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惟觉法师:佛门大道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来源:   作者:惟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惟觉法师:佛门大道

 

  (一)950402

  佛门,简单的说是佛教界的大门;进一步的说法:「佛者,觉也」,佛门就是觉悟的门。所谓「自觉、觉他、觉满」,这是如来的境界,不但自己觉悟,希望大众也能觉悟,而且觉悟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达到「觉满」。如果以古人所说的「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而言,「先知先觉」是指开悟的圣者;「后知后觉」是听闻佛法后,知道开始修行学佛的人;「不知不觉」则是没有因缘听闻正法,成天吃喝玩乐、沉迷于声色犬马当中而醉生梦死的人。

  「佛门大道」是觉悟的大道、是菩提大道。「门」是一个譬喻,一般人做事也讲究「门道」,而契入佛法,就是觉悟的门道。「门」也指每一个人的六根门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是「六根门头」,修行要在六根门头上修,这就是佛门大道。更进一步来说,「门」是每一个人的心门,开悟了,心门就打开了,此时自然会明白里面有无量的宝藏,所以,这扇佛门、这扇心门很值得每一个人来开启。心门就在每个人的自心当中,迷惑时,心门就会关闭;一旦觉悟,心门自能打开。从我们的六根门头来检视,眼睛喜欢看五光十色,这是眼门未开;耳根喜欢听赞叹的话,这是耳门未开;鼻根追求喜欢的味道,这是鼻根门头没开;舌根贪着酸甜苦辣,是舌根门头没有开;身根喜欢温暖、喜欢享受,讨厌炎热、寒冷,希望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这是身门不清净,身门未开;意根患得患失、心猿意马、精打细算,总是在评量他人而不懂得检讨自己,是意门未开。六根迷惑了,心门就无法打开。

  相反地,诸佛菩萨是「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六根不住着于外境的生灭相上。眼不攀缘五光十色,所见尽是庄严的道场、清净的佛像,这是眼门清净,眼门开了;耳根不听闻是非,喜欢听经闻法,这是耳门开了;鼻根喜欢亲近戒香、定香,这是鼻根的门开了;舌根喜欢谈佛法、宣扬善法,舌根的门就开了;身体在行、住、坐、卧当中具足四威仪,身一动就是善法,不造作恶业,身门就开了;经常检讨、反省,知过改过,使意根清净,这是意门开了。所以,自己要打开自己的六门,因为这「六根门」是自己以前将它封闭的,过去到现在都被尘劳所封锁。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要靠自己磨垢刮光,把这六根门净化了,六门自然而然就开了。六根门是外面的门,外面的门打开了,心门自然就开;心门打开了、佛门打开了,道就自然现前。道不在心外,若认为道在外面,则是心外求法,在自心之外追求而不知道回光返照自心,即为「外道」。

  --------------------------------------------------------------------------------

  (二)950409

  我们修行学佛、听经闻法,要在六根门头、在心门当中信受奉行,由心门登堂入室,必能找到一条佛门大道,佛门大道就是「正道」。受持五戒,使人格完整,这属于「正道」;然而五戒只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属于人道的范围,还不是真正的大道。继续用功,进一步修十善,十善属于天道,一般人都喜欢生到天上,很多宗教都提到生天堂,佛教也有生天的法门,但这都不是究竟的佛门大道。虽然天上比人间快乐,但是天福享尽仍要轮回,所以生天只是一种福报,也有寿命终了的一天。

  既然是修道,总要找一个究竟的道。「声闻道」属于究竟的道,声闻修「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修成了就能证得罗汉果,证得罗汉果就可以出三界、了生死。虽然这是学佛修行所追求的一种圣道,但这还不是今天所说的「大道」。除了声闻道,还有缘觉道,缘觉道以上还有菩萨道,菩萨道修圆满了才能成就佛道。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有的人听到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成佛,就望洋兴叹,认为实在是佛道日遥,便失去信心。今天所讲的「佛门大道」,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大道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悟自心,直了成佛」,这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法门。现在这个时代,每件事都讲求时效,例如:为了赶时间,吃饭要迅速;无论是工业、商业,程序都要求简化,要一贯作业、要机械化,这也是为了求快。而佛法中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一条最快的大道。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悟自心,直了成佛」,是无上菩提、是无上道。这个道要如何契入呢?首先要彻悟,如禅宗祖师说:「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这个「知见」就是要契悟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的当下这念清净心──「离念真心」,离念就是无杂念、无妄念,又称为「无念」,必须要契悟这念心。因缘成熟了,很容易就能契悟这念心;因缘没有成熟,就像在太阳当中找影子,骑牛找牛,始终没有办法悟道。但是,悟了以后要起修,「修」也要有功夫,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个阶段称为「保养圣胎」。保养成功了自然可以走在这条大道上,而且步步都是光明,好比打开心当中的宝山,可以尽情享用。

