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三部分 北天竺记游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5日
来源:   作者:杨维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三部分 北天竺记游

   【题解】

  经过三年多的长途跋涉,法显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天竺国境。时为公元四0一年末。

  法显度过葱岭后抵达北天竺境内,看到的第一个国家是陀历国。自此顺岭西南行,道路险阻,崖岸绝险,石壁千仞,临之使人头晕目眩。这样的路程,法显等一直走了十五日。这是张骞、甘英未曾涉足的地方。渡过印度河的一个支流,法显到达了乌苌国,慧景、道整、慧达等三人先行出发前往那竭国,法显则在乌苌国度过了他在天竺的第一个夏坐。解夏后,法显经宿呵多国、犍陀卫国、竺剎尸罗国而到达弗楼沙国。这时,先期到达那竭国的慧景患病,道整留于此国照应,慧达又返回弗楼沙国。随后,宝云、僧景、慧达三人结伴返回中土,慧应不幸在弗楼沙国的佛钵寺圆寂。法显则独自前往那竭国,与慧景、道整相会。

  上述七国,佛、菩萨遗迹非常丰富,法显等人一一前往瞻礼。法显瞻礼了陀历国的弥勒菩萨像,乌苌国的佛足迹、晒衣处以及度恶龙处,宿呵多国的「割肉贸鸽处」以及在此遗址上修建的佛塔,犍陀卫国的佛陀「以眼施人处」及其大塔。竺剎尸罗国则为佛陀前世「以头施人」的地方,法显于此国瞻礼了佛陀前世「以身施虎处」及其在这两处遗址上所建的大塔。弗楼沙国有迦腻色迦王建的大塔和著名的佛钵。那竭国供养佛顶骨、佛齿的仪式极为隆重庄严,法显对此作了详细记述。那竭国拥有的佛锡杖以及佛陀于洞窟中的留影等,也是重要的佛教圣迹。

  法显总共瞻礼了北天竺七个国家,历时一年有余。

  陀历国

  度岭已,到北天竺。始入其境,有一小国名陀历①,亦有众僧,皆小乘学。

  其国昔有罗汉②以神足力③将一巧匠上兜率天④,观弥勒菩萨⑤长短、色貌,还下刻木作像。前后三上观,然后乃成。

  像长八丈,足趺⑥八尺,斋日⑦常有光明,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

  【章旨】法显经过三年多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天竺国境。时为公元四0一年末。法显于此章叙述其抵达天竺境内后,所看到的第一个国家——陀历国。此国最有影响力的是弥勒菩萨像。

  【注释】①陀历:即《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说的「达丽罗川」,故址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印度河北岸达尔德斯坦(Dardistan)的达丽尔(Dqrel)。此地是经葱岭进入印度的一条重要孔道,我国西行僧人多经过此地。此通道即《释伽方志》卷下所说的「陀历道」。

  ②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阿罗汉」 为梵文Arhat的音译,小乘佛教修行所欲达到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有三义:一为破一切烦恼;二为一切漏尽,因而应受人、天之供养;三为断除轮回而不再转生。此处所言的「罗汉」,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三中明确记为「末田地迦」。

  ③神足力:即四神足。佛教认为,通过修行而得到佛、菩萨以及阿罗汉果位者,均会获得六种自在无碍的神力。小乘佛教之神通为「四神足」,具有神通者就具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大乘佛教有「五神通」和「六神通」两种说法。「五神通」是在「四神通」之外再加「如意通」即「神足通」,于此之上再加「漏尽通」就成「六神通」。此处法显所说应该是指「四神足」。

  ④兜率天:也作「兜率陀」、「睹史多」等,均为梵文Tu2ita的音译,意译「妙足」、「知足」,为欲界六天的第四天。所住天人通体光明,能照耀全世界。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诃摩耶就住于此天。即将上升为佛的菩萨也住于此天,住于此天的「未来佛」弥勒菩萨最为著名。

  ⑤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 Bodhisattva 的音译,意译为「慈氏」。据佛经记载,他的名字叫阿夷哆,出身婆罗门之家,后来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但在释迦入灭前先行圆寂。释迦曾预言,阿逸多离开此婆娑世界之后,上升到兜率天为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弥勒菩萨就会从兜率天下生,来到婆娑世界,在华林园华林树下成正觉,三转*轮,即三次说法救度众生。

  ⑥足趺:即「趺坐」,为双足交迭的坐姿。趺,加足坐之意。

  ⑦斋日:即斋戒之日。在家佛教徒每月按日期持八关斋戒,出家僧尼则每半月举行一次忏悔说戒的「布萨」。这两种情形都可称为斋日。

  【语译】我们翻越葱岭,终于到达了北印度。刚刚进入印度境内,我们就到达了一个叫陀历的小国。这个国家中也有僧人,不过都修习小乘佛法。

  过去,陀历国有一位罗汉,用神足之力将一位巧匠带到兜率天去观察弥勒菩萨的身材、容貌,然后再返回人间以木刻雕造弥勒菩萨像。先后往返三次纔完成了这一工作。

  雕刻成的弥勒菩萨像高八丈,仅仅足趺就长达八尺。每当斋戒之日,此像常常大放光明,诸国国王竞相前来供养。当时雕刻的弥勒菩萨像现在仍然存在。

  顺岭西南行

  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①,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②,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傍梯③者,凡度七百。度梯已,蹑悬緪④过河⑤。河两岸相去减⑥八十步。九译⑦所记,汉之张骞⑧、甘英⑨皆不至此。

  【章旨】从陀历国西南行之路相当艰难。这样的路程,法显一直走了十五日。其间,法显到达了张骞、甘英未曾涉足的地方。

  【注释】①壁立千仞:形容崖壁陡峭、高耸入云。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②新头河:又译「信度河」,即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冈底斯山脉西麓,流经印度、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全长三千一百八十公里,为亚洲著名的大河。

  ③傍梯:依傍山势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登山石阶。梯,即隥,意思为「登」。

  ④悬緪:悬挂于大河上方的索桥。緪,同絚,粗索。《水经•河水注》曰:「余证诸史传,即所谓罽宾之境,有盘石之隥,道狭尺余,行者骑马相持,絚桥相引,二十许里方到。」法显这里所说,是渡河用的索桥,而《水经注》所说,似乎是指悬挂于石阶旁边防止行人坠落的引绳。二者不是一回事。

  ⑤过河:法显在此所渡之河是印度河的支流,因而下句言其两岸相距不足八十步。而《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法师传〉、《高僧传》卷三〈释法显传〉所载,法显在此地「蹑悬緪过河数十余处」,均应为印度河的支流。

