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四乘指归颂讲记 第七课
益西彭措堪布:四乘指归颂讲记 第七课
要知道,苦有外、内、密、秘密四层。
外层的是苦苦。这一点谁都清楚,包括猫狗也知道,冬天有寒冷的苦,找不到食物有饥饿的苦,打它、骂它的时候,马上感到不舒服,这些明显的逼恼身心的感受就是外层的苦。
内层的是坏苦,指快乐是一种苦性,这上面没一定智慧就看不到。现在世间人口口声声说快乐,其实就是得到合意境界时的一种乐受。处在乐受中时,很少有人能发觉这是苦,所以一点不警觉。如果能警觉到这是带毒的美食,一下子能反应过来的话,不到两分钟能甩掉它了,这就表示有一定的出离心,有希望从中脱出。否则的话,只会沉浸在享乐中陶醉不已,吃完了还在留恋,还想着,怎么只有这一点,下回到哪里能再吃到。像这样,人们都喜欢名誉的美酒、爱情的美酒、财富的美酒等等,其实泡在里面就是慢性自杀。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人在患难、挫折当中不容易堕落,而一旦到了高位,你看很多人出名,成了大导演、大明星、政坛领袖、企业界的富豪等之后,很快就面临着堕落。因为一到那个时刻,遇到那种境缘就忘乎所以了,心里只想着金钱、美女,以及各种享受。其实世间人都很可怜,一直追求那短暂一刻的幻受,过后一点也没有。历史上多少伟人、名人都是这样死掉的,他们留下了什么?又抓到了什么呢?总之,人在顺境里,他的贪婪、欲望,各种的妄心就开始发动了,心完全著在这上面,看不到后面败亡的苦。看到苦的内层,就要认清当下的乐境本身是刹那灭的假相,如果去执取它,必然在破灭一空的时候感受极大的痛苦,所以,乐一出来,立即看清楚这是苦,就叫做知道内层的苦。
密层的是行苦。也就是没有苦没有乐的时候,就觉察到它是苦,因为并没有改变苦的性质。这时候他看到自己在不断地奔向苦,虽然坏苦和苦苦没现前,但一直处在苦因的状况中,将来必定迎来无量的苦,所以警觉到不苦不乐的状况也不太平,这是更深层的洞察。
事情没现前时,一般的愚者总是忘记潜在的苦的因素。智慧最浅的人认为,痛苦来了很难受,会非常迫切地想脱离痛苦,但苦一过去就认为太平无事,忘乎所以,享乐的时候更是乐不思蜀,完全忘记这个世界还有死亡、还有无数的苦患将要来临。稍有智慧的人看到乐都是坏苦,一旦有了享乐,后面必定落到苦当中,所以不会满足于那些终将变坏的乐,因此,他苦也不要,乐也不要,这样能够保持一种长久的清净,他认为这样才好,这就比前面的人高明一些。因为前面的人不断地在苦乐两极里打转,一下子苦得无法忍受,发出各种哀嚎、呻吟,一会儿又很快乐,表现出惊喜、狂喜、陶醉等等。他发现这两个都不正常,而且它们永远连在一起,分不开,所以他苦乐都不要,认为这样应该能风平浪静,一路平安。
这种人虽然看到了内层的坏苦,但还不知道即便是这样,也保不住平静。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平静,业识一直潜滋暗长,不断地推移,等待着后面的因缘现起。因为没有照见无我,没有彻底根除心中的苦因,烦恼种子一直存在,一遇到境界,烦恼还是会悄然生起,有这样的隐患。更密层的观照是,看到这种舍受也不是安稳,是行苦,也就是还处在飞速奔向悬崖的进程中,自己的生命历程就是在奔赴刑场,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一个又一个苦,所以更有智慧的人不满足这种状况,要在更密的层面上消除苦的根源。
更秘密层的观照,不但发现有漏身心的迁流是一种苦态,因为里面一直携带着无数的烦恼种子和苦种子,还更进一步地看到,只要没现前真如,以这种无明必定会引来无数的迷惑、妄动等等。他对这个状况也不满足,觉得这个范畴里所摄的一切事全都是苦,或者说不认识真如就是苦,从中发展出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乐,这就是最秘密层的观照。到了这一步,就会一心回归真如。