  禅宗祖师说:「未开悟前,如丧考妣。」还没有开悟前,不知道心在哪里、佛在哪里、道在哪里,所以很伤心,好象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悲哀。但是开悟以后,找到这条菩提大道,又「如丧考妣」,为什么找到路、开悟了,还是如丧考妣呢?因为虽知道一切都是现成,可是自己的这念心当中却有很多杂念、妄念、昏沉。举例而言,一般人在上班的时候,由于忙于工作,所以不会感觉有妄想、无聊,也不会打瞌睡;但等到打坐时,妄想、昏沉、无聊、无记这些毛病又全都出现了。因为觉得要达到清净心实在太困难,想除去妄想实在太困难,所以又「如丧考妣」。

  一般人结束了一天工作,下班以后做什么呢?如果是修行学佛的人,知道看经、打坐,知道持咒、做早晚课诵。但是,没有发道心、没有修行学佛的人,下班后心里总是无所依靠: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发现冰箱里还是那几样东西,没有兴趣;看看报纸、杂志,新闻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刺激的,还是觉得很无聊……打电话给朋友,听到有牌局,赶紧开车去参加,刚一离开家不远就出了车祸。为什么这时想去开车、想去打牌?因为心始终在攀缘,心静不下来,外面的境界就容易与自己过去生的业障相应。佛经讲:「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过去自己曾经伤害别人的性命,也许是无心之过,也许是有心之过,这一生遇到前世的冤家,业障就相应了。

  自己所造的业,如果没有能力化解,如前世伤害某人的种子存在八识田中,一旦与对方相遇就会受报。什么是「因缘会遇」?举例而言,假使彼此都在美国,不但在美国而且都在旧金山,这就是因缘会遇;如果一方在纽约,另一方在大陆、台湾,彼此不相遇就不会受报。因为念头就像是一个频道,频道强就能很快感应到,假使双方都来到旧金山,冤家路窄、狭路相逢,又正好都开车来到同一条路上,经过的时候,彼此八识田中的种子互相产生感应,结果车子就撞上了,这就是冤家路窄,业果相遇。相反地,下班回到家,正好在家休息、静坐,沉淀自己的念头;最后达到无念、一念不生的境界,即使外面有业缘经过,自己的电波也不会与他人的频道相感应。所以,一念不生,业障消除。

  --------------------------------------------------------------------------------

  (三)950416

  我们从前面所说的角度来了解佛法,修行就会很认真,因为修行是自己的事,藉由打坐而达到无念的境界,这就是一条大道。有念是众生,无念就是佛,《六祖坛经》云:「有念念成邪,无念念即正;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虽知道要达到无念,但如果又执着「无」,「无」则又变成「有」,这就是心有执着,有我执、法执。例如我们今天在讲堂里听经闻法,电灯一开就充满光明,电灯一关就是黑暗;如果执着这个地方是光明的,那就错了,因为电灯关掉后这个地方是黑暗的,要将电灯打开才会有光明,认为讲堂是黑暗或是光明,这些都是执着。有执着,就不易与道相应,所以修行的过程就是要破我执、破法执。

  「无上大道」是要达到无念的境界,但如果不清楚什么是无念,就很难真正达到无念的境界。一般人刚打坐时,常有的毛病是妄想、昏沉、无聊、无记,懂得用功的人,知道要对治这些毛病。如果还没有真正的大彻大悟,反倒认为昏沉来了睡一睡无所谓;甚至坐到睡着了还会作梦,自己迷迷糊糊,以为刚才可能是入定了,不知道自己是在昏沉当中。悟道的人知道这念心不能打妄想,不能昏沉、无聊、无记,因为这些毛病现前,心门就关闭了。

  人有很多的「我执」,大家都习惯讲「我」,「我」在修行,「我」在听经闻法,「我」在做事,哪一个是「我」?「我」的四肢五官、「我」的身体、「我」的心,如果认为身体是「我」,把假的当成真的,就把真的迷失了。假设身体是「我」,读小学的时候是个小学生,认为这就是「我」;小学毕了业,小学时的身形改变了,成了中学时候的身形,这与小学时候不同,那中学的身体是「我」吗?到了高中的阶段,这时的身体是「我」吗?接着,读大学、硕士、博士,哪一个身形才是自己呢?一般人总是执着自己的形貌,执着这个假合之身为自己。又比如说,取得学位之后,「我」找到工作了,「我」又成为经理、董事长、教授、校长……这也是「我」;回到家,与太太相处,「我」就变成先生,面对孩子时,「我」就变成爸爸。一个人有这么多的「我」,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大家选择看看,都不是的。最后,年纪大了,认为自己七老八十了,又把这个老的形体当做「我」,这都是因为没有明白自己的这念心,执着身体、形貌,执着一个「假我」,迷失了真我。所谓「人老心不老」,只要明白这个道理,虽然相貌会变老,这念心始终是年轻的。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波斯匿的国王,波斯匿王是佛陀的弟子,由于长期生活在王宫中,环境优渥,以致体型肥胖。有一天,波斯匿王请问释迦牟尼佛:「世尊,我已经胖得连拜佛都拜不下去了,请世尊慈悲,告诉我减肥的方法。」这时,佛陀对波斯匿王说了四句话:「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人当自系念」,时时刻刻要管得住自己的这念心,这念心要专注,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要把心系念在佛号、诵经上,系念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念天」。做事情,心就在工作上,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都是系念。「系」就是专注,专注也是止观,懂得系念,心慢慢就能安定下来。饮食时,心就在饮食上,要能适量。其实减肥很简单,不外乎少吃,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吃东西要知道节制,饮食只吃八分饱,不能吃得太撑,这是「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诸受」就是感受酸甜苦辣种种味道,「薄」是减少,意思是说不要贪着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减少贪吃的念头,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减肥,而且能使身体健康又长寿。这四句话就是减肥的最好方法。

