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学研究: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惟贤法师)
戒律学研究: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惟贤法师)
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
惟贤法师
这次峨眉山传戒,因缘很殊胜,在全省来说,是四川省佛协第十次传戒,在峨眉山来说,是解放后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因缘很殊胜。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举行传戒法会意义更有不同,你们有机缘在这里受戒,这是你们过去生中有福根、现在有福缘,才有这么个机会!所以,要认真学戒、受戒、持戒。这里是四缘具足,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安安心心,好好修学,不要空过光阴,要遵循师承的教诫教授,好好守规矩,好好锻炼。
我今天给你们讲的题目是:《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这是结合峨眉普贤圣地情况来讲的。
一、严持戒律
(一)戒的重要
戒,印度语有三种名称:1.尸罗;2.波罗提木叉;3.毗奈耶。三个名称内容不同,各有作用。尸罗译为清凉,我们持戒可以熄灭烦恼火。三界犹如火宅,我们在火宅中,特别是内部的烦恼火为一切灾难的根本。持戒就能得到清凉、熄灭烦恼火,很重要的!
波罗提木叉译为别解脱,分为身、口、意。我们众生的身,业障很重;语,也是罪恶重重;意,贪、嗔、痴烦恼很重;持戒就可以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进一步证得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身解脱不被业障所累;心解脱不被烦恼所障;慧解脱不为无明所蔽。所以持戒能使三业清净,得到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所谓别解脱,是根据程度分别得到解脱,使三业清净,消除烦恼,消除业障,消除无明。
毗奈耶,译为调伏。我们的生活、行动根据戒律行事,以戒律为生活准则,就可以使烦恼调伏,罪障消灭,身心清净。
大家学戒要懂这个内容。什么叫戒?我们从这个名词就可以了解戒的重要性。所以戒的含义就有得清凉、得安稳、得安静的作用。
清凉就是除热恼;安稳就是除灾祸;安静就是除干扰(烦恼的干扰、魔的干扰)。还有寂灭,寂灭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生死,除灭烦恼。所以总体来说,戒就有这些功用。
《华严经》讲:“戒是无上菩提本。”你要证得无上菩提,持戒是根本。等于修高楼大厦,根基不稳固就修不起来。持戒就是地基,有巩固的地基就可以修高楼大厦,不管你修百层高楼还是更高的高楼都修得起。
《佛遗教经》讲:“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佛的悲心很重,在灭度以前还再三嘱咐。佛的大慈悲了不起!我灭度以后,你们应该以戒为师(波罗提木叉就是戒),你们能够以戒为师,就好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见到灯光,获得光明,不会走弯路,不会跌岩坑;又像贫人无衣无食很痛苦,得了宝就不愁衣食。这个譬喻很明显。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写的,就是解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有一百卷)卷十三有这么几句话:“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把戒的功德、戒的作用说得很清楚。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你得了恶病,不得了了,不治之病,戒就可以作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你在恐怖之中,遇到什么恐怖?恐怖很多的,世间上的天灾人祸很多的呀。你能够持戒就可得到守护。受了戒的人真正得到戒体,有善神守护,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死暗冥中,戒为明灯”,死暗冥中,戒为明灯。在沉沉的黑夜之中、幽冥之中很寒冷、很黑暗、很恐怖的情况下,戒是明灯、是光明,能得到温暖。
“于恶道中,戒为桥梁”,三恶道,有人间的三恶道、冥间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人间种了上品十恶就是地狱;中品十恶,饿鬼;下品十恶,畜生。这种起心动念都在三恶道中,很可怕的。你能够懂戒,能够学戒,能够持戒,这个戒就像金桥,你走上了金桥就可以脱离恐怖,脱离恶道,所以于恶道中戒为桥梁。