  ⑥减:《水经•河水注》各本引文均作「咸」,而「减」与「咸」在古代可以通用。下文所用「减」也应如此理解。

  ⑦九译:多次展转翻译方纔可以互相交流,后来引申为对于特殊方国的通称。如《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注引晋灼所说:「远国使来,因九译语言乃通。」《文选》卷三张平子〈东京赋〉曰:「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

  ⑧张骞: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一一四年,西汉人。他分别于公元前一三九年、一一九年两次奉命出使西域,远达现今中亚一带,是我国有记载以来最早开辟西域交通的重要人物之一。《汉书》有传。

  ⑨甘英:东汉和帝时(公元八九至一0五年在位)人。曾奉当时的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东部地区),行至西海(波斯湾),为海所阻而还。

  【语译】法显等从陀历国顺着重山峻岭,往西南方向又走了十五日。这段路程极其险阻,悬崖峭壁,惊险已极。山上只有岩石,壁立千仞,临近峭壁,使人头晕目眩,想往前走往往连下脚之处也找不到。悬崖之下有一条河,叫新头河。从前,有人在悬崖之上凿出石阶作为通道,总共有七百多阶。走过这段石阶之后,又必须慢慢地踩着悬在空中的绳索渡过河去。河两岸相距八十余步。这里是殊方绝域,汉代的张骞、甘英都没有能够到达此地。

  众僧问法显:「佛法东过,其始可知耶?」显云:「访问彼土人①,皆云古老相传,自立弥勒菩萨像后,便有天竺沙门赉经律过此河者。像立在佛泥洹②后三百许年,计于周氏平王时③。由兹而言,大教宣流,始自此像。非夫弥勒大士继轨释迦,孰能令三宝④宣通,边人⑤识法?固知冥运之开,本非人事,则汉明之梦⑥,有由而然矣。」

  【章旨】在行走的路途中,应当地僧人的请求,法显向北印度僧众介绍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的情况。

  【注释】①彼土人:从上下文观之,这是指陀历国之人。由此可知,这段问答是法显离开陀历国前往乌苌国的路上所发生的。

  ②泥洹:梵文Nirvqza的音译,这是早期的译法,后来通用「涅槃」,意译为「寂灭」、「灭度」、「圆寂」。佛教对涅槃的理解差别甚大。涅槃的最初意义为寂灭,一切都无。所以,在小乘佛教中,涅槃一般是死亡的代名词。大乘佛教从一种全新的角度理解涅槃,认为世间和涅槃本来是一致的,二者都是「空」,也都是「妙有」。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佛教的这一最高真理,体证了这一理体,就达到了涅槃境界,就可立即成佛。

  ③计于周氏平王时一句:周氏平王,指东周周平王。周平王,名宜臼,公元前七七0年至前七二0年在位,平王将周的都城迁居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关于释迦牟尼佛的涅槃时间,佛教史籍的说法非常多。现在较为通行的说法是佛陀涅槃于公元前四八六年。其依据是《历代三宝记》卷十一所说的,僧伽跋陀罗关于《善见毗婆沙律》传承过程的说法。依照法显在此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应该涅槃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左右。

  ④三宝:指佛、法、僧。佛,主要指释迦牟尼佛,也泛指一切佛;法,指佛教的教义;僧,指受过特定的戒律而脱离世俗生活的佛教信徒。

  ⑤边人:古印度习惯上将中印度一带称为「中国」,而以远方之地为「边地」,将「边地」居民称之为「边人」。

  ⑥汉明之梦:汉明,即东汉明帝刘庄,公元五十八年至七十五年在位。相传汉明帝曾梦见神人,醒来后有人告之所梦神灵为佛。明帝于是派遣使者至西域传写佛经,并由此在洛阳建起中国内地第一所佛教寺院。「汉明之梦」即是指此。

  【语译】此地许多僧人向法显询问:「能够知道佛法传到东土的时间吗?」法显回答说:「我曾询问过陀历国的人,他们都说:古老相传,自从立了弥勒菩萨像之后,便有天竺僧人带着经、律典籍从此渡过河去弘传佛教。陀历国立弥勒菩萨像是在佛涅槃后的三百多年,这相当于中土东周平王在位之时。由此传说立论,佛法开始东传确实应该是从立此像算起。如果不是弥勒大士继承了释迦牟尼佛的事业,谁还能够使三宝流传于世,使得边远之地的民众也能知晓佛法呢?因此,我们知道,冥运的开通本不是人力所能轻易做到,而汉明帝感梦,也自有其非得不可的缘由。」

  乌苌国

  度河便到乌苌国①。其乌苌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中天竺所谓中国②。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佛法甚盛,名众僧住止处为「僧伽蓝」。凡有五百僧加蓝,皆小乘学。若有客比丘③到,悉供养三日。三日过已,乃令自求所安。

  常传言佛至北天竺,即到此国也。佛遗足迹④于此,迹或长或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及晒衣石、度恶龙处⑤亦悉现在。石高丈四,阔二丈许,一边平。

  慧景、慧达、道整三人先发,向佛影那竭国⑥。法显等住此国夏坐⑦。

  【章旨】法显渡过印度河,到达乌苌国。此国佛法兴盛,传言佛陀曾亲到北天竺,在此国化度恶龙,并且留下足迹。法显在此夏坐,慧景、慧达、道整三人先行前往那竭国。

  【注释】①乌苌国:《洛阳伽蓝记》卷五作「乌苌」、「乌场」,《大唐西域记》卷三作「乌仗那」,为梵文Udyqna的音译,意思为「花园」。《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说:「此言苑,昔阿输迦王之苑也。」此国在斯瓦特河(Swat)上,包括现在的Pangkora,bijawar,Swat和Buna四县。国都「瞢揭厘城」为Mangalaaor 西南约五英里处的Mingora。该地南郊曾发掘出城市遗址以及佛寺遗址。

  ②中国:中天竺,即印度中部地区。

  ③客比丘:指外地来的僧人。比丘,又作「芘刍」, 为梵文Bhik2u的音译,意译为「乞士」、「乞士男」,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子。

  ④佛遗足迹:《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三都有记载,遗址现今尚在。佛陀遗留的这处足迹位于斯瓦特河上游西岸的Tirat 村,石高一米,宽零点八七米,厚一点三米,足迹下部刻有佉卢文题铭「释迦牟尼足迹」。

  ⑤晒衣石度恶龙处:如来降伏恶龙的传说,见于《菩萨本行经》卷中、《佛所行赞》、《大智度论》卷九等,《大唐西域记》卷三有简要叙述,可以参看。《洛阳伽蓝记》卷五对佛晒衣处有较详记述,录之如下:「水东有佛晒衣处。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瞋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坐晒袈裟。年岁虽久,彪炳若新。」