  --------------------------------------------------------------------------------

  (四)950423

  波斯匿王经常随佛听经闻法,有一次听到释迦牟尼佛说:「世间除了生灭法,还有一个不生不灭法。」于是,波斯匿王请问释迦牟尼佛:「世尊,生灭法我们都知道,但是不生不灭法是什么意思?我始终听不懂。」希望大众也能从这个公案中,找到一条佛门大道。首先,要知道世间上的所有一切,都属于生灭。佛法所说的「生灭」,分为大期生灭、短期生灭、四相生灭、剎那生灭。

  第一、大期生灭:宇宙万象有成、住、坏、空,整个世界的外在环境都有成、住、坏、空,宇宙当中有无量的世界,一般人只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是一个世界,其实宇宙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太阳系、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整个宇宙世界,经常都在生灭变异当中,有的世界呈现成长的状态,有的则在毁坏的阶段,这都是无常、生灭,属于「大期生灭」。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一样会有成、住、坏、空,地球将来也会毁坏。什么时候坏呢?要等到我们这个世界的第一千尊佛出现以后,而现在是第四尊佛出世,还不是世界末日的时候,所以我们正好把握因缘用功修行。

  第二、短期生灭:短期生灭是人在地球上的生、老、病、死等现象。地球上的人谁没有生、老、病、死?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这是「生」;有生就一定有死,想要「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生到天上,天人也是有生、有灭,只是寿命长短不同而已。唯有契悟到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才真正可以不死。地球上的任何生物,无论是海里的、空中的,都有生、老、病、死,除此之外,人为的战争、杀生等灾难,都会使生物死亡。从这里去观察,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成、住、坏、空与生、老、病、死当中不断地循环。所以,世界是动态的,并非只是一般人所知道的静止状态,事实上,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剎那不停的循环,这属于短期生灭。

  第三、四相生灭:四相是指「生、住、异、灭」。如人的起心动念中就有四相生灭,以喝茶来讲,口渴了想喝茶,这是想喝茶的念头生起,属于「生相」。决定要喝茶,拿起杯子将茶水送到口里,这是第二个念头「住相」,这时第一个「生相」的念头已经灭掉了。接着开始喝茶,喝第一口觉得很可口、很清凉,感觉很舒适,再喝第二口、第三口,口已经不渴了,这时感觉不如喝第一口这么好;再喝,渐渐觉得茶水没有味道,念头不断地改变,这是念头的「异相」,异就是变异、变化。不想喝茶了,放下杯子,喝茶的念头灭掉了,这是「灭相」。从不同的事情来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这是「四相生灭」。

  第四、剎那生灭:我们的念头时时刻刻都在生灭、生灭、生灭……佛经里记载,从早到晚,人的念头有八亿四千万个生灭。一般人于白天时,心念在生灭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更难觉察晚上睡觉时这念心也还在生灭当中。

  波斯匿王问:「世尊,我已经知道生灭法了,但是您讲到我们心当中还有一个不生不灭法,哪个是不生不灭?」佛问波斯匿王:「大王,你今年几岁?」「我今年六十二岁。」佛问:「大王,你最初在几岁时见过恒河呢?」波斯匿王回忆一会儿,说:「大概在三岁的时候。」佛又说:「你从三岁时的童颜,到现在六十二岁的白发苍苍,相貌是完全不同,三岁到现在,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就是『生灭法』。然而,你三岁时看恒河的这念心和六十二岁看恒河的这念心,能见的这念心是一个还是两个?」波斯匿王回答:「当然是一个。」不可能过去有一个能看、能知的心,现在还有另一个能看、能知的心;如果过去和现在不是同一个心,那么现在的心怎能记得过去的事呢?所以能看的这念心,有着不生不灭与永恒不变的性质,这才是真实的自己。

