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巴诸大德著述: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
格鲁巴诸大德著述: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
内容简介
(一)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仗因托缘而得生起,故曰缘起或缘起有。没有一种事物是自然有或自性有,故曰性空或自性空。缘起和性空是每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不是一个,又不能离开而有。例如麦芽从麦种、水土、人工、气候等缘而生,这是麦芽的缘起一面,麦芽不是自然有,这是麦芽的性空一面。二者虽不是一个,但不能离开而有。例如甲茎麦芽的缘起,不能离开甲茎麦芽的性空而有,甲茎麦芽的性空亦不能离开甲茎麦芽的缘起而有。何以故?二者同在一茎麦芽而有,有则同有,无则俱无故。在麦芽上如此,在其它一切事物上亦莫不皆然。
(二)
缘起、性空二者没有相违相碍,而是互助互成。例如麦芽由于是缘起故才知它自性本空;亦由于麦芽是性空故才能从麦种等缘而得生起。如果麦芽是自然有,它就本来现成,何必待麦种等缘而有呢?这就是缘起与性空二者互助互成的道理。不仅麦芽,其它一切事物亦可类推。
(三)
中观应成宗大德指出:关于“缘起有”与“自性有”及“自性无”与“毕竟无”(绝对无)这四个词的含义和差别都要分析清楚。否则一说有就想它是自性有,一说无就想它是毕竟无,那就有落常断二边的危险。因为有中还有缘起有一面,无中亦有自性无一面,不能混淆。在这四个名词中“缘起有”和“自性无”是与事实相符合的,因此是正确的。了解“缘起有”则不落损减的断边,了解“自性无”则不落增益的常边。“自性有”与“毕竟无”是与事实不符合的。因此是错误的。妄执“自性有”是落增益的常边。妄执“毕竟无”是落损减的断边。研究龙树菩萨正见者必须远离断常二边而趋中观正道以积集福智二种资粮,迅速获得无上菩提,园(圆)满接引一切众生皆证佛陀的大愿。详如《缘起赞》中所说,这里只略谈几个根本概念而己。
译者
凡 例
一、此《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译本中顶格写者是《缘起赞》文。
二、空一格写者是《略解》文。
三、空两格写者是译者说明,例如第一页中(作略解者归敬文及颂曰:)。
四、各行中有()符号者是译者所加,例如科目中(甲)、(乙)等。
五、文中有()符号者是译者注释,例如22页中“远离(自性)有及(毕竟)无之增益及损减边”一句中之(自性)及(毕竟)等。
六、藏文版本《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中在解释《缘起赞》每一颂或二颂前只引该颂前几字个而用“等”字代替其余,此译本中则将该颂全文录出,以免阅者另备汉文《缘起赞》本。
七、为了便于汉藏两文对照阅读,这本书中有两部论典:前一部分是汉文《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后一部分是藏文《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
八、上面已说藏文本《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中引《缘起赞》时,未写全文。为了减少阅者另备汉文《缘起赞》本之烦,已将藏文《缘起赞》译为汉文,并依照前后次第放在《略解》之中。由于有便汉藏两文对照阅读亦将藏文《缘起赞》全文录出并依其次第加在此本所印藏文《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中矣。
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
宗喀巴·善慧称大师造赞
兀曲·语自在阿阇黎略解
比丘观空译
(作略解者皈敬文及颂曰:)
纳摩古汝瓦格硕惹、娑惹莎得耶(敬礼上师语自在妙音)
缘起性空之吼声, 折服常断恶音狐,
摄受本地之众生, 释伽(迦)狮子前顶礼。
五浊暗令北方众, 断见深义之机缘,
悲风引出善慧日, 照耀雪山日正午。
依怙由说缘起门, 赞净梵子天中天,
善说心要之句义, 略解释时属耳听!