  ⑥佛影那竭国:那竭国的佛影最为出名,故将那竭国称之为佛影那竭国。

  ⑦夏坐:此次夏坐是法显离开长安之后的第四次夏坐,时为公元四0二年。

  【语译】渡过印度河,便到达了乌苌国。乌苌国是名副其实的北天竺,但这里的人却操的是中天竺的语言,所谓中天竺即一般所说的「中国」。在家人衣着、饮食,也与中国相同。此国佛教非常兴盛。他们习惯将僧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僧伽蓝」,全国总共有五百座僧伽蓝,都修习小乘佛教。如果有外地比丘来寺庙访学,全都可以得到三天的供养。三天之后,就让他们各自寻找安身落脚的地方。

  人们常常说佛陀曾经来过北天竺,佛陀所到的国家就是这个乌苌国。此国有佛遗留下来的足迹。佛之足迹可长可短,其变化全在于人的心念,现在仍然如此。此外,佛陀降伏恶龙以及晾晒袈裟的地方也至今犹存。此晒衣石高一丈四尺,宽二丈多,一边很平整。

  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行出发前往以佛影著名于世的那竭国。法显等人则留住此国夏坐。

  宿呵多国

  坐讫,南下到宿呵多国①,其国佛法亦盛。昔天帝释②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③处。佛既成道,与诸弟子游行,语云:「此本是吾割肉贸鸽处。」国人由是得知,于此处起塔,金银校饰。

  【章旨】法显由乌苌国南下到达宿呵多国,此国之境有佛陀割肉贸鸽遗址以及在此遗址之上修建的大塔。

  【注释】①宿呵多国:对于此国现今的方位,迭有争论。据英国学者James Legge 所著A record of buddhistic monk fa-hien of his travel in India and Ceylon 所说,此国应在今印度河与斯瓦特河之间,也就是今日称为斯瓦斯梯(Swastene)的地方。章巽据此引申为,今曼格勒城西南跨斯瓦特河两岸之地区,称为斯瓦脱(Swqt),当即宿呵多国故地。(章巽着《〈法显传〉校注》页三十五,注[1]。)②天帝释:又称「帝释」、「帝释天」,佛教所说仞利天之主,居须弥山巅。

  ③割肉贸鸽:贸,交换。以自身之肉交换鸽子,使其免于被鹰吃掉。这是佛陀的本生故事之一。据《贤愚经》卷一、《六度集经》卷一等记载:佛陀前生曾为尸毗迦王,天帝释与毗首羯摩相商,想试探尸毗迦王的念力。毗首羯摩先化作一只鸽子,天帝释化作一只鹰,追鸽进入王宫。鸽子进入王的居室,藏在王的怀里。鹰入殿中对王说,我捉鸽子作饵以充饥,今鸽子已经在我掌中,希望王将其还与我。王回答说,我救济一切有情众生,鸽子恐惧依我怀中,我绝对不能给你。鹰说,王既然救济一切有情,那就请王先救济救济我吧!否则,又算什么救济一切众生?王于是取剑割取股肉给鹰。但股肉怎么也不如鸽子肉重。王割完股肉又割两臂,再割两协,最终尸毗迦王昏死在地。这时,帝释天现出本相,深深赞许尸毗迦王的修行深厚,并恢复了王的身体。

  【语译】在乌苌国结束夏坐之后,法显等继续南下,到达了宿呵多国。此国佛法也很兴盛。从前,天帝释为试探菩萨的道行,曾经化作鹰、鸽。割肉贸鸽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国。佛陀成道之后,与其弟子一起周游诸国,来到此国。佛陀对弟子说:「这就是我原来割肉贸鸽的地方。」宿呵多国的人由此知道了这件事,就在此处起塔,并用金银装饰塔身。

  犍陀卫国

  从此东下五日,行到犍陀卫国①,是阿育王②子法益③所治处。佛为菩萨时,亦于此国以眼施人④,其处亦起大塔,金银校饰。此国人多小乘学。

  【章旨】从宿呵多国东下,经过五日长途跋涉,法显等到达了犍陀卫国。此国为阿育王之子法益的统治区域,有佛陀昔日为菩萨时「以眼施人」的遗址以及在此遗址上修建的大塔。

  【注释】①犍陀卫国:古代史籍中有许多异名,《洛阳伽蓝记》卷五作「干陀罗国」,《大唐西域记》卷二作「健陀罗国」,是亚洲古代史上有名的大国,在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名的含义,据《华严经音义》卷三说:「钳陀是香,罗谓陀罗,此云徧也。言徧此国内多生香气之花,故名香徧国。」该国疆域迭有变更,其强盛时期为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法显到达之时,其国势力已经逐渐衰落,其时此国的故地约在斯瓦特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之地区。

  ②阿育王:古印度名王。「阿育」为梵文Assoka的音译,意译为「无忧王」,又作「阿恕伽」、「阿输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二三二年,公元前二七三年在位。阿育王在位期间,除过印度半岛最南端之外,几乎统一了印度全境。公元前二六一年,阿育王攻占南印羯陵伽(今奥里萨邦)之后,皈依佛教,并宣布以佛教为国教。传说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过第三次佛典结集,取出佛舍利,重新建塔供养,并且派遣数十名大德去世界各地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法益:阿育王之太子,意译「法益」、「法增」,音译「拘那罗」、「鸠那罗」。法益太子为阿育王早先的皇后所生。其母死后,太子之继母诱惑太子未成,反而嫉恨于太子,于是向阿育王诬告太子,使王废免太子,并派遣法益至边国带兵。后来,其继母又假藉阿育王的命令,责罚法益挖去自己的眼珠以谢罪。法益失明之后,展转回到都城,找到父王,禀明原委,其冤得以昭雪。其时,此国有一大阿罗汉以讲解佛法所赚得的听众之眼泪,清洗法益之眼眶,法益太子眼睛得以复明。法显在此所说「法益所治处」大概是指法益太子被贬以后的治所。

  ④以眼施人:这是佛陀本生故事之一。据《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往昔有一位名叫月明的国王。一日,月明王从宫中出行,看见道路旁边的一位盲人,顿生极大同情,禁不住掉下眼泪。王问盲人:「有什么药可以治好你的眼疾呢?」盲人回答说:「只有得到王的眼睛纔能使我得以复明。」一听此言,月明王立即取下自己的双眼施与盲人,没有丝毫犹豫后悔。佛陀告诉阿难:「这个月明王就是我的前生。」