  --------------------------------------------------------------------------------

  (五)950430

  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从小到大,能见的这念心是一个还是两个?以我们对于食物的味觉来说,三岁的孩子知道盐是咸的、糖是甜的,现在活到这个年纪,也知道盐是咸的、糖是甜的,三岁时的这个「知」和现在这个「知」,是一个还是两个?我们从小到大,小学是一个生灭,中学是一个生灭,乃至高中、大学、博士、结婚、生子的过程,都是一个生灭接着一个生灭,属于生灭法。为什么是生灭呢?譬如「爸爸」这个名称,因为有孩子才有「爸爸」的名相;如果没有孩子,爸爸这个名相就无法成立。又如董事长这个名称,有公司的存在才有董事长;假使公司解散了,董事长的名称也就用不上了,这都属于生灭法。整个世间都不断地在生灭变异,是因缘会聚、缘起性空,我们要将这个道理想透。

  每个人都有不生不灭的觉性,正如同波斯匿王过去见到恒河的这念心,和六十二岁的这念心没有差别。从这个地方去用功,一定能契悟自己本具不生不灭的「觉性」;契悟了这念觉性,才真正是契悟了无上大道、佛门大道。契悟了,这念心就能盖天盖地,当这个世界毁坏的时候,不生不灭的这念心仍然存在。因为时间、空间都是虚妄之相,不管时间、空间怎么转变,只有不生不灭的这念心能涵盖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念心当中,十方的空间也都在这念心当中。如来成佛就是证到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所以如来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事情都很清楚;现在科学、医学都很发达,但是如果论及「知」,和如来相比起来,实在还差很远。

  一般人能够清楚知道过去的事情吗?今生的几十年当中,有时候自己的事都弄不清楚,甚至于两三天前的事还迷迷糊糊,更遑论是过去世的事。因为一般人的心念就像一潭充满杂质的浑水,而悟到这念心的人,就好比觉察到这些现象,知道要把浑水沉淀一番,并且去除里面的杂质,所以悟了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去努力。禅宗祖师为什么在开悟以后仍是「如丧考妣」?因为发现心当中有很多的习气、妄念,所以要藉由渐修的过程来磨炼自己。《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顿悟了自己这念心,和十方如来的这念心没有两样,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这念心不增加一丝一毫;而凡夫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这念心也不会减少一丝一毫。

  佛性人人本具,明白这个道理,就了解人活在世界上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生命并非只有这一段,生命是无穷尽的,我们有无穷尽的希望。如果不了解佛法,就只看到这一生,计较这一生中的贫贱、富贵。贫穷的人对于富贵人家非常羡慕,觉得自己贫苦、卑微;然而富贵人家也有烦恼的时候。通常人是日食三餐,再怎么吃也是有限,就算住在高楼大厦里面,所睡也不过是一张床,钱财太多了,反而又生出种种患得患失的想法:「这么多的钱要怎么用才能保值?现在绑票、勒索这么猖獗,怎么办呢?死了以后,这么庞大的财产交给谁呢?或是捐给国家、捐给慈善机关?以后会不会有问题……」这么一想,晚上就失眠了,即使是睡在高楼华厦的豪华卧床上,也是睡不着。财富虽然多,不快乐又有什么用?有些人干脆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尽量地享受物质生活,这么一来却又造作恶业了。

  有些没钱的人羡慕豪贵生活,也想得到富贵人家的享受,但是认为要赚这么多钱不容易,最快的方式就是偷、抢,于是绑票、勒索、贩毒,做出种种触犯法律的事情,最后锒铛入狱,更是痛苦!这就是没有找到人生的道路,没有找到不生不灭的佛门大道。如果找到了这条人生大道,有钱人的人生就会更光明,因为知道如何善用钱财来救人济世;没有钱的人知道种善因、得善果,人生就会有好的转变,一切命运都操之在己,只要肯努力就有希望。

  所以,佛法能带给大众希望,使贫苦人家从黑暗步向光明,使富贵人家从光明到达更光明的人生。因为知道人的生命无穷尽,知道透过佛门大道、菩提大道,就能确实掌握自己无穷尽的生命与希望。波斯匿王就是悟到这个道理,是「智慧型的开悟」,只要大家因缘成熟了,一听这个道理就可以明白自己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性,就能找到这一条佛门大道。

  --------------------------------------------------------------------------------

  (六)950507

  悟道之后,才真正是修道的开始,「修」就是在日用当中保任这念心、磨除烦恼习气,不管面对任何境界,都要有恒心、有信心,最后通过种种障碍,一定能有所成就。过去,有一位很有道心的高峰妙祖师,为了要开悟,闭「立关」三年。三年站着不动,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可是,在历经三年的苦修之后,高峰妙祖师却没有开悟。大家要了解,「苦行」只是帮助修行的助道方法,苦行并不是「道」。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修六年的苦行而未明悟大道,后来体会到苦行并非究竟之道,必须善调身心,有适当的体力与精神才能持续地用功。

