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微博嘉言>>正文内容

20131008佛教导航微博嘉言集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导航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fjdh

佛教导航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fjdhnews

觉之路家园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fjdhhome

觉之路家园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fjdhhome

--------------------------------------------------------------------------------------------------------------------

1.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会招感果报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他是通过杀生而赚来的钱修的布施,他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很有钱,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物质条件很丰富,但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杀生的基础上来修,这样才会“不为一切怨贼所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靠杀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会被怨贼杀害。——济群法师

2.菩萨行与人天善法的不共之处,就在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唯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善行,才能升华为无上菩提的资粮。出离,是出离六道、出离轮回。某些人以为,菩萨不可厌离世间,无须出离六道。《菩提道次第略论》专门批驳了这一观点,论曰:“经谓菩萨于世间不应怖畏之义者,非谓于业惑所制,而流转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出离。盖谓菩萨悲愿自在,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不应怖畏也。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而于悲愿自在,受生世间,则应欢喜焉。”可见,菩萨比声闻之出离心更切,只是不忍一人出离,而发心救度一切众生出离.——济群法师

3.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种最严重的执著:一种执著,是认为外面的世界都是不清净的,娑婆世界很痛苦——有烦恼、有生、老、病、死等等;还有一个执著,是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物质,都是实有的东西。——慈诚罗珠

4.想修大乘佛法,想成佛的人,不需要学很多法,只需要学好一个法——大悲心。大悲菩提心好比阳光,成熟的佛性就是曙光。没有曙光,太阳也不会出来。但仅仅拥有一颗大悲心,并不是一切都解决了。除大悲心以外,我们还需要证悟空性的智慧等条件,但最关键的,是大悲心。——慈诚罗珠

5.真正净罪的时候,要得净罪相,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你究竟积多少罪,不知道。换句话,欠人家多少债你不知道,还了,还到人家说还清了,债据交给你,问题解决了,那时候你才不欠、才真实。现在我们忏悔也是这样,在还没有忏干净之前,一直要努力。什么是净罪相?梦当中吐恶食、吐脏东西,就这样。曾经有一个同修,他就修这个法,没多久,梦当中吐大便。另外一个同修,他梦见喝牛奶,这是千真万确的,这绝对不是历史上的人物,你们如果好好的去做,将来会有这种梦相。有的人经常在梦当中总是在飞,有的人看见特别的宫殿,这个就是他的净罪相。——寂禅法师

6.宁静来自内心,千万不要向外去追求,愈追求,苦恼就愈多。放下过去的烦恼,也不担忧未来,更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内心不妒嫉他人,也不贪婪任何的事物,没有任何自欲,无论何时,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要想得到幸福快乐的人生,首先要懂得有一颗宁静的心。 打坐让我们养成修行的好习惯。——顿珠法师

7.感恩命运赋予的一切吧,这一切都是我们亲手所为。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保持一份淡定,不管正经历怎样的荣誉与掌声,保持一份淸醒,无论经历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坦然接受与面对,不沉迷过去,不痴迷未来,顺生而行,每一个当下都如此宝贵。一路走过后,不遗憾的说,这暇满人身,我们已珍惜。——顿珠法师

8.人生不可免的缺憾,你要怎样面对呢?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永远有路可以走。——嘉样堪布

9.有了智慧了,决定了,有了定力了,你才能够真正皈依。你没有慧,没有定,皈依所受的效果很小,容易动摇。凡是在五欲境财色名食睡,来帮助你的,绝不是正道。但是你自己,没有定力,就动摇了。有定力的,谁说什么不会被他转。因为你皈依三宝,有了慧心,定力已经产生,这叫定心。--梦参老和尚

10.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能够转变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一旦转变了自己,那将遍及我们身边所有的事物,因为到头来,所有事情都是我们的心。不论快乐或悲哀,宁静或激动,实际上只在乎一心。正确规律的禅修练习,能帮我们摆脱沮丧无力的心,不再轻易被贪婪和愤怒控制,回归祥和。——嘉样堪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