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2
第三个呢,「远离」叫做智慧。远离,我离开这里很远,不在这里了,远离。这个远离是什么呢?就是佛教徒经过学习般若波罗蜜,你开了智慧的时候,对于世间上一切一切的事情,都没有执着心,远离了执着。远离这个执着和刚才的破坏有关系,和破坏有关系,是什么呢?你知道它是空的,再不执着了,所以那叫做「远离」。这个远离再明白一点说,就是断烦恼,消除了一切的烦恼,所以叫做「智慧」。
这个「执着」这句话,我们佛教徒常常的阅读经论,常会看见这句话:不要执着,但是这句话不是那么容易明白的。不是那么容易明白,但是你若细心地反省自己的思想上的活动,你就会多明白一点这个「执着」的意思。
我说一件事,譬如说,我和这个人没有什么恩怨,也没有恩、也没有怨、也没有爱、也没有恨,我对这个人。他和我谈一段话,我们就分开了,他就走了。走了,我心里什么也没有,不忆念这件事。但是若是有一个人和你有严重的伤害,他若是和你接触了,这件事,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你心里面还继续在忆念这件事、继续在分别这件事的,分别这件事,这是一样;或者你对这个人特别有感情,虽然是你和他,或者多少天以前见面谈话,乃至到多少年以后,你心里还在想念这个人的。那么这里边就是有点不同,和你没有恩怨的人,过去就过去了;但是有恩怨的人,你心里面不过去,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对这个恩怨有执着,恩也是执着、怨也是执着;对于那个没有恩怨的,没有这个执着。这就显示出来什么叫做执着?就这个地方就是执着。
而且这个执着还是很微细的,怎么叫做微细呢?譬如说我欢喜吃饺子,那个人就说饺子怎么好,我就流口水了。其实我自己反省,并没有一定愿意吃,但是就流口水,这表示什么呢?你为什么流口水?就是想要吃,就是那个执着心很微细,很微细啊!「执着」这个地方,说是我不取着一切法的时候,这叫做不着,不执着,这是很微细的。
「执着」这个烦恼是在爱恨之前就有了,先有执着而后才有爱、才有恨的,爱恨是很粗显的烦恼,你自己很容易感觉到的,但是执着,你自己不知道;所以执着是比爱恨这个粗显的烦恼,更根本的烦恼,叫做「执着」。现在说是「远离」叫做般若,般若的智慧,你没有执着心,就叫做般若,没有执着的。
我说一件事,我们就说这个阿罗汉,阿罗汉他不入定的时候,他的眼也能见色、耳也能闻声,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也能接触,也知道是好的、也知道是坏的,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有自在力,他的心「不与万法为伴侣」,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在他心里面什么也没有,心里面那个明静,无分别的境界,能有这件事,他随时能有这种分别,能有这个分别。
我们再说一件事,譬如我们平常人,说天气热,热得厉害也感觉不舒服,特别冷也感觉不舒服,有人骂我,我也感觉不舒服,有人赞叹我,我心里欢喜,我们心随境转。但是阿罗汉没有这些事情,阿罗汉他也知道是冷、也知道热,也知道你是骂他、也知道你是赞叹他,但是心里面不着,能离一切分别。他就是,你骂他呢,他心里没有事,和赞叹他,在他心里面是一样的感觉,所以是不执着,不执着的。
我们若是常常静坐的人,也可能会有一点感觉。假设你静坐,或者修数息观、或者用其他的方法,把所有的这些尘劳事情都停下来,心里面明静而住,没有爱、也没有恨,心里面明明了了,也不惛沈、也不散乱,心里明静而住。当然你可能是很相应,但是也可能不相应,我想要这样做,总是有一个影子进来,或者是一个爱的影子、或者恨的影子,总是有个影子进来。你想要心里面不要有这爱恨的影像,心里面能明静而住,办不到,那么这就看出来,我心里有执着的关系;阿罗汉没有这件事,就是他无着,他不执着。
譬如说是一个大福德人,这个世间上一个大福德人,他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他这一生都是安乐自在的,都很好。当然,也是表面上这样看,也可能他有什么问题,他没有说,别人不知道。但是我们说这个阿罗汉的事情,我们就举目犍连尊者,他临命终的时候,为这个木杖外道把他的身体打扁了,我们的身体不是扁的,但是他把它打扁了。然后舍利弗尊者……,他若不乘神通,就是不能动了,舍利弗尊者把他抱回来,抱回到庙上。但是目犍连尊者他还能入定,还能入定、还能现神通,就好像恢复正常这样子。