  高峰妙祖师闭立关三年没有开悟,接着就到外地去参访善知识。参访途中,由于身体不适,所以到客栈住了一阵子。有一天晚上,高峰妙祖师起来找水喝,在一片漆黑中,摸到了一盆水,舀起水就喝,喝了之后觉得水很甘甜。隔日一觉醒来,他再到厨房找到昨晚那盆又甘甜、又清凉的水,正准备要舀来喝的时候,一看──水面上浮着一层白沫,而且闻起来还有一股臭味,原来那是洗脚水!当高峰妙祖师知道昨晚喝了一肚子臭水时,当下楞住了,而就在这个时候,竟也开悟了。开悟时说了四句话:「饮之甚甘,闻之甚臭;非关外物,净秽由心。」昨天晚上喝这盆水时,感觉又香又甜,可是今天闻到了臭味,知道这是洗脚水,马上就不想喝了,为什么呢?「非关外物,净秽由心」,想喝与不想喝跟这盆水没有关系,完全是自己这念心的分别所致。昨天晚上喝的时候,不知道是洗脚水,这念心没有分别取舍;而今天知道这是洗脚水时,直觉得难以下咽,这是因为自己的分别心,认定这水是脏的,所以不敢再喝。有了分别心,外在的世界就成了相对的境界,一切都是自心的作用,高峰妙祖师就是悟到这个道理。

  本具的觉性,本来就没有分别、没有取舍。但是,开悟了以后还要继续保任这念不分别、无取舍的心,当下唯有这一念清清楚楚的觉性。悟到这念心之后起修,才算是修道的开始。过去未悟之前还不算真正的修道,只是修「加行」,加功用行。契悟了这念心以后,要「静中养成,动中磨炼」来保养这念心。所以每天都须将这念心静下来,打坐时,要觉察自己的妄想;昏沉来了,可以动一动身体,振作精神,如果身体太疲累,就先睡一觉再静坐;假使落入无聊、无记,就要提念,譬如想到布施、持戒、忍辱……想六波罗蜜,或是念一句佛号,帮助自己提起正念。

  --------------------------------------------------------------------------------

  (七)950514

  在静坐当中,昏沉、无聊比妄想还好对治,因为妄想有很多种层次,容易使人错认消息。依《禅宗永嘉集》所述,吾人静坐的时候,可分五种念头:

  第一、故起念:初初打坐时,感觉腰酸背痛、腿酸、腿麻、腿痛,如坐针毡,所以心定不下来,为了要转移这种痛苦,就故意起念头,想一些事情让自心有所依靠,转移打坐时的酸麻痛,这称为「故起念」。例如,故意想自己的事业该如何发展,办公室该怎么样规画人事?哪些员工有能力、有智慧、有担当,将来可以重用……这是故意起个念头,在转念的同时,因为心有所依靠,就不觉得腿酸痛难耐了。打坐本该万缘放下,「故起念」只是一种对治的方法。

  第二、串习念:由于积久养成的心念已成了习性,现在知道要无念、不想过去的种种;但是,念头却像波浪一样,不管好坏全都一波波的现前,打妄想既已成了习惯,过去的种种自然而然会不断地涌现。

  第三、接续念:串习忽起,或故意起念,念头始终是一个接着一个,就像波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停不下来。虽知道心在向外驰散,却无法制止,仍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是「接续念」。

  第四、别生念:就是在静坐当中特别又生起了另一种念头。例如:知道打坐是好事,想到自己这一生如果再懈怠下去,终将无法脱离三涂的苦报,愈想愈懊悔。别生懊悔的念头一起,又继续不断地起悔心,这就是「别生念」。

  第五、即静念:在这段过程中,自己继续不断地发大心,有愿心、有恒心、有信心,慢慢地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这四种妄念都没有了,觉得心很宁静、很自在,这是「即静念」。但这并非是真正的「无念」,若未深入究理,则易停顿在这个阶段而错认消息,以为即静念是很好的境界,误认自己功夫到家,可能已达到佛经里所讲的「无念」境界,事实上这是着静了。

  一旦着静,则易心生烦恼。例如:打坐的时候感觉心很清净,只要听到一点声音,就觉得很烦恼,听到监香法师走路的声音,引磬、木鱼及外面的种种声音,都感觉好象刺一样,这就是「着静」了。或者在心念不够清楚的状态下,监香法师以香板来提醒时,自己却认为:「我现在正在入定,怎么打我的闲岔?」其实这是「着静」,执着静境。我们要了解,着静是不好的,贪着静境,菩提心、佛门大道就容易不现前,所以着静是一种障碍。

  修行的过程有动、有静,一般人处于动中一段时间后,通常会觉得疲劳,很想静下来,平时如果身体感到疲劳,可以将眼睛闭起来,心当中不想任何事情,静默两分钟、三分钟后,就会感觉比较有精神,这是静心的好处。佛法就是要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上下班、工作劳累时,让心静一静,保持一念不生,就能达到休息的效果。

  有些人认为佛经讲「有念、有想是众生,无念、无想是诸佛」,所以一念不生就是要达到「无想」,其实佛经所讲的无念、无想当中还有「正念」。如果只懂得修无念、无想,最后得「无想定」,生到「无想天」,天寿尽了还是无法出离三界轮回之苦。以前印度修定的方法很多,有的修行者认为自己的烦恼和业障都是从思想所产生,如果把妄想停止,什么业障都会消掉,于是就告诉自己保持不想,最后得「无想定」,这种方式与佛门大道是不相应的。