此中于一切智善慧称吉祥所作《由说甚深缘起门赞佛婆伽梵·善说心要句义略解》全文分三:(甲一)赞首义,(甲二)赞正义,(甲三)赞终义。
(甲)一赞首义者,赞曰:
敬礼妙音上师
解曰:至尊宗喀巴上师在造赞之首,为所作事顺利完成,故诵顶礼妙音上师,表以清净三门至心皈敬
(甲)二赞正义分二:(乙一)正赞,(乙二)造赞原因及回向。
(乙)一正赞分三:(丙一)略标,(丙二)广说,(丙三)摄义。
(丙)一略标者赞曰:
由见、说何法, 知、讲成无上,
佛见、说缘起, 我恭敬顶礼。
解曰:此缘起法唯由自己见知、或为他人讲说,其知及讲皆成无上。瞿昙佛陀既自见缘起, 又为他讲说,因此,我于无上佛陀恭敬顶礼。
(丙)二广说分二:(丁一)由缘起门赞之原因,(丁二)由缘起门正赞。
(丁)一由缘起门赞之原因分三:(戊一)示缘起能断轮回根本,(戊二)缘起是正法扼要,(戊三)因此,颂扬由缘起门赞为最殊胜。
(戊)一示缘起能断轮回根本者,赞曰:
世所有衰患, 其根是无明,
见何能断彼? 佛说见缘起。
解曰:世间所有贪等衰患,其根本即是执补特伽罗及法为实有之无明,须由通达缘起之慧, 见诸法实际之理而断为轮回根本之无明,佛说能断轮回之根本是缘起故。
(戊)二示缘起是正法扼要者,赞曰:
尔时具慧者, 对于缘起道,
是正法扼要, 云何不了知?
解曰:在了知佛说缘起能断轮回之根本时,诸具慧之智者如何不知彼缘起道为佛陀正法之扼要或究竟心要?一定了知!
(戊)三因此、颂扬由缘起门赞为最殊胜者、赞曰:
如是于依怙, 申赞扬之门,
谁在缘起外, 能获希有者?
解曰:缘起既为能断轮回之根本及是正法心要,则于依怙世尊申颂扬之门,有何智者经过寻求观察,能在由缘起门赞扬之外,获得更希有者?不能获得!
(丁)二由缘起门正赞分二:(戊一)由见缘起门总赞,(戊二)由说缘起门别赞。
(戊)一由见缘起门总赞分三:(己一)颂扬佛由见缘起已而说故较其余大师优胜,(己二)如何见缘起已而说之情状,(己三)摄义。
(己)一颂扬佛由见缘起已而说故较其余大师优胜分二:(庚一)成立正法为无上,(庚二)成立大师为无上。
(庚)一成立正法为无上分二:(辛一)示说缘起为善说中最优胜者,(辛二)示所说缘起能断戏论纲。
(辛)一示说缘起为善说中最优胜者,赞曰:
何法待缘起, 彼即自性空,
较此语奇妙, 善说规何有?
解曰:佛说任何一法既待缘而有,则彼即是自性空,较此语更奇妙的善说之方法有何者呢?没有啊?
(辛)二示所说缘起能断戏论纲者赞曰:
愚夫于何执, 边执缚坚固;
智达彼尽断, 戏论纲之门。
解曰:愚夫实事师等于缘起法执为实有,令常断等边执之缚坚固不断;智者诸中观师通达缘起许非实有而为边执戏论纲尽断无余之门啊!
(庚)二成立大师为无上分二:(辛一)说缘起较说其余优胜之原因,(辛二)敬礼如是无上大师。
(辛一)说缘起较说其余优胜之原因者,赞曰:
此法余未见, 唯佛名大师,
外道之妄称, 如于狐称狮。
解曰:此无上甚深缘起正法唯汝宗有,余处皆未见到。因此,大师一词唯是瞿昙佛陀之名,迦毘罗及迦那陀等外道虽亦妄称为六大师,然未具大师之德相,非是大师,亦如称狐为狮而已。
(辛)二敬礼如是无上大师者赞曰:
希有大师、救, 希有胜说、怙,
善说缘起理, 大师我敬礼。
解曰:希有者,惊奇词也,谓汝是希有的说甚深缘起法的无上大师,又是希有的救获怖畏的真正归依处。汝是希有的善说法中最优胜者,又是希有的为诸贫困者无比依怙。因此,在善说缘起理的无上大师前我恭敬顶礼啊!