以上讲了苦的四层道理,解决它们的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把私我的意识拿掉,不然没办法回归。意思就是,我们时时处处都要面对境界,会出生各种感受,如果我执没消除,那时自然会生起执著。
在顺境里,安乐境界现前时,人会习惯性地认为,我得到了非常满意的境界、名誉、爱情、财富、权力等等,自我感到非常满足、陶醉,有幸福感、成功感。这时候你就要注意,看现在是不是自我意识在现行?也就是说,处在安乐境界的时候,你感觉只是一个机器人有一个美丽的包装,内心对此丝毫不动,还是感觉我非常亮丽,非常耀眼?如果你仍然能保持内心平静,别人赞叹你的时候,就好像介绍一个产品一样,说这个产品外观精美,性质优良,只要你不把它拟人化,就感觉他是在讲一个东西,而不会产生自我的意识。
比如,在某种场合里,很多人说:“某某!你长得真漂亮,你有这么好的老公、这么懂事的儿子,你的家庭真幸福。”或者说:“你好聪明,好有智慧,好有能力,好有创见。”或者说:“你特别成功,真是个女强人,有这么大的事业,很了不起”等等。这时候你看看,自我意识有没有在萌动、现行?如果你发觉晚了,那时候心里早已乐开花了,虽然脸上现出虚伪的笑容,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还伪装一种谦虚的语言,表面上还感谢别人、赞赏别人,其实心里喜欢的就是自己,非常乐意听到别人的赞叹,这就表明,你已经堕在苦因里了。其实不应该起这些烦恼的,这些都是妄动。如果你那时能真正保持内心平静,听到别人的赞叹就跟没听到一样,好像耳边过了一阵风,既没有赞叹的人,也没有所赞的对象,完全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机器人,是一种业力程序的表现,而对方说话的声音,也只是业力程序的表现,所以没什么值得兴奋、陶醉的,根本没这件事。
或者你在领奖的时候,下面万众瞩目、一片掌声,极其耀眼。这时候你要观察,是不是觉得自己跟面前的话筒一样,只是台上的一个摆设,没产生什么伟大感、崇高感?如果你感觉自己光芒四射,那说明你的我执、我慢已经膨胀一百倍了,你也会由此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如果在全世界的大会上受勋、领奖,你的我慢可能是一千倍、一万倍地膨胀。因为境界越大,诱惑力就越大,你的自我意识也会越强,或者说假相越大的时候,你的自我感、伟大感也随之越来越大,这时候你就很危险了。过去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发愿不做皇帝,不做伟人,不生在帝王家,因为那个很可怜,比一般贫民死得惨,搞不好造下严重的恶业,最后堕到恶趣里,有什么意思呢?但现在大多数人看不清,拼命要做明星。其实懂得坏苦的道理就知道,人的心很危险,一触到那种境界,遇到那种场合的时候,很难克制自我意识,就会一再地落入错乱,最后深陷在狂乱、罪恶之中无法自拔。能看得出,那些人的生活大多是一片混乱,因为他时时处在错觉里,而且还在保护错觉,还不得不时时说谎,时时显露假相。这样的话,心思不真实,一直处在错乱里,最终达到无法挽回的状况时,就是他发疯的时候了。
这样看清楚之后,我们就要恢复到婴儿的赤子之心。你看那些小婴儿,没有这么多妄动的心,吃完了甜甜地一睡,醒来也是用清澈的眼光看着这个世界,没有那些争名夺利、显示自我、张扬自我,什么都是我、我的心。(当然他也是个凡夫,这里只是作个譬喻。)