  --------------------------------------------------------------------------------

  (八)950521

  《楞严经》里有提到「动静二尘」,色、声、香、味、触属于动境当中的尘境;打坐时着静,静也是一种尘劳,有些人因为不了解,把静境当做开悟、当做不生不灭的境界,如此则会障蔽本心。所以想要通过静境这一关,先须不执着静境,当下的「离念真心」才会现前。「离念真心」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人说「生心」就是妄想,其实这么讲是不对的;生心是心的作用,这念心有体、相、用三大,这念心想到过去就住在过去,想到现在,心就住在现在,想到未来,心就住在未来,这都是心有所住、心有所依靠,不管依靠什么都是有所住。修行法门上所谓的「依靠」是一个前方便,修止、修观是一个依靠、是一个前方便;念佛也是一个依靠,这念心靠在佛号上,最后连佛号也不执着才是最高的念佛;诵经、持咒都是前方便,因为心定不下来,所以把心依靠在经咒上;修善法,把心靠在善法,这都是依靠。依靠是初步,最后,连依靠也不需要了,是「孤月独明」,这念无住心就现前了。

  所以,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即静念,这五种念头都过关了,最后这念清净心、无住心、菩提心、寂灭心、不生不灭心就会现前。

  《楞严经》讲:「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有的修行人也以这种方法灭除自己的见闻觉知,为免心生分别而造作诸业,就用能观之智把见闻觉知灭掉,修「灭尽定」;我们须了解,纵使灭除一切见闻觉知,也只是定境,并不是佛门大道。因此「纵灭一切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听、不觉,在定当中「内守幽闲」,这并非佛门大道,什么原因呢?因为要契悟这个「知」,「知」要存在,把「知」都灭了,道在哪里?所以这种修法并不属于大道。

  《楞严经》又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就是吾人的觉知,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这个「知」,保持这念清净心。举例来说,我们看到茶杯,怎么知道这是茶杯?因为有「知」的存在,这是「知觉」。《楞严经》所说的「知见无见」,是指不起第二念,起了第二念就是攀缘、分别,并不是「知」,而是「意」,有意则有识。「心、意、识」如何生起?如:分别这个茶杯是不锈钢的质料、是某种品牌的,此即第二念、第三念,在知见上再立知见;觉得这茶杯不错,看看附近没有人,就来个顺手牵羊,把东西放到自己的包包里面,这就是我执所产生的心、意、识作用。「知」是第一阶段,当第一念生起时,了知是善、是恶,只保持这个「知」的存在,从这当中觉照自心,方能悟到经文所说的道理。

  --------------------------------------------------------------------------------

  (九)950528

  修行悟了以后,继续在这念心上用功,就是「修道」。觉察妄想而达到「即静念」,最后还要破除即静念,真正达到「无念」。无念是个什么境界?这在佛经里有很多的说明,无念就是「真如法界」,又称为「平等法界」。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众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这是「真如界内」;「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自己不存在,所面对的人事物也不存在,只有这一念菩提妙明真心,这个就是「真我」。释迦牟尼佛在无忧树下诞生时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是指不生不灭的这念心,不生不灭的这个「真我」是最尊、最贵,所以是唯「我」独尊。

  悟到这念心才真正是悟了道,悟了道还要修道,「修道」必须下功夫。古人说「修道」如龙养珠,也就是保养圣胎。有的人把「圣胎」解释错误,认为「圣胎」就是「本尊」的形容词,而在修观的过程中观想自己是文殊菩萨或是普贤菩萨的样子,以为这是「本尊」;事实上所观想的本尊并非圣胎,因为这是自己想出来的。其实「本尊」就是自己的觉性,本自具足、本来尊贵,也就是不生不灭的这念心。觉性虽然没有形相,但是又能产生无量的智慧,所以并不是没有,而是「妙有」;虽是「妙有」,却又无从找到产生智慧的处所,因为它是「真空」。所以,觉性是「真空妙有」,具足无量的智慧与功德;觉性人人皆有,是每个人本具的,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

  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念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功德的心,不只世尊有,每个人都有。但是在哪里呢?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这不是每个人都有吗?能看、能闻的这念心就是!古人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下即是,动念乖真,离开这念心另外去寻道,是绝对找不到的。《六祖坛经》讲:「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离开这念心另外去找道,就像在日正当中找自己的影子,是找不到的;又如骑牛找牛,已经骑在牛背上,却还要去找那条牛,怎么找得到?自己能找、能寻的这念心就是道;在心外去求道、寻道,始终是找不到的。如佛经所说:「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道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当下即是、动念乖真。道是现成的,只要这念心不染污就是了,但是,「这念心不染污」要下一番功夫,因为过去都是在染污当中,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贪味,都是在取舍当中。想要「不染污」就得回光返照、静坐观心,要通过刚才所提到的五种念,这五个关口破除了,也还是不离开这念心。古人说:「万里途程,不离初步。」走了一万里的路程后,开始起步的那一念心和抵达终点时的那一念心,是一个心还是两个心?当然还是一个,始终不离当初那一念心。

