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心物一元,化身是怎么来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心物一元,化身是怎么来的
今天接着前天的问题继续讲下去。前天讲:宇宙万物都是由心生出的,都是因为心动,才产生“万有”。如果我们的心不动,万有是否存在?回答肯定是“存在”。那与佛教中讲的理论,岂不是相违背了吗?佛教讲:“心动一切境(万物)生,心灭一切境(万物)灭。”那么现在我们心不动,万物是否存在?回答是:山河、大地、山林、树木依然存在。老子讲:“无,为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之所以宇宙有万物现象,都是我们的心强加给它的名词。如心未动,它存在等于没有存在。它在关你何事?在,是由你的心决定,附了名词,这是山、水,那是大地、树木……。如心不给它起名词,在犹如未在。六祖初到法性寺(今光孝寺)时,二僧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的时候,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有人不理解,在这里问:如果心未动,风和幡动不动?风动、幡动与大家有什么关系?对心而言,幡动就是心动。就像修行人经常谈论别人的是非,古人为什么不说:谈“非”是错,谈“是”是对的?谈论“是”也不对。
一个修行人,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朋友之间,也是不能抓住把柄不放。用人不要因为他有缺点,就不去用。要给他发挥长处的机会。如果总住在别人的缺点上,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在搜集别人的业障。光看到别人的缺点,等于把别人的业障收集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心中光是黑暗的一面。久而久之,你的内心充满了黑暗。如果光看到好的一面,久而久之,内心一片光明。下午劳动的时候,谈到罗汉还要分四个等级,菩萨分十个等级,佛还有三身,人怎么会没有差别?如果不拿平等心去对待别人,自己的内心永远不会平衡。做任何事,都会去报怨。因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是有差别的。每个人吃饭不一样,有多、有少;干活不一样,力气有大、有小;学佛、修道,有人领悟快,有人领悟慢;山上的树有高有低,地上的人群有差、有别。如能做到不去分别,是什么样,就让它是什么样,不要去改变它,那么你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如果该存在的都是不对的,造化早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就像海里有山,山中又有湖,自然这样,这有什么错误呢?如果不适应,这些早就不存在了。野外生物之所以繁衍不息,说明早已适应了大自然的规律。
为什么在一个圣人的眼里没什么要改变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圣人眼里,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不能去利用它。因你未发现,未找到它的价值,就说它没有用。收藏石头的人,可能会认为木头没有用。而搞雕刻的人,又可能会说土没有用。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而圣人看万事万物都有妙用。只有一个人孤立时,才觉得什么都没有用。
“心不自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如果用现代哲学的思想解释这句话:宇宙万物,都是心给它附加了名词,才有了万事万物。所以老子讲:“有名万物之母”。可哲学只提了一半,还有一半未提到。心给万物起名字,就有了万事万物。那“心”又是怎么来的呢?心是因为有万事万物而来的。《楞严经》中说:“即起为心”,当你看到万事万物,就是看到自己的内心。所以,“心不自心,因物故心”。如果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作最简单的比喻,你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贪、嗔、痴、慢、疑?关起门来绝对不行。只有出去做事时,别人说不中听的话或者瞪你一眼,才能检验出来。只有这个时刻,才能看清自己内心的反应。所以,“反应”的就是自己的“心”。反应越强烈,看得越清楚。因此古人讲:“烦恼即菩提”。只有借助于烦恼,才能检查自己的心态。