那么在我们的心里来分别、观察这件事,观察这件事,你这个人学习佛法得了圣道,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你这道行这样高了,今天受这样的恶报,那么修学圣道有什么好处呢?有没有好处呢?我们可能会有这个问题。当然,表面上看,目犍连尊者是很苦了,但是目犍连尊者本身的境界呢?他心里面能离一切相的,这个安乐的境界,你不能影响他、苦恼的境界也不能影响他,他的心能离这一切相,心里面还是原来阿罗汉的境界;我们认为很苦,他没有这件事的。所以,表面上阿罗汉也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阿罗汉的内心是清净、安乐、自在的,所以圣道还是圣道。
所以,有人问我:这些得神通的阿罗汉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现神通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看见注解,我这样分别这件事,这阿罗汉临命终也可能是有病痛,那么身体不对劲了,那么阿罗汉他要临命终的时候,他自己想:我这个身体也是老病,这样子;但是我修学的圣道,是不是也像老病死,也是结束了呢?是不是也是衰败、衰朽了呢?那么这件事怎么才知道呢?于是乎他自己摄心入定、现神通,和没有病的时候一样,也能现神通种种变化。那么,这时候阿罗汉知道,这个肉体有老病死,他得的圣道没有这回事情,没有老病死的。
所以从这些事情来看,这个无执着的境界,大阿罗汉可以在一切苦恼的境界上,他心里不着,还是圣人,还是安乐自在的,可以看出来。但是还不能和佛比,佛是更深微、更微妙了。所以这不执着这个地方,我们姑且这样解释。远离一切执着,这是般若波罗蜜,这是这个意思。
这是「通达义」是般若义、「破坏义」是般若义、「远离义」是般若波罗蜜。但是成就般若波罗蜜的人没有这一切的分别,他没有这样分别,说我的知识比你高,他也没有这种分别,我远离了一切烦恼,他也没有这个分别。所以这样解释呢,「通达义」是般若波罗蜜、「不通达」也是般若波罗蜜;「破坏义」是般若波罗蜜、「不破坏」也是般若波罗蜜;「远离义」是般若波罗蜜、「不远离」也是般若波罗蜜。当然,这都是圣人的境界,凡夫是没有的。这个「般若」,我们就讲到这里。
「波罗蜜」,这个「波罗蜜」翻到中国话,是到彼岸的意思,这里有个河,河有此岸、有彼岸,由此岸坐船到彼岸去。怎么叫做此岸?怎么叫做彼岸呢?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法门的这些圣人,由有生死苦恼的地方、有生老病死的苦恼、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各式各样的苦恼,这就是「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的时候,远离一切苦了,没有老病死,没有一切苦恼的地方,就是大安乐的地方,叫做「彼岸」。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呢,圆满的智慧是「彼岸」,智慧没有圆满叫做「此岸」。这个阿罗汉和辟支佛和菩萨,也是有广大的智慧,但是没有佛那么圆满,那只有佛得的涅槃,才能名之为彼岸,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二义。
第三义,「有相、无相」,「有相」是此岸,「无相」是彼岸,我们刚才也有讲过这个意思。我们平常人总是在「相」上活动,心不能离一切相。所以我们是在此岸受种种苦;这些圣人能达到「无相」的境界,就是到安乐的地方去了,所以那是由此岸到彼岸。我们没得到涅槃的人,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我们会分别,这是此岸、这是彼岸;但是成就彼岸的圣人,他也没有此岸、彼岸的分别,远离一切分别,名之为「彼岸」。那么这个「波罗蜜」可以这样解释。
这里面这个「圆满的智慧」、「未圆满的智慧」,叫做此岸、叫做彼岸,这里面当然包含般若的意思。般若是圆满的智慧,那是佛的智慧,才能称之为「般若」了,其他的人智慧不圆满,那么就是不圆满的般若。不过在《大智度论》上解释,这个「般若」,从得无生法忍以后的智慧,知诸法实相的智慧,名之为「般若」;到成佛的时候,这个般若名之为一切种智,它们是一回事,但是名字有点不同。那么,这是「波罗蜜」翻个「到彼岸」,就这么解释。
但是这个般若,因学习般若而到彼岸,这个波罗蜜是个果,学习般若是个因,由因而得果。那么究竟圆满,就是佛才成就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是这样。