  对于这些道理要很清楚,理路明白了,懂得作主,修行就有了正确的方向。例如打坐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境界,具足慈悲心,就有慈悲的境界;心中有贪瞋痴,贪瞋痴的境界就会现前。这些境界并非来自于心外,而是自己「意识」的作用。又如天天想佛,可能晚上会梦到佛来摩顶,或梦到菩萨传咒给自己,这时不须欢喜,因为那是一场梦境,不是真的,梦中的事绝不去回忆,要让这念心时时作主,远离颠倒梦想。

  在平时,心若起念就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口只讲好话不讲坏话,身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在打坐时就应超越善念,达到不起心不动念。为什么要超越?因为起善念、说好话、做善事都属于行善的功德,将来可以生天堂、生净土;但是生天堂、生净土还不是修行最究竟的目标,我们要到真正的净土而不是方便净土,所以要超越一切善法、恶法,超越天堂、地狱、畜生、饿鬼,超越六道轮回,要契悟到不生不灭的这念心,这才是最真实、最究竟的,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也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究竟法门。

  --------------------------------------------------------------------------------

  (十)950604

  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究竟解脱,不管这一生做不做得到,至少要在八识田中种下「菩提大道」、「无上法门」的种子,只要继续不断地朝这个方向努力,一定可以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境界,因为这是我们本具的,不是向外面求来的。外面求来的则成之在人,自己作不了主;自己本具的,才是操之在己。所以,首先要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无法成就。信什么呢?信凡夫心就是佛性,信人人都有佛性,自己要「直下承担」本具的佛性,要用功、要修行。

  有些人读了禅宗公案以后,看似开悟了,其实只悟到一点皮毛,说出来的不过是「口头禅」。问他「佛在哪里」,他说不出个道理,只会说:「这就是佛」。问他「道在哪里」,他眨一眨眼睛,看起来好象真的悟了,因为祖师也是这么瞬目、扬眉。举手投足都是佛性的作用、心的作用,然而这念心有作用的时候也有不作用的时候,心在作用的时候自己知道,心不作用的时候又是什么境界?一般人可能是无记、昏沉、无聊,这都不是所谓的道,因为心境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清楚明白,还未真正契悟。

  各个宗派的人多半认为自己所修的道是最正确的,事实上,有可能只对了一部分。譬如「盲人摸象」的公案中,每一位所认知的都不是大象的全貌,只是大象的某个部分而已。苏东坡的咏庐山诗也有类似的说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藉庐山来形容这念心。一座山,我们从侧边看、正面看都有不同的形状,远看、近看也都不一样,由于自己所站的位置不同,感受与心态就不同,因为有主观意识存在。

  什么是「道」?五戒是道、十善是道,声闻是道、缘觉是道,菩萨、如来佛所修所证皆是道。而我们所说的「心法」,是如来心中心,是菩提妙明真心,是无上菩提大道。要达到这个境界,第一要契悟,第二要保养圣胎。在保养圣胎当中会经历种种境界,但所有一切境界都不能执着,即使是如来现前说法也不能执着,因为自心就是如来,能见、所见都是自心当中的意识作用。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想念自己的亲人,晚上就会梦到亲人,而心念清净就会有清净的好梦,相反的,如果是染污心,就会有不好的梦境,这都是「心、意、识」的作用。「心、意、识」有好的作用、也有坏的作用,平日我们不要熏习坏的作用,要成就好的作用,但是就算是好的作用也不要执着。

  以前,关公也明白「心、意、识」作用的道理。有一次,关公中了毒箭,找华佗为他医治,华佗一看就说:「关将军,你手臂上的箭毒已经穿肉入骨,为了保全性命,避免箭毒扩大,必须锯掉这只中毒的手臂。」关公说:「我是武将,没有了手臂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活在世间还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治疗我的毒伤,而又能保留我的这只手臂呢?」华佗回答:「是有,但恐怕很困难。」「说来听听看。」「第一步、要把你中毒的肉通通挖除,你能忍得下这种痛楚吗?第二步、毒肉挖除以后,还得刮掉侵入骨头的毒,你禁得起这种痛吗?如果可以,我就马上为你医治。」过去那个时代没有麻醉剂,如果在现代就很简单,全身麻醉就容易处理了。关公听了之后,毫不犹豫的回答:「没有问题。」华佗便为他治疗手臂的伤口。

  关公很有智慧,找来一位棋士和自己下棋,在动手术的当下就一手下着棋,一手交给华佗治疗,将心念专注于下棋,这是用「转念头」的方法,将心念依靠在棋局之中。修行的人面对境界时,有几种对治的方式,一种是转念、一种是化念,还有一种是破念,也就是破除所有的念头,什么念头都不要,大众可以从日常生活上去体悟这个道理。