现在我这么说了之后,你大致应该知道自己的方向。总的来说,修道的事跟世间是反着来的,所以修道的人应该“不太正常”。也就是说,对于别人喜欢的事,你没什么喜欢的感觉,对于别人无法承受的事,你也是哈哈一笑,内心没什么触动,也没什么烦恼,哪怕是受到凌辱、恶骂等,你也感觉像一场戏一样,没什么事会动摇到你的心。
现在世间有种语言是“不可承受之重”,其实就是他的负担太大。而所谓的负担大,也不过是为了保护那个虚假的自我。但如果是修行人,已经把我执拿掉了,那就算入在监狱里,饱受各种极度的酷刑,遭到各种磨难,也还是有力量能度过。这种力量从哪儿来的?就在于他已经没有了“我”,所以能逐渐适应一切,适应之后,无论怎么扇巴掌、用脚踹,把电棍插到他嘴里,也感觉现在大概是一棵树遭到了狂风或者冰雹的袭击,那这样也好,打就打,骂就骂,怎么样都是业报,现在这个机器就安然地接受这个业报。像这样,心里如果没有反抗意识,没觉得自我受到侮辱,就能平安地度过。
但很多人自我意识太强,一旦遭到各种磨难的时候,就感觉我丧失了尊严,这时候就受不了,只想一死了之,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受很多苦,但最终走向了自杀的路。比如文革时期,很多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很强,对自我看得很重,这样的话,被人拉去游街,或者剃阴阳头等等就受不了,觉得受到了屈辱,结果就选择了自杀。比如一个爱美的女士,突然被剃成了阴阳头,一半有头发,一半没头发,乱七八糟的样子,她就觉得没脸见人。如果你能真正不在乎,那时还可以自我幽默一下:“今天机器人显示个阴阳头,这是全世界最好玩的事!”这样就能度得过去。
像过去的离越阿罗汉,蒙冤入狱,被关了十二年,每天就是做喂马、除粪等的事。但因为他没有“我”,不觉得我受了屈辱,丧失了尊严,那一套都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所以他在那里很平静。每天就是做工作嘛,就算成了国家总统,也无非是每天处理事情,现在在监狱里扫扫粪,也没什么心事,比他还好过一些,正好能歇息,不必忙东忙西的。
就像这样,没有了自我意识,身心上感受些苦报,遇到各种灾难、挫折,心里都能想得通。因为你没有那个“我”,心也就没什么大的波动,什么自我的尊严等等,那些事情都是假的。总之,世俗里永远只是一种缘起的运作,没有别的,胜义中一切了不可得,更没有什么可计较的事了。
戊三、教导信解涅槃妙德后依止无漏道净一切业
源于信解圣解脱,涅槃寂凉不变法,
无漏胜道依心中,清净一切善业力。
“源于”的意思是,以信心为种子或根源,在信解涅槃以后,就会出现“无漏胜道依心中,清净一切善业力”。“信解”,有所信解、能信解两方面涵义。所信解,是指“解脱涅槃寂凉不变法”;能信解,就是通过正理之道无误确认。信解所引发的是勇悍求取解脱果的心,尤其是缘着大乘涅槃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辨认了道果以后,心中唯一依止无漏圣道,而这样做的效果是“清净一切善业力”。
这又要按大、小乘两种解脱来解释,一种解脱是还住在寂灭一边的不圆满的小乘涅槃,另一种是究竟了二无我慧、不住有寂边的大乘涅槃。“寂凉不变法”,是涅槃的妙德。就小乘来说,“寂凉”指断尽了苦因,毕竟息灭有漏因果;“不变法”指这种寂凉不会变坏。按大乘涅槃解释,“寂凉不变法”指涅槃四德——常、乐、我、净。“寂”指净波罗蜜多解脱身,“凉”指乐波罗蜜多大乐身,“不变”指常波罗蜜多金刚身,“法”指我波罗蜜多智慧身。
以下分两段解释:一、如何引生信解;二、如何依道净业。
一、如何引生信解
这又分别按大、小乘解释。
(一)按小乘解释
首先,按照前面讲的苦的四层理趣,明白了有漏五蕴是苦的自性;之后,用真实的对治断除五取蕴的因——我执,由此,有漏的因果就会从根彻底息灭,也就获得了解脱涅槃果,这就是真正的寂静清凉法。因为这时已经真正达到了一切轮回苦毕竟远离的体性的果位,这是极其殊胜、超过一切人天的果位,因此称为“圣解脱”。
