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冯达庵:心经广义 结经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来源:   作者:冯达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冯达庵:心经广义 结经

 

  一经终结之文,谓之结经,古作流通分,盖法流传播之义也。本译并略此分,不可不参观他译以窥全豹;仍录护译如左:

  经之正宗分已毕,恒以听众欢喜奉持作结;名曰结经。以此法有奉持,即是传播于世;故古作流通分。本译但翻正宗分为持诵之文,开结皆略;什译亦然。唐德宗尝以首从未备为惜。但余译未曾阙如,皆可作参观之资。今释开经,既补录护译;结经未便岐异,故仍以护译终焉。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流通分每从“佛说是经已”起,此则加舍利子乃至一切如来亦皆随喜等语于其上;盖本正宗分之尾声。本译惟取简要,不入持诵之内。今释权取方便,附录于结经之前。

  观自在菩萨说真言已;复呼舍利弗告以决择之道也。明句,即上章揭谛真言五句。修般若行之菩萨,一味持诵此真言,能致三密相应;则不须向显教途径修学,便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本经若至揭谛真言便止,学者或不明持诵要点所在;故须补足此段尾声,乃畅观自在菩萨本怀;所谓画龙点睛是也。是经原以舍利弗为当机,故点睛亦重呼其名而告之。明、即真言之异名,既见章首。揭谛真言,即般若真言之专名;今云般若波罗蜜多明句,则般若真言之具称也。修般若行之菩萨,依空宗法门,重在遮情;先遣六识以破见惑;次遣七识以破思惑;终遣八识以破尘沙惑。依相宗法门,重在诠有;先究六识以破分别二执;次究七识以破俱生我执;终究八识以破俱生法执。此二法门,各循序渐进,归于的的见性。然必须三大阿僧祇劫而后有成,是为渐教通例。其有直向明心见性用功者,途径固能舍渐而顿。但根机高下不一,故开悟深浅有异。此禅宗所以有一二三等之别也。然堪称顿机者,不外两种:(一)从花台出现未久,识执殊薄者;(二)由立场本来优越(初现身即属人天),缠缚尚轻者。前者多属大机,后者散入诸机。不论何机,欲其即生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克证二空真如,显出妙观察智之大用者,唯有真言宗法门乃有此特效耳。此种法门,若得显教表面辅翼,开悟固速。其但从内心用功,般若法性大开展时,虽未预习显教;亦能自得无师智;出言无不妙符正理也。

  宣说已竟,世尊乃安详出定而印可之。重言善哉,赞叹之至也。“善男子”,通例为佛酬当机之语。“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者,极赞观自在菩萨所说真言,及其决择要语也。

  宣说已竟者,观自在菩萨既示点睛之语,全经要旨遂竟也。全经名句,实蒙世尊定中加持得来。要旨已完,世尊应出定矣。安者、恬静也;详者、吉祥也(详与祥通);亦和善也。此形容出定时之威仪也。本经非世尊金口亲宣,而以加持力令观自在菩萨代说;应理与否,大众或有异词(或疑真言未必有此大效);故特以赞叹之言印可之,俾大众无所怀疑也。叠言善哉,既极其印可;又曰如汝所说,又曰如是如是,又曰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重重赞许,无非欲大众充量欢喜信受耳。细究四番赞语,初三皆摄菩萨全部说词;后一则楷定决择之旨,要学者依真言实习也。

  此经既由世尊加持而流现,何不金口亲宣;必藉观自在菩萨发言,无乃近于委曲?此不知法界缘起之要道也。如来藏无所不具,随缘流现相当法性。所显之身,应现菩萨相者,则菩萨焉。菩萨之中,应现观自在者,则观自在焉。任运自然不由造作。然现观自在身,单从内心开显者,只属自受用身。展为色身,一面受十方佛菩萨加持;一面对十方诸众生弘化;犹属他受用。其对局部之机,须以粗身摄受者,佛每令缘熟之菩萨(或果地应化,或因地行者)依加持之据点而现身焉。本经之观自在菩萨,许与当时印度道场诸听众有特殊因缘;故于世尊入此等三摩地之际,而现身其间,为舍利弗等说此揭谛真言。