  【语译】从宿呵多国向东行走了五天,法显等到达了犍陀卫国。此地曾经是阿育王之子法益被贬之后的治所。佛陀昔日在修行菩萨行时,也曾经在此国将自己的眼球施与盲人。佛陀施眼球的地方也修建起大塔,并用金银装饰塔身。这个国家的人大多数信奉小乘佛教。

  竺剎尸罗国

  自此东行七日,有国名竺剎尸罗①,汉言「截头」也。佛为菩萨时,于此处以头施人②,故因以为名。复东行二日,至投身喂饿虎处③。此二处亦起大塔,皆众宝校饰。诸国王臣民竞兴供养。散华然灯,相继不绝。通上二塔,彼方人亦名为四大塔④也。

  【章旨】法显从犍陀卫国继续东行到达竺剎尸罗国。此国有佛陀当初「以头施人」以及「投身饲虎」的故址以及在此故址上所修建的大塔。

  【注释】①竺剎尸罗:《大唐西域记》卷三作「 叉始罗国」。此地历史甚古,曾为犍陀罗首都,其得名原由有不同说法,法显所说为其中之一。关于此城遗址,曾有不同考证,然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此城的遗址在印度河与桀鲁姆河之间,距离拉瓦品第新城西北约二十英里。遗址所在河谷长约十一英里,海拔一千七百英尺以上。

  ②以头施人:这是佛陀本生故事之一。据《佛说月光菩萨经》载:过去世,北印度有大城名贤石,国王名月光。此王愿意普施一切,随需求者意愿施与。有一位恶眼婆罗门来求王头不止,王曰:「父母所生不净身,汝求我头欢喜舍。满尔本愿称心归,令我速成菩提果。」(《大正藏》卷三,页四0七下。)王应婆罗门所请,至摩尼宝苑,将头发系于无忧树,亲手执利剑,自截其头施与恶眼婆罗门。此月光王即佛陀的前世。

  ③投身喂饿虎处:这是佛陀又一本生故事,见《菩萨本生鬘论》卷一以及《贤愚经》卷一等,尤以《菩萨投身饲虎起塔因缘经》(《大正藏》卷三)最为详备。过去无量世时,有一大国,其王曰「大宝」,王有三子。一日,王与群臣共游山谷,三子共入竹林,见有一虎新产数子,无暇求食。大王子以为母虎饥困交迫,必然会自食其子。第二王子以为非新屠血肉莫之能救。第三王子想到,此身虚弃败坏,无有用处,倒不如舍身救虎,使其永无忧苦。三王子于是投身岩洞,并且以干竹刺破头颈使其出血以引起饿虎的注意。饿虎得此美食,母子俱活。佛陀告诉阿难,那个三太子就是我的前身。法显在此处所说「投身喂饿虎处」正是这一故事发生的遗址。

  ④四大塔:指前述的「割肉贸鸽处塔」、「以眼施人处塔」以及此节所述的「以头施人处塔」、「投身喂饿虎处塔」,合为四大塔。

  【语译】法显从犍陀卫国继续朝东行走了七日,来到一个叫竺剎尸罗的国家。竺剎尸罗,汉语的意思是「截头」。当初,佛陀修菩萨行时,曾经在此将自己的头颅施与别人,此国正是以此事而得名的。从这里出发接着向东行走两日,到达了佛陀投身喂饿虎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也修建了大塔,并且都用各种宝物作装饰。各个国家的国王和臣民竞相来此供养,散花燃灯,络绎不绝。这里所说的两座大塔,连同上面所说的另外两座大塔,天竺的人也将其合称为四大塔。

  弗楼沙国

  从犍陀卫国南行四日,到弗楼沙国①。佛昔将诸弟子游行此国,语阿难②云:「吾般泥洹后,当有国王名罽腻伽③于此处起塔。」后罽腻伽王出世。

  出行游观时,天帝释欲开发其意,化作牧牛小儿,当道起塔。王问言:「汝作何等?」答曰:「作佛塔。」王言:「大善。」于是,王即于小儿塔上起塔,高四十余丈,众宝校饰,凡所经见塔庙壮丽威严,都无此比。传云:「阎浮提④塔唯此为上。」王作塔成已,小塔即自傍出大塔南,高三尺许。

  【章旨】法显从犍陀卫国向南行走四日,到达了弗楼沙国。此国有贵霜王朝统治者迦腻色迦王所修建的大塔。法显称赞说,此国的大塔是世间最为壮丽的一座。

  【注释】①弗楼沙国:《魏书》作「弗楼沙城」,《大唐西域记》卷二作「布路沙布罗」城,玄奘并且说此城是健驮逻国的大都城,「周四十余里」。「弗楼沙」是Purusapura 的音译,意译为「丈夫土」、「丈夫城」,《续高僧传》卷二作「丈夫宫」。其国的故址,经学者考证,一致认为就是现今巴基斯坦喀布尔河南岸白沙瓦市西北之地。

  ②阿难:「阿难陀」的略称,梵文名为Qnanda,意译「欢喜」、「庆喜」等。释迦牟尼佛的叔父斛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佛回乡时跟随佛陀出家。侍从释迦十五年,为其十大弟子之一。因长于记忆,被称赞为「多闻第一」。

  ③罽腻伽:即迦腻色迦王,梵文为Kanishka,是印度贵霜王朝著名的统治者。迦腻色迦王在位的年代是印度史研究的一大难题,提出的说法不下数十种。其中,二战之前,V.斯密斯、W.W.塔尔恩等人主张的公元七十八年的说法,曾经被学界广泛接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法国考古学家R. Ghirshman 根据考古发掘所得的材料而得出的公元一四四至一六七年为迦腻色迦王在位时间的说法,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迦腻色迦王在位时期,国势强盛,其领土北到花剌子模(中亚),南至温德亚山,首都则为法显所记的弗楼沙,大致包含历史上阿富汗、克什米尔和我国新疆的喀什噶尔、和田、莎车,以及印度的旁遮普、信德和北方邦东至贝拿勒斯一带地方。法显到达印度时,犍陀罗王国已经衰落,所以,法显以「国」称呼「弗楼沙」。迦腻色迦王皈依了佛教。据传说,其在位期间,曾经举行过佛教的第四次结集。迦腻色迦王曾经在各地修建了大量的佛塔,法显所记只是其中最重要的若干座。

  ④阎浮提:佛教所说的「四大部洲」之一,也称「南赡部洲」。此土位于须弥山之南,呈三角形状,北广南狭,尖点向南,圆周约六千由旬。因其有赡部林故而名之为「赡部洲」;又跟从恒河上游之名称阎浮提河而得名「阎浮提洲」。佛教起初将印度和周围国家都看作「赡部洲」,后来则将整个人类所居住的星球都看作「阎浮提洲」。