(己)二如何见缘起理已而说之情状分三:(庚一)佛说性空为缘起义之情状,(庚二)示若不如是通达即未通达正法心要,(庚三)示若能如是通达则于大师生起真正信心。
(庚)一佛说性空为缘起义之情状分二:(辛一)广说,(辛二)总摄。
(辛)一广说分二:(壬一)示若不许性空与缘起一致之义即不通达能仁意指,(壬二)成立性空与缘起一致之义为能仁最胜意指。
(壬)一示若不许性空与缘起一致之义即不通达能仁意指者,赞曰:
佛为利众生, 说正法心要
自性本空理。 了解此理因
无比是缘起, 见相违、不成,
彼于佛意指, 如何能通达?
解曰:佛为利益所教化之众生而说正法心要自性本空之理,能了解此理的无比之因或方法即是缘起义,而实有师见(自性空与缘起义)为相违;外道(许自然有故)则谓(此缘起)因不能成立。彼等如此所见而许,对于佛的无上意指如何能通达呢?不能通达啊!
(壬)二成立性空与缘起一致之义为能仁最胜意指分三:(癸一)承认许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够成立、相反者不能成立,(癸二)由于一切法是缘起故之原因而说为自性空之道理,(癸三)由此道理成立大师所说为无上。
(癸)一承认许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够成立,相反者不能成立分三:(子一)承认许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够成立,(子二)承认相反者不能成立而堕常断边,(子三)因此,颂扬见缘起理为最妙。
(子)一承认许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够成立者,赞曰:
佛许何时见, 空即缘起义,
性空与作用, 成立不相违。
解曰:佛承认何时见自性空为缘起义,则一切法自性本空与现前或名言中一切作用悉皆成立不虚,亦不相违而且随顺啊!
(子)二承认相反者不能成立而堕常断边者,赞曰:
若反彼而见, 空不能有用,
有用便非空, 许堕忧险处。
解曰:若与前说相反而见,谓自性空则一切作用皆不能有,又于现前有因果等作用即无自性空。因此许彼必堕边见忧愁危险之处啊!
(子)三因此颂扬见缘起理为最妙者赞曰:
因此佛法中, 极赞见缘起,
彼非一切无, 亦非自性有。
解曰:由上所说原因,佛陀正法中,极为赞扬见缘起之实际为最妙,而缘起之实际在名言中既非全无,亦不见为自性有啊!
(癸)二由于一切法是缘起之原因而说为自性空之道理分四:(子一)由一切法是观待有故说为缘起,(子二)由于是缘起有故说为自性空,(子三)示若是自性有则不能说有涅槃等,(子四)示于此等教导中论敌无隙可乘。
(子)一由一切法是观待有故说为缘起者赞曰:
无待如空华, 故不依非有;
性有则本有, 待因缘相违。
解曰:无待之法如虚空华本来非有。因此,不依或无待而有之有为法及无为法一点也没有。 一切法若是自性有,则此法本有,即与有为法须待因缘会合及无为法须待支分会合相违。
(子)二由于是缘起有故说为自性空者赞曰:
由于非缘起, 既无有一法,
故说非性空, 亦无有一法。
解曰:由上述原因,非缘起之法既完全没有,故大师说非性空之法亦完全没有啊!
(子)三若是自性有则不能说有涅槃等者赞曰:
自性不变故, 法若有自性,
则说无涅槃, 亦无戏论灭。
解曰:自性有之自性不能转变为余故,佛说诸法若有自性则不能得涅槃,诸边执之戏论亦不能灭。
(子)四示于此等教导中论敌无隙可乘者赞曰:
佛无自性语, 作大狮子吼,
在智者中说, 有谁能逾越。
解曰:由上述原因,大师说一切法远离自性有之语作无畏狮子音,在智者会中数数宣说,有谁论敌能越此善说而兴问难?不能啊!
(癸)三由此道理成立大师所说为无上者赞曰:
不仅无自性, 及依此生此
安立皆成立, 不违而互助;
即由缘起因, 不依边执见
此善说亦为, 佛语无上因。
解曰:任何法上,全无自性,与名言中依此因生此果等一切安立皆能成立,此性空与缘起二者既不相违而且互助。不仅此语成为大师所说为无上之因,即由此缘生起此果之原因,不依实事师等常断边执之见的善说,亦是成立大师所说为无上之妙因啊!
(辛)二总摄者赞曰:
此皆自性空, 及从此生此
二决定彼此, 无障而互助,
何法较此奇, 何法更希有?
