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五、出入息法修习
空海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五、出入息法修习
身念处动态这些,你能够清楚的觉察;静态方面的出入息,也是一样。但那是更微细的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禅修要有静、有动;有动、有静。禅堂内的静态,是要让你的观察更微细。而观察更微细的这些,出入息法的配合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当你在禅堂内静坐的时候,你就把出入息法的前面几个步骤配合应用,全身放松,让呼吸完全自然地运作——吸气长的时候,知道:「我现在正在长的吸气」;呼气长,一样,清楚地觉知。这是第一阶段长呼吸。如果慢慢地进入到短呼吸、微细呼吸的时候,一样,清楚地觉察:「我现在的呼吸是微细的」、「我现在的呼吸渐渐慢下来了」。这是第二阶段短呼吸。第三个阶段是觉知全身的呼吸。全身的呼吸有两个意义:
一是呼吸的全程。你在吸气的时候,气从鼻孔、咽喉、胸腔、腹部,到丹田,这整个管道它都会动作、起作用——渐渐地膨胀,渐渐地凸起——你清楚觉察这整个过程。如果在呼气的时候,一样,你清楚觉察从丹田、腹部、胸腔、咽喉、鼻孔,这样一个逆势的方向,空气由里面跑出来。这全部的过程,你也都清楚觉察。这也就是说整个呼吸的进、出,以及吸与呼之间的停止,你都清楚的觉察。这就是第三阶段全身出息的第一层意义。
另外,全身的出入息有更重要的含义,也就是第一阶段长呼吸跟第二阶段微细的呼吸,你都清楚觉察之后,你的点——觉察力的点——可由鼻孔移到丹田;再来,因为你的觉察已经渐渐地敏锐,你的心渐渐能够安止在当下,这时候你可以把你的觉知力放大到全身。初学者如果比较不容易掌握到,那你可以从丹田的起伏,把它扩大到全身就像丹田一样、就像气球一样,在吸气的时候,它会微微地膨大、膨胀;在呼气的时候,身体就像气球消气,它会慢慢地向内缩、伏下去。如果你不能清楚地觉察到,那你可以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深呼吸几次,你就可以清楚地觉察到身体的膨胀、收缩。能够清楚觉察到之后,然后你就放开,让呼吸回归自然。这时候,你越放越松,整个身体它会跟着呼吸起伏。
如果你的觉察力又继续更敏锐的话,你可以观察到身体全身上下的脉动。前面是呼吸的起伏、韵律,后面更微细的是全身的脉动。你会感觉到你全身就像浸泡在大海的海浪里面,它是不断地在脉动。如果你能够安住在当下,继续地去体悟、去觉察,那你对无常——生灭变化——就会有更具体的体悟。这时候,你的身心会安止在当下。这就是来到安那般那念第四阶段的「安息身行」。「安息身行我出息」就是,这时候你的身心是很柔软、很安祥地处在当下,你身体的冲动、浮躁、不安、绷紧…都消失了。
「安息身行」这个阶段你能够做到了,又能掌握到全然放松的要领,你就能够进一步,很自然地,喜觉支就会产生,这就是来到第五阶段了。第五阶段喜觉支产生之后,你一样不迎不拒、不用力,第六阶段乐觉支就会产生,你会浸泡在法喜里面;你会浸泡在那无常的法流里面。如果你能止观双运,去体悟什么叫做无常法流生灭的话,这时候你就能够全然地浸泡在那无常法流里面,喜觉支、乐觉支自然地会生起。如果你能够继续稳定、明觉,你就能够觉知你的心行,你的起心动念,你也都可以清楚觉察到。你的各种感受——酸、痛、胀,麻,以及有没有烦躁的心?有没有浮躁、浮动?你的各种觉受这些,包括胸有没有闷?心有没有紧?你都可以清楚地觉察。这就是安那般那念第七阶段「觉知心行」。
当你能够继续再安住在每一当下,继续在呼吸上面用功,那你会来到「觉知安息心行」。前面的第四阶段是「安息身行」,身体的冲动已经在第四阶段的时候安止下来了。你继续用功、继续浸泡、继续打坐的话,那你整个心会来到安息心行,也就是来到一心一意的境界。当你能够稳定这样——觉、观、喜、乐、一心——的话,这就是浸泡在初禅的世界里面。而这个初禅世界,如果有觉、有观,那你就处处能够见法。如果你有觉、有观,又来到身行安息、心行安息。这样,那个见法的力道就会很强。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