“于死水中,戒为大船”,死水呀,波浪不兴,落下去只有被淹死,持戒就如得了大船,能由此岸到彼岸。
(二)戒与律的差别
戒与律的意义不能含糊不清,戒与律是有差别的。戒律的定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戒里面,分止持和作持。就止持来讲,诸恶莫作。戒律里面明明白白讲:杀、盗、淫、妄等根本戒与轻戒都不要违犯,即诸恶莫作嘛。众善奉行——凡是有利于别人的,有利于集体的,那就要作。止恶、行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止恶,什么是恶?凡是以损人为前提,以害人为前提,而利益自己的,叫做恶。什么叫做善?凡是以利人为前提,而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叫做善。
不害人,必定会利人;要害人,决定不会利人,这是连带关系。止恶就能行善,不止恶就不能行善。止恶,只是防止过失方面;行善就广泛了,那是集体性的、众人性的。你们这次受戒,在登坛、个人白四羯磨以后,可以得到戒体。那么,这个戒体,就是你本身的了,你要依戒修行。但是呢,你是僧人,就必须服从僧团的制度。要学戒、要诵戒、要羯磨、要安居。进一步把僧团制度建设好,保持和合僧团,使这个僧团影响社会。凡清净的僧团影响社会是很深的,在这中间也起到弘法利生的作用。
弘法利生、广利人天、有利四生,这是大善。这就是作持。这是律的范围的了。所以戒律两个字,律可以包括戒,戒不可以包括律,但是两者是相通的。这点大家要注意!自己受了戒,要保持戒体。同时,过集体生活要遵守寺院的规矩,养好道风。凡是寺院规定的一切,如朝暮课诵、过堂、坐禅、念佛、念经都不能违反,那就是持律了,能够持戒进一步持律。这么一个清净僧团,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那就可以弘法利生,使正法久住,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三)以正信、正见为持戒的先导
1.正信
学佛不是迷信,不是盲从,不是神秘,不是玄妙,不是空洞,而是讲实际。正信就是首先要有正见,有正见才能有正信。在正信、正见的基础上持戒才很巩固。要发心持戒,认识戒的重要。持戒就是修正行。
正信是什么?正确的信仰。我们信仰什么?根据定义,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什么是实德能呢?德,应该是三宝的功德;实,就是因果的真实,即四谛因果的真实;能,就是修持的功用。我们学佛首先要皈依三宝,对三宝的功德坚信不疑;对因果的真义、对四谛(佛最初说法就是说的苦、集、灭、道四谛,说的是世出世间的因果,这个因果贯通于三世,贯通于世出世间)这个真理,我们应该坚信不疑;对于修持的功德,修一分善,集一分功德,坚信不疑,所谓修证不二,你顶个礼、作个揖、插柱香、供杯水,功德不落虚空。
所以信,就是这么三种:对三宝的功德、对因果的真理、对修持的功德,应该坚信不疑。假设这三种你都不信,不信三宝、不信因果、不信修持的功德,那你出什么家?学什么佛呀?
2.正见
这个见是以理、慧为主,有慧就指导行持,所以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什么是第一度呀?《金刚经》说得清楚嘛!就是般若。就要有正见,没正见不能得般若。佛法重智慧,佛在经中赞扬般若,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必须要靠伟大的智慧到达彼岸。正见就产生般若,没正见不行,唯有正见才能指导行持。佛在成道以后说法,说四谛八正道,在讲道谛的时候就讲八正道,在八正道中首先就是正见,见解要正确。佛法之“见”最根本的是什么?缘起性空。不管小乘大乘法门,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性空。缘起讲万有,性空讲真空,如两大车轮。缘起性空之见就是中道之见,也是中观之见,而不是世间那种偏见,世俗的偏见不是断见就是邪见。
断见是什么呢?只信现在,不信将来;只看物质,不看精神,所谓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了,生命相续都否定了,这个叫断见。邪见是什么呢?走邪道,如印度的顺世外道,他否定因果,当然进一步就毁谤三宝、毁谤佛法,这都是邪见。佛教就是缘起性空之见、中观之见,中观就是不落二边、非断非常。这就是正见。对于人生宇宙必须要以这个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有正见以后才能巩固正信,进一步就以持戒为先导,就会认真持戒。
下面我把《佛遗教三经》之《八大人觉经》给大家简单提一下,我觉得《佛遗教三经》都很重要,我在初读佛学院的时候,首先就读《佛遗教三经》。我在佛学院讲课也是首先讲的《佛遗教三经》。
《八大人觉经》,什么叫大人?大人就是学菩萨成佛,大心之士。在佛的十个名号之中,有调御丈夫,调御丈夫就是大人,他能调伏烦恼破除障碍。过去的人赞扬出家、学佛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出家是大丈夫干的事情,一般王侯将相都赶不上,都做不了。为什么呢?出了家就是佛子,佛子就必须成佛。成佛就要修菩萨行,修大慈、大智、大愿、大行,所以叫大人。我们出家学佛,就要学大人、学菩萨。