以此理赞佛, 成赞非其余。
解曰:此等内外一切事物皆是名言中安立而已,非安立的自性本空,与名言中从因生果的二决定义,彼此之间不仅无障而且是互助的道理,除此以外,有何种法更奇特及更希有呢?没有啊!因此,由说甚深缘起理赞佛是无上的赞,若由其他功德赞则不如此优胜啊!
(庚)二示若不如是通达则未通达正法心要分四:(辛一)示承认缘起而不许性空是可笑处,(辛二)示实事师未通达正法心要,(辛三)示自性与缘起相违,(辛四)因此,佛说一切法如幻之道理。
(辛)一示承认缘起而不许性空是可笑处者赞曰:
有被愚奴化, 对佛起瞋恨,
于无自性语, 不忍有何奇?
诸承认佛语, 宝藏缘起义,
不忍性空吼, 我对此希奇。
解曰:有被愚所奴化之论敌,对佛起瞋恨的外道不忍无自性语有何希奇之处?没有啊!较此更甚的是于佛语究竟宝藏之缘起义承认已,而于一切法自性空的狮子吼不忍受之实事师等我善慧称感到很希奇而又觉得可耻!
(辛)二示实事师未通达正法心要者赞曰:
引至无性门, 缘起为无上,
若即于此名, 执为自性有,
则导此众生, 至圣众正路,
及佛所喜道, 有何妙方便?
解曰:引导众生至诸法实际无自性之门或方法,当以缘起理为无上,若即由此缘起之名执诸法为自性有,则引导此实事师等众生至圣众所行之正路及佛所喜通达空性之妙道尚有何种方便作引导呢?没有啊!
(辛)三示自性与缘起相违者赞曰:
自性无作、待, 缘起有待、作,
此二于一事, 何能不违、顺?
解曰:若是自性有者则热水无需加工,奴仆无需观待主人;而缘起是观待有及有作用,二者何能在一事上既不相违而且随顺和合呢?不能啊!
(辛)四因此,佛说一切法如幻之道理者赞曰:
此等缘起法, 虽自性本无,
然似彼显现, 故说如幻有。
解曰:由上原因,此等一切缘起之法,虽本无自性,然似有自性显现,是故大师说如幻有。(庚)三示若能如是通达则于大师生起正确信念分三:(辛一)由示诸法实际生起信念之情状,(辛二)由见善之功德、及恶之过患而生起信念之情状,(辛三)由通达佛所说义获得安乐之情状。
(辛)一由示诸法实际生起信念之情状分二:(壬一)由示诸法实际论敌无隙可乘之原因。(壬二)由缘起比量于其他佛语亦生起信念之原因。
(壬)一由示诸法实际论敌无隙可乘之原因者赞曰:
佛所说经典, 无有一论敌
能如法求过, 亦由此了知。
因为由此说, 于见、不见事,
远离诸增益, 及损减过故。
解曰:于佛所说经典,无一论敌能如法寻得过失之语,其所以成为可信之处亦由此缘起比量而得了知。若问何故而得了知?答曰:由此说缘起之理,于现见事物即用现量,于不现见即由比量而得了知,藉以远离增益及损减过故。
(壬)二由缘起比量于其他佛语亦生起信念之原因者赞曰:
见佛语无比, 是由缘起道,
因此于余经, 生正确信念。
解曰:能见佛语为无比之究竟原因既是缘起道,亦可由此于佛所说其他经典生起正确信念啊!
(辛)二由见善之功德及恶之过患而生起信念之情状分三:(壬一)示大师正法是众善之根,(壬二)外论师规为诸恶之源,(壬三)如此了知善恶之功过已于大师生起信念而恭敬之情状。(壬)一示大师正法是众善之根者赞曰:
依真见、善说 大师学习者,
远离诸衰患, 断众恶根故。
解曰:依从真见实际理已而善为宣说之大师学习者,是能远离一切衰患及断众恶之根的我见故。
(壬)二外论师规为诸恶之源者赞曰:
有在佛法外, 虽长期苦行,
诸恶仍呼唤。 我见坚固故。
解曰:有在佛陀正法以外的论师,虽长期苦行及依五炙身等,然仍为贪等诸恶之所呼唤曰,(:)到我们这里来,由于自己相续身上俱生及分别我见坚固之所致故。
(壬)三如此了知善恶之功过已于大师生起信念之情状者赞曰:
奇哉诸智者, 已知二差别,
何故于大师, 不由衷信敬?