  【语译】从犍陀卫国往南走了四天,法显等来到弗楼沙国。当初,佛陀曾经带领他的弟子到这个国家行化。佛陀对阿难说:「我涅槃之后,应当有一位叫迦腻色迦的国王会在这里修建佛塔,供养三宝。」后来,果然有一位迦腻色迦王出世。

  有一次,迦腻色迦王出行游观。帝释天想借此机会开发迦腻色迦王对佛法的信向,于是就变化为牧牛的小童在路中间堆塔。迦腻色迦王看到后,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呢?」牧童回答说:「我是在建造佛塔。」王说:「这很好!」于是,迦腻色迦王便在牧童造塔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大塔,高四十余丈,并且用多种宝物作装饰。法显所见过的佛塔,其壮丽辉煌的程度没有一座能够超过它。据传说,这座宝塔也是整个世界之中最上等的一座。迦腻色迦王建成大塔之后,牧童所造小塔随即从大塔的南边矗立起来。小塔通高三尺多。

  佛钵

  佛钵①即在此国,昔月氏王②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钵。既伏此国已,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钵去,故大兴供养。供养三宝毕,乃校饰大象,置钵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前;更作四轮车载钵,八象共牵,复不能进。王知与钵缘未至,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并留镇守,种种供养。

  可有七百余僧,日将欲中,众僧则出钵,与白衣③等种种供养,然后中食,至暮烧香时复尔。可容二斗许,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④,厚可二分,莹彻光泽。贫人以少华投中便满,有大富者,欲以多华供养,正复百千万斛⑨终不能满。

  【章旨】此章叙述佛钵的神奇以及弗楼沙国臣民对其的崇拜情况。

  【注释】①佛钵:指释迦牟尼佛使用过的钵盂。《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如来涅槃之后,钵流此国,式遵供养,流转诸国,在波刺斯。」此中,「波刺斯国」即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据玄奘说,佛钵起先在弗楼沙国供养,后来则流转诸国。至玄奘到印度时,佛钵又流转到了伊朗。

  ②月氏王:「月氏」本是居住于今甘肃敦煌县与青海祁连县之间的少数民族,汉文帝时受匈奴族所迫迁居至伊犁河上游。公元一世纪时,月氏酋长丘就却统一了五个月氏部落,率领其部下越过兴都库什山,在喀布尔和克什米尔定居下来。丘就却死后,由其子阎膏珍继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迦腻色迦王继承王位,使其疆域进一步扩大,贵霜帝国的势力达到了极点。法显于此处所说的「月氏王」的具体所指,难于确定。章巽在其校注中说:当为迦腻色迦王之前的贵霜王,或者就是丘就却;但也可能是贵霜王朝建立之前称雄中亚时的月氏王,因为早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就有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之事,足以证明大月氏早已信奉佛教。(章巽《〈法显传〉校注》页四十四)其实,要确定此王的姓氏,最关键的是确定究竟是那一位月氏王最先进攻弗楼沙城,因为贵霜王朝全盛时期的国都就在弗楼沙城。但这是目前难于做到的,因而以上所说都只能是一些推测,无法确定孰是孰非。

  ③白衣:印度古代社会以鲜白为贵,一般人皆着白衣。佛陀当初传教严格禁断僧尼着白衣,因此,白衣成为佛教对于在家之人的通称。至于印度佛教僧尼袈裟的颜色,历史上变化极多,未尽统一。以「淄衣」为僧尼的通称,是中国佛教从南北朝以后逐渐形成的,在印度并非如此。吴玉贵先生在《〈佛国记〉释译》中所说不大准确。其说见于此书页一0四,佛光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版。

  ④四际分明:佛陀昔日成道,时四大天王各以金钵、银钵以及其它宝物所成之钵奉献给佛陀。佛陀默然而不接受,以为出家人不宜使用贵重食具。四大天王各自还宫,奉持石钵,重新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四天王的奉献,并且将其次第重迭,按压为一个石钵,因而佛陀昔日所使用的石钵外侧有四道痕迹。法显所说佛钵「四际分明」,正是指此而言的。

  ⑤斛: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语译】释迦牟尼佛使用过的石钵就供奉于弗楼沙国。古时,大月氏王大兵压境,前来讨伐此国,想最终夺取佛钵。降伏弗楼沙国之后,因为月氏王虔诚地信仰佛法,因此很想将此佛钵带回其故地供养。月氏王先在此城举行大型法会,供养完三宝之后,月氏王令人将大象作了一番装饰,然后将佛钵置放于大象的背上。不料,大象却因此而伏地不能行走。于是,月氏王又令人制作四轮大车以装载佛钵,用八头大象一起牵引此车,仍然不能将车拉动。月氏王知道自己与佛钵的缘分还没有到,心里充满惭愧与遗憾,于是下令在此城修建宝塔和佛寺,并且留人镇守佛钵,以种种宝物供养佛钵。

  修成的佛寺之中总共有七百多位僧人。每日天将正午时,僧人们将佛钵奉出,与俗人一起用种种供物供养。供养完毕,僧人纔去食用中饭。至晚间烧香时,又如法供养一番。佛钵可以容纳二斗多,颜色驳杂而以黑色居多,四层边沿清晰可见,大致有二分厚,非常光滑明净。贫穷的人以很少的花束投于佛钵中便可将其装满,而富裕的人想用更多的花束供养,但是即便投入千百万斛鲜花,最终也不能装满此钵。

  分手

  宝云、僧景只供养佛钵便还,慧景、慧达、道整先向那竭国供养佛影、佛齿及顶骨。慧景病,道整住看,慧达一人还,于弗楼沙国相见。而慧达、宝云、僧景遂还秦土。慧应在佛钵寺①无常②。由是,法显独进,向佛顶骨所。

  【章旨】与法显一同从长安出发的有四人,与法显在张掖镇相遇而一起结伴西行的又有五人,在于阗加入的一人。七人先后返回,慧应在弗楼沙国圆寂。至此,只余法显、慧景、道整三人仍然继续前行。由于慧景、道整已经先往那竭国,所以,法显一人独自向那竭国行进。

  【注释】①佛钵寺:此寺即前述月氏王所建之寺院。

  ②无常:本义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是迁流不息的,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在此则指死亡。

  【语译】宝云、僧景本来就打算在弗楼沙国供养完佛钵便返回中土,慧景、慧达、道整早先已经去那竭国供养佛影、佛齿、顶骨。慧景在那竭国生病,道整就留在那里照看他,慧达一人又返回弗楼沙国,我们得以相见。这样,慧达、宝云、僧景于是一起返回中土。慧应在此国的佛钵寺圆寂。由于这种情况,法显一人独自前行,前往供养佛顶骨的地方。