觉,就是觉悟。我们应该觉悟哪些?观点应该清楚、应该正确。《八大人觉经》就阐明了佛教的人生宇宙观,对人生怎么看?对宇宙怎么看?从而能够认清前途,走一条解脱的道路。这条道路,在大乘经典处处都指出了的。宗喀巴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分为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其中心是:出离心、菩提心、真空见。若是人生观、宇宙观不正确就不会看透世间、厌离世间,那就不会有出离心,你就永远解脱不了,那就是长轮生死,所以出离心很重要。具出离心,才可以发菩提心,自觉以后才能觉他,才能修大悲大智,从中发真空见,这个要般若智慧。《八大人觉经》的这些观点就是给我们指出要正确对待人生,对待宇宙,对待一切法。要有出离心,进一步发菩提心,真正做一个佛弟子,走向大人的道路,走向调御丈夫的道路!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几句话贯通了佛法的基础思想。佛教的基础思想,不管小乘大乘是共通的,就是“三法印”。衡量佛法是不是世间法,是不是外道,衡量佛经是不是真的,那就离不开这三法印。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的地方提到四嗢陀喃就加一个有漏皆苦。这就是佛法教义的中心。印证是不是世间法,是不是外道,就以这个为中心。
我们学佛首先要有无常观点,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这是连带关系。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中谈到“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当别离,有命咸归死”。
“积聚皆消散”,哪怕你钱再多,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都是靠不住的,终归消散一场空,而且那个东西害人不浅,所以佛将金钱当毒蛇,是很危险的。
“崇高必堕落”,你官位再高,政治地位再高,必然有一天要落下来,而且越高落得越惨,历史上都可以证明。
“合会当别离”,凡是因缘法,有合就有散,有生就有灭,你一家人再好再好也有别离的时候。吃点筵席,朋友在一起吃得酒酣耳热很高兴,但是一会就散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生离死别,人生是难免的。
“有命咸归死”,有生必有死,死无定期。你说老年人该死,可不少小娃儿、青壮年还是死了,害各种怪病死,就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这个是很平等的。
要有无常观,才晓得人生是苦,一切都是空的、都是幻化的,这是佛家对世事的观察。一个正确的观察,的确就这么一回事。有为法嘛,是有变化的。
“五蕴无我”,我们这个五蕴身,是没有一个实有我体的,你不要执着五蕴身。你为了五蕴身,想尽办法将之保养好,求享受,这就是造业!你看社会上的五毒:贪污、盗窃、抢劫、杀人、黄色、淫乱、吸毒、贩毒,说来说去为了什么?为了五蕴身。结果灾祸临头!那就是执着一个五蕴身有我,有我在享受。
“心是恶源,行为罪薮”,我们凡夫的妄心,是罪恶之源,我们这个身也是众苦之本。
因此,你能够有这个观察那就可以生厌离心,有厌离心就真正地可以舍离一切、安心行道。你看我们的大祖师,那些修行者,抛妻离子,抛弃富贵功名,粗衣蔬食,过清苦生活,是什么原因呢?他就是看淡了这些!看得清清楚楚的,看得远,这样他就安心行道。这就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应该具备。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痛苦从贪欲起,少欲则身心自在。这一觉,就是觉悟欲为苦本。欲就是欲爱,欲为苦本,贪心重、欲爱重、对财色名食睡不舍就是痛苦之本。众生在生死之中受尽疲劳,就是为了这个贪欲。痛苦奔波都是从贪欲而起,必须少欲无为,就是对于六尘境界不要有所攀缘,不追求、不造业,这样身心就自在、解脱。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知足,知足常乐,终身不辱。我们要安于贫穷,而乐于追求正道。要知足,生活上要勤俭、要朴素、要淡泊,不要去追求享受。出家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有句格言“不知足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不知足的人他有财富,实则他心头很贫穷、很渺茫、很空虚;能够知足的人呢,虽然淡泊一点、清苦一点,形式上很贫穷,实际上心胸广大,有无穷的财富,就是智慧。这是可靠的,终身可靠的。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我们认识正道、履行正道,不能有一点懈怠。懈怠懒惰只有向下面堕,不会上进。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行道是一样的,不进就退,一点懈怠不得,要常行精进。