动是心,不动也是心。六根对着六尘,产生分别以后,本身就是真心的显现。也是真心在起妙用。对某件事物,在分别时是心在动,当知道外边的事物存在时,也是内心的显现。可我们习惯给它附加一种属性:说这是“好的”,那是“坏的”。站在世间法看事物有好、有坏。站在出世间法看,就没好、没坏。可是佛法不离世间法,纵然你已超越了内心,不分别好坏。做世间法时,还要随顺世间法去做。就是说,你一个人无法改变大因缘,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实际上学佛人不用改变周围,只需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内心。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管好,社会自然就好了。所谓净化社会,就是每个人先净化自己。
如果我们处在定中,没有动念、分别,将是一种什么境界呢?虽然大家没感受过,但完全可以从理论上领悟。我们都曾做过梦,当处在梦中时,会把梦中的一切都当成是真的。因此,做梦时该斗的,还在斗;该吵的,还在吵。什么时候修的梦中不执着,告诉自己:这是梦,就会很快醒来。有了这种定力,白天遇到境界,马上会告诉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也就是马上醒悟。之所以有梦,就是为了告诉你,白天也是在梦中,实际上都是在做梦。“梦中说梦,梦更梦。”当我们对万事万物不再分别时,世界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的空无里面。就像你们坐在这儿,腰一挺,正念树起来,几秒钟以内什么也不去考虑,不呼吸,顿时感到一切都消失了。洞、人、什么都不存在了。你和万物形成一体,万物和你同体,一体无体,因为不再分别、执着,在也不在。所以一个入定的人的思想意识,可以逢山穿山,逢海过海。
我十三岁时看的第一部小说《封神演义》,书中描绘土行孙从土里穿过去的情景,我非常相信。因为我自己经常在梦中逢山穿山,逢海过海。学佛以后才知道,人通过修炼,真的能达到这种境界。天台山过去有个班首,神识可以到厨房里拿东西。每天夜里,把厨房里的锅巴拿到禅堂里,分给大家吃。伙房里的人发现锅巴总丢,就反映给大和尚;大和尚的禅定功夫也很高,就在自己的屋里打坐,神识出去观察,结果发现,班首的神识从座上下来,到厨房去了。这时他开个玩笑,把班首的肉体放到床下去了。等班首回到禅堂里,把锅巴放到每个人面前,回到自己位子上一看,发现自己的肉身不见了。就到处去找。禅堂里又不能搞出动静来,急得够呛。这时大和尚站在禅堂门口大吼一声:“你可知犯戒了?”班首的神识和他对话:“我没犯戒,我是为了大家,因为每天一到半夜,大家饿得直不起腰来,没办法用功,我才去拿锅巴给大家吃。”和尚说:“还是要迁单”。班首说:“好,不过有个请求,每天子时如果大家还在用功,要吃一顿晚餐。”和尚答应了他这个请求,并告诉他:“你的肉身在床下边!”班首刹那间复活了,顶礼告假。实际上这种功夫,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好几次。只是没有用心观察它,更没有用心去捕捉它。每天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如果每天躺在床上捕捉它,怎样入睡的?怎样醒来的?怎样做梦的?这三者与入定、住定、出定的过程,以及死亡的过程是一模一样。当你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自己是怎样慢慢睡着,就如同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慢慢醒来时,又是怎样从四禅、三禅、二禅、初禅出来的。死亡的过程也是一样。经历了五禅定、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为什么不知道怎样睡着?怎样做梦?又怎样醒来的呢?睡觉的时候,首先是身体不动了,类似于要入定前,念头由粗变细—念头没有了—进入禅定。醒来时,忽然动了一个念头,接着念头由细变粗—又开始有杂念—身体开始活动。如果身体不动,还会继续入睡。当睡着了,是不是没有自己的肉体?山河大地一切都空了?孟子讲:“万物皆不悖于我。”只有在定中,才能感受到“万物皆不悖于我”。