“圣”是对凡而言,因为一切凡夫都不是真正得了解脱。虽然外道也宣称自身升到梵天等,是真正得了解脱,其实以理衡量时,并未得到解脱,因为他们并没有消除苦因,只是以定的力量伏住了烦恼,让它暂时不现行而已,定力一丧失,马上又会现起。所以,他们仍然处在被烦恼和业的力量系缚的状况,还是不自在地随着惑业力运转,始终摆脱不了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也因此毕竟会落入苦中,而不称为解脱。
“解脱”,按照小乘来讲,由于我们凡夫的身心,一直被惑业的力量系缚而无法脱离,所以果上的现相,是五取蕴刹那刹那在结蕴相续,没办法脱开,也因此,会受取一段又一段的三有中的身,或者说五蕴的体。“解脱”,就是从根源上已经止息了我执,所以一切因为执著“我”而起的烦恼妄动,以及由此发生的行动全部都停止了。由于在根源上已经没有了动力,这就从能系缚的烦恼和业当中脱开,永远不会现起,也因此,果上的结蕴相续自然就息灭了。比如一盏油灯,当油烧尽的时候,灯自然就熄灭了,与此相同,一切的苦和苦因都止息,再也不会受它的系缚时,就称为是真实的解脱。它超出了所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果位,从此出现了真实的涅槃。
这也就是,我们在辨明苦乐以后,确认到什么是苦性、什么是苦因,并且知道,道的正对治能够消灭苦因,之后就会信解这就是真实的涅槃。接着用正理来成立这一点,从而生起一个确定无疑的信解,以这种信解就会发生希求,使得我们的心转入道谛的修持,这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的转心程序。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苦性,这就叫了知苦谛;之后要探究到它的根源,这样就知道了集谛;一旦了解了集谛,又知道确实能彻底断尽它,这叫信解灭谛;最后以求灭谛的心就会转入道谛的修持。
所以,整篇教言已圆满地含摄了四谛的修法,而且四谛也可以从深浅等不同的方面做解释。当它发展到大乘的时候,那就是更深的四谛的说法,也是同样的程序。就像《宝性论》所说,诸佛说法好比医王,首先告诉你得了什么病,之后说明病的根源如何,然后告诉你病好了有什么状况,以及应采用什么对治来消除病因。也因此,一切世尊的至言全部含摄在四谛当中,无非是开示你应当了知的苦,应该断除的苦因,并且明了寂灭苦因后的寂静,以及采取何种对治苦因的道。
那么,怎么以理信解这是真实的解脱呢?
首先我们观察,现在还处在轮回有苦的阶段的五蕴是什么状况?从这里就发现它是由因缘作成的,而不是无因生。归在自身上看,我这个蕴体在不断地迁变,并不是常住不动的,它随时在产生各种变异的相,时间上有生、老、病、死各阶段的迁变,空间上有东、南、西、北各处的迁移。通过果上不断地变化就看出,肯定有一个因在掌控它,假如是无因而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时空上的转移呢?所以,这里一定是有因,因在不断变的时候,就造成了果上的蕴在不断地变。
这是用反证法,假使它是无因生的话,就不必要任何条件,应当恒时显现这个相,而且当它现的时候,不会有动摇。如果是无因的,那它必然是一个恒有或者恒无的法。意思就是,如果无因就出了我这个蕴,那应当恒时都是这个蕴,无论何时何地都出现这个蕴,不可能一时有一时没有,既然一时有一时没有,就表示它在受着一种因的控制。
之后要去推究,这个因是在外,还是在内?到底什么是万法的因?谁是五取蕴的因?其他宗教或学说里,对于万法的因的解释不外乎两种,也就是具心的作者和不具心的作者。具心的是一种神格化的造物主,不具心的是认为万法从自性、场或者基本粒子等中出现。但以缘起的正理去观察的时候,发现这些都无法成立,所以全部破斥为谬论。
