在治眼黄病时采用胆脉放血,在医治咳嗽或气喘症时,则在胸脉放血。适合放血的穴位大约有七十多个。

  手术的首步,是要先令血管突鼓。做法是在穴位附近的恰当部份缚上细绳子扎紧,待血管鼓胀至一定程度时,医师先在穴位推拿片刻,再以手指按下令血管固定位置,然后以手术刀在穴位切出一个小口。下刀的角度、深度及阔度都是有其学问的,在这里就不深入讲解了。

  对身体强壮结实的病者,医师可以多放一些血。对适合放血但又并不太强壮的病人,则不可放太多血。总略而言,在病血放清而伤口开始流出好血时,医师就会进行止血及处理伤口。好血与病血很容易分:好血是鲜红而浓度适中的。病血则有不同状态,例如呈黄色、淡红或黑色,有些情况下为过浓或稀薄,有些病况下或会在放血时见到泡沬夹杂其中,这些都是病血。如果医师见到血液凝结后呈现双色之花纹状态,则代表好血与病血根本未分清,必须嘱病人再服“三果汤”而另日再进行放血。在一个成功的手术中,伤口会先流出病血,后来就会出现鲜红的好血,最后医师会进行包扎止血及在伤口上进行灸灼。

  如果血液并不外流,有可能是下刀不顺或血管尚未鼓张足够,这些情况是医师的错误。但如果并非上述情况而病血仍然外流不畅,则必须叫病人服用某些药方,改天再放血。此外,医师还要懂得处理病人昏厥或流血不止等情况。

  粗略地说,放血可用于医治各种热病,而灸治则适用于各种寒症。

  衲经常游说弟子捐血救人。捐血虽然与藏医的放血治疗并无直接关系,但对一个身体健康正常的人来说,定期捐血对健康并无损害,反而利于令身体制造新鲜而更有活力的血液,同时又可救助他人,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布施善行。

  水疗法

  水疗法也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同时也被西藏人视为日常保健养生的良法。

  水疗对关节炎及痛症、胃病及多种妇女病症都有奇佳的治疗效果。

  细分的话,水疗又分为天然及药浴两种,其中天然水疗又分为户外及温泉浴两种,而药浴又分为药水泡浴及蒸气浴。

  一般来说,在大暑天去山谷中的溪涧沐浴也可说是一种原始的保健养生方法。在某些特殊日子,由于星体的位置及影响,户外河流、山涧及湖川的水及其中矿物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在这些时间进行户外浸浴,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疗病作用。在西藏,很多人会在阴历八月的其中几天往河中浸浴玩耍。这既是一种养生的习惯,同时也演变成为一种习俗及节日。

  温泉又可以分为很多类,主要的有五大种类,即石灰石泉、硫磺泉、五灵脂泉、矿石泉及寒水石泉。这五种泉水有共通的疗效,但各别又有独特的药效,其中有臭味者都对胃病及消化系统病症有特别显著之功用,而无臭味的温泉则对关节炎等病特别有奇效。进行温泉水疗并非如游客般偶尔浸几个小时就可以生效,必须由医师诊断及建议浸浴的细节,配合藏药内服及有营养的汤水。一个疗程大约需时三周,否则难见效用。在疗程期间,病人必须在晚上进行浸浴,每次只浸于热泉水中十数分钟至出汗,然后以厚被盖身小睡片刻,令身体发汗,把汗抹干后又再入泉浸泡,这样地一晚重复多次。在日间,必须好好睡眠休息及进食有营养的食物及汤水,例如中国广东地区的人常用的补身汤水就十分适合了。在日间泡温泉,虽然对身体并无损害,但却不会有最大的疗效。此外,在雨季并不宜进行温泉浴,因为泉水中会夹杂很多杂质,变成被污染了的泉水。在疗程中,病者或会呕吐、下泻或感到十分不适,这是正常的现像。如果疗效显著,病者应在一年后再重复进行温泉水疗,同样是三周疗程。