如果感受到“空”了,有“空”,还是一种“有”。“无”是彻底没有了。今晚来打坐前,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话的人,是我在家时认识的,比我大五岁、已经出家了的一位道友。现在住山洞,问我下一步该怎么修?我问他现在处在什么情况?他说:睁眼、闭眼,一片光明。就像唐朝的道宣律师讲的:“泉中有明月,月中不是道”(此未超越色阴)。就经常处在光明海里。道宣律师修行时,经常有天人送饭。说明有愿心、有道心,虽未证道,只要具备了佛菩萨的悲心、愿力,可以受人天供养。完全可以往生西方。当时道宣律师的身心已达一潭清水,而且明月也出现了。已达到睁眼、闭眼一片光明,极目四望,一片光芒。绝不是一片无明(睁眼、闭眼一片漆黑,禅宗叫做“漆黑桶底”)。 我对那位道友讲:不要住在光明里,冲出光明。他说:“有时能冲出光明,又该怎么修?”我告诉他:应该动中修定,什么是动中修定呢?就是出去接触人、事、物、理。因为在静坐中,无法知道自己有没有贪、嗔、痴、烦恼。出去做事,如不能保持定中的状态,说明过去修的都是假的,都不究竟。你们看“仙”字怎么写的?人在山里就是仙,到了人间就不是神仙了。老虎在山中是兽王,到了人间,连狗都欺负它。为什么神仙离开山,就不是神仙了?因为红尘的力量太大了。
化身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是由妄念来的。比如你在这里动一个“回老家”的念头,如果力量足,你的形象就会出现在老家(力量不足是不能的)。当我们发愿时,要成佛,做菩萨,这时已把内在的力量,摆在了佛、菩萨的级别上。如果没发这个愿,怎么修,也不能把另一半(愿力)的力量摆上去,整个力量都在下边。所以佛门里讲:法身如如不动,化身随需要来来去去,报身分阶段。实际上“发愿”,就是把化身已经送上去了,当临命终时,另外一种力量与当时发愿的力量合二为一,就走掉了。民间讲:一个人临终时,还要到他生前去过的地方走一遍,把所有的力量带走。如果用科学解释,很好解释。因为一个人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留下影子。就犹如银行里的录像,只要你来过,就会被录下来。
人们常讲:某某大师在这儿住过,有加持力。每个人,随着他功力的深浅而留下的力量也有深浅。如果你刻意加持某个人,超度某个人,反而加持不了,超度不了。如果一心去做,反而能够超度冤亲债主。如果你以为是你自己在超度,你要背这个业障。如果认为是佛菩萨在超度,我们自己只不过是佛、菩萨的工具,业障由佛、菩萨来背。有的人讲“某某业障重,我一见他就头痛。”因为你分别、执著,对方的业障跑到你身上去了,所以你就头痛。因为心生业障,心吸业障。
留点时间大家提提问题。
问:师父刚才讲“三者一样”,再给说说。
师:入定、睡觉、死亡,三者一模一样。当早晨刚醒来时,灵灵明明,没有念头,与定中非常类似。当初空有和尚问我:“想入定吗?”我回答说:“做梦都想。”空有和尚说:“那就先看是怎么做梦的?”
先躺下,身体放松,思想意识收回来。先从外边收到屋子里边来,再从屋子里边收到头脑中来。身体上有一股力量,入睡时慢慢变细;醒来时,由细变粗。还有一个力量,完全可以离开身体。
尤其是身体疲劳、心清醒时,渐渐静下来,入定时,一定要先静下来。可一旦静下来,又会昏沉。
问:入定后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要用引磬敲出定?
师:入定有许多层次。很深的定,叫都叫不出来。这种功夫很高的人,入定前都会告诉自己,要入定多长时间,到时间会自动出定。(比如你明天早晨五点钟,要赶火车,睡觉前暗示自己,到时间一定会醒来。)有的忘了暗示自己,就需要有人叫出定。
问:我能看见许多人身上有附体,我确实给好多人治好了绝症……
师:每个人身上都有护法神!有许多无形众生围绕着我们,那是在过去世结的缘。你做善事,它也会修善;你作恶事,它也可能作恶多端。给人治病不是你的力量,无形众生在后边,借助于你的手摸一摸,吹口气的形式,而给人治病。
打坐入静,神识出去了,肉体被一个光罩罩住,无形众生无法进入。阴气重的人,无形众生容易进入,即附体。
* 六祖讲:“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在修行开始就要转变念头,不起分别心,到成佛的时候前五识、第八识才能彻底圆满。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