  依此行持,效验不虚;是谓真实。

  依此行持者,如理虔诵揭谛真言也。此真言原属法界缘起,从世尊观自在三摩地流出;虽借菩萨身而宣传,言言却皆具足真实法性。以之摧伏一切违意之事,恒有相当效验。持其他显义诸经,未必克称真实者,以属无明缘起,每仗意识理会;虽与正义相符,究是法尘边事。纵能反尘归根,要难超出赖耶边际;非与真实法界相应。亦有功效可言,却非一一不虚也。

  一切显教法门所不能及,是谓最上。

  显教者,浅显之教法也;与深密之教法相对。识所缘相属浅显;智所证性属深密。洞达二空真如以前,终滞浅显;开敷诸佛境界以后,方符深密。浅显教法,不论空门有门中道门,皆依识而起之假相也。深密教法,不论莲花部金刚部佛部,皆依智而现之实相也。长期研究假相,无非为入实相之基;其道纡远。揭谛真言,能直入实相堂奥,不假方便;故非一切显教法门所能及。所谓最上者,与显教对比之言也。

  能依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谓究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详前章;必证一切智智乃克当之。而一切智智之因行,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本;事事加以经验,一一舍相会性。缺一经验,行固不圆;非与般若波罗蜜多相融,德尤不立。持揭谛真言堪称究竟之道者,依此能得无上正遍知也。

  一切如来亦皆随喜者,以此真言教法为十方如来共同护念耳。效验所以神速,正系于此。

  一佛应化,不论传播何种法性,十方如来必以同等法流参加其间;表面为随喜,里面即加持;所谓共同护念也。真言教法,龙为十方如来真实护念;其力之强,自足转移一切。效验所以神速者,此也。

  此经本观自在菩萨说;今曰佛说此经已,约印可之词言之。然以应化身证明等流身所说,谓全经为佛说,亦无不可。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以下,至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为印可之词;此乃释尊亲说者。虽寥寥数语。而证明点睛之要,使大众共知最上持诵之法而信受之;利益无量无边,无异亲说全经也。然观自在乃世尊等流法身之一;菩萨所言,由佛加持而来,实即代佛宣说;故“佛说此经已”亦可作为佛说全经已竟也。

  天人阿修罗者,三善趣众生也。乾闼婆者,乐神之名;天龙八部之一也。

  天趣,三界皆有之;常预法会者,则六欲天及梵天也。人趣,四洲皆有之;今预法会者,则惟阎浮提人也。阿修罗本分散诸趣:“(一)天(二)人(三)鬼(四)畜”常作护法者,以天鬼两种为多(鬼属阿修罗因护法力能乘通入空,实居大海边)。乾闼婆奉侍帝释,司奏伎乐;即俗乐,故称乐神。处地上十宝山中;天欲作乐,乃应召上天。此神不啖酒肉,惟嗅香资身;故又名香神。天龙八部,即八类护法众生;而以天龙居首二部也。余六部,即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

  夜叉、恶鬼也。有三种。(一)地居(摄罗刹),(二)空居,(三)天居(属毗沙门天)。迦楼罗新译誐噜拏,即金翅鸟;居四洲大树,取龙而食。紧那罗似人非人,名为歌神;能奏法乐。摩睺罗迦新译摩护啰誐,人形蛇首,龙类摄;亦乐神(旧名蟒神)。

  此会当机闻是真言法门,能迅获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效。苟非二障过厚者,自然皆大欢喜,且信受奉行矣。

  当机统摄会上一切菩萨苾刍,乃至世间天人等等。向惟熏习三乘教义者,忽闻真言法门能速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自当皆大欢喜;不惟信受,且即奉行矣。然亦有例外者,则必二障过厚之辈。如法华会上五千增上慢人,尚不愿闻殊胜大教;何况奉行!此辈或烦恼障过厚,心太纷扰,不能趣向清净大路;是全被三毒等所驱使也。或所知障过厚,心殊昏昧,不能参究法界真理;是全被庸师等所蒙蔽也。

  信受奉行者,信此真言教法而受持之也。观自在菩萨为说经之主,闻佛印可,固大欢喜;此译仍摄入信受奉行之内,则文相偶未善巧也。罽本云:“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斯较允当也。

  罽本即罽宾国般若三藏等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释题中。具寿,谓具足两种寿命;即肉身寿命与法身寿命也,余文自明。

返回目录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