  在西藏,有好几个出名的温泉。藏族会在某几个月份举家前往这些温泉区浸浴及露营玩耍,顺便在附近朝圣及观光。在印度的一个佛教圣地附近,也有一个疗效很好的温泉,这是衲所体验过的温泉中疗效最高的一个。

  药水泡浴比天然水疗来得简单易办,只需用草药煮成药浴水浸泡即可。最常用的药水浴疗配方是“五味甘露”,以柏叶等五种草药合煮而成,但现在市面上也有已制成之药散成品,只需加入水中煮沸即成。“五味甘露”的气味淡香,有止痛、消炎、活血及发汗的功用,适用于皮肤病、风湿、麻痹、关节炎及疼痛等病况,又可加配其它药材用来医治其它病症。  进行药水浸浴相当简单:以略热的药水注入浴缸,病者浸浴其中约十多分钟至出汗,然后以厚被盖身小睡待发汗,每天这样地进行几次,连续一至三周为一个疗程。

  有高血压的人,在进行温泉或药水浴时要特别小心。此外,患热症、眼病、体弱、患瘟症及心脏病的人不宜进行温泉或药水浴疗。

  蒸气药浴所用的药与药水浸浴所用的相同,亦即上述的“五味甘露”配方,亦可另外加配专治某种病症的药材。蒸气浴的方法非常简单:把热的药水放于极小的封闭房间中,病者坐在里面即可。衲在见识过西方的蒸气浴室后,曾经有一个构思:配合西方可供多人同时享用的蒸气浴室及藏医的“五味甘露”配方,在浴室内分成多间小型蒸气房,每间输入加入了不同配药的“五味甘露”蒸气,就成为了有不同疗效的多个蒸气浴房,例如分为专医妇科病、胃病、关节炎等之房间,病者可以依自己病况性质选择适用的房间,而一间浴房又可同时医治多个病者。“五味甘露”本身气味淡香,并不会令人难受。健康的人也可以使用这种蒸气浴室,作为日常保健及松驰活动。可惜衲只是空有这个奇想,却未付诸实行。

  蒸气浴疗对妇科病及产后不调等情况尤其有效,而且又适用于年老体弱及食欲不振的病者。

  其它外治疗法

  在西藏医学中,还有催吐、催泻、灌肠、眼鼻外药、推拿、外敷、涂药、药烟熏治、拔罐及刮痧等治疗方法。由于时间关系,这些我们就不可能一一细谈了。

  在以上的治疗方法外,藏医也会懂得一些医治牲畜的方法。衲在移居印度的初年,也曾学过整套为马匹诊病及治疗的医学,但却从未真正实践过。

  有些医师同时又懂得一些不属于主流西藏医学范围内的土方,其中有些的确也是很见效的。在农村地区,特别常见使用土方的情况。

  在西方医学中,只认同精神及肉体两大种病症。但在西藏医学中,则认为在这两种病症以外,另有一些病症是由“非人”所引致的。这类情况在马来西亚及中国北方地区尤其常见。这些病症并不能单以药物治好。在遇上这些病症时,藏医也要懂得辨别,然后会转介病者至有能力的神职人员处解决问题,同时或也配合一些适用的治疗方法。有些藏医本身就有一定的修持,所以也有医师自行以宗教方法为病者解决问题的情况。衲就亲身碰过多次这类的病例,其中有些是可以轻易以宗教方法解决的,有些则无法治好。在藏传佛教中,有几位本尊对治“非人”病症特别有效,其中包括黑文殊师利、狮吼观世音、大鹏金翅鸟及马头明王等法门。

  以上已笼统地对藏医治疗作了介绍。藏医把病症分为“外病”与“内病”。“外病”是身体及精神上的病痛,可以用医药、放血、金针等方法医治。“内病”是心中的贪念、瞋恨及愚痴,它们是不易被治好的。只要我们一天仍然在生,就仍会患上种种“外病”,因为它们源出于心上的“内病”。我们一般认为“外病”由外在的导因引发,例如在碰上环境污染、细菌等时候就引发生病,但实相却是:我们的“内病”才是真正的病因,细菌、环境等只是次要的外缘,在二者碰上时才会熏发产生“外病”。只要我们一天还没降伏内心的贪、瞋、痴三毒,就永不可能不生病!西藏人相信佛法,所以对轮回及因果业力是深信不疑的。如果想得到恒久的健康及福乐,就必须致力于医好心中的“内病”!“外病”只会影响我们的今生,但贪、瞋、痴这三种“内病”却会祸延未来生!