  那竭国佛顶骨

  西行十六由延①,便至那竭国②界。酰罗城③中有佛顶骨④精舍⑤,尽以金薄、七宝校饰。

  国王敬重顶骨,虑人抄夺,乃取国中豪姓八人,人人持一印,印封守护。清晨,八人俱到,各视其印,然后开户。开户已,以香汁⑥洗手,出佛顶骨置精舍外高座上,以七宝圆砧砧⑦下,琉璃钟⑧覆上,皆珠玑⑨校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

  每日出后,精舍人则登高楼,击大鼓,吹螺,敲铜钹⑩。王闻已,则诣精舍,以华、香供养。供养已,次第顶戴⑾而去。从东门入,西门出。王朝朝如是供养礼拜,然后听国政。居士⑿、长者亦先供养,乃修家事。日日如是,初无懈倦。供养都讫,乃还顶骨于精舍中。

  有七宝解脱⒀塔,或开或闭⒁,高五尺许,以盛之。精舍门前,朝朝恒有卖华、香人,凡欲供养者,种种买焉。诸国王亦恒遣使供养。精舍处方四十步,虽复天震地裂,此处不动。

  【章旨】由弗楼沙国西行到达那竭国地界。法显在此叙述了酰罗城对佛顶骨的崇拜情况。

  【注释】①由延:印度古代用来衡定里程的长度单位,为梵文Yojana 的音译,也译为由旬、逾缮那、逾阇那。Yojana 的一般含义为「套一次牛,车所行的路程」,并无确定的长度。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中说:「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程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唯十六里。」又,日本学者足立喜六经过研究认为,《佛国记》所说「由延」,在印度北部及西部为每一由延平均合四点六里,在以摩竭提国为中心之中印度地方则每一由延平均合六点五里。(足立喜六着《〈法显传〉——中亚、印度、南海纪行的研究》,页三三三至三四一,东京,一九四0年版。)

  ②那竭国:古代北印度的一个国家,《洛阳伽蓝记》卷五作「那迦罗诃」,《大唐西域记》卷二作「那揭罗曷国」, 均为梵文Nagarahqra的音译。故址在今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Jelalabad),位于喀布尔河南岸,西起亚格达拉克山隘(Jagdalak Pass),东至开伯尔山隘(Khyber Pass),南临沙费德岭(Safed Koh)。

  ③酰罗城:梵文名为Hiffa,意思为「骨」,因该地供养的佛顶骨得名,位于贾拉拉巴德以南约五英里处。昔日为一佛教圣地,五世纪中叶,即法显离开印度不久,此地遭受哒哒人(即白匈奴)的严重破坏,近代此城更是沦为一个荒凉小村。法国考古学家曾经在此地发掘,出土了不少文物。

  ④佛顶骨:即佛的头盖骨。到印度巡游的许多僧人都曾供养过此枚佛顶骨。《洛阳伽蓝记》卷五曰:「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閦然似仰蜂窠。」按:各本均作「闪然」,此据周祖谟考辨改之。周祖谟说:「云閦然者,指孔穴之多,故云似仰蜂窠也。」(《洛阳伽蓝记校释》页二二一,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五月版。)《大唐西域记》卷二:「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窣堵波中。」

  ⑤精舍:为梵文Vihqra的音译,本来指佛教僧尼修行时的居住地,与寺院有很大的不同。但法显在本书中未作严格区分,以之泛指佛教寺庙。

  ⑥香汁:以花瓣或香木浸泡所成之水。

  ⑦珠玑:珠宝。珠,蚌殻内所生的珍贵的圆形颗粒。玑,不太圜的珠子。

  ⑧琉璃钟:以琉璃制作的锺形的器皿,这大概是法显以自己之意揣度的说法,并非此器皿的正式名称。从法显的叙述看,此「琉璃钟」实际上应该是一座微型塔,形制为印度常见的覆钵形,法显则以「钟形」描述之。琉璃,此有二义:一是指天然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宝石;二是指人工制作的一种不透明或颜色暗淡、半透明的彩色玻璃,以此作原材料可以吹制出日用的器皿来。法显这里所说无疑应该是指后者。

  ⑨碪碪:前一个「砧」为名词,后一个为动词。碪,碪石。

  ⑩铜钹:一种敲击乐器。为两个圆形铜片,中部隆起为半球形,穿孔以革绳系之,两片合击以发声。

  ⑾顶戴:即顶礼,五体投地以自己之头礼拜尊者之足也。这是常见的拜佛礼仪,这里的礼拜对象是佛顶骨。

  ⑿居士:本来是指未做官的士人,后来以之专门称呼在家佛教徒。如吉藏《维摩经义疏》卷二曰:「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大正藏》卷三十八,页九三三上。)佛教居士分为优婆塞和优婆夷两种,前者指在家男性佛教徒,后者指在家女教徒。

  ⒀解脱:梵文Mok2a的意译,音译「木叉」。离缚而得自在,脱离三界之苦果,也就是摆脱生死轮回,与涅槃的意思很接近。

  ⒁或开或闭:印度的宝塔都是覆钵形的,这一放置佛顶骨的宝塔大概是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的那种类型。参照法显上述描述,可以大致推定,先将佛顶骨放置于砧石与琉璃钟合体的器皿里,再将其放置于开合自如的高五尺的宝塔之中。器皿是置放于宝塔之中的。

  【语译】由弗楼沙国出发西行十六由延的路程,法显便进入了那竭国的国境。此国的酰罗城中有一座佛顶骨精舍,精舍全部用金箔、七宝作装饰。

  此国国王非常敬重佛顶骨,很害怕别人抢掠佛顶骨。于是,从国中八家豪门大姓中各选择一人,让他们每人各持一印,以印封守护佛顶骨。每日早晨,八个人全部到达,各自检查印封,然后方纔打开大门。开门之后,这些人用香汁洗了手,然后捧出佛顶骨,放置于精舍的高台之上,用以七宝装饰的圆形砧石铺垫在佛顶骨底下,其上再以琉璃钟将其盖住。砧石、琉璃锺都是用珠玑装饰起来的。佛顶骨呈黄白色,方圆四寸,上部隆起。