解曰:奇哉诸位智者,既已了知善恶二者之差别时,何故不于大师生起不仅口说而是由衷之信敬呢?一定至心信敬啊!
(辛)三由通达佛所说义获得安乐之情状分三:(壬一)正示获得安乐之情状,(壬二)自责,(壬三)庆幸。
(壬)一正示获得安乐之情状者赞曰:
佛语何况多, 若于少分义,
或大概理解, 亦得最胜乐。
解曰:佛语何况很多及善为了解,若于少分佛语之义,或大概理解,亦能获得最胜安乐啊!
(壬)二自责者赞曰:
嗟我被愚害, 于此功德聚,
虽长期皈依, 未获少分德。
解曰:意自厌恶云:嗟乎,我心被愚所害,于上所说如此大功德聚之大师虽经长期归(皈)依,然大师之功德乃至一少分许,我亦未曾获得啊!
(壬)三庆幸者赞曰:
然近死主口, 在命未尽时,
于佛略生信, 想亦有善根。
解曰:虽怀如此厌恶,然将临近死主之口,在命未尽以前,能依正理于大师略生信仰,想此亦是有善根啊!
(己)三略义者赞曰:
说中缘起说, 慧中缘起慧,
二如世间王, 优胜唯佛知。
解曰:一切说中宣说缘起之讲说,一切慧中通达缘起之智慧,此二犹如世间国王,较其他人优胜一样,极为优胜之善说唯佛证知,迦毘罗仙等其他之人皆不能如是通达啊!
(戊)二由说缘起门别赞分三:(己一)佛说缘起之情状及需要等,(己二)能仁殷重修持之情状及生起求证深法之情状,(己三)依此寻求能仁密意之情状。
(己)一佛说缘起之情状及需要等分三:(庚一)佛为令所化众生得涅槃故而说缘起之情状,(庚二)对住持如此佛法者恭敬之原因,(庚三)说明所住持正法之优胜。
(庚)一佛为令所化众生得涅槃故而说缘起之情状者赞曰:
佛所说经典, 皆依缘起理,
此亦为涅槃, 佛无不趣寂。
解曰:佛所说一切经典之所诠皆依缘起理而说,此亦是为令所化众生得涅槃位故,不为所化众生烦恼寂灭之方法的经典佛没有啊!
(庚)二对住持如此所说正法者恭敬之原因者赞曰:
猗欤佛正法, 闻者证寂灭,
住持佛法者, 有谁不恭敬?
解曰:猗欤佛陀之正法宝,随入任何所化闻者耳中时,彼等一切所化众生略集资粮即得证寂灭涅槃故,对此住持佛陀之正法者,有谁智者不起恭敬呢?起恭敬啊!
(庚)三说明所住持正法宝之优胜者赞曰:
折伏诸论敌, 前后不相违。
众生得二利, 此法我增喜。
解曰:具有折伏外道等论敌之一切问难,及谈论时前后文义亦不相违,三界众生之现前及究竟二利亦容易获得等三种特殊优胜处之善妙佛法,我善慧称于此增长最大的喜悦啊!
(己)二能仁殷重修持之情状及生起求证深法之情状分二:(庚一)能仁殷重修持之情状,(庚二)生起求证深法之情状。
(庚)一能仁殷重修持此法之情状者赞曰:
佛为证此法, 数数舍身、命,
亲属及财物, 经历无数劫。
解曰:佛为现证此甚深(缘起)法故,有时施舍身、命及子、妻等心爱亲属,以及食、衣、乘、骑等受用资具经历无央数劫而数数行施啊。
(庚)二生起求证深理之情状分三:(辛一)由未从佛闻缘起法,叹为根劣之情状,(辛二)由此,心中生起悲伤之情状,(辛三)复由思维大师教导解除悲伤之情状。
(辛)一由未从佛闻缘起法叹为根劣之情状者赞曰:
由见何功德, 如铁钩钓鱼
引佛意之法, 未闻感根劣。
解曰:由见通达空性法之功德,能断三有之根,犹如铁钩钓鱼一样,特别引起佛心之缘起深法,由未从佛亲闻,极感此是吾侪根器劣啊!