比如,印度自在天派承许一个常住、独一、自在、周遍的大自在天,他思维以后去造作一切万物。但这种立论有自相矛盾之处。也就是,既然这个因恒常不变,并且不依赖其他法就能自在造物,那为什么不是恒时造出同一种现相呢?为什么会有此阶段只造此、彼阶段只造彼的差异呢?既然因恒时具足,那应该恒时生果,为什么还有各种生命形态的迁变呢?或者为什么众生的苦乐遭遇不同呢?像这样,一个常住的造物主,却能造出一些无常的现相,这显然不符合缘起理则。
这时他会补救说:自在天是观待因缘来造物的,具有此种因缘时就造此物,具有彼种因缘时就造彼物,所以有造物阶段的差异。
那我们就问:这种因缘为什么不是恒时具足呢?换句话说,你所谓的缘,是不是自在天造的?如果不是自在天造的,就不能说自在天能创造万物,因为有一个非他创造的东西(指这个缘),如果是他造的,还是以他的因常具的缘故,那应该一切时都有这个缘,这样的话,一切时都应该造此物,也就是一切时都应该出现这个事物。再说,如果是观待缘,缘有则能造物,缘无则不能造物,这样的话,就成了随缘而转,而不是随心所欲自在地造物,当因缘聚会的时候,不想造也必须造,因缘不具足的时候,想造也造不出来。这样,哪里成为自在造物者呢?分明是因缘的力量在支配着一切,一切都是随因缘而转,并不是随某个神的自由意志而造作。诸如此类,全都必定被正理破除,可见万法不是从一种神格化的造物主而来的。
其他像是数论外道,包括当今的科学,或者有些道家学说,他们认为在心外有一种物质的本源。比如,数论派认为那是一种喜忧暗三德平衡的状况,是从这里忽然之间出现世间的各种虚妄的相。然而这也无法成立,这在《般若品》里已经详细破斥了。现代科学认为,是一种心外的场或者粒子等,从这里出现了世间万象。但这也绝对不成立,因为他无法用这种作者来诠释,为什么会毫不错乱地出现一切世间的生命现象。所以,承许是自身之外的作者都不成立。
其实在佛法里,我们只要深入到业感缘起以上的法义,按照成量大师的圣教,归在自心上去观察,就决定会断除疑惑。就我自身来说,无论是学习业果,还是十二缘起、唯识、空性等等,都可以决定无疑地破除世间科学等。
这是什么缘故呢?比如学习业感或者十二缘起的时候,发现这根本不是用一种数学公式所能表达的。比如十二缘起里虽然分了四支,但是前前位不断地有不同的能引、能生,之后的每一刹那都发生因,它完全是法界的定律无错乱地依序不断地显现,不可能用一个公式去框定。它是一种无数元的情况,因上是无数,果上也是无数。
或者从心识变现的方面来看,就觉得自然科学对此还是处在非常愚昧的阶段。为什么我自己会确认心是作者?总的来说,在因上观察时,由于这里会出现无数元,所以我就能够确认,是由心来产生无数种的世界现相。也就是说,由于心上起现的相有各种差别,心有各种强弱的程度,在它的范围上、宽度上,有各种狭隘、宽广等的相,而且在它的道德性上有各种的善、恶,从明与无明的系统来看,它有明和不明的各种状态,又看到它是有外向的,有内趋的,有松有紧,有散有定,而且心王心所上有无量纷繁的相,这样子我就感觉,这个心上有无量的差别,以它来现起生命的果相,这是非常合理的。
其实,科学家们非常可笑,他们想通过自己的第六意识,拟出一个公式来,去诠解这种超出一切数量的缘起法则,这怎么可能?或者说,以当下一念妄识去取一种虚妄的境,怎么能够遍推到一切时空界里的现象?这必须是已经完全没有了虚妄分别,合到了法界母体,彻照了一切边际,以这种无边际的佛的智慧才能确认的,此外绝对没有任何人能作为真理的发言人。这就看到,科学家们是以极其狭小的一种取境的心识,然后借助数理逻辑来推论,这绝对不可能。而且一开始在源头上就认错了,他们把一种心外的东西认定为万法的本元,还总是以自己幻想的产物去诠释一切因果现象,怎么可能正确呢?