  每天太阳刚刚出来,精舍里的人们就登上高楼,击擂打鼓,吹起螺号,击起铜钹。国王听见之后,就立即带领大臣来到精舍以花、香等供养佛顶骨。国王和大臣依次顶礼佛顶骨,然后纔离开精舍。国王从精舍的东门进来,从西门出去。国王每天早晨都是如此供养、礼拜,然后纔处理国家政务。居士、长者也是首先供养佛顶骨,然后纔回去处理家庭中的事务。国王和全国的所有臣民每天都是如此,从来没有懈怠过。全体国民都供养完毕之后,方纔将佛顶骨重新放置到精舍之中。

  精舍内有以七宝装饰雕刻的开合自如的解脱塔,高五尺多,置放佛顶骨的琉璃钟放置于此塔之中。精舍门前,每天早晨都有卖花卖香的人,凡来供养佛顶骨的人都可以买到各种鲜花和香。其它国家的国王也都经常派遣使者前来供养。精舍之外方圆四十步以内的地方,即便天震地裂,此精舍仍然纹丝不动。

  那竭国城

  从此北行一由延,到那竭国城①,是菩萨本以银钱贸五茎花供养定光佛处②。城中亦有佛齿塔③,供养如顶骨法。

  城东北一由延,到一谷口,有佛锡杖④,亦起精舍供养。杖以牛头旃檀⑤作,长丈六七许,以木筒盛之,正复百千人举不能移⑥。

  入谷口四日,西行,有佛僧伽梨⑦精舍供养。彼国土亢旱时,国人相率出衣礼拜供养,天即大雨。

  【章旨】那竭国国都内有佛陀作菩萨行时见定光佛的故址以及佛齿塔。国都东北的谷口的精舍内供奉有佛陀的锡杖。入谷再行走四日的路程,有供奉佛僧伽梨的精舍。

  【注释】①那竭国城:即那竭国的国都,其遗址在现今贾拉拉巴德西南约二英里处的柏格兰(Dasht-i-Begrqm)略西。此城燃灯佛遗迹非常多,因此,《大慈恩三藏法师传》卷二称其为「灯光城」(孙毓棠、谢方点校本,页三十八,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二月版。),即「燃灯佛城」。

  ②菩萨一句:这是佛陀的本生故事之一。定光佛,也译「锭光佛」、「燃灯佛」,是梵文D]pa/kara 的意译。《大智度论》卷九说:「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大正藏》卷二十五,页一二四中。)据《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说:定光佛之时,菩萨即后来的释迦是一名儒童(学童)。此儒童菩萨遇见燃灯佛时,花了五百钱从一位卖花少女处买来五茎青莲花奉献给燃灯佛。定光佛预言儒童:「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儒童菩萨「稽首佛足。见地濯湿,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掩泥,乃解发布地,令佛蹈而过。」(《大正藏》卷三,页四七三上。)法显在此所见正是当初儒童菩萨得到燃灯佛受记的地方。

  ③佛齿塔:即供奉佛陀遗留的牙齿之塔。《洛阳伽蓝记》卷五所录〈道荣传〉说:「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显然,道荣并未见到「佛齿大塔」。而道荣西行,据道宣《释迦方志》卷下〈游履篇〉言,在后魏太武末年,大约公元四五一年,也就是后于法显五十年。不过,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又说:「城内有大窣堵波故基。闻诸先志曰:昔有佛齿,高广严丽。今既无齿,唯余故基。」可见,此国确实曾经有过佛齿大塔。将法显、道荣、玄奘三人所记综合起来考虑,可以推定法显所说「佛齿塔」应该是指与盛放佛顶骨相似的小塔,其下文所说「供养如来顶骨法」,也应如此理解。至于玄奘所说古来相传的大塔,应该是在道荣离开印度之后某个时期修建的。

  ④佛锡杖:梵文Khqkhara的意译,又称声杖、智杖、德杖、金锡等,是僧尼所用器具,比丘十八物之一。锡杖的原始用途可能是驱除蛇或恶犬等,其它功能则有:生病或高龄者可以依之支橕身体,僧尼乞食时可以在其门前摇动,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佛教发展至密教阶段后,锡杖又成了阿阇梨行道作法的重要法器。如《锡杖经》所说:「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彰显圣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曰『德杖』。」(《大正藏》卷十七,页七二四中。)因此,中国佛教将名僧挂单某处称之为「住锡」或「卓锡」。此处所言「佛锡杖」是指佛陀生前所使用过的锡杖。

  ⑤牛头旃檀:从梵文Go1]r@aka-candana以音译与意译结合而译出。旃檀,树名,为主要生产于印度半岛的香木,共有赤檀、白檀和牛头旃檀三种。旃檀木有香味,其自身的油质可起防腐作用,所以是雕刻或制作高档建筑、家俱的上好材料,也可以作为香料使用。牛头旃檀为淡红色,生长于北俱卢洲。据《翻译名义集》卷三说:「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旃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大正藏》卷五十四,页一一0四中。)故名牛头旃檀。

  ⑥百千人举不能移:关于这枚锡杖,道荣、玄奘都曾经瞻礼过。《洛阳伽蓝记》卷五引〈道荣传〉说:「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此可与法显所说互参。

  ⑦僧伽梨:梵文Sa/ghqti的音译,意译为大衣、复衣、重衣、杂胜衣、高胜衣、入王宫聚落衣等。此衣穿于最外面,是僧尼的礼服,凡说法、见尊长、奉召入王宫、外出托钵乞讨布施之时,必须穿着,因而又被称为「祖衣」。因穿着时别具威仪,因而又称作「庄严衣」。它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缝制而成,分为三品九等,条数越多,着衣者的身份就越高贵。

  【语译】从酰罗城向北行走一由延的路程,便到了那竭国的国都。这里是佛陀修行菩萨行时以银钱买五茎花供养定光佛的地方。此城中还有佛齿塔,其供养的方式和盛况与佛顶骨的情形相同。

  从那竭城向东北走一由延的路程,就到了一个山谷的入口。这里有佛陀用过的锡杖,也同样修建了精舍供养。此枚锡杖是用牛头旃檀制作的,杖身全长六、七丈,盛放在一个木桶之中。即使几百、近千人,也无法将此锡杖举起来,或者移动。

  进入谷口再向西行走四日的路程,有佛陀使用过的僧伽梨衣,也在精舍内供养。那竭国遇上大旱时,国民就聚集起来奉出此衣,礼拜供养,天就会立即下起大雨。

  那竭城南佛影

  那竭城南半由延有石室,搏山①西南向,佛留影②此中。去十余步观之,如佛真形,金色相③、好④,光明炳着,转近转微,仿髴如有。诸方国王遣工画师模写,莫能及。彼国人传云:「千佛尽当于此留影⑤。」