精就是专精、专一:进就是不退,破除万难,冲破各种关都不退,叫精进。八正道里叫正勤,也叫正精进,六度里面有精进度,这样就可以破烦恼恶、摧伏四魔,烦恼就是魔。四魔就是:天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佛陀有大雄大力,能够摧伏四魔,靠的是精进不懈。你不精进,懒惰懈怠,这些魔就要缠绕你,就要障碍你,你破不了就不能成佛。所以出家学佛要注意这个问题。往往出家人在一生中不是遇到这样困难就是遇到那样阻碍,特别是这个时代,魔障很多。那么,你就必须要坚持正见正信,坚持正行。坚持下来,那怕是魔障再重、困难再大,你都可以一重重关度过。像唐三藏西天取经一样,《西游记》书中说的九九八十一难,唐僧都能度过。要一难难把它克服,不然你成就不了。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无明不破,就在生死之中。如何破除无明?那就需要广学多闻,多学经典,要闻思修。亲近善知识,多听开示,都很重要!要参学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样才会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成就辩才以后就可以教化众生,令众生都能够得到法身慧命、证得菩提;这是大乐,大大的快乐,安乐。现在有些人有个错误的讲法,只是念佛参禅,不学经典。还有一种讲法,只是念佛,不念经,这是错误的观念,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各个角落有些不好的议论,光念佛就算了嘛,何必学经呢?念佛才是专修,学经是杂修,你们要注意这个问题。那么,你说经学不得,佛四十九年说经作什么?智慧从哪里得来呢?你走什么道路,你不晓得嘛!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在六度之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布施为主,布施是万行之首。而行布施就是等念怨亲,不要计较,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冤亲平等,众生平等。而行施以后,做到能施、所施、受施都不执着,这就是靠般若智,以般若为先导,做到三轮体空,这就是菩萨的布施。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这一觉要时常意念。五欲指财色名食睡。念到它的过患,就可以对世间上的快乐不起贪著、不受染污,自己保持清高的行为,有清净的行为,就能够安贫乐道,同时能慈悲众生、救护众生。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这是进一步发大乘菩萨心、菩提心,对一个苦难的众生(胎、卵、湿、化等)要普行救济。你本身应该代众生受苦,你在生活行动之中、你在弘法过程中所受的苦难、所遇的困难,你要作为愿望:是代众生受苦,要有这么一个大心。所以就不怕苦,而使众生得到大乐,于是得到法身慧命,得到解脱,这是圆满彻底的安乐。
以上就是《八大人觉经》的内容,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讲一下,我觉得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学一学《佛遗教三经》,这是我们佛教的基本经典。我们以《佛遗教三经》来规范自己、警惕自己、勉励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二、勤修普贤愿行
(一)菩萨三聚净戒包括四弘誓愿
你们现在在普贤菩萨的道场参加传戒法会,就要联系起来学习普贤菩萨的大愿。以大愿指导我们的行持,这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受菩萨三聚净戒,四弘誓愿包括在三聚净戒中。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就是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包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等。摄善法戒就包括一切善,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都包括在里面,意义很广泛;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就是要以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这种心和行,救苦救难,使众生得到饶益。这就是戒法里面的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是代表三世诸佛菩萨的愿力。不要只看作是普贤菩萨的愿,而是代表一切菩萨的愿。十方诸佛,之所以能够成佛都必须发这个愿。
(二)普贤圣号的定义