我们再说「经」这个字,「经」这个字,印度话叫做修多罗,翻到中国话,翻个「契经」。其实翻个「经」,我们中国的圣人的著作,称之为「经」,那么印度的佛法翻到中国来,也就是用这个字,表示这是佛说的,实在这里边的用意,是契这个字。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契,是契合的意思,就是这些语言文字的佛法是契合佛所证悟的真理,就名之为「经」,这是第一。
第二个意思呢,又能够契合众生的根性,就是佛说这样的佛法,而众生也感觉到合适,能够生信、能够信解、能够修学、能够得到圣道,能发生这个作用,也就名之为「经」。如果虽然是符合佛所证悟的真理,但是不契机,就是不能发生作用了。说是契合众生的根机,众生听到了以后,心情欢喜,但是不契合佛说的真理,那不能名之为「经」的。所以这个地方有两个:又要契理、也要契机,就是名之为「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刚才说:「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这个「经」就是指能诠的,就是语言文字,这个白纸黑字,这就是「经」,它是能诠显「摩诃般若波罗蜜」的,能诠和所诠合起来名之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传到中国来,就是鸠摩罗什法师没有翻译这部经之前,有其他的人翻的,叫做《道行般若》和《放光般若》。在《高僧传》上看出来,道安法师、还有一个释道琳,一位大法师,对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道行般若经》都是有研究的、很有成就的,在《高僧传》上看是很明显的。当时,很多的国王、大臣都向他们学习佛法的,有这样事情。
鸠摩罗什法师来以后,翻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比前人翻得好,那么学习的人是更多了。一直到隋、唐,隋唐的时候,学习这部经的人还是很多,以后逐渐地就衰微了,学习的人少了。但是这部经有龙树菩萨的注解,就是《大智度论》。在佛教史上看,印度佛教史上看,印度很久,这个《大智度论》就失传了。那么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把《大智度论》传到中国,到现在,中国还有《大智度论》,我们还可以去学习。但是,我感觉到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人少,学习《金刚经》、学习《法华经》的人比较多,学习这部经的人比较少。
学习这部经的人少,有什么关系呢?有点关系!就是修学圣道的人少了!修学圣道的人少,在我们今天来说呢,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就是念佛的人多,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还有人有善根,肯念佛,还是不错。但是也表示不能修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圣道,不能学习圣道。那么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得涅槃呢?念阿弥陀佛了!这个话里面有点深义,有什么意思?就是佛法衰微了,就是表示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若问一问:怎么叫做佛法兴盛?譬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学习佛法,也应该说是佛教兴盛,不是这个意思。「能得圣道」,这叫佛法兴盛。佛教徒都是生死凡夫,佛法不是兴盛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得圣道?你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就容易得圣道,你知道怎么样修四念处、怎么样来断烦恼、怎么样得无生法忍这件事。你这样学习,现在我们佛教徒里面有人得圣道了,他的身口意可以代表佛教,有佛法的气氛在里面。我们没有去修学圣道,我们的身口意除了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痴,这是佛法兴盛吗?不过,念阿弥陀佛还是好了,能往生阿弥陀佛国也好嘛,也就是佛菩萨大慈悲,早就知道佛法衰微了,给你一个净土法门,给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了。说是也有人没有念阿弥陀佛,修学其他的法门,修学其他的法门,你得圣道没有?没得圣道,还是差劲的,还是差一点!