再进一步了解了空性,知道真如本身不住任何边,它完全超出了语言思维的行境,诸法就是由一切都不是的空的本体变现出来的。这样自己就完全相信,万法根本不是从外面来的。
像这样,我们去追溯的时候,首先破掉了无因,再破掉了邪因,那么正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一个有情自相续的烦恼和业。
要知道,佛法是一层一层来透入的。世尊最开始宣说了业感缘起。就像前面讲的,从我们的身口意发出的各种行动、造作,以这种力量,必定感现各种相应的果报。在我自身上确实能够发现,身口意的各种业的状况,这里有无量的差别,再以这个去配比,那么一一都恰如其分,毫无紊乱地会现出果上的相。这也是世尊在因果经里,再再地以现量来印证的事。这样,我们就确认无疑,一切器世界、有情世界,包括个人、团体、宇宙等这一切的世间相,全部都是由业而出生的。
那么业从哪里来呢?我们去追溯的时候就发现,它是从烦恼而来的。每当我们的心处在一种不寂静的状态,这时候就会发起各种身口意的行为。这样就从业透到了烦恼,它是心里最初的一种妄动的状态。像这样,除了我们每个人自身的烦恼和业之外,再没有更恰当的安立方式。这就已经把作者回归到自身上了。
那么,烦恼又由何而来呢?这就更关键,也就追溯到了集的根本——萨迦耶见,烦恼就是以我见为根源的。我们这次讲人无我总义的时候,已经对集谛做了很多开示,你会发现,万惑之根就是我见。也就是基于自我为中心,以执著“我”的缘故,会出现各种动摇的相,一碰到相关的境缘,就会发生妄动。贪、嗔、痴、慢、嫉等的无量烦恼和随烦恼,都是这样出来的。反过来,如果没有了“我”,也就是心不再执著一个“我”,那么各种的贪、嗔、嫉妒、傲慢等,就没有了它的生产基地。这就可以看出,原来一切轮回的过患都是从萨迦耶见生的。这样就找到流转的根源了。
接下来就要清楚,这个我见能不能破除?如果它是真实的,恐怕无法破除,如果它只是一种虚假的认为,那是可以破除的,一旦见到真相,它自然会消灭。
这时候就要观察萨迦耶见的体性。之后,你会发现它只是一种虚妄的分别。怎么说呢?首先看,“萨迦耶见”,就是指“见”到了什么,或者以为有什么,这就要抓到它所见的境。
然后,对于它的境,就要确认到是“我”,不是蕴。也就是,这个见总以为蕴上有“我”,至于具体承许的方式,那有各种的差别,总之,就是认为这上面有“我”。这时候,你要非常明确地感知到,无论起哪种我见的时候,就是认为有“我”,像是“我”在做什么,“我”荣耀,“我”卑微,“我”胜利了,“我”失败了,对“我”好,对“我”不好,对“我”有利,对“我”无利,“我”想,“我”的等等,全都是缘着一个“我”在运转,从来不会说是蕴。他不会说“蕴很美丽”,“蕴很成功”,“蕴受到侮辱”,他要是真这么认为,那早已经把它看成一个法了,根本不会起这样的心。就这样,自从最初把蕴错认成“我”以后,一直念念执著一个“我”。
在这里,必须得辨明“我见”、“我”、“蕴”三者的关系。你一定要确认到我见的境是“我”,然后由于发现“我”是虚假的,就能断定我见可以破掉,这个地方非常关键,不能认为我见的境是蕴。我曾经举过鬼的譬喻,能够很好地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黄昏的因缘以及眼睛不明亮,结果把由石块堆成的石堆,误以为是个鬼,这以后就产生了鬼见。虽然是依着石堆起了鬼的想法,但这个鬼见的境不是石堆,而是他想象出来的鬼。换句话说,他一直觉得那是鬼,执著那里有鬼,他会说:“鬼过来了,我得赶紧躲躲”,“鬼现在安静了,不要紧,可以过去了”等等。这就看出,他心里缘着的一直是鬼。懂了这个譬喻,就完全明白了“蕴”、“我”、“我见”的关系。