普就是普遍;贤就代表德,就是普贤菩萨登了等觉位,他的德很高。这个德就是三德:般若德、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了达空;法身德了达从空到有,就是证中观、中道的妙义,这中间具足一切智慧,也就包含有一切的悲心,有悲有智;解脱德,就是大涅槃境界,不生不灭解脱自在。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德。贤就是代表德,这个德是普遍一切、普被一切,摄持众生德无不遍、恩无不周,叫普贤。
(三)修三田报四恩
赵朴老给中国佛学院的院训就四个字:知恩报恩。
宗喀巴大师讲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深契于悲心,悲心的生起就是知恩报恩。从知母恩到知众生恩,从报母恩到报众生恩,这是佛教大乘菩萨的基本精神。修三田、报四恩,这四个恩就是: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三田就是:福田、恩田、悲田。福田:我们能够恭敬三宝、供养三宝,就是无上的福;恩田:我们能够孝养父母,那也能得很大的福;孝养父母、恭敬师长都包括在里头。悲田:就是爱国家人民、怜悯众生,知国家恩、知众生恩,而进行悲悯救度,都叫做悲田。
所以要实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结合修普贤的十大行愿,首先从知恩报恩做起,这个不是凡夫的俗情,而是菩萨广大的情感,其中有智慧、有悲心。
三、略释普贤十大愿
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礼敬诸佛”,这个诸佛就是十方诸佛。我们随时要礼敬、要礼拜恭敬,我们见到佛像,不管是雕刻的、泥塑的、画的,我们要作为真佛,观想为真佛,随时恭敬礼拜,有好处!这不是一般世俗人的观点:崇拜偶像,那是极端错误的说法,我们不必理会。礼佛的利益很大,可以除骄傲心、除散乱心、增长智慧、消除业障,功用很大!在修密法里面,有些修过密法的晓得四加行,第一个就是讲礼佛、礼拜,起码十万个大头,这是很严格的!你看那些喇嘛磕长头,从内地到拉萨,不管是高山,还是道路很困难,哪怕在雨天雪地,他都是一路长头磕过去。禅宗虚云大师从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历时三年,一直磕到五台山。他后来能够开悟,都是有基础的。
“称赞如来”,我们要时常称赞如来的功德,赞扬佛的功德。以佛的功德来默化影响自己。课诵里面有很多歌咏佛功德的赞词,很有意义。
“广修供养”,供养有财供养、法供养。财供养就是物资: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法供养就是学法、修法,如说修行。
“忏悔业障”,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佛法,自己身心不清净,就不能接受善法。如何使身心清净呢?必须洗清自己以前的罪业,消除污点,才能接受善法,所以要忏悔。
“随喜功德”,那就是见善随喜,不管小善大善,凡是有功德的事情,我们要生随喜心,不要嫉妒障碍毁谤。
“请转*轮”,我们希望佛法多流传于世间,佛法多弘扬于世间,使*轮转动,众生得到救度,世界得到光明。
“请佛住世”,虽然佛已经灭度,但是还要发愿,请佛长住世间。佛住世间,苦海中就有渡船,人天就有眼目。
“常随佛学”,如佛的发愿、佛的修行、佛的说法、佛的度众生,我们都要学习,以佛为师,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那就是要随顺众生、满足众生的愿、解救众生的苦难。这一段经文里讲了四点:对病苦的要医治他,为做良医;对失路的要给他指出正道;在暗夜中要给他发出光明,悬挂明灯;对贫穷的要解救他的生活,使他能够得到财富。
“普皆回向”,这是以我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就属于法布施。
普贤菩萨修十大愿,愿行结合,我们要学习。我们这次受戒,最后圆满就是受三聚净戒。三聚净戒,要具体实行,必须与普贤十大愿行相结合。
四、实行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思想最早是太虚法师提出来的“人生佛教”。20世纪80年代以后,赵朴老提出人间佛教思想,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人乘行菩萨乘。太虚大师有一首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就是说我们学佛要打好基础,首先把人做好。人做好要遵守道德,以道德为标准。道德在儒家,就是五伦八德;在佛家来讲,就是五戒十善,其中心还要明因识果。明因识果奉行五戒十善。五戒十善虽然说是人天乘所有,实际上可以说五乘共有。你不能说你受了比丘戒、菩萨戒你就不做人了!若是那样,你就失掉了人的道德!人天乘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以人乘结合菩萨行,在做人的基础上发菩萨心,修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中间就包括了要建设一个和合僧团,以和合僧团为榜样,建设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有个理想:建设菩萨学处,菩萨学处就包括沙弥、比丘、居士,再广泛一点就包括士、农、工、商、学、兵,以此达到净化的社会,佛化社会。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一是避免别人说“你们佛教徒专门讲死后、讲鬼神,那是迷信”,避免这个讥嫌。若是那样搞就违反佛家本意,不现实。二是避免别人说你消极、保守。你一天到晚把山门关起来,或者在深山老林里,什么都不管,别人就说你消极、保守、没有用处。因此,必须实行人生佛教,将人乘与菩萨乘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