「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当然我们中国佛教是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的一切一切的法门里面,都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导的,不管你修那一个法门,都是要有般若波罗蜜做主导者,你不可以缺少它的,这样子你可以得圣道,不然的话,你不能得圣道的。
我们念阿弥陀佛,这表示什么意思呢?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多,也表示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不来了。我们再多说一句,当然我可能有口过了,你去看历代大德的著作,和现代人的著作,古代的人,有些人有般若波罗蜜的气氛,他的注解里面有般若波罗蜜的气氛;但是后来的人,稍晚一点的人,虽然是大家都可以去阅读、去学习,但是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气氛,那表示什么?就是他没有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他没有注意地学《大智度论》,没有,没有这回事,就是学不来了。若是真是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然你要学《大智度论》、但是也要学《中观论》,学习《中观论》,也还不是容易,这句话容易,但是学还不是容易的。
学习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明白了「中观」的道理,你用中观,中观就是四念处。中观是四念处,那么你能够,每一天能拿出来多少时间,修般若波罗蜜的这个法门,你能这样修,你就有希望得圣道了,就有希望得圣道!但是另外有一个问题呢,就是我们汉文的佛教,说我相信佛法了,或者是读古代大德的著作,或者是读经论,或者近代大德的著作,什么经论,我受到感动,我经过一个时期的思惟、观察,佛法是真理!我就好好学习,然后就完了;然后就是,好像一天没有什么事情。这个密宗的人,不是这样,密宗的人有一件事情,我们显教的人应该要学习,就是它给你一个法门,给你一个法门叫你做功课,这样做、这样做。那么这就是有一个轨道可以遵循,可以从这条路走过去了;若是我们学习佛法,我是有信心是有信心了,但是没有什么轨道,没有轨道可循,这也是佛法衰微的一个现象,衰微的现象。
我刚才已经说过,佛菩萨早就知道,这个末法时代,佛法衰微了,学习圣道的人少,学不来了,只好念阿弥陀佛,给一个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有功课,给你一个功课表,早晨怎么做功课、午前、午后到晚间怎么样做功课,那还是不错的,自己做功课,然后你能有希望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去,这件事不错的。说我相信了净土法门,你不做功课,你想要往生阿弥陀佛国,这件事是没有希望的,不行!那么现在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若细心地读《大智度论》,就会知道它也有个功课表,这里面。当然你做到、做不到,那是又一回事,但是它本身是有个功课表的,告诉你怎么样用功修行。
修行这件事,我们若是这个……你没有般若的这个法门,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若从始至终的阅读,然后肯思惟。当然其中有一件事,就是观一切法空,就是用这个办法来调伏自己的身口意。那么我们若不学习这个法门,说我一天就学其他的法门,我念咒,或者是我念阿弥陀佛,或者是我念一部经,我就把这经念一念,这就是修行了,这就是做功课了。你这样修行也是很好,好过不修行,但是很久很久,多少年你还是原来样,你心里面还是贪、瞋、痴,还是这样的。若是你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样修行的话,假设你拿出时间要多一点,当然要修奢摩他,要修定,定中修「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观的话呢,假设你肯努力的话,我看不会很久,你的贪瞋痴起变化。这个贪,不像以前那么贪了,这个瞋,也不像以前那么瞋,愚痴,也不像以前那样,就起变化了。那表示什么呢?你就是向前进步了,你就有可能由凡夫到圣人那里了,就是由此岸到彼岸去了。
若是我们佛教徒,说是我们出家人,如果你不这样修行,你不这样修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观、修这个四念处,你遇见事情的时候,你处理事情的时候,你原来的贪瞋痴就发生作用,你自己不觉知,还不大知道,但是贪瞋痴起作用,起作用的。若是稍微有惭愧心,哎呀!我这样不对,我不应该这样!可能稍微控制一点,但是未必有效。你虽然有点惭愧心,你控制不住的;若是有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在里面,能控制住,因为这般若波罗蜜的力量太大了,很大的,它能令你离一切分别,远离一切分别,使令心清净。