(辛)二由此心中生起悲伤之情状者赞曰:
由此悲伤力, 犹如慈母意
随爱子而行, 我意未弃舍。
解曰:由上所说自感根器劣的悲伤之力,犹如为母慈爱的儿子死时,慈母之意随儿子行一样,我作赞者的悲伤之意亦未曾弃舍啊!
(辛)三复由思维大师教导得解除悲伤之情状者赞曰:
思佛说经时, 相好极晃耀,
光网所围绕, 大师以梵音,
此经如此说, 意才现佛影,
如遇月光照, 热恼变清凉。
解曰:在此情况之下,思惟佛说经时,佛身相好之光明极为晃耀,及有一寻光网所围绕的无等大师,以具五支清净之梵音,此经如此情况而说,如是想时,于意镜中现出能仁佛陀之影像,如遇月光之照,心中热恼变成清凉,受益极大。
(己)三依此寻求能仁密意之情状分三:(庚一)寻求之原因,(庚二)寻求之方法,(庚三)获得之情状。
(庚)一寻求之原因者赞曰:
于此妙道理, 诸不慧众生,
犹如兔丝草, 见解甚纷纭。
解曰:如前所说寻求能仁密意之原因时,于此希有之缘起妙理,在天竺及西藏诸不慧众生而自矜为智者,犹如石崖及草坪中之菟丝草一样,彼等见解甚为纷纭啊!
(庚)二寻求之方法者赞曰:
见此情状已, 我以多励力,
随从诸智者, 数求佛密意。
解曰:见上所说情状已,作赞者我,以多种励力,随从标准地寻求能仁密意之天竺智者而数数寻求佛之密意啊!
(庚)三获得之情状分二:(辛一)初时未得之情状,(辛二)最后获得之情状。
(辛)一初时未得之情状者赞曰:
初于自他宗, 诸教义学习,
又陷疑惑网, 我意极热恼。
解曰:在寻求能仁密意之时,最初于自他各宗教义进行学习,继由各宗说法不一,使我寻求者堕于疑网,意感热恼啊!
(辛)二最后获得之情状者赞曰:
佛授记龙树, 释无上乘法,
远离有无边, 教义君陀园。
无垢智轮满, 无碍游经空,
除边执心暗, 映蔽谬说星,
吉祥月善说, 光鬘令明显,
赖师恩见时, 我意得休息。
解曰:佛于楞伽经中授记圣者龙树释无上乘法,远离(自性)有及(毕竟)无之增益及损减边,如实解释佛母般若经之密意的善说《根本慧论》(即中论)等教义的君陀(君陀梵语即夜开花)园。由吉祥月称论师的无垢智月轮圆满无缺,在经典虚空中无碍游行,既破除所调伏众生的边执心暗,亦映蔽对深义谬说的一切行星的吉祥月称论师的《显句论》等善说白光鬘令中观本论及释的明显之义,蒙文殊上师之恩,令我由慧眼见到之时,我善慧称之意热恼得到解除之休息啊!
(丙)三摄义者赞曰:
佛事语最胜, 语中此理妙,
是故诸智者, 应从此忆佛!
解曰:一切佛事业中,以语事业为最胜,一切语事业中又以说缘起理为极妙。因此,明了正法扼要之智者,应从此赞而忆念佛陀啊!
(乙)二造赞原因及回向分二:(丙一)造赞原因,(丙二)回向。
(丙)一造赞原因者赞曰:
在大师后而出家, 学习佛经不疏浅,
勤瑜伽行一比丘, 婆伽梵前如是敬!
解曰:由缘起门赞扬大师之原因,就是在无上大师以后出家,学习各种佛经不疏浅而深广,于所闻义起修持的瑜伽行亦精进之比丘善慧称是一住持显密乘者,在佛婆伽梵前生起如是赞扬之恭敬啊!
(丙)二回向分五:(丁一)愿一切生中为善知识之所摄受,(丁二)愿了知正法本质已于佛陀生起决定信心之有情恒常充满一切人间。(丁三)愿一切生中不顾身、命而住持能仁正法,(丁四)愿于光大缘起深理之事业积极进行,(丁五)如是精进时愿诸获法常作助伴。
(丁)一愿一切生中为善知识之所摄受者赞曰:
无上大师之教法, 如此值遇由师恩,
此善转施诸众生, 为善知识摄受因!