赵朴老适应时代,契机契理,进一步提出人间佛教。其内容为:一个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三个传统:一个农禅结合,一个学术研究,第三个就是增进国际友谊。这三个优良传统就是人间佛教思想的重心。像这种思想、这种行动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对世界都有好处,都有实际利益。这样,就能够避免若干讥嫌,能够发扬佛教的真精神,净化人心,净化国土,就可以做到大乘经典讲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思想很伟大、很现实!所以我们今后的寺院要注意这个问题。既不要世俗化,也不要孤立化。世俗化是什么呢?只是做生意赚钱,同世俗一样;孤立化是什么呢?与社会隔绝,把山门关起来,孤立在世间上,这个不行。不要世俗化,不要孤立化。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既要保持佛家的优良传统,也要以佛教大乘精神适应社会、度人救世。这样我们的正法才能久住,佛法才得以弘扬,法身慧命才得以相续!
赵朴老提出的五个建设,我觉得非常重要。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建设之中,信仰、道风很重要。要保持信仰、保持道风;其次就是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就不行;还有教制,我们的教制要整顿,过去那种只是讲法眷、戒眷,讲家庭式的那种制度要把它改变过来;组织建设,我们僧团要建成强有力的组织,须健全各种制度,包括人事、财经、安全、消防、清洁卫生、接待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六和僧团。以我们的力量既要巩固自己,自给自养,过好修学生活;同时也要以财力多做社会慈善事业。
因此,我说人间佛教就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自身建设,第二文化,第三个教育,第四个慈善。首先自身建设加强;第二就要搞文化,突出佛教文化、弘扬佛教真理;第三搞教育,我们要培养佛教人才,不能忽略这个事情呀!没有人才,后继无人,也是很危险的;第四就是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广行救济、救苦救难。
重庆佛协从1993年搞希望工程,到1997年以后又搞母亲工程。希望工程,救济儿童,包括失学青年;母亲工程,救济贫困母亲,包括下岗职工。搞希望工程花了二百多万,搞母亲工程也花了二百多万。这个钱来之不易,但是我们一点一滴都完全是作了救济。总计救了二万多儿童、救济了二三千母亲、修了二十几所学校。这个影响是很大的,这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大乘菩萨精神的表现。
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只是把自己的寺院维持起来就算了,应该积极以菩萨精神行菩萨道,救苦救难,做点实际工作。这也就是真正地弘法,弘法是各方面的,要有实际行动、实际表现。这个影响就是弘法,这就使社会看到佛教徒的形象,也体会到佛家的精神,这个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自身建设加上文化、教育、慈善就是人间佛教。当然,首先要把自身建设搞好,好保持优良的传统,不能失掉信仰、道风,要有我们的特点。自身建设搞好了我们就有力量,进一步搞好文化、教育、慈善等福利事业。
我们学佛以后,如何建立正确的观点,策励自己不断进步?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修行,做到世出世间法圆融无碍?就要严守戒律,勤修普贤愿行。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今天晚上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提纲,要发挥地讲一天二天都讲不完。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讲这一点,希望和大家共勉。
在峨眉山报国寺戒堂开示
(2002年4月1日)
(戒子正智根据录音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