这部经后面常常说到「清净」这两个字,龙树菩萨的解释,清净是什么呢?清净,就是诸法空的意思,因为你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令你心清净,所以清净就是诸法空的意思,诸法空就是清净的意思,龙树菩萨这样解释。我们从这个解释也看出来,你若学习这个法门的时候,能从你的思想上根本起变化,会起变化的。当然这是要努力,你不能说是你不努力,我就这么读一读就可以,读一读不行!你要思惟里边的道理,就是修奢摩他和修毗钵舍那的观,当然现成的话,就是修四念处,你要努力才可以,早晨起来要修、午前也要修、午后也要修、晚上也要修,你要多拿出来时间才可以。你若努力的修呢,我看一百天内就有消息,一百天内就有消息。
佛在世的时候,你在经论上看,就听佛说这一段的佛法,就有人得初果了,他为什么能够那样快呢?就是佛这么说,他就作如是观,当时就有效,就是这样子嘛。当然,有的人当时没有得圣道,但是他能努力修三七二十一天,就得圣道了,就有这些事情。
我们现在的佛教徒,多数是没有学这个法门,当然不知道,你不学就不知道;我们愿意学其他的法门,当然都是赞叹,这个法门怎么好怎么好!你发欢喜心,那么就学,但是你没有学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你没有学,你没有学就不行。
所以,我有时候会有口过,就会说一些批评古代的祖师,这是我的罪过,我现在又要说这句话!欢喜祖师禅,念佛是谁?你参话头,感觉这祖师不得了!这个法门是无上法门!但是你参了几十年,怎么样?你若是学习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很快有成就,这事实如此嘛。
我在东林念佛堂的时候,有一个慧德法师,他是金山寺、高旻寺住了几十年了,后来因为大陆上有变化,跑到香港来,那么他在大屿山住茅蓬。后来我在东林念佛堂的时候,他来了。我问他,我说:你在金山、高旻参禅几十年,你感觉怎么样呢?他说:完全是空过光阴,没有用!那么你今天呢?今天我读这个《大般若经》,心里生欢喜!就事实是这样子嘛,不但是他一个人,很多人都是这个问题。
若是你学习过佛法,你明白了般若波罗蜜的道理,然后去参念佛是谁?那不同,那就是修止观了,那就是这样子。你学习其他的法门也是一样,你都要有般若波罗蜜,你就会有成就的,不然是不行的,所以称之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若肯学习,当然你要拿出一点精神,要把《大智度论》好好读一读,也要读一读《中观论》,《中观论》有现在台湾印顺老法师的讲记,还有古代嘉祥大师的《中观论疏》,应该不难,学习也是容易。你要先学《中观论》,而后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很好;你先学习《大智度论》,然后再去学习《中观论》,也可以。学习完了再修止观,完全不同。
现在的人,很多人,南传佛教来了,提倡《阿含经》,《阿含经》好!但是你若是把《中观论》、《大智度论》学习完了,再看《阿含经》,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这个「般若」法门,你去读《阿含经》,你可能读没有几篇,就不愿意读了。它篇篇说……,这一段经一段经不是很长,都说无我、无我所、说是无常的,你心里厌烦就不愿意读了。但是你若学习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心里通了的时候,读《阿含经》生欢喜心,完全不一样的,生欢喜心的。不能轻视《阿含经》,因为它通着的,《阿含经》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通着的,也就是容易得圣道的。所以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应该学习,应该拿出点精神好好学习,学习是值得的,因为将来能够得圣道。世间上其他的事情,当然也不能够……,说是我要吃饭嘛!我不能完全来学习佛法,我要吃饭!当然是的!是要吃饭的。但是拿出时间多一点,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值得的!
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现在的生活上的事情,不值得!因为将来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世间上你有什么成就,一口气不来,死了以后都等于零了,完全用不上了。但是你若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将来能用得上的。下文付与来日。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