这以后,我们就要考察,这个“我”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你发现“我”本来没有,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那你就知道,现在只是想错了,我见是一个错误的分别,等见到真实情况时,我见就会息灭。这样就知道,我见并不是像金刚一样不可坏灭,而是一旦见到真相就会息灭。
以绳蛇的譬喻来说,黄昏的时候,在眼识不明的情况下,缘前方盘着的花绳,产生了蛇的妄见。这以后,在对治出现之前,这种很强的蛇见都一直存在。而且以它为因,会发起一系列心理的恐慌,以及尖叫等的各种举动。这就表示从我见发起了烦恼和业。你要认定,整个一系列的事全是虚妄分别,只要在根源上破掉了无明,那这一切就全都会止息。一旦打开了灯,在灯光的照射下,清楚地见到这只是一条花绳,根本没有蛇,那么先前的一切恐惧、尖叫等就都止息了。同样,一旦见到我见的境是本来没有的,这种见也就没有了,就是这样来灭除我见的。
再对应到意义,那就知道,现在已经确认了我见的境是“我”,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本来只是一个蕴,它是很多的法的积聚,从时、空两分来说,空间上你会发现,它是一个多种法的积蕴,是好多法摆在那里的,从时间上看,它只是刹那刹那的同类相续,此外没有常住、独一的“我”。
这样你才发现,原来由于没看清楚蕴是多体、无常的相,结果一缘着它,就产生了这是常住、独一的“我”的想法,之后一直认为那是个“我”。虽然这个“我”是依蕴而起的,但“我”并不是蕴。一旦你看清了那只是蕴,没有“我”,完全是个法,你就不再那样紧张得不得了了,认为这是个“我”,“我”受了什么损害,“我”怎么了不起等等,这样子的话,我见就息灭了。之后别人无论怎么对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界,你都不会再产生执著“我”的妄动,由此一切烦恼、有漏业都会息灭。苦的根源已经消除的缘故,苦就不会再生,就像种子已经烧灭了,不会再生起任何的花果一样。这样子的话,轮回就全部退失了。
这就叫做真实的解脱或者圣解脱。“真实”或“圣”,都是相对外道所说的解脱而言,他们虚吹自己所获得的是解脱,但真实去考究时,根本就不是解脱。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没有无我的道,他一直在“我”上面修,这样的话,根源上的我执没有息灭,怎么可能解脱?只不过是暂时在天界住定若干劫,这种势力消失的时候,仍然由我执发起烦恼和业,继续常转苦轮,永远不可能有止息。这样我们就从理上确认了这确实是“圣解脱”,确实是“涅槃寂凉不变法”。
就小乘解脱而言,“寂”,可以说是苦因全部寂灭,也就是执著“我”的那种虚妄分别已经寂灭了,或者说由此引生的各种烦恼和业行全部寂灭。“凉”,可以指果位上的三种受——苦受、乐受、舍受全部寂灭,所以它是真实的清凉。不然的话,凡是由惑业力所发生的这三种受都是热恼的体性,全是苦性,而这一切都没有了,也就是原先的炽燃三火恒时相续不断的状况已经没有了,这就叫彻底的清凉。
再解释“不变”的意思,这样获得了涅槃,会不会又变回到轮回呢?这是不会的。就像把花绳看成是蛇,这只是由于偶尔的一个错乱因缘,发生了错认,而引起妄动,一旦见到了只是绳,没有蛇,就再也不可能有起蛇见的过失。同样,只是以暂时的迷乱因缘,误认蕴是“我”,一旦见到了无我,这时候就不会再起我见等,也就是不可能再退到以我见引起的各种惑业苦里面,也因此这是一个不变的法。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