解曰:我能如此值遇无上大师之正法宝的胜缘是由上师之深恩,故愿将此造赞之善转施一切众生,作为彼等得遇与至尊妙音一样具足德相的善知识欢喜摄受之因啊!
(丁)二愿了知正法本质已,于大师生起正信之有情充满一切人间者赞曰:
愿益者教尽有际, 不为恶念风所动,
知正法体于大师, 生正信者常充满。
解曰:愿饶益众生的大师之正教宝,直至三有最后之际,于任何时,皆不被魔类恶分别风之所动摇。诸了知正法胜妙本质已,于说法大师生起增上信念之众生恒常充满一切人间。
(丁)三愿一切生中不顾身命而住持能仁正法者赞曰:
一切生中由缘起, 光显空性于佛法
愿舍身命而护持, 一刹那顷亦不懈。
解曰:今后一切生中,由缘起理光显真实空性,而于能仁微妙教义,愿舍身、命从讲说、辩论、著述三门而住持之,一刹那顷亦不松懈。
(丁)四愿于光大缘起深理之事业积极进行者赞曰:
导师由无量难行, 殷重修持此法宝,
以何方便令发扬? 昼夜恒常系念之。
解曰:最胜导师释迦法王,由百千无量难行门而殷重修持此正法宝,我当由何种善巧方便之门令其发扬光大呢?愿昼夜常存此寻思观察而度时光啊!
(丁)五如是精进时,愿诸获法常作助伴者赞曰:
净意勤修此法时, 梵王、帝释及护世,
大黑天等诸护法, 愿常助伴勿暂离。
解曰:在由清净增上意乐勤修发扬此正法时,愿梵王、帝释、护世四大天王及六臂大黑天等护法常作助伴,一刹那顷亦不要远离啊!
(甲)三赞终义者文曰:
此《由说甚深缘起门赞佛婆伽梵一切世间最大不请之友无上大师·善说心要》是多闻比丘善慧称吉祥著于雪山群中大雪山遏得贡迦、布达拉山下拉顶寂静处又名尊胜洲,笔录者虚空吉祥。
(略解曰:)上文易知故不赘述。
(下面是略解者回向偈及文曰:)
所有广大法蕴溪, 皆流法性空海中,
极难宣说佛功德, 缘起赞中无不摄。
善慧大师顶生空, 名称新月慧眼火,
除众心暗之同时, 敌者戏论成灰烬。
依怙语莲难开敷, 僧伽海众之上首,
慧光展示义精华, 具善根者得欣尝。
如在八功德海边, 不饮有过之碱水,
智者善说具足时, 愚癡如我何敢言?
然如针尖所穿孔, 羊毛线亦无碍行,
我随智者之善说, 略述之时有谁责?
诸以慧杵搅经海, 所生善说龙脑香,
奉献具慧大自在, 及大辩才功德天。
于此励力所生善, 犹如日光抱雪山,
灭除众生无明暗, 回向最大菩提道。
此《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是依多闻比丘最胜天光及妙音笑·僧海之嘱,懈怠者比丘语自在自己年龄二十三,岁次甲寅年季秋月中浣日于兀曲寂静处兜率陀顶山寺写毕。
后 记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指出:“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此颂谓如果不具通达缘起性空之正见,虽修出离心及菩提心等法亦不能断除流转三有之根。何以故?三有之根本是无明,出离心及菩提心皆不是无明之亲对治法,若要断除无明必须通达缘起性空之无我慧故。因此,小乘欲得涅槃者必须在修出离心上加修缘起性空甚深正见;大乘欲得无上正徧觉位者亦须在修菩提心上加修缘起性空甚深正见焉。宗大师又在《缘起赞》中说:“佛事语最妙,语中此理胜,是故诸智者,应从此忆佛”。颂中所说“此理”即指缘起性空真理。此缘起性空甚深真理对于学佛者之重要性可以知矣。朴老会长深信和了解《缘起赞》是阐述甚深真理之心要论典,为了便于对照阅读,嘱将汉藏两文之《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印在一本,现已照办。有劳郭元兴先生校对修改拙译汉文稿,在此谨致衷心感谢。印出后尚希各位阅者指正是所至盼。
一九八五年八月 译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