  --------------------------------------------------------------------------------

  (十一)9506011

  要达到无念的境界,必须经过有念的阶段。「有念」就是专注,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渐渐地,从有念达到无念。静坐时,如果有种种的境界现前,都不能执着。以前有一位老和尚在打坐用功,正当入定的时候,他看见眼前有一件很大的袈裟,而且袈裟的四个角还现出四朵像车轮那么大的莲花。虽然莲花是一种瑞相,但是这位老和尚心想:「我是参禅求明心见性,平日也没想过要往生净土,这当中的莲花到底是真、是假?」于是他将引磬放在莲花上,当引磬一放到莲花上,景象立刻变了──袈裟变成一张牛皮,四朵莲花变成牛的四个蹄。这位老和尚有所领悟地说:「一件袈裟一张皮,四朵莲花四个蹄;若非老僧有主意,差点堕入丑头畜。」隔天,山下一户人家所养的母牛生产了,奇怪的是牛胎里并没有牛,打开胎衣一看,里头竟然是一支引磬。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这位老和尚没有定力,就会因此堕入畜生道了。所以,打坐时的境界千万不能执着,不但对于以上所说的五种念头要清楚,更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提供这些道理,是希望各位打坐时,遇到任何境界都不要害怕,不论是修禅、修净、修密,在精进用功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境界都只是自己心意识的作用,只要不执着,一切障碍就会过去。

  有一些对禅修不了解的人说:「不能打坐,打坐会走火入魔。」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什么是走火?什么是入魔?所谓「走火」,是因为修安炉炼丹的方法引起,就是心念专注在肚脐以下一寸三分的地方,称为守丹田。心念专注在丹田处,使得丹田发烧、发热,犹如火种,称之为「火」,然后再以意识导引此火,转小周天、大周天。如果心过于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稳,就会因气血逆流导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半身不遂、全身瘫痪,严重者还可能丧失生命,这就是「走火」。禅宗打坐不修这种方法,所以绝不会产生走火的问题。「入魔」是属于心理所引起的问题,当一切境界现前的时候,自己完全不执着,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绝对不会入魔。

  禅宗祖师提示学人要「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在境界当中见到「佛」现前,不趋附、不欢喜,看到「魔」也不厌恶、不畏惧,如此又怎么会着魔呢?这当中所说的佛,不仅是指外在所见的佛,也代表好的境界,魔则是指不好的境界。「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好的不贪爱、不执着,坏的也不排斥。遇到坏的境界,内心不生仇恨恶念,这就是「魔来魔斩」;听到别人赞叹自己很发心、很有修行时,无须欢喜,因为心生欢喜,就失去了正念,这时就要「佛来佛斩」。所以,好的、坏的都不要执着。对方给予的赞叹是在鼓励我们,保持微笑、点点头就好,心当中不要执着任何好的境界;当别人给我们批评指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好者是吾贼。」他是在指点我们,是我们的老师,因为指出了缺点,自己才会再进步。这念心要安住于「中道实相」,不落两边,如苏东坡所说的「八风吹不动」,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面对这八种境界时,自己始终要能不为所动,保持平常心。打坐的时候只管静坐,任何境界现前都不理会,这念心始终是安然自在,又怎么会入魔呢?所以,只要依照正确的观念与方法打坐,不仅不会走火入魔,进一步还能启发本具的智慧,契入佛门大道。

  学佛,就要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懂得以恭敬心、精进心、平常心行一切善,由事到理,由外在事相的修为进而发菩提心,契悟真正的不生不灭心。对佛像的恭敬、礼拜,并不是执着佛像,而是要向佛学习,学习佛陀修六度万行,并且希望像佛一样悟到这一念清净自性。凡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这么学,不论是禅、净、密、律都是如此,只是说法各有不同。

  净土宗讲「花开见佛」,「花」是一种譬喻,是指我们这念心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花开」是指我们这念心已经心开意解、心门已开,并不是莲花开了之后去见佛。六根清净的人就好比坐在白莲台上,若能再继续用功,达到八风吹不动,悟到了佛心,就是坐在金莲台上了。坐在金莲台上也是譬喻,而如果是坐在铁莲台上,就譬喻这念心像铁一样生了锈,没有莲花般的芬芳与清净;但是也不要因生锈而妄自菲薄,只要把锈铁炼掉,炼得干干净净,就会成白莲、成金莲。

  净土宗以「九品莲花」来代表心境的层次,这念心经过九种次第到达上上品,就是见道、见佛了,「佛」是指这念不生不灭心,指常寂光净土。禅宗提到三关,《禅宗永嘉集》叙述修行要经过五种念头,教下讲要经过五十二个菩萨位阶,虽然各宗说法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每一种法门都是为了对治自心当中的烦恼、昏沉、妄想,所以万法归宗,一切法都要归于自心。修任何法门都要实实在在去用功,明白这个道理就能了解「法法平等」,相信这个道理,则法法都是「佛门大道」,希望各位都能进入佛门大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