  在治疗学上,藏医与西医之理念是断然不同的。西医一般把病患个别处理,但藏医则把整个生理与心理组合视为整体,二者在基本观念上甚为分歧。藏医认为身体中有各大元素,它们的平衡就是健康的状态。在元素不平衡时,就会对生理及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在施疗时,西医眼于病症上,致力于对付病症,其治疗学之基本心态可说是“战斗型”的。藏医及大部份古文化医术则眼于整体上,致力于令身体内各元素回复本来的自然状态,其神髓在乎“平衡”。

  藏医与西医的另一个主要分别,在于西医体系很注重研究血液循环系统,藏医则最注重气与脉的方面。在诊病时,藏医第一步是观察病者的气有何问题。绝大部份的病痛,归根究底都是与气及脉有关连的!透过调整气脉,令其运作重回正常畅通之状态,大部份的病都会转好。西方医学在很多方面都有卓著的见解及高超的学问,其仪器更是东方传统医学中没有的,但西方医学却忽略了对气脉这方面的学问,而气脉却正是对身体健康有最关键性影响的。

  结 语

  以上随便谈了一些有关西藏医学的点滴。医学是一门渊博的学问,大家若有兴趣的话,应该更深入地去研究。

  今天在场有不少医师与医科学生。衲想在此策励一下这些听众。我们行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如果缺乏了慈悲,不论你的医学知识有多高,对病者来说并不能产生最大的利益!不要把病人视为一位顾客,甚至一件死物。如果能把每一位病人都视为自己的父母,这位医师距离成为一位良医的阶段就不会远了。

  行医的人,也不要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布施者,也不要视病人为受益人。在治疗过程中,病者故然得到了救助,但医也得以实践所长、积累功德。此外,正在行医的人也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毕业。医师的一生都应该是学习的过程!对医者而言,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对信仰佛法的医师来说,应该视行医为个人的修持。赠医施药是“布施”、坚持医德是“持戒”、不畏辛苦及污秽是“安忍”、努力深造实践是“精进”、专注于病人福乐是“禅定”、看透医者、病者及治疗过程三轮体空是“般若”。所以在行医的生活中,“六度”都包括了在内!有些人以为念咒,拜佛才是修持。其实只要有正确的发心,凡俗的工作也可以被转化为修持!医师更是天天都有很多机会藉以利益众生、积聚功德!

  对学习医术的学生,衲提醒你们不要轻视实践而只懂重视书本上的文字。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医师,就好比一个富贾的奴仆:一个奴仆或许能絮絮而谈屋中每一件电器的价值、功能及来源,但这些东西都不是属于他的。同样地,一个只有书本知识的医师,尽管是满腹学问,但面对一个病人时却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此外,医科学生应该在一开始时就要视行医为一种利益众生的事,而不是一份糊口的职业。

  对病者来说,在患病的时候,应该思维因果业力之教法,同时发愿一切有情众生都可以得乐离苦。要知道世间上的药或许可以治愈今次的疾病,但却不能治好心灵上的贪、嗔、痴。只要我们一天还有这三种“心病”,就一天不会得到恒久的福乐。如果一时之间并不能痊愈,就不妨藉此机会体验人生之苦及众生的苦,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出离心及慈悲心!

  世间的众生都希望无苦而享乐,希望无病长寿。这种愿望是无可厚非的。但单单有这个愿望是不可能产生任何效果的!想要长寿的话,就必定要积聚长寿的因。在我们讲究养生保健之余,应该多行布施,广作放生,努力令其它生命免于痛苦,这样才是真正的延寿之道!

  衲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医师及学生见面交流。希望大家在听完以后对古老的西藏医学加深了认识。

  衲最后祝愿各位长寿健康,吉祥如意!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