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6日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四)
净界法师
丑二、别显归真方便
各别的开显返妄归真的方便法门。
(分二:寅一、总示方便须择。寅二、正为选方便门)
寅一、总示方便须择
先拢总的说明方便要简择,不是你想修什么就修什么,要把方便法门简择简择。
法门平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当我们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回归到一心的本元的时候,一心的本元它的体性是没有差别的。譬如阿弥陀佛他的一心本元,跟释迦牟尼佛的一心本元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下手观照,这当中的方便就有所谓的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有这么多不同的法门,下手是有所不同。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圣性就是证得圆通的这一念心性的一种圣人,这地方指的是法身以上的菩萨。对法身菩萨来说,六根、六尘、六识都是通达的,他是顺观、逆观都是悟入圆通的方便。
我们在研究《楞严经》的时候,它的心情是怎么样?是把心带回家,从生灭门入真如门,所以它很强调耳根。耳根的特性就是很稳定,非常稳定,它这个根很耐用又很稳定,不像眼根变来变去,也不像意根扰动很厉害,耳根相对的相当稳定,所以你回家的路干扰是最少。譬如有十条路到台北去,这一条路都没有山崩,又很顺畅,这条是最快。所以我们从凡夫的生灭心,回到不生灭心的时候,耳根是最快的。但是当你研究《法华经》的时候,态度就不一样。《法华经》是证得圣性的人,他从空出假的时候,他度化众生的时候,积功累德的时候,那真的是顺逆皆方便,根尘识对他是没有障碍的,他可以现出一个色相。你说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你也可以说那个佛像是阿弥陀佛,也可以啊!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说阿弥陀佛的声音,以音声来总持阿弥陀佛,也可以!色声香味触法,都是阿弥陀佛现身的一个方便。阿弥陀佛是顺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顺的让你欢喜,也可以刺激你,阿弥陀佛也现出恶逆的因缘,你看常不轻菩萨就是用现恶因缘来刺激众生,让众生起瞋恚心来打他,结果还是种善根,顺逆皆方便。
所以,回光返照的时候,回家的路越稳定越好,因为我们是善根薄弱,障碍就很多;但是你从回家的路要出来的时候,那就不是一条路,那你真的是顺逆皆方便。你看《法华经》随手捻来都是诸佛菩萨的方便,你看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皆已成佛道,佛菩萨总是有办法让众生栽培善根。所以从自利的角度,要很严谨;但是利他的角度,佛菩萨的功德妙用那真的是顺逆皆方便。
归元性无二:指的是回家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但是圣性无不通是说圣人从空出假的时候,他不用选择一条路,他是什么路都可以走。
方便须择:所以总结就是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就一个初学者说,要悟入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把心带回家,选择一条稳定的道路,他的快慢的速度的确是不同。
你说你不选择什么道路,那你会吃亏的,因为实质上日劫相倍,佛陀就讲过了,你路选错了,你修一劫,人家修一天就够了。所以回家的路要好好的选择,从家里面出来就不要选择,那你是随心自在,所以这二条路是不太一样的。你看本经的二十五圆通、《维摩诘经》讲三十二法门、《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为什么开出这么多法门呢?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之不同。
的确我们每一个人从一念心性的妄动以后,流转的过程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我们从小的环境不同,我们接触的人不同,那回家的路怎么会一样呢?不可能嘛!你怎么出来的,要怎么回去。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末法时代障深慧浅,当然选择稳定一点的。初心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根机,这一点很重要,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
在《论语》有一段,那一段是说孔夫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子路问孔子一个问题说:闻斯行诸?说我听到一个事情、听到一个善法是不是马上去做呢?孔子说:你不能这样子,有父兄在,云何闻斯行之?你爸爸跟你哥哥都还在,你就敢什么事都去做,你要问问老人家的意思。过没多久冉求又来问同样一个问题,说:闻斯行诸?我听到一件事情应该赶快去做吗?孔夫子说:赶快去做,闻斯行之!没有错,赶到快做。
那么同样一个问题,孔夫子做出二个解答。公西华就问孔子说:你老人家怎么对子路讲这样的话,对冉求讲这样的话呢?孔夫子说:求也退,故进之,冉求这个人做什么事优柔寡断、退退缩缩的,所以你要给他鼓励一下,他的法门——鼓励对他是妙法;子路呢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这个人做什么事太超过了——兼人,太主动积极了,所以我让他缓慢一下,他已经很冲动了,你又叫他赶快去做,那就糟糕了。
所以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对一个初心的人要说,我们的确选择一个自己适当的法门,你会进步很快。你看很多人为什么没什么进步,因为找不到你适当的法门。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法门是依止根机安立的,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契机是妙法,你说这部《楞严经》哪一句话是妙法?你相应的那个法就是妙法,是这个意思。
这观念清楚以后,就可以正式选择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圆通的方便。你要扣住一句话: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这个观念建立以后,你就有资格来简别。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517
------------------------------------------------------------------------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