  影西百步许,佛在时剃发剪爪。佛自与弟子共造塔,高七、八丈,以为将来塔法,今犹在。边有寺,寺中有七百余僧。此处有诸罗汉、辟支佛⑥塔,乃千数。

  【章旨】那竭城南有佛影石窟以及佛陀的发爪大塔。这座大塔据说是佛陀与弟子一起修建的。塔旁边也有佛寺以及千座罗汉塔。

  【注释】①搏山:搏,有些版本也作「博」,章巽校本均作「搏」,可从。此字难于准确解释。碛砂藏《法显传》所附「字音」注其为「附近也」,似乎并不确切。因为在古代汉语中,「搏」字这样使用的例子极为罕见。而足立喜六则以为「博山」为山名,并说「佛影窟」在「法显、宋云时仍甚鲜明;但因内外情形渐变,故至玄奘时似已未能充分认识,于是博山之名终无从探究矣!」(《〈法显传〉考证》页一一一,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版。)其实,《佛国记》中类似的用法有四例,均不能解释为山名。笔者以为,从训诂学的原则出发,「搏」只能以比喻意义来理解,即「搏」可近似地解释为「沿着」、「顺着」。

  ②佛留影:即佛影窟,位于贾拉拉巴德南方绝壁Chahqr-bqgh村之南的黑色岩石间。《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二等都有记载,但玄奘说:「昔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近代以来,人不徧睹,纵有所见,仿髴而已。」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在《〈法显传〉考证》中说:「石窟在石山之绝壁,西南向,入口狭小,内深,有不完全之采光窗,斜阳射入,津滴内壁,故投映影像。法显、宋云时仍甚鲜明;但因内外情形渐变,故至玄奘时似已未能充分认识。」(《〈法显传〉考证》页一一一,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版。)其实,此佛影在法显之时已经只能于十步之外远观,至近处只能「仿髴如有」。

  ③相:即「三十二相」,也就是「三十二大人相」、「四八相」,指释迦牟尼佛所具有的与常人不同的三十二种最为显著的特征。依照三十二相的描绘,释迦佛的形像一般是顶有肉髻,螺发特征明显,双耳垂肩,眉目修长,双眼微睁,眉间有白毫,背有身光和头光。三十二相有十二、三个「相」可以在塑像中得到了体现。

  ④好:即「八十种好」,也就是「八十随形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指释迦容貌的八十种微细隐秘,难于一眼看出而须待指明的特征,主要涉及头、面、鼻、口、眼、耳、手、足各处的奇特长相,其中在造像上可以得到体现的有十多项。

  ⑤千佛尽当于此留影:佛教称过去为庄严劫,未来为星宿劫,现在为贤劫。「劫」指大时分,即宇宙由构成到毁灭的整个过程,佛教认为可分为成、住、坏、灭四个阶段。贤劫即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空,佛教说此劫当有一千个佛出世,现在已经有四百个佛出现过。关于佛影的来历,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说,有「牧牛之士供王乳酪,进奉失宜。既获谴责。心怀恚恨,即以金钱买花供奉受记窣堵波,愿为恶龙,破国害王。即趣石壁,投身而死。遂居此窟,为大恶龙,便欲出穴,成本恶愿。适起此心,如来已鉴,愍此国人为龙所害,运神通力自中印度至。龙见如来,毒心遂止,受不杀戒,愿护正法。因请如来:『常居此窟,诸圣弟子恒受我供。』如来告曰:『吾将寂灭,为汝留影,遣五百罗汉常受汝供。正法隐没,其事无替。汝若毒心奋怒,当观吾留影,以慈善故,毒心当止。此贤劫中,当来世尊亦悲愍汝,皆留影像。』」此故事又见于《阿育王经》、《阿育王传》等经典。

  ⑥辟支佛:为梵文Pratyekabuddha之音译,辟支迦佛陀的略称,意译为「缘觉」、「独觉」等,与声闻、菩萨合称「三乘」。 「缘觉」,指出生于无佛之时,但天才独悟而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成佛。

  【语译】那竭城南半由延距离的地方,靠山西南方向有一座石洞,佛陀将形象留在了此洞中。从距离此洞十多步观察,如同佛陀真容的影像便清晰可见,佛陀的金色的相、好十分鲜明而熠熠发光,愈走近则愈来愈模糊,感觉佛陀好像真的是在那里。四方国王派遣擅长绘画的工匠前来描摹,却不能将佛影传神地表现出来。那个国家的民众传言:「贤劫千佛都会在此留影。」

  距离佛影窟西边一百步远,供奉有佛陀在世时剃下来的头发和指甲。此处还有佛陀与其弟子一起建造的宝塔,通高七、八丈。佛陀制造这座大塔的意图是想使后人建塔时有效法的对象。这座宝塔现在还存在。塔旁边有一座佛寺,佛寺中有七百多个僧人。此处还有上千座罗汉、辟支佛之塔。

  【说明】

  此部分最可注意者如下:

  一、翻越葱岭至其南麓方纔算到达北天竺,而法显的最终目的地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他仍然将此段历程当作「路途六年」。

  二、法显所游历的北天竺诸国之中,重要的佛教圣迹有「慈氏菩萨像」、「四大塔」以及「佛钵」、「佛足迹」、「佛顶骨」、「佛影」、「佛锡杖」等等。「慈氏菩萨像」是陀历国的国宝,「佛钵」供养于弗楼沙国,乌苌国有佛陀遗留的足迹,那竭国则有「佛顶骨」、「佛影」、「佛锡杖」、「佛僧伽梨」等圣迹。其中,供养最为隆重的要数弗楼沙国的「佛钵」与那竭国的「佛顶骨」。「四大塔」均为佛陀本生之塔,具体为:「割肉贸鸽处塔」、「以眼施人处塔」、「以头施人处塔」、「投身喂饿虎处塔」。「割肉贸鸽处塔」在宿诃多国,「以眼施人处塔」在犍陀卫国,而「以头施人处塔」和「投身喂饿虎处塔」在竺剎尸罗国。

  三、与法显随行的十人,在弗楼沙国再次分流。宝云、僧景在弗楼沙国供养完佛钵便想返回中土。慧达在那竭国供养佛影、佛齿及顶骨返回弗楼沙国以后,便与宝云、僧景一起结伴返回中土。慧应不幸在弗楼沙国佛钵寺圆寂。这样,只有慧景、道整和法显三人仍然继续在天竺巡游。

  四、法显所经历的最危险的路段是,由陀历国西南行,前往乌苌国的路程。法显对其作了形象地描写:「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傍梯者,凡度七百。度梯已,蹑悬緪过河。」汉代的使者、大旅行家张骞、甘英未能到达这里。这段文字精练而有相当感染力,值得仔细欣赏。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